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家電大全 > 國家電網正式公布堅強智能電網計劃按照什麼原則推行

國家電網正式公布堅強智能電網計劃按照什麼原則推行

發布時間:2022-08-13 06:30:10

『壹』 國家電網發展戰略方針是什麼

國家電網始終堅持集團化、集約化、標准化、精益化、數字化、國際化的方針,不斷完善更版具競爭優勢的權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截至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1)國家電網正式公布堅強智能電網計劃按照什麼原則推行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適應和引領全球化、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和平等互利的原則,立足主業,發揮企業優勢,積極服務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在全球設立10個辦事處,在美國和德國設立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堅持長期戰略,實施本土化運營;堅持規范運作,實現長治久安;堅持共享發展,促進合作共贏。

『貳』 國家電網公司公布的中國智能電網發展計劃及其建設內容是什麼

智能電網計劃(Smart grid plan;Intelligent electrical network plan )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的,其內容有:以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堅強智能電網的主要作用表現為,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提高電網大范圍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實現電力遠距離、大規模輸送。
2009年—2010年是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准,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製,開展各環節的試點;
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設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
2016年—2020年是引領提升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屆時,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
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
2016年至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屆時,國家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說。
但國家電網公司負責人昨日同時明確表示:由於國情、發展階段及資源分布的不同,中國的智能電網和美國的智能電網在內涵及發展的方向、重點等諸多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區別」。
在中電聯獲悉,2020年中國將建成以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同步電網為中心,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聯結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同步電網形成「五縱六橫」主網架。
作為重要的送端電網,西北電網「十二五」期間將在已有的750千伏電網結構基礎上,加強省區間聯系,提高電網交換能力和抵禦嚴重故障能力,保障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消納。實現與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緊密相聯。
「十二五」期間,南方電網將重點建設糯扎渡、溪洛渡等大型電站外送直流工程。2015年西電東送主網架在2010 年「五直八交」的基礎上形成「九直八交」送電通道,各省(區)形成堅強的500千伏骨幹網架,實現海南與南方主網500千伏雙迴路聯網,加強與港澳特區聯網,保障港澳電力可靠供應。
此外,到2015年,全國城市用戶供電可靠率將達到99.943%以上,農村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765%以上。2020年城市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955%以上,農網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810%以上。
中電聯有關負責人透露,中國電網智能化發展將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訊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調控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六大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到「十二五」末,中國智能電網技術和關鍵設備將實現重大突破,智能化標准體系基本完善,電網智能化達到較高水平。

『叄』 國家電網什麼時候提出的「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堅強智能電網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2009年至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准、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製,及各環節試點工作;2011年至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2016年至2020年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不僅如此,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會議上還首次表示,中國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電網發展道路。 「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因此,「堅強」和「智能」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內涵。只有形成堅強網架結構,構建「堅強」的基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技術特徵,才能充分發揮堅強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壓就為發展智能電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提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我們將要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將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准、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快建設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構成的特高壓骨幹網架,在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同時,圍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主要環節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分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穩定水平、以及電網與電源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得到顯著提高,使「堅強智能電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肆』 什麼是堅強智能電網

堅強智能電網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

因此,「堅強」和「智能」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內涵。只有形成堅強網架結構,構建「堅強」的基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技術特徵,才能充分發揮堅強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壓就為發展智能電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提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我們將要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將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准、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快建設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構成的特高壓骨幹網架,在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同時,圍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主要環節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分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穩定水平、以及電網與電源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得到顯著提高,使「堅強智能電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伍』 我國是什麼時候正式提出建設智能電網的

2009年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在「2009特高壓輸電技術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名為「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

2009年至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重點開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准、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製,及各環節試點工作;

2011年至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

2016年至2020年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不僅如此,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會議上還首次表示,中國將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電網發展道路。 「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台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因此,「堅強」和「智能」是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內涵。只有形成堅強網架結構,構建「堅強」的基礎,實現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智能」技術特徵,才能充分發揮堅強智能電網的功能和作用。特高壓就為發展智能電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提出的目標是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統一堅強智能電網。我們將要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國家電網將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准、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快建設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構成的特高壓骨幹網架,在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同時,圍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主要環節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分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發展。

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使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穩定水平、以及電網與電源和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得到顯著提高,使「堅強智能電網」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陸』 智能電網計劃的三階段

國家電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分三個階段推進「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
2016年至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屆時,國家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國家電網有關人士說。
但國家電網公司負責人昨日同時明確表示:由於國情、發展階段及資源分布的不同,中國的智能電網和美國的智能電網在內涵及發展的方向、重點等諸多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區別」。

『柒』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戰略框架是什麼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訪美,與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相晤,並在華盛頓發表演講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全面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以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徵的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國家電網選擇了"堅強智能電網"這一概念,開始加入全球電力改革戰。不過從字義上理解,"堅強智能電網"僅是生硬的復制了美國"堅強的智能電網"(Strong Smart Grid)的概念,其"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內涵,在概念上也存在著相互交叉和語義重復。"互動化"實際上是上述"四化"概念的靈魂和本質,完全可以直接統一稱謂為"互動電網"。

『捌』 智能電網技術的分析

《智能電網技術》主要內容:
智能電網是當前全球電力工業關注的熱點,涉及從發電到用戶的整個能源轉換過程和電力輸送鏈,成為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智能電網技術》在借鑒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結合正在開展的研究實踐工作,對智能電網的概念、主要領域和關鍵技術、工程實踐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介紹。
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要介紹智能電網的基本知識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介紹智能電網基礎技術、大規模新能源發電及並網技術、智能輸電網技術、智能配電網技術、智能用電技術、智能電網實踐與展望。附錄中對目前智能電網技術標准體系及部分智能電網國際組織與研究機構進行了簡要介紹。
《智能電網技術》主要供電力系統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高等院校相關人員參考。
智能電網(smart power grids),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路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感測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
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將智能電網 定義為:

一個由眾多自動化 的輸電和配電系統構成的電力系統,以協調、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實現所有的電網 運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響應電力市場和企業業務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 架構,實現實時、安全和靈活的信息流,為用戶提供可靠、經濟的電力服務。

中國的智能電網的基本特徵是在技術上要實現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

智能電網概念的發展有3個里程碑:

第一個就是2006年,美國IBM公司提出的「智能電網」解決方案。IBM的智能電網主要是解決電網安全運行、提高可靠性,從其在中國發布的《建設智能電網創新運營管理-中國電力發展的新思路》白皮書可以看出,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感測器 連接資產和設備提高數字化程度;二是數據的整合體系和數據的收集體系;三是進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據已經掌握的數據進行相關分析,以優化運行和管理。該方案提供了一個大的框架,通過對電力生產、輸送、零售的各個環節的優化管理,為相關企業提高運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繪了一個藍圖。是IBM一個市場推廣策略。

第二個是奧巴馬上任後提出的能源計劃,除了已公布的計劃,美國還將著重集中對每年要耗費1200億美元的電路損耗和故障維修的電網系統進行升級換代,建立美國橫跨四個時區的統一電網;發展智能電網產業,最大限度發揮美國國家電網 的價值和效率,將逐步實現美國太陽能 、風能、地熱能的統一入網管理;全面推進分布式能源管理,創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可以看出美國政府的智能電網有三個目的,一個是由於美國電網設備 比較落後,急需進行更新改造,提高電網運營的可靠性;二是通過智能電網建設將美國拉出金融危機的泥潭;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個是中國能源專家武建東提出的「互動電網」。互動電網,英文為Interactive Smart Grid,它將智能電網的含義涵蓋其中。互動電網定義為:在開放和互聯的信息模式基礎上,通過載入系統數字設備和升級電網網路 管理系統,實現發電、輸電、供電、用電、客戶售電、電網分級調度、綜合服務等電力產業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級化互動管理,是集合了產業革命、技術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綜合性的效率變革。它將再造電網的信息迴路,構建用戶新型的反饋方式,推動電網整體轉型為節能基礎設施,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客戶成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創造電網價值的最大化。

歷史發展

2005年,坎貝爾發明了一種技術,利用的是(Swarm )群體行為原理,讓大樓里的電器互相協調,減少大樓在用電高峰期的用電量。坎貝爾發明了一種無線 控制器 ,與大樓的各個電器相連,並實現有效控制。比如,一台空調運轉15分鍾,以把室內溫度維持在24℃;而另外兩台空調可能會在保證室內溫度的前提下,停運15分鍾。這樣,在不犧牲每個個體的前提下,整個大樓的節能目標便可以實現。這個技術賦予電器於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006年歐盟理事會的能源綠皮書《歐洲可持續的、競爭的和安全的電能 策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Sustainable,Competitive and SecureEnergy)強調智能電網技術是保證歐盟電網電能質量的一個關鍵技術和發展方向。這時候的智能電網應該是指輸配電過程中的自動化技術。

2006年中期,一家名叫「網點「(Grid Point)的公司最近開始出售一種可用於監測家用電路耗電量的電子產品,可以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調整家用電器的用電量。這個電子產品具有了一部分交互能夠,可以看作智能電網中的一個基礎設施。

2006 年,美國IBM公司曾與全球電力專業研究機構、電力企業合作開發了「智能電網」解決方案。這一方案被形象比喻為電力系統的「中樞神經系統」,電力公司可以通過使用感測器、計量表、數字控制項和分析工具,自動監控電網,優化電網性能、防止斷電、更快地恢復供電,消費者對電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細化到每個聯網的裝置。這個可以看作智能電網最完整的一個解決方案,標志著智能電網概念的正式誕生。

2007年10月,華東電網正式啟動了智能電網可行性研究項目,並規劃了從2008年至 2030年的「三步走」戰略,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電網高級調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數字化電網,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電網。該項目的啟動標志著中國開始進入智能電網領域。

2008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得(Boulder)已經成為了全美第一個智能電網城市,每戶家庭都安裝了智能電表 ,人們可以很直觀地了解當時的電價,從而把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燙衣服等安排在電價低的時間段。電表還可以幫助人們優先使用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同時,變電站可以收集到每家每戶的用電情況。一旦有問題出現,可以重新配備電力。

2008年9月 Google與通用電氣聯合發表聲明對外宣布,他們正在共同開發清潔能源業務,核心是為美國打造國家智能電網。

2009年1月25日美國白宮最新發布的《復甦計劃尺度報告》宣布:將鋪設或更新3000英里輸電線路,並為4000萬美國家庭安裝智能電表——美國行將推動互動電網的整體革命。2月2 日能源問題專家武建東在《全面推動互動電網革命拉動經濟創新轉型》的文章中,明確提出中國電網亟須實施「互動電網」革命性改造。

2009年2月4日,地中海島國馬爾他在周三公布了和IBM達成的協議,雙方同意建立一個「智能公用系統」,實現該國電網和供水系統數字化。IBM及其合作夥伴將會把馬爾他2萬個普通電表替換成互動式電表,這樣馬爾他的電廠就能實時監控用電,並制定不同的電價來獎勵節約用電的用戶。這個工程價值高達9100萬美元(合7000萬歐元),其中包括在電網中建立一個感測器網路。這種感測器網路和輸電線、各發電站以及其他的基礎設施一起提供相關數據,讓電廠能更有效地進行電力分配並檢測到潛在問題。 IBM將會提供搜集分析數據的軟體,幫助電廠發現機會,降低成本以及該國碳密集型發電廠的排放量。

2009年2月10日,谷歌表示已開始測試 名為谷歌電表﹙PowerMeter﹚的用電監測軟體。這是一個測試版在線儀表盤,相當於谷歌正在成為信息時代的公用基礎設施。

2009年2月28日,作為華北公司智能化電網建設 的一部分——華北電 網穩態、動態、暫態三位一體安全防禦及全過程發電控制系統在京通過專家組的驗收。這套系統首次將以往分散的能量管理系統、電網廣域動態監測系統、在線穩定分析預警系統高度集成,調度人員無需在不同系統和平台間頻繁切換,便可實現對電網綜合運行情況的全景監視並獲取輔助決策支持。此外,該系統通過搭建並網電廠管理考核和輔助服務市場品質分析平台,能有效提升調度部門對並網電廠管理的標准化和流程化水平。

美國谷歌2009年3月3日向美國議會進言,要求在建設「智能電網(Smart Grid)」時採用非壟斷性標准。

2010年1月12日,國家電網公司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意見》,確定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智能電網主要特徵要素(Key Elements)

歸納為六點,即具有堅強、自愈、兼容、經濟、集成、優化等特徵。

(1)堅強(Robust)

在電網發生大擾動和故障時,電網仍能保持對用戶的供電能力,而不發生大面積的停電事故;在自然災害和極端氣候條件下、或人為的外力破壞下仍能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具有確保信息安全的能力和防計算機 病毒破壞的能力。

(2)自愈(Self-Healing)

具有實時、在線連續的安全評估和分析能力,強大的預警控制系統和預防控制能力,自動故障診斷、故障隔離和系統自我恢復的能力。

(3)兼容(Compatible)

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正確、合理地接入,適應分布式發電 和微電網的接入,能使需求側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和提高,實現與用戶的交互和高效互動。

(4)經濟(Economic al)

支持電力市場和電力交易的有效開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降低電網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集成(Integrated)

實現電網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採用統一的平台和模型,實現標准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的管理。

(6)優化(Optimized)

通過優化提高資產的利用,降低投資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

閱讀全文

與國家電網正式公布堅強智能電網計劃按照什麼原則推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樓怎麼加蓋防水 瀏覽:899
尚品宅配與瑪格定製傢具哪個好 瀏覽:30
樓宇可視電話維修 瀏覽:471
多聯機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970
老兵手機維修怎麼樣 瀏覽:959
內蒙古電力和國家電網什麼關系 瀏覽:137
房子內室翻新刷漆多少錢 瀏覽:425
淘淘傢具 瀏覽:521
電腦新買來怎麼辨別是不是翻新機呀 瀏覽:909
金屬舊翻新怎麼翻新 瀏覽:897
傢具占房價多少 瀏覽:638
地板防水層是怎麼做的 瀏覽:203
什麼樣的櫃子門板防水 瀏覽:559
薄膜集成電路 瀏覽:643
影馳內存返廠維修要多久 瀏覽:798
廢舊化妝櫃子翻新怎麼刷漆 瀏覽:751
北京迪信通維修電話 瀏覽:166
檀木和金木傢具哪個貴 瀏覽:401
麻將機色盤維修視頻 瀏覽:463
舒樂傢具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