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電清洗太陽能怎麼發表朋友圈
家電清洗太陽能的話,你再清洗太陽能的時候拍一個視頻,然後發表朋友圈就可以了,拍視頻的話,用相機拍發朋友圈的話,你進入你的朋友圈進行發表就可以了
㈡ 家電維修優惠活動怎麼寫,發朋友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5
㈢ 維修空調和顯示屏該怎樣發個朋友圈
可是說空調和顯示屏生病就,來修理修理,並且在配上一張圖片表達自己有點沮喪的心情。點位置還可以具體顯示維修點點在哪裡。
㈣ 蘇寧清洗冰箱朋友圈怎麼發
需要關注蘇寧公眾號,並轉發推文至朋友圈集68個贊,即可享受家電免費清洗服務。
集贊成功後,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將集贊成功截圖發送至群里,由工作人員進一步確認您的信息。
冰箱常年累月的使用,每天不斷地放入蔬菜、水果、飲料、肉類等,冰箱內部會產生大量的霉,菌,味,這會使冰箱裡面出現異味,霉味,串味,甚至冰箱里的食物也會產生污染。因此一年四季都是需要定期清洗冰箱的。
㈤ 空調安裝及維修各種電器怎麼發朋友圈讓更多人知道
建立一個群,拚命拉人,記得多發紅包呦
㈥ 清洗家電怎麼發朋友圈才會加好友
1、打開微信朋友圈。
2、寫一段清洗家電的文案,比如:本店專業清洗家電5年,清洗質量及效果收到的反饋是很好的。
3、寫清楚清洗家電的價格,比如:在某個日期期間辦理清洗家電可以享受八折優惠。
4、最後寫清楚自己的聯系方式,並讓自己的親朋好友幫自己轉發朋友圈,就會有人加你聯系清洗家電服務了。
㈦ 如何發朋友圈汽修維修
第一招:完善個人資料
如果來張動畫或者寵物圖片當頭像,再配一個文藝的名字,誰知道你是做汽修的,更別想通過微信成交生意了!
所以,把個人資料完善是汽修店做好微信營銷的第一步。讓整個朋友圈子的人都知道你是一名汽修工作從業者,以後有相關需求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你了!
1.昵稱:XXX(門店名)-XXX(微信主人真名)
2.頭像:酷炫的汽車圖片或是門店實拍照片
3.個人簡介:簡短的廣告語
如:XXX(門店名)為您的愛車提供最貼心的美容維修服務。
4.朋友圈相冊封面:酷炫的汽車圖片或是門店實拍照片
第二招:加客戶
微信里就那麼幾個人,客戶資源肯定是不夠的。想挖掘新客、增加微信營銷的輻射范圍,老闆就要積極添加「陌生好友」。
1.添加手段:附近的人、搖一搖、掃描二維碼
2.添加方法:附近的人、搖一搖這兩個功能都可以向陌生人打招呼,
這個打招呼的內容最好的誠懇地告訴對方自己是做什麼的,自家門店有什麼特色,這樣加來的好友才是門店的精準客戶。
讓客戶自覺掃描二維碼,老闆必須要給客戶一個「被騷擾」的理由。如果門店的微信號能提供預約或故障咨詢服務,那麼很多車主還是願意加一個專業的汽修師傅的。
第三招:發朋友圈
有客戶,也有好產品,如果發不好朋友圈,那麼之前做的那麼多准備也是無效的。
如何高效利用朋友圈達成交易包括三個重點,
分別是內容選擇、發送頻率和時間、好友互動和維護。
1.內容選擇
想成功引起客戶的注意,那麼你肯定要發送他關心、想看的東西,簡單來說就是戳中客戶的痛點。
假如你朋友圈的某個好友正好最近想做個保養,而你發布了汽車如何保養、如何鑒別保養質量的好壞、汽車保養的流程和標准,那麼這位好友肯定會認真看這條朋友圈,從而了解你的門店。
還有一種車主,對汽車的保養常識不怎麼了解,也沒有汽車保養的意識。比如車子買了很多年都沒給空調做一次清潔的人,看到了你的朋友圈正在說空調不清理的危害,就會讓他產生恐懼感,想要立馬解決這個隱患。
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為他科普空調清理知識的你,就是他心目中首選的門店。
其實這些內容並不用花太多時間去做,多關注一些相關的公眾號(比如汽車服務內參),轉發一些符合客戶需求的文章,花幾秒鍾就能打中好友的痛點了。
2.發送時間
朋友圈的發布時間和頻率需要和門店的目標群體相結合,內參君在這里用上班族來舉例:
一般上班族刷朋友圈的時間主要在早上8:~10::00;中午12:00~13:00;晚上17:00~19:00和20:00~0:00。
以上班族為目標群體的汽修店,就可以在這幾個高峰時段發布1~2條朋友圈,找點存在感。
3.發布形式
簡單的文字消息容易被用戶忽略。如果不想讓門店的朋友圈消息被「一掃而過」,那麼老闆記得圖文結合,占據盡可能大的篇幅,才能增加被客戶看到的幾率。
4.好友互動
發布朋友圈的時候可以適當加上一些互動的環節,讓用戶也能參與評論,這樣才能增加微信好友的活躍度,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比如老闆可以把修車的常見問題拍照發朋友圈,讓大家一起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不僅給客戶普及了一些保養維修的知識,也會讓客戶認可門店的修車技術。
5.好友維護
不想被客戶拉黑,老闆得給他們點「甜頭」:
比如點贊抽幾名好友送機油、轉發文章領優惠券等等。朋友圈牽扯到車主的利益,車主會為了及時了解優惠信息而關注你的朋友圈消息。
除了給利益,老闆還可以適當發布一些「買家秀」,用別人的嘴講出門店的好,在其他好友的心裡建立起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