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魏橋模式」電價為什麼便宜
根據《山東省物價局關於降低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通知》(魯價格一發〔2015〕131號),山東工商業電價0.6024-0.7639元/千瓦時。按此測算,如果魏橋銷售電價0.40元/千瓦時,確實比國網售價低三成以上。
星星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電價構成,銷售電價=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各種基金和補貼。
上網電價方面,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含脫硫、脫硝、除塵電價)調整為0.4194元。發電機組進入商業運營前調試運行期上網電價和企業自備機組自用有餘上網電價調整為0.3355元。
輸配電價方面,山東沒有見到核定輸配電價的報道,參考安徽220千伏0.1384,10千伏0.1784;深圳220千伏0.0683,10千伏0.1805元/千瓦時的標准,輸配電價大概需要0.15元/千瓦時。
各種基金和補貼方面,山東工業電價中,含農網還貸資金2分錢、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0.7分錢、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1分錢、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83分錢、地方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05分錢、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1.9分錢,合計6.48分/千瓦時。
從上面分析可知,6毛多錢的電價,其實有兩毛多用於輸配電成本、各種基金和補貼。魏橋作為企業自備機組自用有餘上網電價調整為0.3355元,如果用於近區供電,其輸配成本無非幾分錢,在不用承擔各種基金和補貼的情況下,賣4毛錢顯然比其他上網自備電廠獲得更大的好處。
② 山東首富自辦電廠供電 電價比國家電網低1/3 用政治學觀點解釋
作為了解電力系統的人來說,首先說下電價的問題,電廠生產出來的電,火電和水電都是比較便宜的,多數地區不到4毛賣給電網,為什麼實際購電要漲價呢,一是有網損,電力輸送損耗得百分之幾,如果電壓等級低的電網,輸電網損更大;二是,建電網要花錢吧,隨便一個高壓開關都得上百萬,一個中等電廠的升壓站都得投資上億,這些不是普通企業能承受的。再說下電廠成本的問題:一、國營企業不止是要建環保設備(脫硫、除塵、脫硝),而且有嚴格的監管,火電廠單是脫硫耗電都能達到1%左右,魏橋即便建了環保設備,是否嚴格投入還有待證實。二、煤炭是市場煤,而電是計劃電,零三年到現在,煤價漲了3-4倍,電價漲了多少?三、電廠投資太大,多數都是貸款,市場形勢不好的話,財務費用實在巨大,假設我要有55個億,存銀行都比建個2*60萬千瓦的電廠掙得多(個別地區除外,市場形勢不一樣)四、對於電力行業員工工資,火電廠差不多10年沒有漲過工資,幾年以前電廠收入很可觀,但是現在也就中等收入,
自建電廠存在幾個問題:
1、即便你有錢建電廠,能否有錢建電網呢?沒電網,萬一電廠生產中斷(火電廠滅火多有發生),供電就中斷了;電廠碰到事故(這個就是經常發生了),降低供電負荷,難道一部分用戶就不用電了,
2、自建電廠都是些小機組,小機組效率太低,百萬千瓦的機組跟十萬千瓦的機組,發電煤耗相差幾十克標准煤每度電,
3、國企畢竟是受國家管控,很多時候即便損失經濟利益也得支持國家,履行了很多社會責任,但國企也並非壟斷,也存在良性競爭,在服從國家的基礎上競爭,
4、環保問題,建設備的錢其實不多,關鍵是在按要求投入,對於國企,如果在所有環保設備都最大限度投入了,排放仍超標,會要求降低負荷來減少排放,這完全是在犧牲經濟利益。
5、國企也有直供電的,極個別的,電價也很便宜,電廠和其他企業實現雙贏,所有國企都希望像自建電廠那樣直供電,但是不可能,國家要維持的是整個社會的用電穩定,假設,所有的都是直供電,那電網就多餘了,但是沒電網,又不安全,如果你想拿電網做備用,但是電廠不是說發就能發的,冷態啟動得一兩天,熱態也得幾個小時
6、對於當前煤炭價格來說,個人覺得電價並不高,發達國家利用廉價的能源完成發展過程,現在開始打環保牌了,絕不可能允許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還能享受廉價的能源來完成發展,今年煤炭市場有所好轉,降了些價,電廠也看到了扭虧的希望。
③ 張士平的自辦電廠
2012年5月,有媒體報道稱,山東首富張士平所創辦的魏橋集團,其自備電廠不但為旗下企業供電,同時還通過自建電網向周邊其它企業和居民供電,而且其電價比國家電網低三成以上。 在魏橋集團的家屬區之外,國家電網的居民用電價格為每度超過0.6元,工業用電價格則接近1元/度。無論商業用電還是居民用電,魏橋集團的電價都比國家電網要低1/3以上。這樣的價格優勢,吸引了周邊其它城鎮的企業到魏橋買電。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魏橋二電廠建有6台3萬千瓦機組,日耗煤2000噸左右,主要供魏橋集團紡織生產用電。二電廠附近還有三電廠,建有8台6萬千瓦機組,主要是供魏橋集團的鋁製品生產用電。也就是說,魏橋集團在發電的機組都是6萬以下的小機組,其效率本身就比國有企業動輒6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發電機組低,而魏橋集團正是用這些低效率的機組生產出了價格更低的電。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一位負責電價的負責人表示,企業自備電廠的電用起來肯定比國家電網的便宜很多,但這種模式不符合《電力法》,在安全和環保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企業自備電和國電之間的價格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者不需要承擔國電承擔的社會責任。 另外,國電還要考慮到小機組、脫硫等帶來的環保問題,不能僅僅根據發電成本售電。
張士平累計持股魏橋創業36.27%,另外,張士平的女兒張紅霞直接持股魏橋創業3%,兒子張波持股魏橋創業3%,弟弟張士軍持股魏橋創業2.16%,女婿楊叢森持股魏橋創業2.73%,女兒張艷紅持股1.63%,張士平家族累計持股魏橋創業48.79%。
另外,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億元,法人代表為張波,該公司主要從事鋁產品及鋁合金產品的生產及銷售。張士平持股宏橋新型材料100%,宏橋新型材料持股魏橋鋁電100%,即張士平持股魏橋鋁電100%。
④ 企業有自己的自備電廠發電和電業局結算電費如何結算
自備電廠發電。結算方式。應該是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政策。國家沒有統一的規定費率,所以說你還是要咨詢當地的主管部門。比較准確。
⑤ 標桿電價與上網電價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標桿電價:是為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國家在經營期電價的基礎上,對新建發電項目實行按區域或省平均成本統一定價的電價政策。
2、上網電價是指電網購買發電企業的電力和電量,在發電企業接入主網架那一點的計量價格。
二、作用不同
1、標桿電價
(1)通過提前向社會公布標桿電價,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電價水平,穩定了投資者投資預期,為投資決策提供了價格信號。而且,政府通過制定和調整標桿電價,鼓勵或抑制電力投資,調整電力投資結構,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和資本的合理流動。
(2)促使發電企業加強內部管理,促進發電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各個電廠執行統一的標桿電價後盈利水平的差異,反映了企業項目管理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企業對利潤的追求促使企業以標桿電價倒推標桿造價、標桿生產成本,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控製成本。
(3)為逐步向電力市場過渡奠定了基礎。各種電價逐步歸並後,新投資的項目受標桿電價限制,造價逐步接近,發電企業逐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有了競價上網的實力基礎,有利於向電力市場過渡。
2、上網電價是協調電網、自備電廠及與國家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確定。
(5)為什麼自備電廠比國家電廠的電價低擴展閱讀
基本原則
1、商品原則
所謂商品原則就是將電能作為商品,按照價值規律要求,在價格中體現電力成本和合理利潤,使價格和價值相符。
2、適度調控的原則
適度調控原則是由於電的這些壟斷特性,世界各國在電力發展中,都是將電作為獨占性的公用事業加以管理和運作。否則這種自然壟斷很容易形成人為壟斷,而壟斷經營直接導致壟斷價格,產生超額利潤,損害消費者利益,進而產生的原則。
3、公平負擔的原則
在電力系統內部各環節都要體現公平負擔的原則。具體而言,就是針對其不同的特性及其發揮作用的不同,採取不同的定價策略。
4、便於操作的原則
任何一種電價的結構,都要保證電價相對合理的穩定性,避免電價逐年大幅度的波動。電價分類與結構要繁簡適當,以方便電力系統各環節主體的計量與收費。
⑥ 從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角度分析自備電廠的具體情況和孤網運行有什麼關聯
電能是高能耗產品主要消耗的能源之一,資料顯示,噸電解鋁生產需消耗1.5萬kwh電能,錳鐵合金也高達4000kwh∕噸。據統計,在高能耗產品的成本中電費至少要佔到20%以上,最高的硅鐵成本中電費競佔到70%。可見,電能是鋼鐵、電力、水泥、煤炭、化工、焦化、鐵合金等高能耗行業生產的命脈。怎樣通過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改造傳統產業,降低產品噸電能消耗量,減少度電價支出,是高能耗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和生存發展的關鍵。因此,解決企業自備電廠非並網(即孤網)運行,直供高能耗項目用電,充分發揮自備電廠發電設備的效能,降低度電成本就勢在必行。
山西博賽克電力技術有限公司發明的負荷調節系統專利技術(發明專利號:ZL200610065761.0;實用新型專利號:ZL200620008044.X)。是專門針對企業的自備電廠,在與系統弱聯系或者根本無法並網的狀況下,徹底解決這些企業自備電廠不能發電,或雖然能勉強發電,但因電力負荷的波動沖擊使發電機組不能穩定運行的問題,成功實現企業自備電廠非並網(即孤網)運行,降低了度電價成本,直供高能耗產品項目用電。該專利技術綜合應用自動控制、電能熱能轉換、儲能、循環利用等各項新技術,不僅解決了企業自備電廠負荷波動調節的自動控制,而且徹底解決了高能耗項目生產工藝中大功率負荷頻繁投切引起的負荷波動調節問題,能夠使發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可直接向高能耗項目提供與大電網同等質量的電能,滿足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產業公司,公司領導帶領全體員工遵循國家倡導的綠色經濟產業和可持續性發展戰略,本著"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經營理念,致力於電力事業的研究與開發,獲得了兩項國家專利,即:一種電力負荷調節系統及方法(發明專利號:2006400657610)和一種電力負荷調節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號:200620008044)被譽為"電力運行的革命性技術"!在山西省長治市,本公司為一些採用這項技術的非並網電廠進行了量身定做,改善了非並網電廠傳統的通過氣門排空進行電力負荷調節所帶來的弊端,徹底解決了非並網電廠,長期以來的能源浪費和環境雜訊污染等問題,實現了在2*6000W煤矸石發電機組和2*12MW焦化余熱發電機組安全穩定生產提高年經濟效益2-5倍的喜人成績,使其成為了真正的綠色產業。
⑦ 什麼是自備電廠
企業為滿足自己用蒸汽和供電而建的小電廠,自備電廠一般不並入電網,所以大多數自備電廠工資和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電廠待遇無法比
⑧ 要使企業電廠成為自備電廠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目前關於企業自備電廠的相關政策正在研究當中,國家發改委曾下發過以下收費政策,別的具體政策內容還需作大量的法規檢索工作,很抱歉!
除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綜合利用(如利用余熱、余壓或煤矸石發電等)、熱電聯產的自備電廠外,企業自備電廠自發自用電量應交納三峽工程建設基金(0.004元/千瓦時)、農網還貸基金(0.02元/千瓦時)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0.0055元/千瓦時)」。
⑨ 企業會不會跳過電客或者售電經紀人直接向發電廠買電
企業不能跳過電客或者售電經紀人直接向發電廠買電。
發電公司俗稱電廠,他們是不直接對用戶售電的,在我們國家,對用戶直接售電的是電力公司,這兩個公司是不同性質的公司。
電客和售電經紀人其實都可以說是用電企業和售電公司的中間人,區別在於售電經紀人都得靠自己去找客戶,親自上門拜訪或者通過中間人才能聯繫到用電企業相關負責人,花費的時間成本比較大。而該平台的電客通過線上溝通就可以獲取客戶,為用電企業提供服務,能節省很多時間和費用的成本。因此企業不向電廠直接買電。
拓展資料:
售電企業與發電企業是怎樣實現價格成交?
供電企業和售電企業是一樣的。
供電公司是買賣電的企業,從發電廠買電,然後賣出電能給用電企業。
電力企業分發電型企業和供電型企業,那麼供電型企業就是「網」。供電公司雖然是電網公司的一部分,但供電公司中的縣一級供電公司大多數都是當地政府管轄的。
為什麼供電企業不和消費者直接簽署協議?
電網只收過網費,這樣既保證了電價低,又保證了電網的盈利,發電廠可直接與用電企業簽訂用電協議。至於傳輸過網等費用另外計算或由發電企業,或由用電企業支付。這樣各電廠都可以進行競爭,從而降低整體電價水平,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企業競爭力增強。
但問題往往沒那麼簡單。
1、電廠建設及生產成本不僅包括人工、材料、設備、原材料等,還包括土地佔用、資源、環境、移民、農田等等。
2、電廠與企業一對一,當電廠故障、檢修、改造停機時,誰來為企業備容量?這些備用容量要多少成本?如果這其中沒有一個從中調劑的中間者,企業用電成本只能更高。
3、用電不僅有企業,還有居民、學校、醫院、黨政軍、金融,還有農村生產生活用電,排灌用電,這與電力行業有義務提供普遍服務有關。
國家電網允許不允許企業電廠自發電供用戶?
電網企業允許企業電廠自發自供,但自備電廠並網方案仍需電網公司審批,且不允許向公網倒送電。
⑩ 電廠自己用電多少錢一度
電廠自己用電多少錢?如果和電廠達成協議,可以享受電廠的內部電價嗎?就比如是電廠的一個內部車間。
答復:電廠自己用電稱為廠用電,是在關口電量計量(電廠出口和電網核算的計量位置)之前用,所以不繳納任何費用給別人,而是計算作為生產成本。
是否能達成協議 要看電廠的類型,以及他們自己是否願意。原因和上面描述的有關系。
另外要看你用多少電,如果是量很大,完全可以和他們來協商,這樣走公開的 正路子,他們會向上級部門回報,比方集團。然後給你們單獨准備線路,以及計量系統。如果你們用的很少,呵呵 找個小頭目給你們偷偷弄1下 也可能行。
但是前者顯然是銷售的概念,會比賣給電網貴,但是比你從電網買便宜多了。
另外糾正1下你的一個概念,以及其他朋友的說法。電廠發出的不是什麼高壓電,只是為了輸送才在升壓站 將電壓升起來後發送出去。也不是發出來自己不能用 送到網上 再買下來 沒這個事情。
---我是專業的 嘿嘿
至於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