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堅強智能電網是什麼意思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訪美,與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相晤專,並在華盛頓屬發表演講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全面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以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徵的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選擇了"堅強智能電網"這一概念,開始加入全球電力改革戰。
不過從字義上理解,"堅強智能電網"僅是生硬的復制了美國"堅強的智能電網"(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其"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內涵,在概念上也存在著相互交叉和語義重復。"互動化"實際上是上述"四化"概念的靈魂和本質,完全可以直接統一稱謂為"互動電網"。
❷ 電網智能化的規劃包括哪些內容
智能電網和數字電力系統的區別在於數字電力系統只是智能電網中信息化和自動化的一部分,遠不及智能電網涵蓋面廣,並且數字電力系統只體現在信息採集、傳遞和控制方面的數字化。智能電網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堅強可靠,堅強的網架,強大輸送能力,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提高電網運行和輸送效率,降低運行成本,促進能源高效利用,清潔環保,再生能源的發展和利用,透明開放,透明開放的實施平台,友好互動;其基本特徵是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保障電網智能化規劃順利實施的主要措施如下: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將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體系;重視科技創新,做好試點和標准制定工作;加強與政府溝通,積極爭取政策扶持;鼓勵多方參與,形成合力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培養吸引並舉,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多渠道籌措資金,促進堅強智能電網良性發展;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持久力。
❸ 什麼叫智能電網
電網在宏觀角度上主要由主網和配網構成,其網路節點就是各種電壓等級的變電站,這些節點又通過各種電壓等級的傳輸線路連接起來形成網路(這里暫時忽略發電側)。主網主要負責電能量的大范圍、遠距離傳輸和調度,配網則面對用戶,即把主網上傳輸的高壓電能量降壓後分配給具體的用戶。因此,智能電網的實現就是兩個方面:主網智能化和配網智能化。
主網智能化是服務於電網從業人員的,其技術實施的立足點主要是變電站,即對變電站中各類一、二次設備及其監控系統實施智能化革新(完全新建或在傳統變電站基礎上進行改造)。其「智能」主要體現在設備實時狀態信息的全景式監控與診斷評估、一鍵式順控操作、自動故障處理、智能巡檢(機器人或聯動視頻系統)、輔助決策等等。試想,某個地區(區域)電網內所有變電站如果都實現上述智能化監控過程,則該電網有可能在宏觀上涌現出全局性智能。
配網智能化是同時服務於電網從業人員和用戶的,其技術實施的立足點主要是在用電側引入某種能夠直接與發電側進行互動的機制,海量用戶可通過該機制參與到電能量的協調分配中,且這種參與並不需要用戶多做什麼,你只要像平常一樣按需用電,就可以參與配網資源的優化,這樣的結果在理想情況下應該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智能電網概念的提出是以很多方面的科技進步作為基石的:
首先是IEC-61850規約的提出使原來使用103、104或很多亂七八糟規約的設備,能夠統一使用該通信標准,這就為各種電力設備的信息互動、共享創造了基礎條件。
然後是電力設備本身的技術提升。一次設備方面,封閉式組合電器技術的日趨成熟,為一鍵式順控操作、多維度設備狀態評估等技術應用提供了基礎,還有電子式互感器的發明與應用也使變電站的數字化程度更加徹底(傳統互感器採集的壓流模擬量是需要通過二次系統進行數模轉換的)。二次設備方面,區域式繼電保護裝置的出現不僅節約了二次系統成本,而且可以遠程實現宏觀站間保護邏輯(當然,其可靠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再然後是交換機技術、感測器技術的進步,配合智能組件系統的提出,使所謂電網大數據(區域電網全景信息)的高速傳輸與匯總成為可能,進而利用某些技術手段來分析、挖掘和處理電網數據。
最後是機器人技術、視頻監控技術(高清攝像頭上融合各種紅外、紫外成像功能、聯動功能、圖像識別功能)的發展,進一步替代人工運維。
總之,我國在主網智能化方面的一些技術應用還是走在時代前沿的,至於配網智能化方面,只能說路漫漫其修遠兮……
❹ 國家電網公司公布的中國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及其建設內容是什麼
智能電網計劃(Smart grid plan;Intelligent electrical network plan )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的,其內容有:以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堅強智能電網的主要作用表現為,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高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實現電力遠距離、大規模輸送。
2009年—2010年是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准,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製,開展各環節的試點;
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設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
2016年—2020年是引領提升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屆時,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
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
2016年至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屆時,國家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說。
但國家電網公司負責人昨日同時明確表示:由於國情、發展階段及資源分布的不同,中國的智能電網和美國的智能電網在內涵及發展的方向、重點等諸多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區別」。
在中電聯獲悉,2020年中國將建成以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同步電網為中心,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聯結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同步電網形成「五縱六橫」主網架。
作為重要的送端電網,西北電網「十二五」期間將在已有的750千伏電網結構基礎上,加強省區間聯系,提高電網交換能力和抵禦嚴重故障能力,保障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納。實現與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緊密相聯。
「十二五」期間,南方電網將重點建設糯扎渡、溪洛渡等大型電站外送直流工程。2015年西電東送主網架在2010 年「五直八交」的基礎上形成「九直八交」送電通道,各省(區)形成堅強的500千伏骨幹網架,實現海南與南方主網500千伏雙迴路聯網,加強與港澳特區聯網,保障港澳電力可靠供應。
此外,到2015年,全國城市用戶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43%以上,農村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765%以上。2020年城市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955%以上,農網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810%以上。
中電聯有關負責人透露,中國電網智能化發展將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訊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調控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大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到「十二五」末,中國智能電網技術和關鍵設備將實現重大突破,智能化標准體系基本完善,電網智能化達到較高水平。
❺ 國家電網智能融合終端可以控制什麼
您好,國家電網智能融合終端是一種新型的智能設備,可以實現智能電網的自動化控制和管理。它可以控制電網的電壓、電流、電力、電能、電力質量等,以及電網的調度控制、負荷控制、電網安全監測、綜合信息管理等功能。它可以實現電網的實時監控、實時調度控制、實時負荷控制、實時電能質量監測、實時綜合信息管理等功能,可以提高電網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
❻ 智能電網是什麼
「智能電網」的概念首先由奧巴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後在世界各國得到相應。各國電力公司、電科院、高新技術公司(包括IBM、Google、SUN等)對其定義也不盡相同。這里說說我國的情況吧。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給智能電網的定義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利用先進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徵的統一堅強智能化電網。
換言之,中國式的智能電網,首先要滿足電力負荷需求,在前期保證輸電、變電的智能化建設,要保證供電安全可靠性,要滿足經濟意義和節能,最後保證電能質量和可再生能源接入。
智能電網基於電力系統,涵蓋的范圍很廣,2005年到2010年是智能電網的規劃推廣階段,2011到2015年是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階段。
另,有前景未必適合所有人、所有公司,如果你的專業和特長與其發展相吻合,那是最好的。
❼ 中國智能電網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智能電網是能夠監測分析客戶、電網設備及網路節點上電力流與信息流,控制電力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實現電網自主優化運行的新型電力系統。
隨著特高壓輸電技術以及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智能電網的內涵、構架、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化。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意見》中提到:
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通過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和先進感測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儲能技術等新技術,形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徵,可以更好地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發展智能電網是實現我國能源生產、消費、技術和體製革命的重要手段,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重要基礎。
國家電網公司對堅強智能電網的表述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以信息通信平台為支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特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的現代電網。也就是說,人可遠程指揮調度解決問題,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出指令的主體,構建無人值守+集中管控變電站。
可採用圖撲軟體構建輕量化的 3D 可視化場景,建立動態的數字化變電站模型,數字孿生變電站可視化系統。多維度呈現變電站運維場景,實現變電站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運維設備、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強變電站設備的全狀態感知力與控制力,增強變電站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提高運檢精益管理水平。
❽ 什麼是國家電網智能終端、合並單元、光纖配線架
1. 首先智能終端、合並單元、光纖配線架和國家電網沒有直接的聯系;版
2. 這三樣東西同時出現權,應該是智能變電站的組成部分,智能變電站是智能電網的一部分;
3. 智能終端不是智能電表;
4. 智能終端是一種二次設備,與一次設備採用電纜連接,與保護測控等二次設備採用光纖連接,實現對一次設備(斷路器、變壓器等)的監測、控制等功能。
❾ 什麼是智能電網
實際上目前對於智能電網沒有統一的定義,各個領域的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智能電網的內涵,並且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入對其不斷細化。
目前智能電網主要以是實現運行信息全景化、 數據傳輸網路化、安全評估動態化、 調度決策精細化、 運行控制自動化、協調最優化,並確保電網運行的安全可靠、靈活協調、 優質高效、 經濟綠色。
首先得利用感測器對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等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控。
然後把獲得的數據通過網路系統進行收集、整合。
最後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挖掘,可視化呈現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運行的優化管理。
選自Hightopo變電站可視化案例----
Hightopo電力三維可視化場景,滿足多維度呈現變電站運維場景,實現變電站運行狀態實時監測,運維設備、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強變電站設備的全狀態感知力與控制力,增強變電站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提高運檢精益管理水平。
採用輕量化三維建模技術,根據變電站現場的 CAD 圖、鳥瞰圖、設備三視圖等資料進行還原外觀建模,通過 HT 實現可互動式的 Web 三維場景,可進行縮放、平移、旋轉,場景內各設備可以響應交互事件。也提供結合 GIS 地圖展示所有電網點位的解決方案,實現將數量龐大的點位數據呈現在三維地圖上。
下面我們以【智慧變電站】系統為例,將「智能」分析到底~
運行狀態全局監控
通過多源數據的綜合分析,在地圖上實時展示變電站正常、警戒、告警等狀態信息,可快速的定位發出預警的變電站。
電力接線圖展示
主控室大屏上展示的變電站一次設備電力接線圖,利用 HT 技術繪制的 2D 組態圖,也可升級為 3D 組態圖,更加炳若觀火。變電站的電壓電流進出迴路以及各一次設備的狀態皆可以通過 3D 組態圖的形式展現,使得非專業人士所不能理解的連接關系,通過圖形、動畫等形式顯示在 Web 場景中,實現大眾易理解的展示目的。
智慧檢修
時間軸展示最近30條自檢數據,當系統開始自檢時,所有感測器將會以動畫的形式展示檢測情況,時間軸將自動插入一個時間節點,用戶可自行查閱歷史檢修記錄,並且導出相應的自檢報告和檢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