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備外殼接地阻抗為多少屬正常
不是測試機台外殼對電源地線阻抗的,應測試接地端與大地的電阻率,設備功率<100KW要求接地電阻≤10歐,以上的要求≤4歐。
『貳』 零線與地線之間的電阻到底應為多少
地下和零線都是和大地接通的,在變壓器處,變壓器的中性線(零線)和變壓器的外殼都接在可靠的接地體上,同時引出零線和地線。
三相四線制時,只引出零線沒有地線;三相五線制時,引出零線和地線;三相四線制時,用戶沒有地線,如要保護接地需要自己把安裝金屬接地裝置。
三相五線制時,引出的零線和地線一直通向千家萬戶;零線的作用是向家庭提供穩定的220v的電壓。
地線的作用是把家電的金屬外殼接地,讓金屬外殼和大地同電位,萬一家電漏電時人觸摸了不被電傷。
漏電保護器的作用是當電器設備漏電獲人觸摸到帶電體時跳開供電開關,實現對人體的安全保護。
地線和漏電保護器都是保護人的,是雙重保護,前者實現了金屬外殼不觸電,後者實現了觸了電會跳閘。
不管何種供電方式,零線和地線都要接地,都是相通的,沒有電阻。只要零線接地,漏電保護器就能跳閘。
(2)家電對地阻抗多少安全擴展閱讀:
地線與零線的區別和特點
在 TN-S 供電系統中,一般情況下居民用電負載是不相同的,即三相負載不平衡,三相變壓器一般採用Y-YN0 接線,變壓器的三相繞組的中性點接在一起,並且接地(如圖1 所示),這條線引出來就是零線(N),零線的干線部分也叫中線,中線保證了三相不平衡負載每一相的電壓相等,都等於220V,故中線上,不許安裝保險絲或開關。
這三相四線(U、V、W、N)從配電房來到民用建築,每一幢建築物正常的情況下都要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接地裝置,從接地裝置拉出來的線就是地線(PE)。一般在建築物的一樓,地線和從配電房過來的零線,合二為一地連接在一起。
然後又一分為二變為零線和地線提供給大樓的每一個單元,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中線(零線的干線部分)重復接地,提高系統的接零保護水平,減輕故障時的觸電危險。按國家標准要求零線用藍色的外皮而地線是用黃綠雙色線的外皮。
綜上所述零線就是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所拉出來的線,而地線就是建築物接地裝置所拉出來的線。正常情況下,零線的干線部分將通過較小的不平衡電流。
但每一相零線所通過的電流和這一相火線所通過的電流是相等的,而地線是沒有任何電流通過的,和地線相連接的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在正常運行時不帶電位。零線和地線不可以對調,如果對調漏電保護開關將會動作,切斷電源。
『叄』 國標電子設備對地阻抗是多少
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統根據配電系統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電流的大小規定了不同的電阻值,把目前規范中的一些規定值現做一個摘錄。其中有兩本規范根據09年建設部文件已經更新或者作廢了。但仍然可以參考。
(1)信號接地——為保證信號具有穩定的基準電位而設置的接地。
(2)功率接地——除電子設備系統以外的其他交、直流電路的工作接地。
(3)保護接地——為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的接地。
14.7.4.3 電子設備接地電阻值除另有規定外,一般不宜大於4Ω並採用一點接地方式。電子設備接地宜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接地體。但此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Ω。若與防雷接地系統分開,兩接地系統的距離不宜小於20m。不論採用共用接地系統還是分開接地系統,均應滿足本規范第12章防雷有關條款的規定。
電子設備應根據需要決定是否採用屏蔽措施。
(1)直流地(包括邏輯及其他模擬量信號系統的接地)。
(2)交流工作地。
(3)安全保護地。
以上三種接地的接地電阻值一般要求均不大於4Ω。在通常情況下,電子計算機的信號系統,不宜採用懸浮接地。
14.7.5.2 電子計算機的三種接地裝置可分開設置。
如採用共用接地方式,其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應以諸種接地裝置中最小一種接地電阻值為依據。若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則接地電阻值應≤1Ω。
參照《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第11、12、22及23章的相關規定,在常規情況下:
2)配電變壓器位於建築物外部時,低壓電纜在引入該建築物處,對於TN-S或TN-C-S系統,PE線或<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4">應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Ω;對於TT系統,PE線單獨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3)對於第二、三類防雷建築物,當專引人工防雷引下線時(該情形極少),每根引下線的沖擊電阻分別不宜大於10Ω、30Ω; 當利用自然防雷引下線時,每根引下線的沖擊電阻數值可不做規定;
4)除另有規定外,電子、信息及計算機設備接地電阻值不宜大於4Ω;
5)當採用共用接地方式時,其接地電阻應以諸種接地系統中要求接地電阻最小的數值作為依據。除另有規定外,諸種接地系統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接地體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Ω。
另須特別注意:判斷建築物內的電子、信息及計算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一般是以其設備機房及主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作為重要衡量標志的。
11.0.4 綜合布線系統採用屏蔽措施時,必須有良好的接地系統,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值,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不應大於4Ω,採用聯合接地體時,不應大於1Ω。
2 採用屏蔽布線系統時,所有屏蔽層應保持連續性。
3 採用屏蔽布線系統時,屏蔽層的配線設備(FD或BD)端必須良好接地,用戶(終端設備)端視具體情況宜接地,兩端的接地應連接至同一接地體。若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於1Vr.m.s。
7.0.3在電信間、設備間及進線間應設置樓層或局部等電位接地<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0">。綜合布線系統應採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統,如單獨設置接地體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如布線系統的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於1Vr.m.s。
7.0.5樓層安裝的各個配線櫃(架、箱)應採用適當截面的絕緣銅導線單獨布線至就近的等電位接地裝置,也可採用<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9">內等電位接地銅排引到建築物共用接地裝置,銅導線的截面應符合設計要求。
7.0.6纜線在雷電防護區交界處,屏蔽電纜屏蔽層的兩端應做等電位連接並接地。
2.9.2 接收天線的豎桿(架)上應裝設避雷針。避雷針的高度應能滿足對天線設施的保護。當安裝獨立的避雷針時,避雷針與天線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應大於3m。
2.9.3 獨立避雷針和接收天線的豎桿均應有可靠的接地。當建築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統時,避雷針和天線豎桿的接地應與建築物的防雷接地系統共地連接;當建築物無專門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時,應設置專門的接地裝置,從接閃器至接地裝置的引下線宜採用兩根,從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離沿建築物引下;其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2.5.3 系統的接地,宜採用一點接地方式。接地母線應採用銅質線。接地線不得形成封閉迴路,不得與強電的電網零線短接或混接。
2.5.4 系統採用專用接地裝置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4Ω;採用綜合接地網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Ω。
防雷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和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相連時,兩者間的距離不宜小於20m。
第6.3.7條、靜電接地可以經限流電阻及自己的連接線與接地裝置相連,限流電阻的阻值宜為
第6.4.1條電子計算機機房接地裝置的設置應滿足人身的安全及電子計算機正常運行和系統設備的安全要求。
易燃易爆場所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靜電接地電阻值有特殊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當採取間接靜電接地時,其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MΩ。
5.2.3 共用接地裝置應與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連接,通過接地干線引至樓層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設備機房的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應與預留的樓層主鋼筋接地端子連接。接地干線宜採用多股銅芯導線或銅帶,其截面積不應小於16mm2。接地干線應在電氣豎井內明敷,並應與樓層主鋼筋作等電位連接。
5.2.4 不同樓層的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間或不同雷電防護區的配線交接間應設置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樓層配線櫃的接地線應採用絕緣銅導線,截面積不小於16mm2。
5.2.5 防雷接地與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共用一組接地裝置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按接入設備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
5.2.6 接地裝置應優先利用建築物的自然接地體,當自然接地體的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應增加人工接地體。
5.2.7 當設置人工接地體時,人工接地體宜在建築物四周散水坡外大於1m處埋設成環形接地體,並可作為總等電位連接帶使用。
第3.1.1條 不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廠(礦)區電話交換機、載波機、調度電話總機、會議電話匯接機或終端機、有線廣播擴音機、生產擴音機等通信設備的接地裝置的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二、交流供電或交直流兩用通信設備的接地電阻值,當設備的交流單相負荷小於或等於0.5千伏安時,不應大於10歐;大於0.5千伏安時,不應大於4歐。
第3.1.2條 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廠(礦)區電話交換機的兩組接地體並聯後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表3.1.2的規定。
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電話交換機的接地電阻表3.1.2
≤600
第3.1.3條 當電信站的接地符合第2.1.3條規定時,接地裝置的電阻值應同時符合電信站接地電阻值和國家《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中有關交流供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電阻值的規定。
第3.1.4條 符合第2.1.4條規定的總接地排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歐。
5.3.1 單台容量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並聯運行且總容量超過100kVA的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4Ω。
單台容量不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並聯運行且總容量不超過100kVA的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10Ω。
在土壤電阻率大於1000Ω·m的地區,當達到上述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工作接地電阻值可提高到30Ω。
5.3.2 TN系統中的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在TN系統中,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值不應大於10Ω。
5.3.3
5.3.4 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採用2根及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體做電氣連接。
不得採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採用角鋼、鋼管或光面圓鋼,不得採用螺紋鋼。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體,但應保證其電氣連接和熱穩定。
5.4.6 施工現場內所有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30Ω。
5.4.7 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電氣設備,所連接的PE線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同一台機械電氣設備的重復接地和機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
第4.2.1條 低壓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歐。使用同一接地裝置的並列運行的發電機、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當其總容量不超過100千伏安時,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歐。
第4.2.2條 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採用接零保護時,零線宜在電源處接地,但移動式電源設備除外。架空線路的干線和分支線的終端以及沿線每1公里處,零線應重復接地。電纜和架空線在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築物處,零線應重復接地(但距接地點不超過50米者除外),若屋內配電屏、控制屏有接地裝置時,也可將零線直接連到接地裝置上。
低壓線路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歐。在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歐的電力網中,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超過30歐,但重復接地不應少於三處。零線的重復接地,應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
第4.2.3條 直流電力網中零線重復接地應採用人工接地體,並不得與地下金屬管道等有金屬連接,如無絕緣隔離裝置,相互間的距離不宜小於1米。
5 A
類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
本標准規定了交流標稱電壓500kV及以下發電、變電、送電和配電電氣裝置(含附屬直流電氣裝置,並簡稱為A類電氣裝置)以及建築物電氣裝置(簡稱B類電氣裝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5.1.1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要求如下。
有效接地和低電阻接地系統中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宜符合下列要求:
(5)
公式(5)中計算用流經接地裝置的入地短路電流,採用在接地裝置內、外短路時,經接地裝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電流對稱分量最大值,該電流應按5~10年發展後的系統最大運行方式確定,並應考慮系統中各接地中性點間的短路電流分配,以及避雷線中分走的接地短路電流。
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符合式(5)要求時,可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增大接地電阻,但不得大於5Ω,且應符合本標准6.2.2的要求。
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中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壓與發電廠、變電所電力生產用低壓電氣裝置共用的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式
(6)
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中,計算用的接地故障電流應採用下列數值:①對於裝有消弧線圈的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計算電流等於接在同一接地裝置中同一系統各消弧線圈額定電流總和的1.25倍。②對於不裝消弧線圈的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計算電流等於系統中斷開最大一台消弧線圈或系統中最長線路被切除時的最大可能殘余電流值。
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且應符合本標准3.4要求。
5.1.2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雷電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
獨立避雷針(含懸掛獨立避雷線的架構)的接地電阻。在土壤電阻率不大於500Ω·m的地區不應大於10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變壓器門型構上避雷針、線的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5.1.3 發電廠和變電所有爆炸危險且爆炸後可能波及發電廠和變電所內主設備或嚴重影響發供電的建(構)築物,防雷電感應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
5.1.4 發電廠的易燃油和天然氣設施防靜電接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
5.2.1 架空線路桿塔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5.2.2 架空線路雷電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5.3.1 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向建築物電氣裝置(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電氣裝置,其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與B類電氣裝置系統電源接地點共用的接地裝置。
配電變壓器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築物外時,應符合下式的要求:
R≤50/I (8)
——計算用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為故障點殘余電流。
配電變壓器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築物內時,不宜大於4Ω。
非共用的接地裝置,應符合式(7)的要求,但不宜大於10Ω。
5.3.2 低電阻接地系統的配電電氣裝置,其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本標準式(5)的要求。
5.3.3 保護配電變壓器的避雷器其接地應與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5.3.4 保護配電柱上斷路器、負荷開關和電容器組等的避雷器的接地線應與設備外殼相連,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7.2.1 向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變壓器安裝在該建築物外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的保護接地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式(8)要求且不超過4Ω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當建築物內未作總等電位聯結,且建築物距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距離超過50m時,低壓電纜和架空線路在引入建築物處,保護線(PE)或保護中性線(PEN)應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Ω。
向低壓系統供電的配電變壓器的高壓側工作於低電阻接地系統時,低壓系統不得與電源配電變壓器的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應在距該配電變壓器適當的地點設置專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7.2.2 向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變壓器安裝在該建築物內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本標准5.3.1要求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低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的保護接地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式(5)的要求,且建築物內採用(含建築物鋼筋的)總等電位聯結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7.2.3 低壓系統由單獨的低壓電源供電時,其電源接地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7.2.3 低壓系統由單獨的低壓電源供電時,其電源接地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1—保護線;2—總等電位聯結線; 3—接地線;4—輔助等電位聯結線;
B—總等電位聯結(接地)端子板;M—外露導電部分; C—裝置外導電部分;P—金屬水管幹線;T—接地極
7.2.4系統中當系統接地點和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已進行總等電位聯結時,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不另設接地裝置。否則,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應設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式要求
R≤50/Ia (13)
Ia——保證保護電器切斷故障迴路的動作電流,A。
7.2.5系統的各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可共用同一接地裝置,亦可個別地或成組地用單獨的接地裝置接地。每個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式要求
R≤50/Id (14)
Id——相線和外露導電部分間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電流,A。
7.2.6類電氣裝置採用接地故障保護時,建築物內電氣裝置應採用總等電位聯結。對下列導電部分應採用總等電位連接線互相可靠連接,並在進入建築物處接向總等電位聯結端子板(圖6):
建築物內的水管、煤氣管、採暖和空調管道等金屬管道;
7.2.7 接戶線的絕緣子鐵腳宜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30Ω。土壤電阻率在200Ω·m及以下地區的鐵橫擔鋼筋混凝土桿線路,可不另設人工接地裝置。當絕緣子鐵腳與建築物內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相連時,可不另設接地裝置。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接戶線,當鋼筋混凝土桿的自然接地電阻大於30Ω時,絕緣子鐵腳應接地,並應設專用的接地裝置。
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30、低壓線被建築物等屏蔽的地區或接戶線距低壓線路接地點不超過50m的地方,絕緣子鐵腳可不接地。
7.2.8 建築物處的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的保護接地(含與功能接地共用的保護接地)、總等電位聯結的接地極等可與建築物的雷電保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非有效接地系統應該就是高電阻接地系統,阻值大概在1000歐姆以上。我們常見的TN、TT系統都是有效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一般在1~10之間。電力部的接地系統設計規范里邊有詳細的規定,編號以DL打頭。
電子設備信號地之接地電阻值,IEC有關標准及等同或等效採用IEC標準的國標均未規定接地電阻值,只要實現了高頻的低阻抗接地(不一定是接大地)和等電位聯結即可。當與其他接地系統聯合接地時,按其他接地系統接地電阻的最小值確定。
『肆』 380V電機接地電阻不應該小於多少M歐
380V電機接地電阻不應該小於0.5MΩ(0.5兆歐)。
電機運行規程規定,380V電機用500V搖表測量絕緣,對地大於0.5兆歐為合格。
新電纜要求比較高 ,線芯對外皮的絕緣電阻一般是:3KV應不小於50M歐 ;6KV及以上的應不小於100M歐 。
對於舊電纜沒有明確標准,主要受其環境溫濕度和其它因素影響,所以不同時間的絕緣阻值都不同。經驗:(電壓/1000)M歐,就可以送電,即0.5M左右。
接地電阻大小直接體現了電氣裝置與「地」接觸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網的規模。
接地電阻的概念只適用於小型接地網;隨著接地網佔地面積的加大以及土壤電阻率的降低,接地阻抗中感性分量的作用越來越大,大型地網應採用接地阻抗設計。
選用輕便、准確的異頻測量系統獲得接地阻抗的正確結果,以保障人身、設備的安全,利於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電動機絕緣電阻測量步驟如下:
(1)將電動機接線盒內6個端頭的聯片拆開。
(2)把兆歐放平,先不接線,搖動兆歐表。表針應指向「∞」處,再將表上有「l」(線路)和「e」(接地)的兩接線柱用帶線的試夾短接,慢慢搖動手柄,表針應指向「0」處。
(3)測量電動機三相繞組之間的電阻。將兩測試夾分別接到任意兩相繞組的任一端頭上,平放搖表,以每分鍾120轉的勻速搖動兆歐表一分鍾後,讀取表針穩定的指示值。
(4)用同樣方法,依次測量每相繞相與機殼的絕緣電阻值。但應注意,表上標有「e」或「接地」的接線柱,應接到機殼上無絕緣的地方。『伍』 電器的絕緣電阻一般要求多大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准規定測量帶電部件與殼體之間的絕緣電阻時,基本絕緣條件的絕緣電阻值不應小於2MΩ;加強絕緣條件的絕緣電阻值不應小於7MΩ;
Ⅱ類電器的帶電部件和僅用基本絕緣與帶電部件隔離的金屬部件之間,絕緣電阻值不小於2MΩ;Ⅱ類電器的僅用基本絕緣與帶電部件隔離的金屬部件和殼體之間,絕緣電阻值不小於5MΩ。
家用電器產品絕緣電阻是評價其絕緣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絕緣電阻是指家用電器帶電部分與外露非帶電金屬部分之間的電阻,隨著家用電器工業迅速發展和這類產品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為確保使用者人身安全,對家用電器的絕緣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5)家電對地阻抗多少安全擴展閱讀:
絕緣物在規定條件下的直流電阻。
絕緣電阻是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最基本的絕緣指標。對於低壓電氣裝置的交接試驗,常溫下電動機、配電設備和配電線路的絕緣電阻不應低於0.5MΩ(對於運行中的設備和線路,絕緣電阻不應低於1MΩ/kV)。
低壓電器及其連接電纜和二次迴路的絕緣電阻一般不應低於1MΩ;在比較潮濕的環境不應低於0.5MΩ;二次迴路小母線的絕緣電阻不應低於10MΩ。I類手持電動工具的絕緣電阻不應低於2MΩ。
絕緣電阻:加直流電壓於電介質,經過一定時間極化過程結束後,流過電介質的泄漏電流對應的電阻稱絕緣電阻。
『陸』 電氣設備的接地電阻要求多少
電氣設備接地屬於安全接地,如果是獨立設備,應該不大於4Ω,如果是公共接地應不大於1Ω。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6)家電對地阻抗多少安全擴展閱讀:
接地電阻測量注意點:
1、接地電阻的測量工作有時在野外進行,因此,測量儀表應堅固可靠,機內自帶電源,重量輕、體積小,並對惡劣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2、大於20dB以上的抗干擾能力,能防止土壤中的雜散電流或電磁感應的干擾。
3、儀表應具有大於500kW的輸入阻抗,以便減少因輔助極棒探針和土壤間接觸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
4、儀表內測量信號的頻率應在25Hz~1kHz之間,測量信號頻率太低和太高易產生極化影響,或測試極棒引線間感應作用的增加,使引線間電感或電容的作用,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即布極誤差。
5、在耗電量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測試電流,較大的測試電流有利於提高儀表的抗干擾性能。
6、儀表應操作簡單,讀數最好是數字顯示,以減少讀數誤差。
『柒』 一般接地電阻要求多少啊
接地電阻當然是越小越好,根據設備的不同要求,標准為4--10歐姆,最高不能大於10歐姆,4歐姆以下更好,可是一般很難做到.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7)家電對地阻抗多少安全擴展閱讀:
影響接地電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極的大小(長度、粗細)、形狀、數量、埋設深度、周圍地理環境(如平地、溝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濕度、質地等等。為了保證設備的良好接地,利用儀表對接地電阻進行測量是必不可少的。
接地電阻的測量方法可分為:電壓電流表法、比率計法和電橋法。按具體測量儀器及布極數可分為:手搖式地阻表法、鉗形地阻表法、電壓電流表法、三極法和四極法。
在測接地電阻時,有些因素造成接地電阻不準確:
(1)地網周邊土壤構成不一致,地質不一,緊密、干濕程度不一樣,具有分散性,地表面雜散電流、特別是架空地線、地下水管、電纜外皮等等,對測試影響特別大。解決的方法:取不同的點進行測量,取平均值。
(2)測試線方向不對,距離不夠長。解決的方法:找准測試方向和距離。
(3)輔助接地極電阻過大。解決的方法:在地樁處潑水或使用降阻劑降低電流極的接地電阻。
(4)測試夾與接地測量點接觸電阻過大。解決的方法:將接觸點用銼刀或砂紙磨光,用測試線夾子充分夾好磨光觸點。
(5)干擾影響。解決的方法:調整放線方向,盡量避開干擾大的方向,使儀表讀數減少跳動。
(6)儀表使用問題。電池電量不足,解決的方法:更換電池。
(7)儀表精確度下降。解決的方法:重新校準為零。
接地電阻的測試值的准確性,是判斷接地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測試值一旦不準確,要不浪費人力物力(測值偏大),要不就會給接地設備帶來安全隱患(測值偏小)。
測量儀器
(1)接地電阻的測量工作有時在野外進行,因此,測量儀表應堅固可靠,機內自帶電源,重量輕、體積小,並對惡劣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2)大於20dB以上的抗干擾能力,能防止土壤中的雜散電流或電磁感應的干擾。
(3)儀表應具有大於500kW的輸入阻抗,以便減少因輔助極棒探針和土壤間接觸電阻引起的測量誤差。
(4)儀表內測量信號的頻率應在25Hz~1kHz之間,測量信號頻率太低和太高易產生極化影響,或測試極棒引線間感應作用的增加,使引線間電感或電容的作用,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即布極誤差。
(5)在耗電量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測試電流,較大的測試電流有利於提高儀表的抗干擾性能。
(6)儀表應操作簡單,讀數最好是數字顯示,以減少讀數誤差。
『捌』 設備接地電阻要求標準是多少啊如外殼接地要求
一、設備接地電阻要求標准為4—10歐姆,最高不能大於10歐姆,4歐姆以下更好;
1、專門用於防止靜電危害的接地系統,其接地電阻值不大於100MΩ。但如與其他接地共用接地系統時,則共用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各接地中最小值的要求。
2、計算機等房間一般採用接地的導靜電地板。當其與大地之間在1MΩ以下時,則可防止靜電危害。
3、 在有可能發生靜電危害的房間里,工作人員應穿導靜電鞋,並應使導靜電鞋與導靜電地板之間的電阻保持在0.01~1MΩ以下。
4、 為了防止靜電危害,在某些特殊場所,工作人員不應穿絲綢或某些合成纖維的衣服,並應在手腕上戴接地環以確保接地。
二、外殼接地要求:
1、全封閉組合電器的外殼應按製造廠規定接地;法蘭片間應採用跨接線連接,並保證良好的電氣通路。
2、 高壓配電間隔閡靜止補償裝置的柵欄門鉸鏈處,應用軟銅線連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3、 高頻感應電熱裝置的屏蔽網、濾波器、電源裝置的金屬屏蔽外殼,高頻迴路中外露導體和電氣設備的所有屏蔽部分和與其連接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並宜與接地干線連接。
4、 接地裝置由多個分接地裝置部分組成時, 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便於分開的斷接卡。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連接處應有便於分開的斷接卡。斷接卡應用保護措施。
(8)家電對地阻抗多少安全擴展閱讀:
當電纜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頭的接地線應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後接地;由電纜頭至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段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
直接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變壓器、旋轉電機的中性點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採用單獨的接地線。變電所、配電所的避雷器應用最短的接地線與主接地網連接。
有固定的電源或移動式發電設備供電的移動式機械的金屬外殼或底座,應與這些供電電源的接地裝置有金屬的連接;在中性點不接地的電網中,可小移動式機械附近裝設接地裝置,以代替敷設接地線,並應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體。
所有容積大於50m3和直徑大於2.5m 的儲罐,接地點應不少於兩處。且應沿設備外圍均勻布置,其間距不應30m。當潤滑油的電阻大於1MΩ時,順便的旋轉部分必須接地,否則應採用接觸電刷或導電潤滑劑。
移動的導電容器或器具有可能產生靜電危害時應接地。當利用與導電地板、導電工作台和其他接地物體相連接的方法不能確保其可靠接地時,必須採用可撓的銅線將其直接接地。利用工具操作或檢修這類設備時,工具也應可靠接地。
『玖』 家庭常用電器空調,洗衣機,冰箱的電阻是多少
你所謂的電阻實際上是等效電阻,即家用電器是一個電路,電器的插頭兩端並專不是有屬真的電阻,而是在接入電源後,的阻抗和容抗(電抗)作用下讓電流不是短路狀態。
所以,你的問題我理解為,電器的電抗是多大。
你可以按電器的功率 與 電壓 計算得來
假設電器功率 2200W , 那麼她的電流為 2200W/220V=10A 220V/10A =22Ω。 電器電抗為22Ω
簡單說 就是48400除以電器功率。就是你說的電阻。
例如,熱水器 1800W。 電阻=48400/1800=26.8Ω
『拾』 零線對地線的絕緣電阻值是多少屬於正常的
就國內電網而言零線與地線間的阻值應為0。但零線對地電阻根據場合要求不等。
如果為三項五線制,零線與地線是要求獨立分開的,理論阻值為無窮大(可實際三項五線供電的零線即發電機和變壓器的中心線在發送電時已經與接地網相連,此時的阻值隨電網波動而隨時改變,並且投入成本高,因此目前不採此種供電方式,高危特殊場合要求雙地線的除外)。
三項四線制,要求等電位連接,即地線等電位箱,地線與零線相連。防止中線點位移而導致零線帶電。
因此就國內電網而言零線與地線間的阻值應為0。而實際僅規定地線的阻值不應大於10歐(防雷要求4歐),零線與地線間的沒有要求。因地推斷出零線與電線的總對地阻值不應大於10歐。但目前國家電網沒有對此項做過明確規定。
在我國民用電系統的電壓通常是220V.也就是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V.因為零線為系統中性點引出線.為了用電安全.人為的將中性點引出線接地.是中性點引出線的電位於大地等電位.即零電位.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統不平衡時中性點引出線帶電.威脅人身安全.所以平時用電線路正常時中性點引出線與大地之間是沒有電壓的.所以中性點引出線也叫做零線
零線是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N)引出的線路,與相線(L)構成迴路,對用電設備進行供電。通常情況下,零線在變壓器二次側中性點(N)處與保護地線(PE)重復接地(PEN),起到雙重保護作用。
電線是在電系統或電子設備中,接大地、接外殼或接參考電位為零的導線。一般電器上,地線接在外殼上,以防電器因內部絕緣破壞外殼帶電而引起的觸電事故。
地線是接地裝置的簡稱。地線又分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為防止人們在使用家電及辦公等電子設備時發生觸電事故而採取的保護接地, 就是一種安全性接地護線。
零線和地線區別:
零線和地線這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地線的對地電位為零。使用的電器的最近點接地。
零線的對地電位不一定為零。零線的最近接地點在變電所或者供電的變壓器處。
零線有時候會電人,在什麼時候呢?當電爐子不發熱了,千萬不要以為沒電了,不會電人,錯啦!有可能存在這樣的可能,離電器很沅的地方N線斷開了,用電壓表一量會發現,電器的LN線都是市電的電壓。
地線不會電人,除非很糟的情況,設計者不懂,或者胡亂搞的產品!
電路中有零線和地線的話,有一個高耐壓電容在他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