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力電器股權激勵計劃是否有助於股東財富最大化
是的。關鍵看股權激勵機制是如何分配的。格力電器股權激勵採用的的股權激勵方式是限制性股票,其風險相對較小,一般試用成熟性企業。公司實行股權激勵所需的股票來源有兩種,一是定向發行,二是回購本公司股份。
格力電器實行的的股權激勵來源於第一股東珠海格力集團,格力電器股權激勵的對象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業務骨幹及控股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通過格力電器股權激勵計劃的分析,可以為其他企業在設計股權激勵計劃時提供一些啟示。對於這個案例,騰訊的眾創空間得到一些啟示,使得眾創空間更好更快的發展。
拓展資料
1、格力電器表示,根據公司經營、財務、研發、債務履行能力及未來發展情況,公司認為人民幣150億元的股份回購金額上限,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活動、財務狀況、研發、債務履行能力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對於本次回購背景與目的,格力電器表示系公司董事會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並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因素而事實。本次擬使用自有資金回購的部分社會公眾股股份,將用於實施公司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以此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建管理團隊持股的長期激勵與約束機制。
3、2020年4月,格力電器啟動了公司歷史上首次回購計劃,並在去年10月開始了第二期回購,合計規模達到了上限約12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回購方案的提議人為公司單一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5%),背後掌權人則是高瓴資本;而本輪並未提及回購提案人。
4、十大股東:
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
持股量:109,625.56萬股
持股比例:18.22%
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
持股量:53,602.22萬股
持股比例:8.91%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持股量:49,045.43萬股
持股比例:8.15%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量:20,948.20萬股
持股比例:3.48%
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持股量:17,963.90萬股
持股比例:2.99%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持股量:8,448.30萬股
持股比例:1.40%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005L-FH002深
持股量:5,347.42萬股
持股比例:0.89%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國基金
持股量:5,045.71萬股
持股比例:0.84%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八組合
持股量:4,898.40萬股
持股比例:0.81%
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
持股量:4,763.96萬股
持股比例:0.79%
2. 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案例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以格力電器為例
寧可不分紅也要做新業務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十屆十七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公布《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明確說明:擬定 2017 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余額轉入下年分配。
分紅歷來大手筆的格力為何此次突然吝嗇?格力給出了兩方面的解釋:一是根據遠期產業規劃,公司需要進行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因而資本性支出較大,公司需留存資金用於智慧工廠升級、智能家電和集成電路等新產業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二是盡管2017不分配利潤,但公司近三年累計分配的利潤占年均可分配利潤的109.3%,已經足夠慷慨,且符合《公司章程》和《2016-2018 年股東回報規劃》中的承諾。
格力的問題是經營層和股東的矛盾
然而,從4月26日格力股價大跌8.98%來看,投資者對這樣的解釋並不買賬。甚至深交所也向格力發送了關注函,要求格力進一步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規定的利潤分配政策,關注函還要求格力電器說明2017年度及2018年至今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是否切實保護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對此,格力回復深交所問詢稱,公司將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
董明珠在2016年要做汽車遭到股東的極力反對,2018年要投資晶元再次被資本市場唱衰。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企業發展要花錢投資,而這筆投資影響了股東的分紅,而格力的分紅一直是資本方投資持股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格力為業務發展投資花出去的錢,被股東認為覆水難收的時候,就會出來唱反調。然而企業的戰略和發展,又有誰比經營層更了解呢?就這么一筆錢,要麼用於企業發展,要麼用於股東分紅,雙方立足點不一致,自然就有矛盾。2016年董明珠退敗,自己找王健林投資做汽車;2018年直接不分紅,最後事情會怎樣演變,不可預知。
其實董明珠很清楚經營層面臨的困難,因此從2006年借混改東風,進行大規模持股動作,直至2016年的持股計劃被否,暫時停下了增持的步伐,但我們相信董明珠一定不會就此罷休,因為她知道,沒有足夠多的股權,格力的經營層就不會有足夠的話語權,如此格力經營層和股東的矛盾將始終存在,要發展還是要分紅的問題,依舊無可避免。
「發展與分紅」矛盾在中長期激勵中的思考
長期發展與短期收益是一個永恆的矛盾,在中長期激勵中,企業經營者謀求長遠發展,激勵對象更多的謀求個人收益,兩者一旦出現沒有預期解決方案的矛盾時,則不僅激勵效果大大折扣,還有可能對企業發展造成不良影響。這個矛盾在企業每年的利潤中對應了兩種錢:「發展的錢」和「可分的錢」。如何界定這兩種錢也是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
對於採用虛擬股權的公司而言,因其設計操作的靈活性較強,解決矛盾的關鍵在於明確「可分的錢「的標准:合理、可控和有效。合理是指界定方式要與業務成長的相關性強;可控指企業要有一定的調節閥門,不能把「可分的錢」做成激勵對象的投資收益;有效是指激勵對象要對該部分錢要有較強的感觀,要做可視化激勵。
對於採用實股(法律意義上的股東)的公司而言,因其設計操作的靈活性較弱,解決矛盾關鍵是對於確定「發展的錢」的權力歸屬方:事前要有權責約定,過程中再明確。事前要有權責約定是指在授予股權(份)時,企業要明確「發展的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增加此類錢的情形,最關鍵的是確定企業調整的權利。過程中再確定是當企業需要擴大當年」發展的錢「時,企業依據約定有權進行合理增加。
在中長期激勵中,解決此類矛盾的關鍵是事前規劃和約定。讓激勵對象看到「可分的錢「的合理性和激勵性,同時也需要給激勵對象打一支溫和的預防針。未來實施過程中,對於能預見的情形按約定進行,對於不確定的事項由權力歸屬方決策。
3. 美菱電器股權激勵存在的問題還有具體分析
公司高管稱,如業績的高增長持續,公司將不排除啟動分紅方案
日前,美菱電器正式啟動管理層股權激勵。據了解,此次股權激勵涉及激勵基金總額為1821.7萬元,其中董事王勇獲得最高激勵基金160.1萬,佔比為8.79%。美菱電器一位高管告訴記者:「去年美菱電器業績取得理想成績,以股權激勵形式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如業績的高增長持續,公司將不排除啟動分紅方案。」
7月30日,美菱電器發公告稱,公司已滿足年度業績激勵基金的獲授條件,同意公司按照2012年經審計的凈利潤的10%可計提1921.98萬元的業績激勵基金。當日,美菱電器報3.19元,上漲0.31%。
公告稱,結合公司實際情況,並綜合考慮了激勵對象當年的職務級別、任職時間、績效考核結果等因素後,同意公司將已提取的激勵基金中的1821.7萬元向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激勵方案》規定條件的激勵對象(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及業務人才等)進行分配。
對於獎勵方式,美菱電器稱,激勵對象將以其收到的業績激勵基金(繳納相應所得稅後)加上不低於其年度薪酬總額(除業績激勵基金外,且繳納相應所得稅及五險一金後的年度薪酬總額)的30%,通過公開市場購買美菱電器股票。
在美菱電器此次實施的股權激勵中,美菱電器董事、總裁李偉獲得144.1萬激勵基金,佔分配的業績激勵基金總額比例為7.91%;董事王勇獲得160.1萬激勵基金,佔比為8.79%;常務副總裁劉宏偉獲得134.5萬元,副總裁鄧孝輝獲得80萬元。
2007年,長虹集團和四川長虹以約1.74億元收購美菱電器20.03%股權,並隨後把空調業務置入美菱,完善白色家電產業線,拉開家電企業重組大幕。美菱電器也正式進入「長虹時代」。
美菱電器董秘王霞表示:「此次股權激勵得到大股東的支持。目前美菱白電四大產品線,包括冰箱、冰櫃、洗衣機、空調,去年冰櫃銷售量增長30%,空調量增長了25%以上,出口整體呈現增長態勢,增速在50%以上。除了傳統大連鎖,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強拓展地方性和專賣店渠道。」
美菱電器2012年度財報顯示,公司201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2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80.27%,即2012年較2011年凈利潤增長率超過了15%。2012 年凈資產收益率為6.67%。美菱電器業績增長,節能補貼帶來較大貢獻,因收到節能補貼尾款1.04億元,美菱電器去年業績同比增長80%。
王霞告訴記者:「去年公司業績上漲,一方面受節能惠民政策的影響,同時產品結構調整往中高端集中,產品議價能力提升,產品綜合毛利率提高。而這種趨勢在2013年將延續。」(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