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有同學是安徽的他們說合肥比哈爾濱好,還有他們老感覺山東很落後而他們安徽好像很發達,真是這樣的嗎
作為一名合肥土地娃,說說自己對她的看法。優勢:1、省會城市,政策扶持,交通便利。2、重點院校較多,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建工、安醫大、安農大、合肥學院。。。。。。選擇較多。3、人文底蘊,作為一座歷史古城,市民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生活其中,樂趣比較多。4、附近景區較多,市內大小蜀山、紫蓬山、野生動物園、包公祠、李府、逍遙津公園、自然生態園。。。。。。5、發展前景廣闊,作為省會城市,伴隨著國家經濟的崛起,城市發展勢頭良好,就業機會、出國機會增多。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有很好的導向作用。不足:城區的不斷擴大,老城區顯得擁擠,空氣質量不比往常。相信濱湖新區、高新區等新區設施的日趨完善,這一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
至於和其他兩座城市相比較,我覺得各有千秋,各有特色。關鍵還是要看,你自己的看法,可以實地去看看,走街串巷中發現城市的美與不足。。。
『貳』 為什麼安徽被江蘇 上海 山東 瞧不起啊 是不是窮到家了他們 聽說合肥比江蘇最窮的市還窮
我是安徽人 但是我也瞧不起安徽的一些人 說實話安徽有很多人是真的沒素質,沒品行.在外地打工的有很多安徽人都跟流氓地痞似的 愛打架罵人等惡劣事..呵呵 我們管不了那麼多 哪個地方都有品行不良的人.我們只管好自己就行啦.不要一棒子打死一大片........是有很多勢力的人會瞧不起我們.但是我們也瞧不起他們.我們又不吃他們的喝他們的,我們都是靠雙手勞動來吃飯.那些人是吃飽撐的沒事干,所以才找個話題來消化.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人都有一張嘴,愛說誰誰,就說誰,你不要管是誰說誰.誰又不是誰的誰..漠視.......
『叄』 山東和安徽哪個省份發達為什麼
當屬山東吧,以為山東是沿海地區,很多貿易從這邊過來的,
安徽也好,但靠內地了
『肆』 安徽安慶和山東臨沂綜合比較
歷史上安慶是安徽的省會,一直是安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舊中國時期曾和上海、南京、武漢、重慶並列,號稱「長江五虎」。建國後省會遷往合肥,安慶的發展也一直落後於省內一些後起之秀,很多人也淡忘了她曾經是一個省會城市。現在安慶估計比不過臨沂了。
『伍』 安徽富裕還是山東有錢呢
不覺得山東有錢,山東封建遺毒很重,而安徽沿江皖南一帶開化較早,受合肥限制而已。山東大多國企刷數據,民生並不在上游。而安徽外出人口多,政治商業都已初現徽派復興之象。不能用gdp這種混沌數據拿來對比。歷史上徽商也是富甲天下的,而山東大多隻有響馬子比較出名而已
為了平息山東網友的憤怒,加上一句,孔孟之道也比較出名。
但是為什麼萬世尊孔?無他,因為孔子講的都是很難說的上錯的大道理,比較簡單,和山東本土的經濟基礎一樣,適合建國初期打基礎的階段。而徽商的程朱理學是比較細致的,精耕細作的,適合後來居上。
之所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並不是說論語很偉大,什麼都能概括,而是希望天下停留在相對簡單初級的階段,即「民之難治,以其多智」這個意義上,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希望天下不要超越半部論語。
所以再說山東和安徽的比較的時候,希望能考慮到這個層面。非地域黑。
『陸』 為什麼安徽不發達
事實就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我更尊重這個事實。我只想實事求是的分析一下安徽落後的原因所在。 一、安徽地理位置的尷尬 與江蘇相比,安徽的地理位置實在尷尬,從地圖上看,安徽應該是屬於東部地區,但現實中,安徽一直是不東不西,戲稱不是東西。蘇皖兩省本是山水相連,但是江蘇的地理位置確實優於安徽,淮河以北的蘇北和皖北地區不作評論,因為這兩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差不差。淮河和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總體上看,江蘇要比安徽稍微發達,南通緊鄰上海,通江大海,占盡地利之便;揚州,最近幾年發展迅速,主要是揚州市區和江都吧;泰州的靖江與江陰隔江相望,江陰長江大橋通車以後,為兩岸的經濟交流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淮陰的經濟不怎麼樣。安徽的江淮地區主要有合肥,作為省會城市,最近幾年經濟發展比較迅速,是四個科教城市之一,尤其是合武、合寧高鐵開通以後,對外經濟交流更加快速與頻繁,但是之前的合肥比較尷尬,交通比較蔽塞;淮南是著名的資源型城市,發展比較單一,淮南的煤炭、電力資源長期無償供應長三角的主要城市;蚌埠雖有鐵路樞紐之便,但是缺乏工業基礎;六安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位置偏西,比較落後,安慶是一個沒落的曾經省會城市,僅僅是安慶市的石油化工還可以,但是其他工業基礎還是比較薄弱;巢湖和滁州離南京比較近,原本可以接受輻射,但是南京受自身經濟實力的限制,沒有起到應有的輻射作用,但滁州最近幾年的家電產業頗具規模。江南,蘇錫常僅靠上海,據地利和政策之便,加上這一地區自古工商業發達,有雄厚的工商業基礎,該地區業已進入中國最發達地區行列;鎮江經濟不怎麼樣,南京也是2005年以後,經濟才得以迅速發展。江南的皖南地區,馬鞍山、蕪湖、銅陵在南京西南,黃山、宣城、池州多山少地。根據經濟發展的梯度理論,在安徽東邊的江蘇占盡了地理優勢,經濟的輻射到江蘇為止。 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地理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二、國家政策的偏差 安徽是一個資源還算比較豐富的省份,以煤炭為例,安徽坐擁華東地區最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這個資源在先前因為政策的原因,並沒有給安徽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為什麼呢?因為,國家要保證長三角主要城市資源的供應,這里主要指電力,安徽的煤炭電力資源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無償供應長三角地區,可以說,這個地區的快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安徽的變相剝奪。 一條淮河給安徽造成的災難也算是罄竹難書了,淮河發源於河南,流經安徽,最後經江蘇入海,安徽處於淮河的中游,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同志就說「一定要把淮河治好」,但是半個世紀過去了,淮河每年的夏季泛濫依舊是年復一年。每年淮河發大水,最倒霉的就是安徽沿淮兩岸,為什麼呢?因為在安徽沿淮兩岸遍布著泄洪區,什麼是泄洪區?那就是每年淮河發水的時候,在指定區域開閘放水,讓滔滔淮水,淹沒安徽沿淮兩岸的大批良田;為什麼要在安徽段設立泄洪區?那是為了保護下游的江蘇!為了保護江蘇,多少安徽人要背井離鄉?他們得到的是什麼?是微不足道的補助,以及江蘇媒體的不負責任的報道——安徽要飯的多。 三、孔雀東南飛——人才的流失 鄧小平同志的先開發東部沿海地區的決策,讓東部沿海地區發展起來了,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恰恰也正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先行發展,導致了安徽人才的嚴重外流,比較安徽離長三角太近了。
『柒』 安徽省江蘇省山東省哪個經濟水平更好
江蘇和山東地理條件有優勢,沿海省份,自然可以可以作為通商口岸,也加快自身經濟發展。至於安徽,中部城市,成長仍受很多限制,相比較江蘇經濟更好,山東第二,安徽第三。 若考慮到將來工作,前兩者就業機會大,但經濟水平高帶來的是生活水平壓力大,還請您認真思考
『捌』 山東的主要產業是什麼
山東的主要產業:
一、農業:
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二、工業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此外由於山東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油肉蛋奶的產地,因此在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和食品工業相當發達。
重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重點工礦業企業有齊魯石化、山東電力、山東鋼鐵、山東海化、勝利油田、兗礦集團、中國鋁業山東鋁廠、南山集團、晨鳴紙業等。
(8)山東家電為什麼不如安徽擴展閱讀:
山東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山東界於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省總面積15.71萬平方千米。
山東地勢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是半島,西部及北部屬華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
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種類型;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山東省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東
『玖』 安徽正在發展,它究竟是不是全國最落後的省份
安徽省的經濟發展在全國算是中間靠前,2016年GDP排名在全國31個省市中位居第13名,排在第12名的北京之後,在遼寧之前,作為一個不臨海的東部省份,這個成績也是不錯的哦。
地區差距很大,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合肥,蕪湖,馬鞍山等靠近長江的工業區。2016年,安徽2016年名義GDP約為2.4萬億元(US
$ 365.8億)。2017年,全省GPD首次超過北京GDP。
從經濟總量來看,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中等規模的經濟體。全省有一些高科技公司,如iFlyTek,在2016年被列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公司。在iFlyTek的基礎上,2010年發現了中國言語谷,它代表
中國最大的商業化人工智慧集中。 該省是中國最大的家電產品集群,也是海爾,海信,惠而浦,格力,榮事達,梅爾林等海量產能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
作為安徽省省會的合肥,有潛力成為中國最大的智能製造中心之一。
『拾』 安徽省與山東省比較
當然是山東省,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後期,人均生產總值是全國平均的160%。畢竟是沿海省份,發達點是正常的,說明不了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