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賣家電技巧,家電如何促銷,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很多廠家開展活動往往不考慮消費者需要什麼,而僅僅從成本或處理庫存考慮,因此經常有很多廠家的贈品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能不能主動深入到消費者當中,了解他們的需要是什麼呢?我家前不久就遇到一件麻煩事:買了某品牌電飯煲,一不小心將玻璃蓋摔碎了,結果跑遍整個市場都沒買到,愁眉莫展,找廠家的促銷人員,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我相信這種困境可能不只是個別人遇到。廠家能不能搞一個主題為把你的煩惱告訴我的系列活動,讓消費者寫下使用小家電過程遇到的種種麻煩,由廠家想辦法解決?這樣既起到了促進銷售的作用,又提升了品牌形象,而且積累了寶貴的客戶資料。2.能不能促使消費者喜新棄舊? 消費者已在使用該類別產品,那就要想辦法讓其心甘情願丟掉舊的,使用新的。比如可不可以開展一個題為我就是喜新厭舊的活動,進行以舊換新呢?一般來說,消費者的心理是家裡既然買了,就不要再去買,既使壞了他想到的也是去修好,而不是扔掉。如果廠家以舊換新,就會讓消費者感覺劃算:終於把舊的扔了,用極低的價格買了一台新的。這樣比特價的效果肯定要好些,因為那隻是用便宜的價格去買一個多餘的東西。3.能不能促使消費者愛屋及烏? 如果消費者需要添置新的小家電,則要想辦法讓其愛屋及烏購買同一品牌。要使消費者對品牌具有忠誠度,除了有過硬的品質並做好售後服務外,能不能向化妝品或服裝學習,採用積分的方式呢?比如買了某品牌的小家電,那麼是不是可以發一個貴賓卡,當消費者在購買同一品牌的其它產品時,能享受優惠或超值服務呢?4.能不能與產品的利益點相結合? 前文提到的海爾摔電熱水器的活動實在是有嘩眾取寵之嫌,因為消費者對電熱水器關注的利益點絕對不是經得起摔,而是安全和加熱的速度等。怎麼樣來關注產品的利益點呢?舉個例子,由於男人的生活壓力很大,工作繁忙,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餐的壞習慣,豆漿機能不能搞個為先生准備一份好早餐的活動,評選關心體貼丈夫的好妻子呢?這樣就與豆漿機的利益點提供新鮮、衛生、營養的早餐結合起來。5.能不能與時俱進? 相對成功的家電賣場不乏贈送或者附加的專業產品來做,比如我公司格科家電清洗產品:冰箱除味;飲水機、太陽能水垢處理劑;油煙機、廚房電器等油污處理產品;空調、洗衣機等清洗消毒殺菌產品應用,這類產品找格科品牌即可。多年的市場操作經驗。 所謂創新,就是舊元素,新組合。只要你用心地去組合促銷活動的各個要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等著你,你會發現小家電雖小,但促銷活動大有可為。 江蘇蘇州國美電器賣場負責人李經理告訴大家,他找到了促銷電器最好的新方法,新秘訣!李經理說:任何家用電器用久了之後都會受到外界的污染給我們的客戶帶來生活中的煩惱, 那麼只要我們幫客戶解決了這個購買家電後的後顧之優是不是在促銷中就有了一個很大的優勢呢?-售後服務!人無我有,就代表著自己比別人多了一個競爭的力量。人有我優,則更勝一籌! 憑借著自己的想法李經理找到了格科海南總部,根據各種對比效果以及質量這塊,李經理決定藉助格科牌子的清潔劑來幫助自己促銷電器,達到共贏的方法!經過李經理聰明的頭腦,捆綁銷售以及贈品,則在一個月之內李經理的國美電器賣場的銷售額僅僅比的過前半年的銷售額,這給了李經理很好的鼓舞!上面例子說明了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看到文章的朋友們,如果你們是銷售家電的,那你的心有觸動了嗎? 全國火爆招商熱線:
❷ 賣家電技巧
1、說話要真誠
2、給客戶一個購買的理由
3、讓客戶知道不只是他一個人購買了這版款產品
4、熱情的銷權售員最容易成功
5、不要在客戶面前表現得自以為是
6、注意傾聽客戶的話,了解客戶的所思所想
7、你能夠給客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請說給客戶聽,做給客戶看
8、不要在客戶面前詆毀別人
9、當客戶無意購買時,千萬不要用老掉牙的銷售伎倆向他施壓
10、攻心為上
❸ 談談中型超市裡賣家電
呵呵,上面的都是圈裡人,不過蘇寧的那哥們也讓我們學習學習絕技呀
不知道在你那規模的城市裡有沒有願意做家電供貨的中間商,如果有大部分跟它做,自己適當采購暢銷的單品.如果沒有就沒辦法了,老闆又要求,你也不能不做
反正先從小黑小白開始唄.分幾塊抓重點:
櫥電:重中之重,肯定以後會是你的支柱,開始至少能占你銷售70%以上
日用通訊:比較雜,別做太另類的,熨斗電話什麼常規的唄
個人護理:須刀,吹風啥的,調調你們那什麼的買的好,做低一兩個價格,一定得殺出來
應季:夏天風扇冬天暖器(不知道你們那用不用的上,如果做那就再做點加濕器)
數碼視聽:根據實際自己決定吧
其他的照相器材,按摩器材什麼的,都得根據你那實際情況確定
記住關鍵:
1、價格 價格 價格(主要是別讓人給坑了就成)
2、與你們超市定位相吻合(可以略高一點)
3、多走多看,先做結構再確定商品(會做PPT吧,做好商品結構給領導做個匯報,目的讓領導知道夠專業,有信心.這樣你以後的工作會順利很多)
PS:你做的活比較累,不過挺有意思,有什麼問題留言給我,我們探討探討
❹ 我是賣家電的。我想做一場活動,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吸引人
給你建議幾個我們實戰摸索總結的促銷方案,供你參考:
1,逆向思維的促銷方案(即:倒著推想):按國人的傳統,十月至春節正是裝修新房的高峰季節(大眾的想法是---搬到新房子里過年),那麼,廚房電器此時段的重點銷售對象應該是: 那些正在裝修或准備裝修的新房,你可以把帳篷和樣品擺到新小區的門前或樓下,搞個現場演示之類的促銷,這種促銷方式花費不多,效果卻出奇的好!
2,順向思維的促銷方案:大一點的節假日,購買力肯定比平常強!(就是節日促銷,不再贅述)
3,出奇制勝的促銷方案:其實,促銷活動不一定非要等大節日到來再進行的,一般商家(你的競爭對手)大節日都會推出促銷活動,所以競爭會比較激烈!你可以"平地起驚雷",具體意思是:只要活動准備充分,價格有一定競爭力,贈品足夠豐富,任何時候促銷都會成功的,只是這種活動不能經常搞(每年搞1-2次),活動主題如:XX電器"斬價行動","首屆廚房電器專場趕集會",XX電器"答謝顧客免費摸獎"等等...
❺ 買愛瑪電動車商家都給哪些東西
一般就是打氣筒、雨披、頭盔還有U型鎖。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優勢
電動車相比於汽車,體積更加小,而且不屬於機動車,在很多城市都可以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不會碰到擁堵的情況。而且,更重要的是,電動車不需要通過燃燒汽油來作為動力,只需要使用更實惠的蓄電池來驅動,充滿一次之後,可以使用兩天。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逐漸意識到,汽油燃燒產生的大量有污染氣體會影響環境,這也更加促使了人們放棄使用汽車,轉而使用更加節能環保的電動車。
❻ 賣家電牌子用語
你可以寫廠家直銷,質量相同,價格最低,廠家售後服務終生保證.
送貨安裝免費,送貨准時,送貨遲到1小時9折優惠,遲到2小時8折優惠.
遲到24小時,空調白送或打一些牌子的電器作。海爾.格力.三星....電器。這樣會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因為牌子貨信得過嘛還可以用一些好詞好句,比如:「夏日炎炎,冰爽世界」「爽一『夏』」之類的詞句。
❼ 買電動車一般都送什麼東西和電動車相關。
最基本的,充電器,雨衣。這兩樣都是有的,關於其他小品牌也許會送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送一個遙控器啊,送一個鎖,甚至有些還送雨傘。新車一般都會贈送坐墊套,車鎖,手套。
其他的就需要你跟商家要了,看他會不會給你。
以上是我的回答。
買電動汽車需要注意,車型選擇要根據騎車者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存放空間窄狹,就盡量買輕便些的。如日常需要購物載物和接送小孩子,要考慮搭乘人和載貨方便的。要關注電池的續航里程,能夠開出50公里左右,比較適合家用。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❽ 國外是如何賣家電的
商品與商店室內設計
衡量商店設計好壞的直接標准就是看商品銷售的好壞.因此讓顧客最方便、最直觀、最清楚地「接觸」商品是首要目標。在接到一個商店室內設計任務時首先要對該店所售商品的形態與性質作出分析,目的是利用各種人為的設計元素去突出商品的形態和個性,而不能喧賓奪主。對商品的分析大致可從下面幾點入手。
第一,商品類型的大小范圍:同類商品的大小變化幅度有多大,比如樂器店既有巨大的鋼琴又有精巧的口琴,而書店和眼鏡店的商品則規格基本相同。這種不同的變化幅度造成不同的空間感,變化幅度大的商品,陳列起來造型豐富,但也易造成零亂,設計時應強調秩序.減少人為的裝修元素。變化幅度小的商品排列起來整齊,但易陷於單調,設計時應注重變化,增加裝飾元素。
第二,商品的形:同一類商品的形變化多,空間就感覺活潑,但也易雜亂,如玩具店。若所售商品形象差異不大,構思空間時應注重變化,否則會使人感到呆板。比如鞋,彼此之間造型變化不大,而我們常見的鞋店都是分類排列,這很難引起人們的興趣。相反,國外的一些鞋店往往充分利用空間和陳列裝置的變化,造成生動的氣氛。此外,商品的形還具有可變性。比如服裝店,利用模特形成多姿多彩的形象。模特往往是時裝店的主要構圖元素。
第三,商品的色彩和質感:古玩、家電的色彩灰暗,塑料製品和玩具的色彩鮮艷,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色調起到陪襯作用,盡量突出商品的色彩。此外,商品的質感也往往在特定的光和背景下才顯出魅力例如,玻璃器皿的陳列,就必須突出其晶瑩剔透的特色,以吸引顧客。
第四,商品的群體與個體:商品是以群體出現還是以個體出現對顧客的購買心裡有很大影響。小件商品的群體可以起到引人注意的作用,但過多的聚集也會帶來「滯銷」的猜測。不對稱的群體處理巧妙會給人以「搶手」的印象。至於貴重的商品只有嚴格限制陳列數量才能充分顯示其價值,對以群體出現的商品,室內設計應配以活潑興旺的氣氛;對以個體出現的商品,設計上應追求高雅舒展的格調。
第五,商品的性格:商品的性格決定室內設計的風格。同是時裝店.高檔女裝店的清新優雅與青年便裝店的無拘無束應截然不同。室內設計的風格與經營特色的和諧與否直接關系著商品的銷售。
二 消費者的行為心理與商店室內設計
第一, 進入商店的消費者行為及心理
商業心理學將顧客分為三類。①有目的的購物者。他們進店之前已有購買目標,因此目光集中,腳步明確,②有選擇的購物者他們對商品有一定注意范圍,但也留意其它商品。他們腳步緩慢,但目光較集中。③無目的的參觀者他們去商店無一定目標,腳步緩慢,目光不集中,行動無規律。
不同的商店接待的三種顧客的比例不盡相同。指名購買的行業,比如,葯店接待的顧客有許多是有目的購物者,室內布局應以功能為先。顧客在一定范圍內選擇購買的行業比如文具店、食品店等。設計應注重條理和秩序。比較選擇購買的行業,比如時裝店、珠寶店、玩具店。設計中應使空間環境富於吸引力。通過跟蹤調查法繪出不同類型商店內的顧客行動軌跡,可為室內設計提供依據。
消費者購物時的心理活動是本身需要和客觀影響的綜合反映。我們研究的目標是外界環境刺激對顧客的影響。下面是消費者購買活動的心理過程的八個階段;
一般說來,消費者進入商店購物時,大多數要經過以上一系列心理過程,盡管有時不那麼明顯。我們在商店室內設計中應對准消費者這一系列心理活動制定對策,使他順利實現購物行動。
第二,認識過程與視覺心理
從上面的分析看出,一系列心理過程的開頭是「注意」,這就要求商品應具有一定的刺激強度才能被感知,根據視覺心理學原理我們可採取以下對策:
1. 增強商品與背景的對比。商店內各種視覺信息很多,人只能選擇少數作為識別對象。根據視覺心理原理,對象與背景差別越大越易被感知,在無色彩的背景上容易看到有色彩的物體,在暗的背景上容易注意亮的物體。比如在室內設計中採用暗淡的色彩,並進行低度照明,而用投光燈把光線投射到商品上,使顧客的目光被吸引到商品上。又如淺色商品以深色牆面為襯托,而深色商品以白色貨架為背景,用於突出商品。
2. 掌握適當的刺激強度。除了突出商品以外。廣告、霓紅燈、電視等也用來吸引顧客。但是剌激超過了一定限度就起不到什麼作用。招牌的數量越多,每塊相對被注意的可能性越小。國外有人做過實驗表明,注意的可能性的減少要比人們僅從數量著眼所預料的快得多。增加第二塊招牌並不會把第一塊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減少一半,而第三塊招牌的影響就大了,而到了十五塊時,某塊特定的招牌被注意的可能性大大低於十五分之—。實驗表明一般人的視覺注意范圍不超過七,比如短時間呈現字母,一般人只能看到大約六個,這對於我們在室內設計中合理地確定商業標志和廣告的數量、櫃台的分組數量和空間的劃分范圍等是十分有用的。
第三,情緒心理與購買行動
在使消費者對商品引起注意之後,還要採取一系列對策來促進他順利實現購買行動。我們在室內設計中可以採取以下手法。
1. 喚起興趣。新穎美觀的陳列方式及環境設計能使商品看起來更誘人。國外商業建築十分注意陳列裝置的多樣化,往往是根據商品來設計陳列裝置,讓商品的特點得到充分的展示。
2. 誘發聯想。利用直觀的商品使用形象誘發顧客對使用的聯想是非常有效的,如兒童用品商店將兒童使用的卧具、玩具等布置成一個兒童室的形式則比分類排隊的陳列方式生動得多,它使顧客身臨其境。著名的後現代建築代表作之一,維也納歌劇院環路旅行社營業廳,也是以隱喻與象徵的手法起到誘發消費者(旅行團成員)聯想的作用。
3. 喚起慾望。注意陳列裝置的多樣化,因為美觀的陳列方式和環境與商品一樣誘人,甚至比商品更誘人,它們使商品獲得最充分的展示。
4. 促進信賴。這要求室內設計的風格與商品的特性相吻合。比如傳統風格的中葯店要比現代形式的中葯店更會使消費者信賴,相反造型新穎的時裝店則更有競爭力。
三 建築裝修元素與商店室內設計
同樣的商品,人們往往認為擺在裝飾很好的商店裡的比擺在夜市地攤上的價值高。面臨著市場的競爭,必須以建築裝修的突出特色去贏得消費者。為此,可使用以下手法。
第一,創造主題意境。在室內設計中依據商品的特點樹立一個主題,圍繞它形成室內裝飾的一套手法,創造一種意境,易給消費者以深刻的感受和記憶。比如在兒童動物玩具店中,設計師創造的主題是林中樂園,絨布動物在樹上爬著、躺著、靠著,顯得十分活潑可愛。這樣的室內空間雖然裝修樸素,但對小顧客的吸引力絲毫不弱。
第二,重復母題。一些專門經營某種名牌產品的商店,常利用該產品標志作裝飾,在門頭、牆面裝飾、陳列裝置、包裝袋上反復出現,強化顧客的印象。經營品種較多的店鋪也可以某種圖案為母題在裝修中反復應用,加深顧客的記憶。
第三,靈活變動。消費潮流不斷地變化,所以商店應能隨時調整布局。國外有的商店每星期都要做一些調整,給顧客以常新的印象。為此一些可靈活使用的設計也大量出現。由於鋼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根據不同的陳列作調整,給消費者提供了充滿刺激的不斷變換的信息。
總之在不幹擾商品的前提下,對各種人為的可以討論一下啊~!
❾ 賣家電的,應該叫賣什麼
「買」意味著消費者要付出自己的金錢與財富,同時要當心頭頂上懸著的刀,免得錯割了自己的肉。「賣」似乎多了一種境界與豁達,不僅要贏取利潤,還要虔誠、誠信、公平合理。簡單的買與賣折射了社會、經濟、生活的大部分內涵。中國家電業對這兩個字的認識和反饋也許代表了市場經濟時代很多的典型特徵,因此最引人注目,也不得不說說。 最近以來,我與家電經銷商尤其是老外們溝通交流甚多,對他們的一些觀點身同感受,也點頭默許。老外告訴我,國外的家電買賣絕對沒有「中國特色」,也沒有中國這么熱鬧。翻譯告訴我,國外的家電銷售不想學習「中國特色」,因為這樣的特色成本太高,最終也提升不了核心競爭力。乍聽,老外還真能研究。後來才徹底明白了人家的買賣內涵,自然心裡又多了一些敬意。賣家電其實也應該是講究境界的,難怪國外的家電超市裡沒有中國家電超市裡的喧囂浮躁與急功近利,更多的是理性、坦然與平靜。法國的那個大白鬍子告訴我,他買空調就看重質量好的、基本功能適用的、高效節能的、省空間的,他說他家的房子不想因為空調的安裝空間額外增加建安成本和美學成本,顏色外觀也不追求什麼花里胡哨、時尚潮流。空調就是「知冷知熱」的一設備。是啊,在資本主義國家豐稔經濟條件下,他們尚且如此追求,反觀我們,真有些坐立不安了。 我們的家電怎麼賣?消費者心裡也許比我更清楚。中國人賣家電不能再稱之為賣家電,而應該改稱賣百貨的了。大家都看看,家電促銷品的流行已經形成了很客觀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在南方一些城市,專門為中國家電的巨頭們生產促銷品:雨傘、皮具、玩具、刀具、箱包、服裝、化妝品、廚房清潔用品、……他們的生意和利潤比現時打破頭爭地位、搶市場、奪利潤的家電流油得很。我沒有完全統計過,但我絕對相信,中國人賣家電的促銷品和贈品及其附屬東西完全可以再開N種類型的超級市場。大家也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卻都很願意接受「額外之財」,這也許就是老外指的「中國特色」了。而家電廠商也幾乎沒有一家為這樣的方式而情願、而快樂起來的。更何況促銷品也開始和某些「螺絲刀家電廠」的產品一樣「粗製濫造」了?!但大家都願意熱心這么做著,都願意這樣違心地去討某些消費者的歡心,都願意把大多數消費者當成「唯利是圖的傻瓜」,究竟是誰出了問題啊?誰能回答我?! 有些中國家電品牌賣家電早就不賣誠信、質量和理性了,而熱衷於販賣炒作、時尚和欺詐,這是現實也是事實。為什麼總有消費者願意跟風,願意埋單?看來中國經濟還不夠發達,中國人還沒有完全達到「物為我役」的境界,仍處在「我為物役」的初始階段。因此,這么多家電對手擠在一起吵嚷應該是情理之中的,表面上是可以原諒的。為什麼中國家電的很多核心技術仍掌握在人家手中,這可能是人家更願意拿出精力和財富去埋頭苦幹、專心技術研發的原因吧。可惜啊,我們很多聰明人卻把有限的資源拿去吐口水了、去童叟必欺了,去賺眼球、玩游戲了,去把消費者「當猴耍了」。 關於賣的技巧和學問,我甘拜下風,一生也得好好學習。但是我成天半夜耗在營銷網上的努力修煉,最終也被科特勒大師的幾個「司空見慣」的思想亮點所完全擊潰。也許他修煉的正果已經預言了中國家電今後要走的路、要說的話、要乾的事。但是我們似乎並沒有清醒起來。營銷啊,策劃啊,我們還得努力爭取引導一些消費者的眼球朝這邊看看,瞧瞧,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我們還必須得整合社會一切資源為我所享,大家一起吆喝、叫賣,雖然需要成本、需要感情,但我們必須得這樣做下去。因為目前大多數人至少需要這樣的生存方式。 中國家電現在最迫切應該叫賣什麼,什麼樣的叫賣最上座,如何叫賣才不叫人心煩,如何達到一種境界來引導中國家電營銷步入正軌,恐怕我沒有發言權,你也沒有發言權,他更沒有發言權,只有市場才有最終發言權。但我們目前就是不能不做、不能停止啊。所以在沒有更好而不是最好的辦法為業界所認同之前,我們還得該怎麼該吆喝就就怎麼吆喝,只是別讓人嘔吐,別讓人一眼識破低級趣味就好。可關鍵的是,在我們呼喊的同時也有些「不作為」的部門或人「點名」要「欣賞」,他們願意看你繼續「秀」下去,而不急於「摧」之,看來這裡面的酸甜苦辣或者貓膩還是不說也罷,因為大家都愛面子,雖然我們必須為面子式的叫賣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清清嗓子吧,中國的家電叫賣已經很累了,我們得為身體負責啊。
❿ 我家在農村前幾天有一個下鄉賣家電的就跟傳銷是的先上課給物品然後讓你買家電他送就送些食鹽那食鹽能吃嗎
食鹽都是好食鹽,
都是當地市場上買的,
幾塊錢的事,沒有什麼假貨,
主要是他的家用電器,
很多都是小廠家製作的,
賣的價錢一點兒也不低。
純暴利,還沒有什麼後期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