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防治楊樹爛皮病
新移栽的苗木發病嚴重。有時發病率可達90%。主要發生在主幹和枝條上。症狀有:
(1)樹干腐爛型
出現在主幹和側枝上。發病初期為暗褐色水腫狀病斑,之後腐爛變軟,失水下陷,有時發生龜裂。病斑上出現許多針頭狀小突起,潮濕時產生橙紅色絲狀物。腐爛可達木質部,當病斑包圍樹干時,全株或全枝枯死。
(2)枝梢枯死型
小枝感病後迅速枯死,不出現明顯的潰瘍症狀。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多種真菌。3~4月份即可發病,5~6月為盛期,7月份後緩和,9月份以後基本停止。
發病與氣候、樹體長勢、土壤條件和栽培措施有關。溫度為10~15℃、相對濕度為60%~80%有利於病害發生。該類病菌只能為害長勢衰弱或瀕臨死亡的樹皮組織。春季乾旱、夏季易發日灼、冬季易受凍害均易促發此病。新移植的幼樹灌水不及時或受到乾旱時發病尤為嚴重。病斑多出現在苗木的西南面。苗木假植時間過長,移栽時根系受傷嚴重都可誘發此病。
防治方法:增強樹勢,提高樹木抵抗力是防治該病的關鍵措施;修剪要適量,剪口要塗葯保護;春秋季節苗干塗白,防止凍傷及日灼;及時清除病株;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托布津塗抹病斑;用鋒利刀具刮除病斑,並塗抹殺菌劑和生長素。
❷ 楊樹被牛肯皮了怎麼辦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只能硬挺著了,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再不就兼伐。
❸ 楊樹裂皮是怎麼回事
你好!
你的問題,現答復如下:根部出現開裂現象,要依是否有腐爛或是潰瘍症狀而定。如果沒有,只是存在不大的裂口,不用太過擔心。一方面可能是人為的損害;另一方面可能是自然損害造成的,由於溫度的突然變暖,楊樹內部細胞分裂活動增強,使得出現局部(南面)出現木質開裂現象。這種情況一般對楊樹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如果還有潰瘍腐爛,則可能是下述病狀。
春季是楊樹潰瘍病和腐爛病主要的發生期。 楊樹爛皮病即楊樹腐爛病。主要發生在楊樹的主幹和枝條上,表現為干腐和枯梢兩種症狀類型。
干腐型主要發生在主幹和側枝上。發病初期出現褐色水腫狀病斑,病部皮層腐爛變軟,隨後失水下陷,有時發生龜裂,病斑邊緣明顯呈黑褐色。後期病斑上產生許多針頭狀小突起,病部皮層腐爛,纖維組織分離如麻狀,易與木質部剝離。有時腐爛深達木質部,使邊材變色。在適宜的條件下,病斑不斷擴展,當病部橫向擴展包圍樹干一周時,病部以上枝條即枯死。
枯梢型主要發生在小枝上。小枝感病後迅速枯死,但無明顯的潰瘍症狀,直至枝條皮層裂縫中長出橘紅色卷絲狀的分生孢子角時,方能發現已感病。
病原
病菌在4至35℃范圍內可生長,但以25℃生長最適宜。菌絲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4。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發的適溫均為25至30℃。楊樹腐爛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長不良、樹勢衰弱的苗木和林木,通過蟲傷、凍傷、機械損傷等各種傷口侵入,一般生長健壯的樹不易被侵染。
發病規律
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在病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天,越冬孢子借風、雨和昆蟲等媒介傳播,自各種傷口或死亡組織侵入寄主。潛育期一般為6至10天。
爛皮病每年自3至4月開始發生,5至6月為發病盛期。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發病遲早略有差異,京、津地區該病每年自3月中、下旬開始活動,東北地區則稍晚。
楊樹爛皮病的發生和流行與氣候條件、寄主生長狀況、栽培管理措施以及土壤條件等均有密切關系。
防治措施:
實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促進樹木生長,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手段。因地制宜選用適應性強的楊樹品系用於綠化和造林;修剪要適度,剪口應塗葯保護;風景林及行道樹春、秋時節樹干塗白,以防日灼和凍傷,還能增加觀賞性。
及時清除病死枝條和植株,結合修剪去掉其他枯枝或生長衰弱的植株及枝條。
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50單位內療素、843 康復劑或723神農液塗抹病斑,均有較好的效果。塗葯前若用小刀將病組織劃破或刮除病斑老皮再塗葯,可提高防治效果,塗葯後5天,再用 50至100倍赤黴素塗於病斑周圍,可促進產生癒合組織,防治病斑復發。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❹ 我現在有大批楊樹,想自己加工楊樹板皮,就是不知道收購商怎麼聯系,還有價格方面如何
你什麼地方的,我們是大量加工楊木板皮的,也大量收購楊木,也可以合作加工
❺ 楊樹掉皮怎麼治得了什麼病
可能是楊樹爛皮病哦,該病危害楊樹枝幹皮部。發病初期,病部產生暗褐色水漬狀病斑,略微腫起,病健組織界限明顯,手壓有軟感,剝皮則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塊漸漸失水,隨之干縮下陷,甚至產生龜裂。剝皮可見皮下形成層腐爛,木質部表面出現褐色區。發病後期,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現密集的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濕度過大時,由黑點頂端擠出乳白色漿狀物,並逐漸變為橘黃色,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角。孢子角邊擠邊干,形成細長的卷須。分生孢子器有時呈同心環狀排列。干後病皮極易剝離,可見到皮層腐爛成亂麻的纖維絲條。病皮環干一周,病部以上的枝幹千枯,形成枯枝。小枝發病時無明顯潰瘍斑。在粗皮部分發病時也無明顯的潰瘍斑,也無卷須狀的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塊。
防治方法
1、加強楊樹的栽培管理。造林時須選擇適宜土壤條件,保證良種壯苗,無病蟲害。 受凍後的樹,一般表現為生長不良,要加強水肥管理。林木開始生長後,適當施用N、P、K等速效化肥,以補充營養,促進林木恢復生長。同時防止蛀干害蟲。
2、及時清理受災林木。對完全凍死的楊樹,及時進行清理,減少侵染來源。對已受凍的林木,早春氣溫穩定回升後開始修剪,對明顯受凍枯死的部分可及時剪除,對於受凍較重林木,變焦枯的發芽枝及時剪去,防止蔓延危害整個枝條。
3、葯物防治。
①葯物刮治 3-4月對已發病的植株進行刮治。用小刀將病斑刺破,一直刺到病斑與健康交界處,再塗葯劑。使用10%鹼水;10%蒽油乳劑;25倍多菌靈、托布津、100倍福美砷、100倍代森鋅、1%波爾多液塗於傷處。塗葯5天後,在病斑周圍再塗以50-100ppm生長刺激素「萘乙酸」或「九二〇」等,可促使周圍癒合組織的生長,病斑不易復發。
東北地區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用小刀刮除病斑老皮,刷上退菌特和土面增溫劑(退菌特1份:50份增溫合劑:200份水),癒合率高。
②葯物塗刷 用50倍內療素,腐植酸等塗病斑能防病並能促進癒合,或用瀝青50:柴油10:水40加適量托布津多菌靈塗刷病斑,效果也很好。你來這里看看,有介紹和治療方法的。
http://wenku..com/link?url=AVjBIYIvE7_l_YrMEV5f0JEuM5kYgXU347XbLA-1kUgNfGECFlSaRvx-RGHV0vXYNb44LNy-
❻ 楊樹皮被扒了有什麼挽救的辦法
不多自己就能張上,樹皮是輸送水和無機鹽的通道,只要不是一圈全沒了就行,掉太多就沒辦法了 ,這個理論是有實踐基礎的
❼ 有關楊樹皮
樓主做什麼用呢,我 很 費解。
楊樹皮類脂(Poplar Lipid)系從楊樹皮中提取的一種橙黃色脂溶性物質,由於其獨有的天然生物學活性,在畜牧獸醫、醫葯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最早記載楊樹皮的葯用功效及應用范圍的葯物學史著—《本草綱目》的第2037頁記載:「[主治]—毒風腳腫、四肢緩弱不隨...酒漬服之...」,表明楊樹皮在治療皮膚病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在國外,前蘇聯阿列克謝娃與傑姆欽柯等人首先對山楊(Poplar tremuloides)樹皮類脂的加工工藝、化學成分及其在醫葯、日化產品和飼料方面的應用進行了研究。20世紀70年代初,德國V.kull等對香脂楊(P.balsamifera)不同採伐季節的楊樹皮類脂中脂肪含量進行了研究。此外,加拿大、美國、中國等學者也對某些楊樹皮提取物進行了廣泛的試驗研究。
1楊樹皮類脂的提取與成分分析
1.1楊樹皮類脂的提取
楊樹是常見的闊葉速生豐產林樹種之一。樹皮約占木材的12%~15%左右,楊樹皮類脂廣泛存在於楊樹皮中,在國內,以東北生長的小葉楊和毛白楊樹皮的類脂含量最高。
制備楊樹皮類脂一般採用醚萃取法。通過對鮮楊樹皮進行切碎、烘乾粉碎,再利用醚類物質進行萃取,萃取物過濾除渣後進行蒸發,收物即為粗製楊樹皮類脂。楊樹皮類脂的產量與質量受原料的質量、萃取的溫度、液固相比例、萃取時間、原料微粒直徑等因素影響。研究表明,將楊樹皮切碎烘乾粉碎,樹皮粒度以4~5mm為宜,加入醚類進行萃取,萃取的時間控制在4~5小時,萃取溫度57℃左右,萃取後過濾去掉殘渣,而後進行蒸發處理即可得到楊樹皮類脂。溫度的過高過低都會影響萃取質量和產量,而且,液固相的比例與得率似乎也存在最佳配合,石油醚:樹皮乾粉約為2.5~3:1時效果最好。另外,原料的貯存會降低產品數量和質量,試驗證明,經長時間放置的楊樹皮與鮮楊樹皮分別進行烘乾萃取,以鮮楊樹皮萃取產品得率較高。
1.2楊樹皮類脂的成分分析
通過常規方法和氣相色譜儀等儀器設備對楊樹皮類脂進行成分測定,其中半固體物含量為90%,胡蘿卜素0.010%~0.012%,維生素E約0.10%~0.15%,磷脂約1.0%,不飽和甾醇2.0%~2.5%,不飽和脂肪酸60%~70%,蠟狀物16%~18%,中性物26%~28%,皂化值100%~120mg.KOH/g,折光指數ND25=1.49,碘值100~125。
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4.47%,不飽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95.43%,其中,月桂酸為0.14%,硬脂酸0.18%,十二碳烯酸0.16%,油酸82.40%,肉豆蔻酸0.17%,亞油酸11.19%,十四碳烯酸0.19%,花生酸0.08%,棕櫚酸3.90%,亞麻酸11.19%,異棕櫚酸微,十六碳烯酸0.04%。
在小葉白楊中磷脂、甾醇、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的含量分別為:2.6%、3.86%、1968mg/kg、60mg/kg,毛白楊分別為:0.96%、2.42%、1478mg/kg、129mg/kg。
氨基酸大體含量(%)為:天冬氨酸0.620,蘇氨酸0.318,絲氨酸0.316,谷氨酸0.801,脯氨酸0.286,甘氨酸0.385,丙氨酸0.414,半胱氨酸0.087,擷氨酸0.418,蛋氨酸0.051,異亮氨酸0.343,亮氨酸0.560,組氨酸0.122,色氨酸0.146,苯丙氨酸0.371,賴氨酸0.448,精氨酸0.0312。
此外,楊樹皮類脂還含有大量的常量元素如:Na 0.12%、Mg 0.09%,P 0.06%,Ca 0.36,K 0.25%,微量元素如:Cu 0.51(mg/Kg),Fe 726(mg/Kg),Zn 41(mg/Kg),Co 0.76(mg/Kg),Mn 347(mg/Kg),Se 4.6(mg/Kg),Mu 0.12(mg/Kg)等。
2、楊樹皮類脂的作用機理
2.1楊樹皮類脂的功效
楊樹皮類脂不僅含有動物體內不可缺少的如磷脂、糖脂、固醇等構成生物膜的重要結構組分,還能夠促進食物中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消化吸收。由於楊樹皮類脂含有豐富的多種天然生物活性物質如多種常量、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18種氨基酸以及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甾醇、磷脂等。研究表明,楊樹皮類脂可作為生物活性添加劑用於飼料添加劑方面,能夠提高肉用畜禽體重,替代部分維生素,較強的抗熱應激作用,提高產蛋量等功能。在預防、治療畜禽疾病方面,由於楊樹皮類脂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類似維生素PP的生物活性,對癬、疥、濕疹、潰瘍、紅斑、瘙癢等皮膚病有顯著療效,亦可作為抗血管硬化的有效葯物,不飽和甾醇可用於治療和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等,在治療非典型性新城疫、大腸桿菌病等疾病方面也具有顯著的療效。
2.1 楊樹皮類脂畜牧領域中的應用
楊樹皮類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甾醇以及未知的生命活性物質。必須脂肪酸的最重要功能之一是參與磷脂分子結構,也是前列腺素的前體。前列腺素是具有廣泛類激素調節作用的化合物,已證明它能夠參與凝血、腎臟的血流動、胃腸活動、內分泌和神經遞素的釋放、繁殖等功能,特別是對雌性器管 的運動機能具有調節作用。生命重要物質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膽汁酸等在體內由甾醇合成。動植物體內執行結構功能的主要是磷脂和甾醇,與蛋白質一起構成動植物體細胞 和亞細胞所有生物膜的組分,調節一些有機物和礦物質的選擇性、通透性。
楊樹皮類脂中含有大量維生素E(1730IU/Kg)。維生素E又叫生育酚,在類脂中,以a生育酚含量最高。目前有9種酚(8種生育酚、1種生育三烯酚)具有維生素E的生物學活性,其中以a-生育酚活性最高,該物質為淡黃色油狀物質,不溶於水而溶於脂肪,不易被酸、鹼、熱等因素破壞,但易氧化,動物體對a-生育酚的吸收依賴於脂肪和膽鹽的存在,並隨乳糜微粒吸收和轉運。其生理功能是作為生物催化劑參與物質代謝,抗氧化作用,與硒協同保護飽和脂肪酸,使其不被氧化破壞,保護和維持細胞膜的正常脂類結構,維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其外周血管系統的構造與功能,維持動物體組織中核酸含量及核酸的正常代謝;維持動物生殖系統的正常功能。上述理論支持了楊樹皮類脂提高蛋雞產蛋率、提高受精率的試驗結果。研究表明,楊樹皮類脂及其添加劑具有較強的促進蛋雞產蛋,對中型蛋雞,添加0.03%的楊樹皮類脂能使產蛋率穩步提高5%以上,對輕型蛋雞,如京白904,添加0.02%的劑量效果最好,使產蛋率提高6%以上,並且,添加純類脂0.03%和添加含有相同量的以松針粉為載體的類脂飼料添加劑,其效果無顯著差異。
由於維生素的補充多數需要從外界獲得,多數維生素是輔酶的組成成分,而輔酶與酶蛋白相結合才能使酶具有催化作用。缺乏維生素A時,動物體表現為受胎率下降、發生難產、流產、怪胎等,缺乏維生素E時,動物體生殖機能障礙、精子數減少、睾丸退化、不孕、流產、喪失生育能力,同時對內分泌系統的發育以及機體的代謝活動產生不良的影響,並造成肌肉及神經系統機能失調,運動器官發生麻痹,肝機能障礙,肌肉萎縮變白,心臟衰弱等症狀。由於楊樹皮類脂中維生素含量豐富,因此可代替部分多維素。試驗飼喂AA肉雞854隻,試驗期為56天,對照組多維素以標准量添加,試驗組以標准量的1/4量添加,另外添加0.2%楊樹皮飼料添加劑,其它條件相同。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無任何多維素缺乏症狀;試驗組比對照組多耗料114.5克/只,但飼料成本降低1.7%—2.1%、成活率提高6%、飼料轉化率對照組2.16:1,試驗組2.04:1。用加有某品牌多維的配合飼料飼喂法國巴巴里種鴨,種蛋受精率降至40%,當飼料中加入1.5%楊樹皮類脂後受精率在2周內提高到91.5%。
動物生長發育必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擷氨酸等在楊樹皮類脂中大量存在。對雛雞、育成豬,由於在生長發育階段要求限制性氨基酸存在,才能促使生長迅速如蛋氨酸、賴氨酸、蘇氨酸等。這些氨基酸通過飼喂楊樹皮類脂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在前蘇聯B.и.希尼欽等人在列寧格勒勝利農場以山楊樹皮類脂為添加劑進行試驗,喂養俄羅斯白豬,每千克活重每日添加量0.05g,比對照組增重46.5%。在康多波加養禽場對蛋雞進行飼喂試驗,每千克活重每日添加0.1g,產蛋率提高12%~15%,雞的肝臟中,類胡蘿卜素含量提高5%~6%,維生素E增加50%,蛋中胡蘿卜素、維生素A、B2含量都增加。北京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通過試驗觀察到在飼料中添加0.1%~0.2% 楊樹皮類脂飼料添加劑能夠使肉用仔雞體重較對照組增高9%。
亞油酸與亞麻酸在對抗動物機體對抗熱應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對高溫季節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中,添加0.01%的楊樹皮類脂不足以對抗因高溫引起蛋雞產蛋性能變化的影響,產蛋率變幅隨溫度的升高而波動較大,0.02%的劑量較0.01%的劑量抗熱應激的效果好,0.03%的劑量效果最好,產蛋率在較高的溫度范圍內只發生了較小的波動,0.04%的添加劑量雖然產蛋率變幅較小,但整個試驗期內產蛋率呈下降趨勢,說明0.04%的添加量已過量,這可能是由於添加物中含游離脂肪酸過多,代謝產物中過氧化物含量高,產蛋雞的正常產蛋能力受到抑制的緣故。另據邯鄲市肉種雞廠利用楊樹皮類脂作為飼料添加劑進行飼喂試驗的結果表明,種蛋受精率分別為試驗組92.98%、對照組82.38%,孵化率分別為試驗組87.77%、對照組80.50%,差異極顯著。
2.2獸醫學領域
作為具有生物學活性的物質,楊樹皮類脂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類、有機酸、甾醇、甙類、黃酮類物質,這些物質在動物體內協調統一,大大提高動物體的免疫機能。多糖類具有促胸腺體液反應、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反應能力;有機酸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夠刺激和促進單核吞噬細胞功能,對抗免疫抑制對免疫器官的抑製作用;甙類能夠加速抗體的產生、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和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功能等作用。
山東濱州博萊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國際上首次將楊樹皮類脂用於畜禽用疫苗作為免疫增強劑並獲得成功,並於2002年獲得中試批號,所研製成功的禽用類脂系列疫苗產品包括復合新城疫、傳支、減蛋、傳染性鼻炎、霉形體、大腸桿菌、禽霍亂、傳染性漿膜炎等。利用楊樹皮類脂作為免疫佐劑用於制備獸用滅活疫苗具有以下優點:(1)產生堅強免疫力的時間持久:電鏡下的類脂顆粒能與病毒粒子形成復雜的免疫刺激復合物,類脂呈彌漫性存在,病毒粒子散在、鑲嵌其中,並且病毒粒子仍保持了完整的形態結構,從而使疫苗釋放抗原的時間大大延長。實驗表明:30日齡初免激發機體免疫系統的初次應答,60日齡加強免疫,引起更為強烈的免疫反應,使抗體很快升高並維持在一個高水平狀態,持續時間可可長達8-12個月。(2)免疫空白期短:電子顯微鏡下的疫苗中存在少量裸露游離的病毒粒子和類脂佐劑,接種機體後可迅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5-7天即可產生堅強免疫力,應答時間比油佐劑疫苗提前10天左右。(3)刺激性小,無副作用:實驗表明,傳統疫苗由於採用礦物油為佐劑制備疫苗,因此,刺激性大、毒副作用強,引起機體長時間處於免疫力低下期,通常這一時間持續24-48小時,病原菌很容易在這段時間乘虛而入造成免疫後24-48小時內爆發疾病研究表明,該疫苗注射後,無注苗反應,免疫所造成的應激小,不影響精神、食慾,注射局部無腫脹,無壞死,而且它本身是一種純天然物質,無殘留,符合動物性食品衛生出口要求;(4)保存運輸方便:該疫苗打破了傳統疫苗保存溫度的限制,可在較大的溫度范圍下保存運輸,實驗研究表明, 0-30℃環境中保存6個月不變色、不分層,不影響免疫期等。
研究表明,以25%的楊樹皮類脂治療兔、牛疥癬,類脂具有較強的向痂皮內滲透的作用,這一作用對不進行痂皮處理的患部特別有利,它可以很快的滲入痂皮內部起殺滅蟎蟲的作用,類脂還具有較快的止癢作用,塗葯後約經3、4小時,患病動物變安靜,不再有啃咬現象。類脂對蟎蟲卵亦有破壞作用,在塗葯後3小時,鏡檢患部皮膚,蟎蟲大多死亡、蟎蟲卵變形,6小時後,無活蟎,塗葯後24小時,患部痂皮大部分脫落,皮膚開始癒合。
將楊樹皮類脂與吸附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含10%的類脂制劑,在應用時與飼料均勻混合,使料中純類脂終濃度為0.2%,然後在病雞群中應用。結果表明,楊樹皮類脂對肉雞大腸桿菌病有明顯的療效,飼喂後第2天排稀便症狀便明顯減輕,死亡減少,至第5天,病雞停止死亡,排便正常。在楊樹皮類脂的抑菌試驗中研究也發現,無論是純楊樹皮類脂還是50%的類脂油溶液均有明顯的抑菌作用。另外在治療雛雞球蟲病時,類脂不能阻礙雞球蟲在腸道內生長發育,但可降低雞的死亡率20%。在治療蛋雞非典型性新城疫時,飼喂0.2%類脂添加劑僅3天,病雞排稀便便明顯減少,死亡停止。另外對治療因寒冷、轉群等應激引起的腹瀉也有明顯的療效。
3 結語
由於楊樹皮類脂所具有的高效生物學活性,被應用於廣泛的領域,同時利用楊樹皮萃取類脂,有效的解決了工業生產中原料浪費的問題,使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在畜牧獸醫方面,楊樹皮類脂不但可以提高畜禽的日增重率、產蛋率、受精率,而且,對畜禽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亦有顯著的效果。但是由於楊樹皮類脂成分復雜,並且作為植物萃取液,發揮作用時又常常是各種成分協同進行,因此,對楊樹皮類脂能夠提高畜禽生產率和預防治療畜禽疾病的機理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❽ 楊樹皮有什麼用
白楊樹根皮
(《四川中葯志》)
【異名】白楊皮(《分類草葯性》)。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根皮。植物形態詳"白楊樹皮"條。
【採集】春季採挖。
【性味】苦,平。
①《分類草葯性》:"性澀,微苦。"
②《四川中葯志》:"性平微溫,味苦,無毒。"
【功用主治】治肺熱咳嗽,淋濁,蛔蟲腹痛,白帶,妊娠下痢。
①《草木便方》:"化痰止咳,治喘滿,祛風散郁,除肺熱,清利腸胃。"
②《分類草葯性》:"治男子白濁,淋病,虛咳,白帶。"
③《四川中葯志》:"祛蛔蟲,止腹痛;治妊娠下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S。-8椒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肺熱咳嗽:白楊皮,地麥冬、肺經草、白茅根、枇杷葉。水煎服。
②治白濁淋症:白楊皮二兩,泡醪糟汁服。
③治蛔蟲病:白楊皮、蛆兒草根、五穀子根、露水草根、川楝皮。水煎服。
④治牙痛:白楊皮、三月藨根,薅秧藨根、香櫞根、狗地芽根。水煎,取水燉五花內服(不放鹽)。
⑤治口瘡:白楊皮熬水洗。(選方出《四川中葯志》)
❾ 為什麼楊樹的皮會裂開
就像蛇每年都會蛻皮一樣。 楊樹等植物在生長良好的情況下,外皮細胞死亡後留在上面,木質層不斷加粗導致最外皮開裂。不要擔心很正常。如果開裂處是黑色的應用刮刀去掉並塗抹生石灰液,如果木質層也是黑色,可以砍伐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