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科學家
科學家所從事的科學研究是一項非常崇高的事業,自然科學是對自然界基本事實的發現,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歸納,是人們揭示真理的一種認識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使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准確,然後成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力量。科學也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與藝術文化有相通之處,求真、求善、求美。科學最終造福於社會,這不僅體現在它對技術發明和產業發展所提供的源頭知識,也包括科學研究對於培養人才的促進作用,體現以科學為指導的為人類進步展示前景的價值觀及發展觀。
一、 科學需要獻身精神
科學研究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但需要付出艱辛、痛苦的代價,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所以,科學家就不僅需要好奇心,而且更需要獻身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古今中外,老一輩的科學家為我們今天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如兩次獲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先生等。他們為了達到科學的最高境界,並使之成為服務社會、強盛民族的力量,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不顧個人安危,保持了科學家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和一絲不苟的科學作風,孜孜不倦地為追求真理而奮斗終生。
居里夫婦科學成就蓋世,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創造以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回應道:「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居里夫婦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居里夫人還將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8噸鈾礦石渣提取0.1克鐳),價值高達100萬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從事腫瘤研究的實驗室。居里夫人一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最後由於惡性貧血獻身於她終身熱愛的科學。
鄧稼先為了祖國的原子能事業,長期隱姓埋名。他在一次核試驗時發現某個方面的問題後,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他一個人走進了試驗場地,很快找到核心部件,用手捧著走了出來,最後證明是降落傘的問題,就是這一次,在他體內埋下了致命性輻射病的禍根。楊振寧博士和他是同學,一起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楊振寧博士曾對他說過:「我的名氣比你大,但你的貢獻比我大」。
二、科學需要嚴謹態度
正因為科學追求的是崇高的目標境界,做科學就來不得半點虛假。嚴肅的科技工作者對實驗研究所產生的各種事實、數據必須要求其有可重復性,測量必須精確。近代科學以科學假說為驅動,然後用實驗求真、去偽存真,通過科學探索,揭示自然的本質。
一般來說科學研究都有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過程,有時候一個實驗所反映的事實有可能從局部來看是正確的,然而從整體看有可能是偏頗的。實驗結果報道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是實驗操作失誤發生錯誤,也有可能是客觀的實驗結果,由於實驗設計不周或缺乏必要的對照,而得到錯誤的結論。因此,作為科學工作者必須要有自知之明,不僅要對科學實驗的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數據的測定、採集和處理,以及結論的作出慎之又慎,而且即使有相當不錯的獲得同行認可的成績,也不宜將某個階段性工作的意義過於誇大。對於一個科學問題,只有長期、深入、系統地研究,方能得到比較完整的認識,達到對規律的把握,也許還能轉化為對社會的實際貢獻。
在我們自己的工作中,對於科學創新的艱巨性、嚴謹性有了一些體會。如1986年,上海血液學所在國際上首先證明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可以在分化誘導劑的作用下獲得臨床完全緩解,也就是可將白血病細胞改造成為接近正常細胞的途徑來實現白血病的治療。論文送往國際雜志後,許多國際權威對此表示懷疑,我們用大量數據小心求證,用事實證明這種思路是正確、可行的。後來,這篇論文在國際血液界最權威雜志《Blood》發表,據統計是我國各領域引證率最高的文章,更重要的是,這種白血病誘導分化療法現已為國內外同行廣泛採用,使這一類型白血病成為國際上第一個可治癒的成人白血病。1990年我們又在國際上發現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第一例變異型染色體易位,這是對國際權威的挑戰。當時,我們並沒有馬上對外宣布,而是反復求證,從細胞、染色體、分子水平,用各種方法證實變異型染色體易位的存在,直至克隆到該易位導致的特異致病基因,並且證明該變異型染色體易位與患者臨床預後較差有關,這才在高水平雜志上進行發表,其意義被以後我們自己的工作,以及國際同行的工作所不斷肯定與拓展。因此,我們每提出一個學術觀點,每發表一篇論文,每發明一種新方法或技術都是不斷求證的過程。特別是國內外同行對我們工作提出的質疑或修改意見,都使我們的研究更入佳境。科學的本質是批判的,我們要勇於接受同行的評價。
三、科學需要良好環境
那麼科學文明發展到今天,為何國內外有悖科學道德的事件時有發生?這與社會環境、體制機制和個人道德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隨著科學經濟功能的突現,科學的榮譽與日俱增,社會對科學越來越重視,科學這片凈土再也不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了。它還成為政府、企業乃至其他社會團體關注的焦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大轉變的時期,科學界並不是真空地帶,社會上的浮躁風氣與商業投機心理影響到了科研領域,使本來應該是探索未知的科學研究工作成為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商業行為。在不良風氣的影響下,科學界出現了科研成果造假、論文數據剽竊等丑惡現象,對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負面影響。
其次,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初期的某些弊端也反映到科學技術研究的機制體制中,出現了某些誘發學術不端行為的土壤,比如追求短期效應的評價機制等。真正的科學評價體系應該是多元的,不能單純地看科研項目申請數量和論文產出的數量。有的單位甚至將科研經費申請量直接與個人收入等比掛鉤,在獎勵方式上只注重申請人或第一作者而不提倡團隊精神等做法,在相當程度上侵蝕了科學界的肌體。此外,研究項目資助強度過低而渠道又過於分散的體制性困惑,則使得相當部分科研人員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申請項目上而無心作深入長期的科研項目。為此,決策部門應針對時弊,要防止重數量輕質量,重短期輕長期,重個人得失輕國家目標的傾向,制訂多元的合理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和獎懲辦法。
對於科技界少數人的不端行為和作風,在追溯其社會根源,即社會轉型時期的結構性問題或體制性問題時,並不意味著學者本身的道德責任可以因此得到寬宥和推卸。胡錦濤總書記發出了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以崇尚科學為榮」的號召。如何提升中國科技界的整體素質,關繫到我國科學事業的前途。所以,科技界廣大有識之士近年來一直呼籲加強科學道德建設,講求學術信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中國科協最近頒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要認真學習《規范》,進一步認識科研道德規范的重要性。要認真分析造成學術腐敗等不良現象的社會根源,自覺地抵制市場經濟轉變初期的浮躁作風,同時積極建立起有效的社會監督約束機制,制訂科技人員道德行為准則。在此基礎上,還要繼續加強科技立法,依據法律遏制科技領域的不良行為和腐敗事件。科技人員本身要道德自律,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科學的本質是不懈求知、求真和捍衛真理。要保障知識的真實可靠就必須誠實守信。這樣的價值也是人類知識發展的前提與科學家做人的准則,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在科研活動中做到誠實、忠實地提供信息。在科學實踐中要做到精確、嚴謹、細心地設計和進行科學實驗,准確無誤地記錄和報告結果,杜絕粗枝大葉;科學分析要做到客觀,讓事實說話,避免主觀和偏見;在科研中要強調團隊精神,提倡尊重同行,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在研究效率方面要做到高效,珍惜資源,力戒浪費,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使科學真正為探索未知、認識世界和造福社會服務
⑵ 如何成為科學家
保持對科學的樂趣,好好學習(但這只是一種途徑,通過學習掌握必要的知識和能力,而非做題的能力),進行探究與思考,從寬從廣擴展你的知識面,從大量的知識中發現問題,並加以探索研究,思考。不要怕難,不要怕混亂,當你有所發現時里真的會有陶醉的(如果你真的愛科學)
如果你選擇了科學作為你的職業,你必須記得,你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科學家必須是執著的,而不是好表演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有人不理解你,但只要你認為是對的就別管了,你要能忍耐孤獨。不要想著一定要發明發現什麼,真正的科學是沒有功利主義的,僅僅因為深愛科學,你的探索將會有發現。
這一切的探索完全可以從小開始,等大了往往江郎才盡。
我就很愛好科學,並且對科學有很敏銳的洞察力,你可以與我討論,去貼吧看我的科學貼。
這全是一腔肺腑之言,純手打,滿意採納。
⑶ 如何才能做一個科學家
有這樣的理想很好。不過我先提醒一下,要想成為科學家之類的,觀察力、想像力、理解力等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科學家更重要的應該是他們所具有的品質。不用具體說你也應該知道需要什麼樣的品質,如果不明白可以看看已故三錢老科學家的人生故事,特別是錢學森,我非常尊敬他。還有,初二的你可能對這方面了解的少點,需要指明的是科學不等於物理學,物理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也是基礎的方面。大學物理教授也並不都是科學很厲害的人,不是我對教授們的工作不尊重,國內大學多的是,質量沒保證。即使是名牌大學,也是有南郭先生的。你還沒到那時候,坦白說,國內的學術氛圍不是很理想,當然也是有些大學的部分師生值得尊敬的。
至於你要怎麼做,很難給你詳細的回答,因為我不了解你的情況,但有的可以幫你分析一下。下面我說的是一般情況,當然有些奇才怪才不一定是這樣的。要想在科學上有建樹,肯定離不開大學,你要學東西,真正的東西很多是在大學里學的,將來的科研也是很難和大學脫離關系的。所以要盡可能的去好的大學。國內有些好大學,這些大學有各有自己的強處,比如清華、北大、復旦等等。最好的就是到國外去了,如果有條件,這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來說,出國的話是大學本科後出國的,到國外好的大學讀研究生等。如果真有那個時候,希望你學了東西後能回來。當然也並非一定要出國,國內也有好大學的。初二的你,還沒經歷過中考高考,這些很可能都是你要面對的。如果真想做科研,大的方向建議,初中以讓自己更加全面為主。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不要有弱科,越突出越好,這對你來說應該很容易吧。而且英語也很重要,如果可以,早些學的好好的,肯定對將來大有幫助,因為基本上一流的科學技術都和英語有關的,撇開這不說,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出國考試等等,英語都是很非常重要的。學英語也不是很困難,不要掉進這怪圈裡,覺得理科好的學生英語就難學好。其他的科目,不要求成為佼佼者,但一定不能成為弱者。課外的,可以看看和科學相關的一些書,啟發自己的興趣,增加自己對這方面的了解。你現在對科學的理解還是比較狹隘的,如果缺乏一些必要的了解,只知道自己喜歡,將來面對的時候,可能會很茫然。初中不是有很多什麼各種科目的競賽的嗎?可以鍛煉鍛煉自己,高中也同樣如此的。到了高中,課內的學習也要學好,對你有信心的。同時高中時也可以提前學些大學裡面的你感興趣方面的基礎課程。這樣,到了大學,你可以走在前面。
⑷ 如何當一名科學家
前言:剛用手機回答你這問題,悲劇打了近100手機突然關機了.(@﹏@)~
正文:HI,同道中人,我也是初三我也是在找和你一樣的問題時發現了你的問題,我一直有著和你一樣的理想。今天在網路得到了很多感想。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們一樣的人,也聽到了他們的立言,很堅定,而且我知道有很多人實力比我強。如果你真的對你現在的理想很堅定,那麼現在學習肯定是很重要的,對於高中而言,我們現在的物理,數學,化學像幼兒園一樣的簡單。如果學好了這些我認為大致成為科學家的方向就是這樣吧(科研方面的工作,化學或者物理方面的研究也就是科學家了,只是成就的大小問題而已):高中畢業——讀完大學——出國留學(我認為很重要,像錢學森,楊振寧,丁*中都是到美國留學的——攻讀博士——當上研究院院士或學校教授(從一些影片資料得知像愛因斯坦這樣的著名人士都是在劍橋大學邊當教授,邊搞研究的),差不多就這樣了吧。但這肯定很不容易,你上網路一點,數數看有多少人像干這一行,競爭絕對沒的說,或許我們以後就是對手了。
順便說一下,那些很老土的詞語:要堅強,不氣餒,孜孜不倦......聽起來很不順耳,但真的是硬道理。
朋友,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見解,按著別人的說法做那可就沒意思了。我以前迷茫的時候也和你一樣。經常為怎麼拼搏而困惑,後來就決定做一個一生求學的科學家,人這一生,不敢點大事業來可惜了呀!!!!
參考資料上的我覺得很好,看看吧。
-------------------------END
BY-----VC384
⑸ 怎樣成為科學家
1、小學階段。培養對於科學的興趣愛好,可以通過科技小製作,一些簡單有趣的小改造來展現科學的魔力,發掘科學的魔力,並保持良好的好奇心。
2、初中階段。掌握基本的數學計算,感受數學作、為科學的工具的作用。簡單的數學思維能力,書本上出現的有趣的物理,化學實驗,都可以在課堂、課外展開,繼續加強對於科學的興趣,同時動手能力有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3、高中階段。鑒於目前的情況,大學基本是由高考決定的,所以高中期間應努力學習課本知識,明白自己正在做重要的鋪墊。這時候,大量的理科,文科知識開始積累,人腦的記憶力處於很好的水平,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高度。
4、大學階段。基本只要進入本科大學,都是很有機會成為科學家的。大一時推薦多找牛逼的老師進行交流,大學老師都是博士級別的,不僅知識豐富,而且科研資源豐富,在暑期的時候,可以嘗試去給老師幫忙做實驗,這是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科研,基本是一次科學家的預演。大二開始准備考研,或者保研,大學和研究所均可,關鍵導師要好。
5、研究生階段。這時候基本就是預備科學家的角色了,你要抵制周圍同學們創業,工作帶來的收入差距誘惑,繼續從事自己為了全人類謀福利的事業,把文獻當成你的精神食糧,不斷地找項目,做研究,一路前行!
6、博士生階段。這時候科學家已經十拿九穩了,地位和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改觀,並且夢想就在眼前,咬咬牙,就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家了。
⑹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科學家
首先要對你表示敬意,因為很多人包括我都有過理想,但是都被現實磨滅了。希望你能堅持。
你是學物理的,知道能量守恆,拿到現實中也是一樣的,想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甚至付出要比得到的少很多。
你的理想註定是一條孤獨的路,在這條路上能給你幫助的人太少了。因為從來沒有一個科學家他的所有知識都是別人教給的。要做科學家就要有創新,要研究出比前人所不知道的東西。做不到這點就不是科學家,知識再多,充其量只能稱為人形電腦。
你實現理想一定是艱苦的。因為你要先學到大量的相關科學知識。需要時間、需要恆心、需要毅力。除了學習科學,你還要融入社會,因為你活在社會里,生在人群中。有的人給你幫助,有的給你困惑,有的給你麻煩。你要解決這些。你要充分的排除一切影響你前進的東西,與之斗爭,堅持本心,努力前進,奮斗不停。
你要實現理想要有一個前進的方向。這個方向別人給的不見得適合你,你只有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認真的回顧、總結、分析。一是要想你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二是你將怎樣達到你的目標,三是你能夠付出的是什麼。四是你所規劃的幾個目標哪個最容易實現。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如此的大。就像我們看到電影中的"我要做超人,我要保護地球「這個不容易實現。所以你要知道你的科學家夢想可以從這個借鑒。
科學家有很多種,應用物理類的科學家業很多。所以你一定要從中選擇你自己感興趣的,或者你自己認為自己應該在這個方向上作出努力的。然後作出你自己的規劃,按年限做,看看自己的選擇實現的可能性。為了你的目標,為了你的計劃的實現,你要學什麼,你要做什麼,你能付出什麼。付出一切不可能、拋家舍業不現實、沒有事業和金錢的支撐玩不了。
當你以上的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就現實一點。先活著、好好的活著。讓自己活得比較的適宜。因為你去要飯再做科學家就難上加難了。同時再學習,大量的學習,無限量的學習。學習科學知識,借鑒別人的經驗,總結別人的教訓。就像我們吃飯一樣,從各種食物里汲取自己的營養。
然後你就做好准備、將你的眼睛磨的雪亮的准備。發現適合你的機會就去爭取、拚命的爭取。
爭取到了就要好好的把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為自己的理想服務。有時就像戰爭一樣,敵人也是你的資源。
但是你要把握本心,不能迷失自己。你在前進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方法、手段、措施、謀略只是為了你的目的而服務。就像你賺錢只是為了你的夢想、而你的夢想不是賺錢。所以你要實現自己的階段目標的同時也要付出,給別人實現他們的一些目的。這樣你才能團結、帶動和利用好你周邊的人、事、務來為你服務,為你的目標服務。
朋友,我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很有感慨,心中也激動不已,中午忘了吃飯。
希望你能實現你的理想
希望我的感慨能給你一定的幫助,哪怕是一絲絲、一點點。
也希望我們能夠成為朋友,哪怕我們沒見過,將來也見不到。
88吃飯去了
⑺ 怎樣當一名科學家 劉華傑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