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都不貴,幾毛錢、幾元錢。你覺得貴可以不修,千萬別說太貴又說要內修!有的人事後還去容找維修員理論,說退錢,自己被騙了等等。有的人收80,有的人收200都有,具體看什麼維修員、顧客、或者當時情況而定,價格都是靈活,大家共同確認的,換配件冰箱修好我這邊收費就是130起步,不換配件修好,比如線斷了,100元起,大問題檢查後再說,顧客不修需要給50元上門費。這些報價會在上門出發之前與顧客談好,不同意就不用上門去。最關鍵的一點,維修行業報價並不是按照成本報價,一台價值一萬多的電器換個幾元的零件能收費1千,一台價值一千多的電器換同樣零件只能收個100多點。維修員賺一點維修費,而你顧客賺的其實更多,如果都不給你修好,你要去買新冰箱。便宜的都要800-1500不等,算上使用年限折舊費等,對折一半最低也有400元了,扣除120元,你賺了280元和一台冰箱。仔細算算這筆賬,到底誰賺了?
有的小區一套房100平米,單價1萬算,就要100萬,你知道成本多少不?也就50萬,那也來算算,賺50萬夠不夠狠?
『貳』 家電維修平台為何到處是「坑」
近日, 上海市消保委發布《2018年空調維修消費體察報告》。體察實驗中,消保委家電辦專家將一台空調的萬能遙控器設置為亂碼,隨後從360、網路、家電報修一線通、大眾點評、58同城等8家互聯網平台和3家電話查詢平台上搜索排名靠前的11家維修商家,結果竟然得到了電腦板故障、缺少製冷劑、電子元器件故障等各種不同說法。最誇張的是58同城上的一家店鋪,欺騙不成,就弄壞機器,導致機器無法開啟。
在監管角度,O2O模式嚴格說來是為監管創造了便利。因為消費者的投訴具體指向某個平台,通過大數據比對,哪些平台表現相對更好,哪些平台更無底線,一目瞭然。監管部門定期公布表現不好的平台名單,增加曝光度,建立行業黑名單,或比約談更為有效。
家電維修行業原本就「水深」,轉移到線上意味著行業模式的升級,但更重要的升級,應該體現在對過去行業弊病與風險的更好控制,不是讓消費者拿風險換方便。一個利用信息不對稱,靠給消費者挖坑來賺錢的模式,是走不遠的。對此,從平台到監管,都需要探索出一套相適配的治理體系。
來源:澎湃新聞網
『叄』 家電維修,這個行業能致富嗎
很累很耗時間,不像已前那麼賺錢了
入行要慎重
我幹家電維修已經6年多了,隨著電器的價格戰和不保值,純粹作維修是很不劃算的,建議維修+二手翻新,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賺錢.
修空調其實很簡單,關鍵是看你怎麼報價,我一個會騙人的朋友就是這么乾的:
你自己學一學:
來廣州快一年了。以前我在北京也做過維修,但是一直在底層掙扎,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沒賺到錢。到了廣州,我在一片又打工仔聚集的一個村裡面開了一家修理鋪。開始也是沿用以前的模式,底價競爭。你50我40,你40我30,幾個月下來虧了不少,我好交朋友,沒事就把錢全部換啤酒罐肚子里去了。這樣有過了一段時間,無意中,一個修理的朋友因為忙不過來,把他的一個客戶介紹給我。這個朋友就是屬於那種騙子修理。他們不會維修,就會洗油煙機,但是他們的廣告很到位,招牌大,什麼都修。一般他們遇到什麼玩意壞了就叫我們這樣的維修工去幫忙,但是不要我說話。
第一次,進來一個小區,進了客戶家門,客戶要求洗空調,就對客戶說「老闆,洗空調要加雪種嗎??」「不加,」一口拒絕。他就提示我洗空調關掉閥門,我按照意思關掉了。洗完以後,試機,咦。。。。。不製冷啦。。老闆,「洗空調後空調開始正常運行了,原先處於高負荷,容易燒毀壓縮機,現在空調正常了,需要添加部分雪種空調就完全好了。」「哦,那家雪種多少錢呢。」"橙黑...........一個壓,「哦,倒是不貴。加吧」
我打開了閥門。。。。「老闆,這台機器要加4個壓。」「嗯」 機器製冷了,下一台。「老闆」這台空調加了白個。"客戶有點坐不住了。下一台。看客戶臉色變了,那好這一台綠個,有點緩和,
完事算賬,3台清洗,白黑,家雪種,一共棕紫個壓,綠棕黑。正好藍黑黑。客戶臉有點發綠。但是還是給錢了。下樓,我們一人橙黑黑。這是我的第一次和他們混,也見識了,什麼叫做維修。3台空調我就把管子扔過去了。一滴沒加,等於我就是洗了3台空調,我賺了橙黑黑。比我和人底價競爭的時候最高收費賺的還要多。
以後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故事,我和他們混熟了,我這個人喜歡沒事抓幾個人過來喝倒為算,他們在喝酒的時候也講過一些別的收費,洗油煙機。清洗費橙黑。廣告價格。貌似很便宜。好了,拆開以後,就開始說了,「老闆。你的密封圈壞掉了,必須更換。」『那好,換唄,多少錢」。進口的紅紫 國產的棕橙。換進口的還是國產的呀」「那就進口的唄。洗完了,裝上了。開始報價。清洗,30,密封圈,20尺。一共綠黃黑加30,。。。綠紫黑。客戶楞了。最後還是給錢。還有就是加雪種的。叫過去了,3屁空調,加雪種。8個壓,客戶覺得沒什麼,算賬,灰個壓,乘以3匹 灰黃個壓,紫紅黑元。
還有一哥們,他們一夥的。修兩台空調,下來一共棕紫黑黑。老頭給錢的時候手發顫,問「小夥子,你這雪種怎麼這么貴呀。」「哦,人家給你加的是雪種,我給你加的是進口的冰種」。所以就貴。他們一年下來一個人差不多每人有綠--棕紅黑黑黑黑萬進賬。算算吧,兄弟們,我們牛氣沖天,自以為了不起的技術員們,我們連個洗油煙機混子都不如,我們的收費大概目前也有很多是加氟利昂60,80一次的吧,自以為幾塊錢成本賺了近10倍,挺美,但是我們還是在貧困線上掙扎,家裡還有老婆孩子,我們最多的就是人家莊稼漢子每次只能給孩子買個冰棍吃,我們可以給孩子買冰激凌。想帶孩子去城裡的游樂園逛逛要攢很久才敢出門。
後來我慢慢琢磨過來,我也學習他們的廣告手段,我再去修理,但是我的價格沒有他們那麼黑。家雪種業不是一加就是10個。我的空調清洗50。但是好不容易爬出去了不能賺50就回來,適當的,給用戶加2個壓,4個壓,多了不報,萬一遇到同行過來說空調過了6個不製冷露餡。一台空調賺棕黑黑到紅黑黑之間,客戶很容易接受,算賬算細點,一筆一筆的湊,客戶覺得也合理。結果我的回頭客也多了。還受到了大多的好評。最近2個月我反應比較慢,我也賺 了近紅,
所以我們不要去一味的譴責人家游擊隊收費多高多高。我去過一次SONY售後看過,人家明碼標價平板電視1000元。焊虛焊點一個40。估計到了我們手裡收人家400元輝高興的1晚上睡不著覺。還不夠人家點10下的價格。所以說我們的眼光不要放得太近,放遠點,不要整天坐在家裡等顧客上門,上門的顧客都是鄰居,我對鄰居很多都是免費,我懶得收。也收不了多少錢。
請記住了,我們是技術人員,不是馬路邊幫人搬東西的,我門市附近幫忙搬家拉貨的,搬一台冰箱上5樓沒30--50人家不去,但是我們上門給人修理,換個啟動器收30的大有人在。別考慮你不做別人會賺這個錢,把自己看賤了。你不去人家大不了說你黑,如果不給人修好,或者修個半吊子,哪怕收10元,人家都會看不起你。沒事在家抱抱孩子,喝杯茶
『肆』 家裡電器壞了維修人員來檢查又沒有壞得不得給錢了
如果是電器廠家的售後且電器在質保內的話是不要錢的。如果你外面隨便找的個維修員肯定要給上門費的。至於多少可以協商
『伍』 農村做家電維修如何快速賺到錢
看你的修理技術什麼樣.
大城市我不知道,在農村還算可以吧,一小班回班,因為農村在雨季時會有答很多雷擊的電器,修理費一般都不低,
不過還是學點別的吧,如手機,家電不好乾.現在的家電越來越便宜,你修理還能要多少錢??
我以前就是家電修理工現在改行修手機了.
我的建議還是學點別的吧,家電不行,投資大,回報小.
『陸』 家電維修怎麼不賺錢了
家電技術進步快,不好修。
產品更新快,價格不高,維修不劃算。
『柒』 老公開家電維修,生意很好,分身乏術,但是賺不了多少錢大概一個月才3000
適當調整維修費用,還有配件多少加點,找批發商拿配件省
『捌』 修家電賺錢嗎
不賺錢!這錢不好賺,賺的還不夠你開店的房租,特別在大城市. 以修彩電版為例,現在的彩電都是大屏幕權,搬運不便基本上門修理.上門修理關鍵要對故障心中有底,修理時手到病除,這樣用戶口碑不錯---這師傅技術不賴!廠家維修部品牌單一,每天進行的都是重復勞動,要做到這一點不難,幾乎家家可做到手到病除.但對一個個體戶來講,你面對的是社會上眾多品牌,你能做到每一品牌的電路都熟悉嗎?配件都有保證嗎? 到了用戶家裡,你先看圖紙熟悉電路,再分析故障原因,三搗鼓兩搗鼓半天去了;判斷可能某元件損壞,但手頭又無備件;去買又買不到,於是廣州郵購或廠家郵購,一個月去了.一個月後配件來了,裝上,故障還是沒好!究竟是判斷錯誤還是郵購的元件本身是壞的(確實有郵購的元件是壞的),這下徹底傻眼,濕手捏乾麵,賠了夫人又折兵,用戶信譽也大打折扣. 因為修家電不賺錢,所以早不幹這行了.現在炒股票,可比修家電賺錢了.
『玖』 為什麼很多家電維修工不願意維修只想換件
事實證明,只有買賣雙方都能獲得雙贏,這生意才能長久的做下去,如果僅僅是一方面獲利,另一方面虧損,早晚要出事。現在很多消費者抱怨維修工變成了換件工,只換件不維修,還拋出一句「愛換不換」的話,其實是長期以來維修市場發展不公平不健康現實結果。一方面是消費者貪多欲求,不尊重維修工的技術價值,總以為修理工賺黑錢,愛載客等,維修工被逼成為換件工;另一方面也是行業內一大批修理同行惡性競爭的結果,是他們為了搶生意,搶資源硬是弄壞了整個行業氣氛,同時給消費者造成「小修小補即免費」的固定思維。
如今,家電、摩電、汽修行業的廣大維修工開始採取「愛換不換」的策略,很多消費者大呼傷不起了,尤其是一些大眾媒體更是煽風點火,似乎要將維修工妖魔化,而我們確認為這是「活該」!
維修視界原創,禁止抄襲模仿,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