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家電設計會有哪些趨勢點
未來家電是一個信息存儲分析系統,例如,冰箱可以通過記錄主人日常購物專情況將主人喜屬歡的菜品記錄,從而分析出冰箱缺什麼菜,主人多長時間購買一次相同蔬菜等信息然後反饋至超市,甚至還可以主動下單,補齊所缺菜品。
⑵ 家電後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家電後市場忙展趨勢是什麼?從目前幾大蘇寧五星,國美幾大家電都屬營銷性質的,但真正的家電有格力,美的,海爾等幾大老牌來掌控著,縱觀後市趨市,向格力家電將朝著研發銷售,將完成大魚吃小魚的方向發展,逐步形成新的格局。
⑶ 電器的發展方向
最早的電器是18世紀物理學家研究電與磁現象時使用的刀開關。19世紀後期,由於電能的應用陸續推向社會,各種電器也相繼問世。但這一時期的電器容量小,屬於手動式。電路的保護主要採用熔斷器(俗稱保險絲)。20世紀以來,由於電能的應用在社會生產和人類生活中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並迅速普及,適應各種不同要求的電器也不斷出現。大的有電力系統中所用的二、三層樓高的超高壓斷路器,小的有普通家用開關。近百年來,電器發展的總趨勢是容量增大,傳輸電壓增高,自動化程度提高。例如,開關電器由20世紀初採用空氣或變壓器油作滅弧介質,經過多油式、少油式、壓縮空氣式,發展到利用真空作滅弧介質和六氟化硫作滅弧介質的斷路器,其開斷容量從初期約20~30千安到80年代中後期達80~100千安,工作電壓提高到765千伏,以至到1150千伏。又如,20世紀60年代出現晶體管時間繼電器、接近開關、晶閘管開關等;70年代後,出現了機電一體化的智能型電器,以及六氟化硫全封閉組合電器等。這些電器的出現與電工新材料、電工製造新技術、新工藝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適應了整個電力工業和社會電氣化不斷發展的要求。
隨著WTO的加入,進入21世紀我國低壓電器面臨更大的挑戰,為了加速我國低壓電器的發展,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及時分析國內外低壓電器發展動態,了解和掌握當前低壓電器的新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微處理機和計算機技術引進低壓電器,一方面使低壓電器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另一方面使低壓開關電器,包括智能化斷路器和智能化電動機控制器實現與中央控制計算機雙向通訊。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信息網路的發展,低壓配電系統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已統一形成了智能化監控、保護與信息網路系統。
智能化低壓斷路器與電動機控制器是低壓開關櫃和電動機控制中心實現智能化的主要電器元件。微處理器引入低壓斷路器,首先使斷路器的保護功能大大增強。諸如:它的三斷保護特性中的短延時可設置成I2t特性,以便與後一級保護更好地匹配;接地保護可實現選擇性,對斷續的電弧接地故障可帶記憶功能。
工業用電的電網路中使用大量的軟起動器、電力電子調速裝置和不間斷電源等,這些裝置都會使配電系統產生高次諧波,而模擬式電子脫扣器一般反映故障電流的峰值,因而電源的高次諧波會造成斷路器的誤動作。帶微處理的智能化斷路器反映負載電流真實的有效值(RMS值),它的采樣和保持電路能消除輸入信號中的高次諧波,因而能避免高次諧波造成的誤動作,它的中央處理單元能保證斷路器的正確動作。
與傳統的雙金屬熱繼電器相比,智能化過載繼電器有一系列的優點。它能保護多種起動條件的電動機,具有很高的動作可靠性。它不但可保護電動機過載與斷相,並可保護接地、三相不平衡、反相或低電流等。由智能化電動機保護繼電器進一步開發的智能電動機控制器,兼有監控、保護和通訊的功能,它的保護功能也較智能化電動機保護繼電器進一步增強。
由新型低壓電器元件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組成的網路系統與傳統的低壓配電系統與電動機控制中心相比有以下優點:
1)實現中央計算機集中控制,提高了低壓配電系統自動化程度。低壓開關設備與中央控制計算機的數據信息雙向傳輸是指:一方面智能化斷路器或其它開關設備向中央控制計算機傳送線路和保護對象的運行參數,保護整定值和故障信息;另一方面中央控制計算機向智能化斷路器或其它開關設備發出操作指令,改變和調節保護整定值。
2)使低壓配電、控制系統的調度和維護達到新的水平。通過信息傳輸,中央控制計算機能存儲線路和被保護設備過去的運行參數及前10次甚至前50次故障情況。這些信息加上計算機強大的綜合計算能力,有助於操作者事先預測故障的產生和作出相應的決策,使線路和設備的停機維修時間大大減少;信息傳輸也提高了對配電系統的電能調度能力,能保證在用電高峰階段,對重要用戶安全可靠地供電;信息傳輸可實現區域間連鎖保護,使前後級智能化斷路器的選擇性保護獲得合理的匹配。
3)由於採用數字化的新型監控元件,使開關櫃平面上提供信息大幅度增加。通過液晶顯示板可測量並顯示相和線的電流、電壓、功率因數、功率等各種參數,也能顯示被保護對象和線路過去的運行參數和故障情況,它還可以以圖形方式顯示被整定的斷路器保護特性。
4)監控元件和傳統的指示和指令電器相比較,接線簡單、便於安裝,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5)可以實現數據共享,減少信息重復和信息通道。
網路通訊的發展,日益要求用戶和設備之間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因而制定一個統一的通訊協議是急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由智能化電器與中央計算機通過介面構成的自動化通訊網路正從集中式控制向分布式控制發展。現場匯流排技術的出現,不但為構造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提供條件,並且它即插即用,擴充性好,維護方便,因而這種技術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
低壓電器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通斷能力,智能電器發展的另一途徑是通過微處理器的智能控制來提高電器的通斷性能。
智能化電器的發展,使電磁兼容性EMC變成越來越重要的問題。EMC要求包括兩種含義,一方面要求低壓電器在使用場合工作時,不受外界電磁干擾而引起誤動作,而另一方面要求電器的操作產生的電磁場不幹擾附近的電子設備。國外對智能化電器和機電一起化產品的EMC問題非常重視,因為電磁干擾會引起這類系統失靈而誤動作,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智能化電器和其保護、監護系統把敏感的數字電器元件處於強電流及高電壓電磁場中,使這些設備的電磁抗干擾能力在設備設計和運行中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因而在國外智能化電器和其系統在設計初始階段即制定嚴格的電磁兼容控制與管理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產品或系統EMC分析,制定EMC設計技術指標、設計計劃、標准、實施計劃與測試方法等,並把這一計劃作為產品或系統設計的重要一環。EMC分析和設計是為了達到EMC技術要求的關鍵工作,包括分析電子線路的輻射程度及抗干擾能力以及系統集成的電磁兼容性能,EMC設計包括電磁屏蔽,接地,導線間距的確定,以及考慮印刷電路板布線之間的電磁耦合等,隨著高頻電磁場數值分析和計算機硬年的發展,採用現代模擬技術取代傳統的測試方法和經驗分析方法,已在EMC分析中起越來越大的作用。 國內工廠和設計院所紛紛引進如UGH、Pro/E等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這類軟體能實現在三維空間內零部件和實體造型、裝配和自動生成工程圖紙,並且按照設計的零部件自動進行模具設計和生成數控編碼。這些軟體使國內低壓電器設計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進一步要使產品設計滿足原始技術條件的要求,達到預定的電氣和機械性能,則需要採用模擬技術。
進行一個低壓電器產品的設計,當根據給定的技術條件,確定了產品初步設計方案和尺寸後,必須進行工程分析或樣機實驗,來驗證設計方案是否附合原訂技術要求。長期以來人們用傳統的工程計算方法進行特性分析,精度很差,特別是作為低壓開關電器的主要特性,即開斷特性無法計算,因而人們不得不依靠樣機製造和實驗驗證來檢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這樣做法要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並使得產品開發周期拉長,影響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計算機摸擬和模擬技術得到快速發展,依靠這種新技術,人們可以在樣機製作以前就能精確掌握設計產品的性能,減少了重復樣機製作和實驗費用,加快了產品開發周期,並提高了產品性能,這是當前低壓電器產品開發手段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低壓電器的基本特性包括開斷能力、溫升、零部件的強度、電動穩定和熱穩定、絕緣性能及其它電氣性能等。這就需要對設計對象的電磁場、應力場、磁場等物理場域進行模擬和分析。計算機模仿和模擬技術的進展和商品有限元分析軟體性能的不斷提高為這種新技術在低壓電器的應用創造了條件。70-80年代的有限元分析軟體,前後處理工作十分繁鎖,例如進行一台大型變壓器的電場分析、輸入各零部件的三維尺寸等原始數據,一般是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的艱苦勞動。進入90年代商品化的有限元分析軟體都和可視化技術結合起來,用特徵造型方式輸入三維圖形代替每鎖的數據輸入,使輸入工作十分簡便而直觀,並且後處理部分使輸出的數據或三維圖形,方便地進行觀察和分析。與此同時,隨著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需要,這種模擬和分析軟體更擴展到流體動力學、機械振動和機構動力學等方面。市場上已能提供各種精確的計算機模擬與分析軟體,這類軟體分成二種類型,一種是通用軟體,另一種是專用軟體,這種軟體都包括應力,溫度場、電磁場和流場等分析模塊,可以進行單種場域分析,也可進行綜合場分析,例如計算熔斷器的保護特性,首先要計算熔片中電流場的分布,然後是熱特性的計算,這是電流場和瞬態熱場計算的綜合,專用軟體是指用於專門的場合。國外著名公司更是把特性的計算機模擬和分析看作是產品開發手段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措施。
通過計算機模擬可獲得產品設計的可行性方案,即保證設計方案滿足所制定技術條件的要求,但尚不是經濟技術指標最佳的方案,為了達到經濟技術指標的最佳,這就需要把模擬技術和最優化方法結合起來。
計算機圖形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三維機互動式圖形技術,即虛擬現實(Virtualreality)技術的出現,給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虛擬現實與傳統的互動式三維圖形技術不同,後者操作者是在計算機外的現實世界操作計算機的圖形,而前者則可讓操作者進入計算機里的虛擬世界親臨其境地進行操作,把這種技術和計算機模擬相結合就可以在計算機內設計產品,這種產品稱為虛擬產品,設計者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對產品進行模擬和優化,這是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發展方向。長期以來,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往往是把各研究所和工廠有關技術人員集中在一處,進行聯合設計,這種方式使大多數設計人員脫離本廠的環境而造成諸多不便。90年代以來出現的計算機協同設計CSCD()技術,可提供遠程異地協同設計的環境,它是基於Internet而實現的一種群體設計的新概念,國外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如PRO/E和Internet等已新增了這方面的功能。依靠這種技術,人們可以在不同地點通過Internet共同討論設計方案,繪制和修改設計圖紙。 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環境保護問題日趨嚴重,這對大量使用的低壓電器提出新的要求。低壓電器中幾近80%的材料是塑料,因而對這些材料來說,一方面要保證長的壽命和電器本身的工作可靠性,還應考慮環保要求,即無污染,並且可以回收。不含CFC或鹵素的阻燃的塑料已得到推廣和應用。
長期以來由於AgCdO有較好的耐電弧侵蝕能力,因而在低壓電器、特別是作為控制電器的觸頭材料得到廣泛應用。但由於AgCdO材料有毒,從環保要求出發,以AgSnO2代替AgCdO材料已經得到推廣。但AgSnO2的觸頭溫升過高,一直是一個關鍵技術問題。國際上一些觸頭材料生產廠都在研究如何通過加入添加劑來阻止觸頭表面SnO2膜的生成來降低觸頭溫升。
採用真空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是解決環保電器的重要途徑。真空技術在中壓開關領域已具統治地位,在低壓開關領域近幾年也有很大的發展。真空中不存在氣體,在開斷故障電路時僅能產生能量較少的金屬蒸汽電弧,其強度、燃弧時間和對觸頭的燒蝕都比空氣中少,因而真空開關是不需要維護的。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真空開關的觸頭系統是封閉在真空管殼中,觸頭開斷時產生的電弧不會影響環境,因而它可以工作在苛刻的不利的工作環境下。在低壓電器領域中,盡管它的價格比一般空氣中滅弧的開關電器的價格要高,但它的優良性能和環保作用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原先真空接觸器一般用於特殊環境下,由於真空技術的進展、真空技術的應用已推廣至通用的接觸器。國內研究單位和工廠也正積極開發這種產品,主要目標是提高其額定電流和開斷能力。
由於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新型電子器件如GTO,GTR及IGBT等第三代大功率半導體開關器件的出現,固態無觸點開關也得到很大的發展。與機械式開關相比較,它是一種無電弧開關,因而它有很長的壽命,並且不需要維護,從環保角度來看,一方面因為沒有電弧,不會因為電弧引起觸頭材料和塑料氣化而污染環境,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環境污染而使觸頭上產生氧化膜而影響接觸可靠性。由於沒有觸頭,機械式開關因電弧的作用使觸頭發熱現象也不存在,這樣無觸點開關的操作頻率可達到很高,固態斷路器由於工作過程中的損耗大,並且缺乏足夠額定電壓和電流的功率電子器件,加上體積大、價格高,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 由於城市電網的發展,配電變壓器容量增大,對低壓開關電器提出了高性能、小型化要求。為了提高低壓開關電器的開斷能力,國外公司提出了一些新的滅弧系統和限流技術。
開關電器小型化有兩種含義,一方面是電器本身的尺寸要小,另一方面是減少噴弧距離或實現「無飛弧」以縮小安裝這種電器的開關櫃尺寸。
當前低壓電器在結構設計上廣泛應用模塊化、組合化、模數化和零部件通用化。模塊化是電器製造過程大為簡便,通過不同模塊積木式的組合,使電器可獲得不同的附加功能。組合化使不同功能的電器組合在一起,有利於電器結構緊湊,減少線路中所需的元件品種,並使保護特性得到良好的配合。模數化使電器外形尺寸規范化,便於安裝和組合。不同額定值或不同類型電器實現零部件通用化,對製造廠商來說,將大大減小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的費用;對用戶來說,也便於維修和減少零部件的庫存量。
⑷ 小家電市場的前景如何,採取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雖然不如大家電「出鏡率」高,但近些年,小家電產品類型的不斷豐富、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外銷保持快速增長、眾多企業紛紛投資「試水」……每一條都昭示著中國小家電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賽迪顧問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小家電產業的產量一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2006年產量達到127497萬台。目前,中國小家電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更是完成出口92511萬台,全球80%以上的小家電產品出自中國。而國內小家電生產企業則主要集中在廣東、江浙一帶,特別是廣東,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優越的地理位置、配件廠雲集等有利條件下,全國63.4%的小家電製造企業選擇在廣東紮根,此外,落戶江蘇、浙江、福建聚集的小家電生產企業數量也分別佔去了行業總規模的6.6%、14.1%和8.4%。
細分市場上各品牌大顯身手
小家電產業的產品類別繁雜,按照用途被分為廚房小家電(微波爐、電水壺、電咖啡壺、食品加工機、油炸鍋、電飯煲、麵包機、電磁爐、電烤箱等)、家居小家電(電熨斗、吸塵器、電風扇等)、個人護理小家電(電吹風、剃須刀等)。賽迪顧問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廚房小家電產品占據整體市場份額的81.2%,這一方面是由於被劃分為廚房小家電統計范圍的產品品類較多,另一方面,微波爐、電飯煲等產品已經成為現代家庭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廚房電器,其市場銷售一直十分紅火。
2006年,小家電知名品牌繼續擴大著行業領先優勢,橫向進行品牌比較可以看出,飛利浦、松下在家居和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方面的競爭優勢明顯,美的、格蘭仕、海爾、蘇泊爾則在廚房小家電領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亞都、奧普、九陽都是以單一產品打響品牌知名度,分別在空氣凈化加濕器、浴霸、豆漿機產品細分市場上占據絕對領先位置,而在一些市場規模較大的小家電產品上,品牌集中度已經有顯著提高,強勢品牌的市場地位得到了體現。
廚房小家電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
經過多年的市場推廣,消費者對廚房小家電的功能特點有了更多的認識,正在逐步地接受廚房小家電。廚房小家電產品以其節能、實用、健康的形象進入消費者的家庭,逐漸取得消費者的認可,同傳統的烹調方式比,廚房小家電使用安全、便捷、便於清潔、效率高,具有明顯的功能優勢。近年來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銷量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上升。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廚房小家電市場總體規模達692.4億元,與2005年的604.5億元相比,增長了14.59%。其中,作為廚衛電器的主力軍,燃氣灶、吸油煙機、電飯煲的市場銷售額分別達到115.0億元、80.4億元及39.2億元。
廚房小家電市場需求量增加,發展迅速,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對產品本身提出了種類多元化、設計精品化、功能實用化等更高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企業在降低產品價格的同時,也在豐富著自己的產品線。
隨著產業集群化和資本的滲透,廚房小家電行業將會呈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直至淘汰的趨勢。2006年,廚衛電器市場經過幾年的培育,已經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市場主體,品牌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據賽迪顧問統計數據,電飯煲產品市場上主要活躍的品牌有美的、蘇泊爾、格蘭仕、三角、半球等,其中美的占據了46.6%的市場份額,在電飯煲市場掌握著絕對發言權。吸油煙機市場則主要是帥康、老闆、方太、華帝等品牌,這五個品牌共佔去市場總份額的43.8%。燃氣灶市場上的前五位品牌是華帝、帥康、美的、老闆和方太,分別佔去了13.2%、8.0%、6.3%、3.8%和3.1%的市場份額。
家居小家電成為新熱點
家居小家電產品主要包括電風扇、電暖器(暖風機)、電熨斗等傳統產品,也包括近年來快速興起的吸塵器、空氣加濕器、空氣凈化器等新興產品。在一輪輪購房熱潮的推捧中,曾經長期被視為邊緣化產品的家居小家電市場在2006年被激活,成為城市消費者的新寵,擁有家居小家電的數量已成為衡量生活質量的又一個新指標。2006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全年銷售額已達到126.3億元,占據小家電市場份額的14.8%,比2005年增長12.6%(見表4)。不少大家電廠商也紛紛進入這一領域,憑借原有的品牌、渠道、技術優勢,迅速「興風作浪」,促成了家居小家電市場目前的競爭格局。
此外,家居小家電幾家領軍生產企業在不斷擴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十分注重對海外市場的開發,憑借種類齊全、價格低廉、市場操作相對規范等優勢打入海外市場,成為小家電產品出口的拳頭產品。賽迪顧問預測,未來五年中國家居小家電市場將持續放量增長,增長速度持續保持在7%左右,預計在2011年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
個人護理小家電蘊含誘人利潤空間
如果與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做比較,電動剃須刀和電吹風等小件產品同樣可以賣到千元以上,可想其利潤空間會有多大。據分析,消費者之所以肯為小產品付出大費用,主要是希望日後通過使用產品獲得享受,因此,個人護理小家電比其他小家電產品更為強調外觀設計、科技含量、材料選擇、實用性、舒適性的全面品質。而高利潤率更容易吸引實力強大的企業參與競爭,又從側面激勵了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領域的不斷升級。2006年,中國的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成為眾多家電廠商新的利潤增長點,多種產品市場處於導入期,發展前景廣闊。
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個人護理小家電市場已達到約4800多萬台的市場規模,2006年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總量達到5500萬台左右,增長率達到14.5%。銷售額也由2005年的31.2億元增加到34.4億元,增長率為10%。
⑸ 家用電器未來將朝著哪些方面發展
按現在的發展趨勢推斷,家用電器未來將朝著人性化,智能化,易用、功能完善方面發展。
⑹ 未來的家電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5G與AI已成家電業兩大熱詞
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IoT的不斷融合,使得新的技術變革、產業應用場景、商業機會,紛紛從試驗階段開始走向應用戰場,引領家電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1、家電企業聚焦人工智慧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推進,彩電業在智能化和物聯網的道路上正加速狂奔。近日,老牌彩電企業康佳推出了人工智慧新品K1電視,用全時語音革新了傳統電視的交互體驗。作為康佳旗下最新的產品系列,K1電視最吸引市場關注的就是它獨特的語音和人臉識別技術。據了解,K1電視搭載了AI全程語音、AI畫質、AI音質、AI音箱、AI智能家居、AI情感交互六大技術,其擁有的智能識別功能已能實現模糊匹配,不需要指向性指令,從而徹底甩掉了遙控器。
同時,康佳K1電視支持電視控制、網路信息、影視搜索、O2O服務、智能家居等多項功能,涵蓋衣食住行和娛樂各個方面,實現全場景覆蓋和全生態語音操控。此外,藉助攝像頭,以人臉識別、手勢識別、聲紋識別等多種識別技術為基礎,康佳智能交互系統還大大提升了大屏展示的優勢,讓電視更智能,讓溝通更順暢。
康佳電子科技公司總裁常東表示,AI將成為康佳重回彩電第一陣營的重要契機。按照規劃,康佳2019年將圍繞語音和智能互聯,打造一個以電視為核心的家庭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融合)控制和顯示中心。為了契合品牌年輕化的轉型,康佳甚至邀請了流量明星鹿晗擔任品牌代言人。
近年來,智能化已成為彩電業主推的方向之一,在這條新賽道上,眾多廠商已陸續就位。與康佳一樣,長虹也希望能通過AIoT戰略助其品牌實現復興。在今年的CES(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以及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兩大行業展會上,長虹均以電視為智能中心,展示了AIoT的生態應用;TCL也在今年的春季發布會上宣布全面進入AIoT賽道。
借AI浪潮煥發生命力的不止彩電業。前不久,海爾洗衣機發布了基於衣聯網的「纖合」洗衣機、「頤人」免清洗洗衣機、卡薩帝融合纖洗護理機、Leader2洗衣機等新品,集中展示了海爾洗衣機在不同洗護場景下的差異化智慧解決方案。
在海爾看來,新時代生活場景多變,用戶的需求也在變。為了讓消費者的洗護體驗更智慧更便捷,海爾洗衣機推出了衣聯網生態平台,構建了陽台、衛生間、玄關、廚房、兒童房、衣帽間等6大智慧洗護場景。
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衣聯網生態平台,海爾不僅實現了智能化單品的互聯互通,還打破了產業邊界,讓用戶獲得了貫穿洗、護、存、搭、購全流程的智慧洗護體驗。
2、AI成產業競爭破局點
在積極加持人工智慧的同時,家電業卻是在焦慮中度過的。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3968億元,同比下跌3.2%,成為自2012年以來的新低點。從7月前兩周情況來看,大盤失速正在加快,預計下半年的市場情況不容樂觀,家電行業整體步入「寒冬」。
2019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分品類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彩電為例,近年來,國內彩電市場趨近飽和,加上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手機等智能終端分流了原先電視的大部分用戶,盡管各企業仍在暗中較勁大打「價格戰」,但已很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面對整體萎縮的市場,彩電企業絞盡腦汁想讓電視機重新成為「家庭娛樂中心」,其中智能化被彩電行業視為「救命稻草」。但一開始,彩電的智能化幾乎沒有應用場景,既不能與其它設備互聯互通,也無法實現人機交互。隨著AI技術的推進,智能電視在「認知」層面出現了進化,開始參與到家庭生活的全部場景中。
常東表示,現在的電視解析度越來越高、屏幕越來越大,HDR越來越精細,但這些進步都只是「錦上添花」,只有AI和以AI為基礎的IoT(物聯網)技術,才能讓電視變得更加聰明、更人性化,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家庭核心中樞,形成前所未有的新應用生態。
和彩電業一樣,洗衣機市場的增速也出現了停滯局面。根據奧維雲網發布的推總數據,今年前4個月,中國洗衣機市場零售額達215億元,同比下跌2.0%。不過,頭部品牌海爾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銷售額均獲增長,其中海爾洗衣機今年前5個月線下渠道的市場佔有率高達34.26%,而線上渠道的市場佔有率也達到了32.09%。
業界表示,海爾洗衣機之所以逆市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強大的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對AIoT等前沿科技領域的積極布局。
知名行業專家、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目前大部分洗衣機企業的焦點都停留在「洗」上,圍繞「洗」進行各式各樣的產品升級,而海爾卻通過鏈接服裝、家紡、洗滌等多個產業形成衣聯生態,洗衣機由洗滌設備變成了衣物管理平台,為用戶提供圍繞「衣」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AIoT技術將是產業跳出同質化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和破局點。對洗衣機行業來說,未來的趨勢不是賣出了多少件產品,而是通過洗衣設備管理了多少件衣物,全生態的核心也會轉移到「衣物的流動」這一場景上來。
3、5G加速產業變局
如今,人工智慧儼然成為家電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而5G商用的加速落地,更是讓這一新賽道充滿了想像空間。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預示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通俗地說,5G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與2G到4G呈現出的跨越發展不同,5G並不是一種獨立的、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對現有的無線接入技術的演進,以及一些新增的補充性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對普通用戶而言,5G網路帶來的最直觀的沖擊是網速的巨大提升。當前,4G網路的峰值傳輸速率可達到每秒100M,5G的峰值傳輸速率理論值則將達到每秒10G。
從技術角度看,除了高網速,5G還擁有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廣聯接等特點,這些優勢都為物聯網時代的萬物互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條件。
業界普遍認為,5G網路下無處不在的高速連接,使得智能終端設備的「去中心化」趨勢非常明顯,未來與用戶高頻交互的,是不同場景中現實存在甚至是虛擬存在的各種屏幕,而非再去用手指低效地觸屏單一設備和簡單遙控。與此同時,不斷優化革新的AI技術,可以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家電產品的語音交互、端與端間的相互協作等更高水平體驗的升級,進而重構用戶需求。
眼下,受制於時延、網速、連接數量等因素,智能家電產品多通過手機進行操控,尚不能完全實現語音控制,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在5G網路下,這些制約都將不復存在,而5G
與AIoT的聚合,則給整個家電業帶來了顛覆式的變革機遇。
青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洋表示,5G不只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觀念革命,藉助5G和AI技術,家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進化。雖然5G全面普及還需要時間,但人們會認為所有家電聯入網路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越來越高的聯網率和智能家電由此生成的海量數據,又會促使家電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好用,最終的結果就是家電智能化的水到渠成。
羅清啟則認為,在5G帶來的物聯網時代,產消關系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必須把用戶的需求信息持續大規模地向生產端廣播。更重要的是,5G屬於基礎設施建設,它最令人期待的地方,就是帶來了無數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應用,引領產業走向更多的「無人區和深水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⑺ 家電行業未來的商業模式會發展為什麼樣的啊
可以去看看「物聯網」這個話題。
⑻ 覺得未來家電行業發展前景會怎樣
中國每年出口到歐盟市場的該類產品達數百億美元,其中又以家電產品為主,由於這兩個專指令都會明顯增加中屬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嚴重影響我國317億美元家電出口歐盟,不少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產品會被排斥出歐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