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良品和報廢品處理流程是什麼
采購原材料的不良品憑品質部開具的「公司外協檢驗報告單」(文件編號:PZ/QR-83-01),按品質部主管簽署的意見,由供應部采購人員負責,供應部主管組織、督促把不良品退給供應商,有必要時還需供應商賠償我公司的損失……直至更換供應商。
委外加工不良品:憑品質部開具的「公司外協檢驗報告單」,按照品質主管簽署的意見,由生管部外協人員負責,生管部主管組織和督促退給生產廠家重新處理,追回由此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必要時考慮更換生產廠家。
裝配過程中發現和造成的不良品:由裝配車間開具「不良品退料單」(文件編號:PZ/QR-83-02),且註明不良原因,由成品檢驗員判斷分清:A不良、B不良、C不良,最後由品質部主管簽署處理意見,不良品退到物控部。物控部對退回不良品進行處理,處理過程中,品質部提供應有的幫助及提供依據。供應部或生管部按物控部的通知及時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物控過程中發現和造成的不良品:由物控部開具不良品退料單,且註明不良原因,經進料檢驗員判斷分清:A不良、B不良、C不良,最後由品質部主管簽署處理意見,出具「不良品退料單」,由物控部對此不良品進行處理,供應部或生管部配合完成。
A不良:供應廠商或外協生產廠家原因造成的不良品,在入庫前未發現,在裝配中或物控管理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
B不良:
①新產品開發、試制過程中因技術狀態改變而造成的不良品。
②必要的技術狀態確定、性能測試而產生的不良品。
③不可抗拒的自然條件、環境因素而產生的不良品。
·C不良:
①生產現場裝配,或操作不當產生的不良品,叫裝配C不良。
②搬運、中轉過程產生或倉儲保管不妥原因的不良品,叫物控C不良。
③設計差錯造成的不良品,叫技術C不良。
④生產安排失誤造成的不良品,叫生管C不良。
⑤定單更改產生的不良品,叫貿易C不良。
⑤品質判斷不當而產生的不良品,叫檢驗C不良。
B. 請問高手:銷售產品退回,已報廢不能用,要怎樣作帳戶處理
1、發生銷售退回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金)
貸:銀行存款(相關科目)
2、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3、處理退回商品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4、如有收入時
借:營業外收入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5、借:營業外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C. 產品售出並經使用,三包有效期內產生舊件退回,怎樣賬務處理
產品售出後在三包期內出現維修或換件情形的,銷售方按照三包協議進行換件處理時,可直接列支於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科目,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售後服務費)
貸:庫存商品(或產成品)
舊件收回後,通過倉庫台賬進行廢品統一管理,變賣廢品處理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廢品銷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提示:對於需要經特殊處理的危廢品等物資,必須依照國家安監環保機構要求進行運作。
D. 求助:銷售出的產品,退回報廢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1.用紅字沖減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退回的產品當廢品處理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3.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4、如有收入時
借:營業外收入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5、借:營業外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E. 退回的已報廢的商品作何分錄
你的分錄,我完全看不懂。
企業發生的銷售退回,按應沖減的銷售收入,借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允許扣減當期銷項稅額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已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按退回商品的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如果該項銷售已發生現金折扣,應在退回當月一並處理。
對於報廢的,視原則而定,一般的就計入管理費用,由責任人造成的走其他應收款。
F. 客戶退回的商品不能再銷售要做報廢,賬務怎麼處理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營業外支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借;營業外支出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G. 淘寶買家申請退貨退款,發回貨物破損如何處理
我覺得淘寶買家申請退貨退款是先和你們溝通,你們沒有看看貨是完整的,還是破損的,他要求退的貨,如果是破損的退貨,那是要你們自己處,自己賠付,如果是完整的買家不喜歡退回來,中間破損了,應該你們各付一半
H. 銷售退回的產品只能當廢品了,我會計分錄怎麼做
1、如果數額較小,能一次處理掉,那麼可以在當廢品出售後一次消賬:
借:銀行存款 (或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當廢品處理的商品)
2、如果數額較大,又不能一次處理掉的,那麼在作價後將損失部份轉入「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報告有關方面審批後消賬:
借: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庫存商品(當廢品處理的商品)
借:管理費用-商品報廢損失
貸: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銷貨退回,根據會計制度和稅法的規定,首先要求對方到當地稅務部門開具「銷貨退回或折讓證明書」,企業據此開具紅字發票,沖減當期銷售收入,體現當期損益即可。
《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第九條規定: 「企業已經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的,應當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
銷售退回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因此,對於銷售退回,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對於本年度未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的,這時會計處理比較簡單,企業應按已記入「發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額,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發出商品」」科目。
2、對於本年度已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退回的,企業一般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成本。
如該項銷售退回已發生現金折扣的,應同時調整相關財務費用的金額;如該項銷售退回允許扣減增值稅額的,應同時調整「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的相應金額。
(8)售後退回商品報廢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保險中介公司從事主營業務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支付給營銷員的傭金,業務部門的辦公費、折舊費、水電費、人員工資、福利費、差旅費、交通費、通訊費,以及其他與主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成本。
二、對於同一會計年度開始並完成的業務,公司應當在結轉主營業務收入的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對於跨年度業務,應當在年末按規定的方法計算確定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應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相關科目。
一般來說,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賬,結轉銷售成本時,則可以選擇採用:
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計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成本之後,企業應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在實際工作中,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時間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式。
一般來說,委託代銷業務、直運商品銷售業務應採用逐日結轉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業務都採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結轉方式。
I. 關於產品退貨,報廢的會計分錄如何處理
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前的話:
先紅沖吧
dr: 應收賬款-X客戶 -
cr: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
dr: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
cr: 庫存商品 -
同時做筆今年發貨的確認收入
後面就是根據檢測報告,處置報廢的主板了
如之前有計提預計負債就往裡走,沒有的話根據「待處理資產損益」科目處理
入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
其他配件能用的,再確認下存貨就行了。
J. 因質量問題產品被退回買方和賣方怎樣做會計分錄,另因問題嚴重必須報廢時,又該怎樣做分錄,
如果被退回時,賣方的會計分錄應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收賬款
同時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如果需要報廢時,只需將庫存商品的成本和進項稅額轉到營業外支出,如果因自然災害影起的產品報廢時,可以不將進項稅額轉出,買方的會計分錄:
借:應付賬款
貸: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以前均不涉及到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如果屬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話,損益類科目先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進行處理,外加工產品,對方賠付一定是你此筆外加工原料成本加進稅項稅,你發出需加工原料時: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
當對方加工錯誤進行賠付時,沖銷欠其他加工產品的加工費時:
借:應付賬款
貸: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0)售後退回商品報廢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主要的賬務處理:
公司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
企業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項,應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企業償付應付賬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抵付購貨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應付票據」科目。企業的應付賬款,因對方單位發生變故確實無法支付時,報經有關部門批准後,可視同企業經營業務以外的一項額外收入,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