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大件的結婚
中國人的特殊記憶,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側影。三大件代表了一個家庭或者一個人的收入水平。
20世紀50年代,家庭初為安定,國人滿足於鐵一件搞三面紅旗可矣。
20世紀60年代,經歷次風暴沖擊,家庭擁有錘子、鋤子、小鍋子者富裕矣!20世紀70年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中國經濟緩慢增長,物資短缺,計劃經濟體制下只能憑票購買,這是經濟實力的象徵,也常常是權力的縮影。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彩電、冰箱、洗衣機改革開放帶來巨大變化,以前想所未想,聞所未聞的事物漸漸進入千家萬戶。然而貧富差距開始出現,是否買的起三大件,折射出了家庭條件的差別。國人開始了對物質生活的強烈追求。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電話、空調、電腦高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國人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然而生活的負擔也開始增加。
21世紀初汽車、商品房、休閑旅遊度假或度假別墅類產品 經濟迅猛增長帶來高消費時代,生活質量開始了飛躍。
由於家電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彩電、冰箱、洗衣機這三大件從80年代後期一直火到了現在,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三大件也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黑白彩電、雙門冰箱、半自動洗衣機到現在的超薄LED電視、帶電視的冰箱、全自動洗衣乾衣機,在反映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側面反映了也反映了經濟的快速增長,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
2. 結婚必備的三大件是什麼
樓主你好目前版本的炫舞結婚只需要購買戒指就可以結婚了哦 如您有疑問請向我【追問哦】~!謝謝您對我們回答的支持哦~!如對您有幫助,請用幾秒鍾採納下~!謝謝勾選 √原創√能解決!五星哦~
3. 以前結婚的三大件是什麼
在50年代,結婚就是早知道名字而未謀面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然後吹響嗩吶、坐回轎、撒把糖,親戚街坊四鄰湊到一起熱鬧一下就算結婚。 到了60年代,結婚開始有點講究,得湊夠「72條腿」或「36條腿」,婚前要找個木匠給婚房訂做個大木床、大衣櫃和桌子、椅子等木製傢具。 而70年代,結婚講究「三大件」,包括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加上「一響」即收音機,稱之為「三轉一響」。如果是上海牌石英錶和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那用現在的話來形容就是「很拉風」。 到了80年代,要求更高了,必須有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這「三大件」,才算成了家。哪家如果少了一樣,街坊鄰居會覺得男方沒錢。 90年代結婚的人,除了有房,男方還得准備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鏈等一些首飾,房子搞個簡單裝修,外加彩電、洗衣機、錄像機這「三大件」,最好還配有摩托車,就算是豪華迎娶女方。 而現在「新結婚時代」的年代,「房子、車子、票子」已成了結婚首要考慮的「三大件」。可以說,房子代表有個遮風擋雨的去處,車子作為代步工具,而票子代表所有能用金錢買到的東西,涵蓋了前些年代所有「三大件」。為爭取到有房、有車、有票,不少年輕人又不得不掉進了「啃老族」的圈子。 目前,在結婚一族看來,房子是首要,但如果僅憑自己月收入千把元的人來說,微薄的工資只夠買到一個廚房大小面積的房子。如果沒有父母的經濟支援,連房子的首付也是個問題。 「 結婚難」的問題已擺在我們面前,所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里,「啃老族」、「房奴」、「車奴」均納入其中。其中「房奴」就是為了各種目的(比如,想有自己的住房、或者結婚沒房等),但是手裡又沒有足夠的錢,於是就去銀行貸款的人。但由於各種原因,他們每月的工資除了一小部分留下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支外,其他的工資都還銀行貸款了,沒錢應對突發事件。
4. 結婚四大件
地域不同、生活水準不同,「四大件」的要求應該有所不同:
1、60年代
包括一張床、一個暖壺、一個痰盂和一個臉盆,總價值加起來差不多15元左右,雖然現在看來不足一提,但是當時卻是天價了。
2、70年代
包括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櫃子、一個櫥櫃以及4把椅子,在當時總價值差不多要200元左右,算是比較奢侈的消費了。
3、80年代
包括一塊手錶,一台縫紉機以及一輛自行車。並且這三樣東西還要認品牌的。手錶最好是上海牌的,縫紉機是蝴蝶牌的,自行車是永久牌的。
4、90年代
此時結婚的四大件已經變成了冰箱、洗衣機、錄音機以及電視等,總價值差不多要3000元。
5、00年代
步入到21世紀,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結婚的四大件變成了彩電、洗衣機、空調和冰箱。總價值需要15000元,並且大家也注重品牌和品質了。
(4)結婚家電三大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現在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也更加好的。結婚四大件從以前普通的生活用品變成了婚房、婚車、家電和鑽戒等。包括婚紗照、婚禮以及異常浪漫的旅行。
房子,車子,存款,好工作。房子要添名,車子要有,有一定的存款,這些是一個核心條件,有一個好工作絕對讓你加分。
在不斷的攀比之後,彩禮的額度被不斷刷新,像是比賽一樣,你家女兒結婚來10萬彩禮,我家就來12萬。很多時候往往就是父母和家庭出的難題,因為彩禮來少了,感覺在親戚朋友面前沒有面子。
5. 70年代結婚「三大件」是指什麼
70年代,我們父輩那時候是:自行車,手錶,和縫紉機。如果有了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時候是很有面子的。
6. 結婚新三大件是啥
房子汽車首飾
7. 三大件是哪三大件
汽車三大件是指的是:
1、發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由2大機構5大系組成,即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冷卻系、燃料供給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
2、底盤:是指汽車上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的組合。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承受發動機動力,保證正常行駛。
3、變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車的變速箱,它分為手動、自動兩種。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自動變速箱: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7)結婚家電三大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第四種就是變速箱,那麼變速箱有很多,總體分兩種手動擋和自動擋,手動擋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實踐,非常的穩定,自動擋的變速箱又分為AMT半自動,上檔非常頓挫,換句話來講,就是加裝了離合器的手動擋變速箱,還有就是AT非常的穩定,以前的4AT5AT6AT,到現在的8TA9A10A,這種變速箱皮質耐用,維修簡單。
8. 八十年代結婚的三大件都有什麼
八十年代結婚的三大件是:冰箱、彩電和洗衣機。一個家庭要嫁女兒,男方家庭如果有條件,便會准備這三樣東西,作為結婚的必備品。畢竟結婚是每一個女孩子的終身大事,要格外慎重。
所以,一般來說都是要有能夠拿得上檯面的東西。而在八十年代較為盛行的冰箱、彩電和洗衣機便成為結婚時的首選。
20世紀50年代,家庭初為安定,國人滿足於鐵一件搞三面紅旗可矣。
20世紀60年代,經歷次風暴沖擊,家庭擁有錘子、鋤子、小鍋子者富裕矣!20世紀70年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中國經濟緩慢增長,物資短缺,計劃經濟體制下只能憑票購買,這是經濟實力的象徵,也常常是權力的縮影。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彩電、冰箱、洗衣機改革開放帶來巨大變化,以前想所未想,聞所未聞的事物漸漸進入千家萬戶。然而貧富差距開始出現,是否買的起三大件,折射出了家庭條件的差別。國人開始了對物質生活的強烈追求。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電話、空調、電腦高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國人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然而生活的負擔也開始增加。
21世紀初汽車、商品房、休閑旅遊度假或度假別墅類產品 經濟迅猛增長帶來高消費時代,生活質量開始了飛躍。
9. 傳統家電三大件指什麼
電視機洗衣機冰箱。
10. 70、80、90年代的結婚三大件分別都是什麼
要說起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結婚的時候這三大件兒都有哪些,這讓我回想起來父母那一輩的一些事情,當然他們結婚的時候我並沒有參與,但是在我長大以後,父母有意無意當中也提及了很多次,他們結婚時的那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結婚的三大件兒是什麼。
首先來說在70年代的時候想要結婚,需要准備的三大件兒,主要是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其實這三大件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你從這三大件兒的用途來看,就知道父母那一輩的人是多麼的務實,自行車是為了上下班使用,這樣可以讓自己去工作不遲到,下班也可以很快到家。
手錶是可以讓自己准時上班下班,讓自己非常有時間觀念,縫紉機就更不用說了,這是對家庭非常有幫助的一件設備,因為家裡面的衣服,褲子,被子,褥子等等,很多都需要縫縫補補,甚至在過去那個年代,買衣服不方便都是有自己做衣服,所以縫紉機絕對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一個大件兒。
再來說說80年代結婚的人三大件兒是哪些,說到這我就想起了我的叔叔阿姨們,他們結婚時需要的三大件兒,就更加先進了,那就是冰箱,電視和洗衣機,這三大件兒也能體現出了人類的進步,都可以優化人類的生活的設備。
到了90年代的時候結婚的人,讓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姐姐們,他們結婚時的三大件兒就比較豐富了,根據每個人喜歡的不同,所以選擇也會不同,通常是彩電,錄像機摩托車,洗衣機還有金首飾任意選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