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本科畢業後學生的團組織關系轉到哪去了
大學畢業後,團組織關系應該轉到就業的單位。
這里有幾種情況:
1、對於一般有團組織關系的單位,可以憑團員證和學校開出的團組織關系介紹信,直接到單位團委報到,轉接關系。
2、如果是到沒有團組織關系的民企或者自由職業,可以把團組織關系轉到就業地所在的社區團委。
3、如果團員出國,那情況比較復雜,按出國時間的不同,有如下規定
4、出國留學和研究人員中的團員,出國時間在半年以上的,其組織關系和團員證一律由原單位的團組織保存。原單位可開具團員證明信,由本人交派出部委保存,派出部委將其團員身份通知駐外使、領館黨委。
5、出國勞務人員中的團員,出國時間在半年以上的,其組織關系由國內派遣部委與其所去勞務公司黨委(或團委)轉接,或將其正式關系留在國內,只開具團員證明信。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系統出國勞務人員中團員的組織關系,一律由原單位保存,只開具團員證明信,由各分公司直接轉到國外現場。出國從事勞務工作的團員不得帶團員證出境。
6、自費出國留學及因私短期出國的團員,不需要轉移組織關系,也不需開具團員證明信,其組織關系和團員證一律由原單位團組織保存。
7、去港澳或外國長期定居的團員,在出境前,應將團員證上交基層團委。出境後,其團籍即被停止。基層團組織可將他們的團員組織關系和檔案材料一並轉移到團的縣級(或相當於縣級)委員會,保存備查。
8、團員如期回國後,經審查無問題的,團組織應及時恢復其組織生活,並將團員證發還本人。
(1)國家電網團關系轉到哪裡擴展閱讀:
共青團員的義務和權利
1、履行的義務
(一)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團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二)宣傳、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積極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學習、勞動、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中起模範作用。
(三)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團的紀律,執行團的決議,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爭。
(四)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積極履行保衛祖國的義務。
(五)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熱心幫助青年進步,及時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
(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改正缺點和錯誤,自覺維護團結。
2、享有的權利
(一)參加團的有關會議和團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接受團組織的教育和培訓。
(二)在團內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三)在團的會議和團的媒體上,參加關於團的工作和青年關心的問題的討論,對團的工作提出建議,監督、批評團的領導機關和團的工作人員。
(四)對團的決議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並且可以向團的上級組織提出。
(五)參加團組織討論對自己處分的會議,並且可以申辯,其他團員可以為其作證和辯護。
(六)向團的任何一級組織直至中央委員會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並要求有關組織給以負責的答復。
團的任何一級組織或個人都無權剝奪團員的權利。
B. 在哪裡轉團組織關系
根據共青團中央和團市委2020年團組織關系轉接政策及相關文件要求,將在「北京共青團」系統上集中開展2020年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工作。轉入團組織按照所屬地區,分為「京內」和「京外」兩類,所有轉接申請均可由畢業學生團員本人或所在團支部在「北京共青團」系統中發起。
團員申請轉入的團組織使用「北京共青團線上系統」時,選擇「轉移團組織」按鈕,選擇轉出原因,進行組織名稱搜索和選擇,填寫轉接信息(不同的轉接原因,填寫的信息不同),等待對方團組織在系統上進行轉入審核。
已落實工作單位(含自主創業),優先將團組織關系轉接至工作單位團組織;若工作單位尚未建立團組織,應轉接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若鄉鎮街道團組織確有接收困難的,則轉接至縣級團組織建立的「學社銜接臨時團支部(流動團員支部)」。
升學由各類學校團組織於新生入學一個月內,在「北京共青團」系統上創建新生所屬團組織,並及時審核接收新入學的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原就讀學校團組織不得將已升學的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接至戶籍所在地、生源地或本人、父母居住地的鄉鎮街道團組織。
參軍入伍(含涉密單位)只能由畢業學生團員所在團支部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申請,且必須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准確性,申請發起後系統會自動處理,將其納入特殊單位專屬庫進行集中管理,無需再行操作。轉往涉密單位工作的情況參照此流程辦理。
離校前尚未落實就業去向,優先將團組織關系轉接至畢業學生團員本人居住地、戶籍所在地或生源地的鄉鎮街道「學社銜接臨時團支部(流動團員支部)」;也可轉接至「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北京城市學院尚未落實就業去向支部。
C. 團組織關系如何轉接
將團組織關系轉接到其新的學習單位的團組織,原則上必須在其升學後一個月內完成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
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計劃在省內升學繼續學業的畢業生團員,升學去向確定後,由團員自主申請,通過廣東「智慧團建」系統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流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到其新的學習單位的團組織,原則上必須在其升學後一個月內完成團組織關系轉接手續。
計劃出國留學的畢業生團員,通過廣東「智慧團建」系統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流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到本人、父母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的村(社區)團支部;特殊情況下,轉接到所在地鄉鎮街道團組織設立「流動團員團支部」。
(3)國家電網團關系轉到哪裡擴展閱讀:
畢業生團組織關系轉接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團員因生活、學習或工作方面的原因,如需要將團組織關系轉接到非團廣東省委管轄范圍的團組織,須由團員在廣東「智慧團建」系統自主申請轉至「非共青團廣東省委所轄的團組織」,並填寫團員去向;其餘轉接手續按照線下組織關系轉接流程處理。
2、通過廣東「智慧團建」系統發起團組織關系轉接流程,將團組織關系轉接到其創業項目(企業、機構)所在地的村(社區)團支部,特殊情況下,由其創業項目所在地的鄉鎮(街道)團委(團工委)設立「流動團員團支部」負責接收。
D. 無單位,團員關系要轉到哪裡去
1.去學校團委,首先說明你丟團證這一件事,看學校是給你補辦還是給你開證明,回去學校團委的另答一件事就是要領你的團檔案.
2.通知書要帶,一般通知書有兩聯,珍藏聯,和注冊聯,注冊聯要帶.
你還要看看通知書呀,上面好多東西都有,一定要認真看呀
E. 畢業後團組織關系該轉入哪裡
大學本科畢業後學生的團組織關系會附在你的檔案里,然後轉到老家所在的鄉鎮區或你所工作的單位。
F. 團員如何辦理組織關系遷移轉移手續
很多地方在復高中生離校時就會把制團組織關系介紹信和檔案交給個人,但現在團組織關系管理混亂了,很多檔案在本轄區內轉移的時候就丟失了,所以基本上都按照證件上的關系遷移為准。
你的團員證里有專門的遷出和遷入頁面,先在原高中團委蓋章遷出,到大學報到後一般學校會收上團員證同意蓋章辦理轉入的,而且每年都需要注冊。
團員證丟了可以到你就讀的高中補辦,如果學校很不給力,就到大學重新補辦,這個不影響的。到了大學不是團員的幾乎沒有啊,到時候也會給你補上的。
團籍和地域沒關系,不出中國都可以辦。現在團組織管理散,很少按照團章一條一條辦的。
G. 我的團組織關系該在哪轉~
主要看你的團籍在哪裡,如果你的團籍在A校,那麼去A校轉,不過我擔心他會說時間回太久找不到答了,這樣的話你可以去B校看看能讓學校給你出具一份材料不能,其實也可以要求學校給你出一個轉團籍的材料,找點人就好.
如果你的團籍在B校,那麼直接要求學校轉團籍就好.
呵呵 我的團籍也丟了,找學校,學校說到時候轉團籍給你出材料.沒必要再建一個.希望你能整好.
當然上大學全沒有必要是團員,即使你整不好也沒有多大關系的.我有個同學就沒有轉.只是到學校以後又入了一次.
H. 團組織關系怎麼轉
到你現在關系所在地去轉啊,比如大學里是團支部去,到那裡開轉出證明,然後到你要轉到的地方去就可以了,不過團組織關系很容易弄的,就以個團員證,到那裡蓋個章就好了,黨組織關系比較麻煩。
I. 團組織關系怎麼轉
只要把你的團檔案從原學校取出再讓原學校在團員證上蓋個章就行了,一般學校都會通知你去辦的或是在剛畢業的時候就已經收過一次團員證都給你辦好了,你看看你的團員證的後幾頁的轉組織關系蓋章沒,還有檔案在你手不,若是在,就不用管了,直接拿到新學校就行,若不在,那就去原學校的團委辦一下,很方便的。
(9)國家電網團關系轉到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受黨中央委員會領導。共青團的地方各級組織受同級黨的委員會領導,同時受共青團上級組織領導。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
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要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
(二)堅持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系。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