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順德家電出口哪些國家

順德家電出口哪些國家

發布時間:2023-03-11 07:54:04

Ⅰ 為什麼順德敢稱之為家電王國

理由很簡單,只要你知道格蘭仕、美的、科龍、萬家樂......你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這些都是順德本土企業。家用電器和燃氣具兩類產品產銷量順德分別佔全國總產銷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Ⅱ 急求美國金融危機對廣東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論文

專題:金融危機 廣東經濟及安防行業之影響
10月15日,東莞市樟木頭鎮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大型玩具廠突然倒閉;10月17日,寶安百靈達公司宣布停止經營;20日,寶安宜進利工廠宣布破產,坪山創億玩具深圳有限公司倒閉;21日,龍崗港聲電子廠破產,西麗西洋服裝廠倒閉......金融危機對市場信心和實體經濟的影響,從未有像今天這樣,讓我們感到觸手可及!雖然,安防行業規模小,對銀行的直接融資少,行業市場的特點使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要滯後一段時間才能體現!但這場經濟「寒冬」的來臨,就像深圳昨日的一場秋雨,一夜之間,萬物似乎都在寒意中瑟瑟做抖了……。

金融危機對廣東經濟發展的影響

11月12日,雲集了全球94個金融機構、227家企業和26個行業協會的首屆中國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洽談會在廣州召開,議題主要圍繞金融海嘯。廣東省銀監局副局長孟建波以數據說明,廣東紡織、工藝品製造等行業不良貸款率遠高於房地產業。

明年還不是宏觀經濟谷底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發言中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只是經濟衰退的第一階段,而後將轉入信貸危機和經濟危機,因此明年還不是宏觀經濟的谷底。

哈繼銘說,作為拉動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進出口方面增長明顯放緩,去年,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2.3%,今年前三季度卻只有1.2%;製造業投資增長放緩,在房地產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增長為35%,但第三季度急劇下降為16.7%.哈繼銘預計,國內房地產價格還將繼續低迷,今年全國的 GDP漲幅會低於9.5%.

房地產信貸風險依然可控

中國銀監會廣東監管局副局長孟建波更直言,這次金融危機,對美國金融業的影響只顯現了65%,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只顯現了20%,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更只顯現了10%.

孟建波說,廣東經濟的對外依存度高達150%,外貿出口大幅下降,宏觀經濟出現拐點的可能性很大,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的GDP增長為 10.4%,比去年下降了4.3%,主要就是出口增速放緩引起的。廣東銀行業目前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還不大,經營規模和利潤都在擴大,城鎮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不存在對外投資的風險。但他特別指出有兩家銀行例外,分別是深圳平安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其中廣發行持有2000萬美元花旗基金。

但孟建波表示,銀行受金融危機的間接影響不可避免,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影響了結算,貸款出現違約風險。他舉例說,到今年9月底,廣東紡織業的大企業不良貸款率達27.3%,增長了2.38%,工藝品和其他製造業不良貸款率更高達31.8%,增加了11.3%.這導致銀行不得不收緊信貸。

相比於製造業,孟建波說,目前廣東的房地產信貸風險依然是可控的,但也需加緊關注。

金融危機下廣東製造調查:家電業扛到春來冰化時

壓力之下利好逐步累積,外延內拓以圖化危為機

家電業:「扛」到春來冰化時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廣東作為中國第一製造大省,其所受到的沖擊到底有多大?而曾經是廣東製造王牌之一的家電業,在這個「冬天」里境況如何更是成為關注的焦點。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深圳的百靈達等中小家電企業黯然退場,而格力、康佳、美的、 TCL等廣東家電龍頭的三季報卻齊齊「逆市飄紅」,雖然壓力仍存,但廣東家電企業正在外延內拓,積極應對以圖化危為機。

■行業現狀?

粵家電龍頭企業「逆市飄紅」

增長勢頭不減

廣東家電業的輝煌,離不開「入世」之後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而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對廣東家電業的沖擊有多大?著名小家電廠商百靈達關閉深圳工廠,以及剛剛閉幕的104屆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量下滑的消息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

但人們似乎有點過慮了,從剛剛披露的2008年三季報來看,廣東家電業增長勢頭依然不減。深康佳A日前發布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稱,在金融海嘯加劇經濟寒冬、中國企業利潤增幅明顯下滑的情況下,第三季度該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34%,在消化了今年上半年發生的雪災、地震等災害性天氣對銷售收入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前三季度銷售收入仍增長了6.29%,第三季凈利潤更比去年同期爆發性增長713.72%。同時,在整個白電(主要指空調、冰箱、洗衣機)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格力和美的兩大巨頭依然表現靚麗,從前三季度數據看,兩個企業仍然實現了較為理想的「量利齊升」(營業收入和利潤), 難能可貴。而進軍海外市場步子最大的TCL,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不明顯,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1.20億元,同比增長 10.05%。

壓力不容忽視

不過,從環比的情況來看,壓力已經開始顯現。例如,格力電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51.12億元,同比增長19.60%,但第三季度收入僅增長了8.1%。第三季度凈利潤為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4.99%,而其上半年的利潤增速超過100%。而美的電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8.7%至373億元,但第三季度收入增長僅為17.7%,逐季放緩的趨勢已經出現。

一些出口佔比更大的代工企業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例如,位處珠海的小家電製造商德豪潤達,今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了66.51%,但凈利潤卻下滑了9.40%,「銷售收入的增長所帶來的盈利增加未能完全彌補成本的上升和匯兌損失所帶來的影響。」而部分企業更是走到了破產清盤的境地。

面臨愈演愈烈的金融海嘯,對廣東家電企業而言,明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據美國一家名為 Popcorn的網站對1011名消費者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被調查的消費者中,有一半左右正在努力減少生活支出。這種跡象在作為「出口晴雨表」的廣交會上已經開始顯現。根據公開數據,104屆一期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量比上屆下滑13%。「明年中期的情況還會更糟」。不少廣東家電企業都對今年第四季度出口業績不抱樂觀,他們認為隨著中國機電產品出口下滑,今年前三季中國對外出口增長下滑局面將加速。

利好因素累積

但環境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好的因素正在逐步積累。例如,人民幣升值幅度的放緩,出口政策開始放鬆,近期全球銅、石油、塑料化工等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回落,過去困擾廣東家電廠商的不利因素開始減弱。

未雨綢繆,當次貸危機尚在美國本土肆虐的時候,廣東家電企業已經開始主動調整出口市場策略,根據廣州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對拉美、中東(17 國)和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均超過3成,分別出口24.4億美元、19億美元和14.1億美元,分別增長33.4%、45.3%和42.2%。

而在今年10月16日,財政部、商務部正式下發了《家電下鄉推廣工作方案》。作為擴大內需的一項,家電下鄉實施區域和品類有所擴大。「國內家電企業都不會放棄這次機會」,深圳康佳多媒體事業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而創維數碼、美的電器等其他廣東家電巨頭也表示將參與投標。

此外,還有廣東家電企業計劃利用環境變化抄底優勢人才,尋求並購機會。百年難遇的金融海嘯,將加速中國家電行業的再一次大整合,而善於應變,善於逆境成長的廣東企業,有望最早走出困境,迎接另一個春天。

■順德樣本?

利薄甚至虧損也要「扛」下去

11月12日,雲集了全球94個金融機構、227家企業和26個行業協會的首屆中國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洽談會在廣州召開,議題主要圍繞金融海嘯。廣東省銀監局副局長孟建波以數據說明,廣東紡織、工藝品製造等行業不良貸款率遠高於房地產業。

明年還不是宏觀經濟谷底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發言中分析,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只是經濟衰退的第一階段,而後將轉入信貸危機和經濟危機,因此明年還不是宏觀經濟的谷底。

哈繼銘說,作為拉動宏觀經濟的三駕馬車:進出口方面增長明顯放緩,去年,進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2.3%,今年前三季度卻只有1.2%;製造業投資增長放緩,在房地產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增長為35%,但第三季度急劇下降為16.7%.哈繼銘預計,國內房地產價格還將繼續低迷,今年全國的 GDP漲幅會低於9.5%.

房地產信貸風險依然可控

中國銀監會廣東監管局副局長孟建波更直言,這次金融危機,對美國金融業的影響只顯現了65%,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只顯現了20%,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更只顯現了10%.

孟建波說,廣東經濟的對外依存度高達150%,外貿出口大幅下降,宏觀經濟出現拐點的可能性很大,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的GDP增長為 10.4%,比去年下降了4.3%,主要就是出口增速放緩引起的。廣東銀行業目前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還不大,經營規模和利潤都在擴大,城鎮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不存在對外投資的風險。但他特別指出有兩家銀行例外,分別是深圳平安銀行和廣東發展銀行。其中廣發行持有2000萬美元花旗基金。

但孟建波表示,銀行受金融危機的間接影響不可避免,一些企業資金鏈斷裂,影響了結算,貸款出現違約風險。他舉例說,到今年9月底,廣東紡織業的大企業不良貸款率達27.3%,增長了2.38%,工藝品和其他製造業不良貸款率更高達31.8%,增加了11.3%.這導致銀行不得不收緊信貸。

相比於製造業,孟建波說,目前廣東的房地產信貸風險依然是可控的,但也需加緊關注。

金融危機下廣東製造調查:家電業扛到春來冰化時

壓力之下利好逐步累積,外延內拓以圖化危為機

家電業:「扛」到春來冰化時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廣東作為中國第一製造大省,其所受到的沖擊到底有多大?而曾經是廣東製造王牌之一的家電業,在這個「冬天」里境況如何更是成為關注的焦點。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深圳的百靈達等中小家電企業黯然退場,而格力、康佳、美的、 TCL等廣東家電龍頭的三季報卻齊齊「逆市飄紅」,雖然壓力仍存,但廣東家電企業正在外延內拓,積極應對以圖化危為機。

■行業現狀?

粵家電龍頭企業「逆市飄紅」

增長勢頭不減

廣東家電業的輝煌,離不開「入世」之後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而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嘯,對廣東家電業的沖擊有多大?著名小家電廠商百靈達關閉深圳工廠,以及剛剛閉幕的104屆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量下滑的消息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

但人們似乎有點過慮了,從剛剛披露的2008年三季報來看,廣東家電業增長勢頭依然不減。深康佳A日前發布2008年第三季度報告稱,在金融海嘯加劇經濟寒冬、中國企業利潤增幅明顯下滑的情況下,第三季度該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34%,在消化了今年上半年發生的雪災、地震等災害性天氣對銷售收入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前三季度銷售收入仍增長了6.29%,第三季凈利潤更比去年同期爆發性增長713.72%。同時,在整個白電(主要指空調、冰箱、洗衣機)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格力和美的兩大巨頭依然表現靚麗,從前三季度數據看,兩個企業仍然實現了較為理想的「量利齊升」(營業收入和利潤), 難能可貴。而進軍海外市場步子最大的TCL,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不明顯,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1.20億元,同比增長 10.05%。

壓力不容忽視

不過,從環比的情況來看,壓力已經開始顯現。例如,格力電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51.12億元,同比增長19.60%,但第三季度收入僅增長了8.1%。第三季度凈利潤為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54.99%,而其上半年的利潤增速超過100%。而美的電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8.7%至373億元,但第三季度收入增長僅為17.7%,逐季放緩的趨勢已經出現。

一些出口佔比更大的代工企業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例如,位處珠海的小家電製造商德豪潤達,今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了66.51%,但凈利潤卻下滑了9.40%,「銷售收入的增長所帶來的盈利增加未能完全彌補成本的上升和匯兌損失所帶來的影響。」而部分企業更是走到了破產清盤的境地。

面臨愈演愈烈的金融海嘯,對廣東家電企業而言,明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據美國一家名為 Popcorn的網站對1011名消費者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被調查的消費者中,有一半左右正在努力減少生活支出。這種跡象在作為「出口晴雨表」的廣交會上已經開始顯現。根據公開數據,104屆一期廣交會機電產品成交量比上屆下滑13%。「明年中期的情況還會更糟」。不少廣東家電企業都對今年第四季度出口業績不抱樂觀,他們認為隨著中國機電產品出口下滑,今年前三季中國對外出口增長下滑局面將加速。

利好因素累積

但環境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好的因素正在逐步積累。例如,人民幣升值幅度的放緩,出口政策開始放鬆,近期全球銅、石油、塑料化工等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回落,過去困擾廣東家電廠商的不利因素開始減弱。

未雨綢繆,當次貸危機尚在美國本土肆虐的時候,廣東家電企業已經開始主動調整出口市場策略,根據廣州海關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對拉美、中東(17 國)和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均超過3成,分別出口24.4億美元、19億美元和14.1億美元,分別增長33.4%、45.3%和42.2%。

而在今年10月16日,財政部、商務部正式下發了《家電下鄉推廣工作方案》。作為擴大內需的一項,家電下鄉實施區域和品類有所擴大。「國內家電企業都不會放棄這次機會」,深圳康佳多媒體事業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而創維數碼、美的電器等其他廣東家電巨頭也表示將參與投標。

此外,還有廣東家電企業計劃利用環境變化抄底優勢人才,尋求並購機會。百年難遇的金融海嘯,將加速中國家電行業的再一次大整合,而善於應變,善於逆境成長的廣東企業,有望最早走出困境,迎接另一個春天。

■順德樣本?

利薄甚至虧損也要「扛」下去

廣東家電聚集地———順德。驅車行過數十公里的105國道順德段,美的、格蘭仕、海信科龍、萬和等家電巨頭隔街對望,加上周邊近兩千家中小家電企業,順德所創造的家電總產值已佔全國五分之一強。順德家電,無疑是調查廣東家電行業真實處境的最佳樣本群。

「扛」的資本

穩健是整個順德家電企業的經營風格,不少企業即使自有資金充足也不隨意投資或擴能,因此現在手裡「很有錢」

容桂鎮,微波爐單打冠軍格蘭仕集團的所在地。格蘭仕的出口依存度為70%,是廣東幾家家電龍頭中比較高的,而歐美市場又佔到其出口市場的80%。今年1 至7月份,盡管格蘭仕在美國的銷量增長了18%,但言及利潤,大大咧咧的格蘭仕常務副總裁和對外新聞發言人俞堯昌也只敢謹慎地說:「保本吧」。俞堯昌坦言,「現在出口面臨的壓力確實很大。但身強體壯的格蘭仕倒不至於挺不過去。」

扛,是大多數順德家電企業共同的動作。一位家電企業負責人在政府調研座談會上表態:「現在就是看誰更能扛,熬過這段時間以後肯定會過得更好。」據一不願透露姓名的順德家電行業人士透露,順德上半年關閉的中小型家電企業數目在上百家左右,這一數字跟歷年來相比沒有太大變化,有人關閉、有人建立,屬於正常現象。但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些倒閉的企業案例往往被放大了。

利潤微薄、甚至虧損也要熬下去。這種心態具有鮮明的順德特色。一位順德當地的媒體人士表示,順德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本土發展起來的企業,它們已經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順德,代代相傳的家業,不可能因為一點風寒就輕易舍棄掉。

亂世之下,能扛下去的資本是什麼?

現金流!「格蘭仕現在很有錢。」說到現金流,俞堯昌很乾脆。「老梁(梁慶德)很英明。」俞堯昌說,去年大牛市,很多家電企業都紛紛下水股市樓市,但格蘭仕忍住了誘惑。那時很多人都勸梁慶德趁機撈一把,但都被老梁一句話頂回去,「時時刻刻能賺錢的股市全世界找不到」。在製造業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抵擋住了高回報的投機誘惑,現在格蘭仕的現金流仍然非常充裕。

其實,這恰好體現了順德家電企業穩健的經營風格。順德家電商會秘書長賴曉明對記者說, 順德家電企業一般都靠自有資金積累發展起來,負債率較低,順德以內源性經濟和民營企業為主的特色決定了這一點。目前不少好企業面對當前經濟形勢,自有資金充足也不願再投資或擴能,或者乾脆不投資也不貸款。

以格蘭仕為例,去年銀行給予格蘭仕的授信額度高達68個億,但格蘭仕才用了不到10 個億。容桂鎮另一家燃氣熱水器單打冠軍萬和集團也是如此。該集團品牌管理部副部長李惠珍告訴記者,萬和的負債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資本運作上,萬和也是堅持只進入一級市場,不涉足二級市場。

過冬路徑各有不同

企業們在客觀形勢下作出了不同戰略選擇,而對中小企業而言,向「製造品牌」沖刺更為現實

與中小型家電企業的嗷嗷待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東一些大型的龍頭家電企業卻逆勢飛揚。

有人分析,這是品牌營銷的效果,說明具有自主品牌的大企業在逆勢中能夠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因此,不少專家給中小家電企業開出的葯方也是「告別OEM, 走品牌營銷之路」。但細究家電龍頭們的市場表現,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各大企業的內外銷比例。同樣是有品牌有規模的企業,出口依存度高達70%的格蘭仕只敢說「保本」,而內銷為主的康佳的第三季度凈利潤卻能同比凈增7倍!這樣與其說是品牌、規模決定了利潤差,還不如說是企業不同戰略選擇在客觀形勢下帶來了不同的市場表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深刻體會到,內需市場在企業發展定位中的重要性。

對於「品牌營銷」,俞堯昌認為,盡管「看上去很美」, 但對於大多數舉步維艱的出口型中小家電企業而言,這一「葯方」實操性值得斟酌。他認為,對於中小家電企業而言,向「製造品牌」沖刺可能更現實。「哪怕是一個螺絲釘,在一個領域你做專、做絕,做到別人不敢做下去了,你就牛了」。

危中尋機力求突圍

進攻新興市場,進一步深耕國內市場,拓寬內銷渠道……冰層下涌動著企業們的突圍沖動

冬天很冷,可冰層下也涌動著企業們的突圍沖動。

海信科龍的進攻目標是新興市場。本月初,海信在北非埃及的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這是海信繼南非、法國、匈牙利、阿爾及利亞之後在海外建立的第五個生產基地。集團副總裁林瀾表示,希望能藉此提升海信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進一步開拓中東、北非、澳洲等新興市場。

康佳的戰略則是向上游邁進和進一步深耕國內市場。集團營運管理中心總監孫文博向記者透露,近日康佳已決定在崑山投資LCM液晶模組項目。該項目投產,將改變康佳目前的彩電生產格局,使其所生產部分的價格比重佔到終端產品價格的70%,獲得更多的增值空間。此外,康佳還意欲借著國家家電下鄉的東風,深耕三四級市場,在農村城鎮進一步奪取「渠道優勢」。

希望開拓內銷市場的,還有很多以生產小家電為主的中小企業。曾製造出中國第一台咖啡壺的順德億龍電器就是這樣一家小家電企業。面對出口困境,外銷比例佔95%的億龍電器也將目光投向了內銷市場,希望採取內外銷並重的策略。公司總裁周傳偉說:「我們的目標是, 盡快讓內銷的產品達到產品總量的30%。」用他的話說,形勢逼迫下,「適者才能生存」。

對於廣大中小家電企業而言,內銷之路最大的攔路虎是渠道。為了破解渠道難題,順德家電商會秘書長賴曉明最近正在張羅著一個「網上家電直銷商城」,打出「源自中國家電之都」的牌子。他的理念是讓順德的家電企業能集中起來,以此平台實現網路直銷,最大程度削減渠道成本。據其稱,這種直銷模式可讓產品的終端價格降低40%左右,大大提升中小家電企業的競爭力。

對於這種抱團突圍的模式,俞堯昌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廣東製造要想突圍,關鍵是要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狼群效應」。他以順德家電做例解:「順德應該培養出一大批這樣專注於自身領域的企業,從設計、製造到品牌營銷,上下游產業鏈緊密結合起來,不管是生產微波爐、冰箱還是空調,都要實現順德造最經濟。」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說:「每個企業在產業鏈條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為防風林中的一員,就不怕風吹霜凍了。」

■專家獻策?

練好「內功」方是過冬良策

面對出口環境惡化所帶來的沖擊,廣東家電業將如何作為?部分業內著名的專家、學者給出了精闢的建議。

建議1、守好大本營

「在這次金融海嘯中,中國受到的沖擊最小,我相信未來外資家電品牌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在堅持出口不放鬆的同時,廣東家電企業必須珍惜原有的「蛋糕」,加大對本土市場的精耕細作。在國內市場,家電企業特別是黑電企業受到外資品牌不斷「入侵」的威脅。這並非危言聳聽,三星、索尼等全球彩電大亨們已經開始進軍本是國產品牌陣地的二三線市場,2007年夏普在廣東增加了東莞、佛山、中山等9個辦事處,意圖非常明顯。

陸刃波建議,大的廣東家電企業針對國內市場必須「雙管齊下」,既要通過品質和技術在中心城市和「洋家電」繼續競爭,同時將產品「沉下去」,利用國家推廣 「家電下鄉」的契機,把產品「沉下去」,以耐用價低的產品,迅速佔領鄉鎮市場。「和城市現在家電連鎖銷售業態為主不同的是,農村居民分散,依賴傳統經銷商、供銷社等渠道,而這正是國內企業的強項。

建議2、調整出口結構

雖然,出口放緩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但是專家們認為,並不必太過悲觀。

著名營銷管理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春花表示,從國際分工來看,中國製造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特別是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家電製造中心,加工能力、規模經濟、成本優勢等非常明顯,出現大規模轉移的可能性很低。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徐東生也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時期,消費者會更注重產品的價格,因此,中國將比那些生產高檔產品的國家反而更容易應對經濟衰退的影響。「家電產品特別是空調器、微波爐及小家電產品,其全球采購的首選仍將是中國。」

徐東生建議,企業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應該開拓、深耕新興市場。他認為,受本次金融危機影響,明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對發達國家出口形勢總體上看淡。而今後,印度、俄羅斯、中東、南美等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將成為中國家電出口的主要增長點。」

「應看到危機中的機會」,陳春花表示,過去廣東家電出口以代工為主,沒有品牌和渠道優勢,而本次危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給中國企業提供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最佳機會。「通過差異化和高品質,加強同海外高端渠道商的合作,開拓新的市場」。

建議3、盲目並購不可取

值得慶幸的是,相對於海外和國內企業同行,廣東家電企業在財務和資本運作上一般都偏保守,而過去繁榮期間存在的「家底」讓它們在「冬天」里依然握有充裕的現金。面臨全行業的蕭條所帶來的收購機遇,手握重金的廣東家電巨頭們,是應該留著現金過冬,還是應該冒險擴張?

「我還是堅持企業應該財務保守的觀點」,陳春花表示,不要盲目並購,只有當規模增長有需求,有資源整合的必要時再去並購,並購應該以企業自身的發展為主線,而不是看中危機帶來的低價買入機會。

陸刃波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並購應該慎重,畢竟需求萎縮是現實,與其偏面擴大規模,不如夯實自身,廣東企業過去偏愛追求有形資產,未來在技術、品牌等無形資產上也要側重」。

而在出口的「寒冬」,苦練內功顯得更為重要。徐東生指出,經過30多年的發展,家電業規模已經世界領先,但是產業升級步伐遲緩,當前擺在家電業面前最重要任務就是要在未來的5—10年內實現產業的升級。

建議4、小企業改變定位

如果說大企業還有能力過冬的話,廣東大量依靠出口生存的小家電廠商又該如何應對呢?百靈達深圳工廠已經倒下了,危機仍在蔓延。

陳春花表示,即使沒有金融海嘯的發生,廣東家電業的二次整合也將再會發生,「危機只是加速了這種過程,改革開放30年,也到了產業升級的關鍵時點。她建議,小企業再去跟大企業在產品上進行直接競爭,並非明智之舉,應該選擇在配送、安裝、維修等外包服務上下功夫。從國際經驗看,大企業在產業鏈上,也需要小企業進行「屬地化配合」以提高效率,這對消費者也是好事。

Ⅲ 「出海」發展 佛企成樣本

美的集團總部

第八屆中國電子家電企業國際化高峰論壇暨2020年中國電子家電出口百強發布儀式昨日在中國家電之都的順德舉辦。

據悉,本屆論壇以「數字雙循環 啟航『十四五』」為主題,多元探討數字經濟和「雙循環」新格局下的全球競爭態勢,交流「後疫情時代」電子家電行業「出海」模式。

現場,2020年中國電子家電出口百強等榜單發布,美的、格蘭仕等佛山企業「榜上有名」。此外,現場還邀請了業內發展具代表性的佛企進行經驗分享和主旨演講。

「粵貨」出口民企成擔當

得益於疫情防控有效舉措、積極復工復產、穩外貿等舉措,不少粵企憑借生產快速恢復,搶抓機遇落實訂單,填補國際生產鏈缺口,促使「爆單」現象不斷,外貿「生意」向好。

數據顯示,當前,民營企業進出口態勢持續增長,進出口實現了連續7個月的增長,其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比例達到了55.1%;另外,新業態表現出色,市場采購出口超2700億元「大關」,大幅增長;第三,重點行業實現明顯增長,電子家電行業出口增幅明顯,其中家用電器出口同比增長13.7%,發揮了外貿「穩定器」的作用。

這其中,就少不了佛企做出的貢獻。現場,順德區委常委周旭表示,作為中國家電之都,順德進出口總額每年以超過4%比例進行增長,高端產品的競爭力也不斷提升。「一些企業還積極邁向數字化,大膽嘗試『數字出海』,提升國際競爭力。」周旭稱,當前,順德本地家電企業不斷在品牌、技術、銷售渠道上尋求突破,快速向「數字化+智造」轉型成為了重要出路。

盡管今年疫情帶來的「黑天鵝事件」不斷,但是一些佛企出口持續「爆單」。以格蘭仕為例,企業自主品牌出口已實現翻番增長,如電蒸機、微波爐、洗碗機等產品出口大增260%~500%。

疫情下美的堅持「出海」

基於本土化經營、全球並購,總部位於順德北滘的「500強」企業的美的集團全球創新發展之路成績斐然。

現場,美的國際副總裁趙文心分享經驗,透露美的未來全球化發展目標,稱未來三年,美的海外營收佔比要達到50%以上,並實現自有品牌業務佔有率提升。「我們看到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海外,包括海外人口紅利仍有空間,對消費電器板塊來說是一個機會。」趙文心分析稱,一些發展中國家進入高速成長期,這些國家的家電滲透率比較低,品牌潛力很大。「另外,疫情也催化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市場也迎來了新消費時代,未來在海外市場大有可為。」

據悉,當前,美的在海外搭建了「2+4+N」全球化研發網路,建立起全球研發規模。「今年美的還投資了50億元,在上海建立『第二總部』,定義為美的的全球第二大創新平台。」趙文心說。此外,在其他國家,美的也設有全品類創新中心,集合各個區域創新、優勢資源,針對消費升級、新場景應用,向消費者提供創新產品、服務。

在製造端上,美的當前在海外設有17個製造基地。「即便在今年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美的仍不斷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現有海外基地的擴能,增加新品類製造,另一方面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如美的在非洲建立第18個生產基地等。」趙文心說。

佛企頻上電子家電出口百強榜

主辦方表示,2020年中國電子家電出口百強企業榜單的發布,既是對「十三五」期間電子家電行業企業所取得成就的總結,也有助於增強企業面對國際市場復雜環境的信心。

Ⅳ 我想請問,佛山、順德、中山、東莞,分別主要出口什麼產品和出口到那些國家較多謝謝了!~

佛山最有名的是瓷,像地磚之類的非常多。這里的佛山指原來的佛山禪城區
中山古鎮做版燈很有名;南頭權有一部分電器;黃埔做臘味臘肉臘腸等很有名;東鳳燃氣具,抽油煙機;沙溪紡織,小欖五金。。。
東莞懂的不多,玩具,電子,服裝,電子信息。
以上地級市,以東莞經濟最好。
------------------------------------------------------
最後我的故鄉順德,最著名的是兩家一花。家電傢具花卉
容桂鎮家電和燃氣具最密集,順德家電產銷佔全國6份1,燃氣具產銷佔全國三分一(順德只是一個縣),然後是塗料現在也很強;科龍容聲格蘭仕萬康寶華潤華隆。。。知名品牌多的是,全國唯一一個中國品牌名鎮
樂從和龍江是傢具,當然樂從還有很大的鋼鐵市場;
勒流是小五金;
陳村花卉
北滘是電器和房地產,美的,惠而浦,碧桂園
倫教是木工機械
杏壇塑料
均安牛仔服裝
----------------------------------
實際上中山東莞要寫的多去了,不過見識實在有限,知道的都告訴你了。

Ⅳ 順德家電的發展

資產重組的幾個模式和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評析
模式1:借殼重組——強生模式。
案例:上海強生集團公司作為上海市首批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之一,1995年由市出租汽車公司改制而成,是浦東強生的最大股東。
1993年8月,浦東強生公司通過每10股配9股方案,獲得配股資金8000萬元,用其中5000萬整建制購買強生集團下屬的第五勞動分公司,隨後又花3000萬元新增和更新營運車輛,使浦東強生公司的出租汽車的規模從100輛迅速擴大至700輛。而強生集團則以5000萬元資金支付浦東強生配股所需資金1880萬元,並用餘款新增200輛營運車輛。
1994年10月,浦東強生再度配股獲得近8000萬元資金,並以8600萬元整建購買強生集團公司第二營運分公司,使其計程車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浦東新區經營規模最大的計程車企業。
1996年月10月浦東強生實施第三次配股,獲得配股資金1.1億元。浦東強生又將配股資金整體收購強生集團下的第三汽車場、修理調度中心。
浦東強生通過證券市場連續籌資,為資產重組獲得了資金支持。通過資產重組,強生迅速擴大規模,提高了效益,又為繼續籌資准備了條件。
個案評析:
出租汽車行業的特點是投資周期短、現金流量大、資金回收快、收益穩定。因此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如何體現自己的優勢所在呢?浦東強生不僅僅局限於一般性的生產經營,將企業經營的手段提高到產權組織、經營的高度。通過資產重組,迅速擴大規模,取得了關鍵性的競爭優勢。因為規模比較大的企業,相對而言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
從成本的角度來講:計程車企業隨著營運車輛的增多,其車輛包租率將會提高,管理費用的比重下降,保險、修理等費用也會因處理量大而較低廉。
從提高服務質量的角度來講:規模大的公司通過雄厚的實力保障了其強大的經營管理能力。比如在保持良好的車容車貌;執行標准服務;公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等方面,規模大的企業均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從提高經營水平的角度來講:象浦東強生這樣的大企業在投資加強無線調度能力,使用IC卡繳費,與銀行聯網,駕駛員通過銀行向公司交納營業款等方面也是遙遙領先,不僅走在國內同行業的前面,而且正在向國際標准靠攏。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講:以上海市為例,由於計程車行業企業過多過濫,既浪費資源,增加道路壓力,又不利於推動城市交通發展。上海市政府已通過了一系列措施,將重點扶持10家2000輛以上的大型出租汽車企業。規模大的企業,由於對整個行業、市場舉足輕重,易得政策之優惠、便利。
目前,上海市有三家出租汽車公司上市,分別是大眾出租、浦東大眾和浦東強生,分別擁有車輛1800輛、450輛和2100輛 。浦東強生通過用利用配股資金收購母公司資產的方式,大大節約了運營成本,使得營業成本遠遠低於大眾出租和浦東大眾。
當然,長期置於集團母公司的庇護之下,也可能會使企業缺乏積極進取的開拓精神和自主投資的決策能力。從浦東強生近年來資產負債率明顯低於大眾出租和浦東大眾這一事實就可以看出浦東強生的經營穩健有餘而開拓不足。但總的權衡利弊得失,浦東強生的資產重組方案稱得上是相當成功的。
附表:
大眾出租 浦東大眾 浦東強生
車輛數 1800 450 2100
營運成本 71.99% 69.68% 56.28%
資產負債率 26.85% 32.25% 11.60%
模式評析:
通過新股上市募集資金或配股的方式母公司將優質資源不斷地注入子公司。子公司獲得資產,母公司籌得資金.
對於上市子公司來說,收購母公司現成的優質資產的方式,見效快,風險小。因為母公司對其注入的資產多半都是已經建成收到效益或即將建成的資產,上市公司既不必承擔項目建設中的風險,又不必支付時間成本溢價;對於母公司來說,可用置換資產所得資金配股,既不用自己拿出這筆配股資金,又可不減少股權比例。若置換所得資金所得配股權外還有剩餘,還可投資,培育新的利潤成長點,為今後再向子公司注入新的優質資產作好准備。
這樣便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由母公司向子公司注入的優良資產越多,子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子公司業績越好,股價便越高;股價越高,配股時從證券市場募集的資金也就越多;資金越多,股份公司就越能從母公司手中購買更多的優質資產,母公司就越能培植和孵化出更多的優質資產。
目前我們國家股票上市,還是採用由證監會審批額度的方式,證監會批給的上市額度的大小決定了公司上市時流通盤的大小,根據公司法,「向社會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因此,也就決定了公司在上市前改制時,其發行主體的總股本不能超過證監會所給予的額度的三倍。由於這一限制,在股改上市時造成兩點影響,一是母公司手上的許多優質資產不能裝進上市公司,二是上市公司為能籌集足夠的資金。
由此造成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子母形式的資產重組案例較多。比如近期就有中視股份將60%的募股資金收購母公司太湖影視城名下的水滸城;葛洲壩在11.4億元的募股資金中有4.05億元用於收購集團公司旗下三號窯水泥生產線及生產經營權;五礦發展將58%的募股資金用於收購原屬五礦總公司的51%北京香格里拉飯店股權。
這種母借子殼的使用范圍只限於:母公司對於子公司絕對控股且擁有較多的優質資產。但在我國現實情況下,具備這樣條件的上市公司並不在少數,而且子公司的高層領導往往同時在母公司集團中擔任高級職務。這樣便於企業領導層從母公司和子公司長遠發展及相互利益的協調來通盤考慮,有利於提高資產重組的成功率。

模式2:合資經營——牡康模式
案例:改革開放後,中國年輕的彩電工業,一方面在國內群雄並起的殘酷競爭壓力下舉步維艱。另一方面又遭遇到國外眾多跨國公司的挑戰,索尼、松下、菲利浦、三星等彩電巨頭更是大兵壓境,以合資的形式搶佔中國市場。
1993年3月15日,經過一年試產期的牡丹江康佳實業有限公司正式運營,一方是如日中天的康佳,一方是虧損5000萬的牡丹江電視機廠。康佳出資金,出技術;牡丹江電視機廠出設備,出人員。雙方的合作一拍即合,當年合資,當年投產,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34億元,創造利稅2500萬元,比牡丹江電視機廠成立20年來的總和還要高。1996年牡康的年產量達到60萬台。成為佔領東北、華北及內蒙古市場的生產基地,進而挺進俄羅斯與東歐市場。
1995年,深康佳借鑒「牡康模式」的成功經驗,同陝西如意電器公司合資興辦陝西康佳電子有限公司。簽約51天後即開始營運,當年合資投產即創產值1.38億元,利稅400萬元。去年完成40萬台彩電生產,利稅達到千萬元。
1997年,在華南、東北、西北都成功地紮下營盤的深康佳,又將開拓的重點轉向了華東。1997年5月1日,深康佳與滁洲電視機總廠合資經營的安康電子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在安康,深康佳計劃建成5條生產線,年產60萬台彩電,明年將突破百萬台。屆時康佳在總部以外的電視機產量將超過總量的一半以上。
個案評析:
早在1992年,康佳就已組織專門班子研究公司如何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由於資金有限,深圳地區市場規模小,勞動力及生產成本高等不利因素限制了生產規模的擴張。要突破區位、資金、成本這三大不利因素的掣肘,公司只有跳出特區,利用資產重組手段低成本向內地擴張。
深康佳率先創出「牡康」模式,在市場競爭中站穩定腳跟,主要得益於生產規模迅速擴大。80年代初,我國彩電工業剛剛發展起步之時,由於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高額利潤,全國各地企業一哄而上,存在著重復引進、盲目上馬、遍地開花的問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形成了我國彩電行業企業分散的工業布局,由此引發了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和巨大的資源浪費。大部分企業由於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經過十多年的競爭已淘汰了上百家的彩電企業。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家電工業必須形成大規模的生產,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近年來由於彩電生產供大於求的矛盾導致了在彩電企業中出現「馬太效應」,並愈演愈烈,少數生產規模大,產品聲譽好的彩電企業,形勢越來越好,而多數規模小,品牌差的彩電企業陷入了發展的困境。
據統計,產量前10名的彩電生產企業產量已達總產量的80%,深康佳正是得效力於93年、95年牡康、陝康的投產運營,成功的擴大了生產規模,在彩電價格大戰中,擴大了市場佔有率,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目前,我國還有近百家彩電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今後幾年的競爭仍將是極其激烈的,許多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競爭中被淘汰出局。
對於深康佳來說,牡康、陝康的建立無疑是有著決定成敗的戰略意義的。但今年5月1日投入運營的安康是否成功,便值得探討了。我認為安康的建立多半是出於「牡康模式」獲得成功之後的慣性思維,便覺得「宜將剩勇追窮寇「。並沒有認真分析當前的彩電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經過1996年的價格大戰之後,彩電企業雖然更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特色,大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但國內市場總需求量並不因此而大幅提高。九六年6月份,僅長虹、康佳、熊貓、TCL王牌四家的市場佔有率就已達到50%。在市場這塊蛋糕無法做大的情況下,進一步大規模增加產量無疑會造成幾敗俱傷的後果。
我們以戰略的眼光來分析,大彩電企業不應僅僅滿足於彩電整機企業的聯合,更應該重視彩電整機企業和上游產業的聯合。這種縱向的聯合更符合產業的合理布局,更有利於在成本、質量及資源配置上形成優勢,形成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彩電、彩管、基礎元器件是唇齒相依的,應該以產權為紐帶,建立起協調發展的新的生產格局。
另外,目前再用大規模興建生產線的粗放式的生產經營,將會使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因為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低層次的價格競爭,而是技術檔次的競爭。當今世界彩電技術主要是向大屏幕、寬屏幕、高清晰度數字化方向發展,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彩電和計算機有著相互融合的趨向。等離子平板彩電、液晶電視也將在不遠的將來步入市場。
大企業的長處在於擁有雄厚的實力,可在技術方面、長遠發展方面投入更多更大的財力、物力。如果大企業不注重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只是盲目地求得低水平的大規模是沒有出路的。
模式評析:
這種模式的特點在於:第一,可充分融合合資雙方各自的優勢條件,取長補短。
牡丹江電視機廠有現成的生產設備,有熟練的技術工人,有已初具規模的銷售網路,有政府支持,面向整個東北市場的地利,有勞動成本低廉的人工。所欠缺的是資金、技術和管理。深康佳地處深圳,有高超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但面對的不利因素是資金有限,深圳地區市場規模小,勞動力成本高。
兩者一結合便使深康佳用有限的資金盤活了大量的資產,既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又使先進的技術水平與現成的生產線相結合,高水平的管理組織能力與熟練的技術工人相結合,生產出的產品與廣闊的市場相結合。產生了1+1>2的效果。
第二,有效解決國企沉重的債務負擔和社會包袱
牡丹江電視機廠是一家虧損額達6000萬的國營企業,對外銀行利息負擔沉重,對內職工負擔沉重。在這種外憂內困的情況下,企業的有利因素得不到發揮,所面臨的只有破產倒閉。
在此情況下,牡丹江電視機廠把自己的經營性資產剝離出來同康佳合資建立牡丹江康佳電視機有限公司收到了一舉四得的功效。
對於牡丹江電視機廠,有效盤活了資產,使能夠發揮效益的資產不被拖死,在剝離之後產生效益,從而對於解決債務負擔,承擔對職工的社會責任有所補益。
對於康佳,通過合資既解決了資金、成本、區位三大因素的制約,又獲得了一家乾乾凈凈的無債務負擔,無歷史包袱的合資企業。
對於當地銀行,不會因牡丹江電視機廠破產倒閉而血本無歸。
對於當地政府,既通過一個有生命力的企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又避免了牡丹江電視機廠破產倒閉後的社會問題。
可見這樣一個合資的舉動,對於方方面面都有益無害,因而能夠獲得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取得輝煌的成功。

模式3:承債收購——儀化模式
案例:佛山化纖是由佛山市政府於80年代中期自籌資金建成的一家大型化纖企業。佛山化纖的聚脂設計能力年產7.4萬噸,為我國第5大聚脂生產商,其主要設備均從國外進口。由於佛化是全額靠貸款建設而成的,債務負擔過重,再加上規模較小,經營和管理不善。到1994年10月31日,佛山化纖帳面總資產13.9億元,總負債20餘億元,資不抵債近7億元。在佛山化纖的20餘億元債務中,70%是高利,最高達29%,平均利率20%。在佛山化纖財務狀況不斷惡化,自我拯救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佛山市政府決定向儀征化纖轉讓佛山化纖。
雙方共同委託中華會計師事務所和香港西門估值有限公司對佛化的資產進行了評估。
在確認了審計和評估結果後,雙方於1995年8月28日下式簽訂儀徵收購佛化的協議。主要條款如下:
第一、佛山市政府承擔佛化20餘億元債務中的7億債務。
第二、儀化承擔的債務之債權人,為較大的金融機構。
第三、確定轉化價格為X億,儀化以承擔與轉讓價格相等的佛化債務 額的形式,受讓佛化的全部產權。
個案評析:
首先,旺盛的市場需求奠定了並購成功的基礎。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國與出口國,對紡用纖維的需求是全球最大的。由於天然纖維受到種植面積、氣候、病蟲害等自然條件的制約,不可能有大的增長,因此「九五」期間紡織工業對化學纖維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在化纖各品種中聚脂纖維作為主要衣著用材料一直是中國優先發展的品種。
盡管我國聚脂纖維工業近年發展迅速,但仍遠遠不能滿足紡織加工需求,一旦因氣候不佳,造成棉花減產時,纖維總量缺口更為突出 。從91年至94年,中國滌淪進口量年平均增長率高達50%,可見我國聚脂纖維的生產總量嚴重不足,難以滿足需求。

此外生產結構也不盡合理。聚脂纖維生產上、下游比例關系,國際水平為原料、聚合能力、抽絲能力比例為1.2:1.1:1.0,而我國為0.7:1:1.25。由於聚脂纖維抽絲能力發展過快,聚脂切片生產的發展相對遲緩。因此國家每年不得不進口大量聚脂切片,以滿足生產需要。
儀征化纖是中國首次改革投資方式,利用貸款建設的特大型化纖骨幹企業,是國家在「六五」、「七五」期間,為發展中國化纖工業,減少進口用匯,滿足市場需要引進的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28.7億,1982年正式開工,1990年全面建成投產。目前已形成年產聚脂纖維產品80萬噸的生產能力,佔全國聚脂產量的一半。在市場需求有保障的前提下,通過收購佛化,儀化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增強了競爭實力.
其次,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是承債並購成功的保障。
儀化於1994年,先後兩次成功發行14億H股,並發行2億A股,三次招股募集資金摺合人民幣約30萬元。招股結束後儀征化纖的資產負債率降至1994年的40.22%和1995年的41.61%。這為儀征化纖以承擔債務的方式,通過購並方式加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財務保證。
儀征在獲得佛化的全部產權時,自己並未有一分錢的現金流出,而是承擔一種連帶性的債務。儀化收購佛化之後,通過儀化擔保,佛化從銀行貸款數億元,償還了以前的高利率負債,從而使佛化的財務費用大大降低。
第三、通過並購擴大生產規模乃大勢所趨。
據統計,中國現有聚脂纖維廠233家,年產萬噸以上的僅有23家,平均年產量為0.77萬噸。美國、台灣、韓國的聚脂纖維廠家平均年產均在10萬噸以上。可見我國聚脂纖維廠的生產規模偏小是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下有根本原因所在。因此,通過並購的方式,在短期內盡快擴大生產規模,增強企業實力,無論是對於佛化還是對於儀化來說都是勢在必行的。
模式評析:
企業在資產重組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之一便是資金問題。尤其是在涉及金額比較大的重組項目中,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不發達,無法使用發行垃圾債券杠桿收購或是以股票換股票等手段。大批資金如何籌集,便成為一個首當其沖的問題。
可以用直接融資的辦法從資本市場籌集。但公司不論是發行新股也好,配股籌集資金也好都要受到諸多制約因素,而且手續繁瑣,延誤時間。
可以用間接融資的辦法向銀行借貸。但銀行貸款一般期限較短,而且數億元的大額貸款的申請審批,批復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運用承擔債務法,則可以避免以上籌資的種種不便,也不用擠占自己公司的資金,用抵押、協議的方式承擔被收購企業的債務,便擁有了該企業。
收購以後,公司再對被收購企業作出一番整頓、調整,使其扭虧為盈,然後公司即可用該企業所產生的利潤逐步清結債務。當被收購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某一水平之後,被收購企業就能為母公司利潤做貢獻了。母公司也就「兵不血刃」地最終勝利完成收購,兼並任務。
這種承擔債務的資產重組方式,適用於收購兼並資不抵債或資產負債率較高的企業。同時收購方要對被收購方及行業狀況有足夠的了解,對其被收購之後的盈利水平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否則的話將會引火燒身。
模式4:資產置換——東方模式
案例:1996年6月4日東方集團董事會發布公告,東方集團以協議方式受讓東方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三家公司股權,分別為黑龍江東方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全部60%股權,黑龍江東光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的全部100%股權,哈爾濱東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全部51%股權,受讓價格總計為287.23萬元。東方集團同時將該公司持有的哈爾濱東方彈性樹脂有限公司、東方醫療研究所附屬醫院、黑龍江省東方旅遊服務公司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權以協議方式轉讓給東方集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總計為157.37萬元。。
個案評析:
通過資產置換,東方集團一方面將房地產開發、設計、監理、裝飾等業務單位置於同一公司中,實現了業務職能配套的「一條龍」式縱向整合,另一方面將不成規模,不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資產剔除,使企業經營中的財力、人力、物力更加集中。
東方集團在形成建築業上的縱向多樣化之後,具有如下優勢:
(1)內部控制和協調的經濟性
東方集團的房地產開發形成一條龍之後,計劃、協調作業以及處理緊急事件的成本就可能降低。因為對於同一個企業內部的單位可以更加信任,它們會時時記住兄弟單位的需要。房地產項目開發、設計、施工監理、裝潢的相互緊密配合,可以導致更好的開發計劃、設計方案和施工控制。項目變化、方案重新設計或者開發新項目都比較容易進行內部協調,或者這種協調可以很快實現。
(2)信息的經濟性
縱向多樣化經營可以減少收集有關市場情況信息的需求或者更有可能降低獲取信息的總成本。監視市場、預測供求等固定成本能夠分攤到縱向多樣化經營企業的各個部分,而對一個沒有縱向多樣化的企業,企業中每一個實體都要承擔這些費用。另外,與一系列獨立實體相比較,在一個企業內部信息可以更自由地流動。
(3)迴避市場的經濟性
通過縱向多樣化經營,東方集團在開發房地產過程中能夠減少一部分承包、定價、談判及市場交易成本。雖然,在集團內部總是存在著為成交而進行的協商,但它的成本要比向外界尋求設計、監理及裝潢的成本要小得多。
(4)穩定關系的經濟性
房地產開發部門和設計、施工監理、裝潢部門由於知道它們的購買與銷售關系是穩定 的,各部門 之間就發展出效率更高的、更專業化的彼此交往的程序
另外,這種穩定的關系可能使設計單位調整它的方案,使之完全滿足項目開發的需要,或者施工、裝潢單位調整自身使之更加符合設計單位的方案。縱向多樣化將獨立的各部分彼此緊鎖在一起,提高了相互適應的程度。
模式評析:
這種以資產置換資產,余額用現金補齊的方式,可使公司在資產重組過程中節約大量的現金,同時公司可藉此進行有效的資產結構調整,將不良資產或是對公司整體收益效果不大的資產剔除出去,將對方的優質資產,或同自己的產業關聯度較大的資產調整進來,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自身行業中的整體競爭能力。
但是,這種資產重組方式的最大限制在於:置換對象難以尋找。因為既然是市場經濟下的交易行為,就要「公平合理」,如果想要置換對方的優質資產,自身也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很難佔到「便宜」。只有在置換對方急需自己的的某一部分資產,使自己處於討價還價的優勢地位;或是自己在同對方「等價」置換後,得到的資產對自己的整體的生產經營能夠起到有效補充,提高作用地話。這種置換才有利可圖。
在我國市場經濟不發達,通迅手段相對落後,信息交流不充分的情況,到市場上去尋找這樣的置換對手,是極困難的。但是象東方集團那樣與母公司或是自己的關聯企業進行置換,還是切實可行的。
模式5:貸款收購——萬向(錢潮)模式
案例: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企業萬向集團下屬的一家上市公司,在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中有突出的地位。1996年10月15日,萬向錢潮公司第屆董事會第11次會議通過了該公司收購萬向集團 下屬的與自己有著產業關聯的浙江萬向機械有限公司,萬向集團浙江特種軸承公司、萬向集團浙江汽車軸承公司等三家公司60%股權的收購方案。
浙江萬向機械有限公司是萬向集團公司與香港東南國際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外合資企業。總投資2400萬美元,注冊資本1360萬美元,萬向集團佔有75%的股份。公司專業生產各式等速方向節,現已有年產5萬支的生產能力。其擴大轎車等速萬向節生產能力項目於1996年8月列入國家經貿委的雙加項目,屬國家重點發展項目。
浙江特種軸承公司是萬向集團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主要生產單列、雙列公制和英制圓錐滾子軸承、滾針軸承等150多個品種,公司擁有90年代先進的軸承成套生產流水線,年生產能力為500萬套,其中50%的產品出口。
浙江汽車軸承公司也是萬向集團公司下屬的全資子公司,凈資產總額為1692萬元,主要生產各種汽車軸承,有「6」、「1」、「N」、「7」、「3」、「5」、類軸承,離合器軸承和各類非標軸承300個品種。產品主要為國內主機廠配套及維修,並批量出口國外市場。
在收購過程中,由浙江省資產評估公司對三家公司進行資產評估,確定浙江萬向機械有限公司資產總值為人民幣18038.68萬無,負債總額為6246.54萬元,股東權益總值為11792.13萬元,每股凈資產為人民幣2.13萬元。萬向錢潮公司收購其60%的股權,協議轉讓價為每股人民幣1.81元,總計為5996.60萬元。
確定浙江特種軸承公司的資產總值為人民幣5270.52萬元負債總額為1893.14萬元,股東權益為3383.39萬元,每股凈資產為人民幣1.69元,萬向錢潮公司收購其60%的股權,協議轉讓價為每股人民幣1.3元,總計1560萬元。
確定浙江汽車軸承公司資產總值為6421萬元,負債總額為4012萬元,股東權益總值為2409成元,每股凈資產為1.75元。萬向錢潮使用收購60%的股權,協議轉讓價為每股1.32元,總計1093萬元。
萬向錢潮以貸款方式籌集了此次收購所需的8650萬元資金,使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由17%上升到28%。
在為此召開的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投票時,萬向集團公司作為關聯方,不參加對此表決,而由其他法人股股東和社會公眾股股東自行表決,結果獲100%的贊成票。
另外,作為轉讓方,萬向集團還作出承諾,為支持萬向錢潮公司的發展,將放棄96年以來上述三家公司轉讓部分股份的權益的利潤,歸萬向錢潮公司所享有。
個案評析:
1996年世界汽車零部件的市場總容量已超過4000億美元,成為各國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預測,到2000年,世界汽車零部件的年銷售額總計將達到5700億美元。
在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工業普遍是按照專業化大生產的方式進行的。日本汽車廠家自製率一般只有20%-30%,70%-80%靠社會零部件專業廠供給。因此超大型企業占據了世界汽車零部件市場的絕大部分。
近年,外國主要零部件廠商一致看好中國市場,於是汽車零部件企業緊步汽車製造業的後塵,蜂擁而至,他們一方面是為輔助汽車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為了利用中國生產要素成本低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為了有效地開拓中國市場。
而我國目前的汽車零部件的現狀是散、亂、差。全國生產汽車零部件的企業約有500家,產品重復生產嚴重,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技術落後。低水平、低質量、老舊車型和卡車的零部件供過於求,而轎車和引進車型的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民族汽車零部件工業正面臨嚴峻挑戰。
萬向錢潮公司在收購之前有總資產4.5億,員工2300多名,主要生產為汽車和各類工程機械配套的萬向節總成系列,形成了年產2000萬套的生產能力,在國內主機配套產品市場上,該產品佔有65%的份額,社會維修市場佔15%左右,出口量占總產量的40%左右,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在國內同行業里,暫時領先,但相對於國外企業來說,仍然存在著生產規模偏小的差距。
因此,萬向集團是站在更高的戰略發展的角度來操作這一收購項目的。迅速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刻不容緩。只有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的零部件生產才能達到大批量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從而達到工廠規模經濟,只有擴大生產規模,企業的管理費用、營銷費用才能在更多的產品上分攤,大幅度降低單位產品的管理、營銷費用,從而達到企業規模經濟。
公司通過收購的方式擴大生產規模,既豐富了產品的整體結構,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同時又在各個子公司各個工廠實現產品的單一化生產。一方面可利用專業化生產的優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專業化生

閱讀全文

與順德家電出口哪些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不漏水泥防水效果怎麼樣 瀏覽:373
石家莊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429
免搖啟動器抱死維修視頻 瀏覽:747
神東維修電工主要是干什麼工作 瀏覽:414
柘朴拖把售後維修 瀏覽:751
福州暖氣片報價表家用電器 瀏覽:963
珠海家電維修部 瀏覽:955
上海風雷傢具市場如何 瀏覽:222
華行電器維修汕頭 瀏覽:518
青州雙喜傢具城 瀏覽:632
奉化哪裡買家電好 瀏覽:182
豪傑汽車維修養護中心怎麼樣 瀏覽:813
現化傢具 瀏覽:434
外牆防水上如何固定泡沫板 瀏覽:499
公路工程保修 瀏覽:966
中央空調維修安裝和售後扯皮 瀏覽:315
青浦賣傢具在哪裡 瀏覽:648
櫻校如何搜索傢具 瀏覽:877
邢台電梯維修廠家在什麼地方 瀏覽:737
大連美的電器維修網點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