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力公司、供電局、國家電網有什麼區別國家電網主要做什麼
1、概念不同
電力局即電力公司,是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綜合性電力企業。電力局的主要部門有送電工區、變電工區、檢修試驗廠、調度所、信息中心、經濟、用電管理所、財務、屬下三產公司等等。
供電局是指將電能通過輸配電裝置安全、可靠、連續、合格的銷售給廣大電力客戶,滿足廣大客戶經濟建設和生活用電的需要。由供電局或電業局改制為供電公司,要將行政管理職能移交經貿委。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2、工作職能不同
電力公司負責特定地區變電和供電的單位。
供電局作為地方行政機構,既有行政職能又負責生產銷售,所以省電力工業局是政企合一的機構,省級以下的供電企業無行政管理職能,只負責生產銷售。
國家電網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3、級別不同
國家電網——供電局——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的主要工作:
國家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
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截至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⑵ 電力公司 和 供電局 和國家電網有什麼區別 國家電網主要做什麼任務的
一、兩大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電力企業,前身為包括全國電網和所有發電廠的「國家電力公司」。在2000年開始的以「廠網分離」為標志的電力體制改革後,原國家電力公司中剝離出的電力傳輸、配電等電網業務由國家電網公司運行,而各發電廠被劃歸分屬五大「發電集團」(大唐、中電投、國電、華電、華能)運行。
組織結構:管理5家區域電網公司,25家省、直轄市自治區電力公司
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天津市電力公司、河北省電力公司、山西省電力公司、北京市電力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內蒙古電力公司
華中電網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湖南省電力公司、江西省電力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四川省電力公司、重慶市電力公司
華東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浙江省電力公司、安徽省電力公司、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西北電網公司:陝西省電力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寧夏電力公司、青海省電力公司、新疆電力公司、西藏電力有限公司
東北電網公司:遼寧電力公司、吉林電力公司、黑龍江電力公司、蒙東電力有限公司
2、南方電網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經營范圍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五省(區),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南方區域電網,經營相關的輸配電業務,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從事電力購銷業務,負責電力交易與調度;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
公司總部設有13個部局,以及南方電網電力調度通信中心、電力交易中心、技術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年金中心;下設超高壓輸電公司、調峰調頻發電公司、技術研究中心3個分公司,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國際公司6個全資子公司,控股南網財務公司、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總數27.3萬人。
供電局是改革以前的叫法,現在叫供電公司
⑶ 國家電網取得哪些主要成果
國家電網公司近年來開展了多項特高壓、超高壓輸電關鍵技術研 究和示範工程建設,完善區域電網主網架,加強跨區域直流聯網,在堅強 主網架建設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在特高壓輸電核心技術、設備國產化和工程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 破,先後完成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和特高壓直流示範工程。1000kV晉東南一南陽一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於2009年1月投運,起於山西晉東南(長治)變電站,經河南南陽開關站,止於湖北 荊門變電站。全線單迴路架設,全長640km。±800kV向家規一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示範工程於2010年7月8 曰實現雙極全壓送電投運。起點為四川宜賓復龍換流站,落點為上海奉賢 換流站。線路全長1907km,額定輸送功率6400MW。土800kV錦屏一蘇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目前正在建設中。
該工程西起四川錦屏西昌換流站,東至江蘇省吳江蘇南換流站,輸電距離約 2090.5km,額定輸送功率7200MW。 加速西北電網主網建設,已建成750kV青海官亭一甘肅蘭州東輸 變電示範工程、750kV蘭州東一平涼一乾縣輸變電工程、750kV永登一白 銀輸變電工程;750kV哈密一永登工程等項目正在抓緊時間建設。區域直流聯網方面,已建成靈寶背靠背直流輸電工程、±660kV 寧夏一山東直流輸電示範工程、±500kV寶雞一德陽直流輸電工程; ±500kV呼倫貝爾一遼寧直流輸電工程、±400kV青藏直流聯網工程(青 海格爾木至西藏拉薩)等項目正在積極建設中。已建設完成舉世矚目的三峽輸變電工程,包括4項直流工程(線 路總長度2965km,換流站總容量1836萬kW)和88項交流工程(線路總 長度6519km、變電總容量2275萬kVA)。
⑷ 國家電網公司治理模式的優缺點
集團管控更加優化。國家電網堅持在實踐中優化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國資監管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特徵日益凸顯,也更加適應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要求。公司建立並優化「戰略+」管控模式,對電網業務實行「戰略+運營」管控優化資源配置,改進專業管理,提高市場響應;對市場化產業、金融、國際業務實行「戰略+財務」管控,提升資本運營效率與價值創造能力。結合「戰略+」管控模式優化,公司著力建設「五強三優」堅強總部,優化分部職責定位,強化「總部管總」,充分發揮總部制定戰略、統籌資源、專業協同、考核激勵、防範風險的集團管控作用。「戰略+」模式堅持戰略導向、差異管控、放管賦能、穩中求進,將有利於戰略落地實施、提高運轉效率作為基本原則,持續激發各層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公司上下在新的管控模式下取得成效。
放管賦能激發企業動力活力。公司牢牢把握放管賦能、向基層放權授權的總基調,清晰界定總部和基層單位的管理界面,合理確定責權關系,有效激發各層級活力。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按照做實各單位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原則,進一步下放部分管理許可權,增強各單位在機構設置、選人用人、綜合計劃和預算安排、資金資產管理、招標采購、營銷服務等領域的自主權。目前,公司累計下放4批286項「放管服」事項,加快轉變職能,全面授權放權。加大放管賦能力度的同時,公司也注重差異管理,實施分類核算和分類考核,對不同單位進一步突出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分類分層指導;完善績效考核統籌機制,將考核結果與企業薪酬分配、領導人員使用等有機結合,實現閉環管理。
▲國網江蘇電力組織財務專業領軍人才開展多維數據可視化展示應用分析
強化合規管理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統籌發展和安全,公司制定印發《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管理辦法》,發布全面強化安全責任落實38項措施,強化合規管理,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加強債務和金融風險、投資風險、法律風險防範,平穩推進各項改革發展任務,確保依法治企、合規經營。為提升風險識別防範,公司建成數字化法治企業建設平台,圍繞決策合法合規性審核、招標采購、合同簽訂履行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強化系統監測和風險預警,及時發現隱性風險點,為公司規章制度、合同範本提供准確詳實法律依據,確保「外法」「內規」相統一,有效實現法律合規風險在線識別、分析、評估、防控,築牢風險管控新屏障。
⑸ 國家電網是如何運行的
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4年12月,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分公司,主要從事國家電網公司直接投資的直流特高壓電網的運行、維護、檢修和技術改造,從事與超高壓、特高壓電網生產運行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技術培訓等業務。下屬單位
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本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公司下設四個跨區電網生產運行管理機構,分別為:上海管理處、宜賓管理處、鄭州管理處和哈密管理處。(正處級建制)折疊編輯本段規模。
公司現有職工265人,平均年齡31.7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員工總數的93.58%。目前,公司下屬4個二級單位,負責向上(四川-上海)特高壓直流示範工程的復龍和奉賢換流站、錦蘇(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錦屏和蘇州換流站的運行、維護、檢修及技術改造等工作,負責哈鄭(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哈密南和鄭州換流站、溪浙(溪洛渡-浙西)特高壓直流工程宜賓換流站和金華換流站的生產准備工作及投運後的運行、維護、檢修及技術改造等工作。折疊編輯本段企業文化公司積極拓展直流運行技術咨詢、直流和特高壓交流運維人員培訓、直流跨區電網可靠性統計分析、直流核心設備檢修等職能,全力服務跨區電網發展。公司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以"保跨區電網安全穩定,創電網運行國際一流"為企業宗旨,本著"效率優先、目標導向、實事求是、安全穩定"的基本原則,深入推進"運檢一體化、機構扁平化、職責矩陣化、區域集控化、團隊精銳化",加快形成集特高壓和跨區直流工程運行、檢修、培訓等專業服務於一體的業務格局,努力把公司打造成為高端電網運維服務領域的國際一流企業。
⑹ 國家電網外部融資主要形式包括哪些
國家電網外部融資主要形式包括:(1) 發行債券,包括企業債券、金融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以及境 外債券等。(2) 外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包括銀團貸款)。(3) 票據融資。(4) 其他融資方式,包括信託計劃、資產證券化、產業投資基金、專項融 資等創新融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