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董明珠南康直播賣出了多少家電

董明珠南康直播賣出了多少家電

發布時間:2023-03-22 14:41:45

Ⅰ 董明珠22歲女秘書開始直播帶貨,已上架19件商品,銷量如何

銷量並不是很好,整體銷量不到400件,但是孟羽童的粉絲量上漲很多,這次孟羽童直播間上架的大部分都是小家電,這次也是孟羽童首次開直播帶貨,雖說銷量不是很好,但是孟羽童也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對於孟羽童來說這也已經是非常成功,而且抖音上銷量最高的都是孟羽童帶貨的產品,可見孟羽童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次董明珠選擇孟羽童是很正確罩前的決定。

孟羽童直播帶貨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雖然說這次的銷量不高物悄清,但是孟羽童的直播帶貨能力很強,孟羽童現在的熱度很高,再加上有董明珠的提攜,所以今後她的發展前景很好,孟羽童就是格力公司自己孵化的網紅帶貨主播。

Ⅱ 董明珠自己開的「格力網店」上線28天,銷售超200萬,大家怎麼看

董明珠開網店售賣格力電器產品,是對格力電器全員銷售的一種身體力行。

格力電器日前再啟「全員營銷」。針對「格力電器每位員工年銷售任務1萬元,賣多有傭金獎勵,賣少有考核」的報道,格力電器總裁辦人士確認有該任務,但其稱「賣少了沒考核,但賣多了會有獎勵。」

格力電器緣何啟動全員營銷,在於首飢罩地產景氣度下行,影響到格力電器的銷售增長,格力電器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營收為2000億元-2010億元,上年同期為1500億元;凈利潤260億元-270億元,同比增長16%-21%。從年報增速看,同比增長還是非常亮麗的,但是公司2018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86.99 億元,同比增長34.11%;實現歸母凈利潤211.18 億元,同比增長36.59%,對應EPS 3.51 元/股;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7.23 億元,同比增長38.46%,實現歸母凈利潤83.12 億元,同比增長38.35%,符合前期業績預告。

四季度公司業績增速明顯下滑,說明四季度業績增長有環比下滑的跡象,另外公司預期1未來會有10%的增長。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每年10%增長還是有把握的,市委市政府來考察後,希望格力電器到2023年實現6000億目標,那10%是不夠的,但是作為格力電器對股民的承諾,增長10%是有保證的。

格力電器銷售增長不在於產能問題,而在於銷售問題,因此格力電器才會有全員銷售計劃。但是全員銷售對於研究崗位、生產崗位職工而言是一件難堪的事情,雖然公司沒有懲罰措施,但也會帶來一定壓力。

這種情況下,董明珠銷售出身,就帶頭起一個示範作用,在格力網店開設網店銷售格力產品,董明珠是一個網紅式企業家,人脈關系良好,擁有很多粉絲,自然會有粉絲幫襯,照顧董明珠的網店生意,因此董明珠生意會比其他人紅火得多,28天銷售200萬元並不稀奇。

不管如何評價董明珠的網店,我們需要承認董明珠為了6000億元目標在努力,這是一個企業家的擔當,還是值得尊敬的。

日前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候稱自己開的「格力網店」上線28天賣出去200多萬,其實很多人都驚訝董明珠居然開網店了,其實早在過年前格力已經開啟「全員銷售」,讓員工過年期間可以回家推銷一下格力的產品。

格力一共9萬多個員工,這樣一下子格力就多了9萬多條分銷路線了,格力給每個員工網店銷售的年目標為1萬業績,達成有獎勵肢姿,達不成不影響績效。
董明珠的做法無可厚非
格力這樣做法為了更好地在網上銷售,增加多一點銷售渠道,其實董明珠這樣做法也無可厚非,畢竟她之前在股東大會上許下承諾,格力到2023的營收超6000億元,董明珠想要達成目標一定需要開拓更多市場,提高格力的競爭力。

搶占市場,鼓勵全員參與
近年家電零售市場相對低迷,格力想要繼續領跑就要開拓更多的思路來搶占市場。

開啟「全員銷售」活動可以讓員工擁有更多的收入渠道,鼓舞員工的積極性,這樣做法是不錯的,把員工在 社會 上的人脈、資源充分利用,達者鬧到一個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局面。
最後總結
「格力網店」的做法可以看到董明珠為了自己的承諾是想盡一切的辦法,「全員銷售」的初衷和想法都是好的,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也可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對於董明珠開「格力網店」的看法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留言交流。

董明珠居然自己開網店了?看來,真是沒有什麼事是董阿姨不會做的了,對於董明珠網店一個月銷售200萬這個成績,如果是放在普通人的身上,這種銷售業績確實值得贊賞,但是,對於一個企業的大當家自己來做這件事就值得商榷了。原因如下:
一、在知名網紅營銷中,這個成績並不很出彩:
在我看來,董明珠已經是一個網紅名人了,如果按照網紅的營銷成績來說,董明珠的這個成績並不亮眼,例如: 美食 網紅李子柒開網店,第一天銷量就高達千萬,女裝網紅張大奕在淘寶上一年的銷售額達4600萬美元,雙十一一天的銷售額就過億了.....

這么說來,跟眾多網紅相比,董明珠的網店還得繼續努力呀,哈哈哈~~

圖:網紅張大奕
二、作為一個企業的大當家,要學會分權和培養下屬: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不是所有的事都得親力親為,她的職責應該是把握大方向、掌控全局,而不是什麼事都要插一手,要學會分權、學會培養下屬,你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是有限的,諸葛亮夠聰明吧,但是最後結局又如何呢?
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董明珠自己開的網店一個月銷售200萬,你叫底下的銷售人員如何是好,既感到很大的壓力,也會感到非常尷尬,而對於董明珠來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銷售本就不是她自己分內的事,她只需要督促銷售部門做好銷售就行了,而不是自己下場做銷售!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董明珠親自上網開店銷售產品,且上線28天就鑲出200萬,既是一種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的方式,也是在回答此前「全員銷售」的相關問題。因為,其提出的銷售目標,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足夠的壓力,是很難實現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按照董明珠的人脈和影響,28天銷售200萬,並不是太難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網店的銷量還會進一步擴大。朋友圈能夠幫忙的人,也會前來幫忙。一些她的粉絲等,也會從中給予幫助。

但是,如果是格力的普通員工,要想銷售出一定的量,就比登天還難了。把壓力全部下傳下去,或許能夠產生一定效率。但是,難保不怨聲載道。畢竟,對普通員工來說,每銷售一台空調,都有可能付出巨大努力。這就好比全面招商一樣,有點太為難沒有能力招商的人了。

所以,還是要控制住自己的 情感 ,控制住再次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的沖動。企業,還是要按照規律,有計劃地發展,不要追求超速發展。格力不是一家新誕生的企業,格力的影響,已經足夠,只要注重營銷方式和服務手段,是會保持穩定的增長的。這種全員銷售模式,或許能夠帶來一時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會讓企業走向消費者的反面,會讓消費者反感的。

企業不是道具,企業需要遵循發展規律,企業最怕的就是經營者沖動、經營者盲目。眼下的董明珠,就有點想大躍進的感覺,想一下成為都望其項背的引領者,有點不太現實。搞不好,會讓企業走向歧途。更擔心的是,是否投資銀隆出現問題,想通過強力銷售來彌補已經出現的損失,維持企業的穩定和可持續呢?這種有點挖肉補瘡的方式,可行嗎?

董明珠在開創一個全員銷售的互聯網模式

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新模式,只是格力加入了互聯網的工具:分銷商城,讓這個模式運起來更加高效。

每個員工都可以自己在分銷商城注冊,然後商城會自動生成一個屬於注冊者的專屬二維碼,員工就能把這個二維碼發到朋友圈,只要朋友圈的朋友通過掃描這個二維碼,在商城購物,員工就會得到第個產品的一定分潤。

其實這個模式就是一個員工把自己朋友圈裂變模式,格力擁有著9萬名的員工,企業的每個員工都是企業的品牌代言人,也可以是企業產品的銷售員,企業產品好不好,員工最清楚,員工願意成為企業產品的銷售員,把產品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這首先產品是得到員工認可。

每個員工在上班的路上,下班或者平常吃飯,跟朋友聊的時碎片時間,隨時把這個二維碼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到自己的熟人群里,總會遇到有需求的要買電器的朋友,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產品,成交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且格力的品牌和員工的熟人圈子的推廣,直接解決了信任感這個影響成交的最大問題。

在配送方面,只要在分銷商城下單,格力通過自己的各加盟門店的大數據,哪個城市的訂單就由最近的門店來配送,這樣不但高效,而且產品的流轉整度也更快。

我們可以來算一筆賬,格力的9萬名員工,如果平均每月每人為格力銷售了1000元的產品,那就是9千萬的營收了,一年12個月是多少?大家自己去算算就可以。

董阿姨自己開個網店就可以賣200萬的貨。看起來這是件好事情。實際上來說,如果市場容量就只有1000萬,她賣掉200萬,別人就少賣了200萬,無論誰賣,橫豎是一個意思。當然在董阿姨沒有辦法拓展這種需求的時候,這樣做也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是一個老總來做這樣一件事情有多大意義能夠緩解格力的銷售之難呢。格力的目標1500億銷售。這200萬看似不大,意義極大。那是阿姨的銷售。阿姨不愧為銷售巨匠。我們是不是應該歡迎阿姨重返銷售經理位置。阿姨這一賣,拿去教育全員銷售的生產員工。這就麻煩大了。這不整人么。

想當初,如果說格力掌握的那些核心 科技 是真真正正的,那麼我想今天會有另一番天地。格力說是掌握了核心 科技 ,但是它沒有在關鍵的核心技術上有一些進步,比如說壓縮機的效率提高了三倍,哪怕是一倍,甚至50%,都可以稱之為核心 科技 ,而現在它的壓縮機還要需要跟日本廠家買,那就是一個裝配廠,那弄點銷售有多大意義呢?銷售弄了只能救今天的急,救不了明天的方向。格力幾千項專利不是自己跟自己玩的開心的 游戲 嗎?

所以董阿姨今天去賣格力產品了,並不是她前進了,而是她假裝很開心的走在一條下坡路上。

董明珠在格力就是一個傳奇,從最底層的銷售員開始做起,沒有任何背景,一步一步做到現在的位置。格力撐起了珠海經濟的半邊天,珠海幾乎所有家庭,單位買空調都是買格力的。

銷售員董明珠
以前董明珠在格力就是銷售出身,所以自然也特別重視銷售。這次格力全員營銷,董明珠更是身先士卒,做出榜樣給員工看。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接地氣的,我覺得在傳統家電的領域,這樣的做法是有一定的意義。

由於經濟的下滑,地產行業也沒有以前那麼火爆,格力的銷售也是出現了一定的下滑。這個時候發動全員銷售,是會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百萬銷售額
董明珠一個月銷售了200萬,其實也並讓人覺得驚訝,畢竟董小姐的人脈資源擺在那裡。推個文出來,用不上的,也得買上幾台。這更多是給員工起個榜樣作用,我董明珠都親自賣空調,還賣的這么好,你們有什麼理由不賣?

最近我家裝修,也有個格力員工在群里推銷空調,群里很多人直接就定了。因為格力的口碑擺在這里了,價格稍微貴點,但是也能接受。所以推銷起來也不是特別費勁。每個人一年一萬的任務應該也比較容易。

結論
全員營銷沒有什麼不好,在非常時刻,用這個辦法遏制住下降的趨勢很有必要。董明珠能身先士卒去賣空調,也是非常值得贊賞的。

董大姐憑借自身的能力和影響力,超強的人脈關系達到這個銷量很容易,沒有稀奇的。畢竟名人效應是巨大的。一分為二的看,說明董大姐開始注重線上銷售渠道了,大勢所趨而已。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場女強人,網店的實際操作是不需要她親力親為的,下面自然很多人替她操作了。她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推動銷量不斷上升。

而作為格力其他的普通員工來說,想要達到滿意的銷量,還是比較困難的。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同樣的東西,有人脈關系的,銷售經驗的,業績會好。普通員工就難了。

董大姐是女強人,但手底下的員工就不一定了。

這么說:極度不靠譜。

沒有做企業家的眼光。骨子裡還是個營銷員,各種小打小鬧的營銷小手段,以大企業掌門人的身份來玩,玩的很嗨,感覺就像一個20多歲的成年人老纏著其他成年人跟她玩泥巴過家家,比如要求全員營銷,下死命令,必須每人賣1萬元。這是多低的格局,給人感覺賣的是劣質貨,賣不出去,強行賣給熟人。把一個世界一流的公司,當做小作坊來玩。

董事長以個人名義去開網店賣產品,聽起來就不對頭,奇葩。作為公司掌門人,本質工作是為公司長遠發展定方向,找對方向,堅決前行。可是董小姐恰好相反,搞不清楚公司怎樣發展是對的,前幾年出了幾次餿主意,效果太差,現在乾脆不考慮長遠計劃,因為搞錯了她覺得丟人。然後就搞一些小名堂,有點像古代皇帝出餿主意丟臉了,就不理朝政,省的丟臉,整天跟一群小姑娘斗蛐蛐,斗雞,搗鳥窩的感覺。

最好的企業是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放開權力讓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專長, 可是董小姐不是這樣,總覺得她是全能王,隨手一指就是個命令,完全不了解業務進展情況亂指揮。瞎折騰。明明是掌握企業發展大方向的人,反而時刻想著做個銷售員,不做董事長該做的事,就應當讓能做董事長的人去做董事長。喜歡做銷售員做的事,可以去做銷售員。這樣工作內容與崗位不匹配,耽誤公司的前程啊。已經被美的甩開兩條街,再這么玩下去,幾年後,可能連美的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董明珠開網店賣家電,不需要任何的電商優化技術,普通人開網店要做權重做排名,而董明珠作為網紅知名人士,自帶流量,什麼技術都不需要,所以她的網店業績不錯,於是乎她又進一步動作給員工下任務,網店任務,她的意思是你看我輕輕鬆鬆開家網店就賣掉200多萬,讓你們賣一萬你要是都賣不出去那說明你太笨了。而作為格力的員工,絕大多數人並沒有這個網紅身份,所以只能老老實實的靠鑽研淘寶優化技術,這就呵呵了。

記得上班的時候,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不同的領導,有一個我的上級是類似辦公室主任的,我初來乍到,去集團公司爭取一個業務,按照規定沒有完成很理想,我匯報給他,他給集團公司打了幾個電話,搞定了,轉過身說我「你看你沒爭取到的,我打幾個電話就拿到了,你還是能力不夠啊。」我承認我可能是能力很差,但是他還真以為他爭取到的結果不是因為他是主任而是因為他的溝通能力更好。結果,他一共幹了三個多月終於在搞砸了一次發布會之後,被開除了。

他之後那個領導,是我們單位一個老大姐,在公司幹了十多年了,人品很好,人緣更好,和集團公司那些人也熟,每次我搞不定的事情,去求助她,她就一句「好吧,姐再用用這張老臉」,每次搞定之後我說某姐你真厲害你真是我偶像,她每次都說,厲害什麼阿?就是這么多年了都太熟了他們不好意思拒絕我。我們這些年輕同事都喜歡她,更尊重她。

Ⅲ 董明珠的小心思:24年不回購的格力電器,突然「二連發」

自從格力的市值被美的反超後,董明珠的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她對自己一手養大的格力電器信心滿滿,繼4月拋出60億回購計劃後,10月13日宣布再次回購60億。

巧合的是,就在格力宣布第二輪回購計劃前的10月9日,美的剛剛宣布完成了第三輪回購計劃,三輪合計耗資90億,比格力少了30億。

格力和美的這對家電冤家,似乎在展開回購「追逐賽」,你追我趕,好不熱鬧。回購自家公司股票,往往代表著強烈的自信,但翻看這兩年的業績,格力被美的遠遠拋在身後,董明珠的自信來自何處呢?是不是她馬上要放大招了?

大差兆股東建議下的回購

格力電器上市24年來,第一輪回購計劃是今年4月10日敲定的。董事會決定,使用30億到60億自有資金回購自家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股價不超過68.8元。

回購計劃拋出後,剛好半年時間,格力電器在10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以集中競價方式,耗資51.82億,累計回購了9418.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7%。最高成交股價為57元,比計劃的最高價少了11.8元。

盡管資金使用量沒有達到60億滿額,但從回購股份的數量看,實際上已是滿額回購。因為當初設定的最高股價是68.8元,以此計算,格力電器可回購股份最多是8571.4285萬股,而實際回購股份超過了這個數量。

該公告發布後的第4天,格力很快拋出第二輪回購計劃,在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提議下,公司決定以自有資金30億到60億,回購部分 社會 公眾股份,回購股價不超過70元。有這樣貼心又支持自己的大股東,想必董明珠非常滿意。

對比一下可以看到,兩輪回購計劃不管是資金規模,還是最高價格設定,幾乎如出一轍。甚至回購的目的,也都是「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回購競賽 喻示 著什麼?

為什麼24年沒有回購過自家股份的格力電器,突然密集提出回購計劃?這就不得不說董明珠的好勝心了。她時刻盯著最大競爭對手美的,對方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不甘落後。格力電器的兩輪回購計劃,在時間和規模上,印證了這一點。

美的的第一輪回購,是在2018年完成的,回購規模是40億。當年年報數據顯示,格力雖然在營收上比美的少了618萬,但利潤比美的多了53萬。猜枯雙方勢均力敵。


2019年2月,美的拋出第二輪回購計劃,到今年2月發布公告稱,已完成了32億回購。該公告還宣布啟動第三輪回購,資金規模52億。也就是說,如果三輪回購全部完成,美的的回購規模將達到94億左右。

美的的大規模回購,展示了強大自信心。也正是從2019年開始,美的把和格力的差距越拉越大,讓格力倍感壓力。今年2月美的宣布第三輪回購計劃後,格力很快在4月也提出了60億回購計劃。相比美的的94億,格力似乎仍嫌不足,又在10月拋出了第二輪60億回購計劃。加上第一輪實際回購52億,兩輪總規模在112億,堪堪超過美的的94億。


董明珠要放大招?

盡管在回購計劃上,或隱或現藏著董明珠的好勝心,但如果你認為虛兆租董明珠只是這么「小心眼」,那就大錯特錯了。作為國內知名度極高的女企業家,她把格力做到今天的規模,必有過人之處。從更深的角度分析,格力的兩輪回購,既是被動,也是主動。

格力的被動在於,市值和盈利能力都被美的反超,老大變成老二,壓力山大。甚至在股市表現上,格力也輸給了美的。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股價不振,年初最高點是70.56元,現在只有57元左右,累計下跌近19%。而美的集團的走勢恰好相反,今天達到最高點76元多,比今年最低點46.30元上漲了60%以上。

就在今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胡潤中國10強家電企業》,美的以5100億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家電企業,格力電器以3210億排第二,差距很大。

格力的主動在於,面對強大的美的,董明珠並不服輸。她不但回購股份展示自信,還充分利用新媒體,挖掘自己自帶流量的「網紅」屬性,涉足直播帶貨,被譽為家電行業的「帶貨一姐」。今年以來,她一共參加了10次帶貨直播,銷售總額達416億。

為了激勵員工,董明珠還表示,格力3700員工樓已完工,每個技師必須有一套,這在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羨慕嫉妒恨。

不管是直播帶貨,還是員工激勵,都是董明珠放出的自救大招。在這位不服輸的女強人帶領下,格力前景值得期待,說不定她很快又有大招。

Ⅳ 格力斷了河北經銷商的貨,董明珠為何會選擇這么做

最近,格力切斷了對河北經銷商的供應。原因是河北格力總經銷商徐自發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宣布,將不再選擇格力,轉而選擇飛利浦。河北新興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發布通知稱,珠海格力電器已停止發貨,並要求已投資的經銷商制定計劃,盡快提貨。據知情人士透露,格力電器已派出50人前往河北,為新的銷售公司做准備。

格力空調的營收佔比較高,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由於單個產品的收入比例過高,對經銷商來說也是一種風險。安裝平台可以與改指汪各大經銷商合作,為家電行業樹立標桿。一站式售後服務,讓消費者享受更透明的家電安裝服務,緩解售後的問題。

Ⅳ 董明珠直播帶貨在什麼平台

董明珠開啟個人帶貨模式,在抖音做了首場直播。5月,分別在快手、京東做了兩場。6月1日一天內,董明珠在京東等六大電商平台開啟了2兩場直播。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行業之一。直播帶貨,雖然從2016年已經存在,但直到近期,其熱度、流量和銷售額才有了井噴式的大爆發。從商界跨領域跳入電商直播帶貨的企業家也不在少數,但「銷售額半小時破億,100分鍾破兩億,最笑早虧終破三億。」這個成績並不多見,也確實十分傲人。而這件事情,國貨之光格力的社長董明珠做到了,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她真的做到睜慎了。

(5)董明珠南康直播賣出了多少家電擴展閱讀

相比董小姐上一次直播帶貨只賣出幾十w的尷尬遭遇,此次格力和二驢團隊准備很充分,直播內容豐富有趣,全程直播流暢,畫面上和第一次比也多了更多機位,場地布置也顯得很用心。

30分鍾過1億,100分鍾破2億,最終銷售額破3.1億。這也是大件家電直播帶貨中從來沒有過的成績。董小碰神姐本人也因此對直播態度發生轉變,她說:確實疫情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思想,我希望今天的直播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永遠!

在銷售額破兩億後,二驢平榮夫婦更是主動申請加班,繼續為鐵鐵們送出福利好貨,接連直播幾個小時無休息,足見二驢和平榮的敬業之心。

而經過了昨天的直播,今天一開盤格力電器的股票也大幅拉升3.16%,創2個月新高。三個多億的銷售額亦是相當於2019年線上銷售一年的成績。

Ⅵ 國產「空調之王」易主,銷量領先格力800萬台,董明珠輸了嗎

國產「空調之王」易主,銷量領先格力800萬台,董明珠輸了嗎?

出現這種現象是必然的,也是可以預想到的。

說實在的,早在幾年前,我就說過,格力會在董明珠的手上越做越沒有前程。因為,其過度強調個人的權力,不相信他人,不給予他人適度的權力,不認真培養接班人,那麼,格力就會走下坡路。而與之競爭的美的,則會越來越好。

事實也是,明明自己已經60多歲,精力、能力都已經不夠,可是,接班人呢?始終認為接班人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而一旦接班人快要成形了,就會打壓,以至於近年來顫凱原本認為會接班的高管,一個接一個離開格力,那格力的企業發展環境、特別是用人環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僅如此,董明珠帶著一種狂想主義的思維,整天好高騖遠,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比,結果,什麼也沒做成。相反,倒讓主業慢慢衰退。如此下去,格力真的成問題,董明珠真的有可能在她任上把格力做垮。

空調之王易主真假不知道,但是有一點很關鍵。

民間有一個說法,父母比較懶惰,兒女一般都比較勤快,一個單位,領導什麼事都管,表面上很有權威,但是他一走,這個單位很快就走下坡路。

董明珠女士是我非常尊重的女士,干練、激情、能力、創新、 對待員工的人文關懷等等。她帶領著格力從低價走向的成功,挑起了民族企業的大梁,也正是她這種為了員工利益民族復興的偉大精神,才使我有一些思考,今天把一些思考拿出來分享,純屬對董明珠女士的尊重,如有不妥還請所有關心董女士的朋友見諒。

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定要有一個偉大的靈魂,董女士就是格力的靈魂,而企業能否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就需要一個執行力、創新力超群的後續力量來完成,偉大精神可以永存,但是世間的變化,對手變換,又會有新的考驗,培養人就顯得很重要了, 歷史 無數次證明,後續無人才是企業真正的危機,所以我建議董女士眼望方向,把具體的工作放手,讓一些有想法的員工放手工作,准許犯錯誤,這樣格力會比今天更美好。

空洞的一些想法,還請所以喜歡董女士的人見諒,希望格力更加輝煌,希望所有的中國企業更強大。

「格力不僅要做中國第一,還要成為世界第一空調品牌」。

這是董明珠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說下的豪言壯語,霸氣猶在,然而格力「國產空調之王」的地位已經易主。

說到國產空調,大家第一時間能想到品牌就是格力、美的、海爾,還有最近兩年才異軍突起的小米。

長期以來,無論是在銷量、營收還是沖洞虧利潤方面,格力長年占據著優勢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董總有底氣喊出「要做世界第一空調品牌」的原因。確實,能在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的中國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那麼在全球做的也不會太差。

但2021年之後,想必董總再想喊出「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口號時就要三思了。因為從格力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國產空調之王的地位已經易主,取代格力的是美的。

對比兩家巨頭的財報不難發現,在過去的一年裡,格力空調的銷量比美的少800萬台;

營收方面,美的空調1212.15億元,格力空調1178.82億元,格力落後33.33億元。

有人可能會說,「我用的是格力啊,身邊用格力的也不少」,怎麼銷量就比不上美的了?

實際上很簡單,海外市場中美的逐步開始取代格力成為行業龍頭,而格力在海外市場上的表現則不盡如意:

過去的一年裡,美的在國內市場上的銷量為2563萬台,海外市場上的銷量為2241萬台,海外市場佔比46.6%,可謂舉足輕重。

反觀格力,國內市場銷量2963萬台,是比美的多出400萬台,但海外市場只賣了1068萬台,不及美的的一半。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格力依然是國內市場上的第一,但兩家公司志在全球,作為跨國銷售的兩家公司,恐怕誰也不願意只把眼光局限在國內吧?所以從放眼全球的角度來講,格力輸了。

格力空調銷量被美的超越的原因是散神什麼?說說老劉的幾點猜想:

老劉認為格力輸給美的的原因既有戰略性的「主動放棄」,也有不得已的「無可奈何」。

第一,格力「其他業務」凸起,空調是戰略性放棄?

格力 歷史 悠久,成立於1984年,前身叫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80年代以生產表殼、塑膠製品為主,1991年空調廠、塑膠公司才合並,從此生產銷售空調成為其主業。

但格力的主營業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2016年至2019年4年的財報來看,格力增長最快的板塊是「其他業務」板塊。這四年裡「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95億、161億、275億、413億,4年間增長了四倍多,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格力製造業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從95%降至80%,側面說明格力向非製造業行業挺進的速度加快了。

那麼在「其他業務」凸起的同時,格力勢必放棄一些傳統業務,就如當年從生產表殼、塑膠製品為主向空調過度一樣,想必現在的格力是在做大布局,比如前幾年進軍手機製造業,這兩年又大搞 汽車 製造。

第二,與董明珠個人的管理作風不無關系;

董明珠強勢,這是業界外的人都知道的事情。能罵哭30歲男主管,員工見了不敢正面看她,你就想想有多強勢吧。

高層管理者強勢不是壞事,但過於強勢就不好了。我們可以這么理解,高層管理者就像一家之家長,下面的中層、基層員工就像是孩子,公司業績就像是孩子的學習成績。當家長管理嚴格、強勢的時候,孩子的行為得到了很好的約束,成績自然不會差;但當家長因其他事分心或者精力跟不上的時候,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差了很多,成績也會下降。

同樣的道理,格力近兩年在謀求多板塊發展,產品既包括傳統的空調、小家電,又包括新引入的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新能源 汽車 ,這些板塊的加入難免分攤董總的壓力,再加上董總已經60多歲了,很難面面俱到了,畢竟精力擺在那。空調銷量下滑也就「順勢而為」了。

所以就老劉個人而言,格力國產空調之王的地位易主既有格力主觀上的戰略性放棄,也與董總個人管理企業的方式有關。

根據近期格力公布的財務報告,2020年美的空調一共獲得了1212.1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34%;而格力空調的營收為1178.82億元,同比下降了15%。

在銷量上,美的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為2563萬台,海外市場的銷量2241萬台。相比之下,格力空調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為2963萬台,但是在海外市場只賣了1068萬台。

國外市場的落後導致了空調整體業務上格力落後於美的,國產「空調之王」易主。

不過,現在言敗還是太早了,畢竟格力有著其他品牌沒有的優勢。目前,只有格力和美的擁有自己的壓縮機技術,格力的空調內機晶元同樣也是自主設計的。從技術層面來說,格力有著其他國產品牌比不了的技術優勢,而其他品牌想要在這一方面趕上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成本。而對於格力來說,改變同樣刻不容緩,一直不變的格力,如果可以學習其他品牌的長處,相信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總結來說,格力發展手機、冰箱、空氣凈化器、凈水器、電飯煲等業務沒什麼,但如果被人偷了家,將空調領域的優勢丟掉的話,那畫面就不太好看了。

1.美的空調為什麼能成為空調之王呢?

實際上,美的空調銷售量能夠趕超格力,原因並不難理解。

一方面,美的本來就是國產家電巨頭,近年來在空調行業一直精心耕耘,銷量和品牌知名度都在不斷上升。久而久之,自然就成為了我國空調行業新的霸主。

另一方面,格力在企業策略上出現了失誤,讓美的有機會實現反超。就拿空調業務來說,格力不善於變通,一直死守線下業務,這才給了美的反超的機會。或許董明珠也沒有料到,昔日的競爭對手竟然成長得這么快。

此外,近年來的格力給人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眾所周知,格力的核心一直都是空調。那麼,這就意味著格力的業務是比較單一的,為此董明珠花費重金布局了手機、新能源 汽車 、晶元等各大領域,結果卻是不溫不火。以格力手機為例,消費者根本不買賬。想當初格力手機剛剛上市, 董明珠就強調,格力手機有望變成智能家電的遙控器,她還表示,每天要賣10萬台。然而,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由於格力手機標價高達3200元,配置卻讓人失望,所以在上市後的三年多時間里只賣了10萬多台。

後來,格力又開始布局冰箱、空氣凈化器、凈水器、電飯煲等家電領域,但是買賬的消費者依然很少。格力本來想要開拓第二條業務,提高自己的總營收,結果卻連核心業務「空調」都輸給了美的。由此可見,格力應該重新專注於空調業務才行。

2.那麼,格力還有機會翻盤嗎?

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格力空調的業績短時間內輸給了美的,但是並不代表格力更弱。其實,格力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最關鍵的是,格力掌握了核心 科技 ,它的市場不會被對手輕易搶走 。目前,只有格力和美的擁有自己的壓縮機技術。而格力在空調領域名氣更大,將來反超美的只是時間問題,其他品牌則更加不是對手。此外,格力的空調內機晶元也是自主設計的,所以優勢進一步加大。但是,格力不能再出現失誤了。美的這次領先格力800萬台就是前車之鑒。與此同時,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也開始賣空調。格力想要重新登上第一的寶座,就要及時調整戰略了。

憑銷量的更迭就說易主,顯然有失偏頗,格力在技術、質量、服務、品牌方面的優勢還是有的。

但是銷量的落後足以讓格力警惕了。

今年來,董明珠顯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個人知名度的打造上了,接受采訪、上電視節目,發表狂浪言論,樂此不彼,甚至造手機,造車。但是仔細想想,董明珠所作的這些努力,到底為格力品牌講了什麼故事,或者做了什麼品牌背書呢,好像並不明顯,只有極具個性的個人英雄主義。

個人英雄主義的背後,讓人感覺格力是董明珠的格力,而不是董明珠是格力的董明珠。董明珠在格力的絕對話語權,其實已經在讓格力失去活力。

相比較銷量的落後,失去活力的格力顯然更值得警惕。

輸了,踏踏實實做主業,每天都想著做手機坐 汽車 做油煙機可能是不行的[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銷量並不代表質量,就像現在的音樂,排行榜並不能說明就是好,只有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做出更好的才是好

每次到了夏天,空調就變成了必備的家用電器,而提起國內比較知名的空調品牌,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都是格力。因為當初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親自為自家的產品代言,一句「好空調,格力造」,讓格力空調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空調之王」。

與其它品牌相比,最開始的格力空調,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售後服務,都能脫穎而出,這也是董明珠成功的首要秘訣。雖然後來格力遇到了兩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分別是美的和海爾,但是在國內空調市場,格力仍然能夠占據優勢的地位。

董明珠甚至還對格力寄予厚望,她於兩年前表示:格力不僅要做中國第一,還要成為世界第一空調品牌!這反映出了董明珠和格力空調強大的自信,就算有美的和海爾這兩個對手存在,也無法影響到它的地位,格力就是中國空調的代名詞。

但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格力空調逐漸失去了主動權,而美的和海爾則趁機崛起。就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國內空調領域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格力、美的和海爾各自占據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彼此之間不分勝負。

這對於格力而言,顯然是不怎麼能接受的結果,明明曾經自己是「老大哥」,現在卻和美的、海爾平起平坐,任誰都會感覺很憋屈。但是董明珠也沒有任何辦法,美的和海爾的實力擺在那,格力空調根本沒有當初的那種競爭力了。

國產新「空調之王」誕生

而且根據最近格力公布的財務報告來看,其空調業務已經不再是國內第一了,國產新「空調之王」誕生。對此,很多人都表示,董明珠「打臉了」?如今的格力空調非但不是世界第一,甚至連國內第一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而這個新的「空調之王」指的就是美的,其財報顯示,在去年一整年,美的空調的總銷量領先格力800萬台。具體數據指出,2020年美的空調一共獲得了1212.15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34%;而格力空調的營收為1178.82億元,同比下降了15%。

雖然從營收上來看,美的和格力的空調業務差距並不大,但我們要知道這是美的首次在空調領域實現對格力的反超。而且美的空調的增長率是正的,而格力則為負增長,這反映出了二者的發展狀態,格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此外,在空調銷量方面,美的在國內市場擁有2563萬台的銷售額,而出口到海外的也有2241萬台。反觀格力空調,盡管去年在國內一共賣出去了2963萬台,比美的的成績更好,但是其出貨量只有1068萬台,加起來還是比美的空調少賣了800萬台。

所以說,美的才是如今當之無愧的國產「空調之王」,格力也只能無奈承認差距,董明珠當初說的話確實是「打臉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格力空調之前曾創造了一段輝煌時期,美的要想真正超越格力,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至於格力為什麼會走下坡路,說起來也很簡單,主要是因為格力的經營模式太單一了,這么多年來幾乎看不到什麼創新。而美的則是國內家電品牌的集大成者,出了空調業務之外,在其它家電市場的表現同樣非常出色。

再加上格力不知變通和順應時代,依然守著之前的線下業務不放,被美的超越也是在意料之中。只能說董明珠棋差一招,本以為格力沒有對手了,卻沒想到美的如此迅猛。

寫在最後

總的來看,目前格力的空調業務已經比不上美的了,這800萬台的差距也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只希望接下來董明珠能看到格力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然後再加以調整,不然的話格力的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Ⅶ 格力直播是怎麼崛起的

有朋友覺得因為董明珠有名氣是名人,其實沒那麼簡單,後面我告訴你真相,搞懂直播含橋帶貨的趨勢少走彎路,你才能賺到錢。我們都知道,很多大明星看到知道帶貨賺錢,也開始賣貨,以為自己名氣大,但是很多隻賣出幾單,非常尷尬。但是董明珠卻一天賣出65.4億元的銷售額,相當於隔離電器今年一季度的營收的32%,創下了家電行業的直播銷售記錄,太驚人了。

有人說這個數據有問題之類的,其實並不是,有個格力的凈銷售說出了董明珠直播帶貨成功的核心商業邏輯。
首先,董明珠帶貨,依靠的線下的經銷商帶來的流量,比如,董明珠做直播前,格力的線下經銷商就會組織優惠活動,比如在經銷商負責的片區進行推廣,在小區、廣場擺個攤,加經銷商微信就送你個小禮品,把周邊的居民都聚集起來,然後,在董明珠直播時就給他們發一個專屬二維碼,讓他們進入董明珠的直播間,這個二維碼具有追溯、成交、利潤分成的作用,跟經銷商綁定,哪個經銷商拉的人越多,成交的數額越多,經銷商賺的越多。

直播間的格力電器的價格比經銷商進貨價要高一點點,比市場價要低一點點,比如一家經銷商帶來的用戶最終在直播間成交了1千台空調,銷售額是290萬,那格力就會把這290萬打給經銷商,這290萬扣掉成本,就是經銷商的利潤,等於董明珠也在幫經銷商賣貨,所以經銷商也都十分積極。
大部分主播其實都是一個人完成引流和轉化,格力的打法完全不同,依靠3萬家經銷商為董明珠直播間導入巨大的人流量,再加上格力扎實的銷售體系,還有完善的IT系統,這是一個人和一個龐大鐵軍團隊的區別。
聽完上面的分析,我們普通人做直播肯定是做不到這種。

目前,直播帶貨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更多高端玩家進場,企業團隊型的就利用自己的規模和團隊優勢,以及自己的資源,比如格力自己的龐大的經銷商團隊和自己的IT技術支持,各大企業都應該利用起自己的優勢資源讓自己的直播帶貨事半功倍,而不是盲目模仿那些依靠單個主播引流轉化的模式。
其實這個時候屬於我們普通人或者單打獨斗的個人的機會就少了,不能再像直播帶貨剛開始時帶什麼貨都有人買了,那普通人做帶貨還有沒有機會呢?有!做成垂直領域的專業主播,做小而美,小而精,不能再做大而全。就像互聯網剛發展時,有四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它們的網站內容包羅萬象,什麼內容都有,後期又出現了一批的垂直細分領域的細分網站,像電商網站,科技網站,創業資訊網站等等。

也類似於電商發展趨勢,從剛開始的淘寶,培悶啥都賣,到現在有專業賣女裝的網站,有專業賣化妝品的網站,還有專業賣球鞋的網站,越來越細分。
其實直播帶貨的趨勢也是同樣,這個時候其實就需要你做更加專業垂直細分的領域,比如你喜歡釣魚,你可以做一個專業的漁具直播間,只賣專業的魚竿、魚鉤、魚線等等,在這個領域你做久了,對與釣魚技談中猛術,漁具相關的經驗知識做到了整個短視頻直播平台最專業,只輸出專業的漁具、釣魚相關的專業知識,技巧,不僅要了解國內的釣魚相關知識,國外的也要懂,這樣才會讓網友們感覺你在這方面確實知識廣博,水平極高。這樣就會聚集一批忠實的信任你的用戶購買你的商品。明白了嗎?明白的評論區打明白了。

Ⅷ 「空調之王」正式換人,比格力多賣800萬台,董明珠到底輸在哪了

可能是因為董明珠的空調價格都是比較貴的,一般人都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而且追求便宜的。

Ⅸ 從打破「鐵飯碗」到格力女董事長再到實力帶貨主播,董明珠都經歷了什麼

從打破“鐵飯碗”到格力女董事長啟亂睜,再到實力帶貨主播,董明珠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離婚後要賺錢養家

董明珠其實是拿著“鐵飯碗”的,但是因為離婚後,她一個人到大城市闖盪,所以就辭職了。而也是因此進入了格力,在剛進入格力的時候,她只是一個小小的銷售員。但是就是因為承擔起了楊家的負擔,讓董明珠越發的努力,在格力的這段時間,她憑借著優秀的業績,很快在格力站穩腳跟,並且一步一步往上爬。

正是因為形勢所逼悄歲,董明珠終於開始自己直播帶貨了,而董明珠在去年就一共參加了幾十場的直播,因為有董明珠的帶貨,才穩住了格力的業績,董明珠的帶貨業績要比不少商界大佬優秀很多。其實網路大佬、小米大佬等都曾經親自帶貨,但是跟董明珠相比,差距還是挺大的。雖然董明珠是一個很固執的人,但是她還是可以順應時代的改變的,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她可以及時調整並且改變自己去適應時代的變化,這樣的魄力是讓人非常敬佩的,不是所有的陪局人都可以做到的。

Ⅹ 格力直播間在哪裡

7月7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10日在贛州南康舉辦「新長征、再出發」大型直播活動。為何董明珠將直播首站選擇在了江西贛州,贛州對於格力來說有著怎樣的吸引力?通過直播,格力和贛州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傳頌長征精神,堅持積極求變

「長征起點」「紅色故都」是為人所熟知的贛州Logo,在這些標簽背後是廣大人民對長征精神的承答物譽繼與傳頌。有人說「長征是一部艱苦卓絕的苦難史,更是一部破盡萬難的奮斗史」,但正螞辯因為有了長征,新民主主義革命迎來了轉折,最終取得了偉大勝利。因此「長征」成了不畏艱險的代名詞,它意味著曲折和苦難,也預示著轉變和希望。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企業不斷創新求變,發揚長征精神,以創新實力展現中國企業的韌勁。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壓力,國內直播帶貨十分盛行,格力電器也搭上了這趟快車,並且將直播清段玩得風生水起。今年4月至今,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率領下,舉辦了6場大型直播,累計銷售額超過178億。

閱讀全文

與董明珠南康直播賣出了多少家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cD機維修點 瀏覽:56
蘇寧安裝維修服務中心 瀏覽:62
紅石木傢具客廳掛什麼畫 瀏覽:87
小米電話手錶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374
iphone4s深圳維修點 瀏覽:452
套口機維修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539
山西環保防水劑怎麼樣 瀏覽:58
驪威變速箱維修視頻 瀏覽:290
2019閱兵車輛維修保障視頻 瀏覽:743
蘭州智能電視維修中心 瀏覽:314
史密斯熱水器售後維修熱線 瀏覽:216
傢具廠多少錢能開 瀏覽:816
山東國家電網會計待遇怎麼樣 瀏覽:512
昭通哪個地方傢具最便宜 瀏覽:377
成都戴爾電腦維修點 瀏覽:285
如何甄別蘋果官換機和翻新機 瀏覽:171
唐海手機維修店有哪些 瀏覽:496
汽車維修行屬於什麼用地性質 瀏覽:148
重慶大金空調維修點 瀏覽:516
cr機故障維修範文升請怎麼寫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