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網上買電器的價格相差的那麼多
大家電屬於耐用消費品,不會經常汰換。所以更應關注品質。
LG的品牌決定了他的產品不會差到哪去(前提是正品),至於價格差異大,有以下幾方面因素決定:
1.營運成本差異,上面有朋友提到了,不多重復。「羊毛出在羊身上」是真理,高價里含有產品成本、工廠利潤、中間商利潤、廣告費等。所謂低價只是去除或削減了中間商的利潤。
2.樣機和原包裝機器價格可以相差30%-70%,比如原包裝機器售價是100,樣機根據殘損程度售價在30-70之間。
3.淘汰品和新型號功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價格可能相差20%左右。如A型號投放市場多年,長期競爭及價格戰導致該型號無利潤維持,廠家就會推出B型號再來一個周期,而A和B可能只是顏色的差別,外觀的差別等。但價格的差別就會很大。並且淘汰品若不低價售出而返廠的話,就成了「廢品」了,連材料成本都無法折現,所以會以各種手段降價出清。
至於LG的品牌和產品,還是不錯的。基本質量能有保障,售後也比較有口碑。
但個人覺得LG的冰箱採用的壓縮機與國內品牌的壓縮機無大差異,技術原理完全一致,類似於流水線下來時看是貼「LG」還是貼「新飛」而已(不是在貶低LG,只是想說明OEM貼牌的事實)。
洗衣機更沒什麼技術含量了,一般家用的話,市場上隨手的正牌貨都能滿足了。
空調和電視建議你還是選擇國產品牌的,格力空調在國外的實力就像我們看SONY的數碼產品一樣,屬於行業全球領先了。電視機國產的也不錯的,平板的實力派有創維、康佳等,技術售後服務都非常成熟到位,液晶的實力派有長虹、上廣電等,其實液晶的壽命只有5-8年,加上技術每天都在更新,現在買貴的絕對不劃算。夏普的當然好,但價格是國產的1.3-1.6倍啊。
產品本身區別並不大,只是「媳婦是別人的好」心態在作怪而已。
2. 售價和標價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
1、兩者的實質不同:
(1)定價的實質:定價是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制定和變更的策略,以求得營銷效果和收益的最佳。
(2)售價的實質:即銷售價,銷售價是商家根據自己情況提高或降低指導價得到的最終銷售價格。
2、兩者的性質不同:
(1)定價的性質:是市場營銷學裡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2)售價的性質:是浮動價格。
3、兩者的決定因素不同:
第一定價的決定因素:
(1)企業目標:要了解價格和制定價格,必須考慮許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明確的是公司的目標是什麼,是增加市場份額,改善企業收入,最大化利潤,還是其他目標。
如果營銷部門已經對於公司目標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那麼確定價格在內的營銷組合,便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情。相反,如果定價與公司的目標相背離,可能花了很大精力,結果並不是公司想要的。因此,定價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定價決策和公司目標的契合度。
(2)顧客:在明確了解營銷目標以後,有必要了解客戶的要求,因為是客戶決定了產品定價正確與否。盡管客戶的要求並不是一成不變,但是必須要了解客戶現在需要的是什麼。
(3)競爭對手:影響企業定價決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競爭對手,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市場上並非只有我們一家公司,可能會有同類檔次的公司,或是更高端的公司,也可能是比我們低一個檔次的公司。我們必須了解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他們的戰略是什麼,優勢是什麼,還應該了解他們的成本、價格以及可能對企業定價作出的反應。
(4)成本:成本是企業能夠為產品設定的底價。企業在制定產品的價格時,如果不能覆蓋生產、分銷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就有可能是虧本的,不能給投資人帶來相應的回報。企業的成本分為兩種,即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第二售價的決定因素: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買方。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能夠可靠地計量。
(5)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3. 蘇寧易購和蘇寧實體店小家電(吹風機之類的)的價格差距大不
有的便宜的比較多點的,但是線下做活動的時候價格的話會比線上便宜一點的,看你買什麼東西了。
4. 商品標價與實際賣價不符該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商品標價與實際價格不符可以向賣家投訴索賠,如果雙方協商無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調解賠償。賣家銷售有質量、功能、價格、信息問題的商品,作出虛假、有誤導性的宣傳,那已經涉及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了,在適當的時候消費者應該用法律保護自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5. 為什麼你們的東西標價和實際賣出的價格不一樣
商場故意讓有的商品的標價比實際價低些,給你誤導,你買單時知道了也會算了,如果你當時知道原價,你可能不會要或者換別的!
6. 陶寶商城上賣的小家電,比大中、國美的價錢差一半
其實實體店價格比網店價格貴那麼多的原因是:
主要,實體店是傳統銷售渠道,家電產品一般都有20%-50%的利潤分成,就是說,一個100塊的產品,有可能20-50塊是落到經銷商那裡去了(就是你說的蘇寧、國美等),這是造成實體店價格相對較高的原因,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能轉接到消費者上面了。(PS:傳統實體店收那麼高的利潤分成,主要是因為實體店要鋪租,還有其他比如電費,水費等以及各項正規稅費,所以可以理解)
其次,關於產品保修,確實很多廠家都是根據保修卡來保修,並不是根據發票的。但這也僅在於口碑比較好的廠家。
最後,網店的不一定都是正品,特別是淘寶上面,假冒偽劣產品還是有的,所以有些價格低得離譜(PS:通常廠家為了不與傳統經銷渠道有所沖突,網路銷售的同類產品,價格都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當然有些確實很低價的正品,有可能是因為貨物來源不明,或者是經銷商之間惡性競爭等情況造成),買的時候就得細心觀察了,還有就是個人網店一般只開收據,不開發票,這里已經少了銷售稅,以及場地費用了,其實這些都是很大的一筆開銷。
當然,還有很多原因的,不過這是最常見的原因。
7. 家用電器掛牌價與成交價一般情況差多少
每個品牌不同,根據廠家要求,一般相差不大!
8. 為什麼超市裡的家電比家電賣場的家電價格相差很大
超市裡的電器質量應該沒有問題,至於價格差異,應該是超市給家電供應商的賬期和收取的返點不同,而造成價格差異。大一點的超市質量都沒問題的,哪裡便宜就買哪裡的吧,沒事。
9. 為什麼實體店與網上一模一樣的家電,價格卻相差好幾千
前天的時候,我去我們這里的商場逛街,看上一款大衣,價格是內1498,感覺非常適合我,但是容感覺價格偏貴,回家在淘寶上搜索,一模一樣的,連標牌都一樣,價格858,價格相差這么多,但是東西是一樣的。
首先,你想想,我去商場買東西,實體店裡的東西需要怎麼的售賣。
第一進貨,就算廠子里進貨,發貨也是需要運費的;第二租金,商場的商鋪租金現在都很不便宜;第三人力,商場里的導購也是要用錢的。第四稅收,商場的商鋪也是需要納稅的。
以上的四個成本也許不盡齊全,但是也能明了。
現在看看淘寶上相同的東西,可能淘寶店就開在廠子旁邊,甚至很多都是工廠自己開的。這就節省了運費,與二次成本。
網上的店鋪只需要交上押金就能有個頁面,節省了租金;同時現在也沒有相關的稅收。
好了這些成本都沒有,我為什麼不標價便宜點,反正都是賺一百五十塊,我可以多賣些。
你所謂的家電,其實也是一個道理的。
10. 標價和售價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標價:是底標價(同標底價)與投標報價的統稱。一般指後者。投標報價中的標價,一般指各投標單位各別的總報價。在開標時當眾啟封全部投標人的標函,按其標價高低順序排列;同時公布標底價。一般以最接近標底價的標價、或符合招標文件規定浮動幅度的最低標價為中標價。
售價:即銷售價,銷售價是商家根據自己情況提高或降低指導價得到的最終銷售價格,是浮動價格。本質是不一樣的,售價是賣家與買家之間達成交易的價格.標價則是這個商品的進價提升一定折數後標出的價格並不是賣出的價格。
本質是不一樣的,售價是賣家與買家之間達成交易的價格.標價則是這個商品的進價提升一定折數後標出的價格並不是賣出的價格。
標價、售價的差別定價有四種形式:
1、顧客差別定價
即企業按照不同的價格把同一種產品或勞務賣給不同的顧客。例如,某汽車經銷商按照價目標價格把某種型號汽車賣給顧客A,同時按照較低價格把同一種型號汽車賣給顧客B。這種價格歧視表明,顧客的需求強度和商品知識有所不同。
2、產品形式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不同型號或形式的產品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但是,不同型號或型式產品的價格之間的差額和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並不成比例。
3、產品部位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於處在不同位置的產品或服務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即使這些產品或服務的成本費用沒有任何差異。
例如劇院,雖然不同座位的成本費用都一樣,但是不同座位的票價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人們對劇院的不同座位的偏好有所不同。
4、銷售時間差別定價
即企業對於不同季節、不同時期甚至不同鍾點的產品或服務也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