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年之內小米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倒全部憑根基。靠貼牌及性價比、想佔領傳統家電市場是完成不可能的,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任何電子產品只能紅極一時,品牌加技術的產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夠嗆,如果還這么張揚的話。
三年之內,小米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最大對手,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生態鏈戰略優勢
很多人說小米才幹了幾年?格力,美的,海爾可是老牌玩家?成為勁敵?做夢吧。對不起, 科技 這個行當,真不是這么排資論輩的,鰱魚效應,破壞式顛覆常常更具殺傷力。
「小米沒有核心技術,還太年輕」,當年小米做手機的時候,很多人也是這么說的,後來小米做電視,很多人還是這么說,結果,啪啪啪被打臉。
小米電視,小米水壺,小米電飯煲,小米空調……,這一系列的生態鏈產品,有一些雖然並不是小米親自操刀,但是反而成為了小米最大的優勢,通過收購也好,戰略投資也好,小米通過資本運作整合了全球最優質的優勢資源,包括團隊、資本、核心關鍵技術、供應鏈。 這樣保證可以做好每一個產品,從而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大家可以去深挖一下每一個生態鏈產品企業的 歷史 背景,個個都是在這個領域里,非常出色且領先的,通過生態鏈戰略,發展速度之快,讓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二、AIOT戰略
物聯網智能化,毫無疑問是當下傳統大家電的發展方向,而手機是整個物聯網設備的控制中心。格力、美的、海爾雖然在傳統製造方面占據一些優勢,但是在設備智能化,物聯網雲平台服務上,完全不是小米對手。
小米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智能家居設備廠商,在大家電方面,電視,空調,冰箱,電熱壺……只要小米涉足的領域,幾乎都讓競爭對手難過。
隨著5rG時代的加速到來,小米AIOT戰略的加速布局和推進,全面進入家電市場,已是必然趨勢,小米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的勁敵已是板上釘釘,當然以小米的調性,也不排除強強聯手,達成合作可能。
小米的情況:短板是沒有研發、沒有自己的製造。產品競爭力比美的還差,賣產品就全靠「忽悠」,也只有低端產品。小米的長處是「營銷」、產品「噱頭」;蒙了一些人,什麼「互聯網產品」,就是最簡單又不實用的語音控制「開關機」;真正互聯網家電是指產品自身與生態產品、生態方的互通互連;比如卡薩帝冰箱不僅具有全空間保鮮技術、細胞級養鮮功能,更高端的冰箱具有鑒別食材的新鮮度、指導做菜、知道做哪道菜缺的食材、會自動與最近的合作超市聯系,送來所需食材......這些未來非常實用的功能,小米沒有研發,短時間內做不出來的。
當然,不是說小米就一定不會成為海爾、格力、美的的對手。小米如果 健康 發展下去,真會成為格力、美的的對手,原因是:都知道格力董小姐有點「偏航」,且偏航的活沒有一件是成功的;董小姐甚至上一些「綜藝節目」,企業靠炒作吸引眼球,近幾年業績徘徊不前,已經頹勢明顯,能夠維持十年時間都需要「保佑」。美的最大缺陷一直是產品沒有競爭力,也就空調產品可以與海爾、格力相差不多;其他產品不要說與海爾品牌比,就是與一般小品牌比都沒有優勢;美的同樣是營銷高手,與小米有的一博。海爾產品競爭力是家電品牌中最強大的,只要穩步發展,10年內小米難以成為對手。
你好,我是阿輝,我想告訴大家,海爾、海信、TCL和創維等傳統家電企業的電視很棒,它們不可能在電視的「品質」上輸給小米。小米取得的銷量優勢,靠的不是電視的品質。相反,小米正是利用了電視這種老化產品的同質化、成熟度和穩定性,用降維打擊的方法,通過維度變化而取得競爭優勢。
我們經常看美國科幻大片,地面最強的美國軍隊,常常被外星人打得落花流水,因為對手跟我們不在一個維度上,我們的重型武器打到他們身上就像是撓癢癢。小米電視,正是用的這種降維打擊的思維,取得對傳統電視優勢的。小米電視在品質和性能上跟傳統電視沒太大區別。但是小米品牌,通過多年努力,建立了互聯網思維、新鮮 時尚 、性價比等品牌特質,同時開辟與傳統家電不同的零售渠道,配合內容和智能服務體系,這樣就避開了與傳統家電同台競爭的市場平台,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實現了對傳統電視的降維打擊。
我覺得要不了10年,估計最多3年,傳統家電企業再不做創新,即使小米沒成功,也會有大米出現的。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米未來會成為所有家電行業一個繞不過去的強勁對手。
一、小米的家電現狀2019年全年,小米電視的銷售量突破千萬,成為國內首個年銷售破千萬的電視品牌。雖然後來有競爭對手來撬小米電視的老底,說配件怎麼怎麼差,但是後續的銷量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除了電視以外,小米的電飯煲、掃地機器人、電扇、冰箱、電燈、空氣凈化器都賣的非常不錯。但是空調還沒有達到挑戰格力和美的的地步。這是因為空調是一個比較依賴渠道的行業,空調的安裝比較復雜,小米沒有這樣一個團隊,只能依賴終端的賣場。
但是目前傳統空調企業基本把持著終端渠道,所以小米想要把空調賣好的話,還得要點時間。
二、為什麼小米能顛覆這主要有兩點,一是性價比高,其次是智能化和互聯網化。這兩者又是有關聯的,為什麼小米敢把產品賣的這么便宜,因為小米就沒有打算從硬體賺多少錢。從小米的財報可以看出來,小米的利潤有一大半來自於互聯網服務,也就是附加在這些硬體上的互聯網屬性。比如電視的開機廣告,APP廣告,給其他app引流費用,購買會員,購買電影等。
再就是智能化,這是將來裡面最大的趨勢,所以硬體產品都會被智能化改造,目前小米的家電相互之間都可以進行通訊連接,你可以用小米音響控制所有小米家電,可以用手機當遙控器,可以給電燈設置智能化的亮燈和顏色,可以設置每個小米家電的功能。
這是傳統企業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做的。因為沒有人願意買個電視下個APP,買個空調下個APP,你買上小米的家電,一個app就可以全部控制了,甚至用音響都可以控制他們的開關,這就是小米所具備的優勢。
你好,很高興可以被邀請來回答問題。
那麼10年之內,小米會不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呢?
我感覺需要從兩個維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維度一:銷量方面在近幾年,像小米電視,小米空調等家電銷量迅速增長。憑借著小米最擅長的營銷手段,再加上小米構建的小米生態家體系,讓小米家電的銷量日益暴增。
而傳統家電製造銷量則比較慘淡一些,他們並沒有打造什麼生態家系統,也不會利用網路進行刻意的營銷,就算營銷的話,也並沒有小米營銷的好。頂多算是在618等電商節日,打打廣告,降降價什麼的。
所以在這個銷量維度來看,不用過多長時間,小米就肯定會霸佔家電行業成為銷量的一個。
在這個時代誰會營銷,誰的銷量就會多,誰的效益就會高,所以小米很成功。並且在銷量方面也引起了傳統家電行業的注意,也可以說現在小米就是他們的勁敵。
維度二:核心技術像格力,美的,海爾這些傳統家電企業成立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他們或多或少在家電領域都有自己的造詣。
他們也都積累了一些自己的核心技術,例如格力的話在空調晶元等方面都是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還有前一段時間格力研發的病毒凈化器,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這個凈化器就是格力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
在一些用戶體驗方面,產品優化方面,相信這些傳統的家電企業比小米做的要好的多。
因為這些企業已經是很長時間了,他們已經了解了這個行業發展的狀況,用戶的體驗和需求等。
相比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從最初的手機才慢慢發展的其他家電製造,所以在核心技術並不一定有多少和對行業的了解並不一定很透徹。
所以說在這一方面小米是完敗於傳統的家電製造業,並且像核心技術這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追上的。
所以如果在10年內的話,小米加大研發,而其他的傳統家電企業也會加大研發,所以10年能否成為他們的勁敵,誰也說不定。
總結一下:在營銷和銷量方面,小米確實已經是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而在核心技術方面,小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會成為勁敵,但他們不是同一緯度的競爭者。
海爾、格力、美的是傳統家電製造企業,而小米是互聯網企業。可以這么理解,海爾、格力、美的等企業的核心是製造是工廠,而小米企業的核心是用戶。互聯網企業看重的是如何與用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並在此關繫上進行交互,從而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並實現自己企業的價值。而海爾、格力、美的等企業則看重的是我的產品能力,我的產品有多優秀。所以,他們從根本上來講不是同一緯度的競爭者。
但是,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一些傳統企業,如何海爾集團,一直沿著時代的脈搏在改革。他們也越來越願意靠近用戶,並與用戶交互。如果他們一旦覺醒,一旦認識到用戶交互的重要性,那麼他們可能分分鍾就可以把小米幹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們會是小米的勁敵。
對於消費品企業,特別是對於家電企業而言,未來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對用戶的競爭,誰願意與用戶交互,誰能夠佔有用戶的時間,誰離用戶越近誰就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小米這種互聯網公司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全靠貼牌,壓縮成本打價格戰。最大的本事就是營銷能力,全靠一張嘴去忽悠人。短期內能夠取得好成績,但是後勁不足,能夠在市場上佔有一部分份額,但是最終不可能成為市場的領導者。不看好成為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
老張來回答這個問題啊,雖然老張不是專業的 財經 科班出身的,但是個人感覺小米的發展速度的確非常的快,而且小米的是雷軍掌舵,雷軍本人,在很早也就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從事這個互聯網的這種領域啊!
雷軍本人就非常的有個人魅力,再加上自己作為天使投資人啊,他投資的基金包括投資的公司都還是非常有成就的
同時,小米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記得幾年前他和董明珠的十億對賭,其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米的發展時間比較短,雖然外界呢,有傳言說小米沒有自己的核心創新能力,沒有自己的核心團隊,沒有這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技術專利,但是小米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能看得到
所以嗯相信小米在未來幾年一定會成為非常有競爭實力的公司品牌,當然,美的也好,格力也好,都是非常有實力,同時擁有整個的生產產業鏈都是非常齊全的,小米要超過格力,美的還是需要很大的嗯,努力啊!
老張希望全部的中國品牌公司都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點點的幫助啊!
2.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小米的家電,原因是什麼呢
小米在做產品時注意的是高質量戰略。要做到高質量的產品,不僅要有高性價比,還要有高質量和高外觀水平。從外觀上看,小米產品(包括大家的手機)具有明顯的米家風格和獨特的設計語言。特別是在智能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MIjia APP或小愛同學控制,它們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他Miui智能設備鏈接。總之,小米可以在相同的價格下實現最佳性能,在相同的性能下實現最低價格。小米大家肯定不是市場上最低的,比小米便宜得多,但要考慮性能、質量、設計、智能等因素,小米一定是最佳選擇之一。
所謂爆款產品策略,就是做一款性價比極高的產品,用一款產品幹掉競爭對手。因此,你會看到,小米生態鏈的產品在行業中屬於 "清道夫 "級別。他們不僅在質量控制和質量上合格,而且在價格上也非常有競爭力。比如小米和紅米電視,在電視行業幾乎占據了一半的市場,如此驚人的市場份額,足以證明小米的成功。
3. 米家的電器質量好不好
單純用質量來說,確實有點太狹隘了,請允許我來從以下幾個角度幫您解決以下疑惑。
外觀
在外觀上,小米的家電還是非常符合現代家居風格的,款式比較新,顏色方面主要是黑白配,適合當下的年輕人,如果是年輕人購買新居,如果全屋使用小米家電是非常合適的,為甚這么說呢?
智能性
這就要從智能性說起了,我們都知道,小米號稱雜貨鋪,什麼都有可能不精,但什麼都有也有一個好處。你購買其他的智能家電,可能就需要下載一個APP,但是如果是小米的家電,完全都可只使用一個米家的APP即可,而且裡面有一個智能互聯的功能,比方說溫度檢測檢測到溫度升高,則米家空調打開。比方紅外檢測到人移動,則自動開始錄像,這是為什麼小米家居的粘性那麼大!
性能
而說到產品性能,小米雖然是雜貨鋪,但是在合作廠家的選擇上自然也不會砸自己的招牌,所以很多產品質量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貼牌的話,品控上還是略有不足的,因此人品不好的情況也有幾率出現,但總體上來說,性能雖然PK不過國際一流品牌,但也不會很差就是了。
價格
價格方面,小米主打性價比,單從手機5%的利潤,就知道小米主打的是生態系統的構建,所以價格還是很有優勢的,也因此獲得了不少「屌絲」們的信賴,當然我也是屌絲大家別介意,更何況,有錢人能省錢也不會多花錢,所以總的來說,小米智能家電在性能或者說質量上,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可購買的指標上還是非常推薦的!
4. 網上大火的小米智能家電,值得擁有嗎
小米最近發展迅速,人們的各個生活領域都有涉及,大到冰箱,洗衣機的大家電,小到本子,筆的文具用品。
小米雖然在手機,家電等方面有了不錯的市場份額,但是小米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基礎核心技術方面在同行業中並不突出。這也是國內用戶一直在詬病的地方,僅僅憑借現在的技術研發能力去實現和發展自己IOT的產品生態鏈還是有欠缺的。
總得來說,小米家電還是值得購買的。
小米懂得培養一些核心用戶,而且小米的一些家電真的是深得用戶的心。怪不得有人說「小米不能碰,一碰就要買各種智能家電。」
憑借著豐富的產品種類和高性價比,小米迅速的佔領了智能家居這一塊巨大的市場,但是價格並不是衡量產品的決定性因素,品質和售後等也是留住顧客、獲得好口碑的關鍵因素。大家對小米智能家居產品有什麼樣的體驗,或者有其它產品推薦,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5. 10年之內小米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嗎
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倒全部憑根基。靠貼牌及性價比、想佔領傳統家電市場是完成不可能的,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任何電子產品只能紅極一時,品牌加技術的產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可能性不大,因為格力的各方面實力都比小米強的太多。
你好,我是阿輝,我想告訴大家,海爾、海信、TCL和創維等傳統家電企業的電視很棒,它們不可能在電視的「品質」上輸給小米。小米取得的銷量優勢,靠的不是電視的品質。相反,小米正是利用了電視這種老化產品的同質化、成熟度和穩定性,用降維打擊的方法,通過維度變化而取得競爭優勢。
我們經常看美國科幻大片,地面最強的美國軍隊,常常被外星人打得落花流水,因為對手跟我們不在一個維度上,我們的重型武器打到他們身上就像是撓癢癢。小米電視,正是用的這種降維打擊的思維,取得對傳統電視優勢的。小米電視在品質和性能上跟傳統電視沒太大區別。但是小米品牌,通過多年努力,建立了互聯網思維、新鮮 時尚 、性價比等品牌特質,同時開辟與傳統家電不同的零售渠道,配合內容和智能服務體系,這樣就避開了與傳統家電同台競爭的市場平台,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實現了對傳統電視的降維打擊。
三年之內,小米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最大對手,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生態鏈戰略優勢
很多人說小米才幹了幾年?格力,美的,海爾可是老牌玩家?成為勁敵?做夢吧。對不起, 科技 這個行當,真不是這么排資論輩的,鰱魚效應,破壞式顛覆常常更具殺傷力。
「小米沒有核心技術,還太年輕」,當年小米做手機的時候,很多人也是這么說的,後來小米做電視,很多人還是這么說,結果,啪啪啪被打臉。
小米電視,小米水壺,小米電飯煲,小米空調……,這一系列的生態鏈產品,有一些雖然並不是小米親自操刀,但是反而成為了小米最大的優勢,通過收購也好,戰略投資也好,小米通過資本運作整合了全球最優質的優勢資源,包括團隊、資本、核心關鍵技術、供應鏈。 這樣保證可以做好每一個產品,從而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大家可以去深挖一下每一個生態鏈產品企業的 歷史 背景,個個都是在這個領域里,非常出色且領先的,通過生態鏈戰略,發展速度之快,讓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二、AIOT戰略
物聯網智能化,毫無疑問是當下傳統大家電的發展方向,而手機是整個物聯網設備的控制中心。格力、美的、海爾雖然在傳統製造方面占據一些優勢,但是在設備智能化,物聯網雲平台服務上,完全不是小米對手。
小米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智能家居設備廠商,在大家電方面,電視,空調,冰箱,電熱壺……只要小米涉足的領域,幾乎都讓競爭對手難過。
隨著5rG時代的加速到來,小米AIOT戰略的加速布局和推進,全面進入家電市場,已是必然趨勢,小米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的勁敵已是板上釘釘,當然以小米的調性,也不排除強強聯手,達成合作可能。
你好,很高興可以被邀請來回答問題。
那麼10年之內,小米會不會成為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呢?
我感覺需要從兩個維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維度一:銷量方面在近幾年,像小米電視,小米空調等家電銷量迅速增長。憑借著小米最擅長的營銷手段,再加上小米構建的小米生態家體系,讓小米家電的銷量日益暴增。
而傳統家電製造銷量則比較慘淡一些,他們並沒有打造什麼生態家系統,也不會利用網路進行刻意的營銷,就算營銷的話,也並沒有小米營銷的好。頂多算是在618等電商節日,打打廣告,降降價什麼的。
所以在這個銷量維度來看,不用過多長時間,小米就肯定會霸佔家電行業成為銷量的一個。
在這個時代誰會營銷,誰的銷量就會多,誰的效益就會高,所以小米很成功。並且在銷量方面也引起了傳統家電行業的注意,也可以說現在小米就是他們的勁敵。
維度二:核心技術像格力,美的,海爾這些傳統家電企業成立的時間也不算短了,他們或多或少在家電領域都有自己的造詣。
他們也都積累了一些自己的核心技術,例如格力的話在空調晶元等方面都是使用自己研發的技術,還有前一段時間格力研發的病毒凈化器,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這個凈化器就是格力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
在一些用戶體驗方面,產品優化方面,相信這些傳統的家電企業比小米做的要好的多。
因為這些企業已經是很長時間了,他們已經了解了這個行業發展的狀況,用戶的體驗和需求等。
相比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從最初的手機才慢慢發展的其他家電製造,所以在核心技術並不一定有多少和對行業的了解並不一定很透徹。
所以說在這一方面小米是完敗於傳統的家電製造業,並且像核心技術這東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追上的。
所以如果在10年內的話,小米加大研發,而其他的傳統家電企業也會加大研發,所以10年能否成為他們的勁敵,誰也說不定。
總結一下:在營銷和銷量方面,小米確實已經是傳統家電企業的勁敵;而在核心技術方面,小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會成為勁敵,但他們不是同一緯度的競爭者。
海爾、格力、美的是傳統家電製造企業,而小米是互聯網企業。可以這么理解,海爾、格力、美的等企業的核心是製造是工廠,而小米企業的核心是用戶。互聯網企業看重的是如何與用戶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並在此關繫上進行交互,從而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並實現自己企業的價值。而海爾、格力、美的等企業則看重的是我的產品能力,我的產品有多優秀。所以,他們從根本上來講不是同一緯度的競爭者。
但是,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一些傳統企業,如何海爾集團,一直沿著時代的脈搏在改革。他們也越來越願意靠近用戶,並與用戶交互。如果他們一旦覺醒,一旦認識到用戶交互的重要性,那麼他們可能分分鍾就可以把小米幹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們會是小米的勁敵。
對於消費品企業,特別是對於家電企業而言,未來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對用戶的競爭,誰願意與用戶交互,誰能夠佔有用戶的時間,誰離用戶越近誰就會越來越有競爭力。
小米互聯網空調發布,作為一款1.5匹、0.1 精確溫控、三級能效、可語音控制的智能變頻空調,1999元的定價,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但空調一直是家電企業競爭的熱點,當今中國的空調市場是格力、美的、海爾等家電製造企業的天下,寡頭市場格局早已形成,小米空調能否見縫插針,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其實小米已經不是第一次進軍空調行業,早在2014 年,小米就與美的合作,並聯合發布了一款「i青春」智能空調。雖然這款空調屬於美的產品線,但產品中內置了小米的智能模塊,可以通過米家APP、小米手環進行遠程操控。遺憾的是這款空調用戶體驗太差,小米沒能藉助家電企業大佬打入空調陣營。後來小米還與奧克斯合作推出了一款超薄智能空調,仍然反響平平。
三年之後的2017 年,小米選擇單打獨斗,其生態鏈企業智米 科技 發布一款定位高端市場的1.5匹變頻智能空調產品,定價4399元,是由長虹代工的。這個高價直接打破了小米性價比的標簽,被網友吐槽小米是想錢想瘋了,把消費者都當成了錢多的傻子嗎?這款空調仍然沒能引起市場的反應,甚至小米都沒有公布過這款產品的銷量。
首次的青春路線,第二次的高端路線,兩次嘗試都曾被寄予厚望,但都以遺憾告終,今年第三次發力,回歸小米做產品的慣用手法,打自己的「極致性價比」模式,直接拿價格屠城。小米手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小米想復制手機的模式,用價格撼動中國市場的空調格局。小米這次的米家空調定價2199元,本來價格已經很有吸引力,但為了吸引眼球,變成了1999元,另加200元的安裝費,給消費者造成2000元內智能變頻空調的錯覺。小米不愧是互聯網高手啊。
不過2199元的價格,在京東等電商平台上看來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因為同價位的同等功能產品也很多,也不乏美的、志高、海爾等知名品牌,甚至有的小品牌比小米的價位還要低,不知小米的這次價格之戰是吉是凶。據悉小米本次的空調也是通過長虹代工的,安裝和維修服務也是長虹承擔,說是小米牌的長虹空調也是很恰當的。
中國的空調行業已經發展了近30多年,特別進入21世紀以後的10多年,發展速度極快,已經完全成熟的空調市場或許不是小米想進就能進的,之前的兩次嘗試也證明了小米的模式似乎不太適用於空調。小米4年來三次殺入空調行業,急於顛覆空調市場的格局,不知是不是因為雷軍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無論未來結果如何,只想對小米說:一路走好!
個人感覺小米的強項是軟體技術,但並不掌握空調核心技術,小米做的就是將軟體技術和硬體結合起來,更加智能,小米的核心理念就是「價格厚道」,但是核心技術不掌握,價格智能由別人說的算,今年是小米的第10年生日,小米從無到有,從有到強,躋身於中國一線互聯網行業,下一個小米10年是值得期待的,小米要想在空調上有所突破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同樣格力、美的、海爾也會進步,10年內如果小米能掌握空調的核心 科技 ,並價格厚道,還是有能力與格力、美的、海爾抗衡的。
在未來的10年之內,小米會成為國內家電品牌的競爭強敵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來看一下目前目前國內家電的現狀目前國內家電的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了,大大小小的家電代工廠到處都是,只要一個品牌能夠有好的設計和品控,增加一些智能模塊,工廠就可以很快生產出產品,而且質量也很穩定。目前國內家電一般也不需要投多少錢去研發升級,前期的投入較少。
而且從目前的家電產市場來看,中低端市場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品牌黏性低。傳統家電廠商的型號復雜繁多,操作不夠簡潔,智能化還比較低。
總體來說,傳統的家電市場已經是紅海市場,小米的進入通過自身的優勢進入,可以讓這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小米進入家電市場有何優勢所在?目前中國家電市場有著成熟的供應鏈,小米可以藉助自己目前的品牌效應和自己在線上渠道的優勢,以強勢產品快速在單一家電方面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小米主要做的家電是電視和空調,而其他家電很大一部分是小米生態鏈的公司,而非小米本身。小米的家電模式本質上是單品之間復制模式、打造平台、布局 AIoT。
而小米主要是以互聯網的渠道與品牌進入,通過代工廠的方案,小米只是在外觀與app有所介入,通過硬體優勢、大數據優勢和豐富的生態鏈布局優勢進入家電市場。另外,小米有著龐大的中青年客戶群,對家電有很大的購買需求。
小米10年之內會對傳統家電市場帶來沖擊嗎?目前小米在家電市場已經是一股值得重視的力量。不過除了在電視,小米的其它家電市場中所佔份額依然不起眼,很難去挑戰傳統廠商。
另外雖然小米家電在銷量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品控、製造這些並沒有考量標准和體系建設。
綜上所述,小米近幾年來在不斷的布局自己的生態鏈。小米的電視也在這幾年有著不錯的發展,電視的銷量也做到了第一。不過小米在其他家電方面,依然無法與傳統家電品牌比較。
我覺得要不了10年,估計最多3年,傳統家電企業再不做創新,即使小米沒成功,也會有大米出現的。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小米未來會成為所有家電行業一個繞不過去的強勁對手。
一、小米的家電現狀2019年全年,小米電視的銷售量突破千萬,成為國內首個年銷售破千萬的電視品牌。雖然後來有競爭對手來撬小米電視的老底,說配件怎麼怎麼差,但是後續的銷量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除了電視以外,小米的電飯煲、掃地機器人、電扇、冰箱、電燈、空氣凈化器都賣的非常不錯。但是空調還沒有達到挑戰格力和美的的地步。這是因為空調是一個比較依賴渠道的行業,空調的安裝比較復雜,小米沒有這樣一個團隊,只能依賴終端的賣場。
但是目前傳統空調企業基本把持著終端渠道,所以小米想要把空調賣好的話,還得要點時間。
二、為什麼小米能顛覆這主要有兩點,一是性價比高,其次是智能化和互聯網化。這兩者又是有關聯的,為什麼小米敢把產品賣的這么便宜,因為小米就沒有打算從硬體賺多少錢。從小米的財報可以看出來,小米的利潤有一大半來自於互聯網服務,也就是附加在這些硬體上的互聯網屬性。比如電視的開機廣告,APP廣告,給其他app引流費用,購買會員,購買電影等。
再就是智能化,這是將來裡面最大的趨勢,所以硬體產品都會被智能化改造,目前小米的家電相互之間都可以進行通訊連接,你可以用小米音響控制所有小米家電,可以用手機當遙控器,可以給電燈設置智能化的亮燈和顏色,可以設置每個小米家電的功能。
這是傳統企業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做的。因為沒有人願意買個電視下個APP,買個空調下個APP,你買上小米的家電,一個app就可以全部控制了,甚至用音響都可以控制他們的開關,這就是小米所具備的優勢。
老張來回答這個問題啊,雖然老張不是專業的 財經 科班出身的,但是個人感覺小米的發展速度的確非常的快,而且小米的是雷軍掌舵,雷軍本人,在很早也就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已經從事這個互聯網的這種領域啊!
雷軍本人就非常的有個人魅力,再加上自己作為天使投資人啊,他投資的基金包括投資的公司都還是非常有成就的
同時,小米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記得幾年前他和董明珠的十億對賭,其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小米的發展時間比較短,雖然外界呢,有傳言說小米沒有自己的核心創新能力,沒有自己的核心團隊,沒有這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技術專利,但是小米的快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大家都能看得到
所以嗯相信小米在未來幾年一定會成為非常有競爭實力的公司品牌,當然,美的也好,格力也好,都是非常有實力,同時擁有整個的生產產業鏈都是非常齊全的,小米要超過格力,美的還是需要很大的嗯,努力啊!
老張希望全部的中國品牌公司都能發展的越來越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一點點的幫助啊!
6. 小米家電為什麼便宜
渠道原因:通過渠道創新、線上線上雙銷售模式,砍掉了中間商渠道,使得成版本降低,最終售價自然實惠。權商業模式原因:小米不靠硬體賺錢,而是依靠軟體和生態賺錢,每當賣出一件產品,其他相關聯的產品也會給小米帶來利潤。
7. 為什麼全網都在誇小米好,但很多行內人士都勸別買小米呢
先上個圖,讓大傢伙看一下什麼叫「一家的小米」……(圖很長!!!要耐心看完哦)
當然,往下還有很多,但是圖太長了,截圖就支持這么長~另外,其實還有小米10手機一台,小米電視多台,冰箱、吸塵器、洗手機、吹風機等各種不能聯網的設備一眾,大大小小加一起總共超過200件。
體驗好壞,其實相對主觀,如果產品的優點恰恰是用戶的需求,那自然體驗是好的,如果產品的缺點恰恰是用戶的需求,那自然體驗就不會好。
下面我結合小米的智能家居和家電體系來說說小米的優勢和缺點,不能說絕對客觀,但我做到盡量客觀。
小米系的優點:
1、可以說是目前覆蓋最全面的無線智能家居體系 。
如果說當前國內最火的智能家居系統,肯定是小米。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小米已經做成了覆蓋最全面最穩定的無線智能家居系統,且自有的品類已經足夠豐富,從基礎的人體感測器到智能插座到智能音箱到電視、洗衣機、冰箱、煙灶套裝、洗碗機等等都有產品可選,這些組件和設備之間幾乎都可以互相通訊,米家APP可以集中管理,也獲得了龐大的用戶群,越來越實用、好用。小米的智能家居,裝備普通家庭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對於20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或者別墅,只要規劃合理,小米依然可靠勝任。所以至少在最近幾年,普通家庭選智能家居,小米依然是首選。當然,首選不是必選。
2、性價比高。
小米的價格優勢很明顯,這也是小米切入市場的「利器」,同樣的錢,小米的確給了你更多的東西,同樣的東西,小米的確更便宜。當然,這是相對而言,對小米的大多數產品,性價比優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全套智能家居只要1萬元就搞定,全套家電只要兩萬元就全部搞定,這放在三五年前,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3、省心省力。
目前,我們處於一種商品極大豐富而選擇困難的時期,而如果對某種東西有點要求又不想費心費力選擇,小米有的話,直接入,不會太好,但是絕對不會太差,不論是安裝還是後期服務,相對來說比各種不知名的雜牌子都要強很多,總體來講,小米的東西,還是讓人省心省力的,這對目前快節奏的生活來講,無疑是一個不錯的優勢。
小米系的缺點:
1、定位中端,無高端和低端。
可以說,小米的東西不一定非常好,但肯定不會差。如果你要非常頂級的東西,自然不能找小米。而如果你覺得小米的東西都貴,那麼自然也不會找小米。小米的幾乎每一個產品都需要走量,這就導致需求小眾的產品,幾乎都不是小米的菜,例如別墅裝修用的很多室外組件,小米就沒有,近期也不可能去做。Hi-Fi級別的音響,小米也不會去做,因為都太小眾。眾多的小愛同學裡面,音質最好最好的也比不多兩三千元的音響。所以,可以認為小米定位中端,相對中庸,考慮大部分人的需求,如果你追求極致,那麼小米肯定不是你的菜,如此,如果選擇了小米的東西,體驗自然會感覺不好。
2、外觀風格相對單一。
這一點我不用多說,大家都很了解。小米的智能家居組件和各種家電產品,非白即黑,都是簡約設計,如果用戶家庭也是極簡或者北歐風,自然可以搭配,但如果是歐式、新中式,自然就難以滿足需求,如果你想來點輕奢的金黃點綴,小米自然也沒有。
3、樹敵不少,口碑混雜。
小米可以說搶了很多傳統廠商的飯碗,最明顯的就是電視,一下子把傳統電視廠商逼到了懸崖邊上,然後米家系出一個產品就得罪一眾廠商,於是,大部分與小米有競爭關系的傳統廠商,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對小米有排斥,不論是行動上還是思維上。所以市場上會有很多詆毀小米的聲音,當然也有很多支持小米的聲音,小米的營銷模式,大家也都懂,在這個時代,這都很正常。
4、部分生態鏈公司的產品不夠穩定。
小米生態鏈是個不錯的體系,但是隨著生態鏈的不斷擴大,有些生態鏈公司的產品水平就比較一般,我也用到過一些掉到坑裡的產品,甚至包括小米系早一些的產品,也有被廣為詬病的,無線路由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早期的一些家電產品也有朋友踩坑。這難以避免,所以我也一直建議大家選購小米系東西的時候,有新款的盡量選新款。
總之,小米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這個創新能力不僅僅是在產品層面,更是在渠道層面,在體系層面。我們應該感激小米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的事情」,同時,對於小米犯的錯誤,產品層面存在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及時批評反饋,讓他不斷改進,如果不改進,我們甚至都應該拋棄他而選擇別的品牌……
人生本來亦如此,不是嗎?
8. 小米不是專業做家電的,為什麼好多人對小米電器情有獨鍾
大家好,我是小丁,小米現在在家居方面做得確實不錯,今天未來剖析一下上述提問的原因。
對我來說,選擇它的原因主要是它的設計方面,我非常地欣賞。
小米家的東西基本上可以算得上能用,有些領域甚至是領先的的。
感謝大家能夠看到最後。上述僅僅表示我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感謝大家的支持吧。
9. 小米家電質量怎麼樣
好用,質量也很好。
小米家的智能家居目前來看可以稱為行業的佼佼者,有需要家電的話,確實無需多考慮,可以直接入。
小家電的話,都很有自己的小設計,性價比也都OK,缺啥都可以直接買,而且不用擔心家裡風格不一直,他就是完整的一套。
如果自己附近有小米智能家居體驗店,一定要求去感受一下,相信你會愛上的。
從一開始的智能門鎖進入,到裡面各種物件兒,體驗過程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兒。
小米智能家居是圍繞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產品,由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智能硬體產品組成一套完整的閉環體驗。
已構成智能家居網路中心小米路由器、家庭安防中心小蟻智能攝像機、影視娛樂中心小米盒子等產品矩陣,輕松實現智能設備互聯,提供智能家居真實落地、簡單操作、無限互聯的應用體驗。
並且,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也將小米智能家居塑造為大眾「買得起的第一個智能家居」。
10. 小米的家電質量好不好為什麼便宜
你好樓主,小米的家電質量還是可以的,但是很多都是小米的第三方工廠代工。質量也是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