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電網為什麼會成為完全壟斷市場
這些基本的民生最好是國家壟斷好,畢竟私人企業做這塊會隨時加價的,可以看看加拿大人李嘉誠一家在香港做的事,為了賺錢多少次加電價
❷ 國家電網公司是壟斷性的央企嗎
在管轄區是絕對的壟斷,不過有個南方電網,總體上全國在大擦邊球
❸ 整天批中石油國家電網壟斷的人是不是覺得自己見識很高美國英國全都是壟斷呢,私人來控制能源簡直腦殘。
我看你弄錯了,英國和美國的電力公司以及能源公司都是私人經營的,不是國有的,他們就是私人來控制能源的。
❹ 國家電網為什麼不叫中國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公容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公司注冊資本金2000 億元,經營區域覆蓋26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它表明中國的電網完全有國家而且由該公司壟斷。 像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也是國家壟斷行業。但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 最大 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 本人這樣認為,與星空戀火一樣
❺ 國家電網公司為什麼沒進五百強
一:國家電網是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中國第二da的企業。
二: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
今年500強排行榜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
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國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位,中國石油位列第四,殼牌石油則下降至第五位。
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台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最賺錢和最虧損公司
在盈利方面,沙特阿美仍以882億美元的利潤位居榜首,伯克希爾-哈撒韋緊隨其後,以814億美元位列第二,蘋果則退居第三。工行、農行、建行三大中資銀行繼續位列利潤榜前10位。微軟公司憑借雲業務的出色表現,利潤同比暴增近137%,進入利潤榜10強,位居第五。
在凈資產收益率(ROE)榜上,美國勞氏公司躍升至首位;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恆力集團、泰康保險、青山控股、碧桂園和中國人壽保險。
在利潤率榜上,排名最高的是台積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位居第二,輝瑞利潤率同比大幅提升位列第三,阿里巴巴以近29%的利潤率位列第五。
進入世界500強,一定很賺嗎?也不一定。
榜單顯示,今年共有45家公司未能實現盈利。在虧損公司子榜上,墨西哥石油公司虧損約180.38億美元,成為虧損最多公司。中國共有9家公司虧損,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虧損最多,虧損約12.5億美元。
提升最多和下降最多的公司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英國保誠集團,大幅躍升292位。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6家保險行業公司。中國上升最快的2家公司也均為保險行業,分別為友邦保險(上升138位)和國泰金融控股(上升81位)。
榜單還顯示,員工人數最多的企業是沃爾瑪和中石油,分別為220萬和134.4萬員工。
中企數量超美國
1995年,《財富》雜志第一次發布世界500強排行榜時,世界貿易組織剛剛成立。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4家企業進入排行榜。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入榜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
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中數量增長加速。先是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又超越了日本。在今年排行榜中,中國大陸企業首次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
據悉,中國大陸公司平均銷售收入達到669億美元,比去年數字有所提升。與世界500強公司橫向比較,中國企業平均銷售收入和平均凈資產兩項指標達到了500強平均水平。
中企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2019年,上榜中國大陸企業124家平均利潤不到36億美元,約為美國企業(70億美元)的一半,也低於全球500家大公司41億美元的平均利潤。
《財富》指出,如果考慮到中國和美國上榜企業平均僱傭員工數量的差別,上述差距進一步擴大。
同時,今年進入榜單的中資銀行共有10家,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4%。相比往年佔比50%以上,今年上榜銀行利潤佔比已明顯下降,但比例仍然過高。
❻ 電業局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是壟斷行業嗎服務太差
我可以給你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一、你所說的電量使用收據就是電費內票,沒有電費票就沒有所謂的容電費,即便是你使用電了,沒有電費票,沒有明確的電量,那電量核算從哪來的?你可以拒交;
二、停電後再接電要3000元,這純粹是胡說八道,他要真敢收,那離他去看守所的時間很近了,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你別害怕,如果他真要讓你交這三千元,別說三千元,就是三十元、三元,你到有關部門告發他,他一定死的很慘;
三、應該提前通知或者說下催費通知單,這個是應該做而他沒有做的事情。
下來再說一些你或許不願接受的問題。
交電費是每個人必須要做的,因為電是商品,你消費了你就必須要交錢,這是毋庸置疑的,你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及時繳納費用,不論你用哪怕是一元錢,也應該繳納,電業局現在每個月的電費結零工作任務很重,你如果沒繳納,或許就會被管理電工或者管理人員自己墊付,這一點請你以後要注意。
現在國家電網公司從上至下在搞優質服務活動,特別是對客戶優質服務這一塊尤為重要,但總是有這么一些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希望我的解釋你能接受。
❼ 國家電網和售電企業存在什麼聯系,售電企業直接和電廠談差價,也沒關電網的事情啊!為什麼說點樣壟斷了
國家電網就是售電企業!電力調度以及價格都歸電網管!這樣說你能明白吧。
❽ 國家電網屬於壟斷行業嗎
屬於國家壟斷,電業局買來發電廠的電再賣給老百信,美其名曰電是商品。賺了錢都歸誰了,還在前面加了國家兩個字。
❾ 國家電網 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壟斷,形成壟斷之後它所採取的行為,以及政府是怎麼對代它的 注意是三
國家電網 去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壟斷,形成壟斷之後它所採取的行為,以及政府是怎麼對代它的
未來電力改革的方向理應是從發改委轉變職能入手,放棄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和國家電網公司改變購送電方式。而絕不是「一拆了之」地將國家電網一分為五,變大壟斷為小壟斷,而又沒人對拆分的結果負責。
如何看待「國家電網公司一分為五」的傳聞
3月18日,某財經雜志關於「新一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已定,國家電網有望一拆為五」的報道,引起轟動並導致與國家電網相關的股票要麼跌停要麼暴跌,諸多媒體朋友向我詢問對此事的看法。坦率地說,我不認為這是一篇負責任的報道,相反我認為它在誤導下一步中國電力改革的方向,我頗不認同。
十五年來,電力改革尤其是電網拆分既是一個敏感話題,也是嚴肅話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2013年2月17日,保加利亞35個城市的數萬人舉行示威遊行,並且在首都索菲亞(30.61,1.12,3.80%)爆發沖突。人們抗議高電價,要求要麼政府下台,要麼電網企業重新國有化。民眾破壞政府建築,警民沖突,25人受傷一人自焚。
總理鮑里索夫20日宣布政府總辭職,社會陷入動盪。這開辟了因電價問題導致政府辭職的先例,當年鼓吹和制定全面拆分和私有化方案的人已不知去向。而電網私有化中的暴富者則在市場化的法則下無法被撼動,令人深思。
保加利亞能源部門的私有化始於2000年,截止到2003年底,保加利亞電網被拆分,供電市場被捷克和奧地利的三家私人公司控制,他們高舉私人壟斷和市場自由化的旗幟頻頻漲價,以致民眾難以承受。
電力堪稱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雖然電力改革僅是全局性改革中的一部分,但電力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決定了它的改革對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我無意於通過強調電力的重要性和電力改革的敏感性而不主張電力改革,我的目的在於必須高度重視在電力改革過程中的方法論,選准下一步電力改革的方向和切入點。縱觀過去十五年中國電改的歷史進程,我的結論是:中國未來電力改革方向的出發點應該是從打破發改委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入手,而不是從國家電網入手進行簡單的拆分,繼續做「改體不改制」的草率選擇。
電改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電力改革目的究竟是什麼?拆分和用行政手段人為製造競爭主體打破壟斷是電力改革的目標還是手段?盡管電力改革已經搞了十五年,但我們始終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實際上,電力改革的最終目的只能是實現讓消費者和用戶用上安全可靠、質優價廉的電力產品。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無論拆分還是電力市場的私有化和自由化都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電網改革是拆分還是統一?是國有化還是私有化?一定要從讓消費者和用戶用上安全可靠、質優價廉的電力產品這一根本目的出發,根據電力企業特點來推進才行。
眾所周知,在電力改革中,對網廠分開大家並無歧見,這是因為在電力的發、輸、配、售四個環節中,發電和售電環節是可以展開競爭的。但對於輸電網和配電網,由於其自然壟斷屬性,即使拆分也是把一個大壟斷變成若干個小壟斷。其自然壟斷的屬性並不會隨拆分而改變,甚至由於小壟斷不能在更大的市場邊界范圍內實現電力資源的調度和配置,可能會比大壟斷更壞。因此,在這一改革中採取較為慎重和步步向目標逼近的模式和路徑更為妥當。
縱觀世界各國電力改革,電網改革是關鍵。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三種模式:第一是縱向分切的模式,即按發、輸、配、售縱向功能逐步分切;第二是橫向分拆模式,即按區域分割電網,在每個區域中發、輸、配、售一體化運行;第三是既橫向分拆又縱向分切的「破碎式」改革模式。
正因如此,在1998年-2002年的電力改革中,在究竟選擇國家發改委最初要取消國家電網公司搞一分為四的「0+4」模式還是選擇國家電力公司將自身演變為國家電網公司的「1+6」模式爭論中,才出台了五號文的「2+5」的妥協模式,既分拆了國家電力公司又保留了國家電網公司。
從2002年至今的實踐看,當時保留國家電網公司是正確的選擇。
首先,縱觀十年來世界各國,從俄羅斯到美國再到日本,從英國到法國,再從巴西到印度都發生了較大的電力事故,只有中國沒出大問題。
其次,中國電網沒有拆分,因此各國在電網拆分後的私有化也沒有發生,因此中國的電價至今在世界均處在較低的位置上。過去常見的消費者和用戶抱怨的「電老虎」也基本銷聲匿跡。
第三,電改之初,中國電網被分割為14塊互不相連的區域電網。中國西部水利資源豐富,北部煤炭資源豐富,而東部和南部又是電力負荷中心的非均衡現實環境,決定了全國聯網可以在一個更大的市場平台上展開競價上網和在全國聯網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因此,跨省和跨區聯網打破區域電網公司各自為戰、就地平衡的舊格局,保留一個能在跨省、跨區范圍內實現聯網的國網公司無疑是正確的。也正是由於有全國聯網的現實需求,國家電網才在特高壓電網的技術上獲得了令發達國家仰視的成就,形成國家競爭力。事實表明,十年來在國家電網的體制下,全國聯網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應該被人們看到。
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對電力改革普遍認為進展緩慢、成效不大呢?我想原因有兩個:其一,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摒棄發改委對電價和電力項目的審批權,電價是電力改革成功的「牛鼻子」,然而這個「牛鼻子」卻始終沒有牽住;其二,網廠分開後,雖然發電主體多元化了,但由於發改委並未放棄審批電價,因此競價上網成了一句空話。國家電網對發電企業統購包銷的購電模式並未改變,而人們期待的大用戶和廠商直接見面,國家電網僅收過網費的新模式也未推出。
綜上所述,未來電力改革的方向理應是從發改委轉變職能入手,放棄行政壟斷審批電價和國家電網公司改變購送電方式。而絕不是「一拆了之」地把國家電網一分為五,變大壟斷為小壟斷,而又沒人對拆分的結果負責。
十五年電改為何「改體不改制」?
眾所周知,壟斷的實質在於通過壟斷價格來攫取壟斷利潤。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中國的壟斷國企,不管是電網還是鐵路,有哪一個能自主決定自己產品價格?決定這些企業產品價格的「有形之手」在國家發改委。分析中國的企業壟斷,經濟壟斷只是表象,行政性壟斷才是本質。以電為例,無論上網電價還是下網電價,無論是發電電價還是輸電電價,都是由發改委審批之手決定的,具體竟能管到一廠一價,甚至一機一價。
因此,我國電力改革理應抓住電價這個「牛鼻子」,真正打破行政壟斷,實現「放開發電和售電兩邊,管住輸電和配電中間」的市場化模式。然而這需要中國行政壟斷者勇於放棄自身的權力和利益進行自我革命。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總是革企業的命積極,革自己的命消極。
最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電力改革最需要進行自我革命的國家發改委偏偏又是電力改革的主導者。於是出現這樣一個局面,每當改革到關鍵時刻,被改革者總能把改革視線成功地轉移到企業頭上。這就是僅搞企業改體的「拆分」,卻不觸動改制為核心的電價的真實原因。
然而,在激進改革者和激進媒體的筆下,無論是電網還是鐵路,它們不僅是冥頑不化的不改革者,甚至其幹部和員工也成了腐敗的特殊利益集團和階層的群體,而與一般民眾相對立。
無論是高鐵速度還是特高壓電網明明是當今國人最值得驕傲的兩項技術,而在他們的筆下又都成了批判中國發展模式的典型案例。批臭了高鐵速度,批倒了特高壓技術,也就否定了中國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的改革模式。
必須明確電改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
電力改革的成功在電價改革,而電價改革的成功在發改委放棄行政壟斷的電價審批制,實現發電廠商和大用戶直接見面的市場化改革。電力改革的風險也在電價,而電價改革的風險在電網的盲目分拆和私有化。電網改革必須謀定而後動。
應該指出,目前對國家電網拆分的思路有兩種:一是從縱向上主張立刻對輸、配電網進行分拆;二是從橫向區域上對國家電網搞「0+4」或「一分為五」的分拆。這兩種思路合在一起就是危險的「破碎式」改革。
電網改革必須明確風險和失誤的責任主體。回顧1998年以後的電力體制改革,國家發改委是電力改革領導小組的「牽頭人」。然而這個部門只有改革的權力,卻不承擔改革的風險。以至於2002年國電公司解體後,無論是三年電荒的發生,還是電價的上漲都找不到具體的責任人。
電力改革十五年後的今天,該雜志再次發出所謂「新一輪電力體制市場化改革方向已定,國家電網有望一拆為五」的報道,我認為這樣的報道輕言是不負責任,重說是嚴重誤導電力改革的方向,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
❿ 為什麼有了國家電網還要南方電網
在我國既有國家電網還有南方電網,其實是因為防止一家獨大,產生壟斷的結果。
作為學習電氣的學生,我其實還知道一個獨立的省級電網公司,就是蒙西電網,蒙西電網只是我們熟悉的簡稱,真正名字叫做:內蒙古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經營區域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南方電網供電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供電總人口2.3億人。蒙西電網供電區域72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達1388萬。如果從供電人口數來看蒙西電網可能還差的遠,但從供電面積來看,蒙西電網和南方電網差距不大,因此有一部分人把蒙西電網稱為第三大電網。反正國家這么做當然就是為了不讓一家成為壟斷,最後自取滅亡,變成吃國家空餉的蛀蟲,造成國家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