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能源集團和國家電投集團是一個嗎
是的。
前者是簡稱。
Ⅱ 國家電投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家電投是央企。
國家電投全稱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成立於2015年7月,由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重組組建。
國家電投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2021年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位列293位,業務范圍覆蓋46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實力
國家電投現有員工總數13萬人,擁有62家二級單位,其中5家A股上市公司、1家香港紅籌股公司和2家新三板掛牌交易公司。
國家電投肩負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負責牽頭實施「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型燃氣輪機」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是「能源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任務的主責單位,也是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電投-集團簡介
Ⅲ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公司規模
中電投是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的核電運營商,於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時繼承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的核電資產,包括多個內陸和沿海廠址資源,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之外,國內第三張核電運營牌照的擁有者。然而,相比於老牌核電央企中核與中廣核,無論在核電運營經驗是還是核電規模上,中電投都顯得力有不逮。
國家核電則是有技術而無資質。國家核電是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受讓方和國產三代核電技術CAP1400/1700的牽頭實施單位和重大專項示範工程的實施主體,擁有較強的核電設計研發能力。合並後,新公司將集核電研發、工程建設、運營管理能力於一身,真正成為與中核、中廣核分庭抗禮的第三極。
合並之後,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將作為國電投的兩家子公司。兩者的分工是,中電投負責常規電部分,國家核電負責核電部分。
該集團注冊資本金450億元,資產總額7223億元。擁有火、水、核、新能源並舉的電力產業格局,清潔能源比例最高。電力裝機容量9668萬千瓦,清潔能源比重佔38.47%,煤炭產能7440萬噸,電解鋁產能272萬噸。
此外,國家電投在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擁有核電控股投資運行資質,是經國務院授權引進核電技術、推進三代核電自主化的實施主體、主要載體和研發平台,也是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CAP1700的牽頭實施單位和示範工程實施主體。控股運行或在建遼寧紅沿河、山東海陽等核電站,擁有一批沿海和內陸儲備廠址。
集團境外資產分布在日本、土耳其、巴西、幾內亞等24個國家和地區,涉及電力項目投資、技術合作、工程承包建設等。擁有7家上市公司,包括2家香港紅籌股公司和5家國內A股公司。
Ⅳ 國家電投的介紹
2015年07月15日,國家電投正式股掛牌成立。國家電投首任董事長王炳華透露,公司將「借力資本市場,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
Ⅳ 國電投是央企還是國企
央企。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央直屬企業(央企)。國家電投集團東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能源),是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1999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
國家電投集團河北電力有限公司(簡稱:河北公司)是國家電投集團公司在河北省設立的二級機構,負責管理國家電投集團在河北省境內的資產和股權,東方能源與河北公司實施一體化運作模式。
公司本部位於石家莊市,內設部門15個,所屬單位25個(其中,在運企業16 個,項目單位9個)。職工總人數3300餘人。
成立背景
中電投是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的核電運營商,於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時繼承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的核電資產,包括多個內陸和沿海廠址資源,是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之外,國內第三張核電運營牌照的擁有者。
相比於老牌核電央企中核與中廣核,無論在核電運營經驗是還是核電規模上,中電投都顯得力有不逮。
國家核電則是有技術而無資質。國家核電是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的受讓方和國產三代核電技術CAP1400/1700的牽頭實施單位和重大專項示範工程的實施主體,擁有較強的核電設計研發能力。
在經過長達半年的博弈之後,2015年初,合並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王炳華與陸啟洲共同出任組長,合並事宜的推進重回正軌。
2015年04月04日,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宣布,未來國家核電和中電投將組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015年5月29日下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Ⅵ 國家電網總部人數
896360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Ⅶ 國家電投待遇怎麼樣
新員工的待遇下降了,取消了不少補助。工資待遇只能說一般,不要專相信外面的那些屬年入十大幾萬的傳言。至於轉不轉正和你的工資待遇關系不算大,按崗級來的。
Ⅷ 中國四大發電集團
中國華能、中國國電、中國華電、中國大唐、國家電投、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電建、中國能建,這9家被簡稱為「五大發電、兩網、兩建」的9家央企之間到底有何淵源?
原中國神華與原中國國電重組,燃點五大發電重組熱情之際,殊不知五大發電竟系同門。
2002年電改:國家電力公司一拆為十二
形成當下能源電力市場「九子奪嫡」局面,還需從18年前那場電力改革說起。
2002年之前,國家的電力行業,包括發、輸、配、售、設計、建設等都被一家單位壟斷,它就是兩網、五大、兩建的母體——國家電力公司。
實施廠網分離改革後,原國家電力公司一分為十二,形成電力「十二釵」共主電力市場的局面。
這12家單位分別為電監會,電力金剛「七葫蘆娃」,即兩大電網、五大發電,還有輔業「四大金剛」,分別是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下屬六大區域設計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國家能源局整合電監會
廠網分離改革第六個年頭,國家大部制改革進一步推進,2008年8月8日,國家能源局正式掛牌成立。5年後的3月份,新一輪國務院部委機構改革落地後,電監會被整合到國家能源局。電監會原主席吳新雄亦在當年3月,走馬上任國家能源局第三任局長。
電監會「消失」在部委改革浪潮之下,由原國家電力公司拆分而來12家單位又展開了一次改革。
2011年電改:中國電建、中國能建成立
2010年、2011年那場電力改革,大體脈絡是重組了電網的省設計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電顧問工程集團公司和電力建設工程公司,於2011年9月29日,成立了中國電建和中國能建兩大央企。
兩網、五大發電同企不同命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兩大電網、五大電力、兩建,9大電力央企,雖同出一門,但同企不同命,實力對比十分懸殊。
兩大電網、五大發電之中,國家電網一家獨大。從資產規模上看,國家電網資產總額4.1萬億,資產體量相當於四家發電央企資產之和。從經營范圍上看,國家電網的業務范圍覆蓋全國26個省、區、市,而南方電網的業務僅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5省、區。
不僅電網企業之間實力懸殊,五大發電集團的實力也不一而足。國家能源集團成立之前,中國華能一直被認為是電力「一哥」,發電裝機量穩劇第一。五大發電之間的排位順序,則是中國華能居首,中國國電次之,中國華電和中國大唐僅隨其後,被稱作「老幺」的國家電投排在第五位。
五大發電「後浪」勁頭猛
長江後浪推前浪。作為「前浪」,中國華能、中國大唐的市場地位正被「後浪」——國電投趕超。
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電投資產規模達1.18萬億,跟中國華能一個量級,遠超中國華電和中國大唐的資產規模。而且,在國電投1.51億千瓦裝機中,清潔能源佔比50.5%;光伏發電裝機1929萬千瓦,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
近年,年輕的國電投展示出了超強的成長性。
要知道,今日之國電投,成立於2015年5月,由2002年12月19日成立的中電投集團與國家核電重組而成。
當時,王炳華擔任中電投集團首任總經理,李小琳任副總經理。後來,中電投集團重組國電投後,王炳華擔任國電投董事長,直到2018年1月到齡退休。
電力「老大哥」的落寞
大唐集團、中國華電面臨的尷尬,昔日電力「老大哥」中國華能也感同身受。
可以這樣說,2017年8月,原神華集團與原中國國電重組前,中國華能絕對是電力界的No.1,不僅總資產、裝機量、營收排名第一,還曾有一位明星一把手——李小鵬。
電力分家前的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李小鵬任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兼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組書記,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