A. 網上買的東西質量有問題如何投訴
法律分析:消費者網上購買商品遇到質量問題,通常會先找所購買商品經營者反映,若反映未果,則可拿起法律武器,向質監、工商部門以及消費協會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投訴的主要方法有:1、信函式:主要適用於消費者距投訴單位遠的情況,缺點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長些。2、來訪投訴:消費者最好把有質量問題的樣品帶去,這種方式比較直觀,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3、電話投訴:直接撥打12315熱線。這種方式便於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市場偽劣商品出現的情況。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電話:123654、網上消費訴求:可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進行投訴。訴說你消費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獲取維權幫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B. 我在網上買了一個商品,存在瑕疵,應該怎麼賠償
一般是找商家協商賠償,如果協商不成的話,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倍數賠償。產品瑕疵的話,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消費者投訴應注意的以下幾個問題:
1、應及時投訴,並出具所購商品的有效發票,保修卡等物證,只有在有效三包期內並具有有效發票等憑證的商品才能享有三包權利;
2、應實事求是的反映所購商品時出現問題的經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審理投宿時曾發現有些消費者因氣憤或懷有不正當目的,故意隱瞞、誇大或縮小事實,給解決問題低倆困難;
3、應保持所購商品的原樣,不能私自拆卸所購商品。三」規定申明:因非保修單位拆卸、損壞的商品不實行三包,而經私自拆動的商品較難確定產品質量問題的責任方;
4、不無理取鬧,刁難對方,應認真聽取行政部門的調節意見,在有關法規,法規的基礎是解決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 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C. 網上買東西出現質量問題怎麼辦,投訴電話
1、網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短時間內發現可以和賣家在線客服協商,退貨或換貨。
2、如果是在簽收的時候發現產品質量有問題,可以直接拒簽,把東西退回去。
3、如果商家不同意退換貨,可以申請消費者維權。
4、網購消費者投訴電話號碼24小時熱線是:400-800-1688。
5、網購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協會電話,依法維護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D. 網購的商品發現有質量問題該如何處理
可以退貨、要求退換或者修理等,以及要求適當的違約賠償。
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七條規定,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買受人可以依據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條至第五百八十四條的規定請求承擔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條規定,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可協議補充或者依交易習慣確定。
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E. 我網上買東西商家沒有說明商品的 所有問題,買了之後有問題怎麼辦
與商家協商處理。
一般來講,已經與商家就商品瑕疵問題達成協議,除非該商品出現新的質量問題,否則你不能要求對方賠償。
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如果你在購買彩電時,網購平台作出了更有利於你的相關承諾(例如質量保障承諾等),你也可向網購平台主張權利。
其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賦予了網購消費者「無理由退貨權」,即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即使本案中電視櫃不存在質量問題,在天貓網購的消費者也可以在七日內無條件退貨。
因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賣家以經營的是網店為由拒開發票,明顯違法,消費者可以向稅務機關投訴。
可以依法要求賣家修理、更換或退貨,如給你造成其他損失的,可同時要求賣家賠償損失。你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組織調解或者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必要時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注意搜集保存相關證據,如賣家的營業資格、商品銷售信息網頁、賣家網店所登載的宣傳照片、文字內容、銷售承諾,以及與賣家之間的交易、協商過程記錄等。因虛擬證據具有不穩定性,容易流失,必要時你可去公證處進行公證保全,或者在訴至法院時申請證據保全。
F. 網購買到瑕疵商品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如果消費者與商家溝通解決不了,可以打消費者熱線電話,會將信息進行登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第十九條 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商店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
G. 我在網上買了一個商品,存在瑕疵,應該怎麼賠償
一般是找商家協商賠償,如果協商不成的話,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倍數賠償。產品瑕疵的話,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消費者投訴應注意的以下幾個問題:
1、應及時投訴,並出具所購商品的有效發票,保修卡等物證,只有在有效三包期內並具有有效發票等憑證的商品才能享有三包權利;
2、應實事求是的反映所購商品時出現問題的經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審理投宿時曾發現有些消費者因氣憤或懷有不正當目的,故意隱瞞、誇大或縮小事實,給解決問題低倆困難;
3、應保持所購商品的原樣,不能私自拆卸所購商品。三」規定申明:因非保修單位拆卸、損壞的商品不實行三包,而經私自拆動的商品較難確定產品質量問題的責任方;
4、不無理取鬧,刁難對方,應認真聽取行政部門的調節意見,在有關法規,法規的基礎是解決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 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H. 網購的產品有質量問題該怎麼辦
法律分析:針對網購商品質量差,短時間內發現有問題。可以和賣家在線客服協商,退貨或換貨。如果是在簽收的時候發現產品質量有問題,可以直接拒簽,把東西退回去,如果商家不同意,可以申請消費者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二十二條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查詢;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申訴,接受申訴的部門應當負責處理。
I. 網上購買的項鏈有瑕疵怎麼申請補償
一般是找商家協商賠償,如果協商不成的話,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倍數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