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女的出家需要什麼條件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由此可見出家是要具備福德與因緣的,除了要有對佛教正確的知見與認識外,還要有為佛教、為眾生奉獻吃苦的願力,現從事相上例舉如下數條:
(一)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相關規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健康證)到你認為有緣的如法寺院。
2. 四肢齊全(佛制)。(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身心不健全的人是不可出家受戒的。)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愛滋病、肝炎、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佛制,債務還清了可以出家)。(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彌年齡不小於7歲(佛制),沙彌年齡不小於17歲(政府)。 (佛制年滿二十受大戒,不滿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彌。出家年齡六十歲為上限,佛在世時也有一百二十歲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夠自理,有能力修學受持戒律,否則不許出家。寺院不是養老院。)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後可以出家)。(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規定。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 [佛制],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 [非佛制]學習沙彌律儀 [佛制]、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應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 [佛制]。去俗姓,改姓釋 [非佛制],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字型大小。經過寺院師長的考察後為授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另女眾出家還要求受式叉尼戒,最少當兩年清凈的學法女後才有資格求受比丘尼戒。
(三)對於出家的學歷要求,並不是很多人說的要大學學歷。國家沒規定有,各地政府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非佛制)
以上,除註明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據在《四分律藏》中 ,由於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彌不得閱讀《四分律》,所以具體經典出處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內容也不夠全面,但希望對想了解出家的人有所幫助。
『貳』 女人出家要具備哪些條件
近來常有人來問我出家需要什麼條件,「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由此可見出家是要具備福德與因緣的,除了要有對佛教正確的知見與認識外,還要有為佛教、為眾生奉獻吃苦的願力,現從事相上例舉如下數條:
(一)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相關規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健康證)到你認為有緣的如法寺院。
2. 四肢齊全(佛制)。(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身心不健全的人是不可出家受戒的。)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愛滋病、肝炎、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佛制,債務還清了可以出家)。(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彌年齡不小於7歲(佛制),沙彌年齡不小於17歲(政府)。 (佛制年滿二十受大戒,不滿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彌。出家年齡六十歲為上限,佛在世時也有一百二十歲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夠自理,有能力修學受持戒律,否則不許出家。寺院不是養老院。)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後可以出家)。(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規定。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 [佛制],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 [非佛制]學習沙彌律儀 [佛制]、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應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 [佛制]。去俗姓,改姓釋 [非佛制],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字型大小。經過寺院師長的考察後為授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另女眾出家還要求受式叉尼戒,最少當兩年清凈的學法女後才有資格求受比丘尼戒。
(三)對於出家的學歷要求,並不是很多人說的要大學學歷。國家沒規定有,各地政府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非佛制)
以上,除註明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據在《四分律藏》中 ,由於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彌不得閱讀《四分律》,所以具體經典出處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內容也不夠全面,但希望對想了解出家的人有所幫助。 全國有很多城市都有女眾寺院。
『叄』 女人出家需要什麼條件,還有出家人是怎麼生活的謝謝!
(一)男女出家條件都一樣。所有的寺院,只要有僧人,都可以出家的,南方的比較多一些。
1、必須本人自願。
2、必須家人同意並簽訂同意書。根據想出家的人的年齡大小,分別要求提供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或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等作為出家的首選條件。
3、證照齊全。要求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無婚姻戀愛關系證明及承諾保證書(如果是結婚人士必須提供離婚證明書)、當地派出所開具的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
4、體檢證明包括:
(1)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
(2)五官端正(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不可受戒出家的) 。
(3)未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不可受戒出家。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4)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否則不可受戒出家)。
5、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同性戀等,不可受戒出家)。
6、派出所開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書包括:
(1)無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遭警方通緝者,不得受戒出家。
(2)無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不得受戒出家)。
(3)若曾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須如實告知,可以受戒出家。
7、學歷證明: 學歷其實一般不要求的,但考慮到弘法利生的需要,文化程度太低,看不懂佛經,也念不了佛經,所以現在不少寺院對出家人也提出了至少初中文化的要求,這一條因地、因寺院的不同各異。
8、年齡要求,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這個也是可以松動的,之所以限制年齡,因為考慮到年齡太小,生活無法自理。
(二)出家人的生活
早:打板起床、打鍾鼓、上早殿(早課)、早飯。
上午:不同寺廟、不同時間、在廟里擔任不同執事有不同安排。一般以誦經、處理事務為主。
中午:午飯後休息一個小時左右。
下午:和上午基本相同。以誦經為主。然後上晚殿(晚課)。
晚:晚飯(也有僧人守戒律不吃晚飯)。打鼓敲鍾。休息。
出家人,出家人信仰佛教。尼姑(比丘尼)是指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
尼姑(比丘尼)是指歸入佛門,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眾、七眾之一。比丘尼為梵文Bhikssuni的音譯,亦譯作比呼尼、苾芻尼、備芻尼等。意譯為乞士女、除女、除饉女或薰女;亦稱沙門尼或簡稱尼、尼僧。現在的尊稱應為:「法師」,表示尊其佛法造詣高深。
出家人信仰佛教。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並不合乎佛制的要求,
本來,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到了中國,每以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故將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並沒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嘗以師姑稱尼姑;但到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以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輕賤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來,尼眾姊妹們很不願意人家當面稱她們為尼姑。
根據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女別於男,既有女姑,難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稱為姑,那該有個比例:女道士稱為道姑,打卦女稱卦姑,女比丘當稱為佛姑;同時,耶教的女修士,中國人也該稱她們為耶姑,否則,就有厚此薄彼之嫌了。
『肆』 女人出家要做些什麼
看過出家條件了,可你想好了么?你發的出家的心是什麼心呢?是要脫離輪回的出離心,還是要救度苦難眾生的菩提心,還是僅僅是要逃避生活的心呢?女眾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而且一般來說,是需要父母同意的,勸你謹慎.
如果出家修行的心很強烈,那可以去你當地的女眾寺院,在那裡皈依三寶,先做一個在家學佛的優婆夷,多多了解佛法,對佛、法、僧三寶有了正確的認識,現在很多寺院都有招收義工,也許還有常住在寺院的義工,你可以去,一邊在寺院里為三寶做些事情,積累福報,懺悔業障,一邊了解出家生活,比如每天早上4點就要起床做早課,白天還要出坡勞動,修行,晚上9點休息,看看這樣的出家生活你自己能否適應,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適應這樣的生活,而出家師父看你的因緣也到了的話,是有可能給你剃度的,做一個沙彌尼,受沙彌十戒,如果你再繼續認真修行,受比丘尼的具足戒的話,那你就成為一名人天導師,出家僧寶的。
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
『伍』 女孩子出家有什麼要求嗎
1) 了解清楚自己出家的目的。了解自己出家是不是真心地希望解脫輪回、修學佛法、普度眾生等。躲避感情及經濟上的困難,並不能成為自己出家的真正理由。
2) 自己是不是世間塵緣已了。如是否已將自己的父母做好了確有把握、妥善的安排?如果已婚居士,是否已徵得了配偶同意?雙方是否已解除婚約。
如有小孩,是不是安排好了自己出家後,小孩的教育和成長問題等。還有自己有沒有欠別人的債務?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好,出家會為自己帶來違緣。
3) 現在大部分寺院要求出家人為五十歲以下,身體健康。如果滿足以上條件,您就可以試著去相關寺院的客堂咨詢一下了。
『陸』 女的出家有什麼要求啊我想出家。
出家,並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師曾舉出兩個條件:第一要發大菩提心,第二要有過人天分,才能荷擔如來家業,做眾生的人天導師.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出家乃是一件非常鄭重地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來,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贊嘆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麼挫折或者世間男女情感一時想不開,他應該是佛法的傳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導師,佛法能夠在世界上流傳下來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寶的千辛萬苦的努力,要有一顆"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將相所能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發心,是否具有出離心,認識到了輪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離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願意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麼出家以後,有著這種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業,相反地,只是一段時間的挫折或者情感問題,或者願意清靜幾天,那麼貿然出家,而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支持的話,出家生活也不會太平坦的。
如果一個人他徹底證悟了空性思想,對於他來說,確實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但是,有幾個人是真正證悟了空性,還是只是學了"佛在心中"或者"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口頭禪呢?如果一個在家人憑空認為自己可以和出家人的功德相提並論,那隻能說他是驕慢!!!佛陀在太多經典裡面都宣說了出家的功德要比在家功德大很多,如果一個在家人卻還以為自己能和僧寶平起平坐,連佛陀的智慧都不相信的話,那又何談學佛呢?學自己好了啊.
不管怎麼說,能現在發起一念想要出家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贊嘆和隨喜的,不用說已經真實出家,即使發出家心嚮往靜處,其功德亦難以計量,《難陀出家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於一大劫中,布施兒女,所獲功德,不如發出家心向寂靜地邁一步所獲功德。」不用說自身出家,即使勸人出家、支持別人出家所獲功德亦是無量。《出家功德經》雲:「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無量。」不用說終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難以思議。《本緣經》雲:「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僧祗律》雲:「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離三百六十三萬六千歲三塗苦。」《萬善同歸集》中永明延壽大師雲:「乃至醉中剃發,戲里披衣,一曏時間,當期道果,何況割慈舍愛,具足正因,成菩薩僧,福何邊際。」
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
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
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健正面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 四肢齊全。(缺欠手腳、手腳歪曲、癱瘓、小兒麻痹症患者、麻瘋病患者、歪頭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雞眼、耳聾、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啞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愛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5. 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6. 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7.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8. 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體健康,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
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父母許可,無婚姻戀愛關系。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全國漢傳佛教實行度牒僧籍制度的辦法)合十祝願吉祥,阿彌陀佛
『柒』 女的出家需要什麼條件和手續
只要主持師傅要收你就成!
不收你,你條件再好也不行!
『捌』 女子出家的條件哪些寺廟
女子出家場所有普壽寺和蓮溪寺等。
女子出家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外,尚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父母親或監護人的同意許可,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和身份證、戶籍證明(由派出所開)、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
2、沒有染上會傳染的嚴重疾病(如艾滋病,多種皮膚病等,但傷風感冒不在此例)。
3、沒有債務問題纏身者(如:破產、生意失敗而欠下一身債務者)。
4、沒有違犯國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纏身者(指遭警方通緝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滿出獄者不在此例)。
5、 年齡不小過7歲,不大於60歲。
6、精神健全(指沒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癲症之類會失去知覺理智而失態之病症)。
7、心理健全、正常(雙性人不可出家)。
8、 要求出家者,須本人自願,信仰虔誠,愛國守法(包括無法律糾紛),父母許可。
寺院對要求出家者,經查明身份來歷,認定符合出家條件,經僧團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可以拜一個比丘,女性則拜比丘尼為剃度師。
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即剃去須發,以僧裝更換世俗服裝,去俗姓,改姓釋,並由師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與法號。並按規定發給度牒。
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這就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沙彌是根據古代印度語音譯的,意義是「息惡行善」者。取得了沙彌或沙彌尼的資格,即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補者。
『玖』 女性出傢具體流程是什麼樣的
男女都是一樣的條件··············
出家的條件、程序和儀式是怎樣的?
一個人要加入僧團,成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僅要符合一定的條件,而且還要履行一整套嚴格的程序和儀式。出家條件主要有「十三難事」和「十六輕遮」。
出家的條件
佛教對於出家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一個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願意皈依佛門之外,一般來說還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必須是一個自由人。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職的要辭去官職;已結婚的,要解除婚姻關系等。總之,出家前要擺脫人的所有社會屬性。
二、要接受身體檢查。一些患有疾病和身體有缺陷的人是不允許出家的。主要有:患有惡疾的人;「黃門」,就是被閹割的人,這樣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諱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徵不全的人,這樣的人被佛教視為身體不凈。
三、沒有犯過罪。尤其是犯過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
四、沒有債務糾紛。
出家的程序、儀式
出家和受戒密不可分,出家就要受戒,一個人只有正式受過戒了才能獲得真正的僧人資格。一般來說,漢傳佛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第一次是沙彌戒;第二次是比丘戒;第三次是菩薩戒。這三戒合稱「三壇傳戒」。
第二次受比丘戒是成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也就是說,受了比丘戒.就有了正式的僧人資格。
受比丘戒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受戒者必須年滿20歲,並且曾受過沙彌戒。其次,授戒儀式上必須有足夠數量的主持和尚和證明人。
漢傳佛教一般要求「十師」,或者稱「三師七證」。三師包括:授戒的主師、教授師和羯磨師(羯磨,指佛事中的表白、告知等事)。三師缺一不可。七證則是七位受過比丘戒的僧人在旁為證。
「三師七證」如果數量不夠或者其中有一個人犯過戒律,授戒儀式就不能生效。
最後,授比丘戒的儀式還要在特定的地點舉行,這就是「戒壇」。
比丘戒受戒儀式的程序大體如下:
首先,寺院鳴鍾,將僧眾和受戒者集中到戒台殿,然後十師由戒壇南面下層東階登壇,在壇頂自東向北繞佛像一周,依次就座。其他的僧人都在戒壇的中下兩層依次坐下,而受戒者則站在壇下南邊東階上,面向西方。這時候,威儀教授師引導受戒人先向佛像行三遍跪拜禮,再一一禮拜十師及僧眾,接著合掌跪在草墊上,念乞戒文:「大德一心念我某某,今請大德為和尚,願大德為我做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悲故。」接著,教授師下壇,向受戒人說明比丘必備的衣缽等六種物品的名稱和樣式。並詢問:「今此衣缽是汝自己有否?」受戒者一一回答說:「有」。
此後,教授師單獨、隱秘地向受戒人查問「十三難事」和「十六輕遮」。「難事」是指不能受戒的惡事,「輕遮」是指身體具有某種缺陷,並不是做過惡事。對教授師的詢問,受戒者要誠實地回答。這些「難事」和「輕遮」中,只要受戒者符合其中一條,就不允許受戒。如果考核全部通過,教授師將向僧眾說明,這個受戒者是「遍凈之身」。眾僧同意後,受戒人進來,再次禮拜佛像、十師和眾僧,然後登上壇頂,在羯磨師面前請戒。
羯磨師在壇上當眾再次查問受戒者是否犯有「難事」和「輕遮」。問完後,羯磨師開始做「四白羯磨」。這里的「白」是表白的意思,也就是羯磨師要向主戒的大德和其他僧眾說明剛才詢問的情況,請眾僧表示是否同意。請示一共有四次,故稱「四白羯磨」。最後一遍羯磨說完,眾僧都不說話,就表示全體通過了。這時,羯磨師就宣布,此人可受具足戒。受戒完畢,十師和眾僧依次下壇,比丘戒儀式結束。
『拾』 女人出家需要什麼條件
1、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六根具足,無不良嗜好。
2、年齡在17-60歲之間,自願且父母同意。
3、無法律糾紛,無負債,無婚姻關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
5、持父母同意的書面材料、身份證、戶籍證明、體檢證明到你認為有緣的寺院去辦理。
6、到寺院後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間一切娛樂設施,進入考驗階段,考驗階段要做的事情:背誦五堂功課、學習沙彌律儀、學佛教基礎知識。
(10)女的出家電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依《大愛道比丘尼經》所載,比丘尼的出家,始於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大愛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許出家受戒。
在我國,依《比丘尼傳》卷一所述,西晉·建興年間(313~317),尼僧凈檢從西域沙門智山剃發、受十戒。昇平元年二月(357),請曇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壇,凈檢等三人共於壇上受具足戒,這是我國比丘尼的開始。
在日本,司馬達等之女善信等人從高麗僧惠便出家,後至百濟受具足戒,是其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