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世界各國電壓和頻率不一樣
為什麼各國供電的電壓和頻率不一樣?
世界各國電力系統普遍輸送正弦交流電,但電壓和頻率卻各不相同。這是因為電壓頻率差異幾乎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很難改弦易轍。那麼為什麼各國供電的電壓和頻率不一樣?
特斯拉交流電體系
1885年,塞爾維亞人特斯拉(N.Tesla,1856—1943)將交流發電機專利賣給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八年後在芝加哥舉辦的紀念發現新大陸400周年世界博覽會上,西屋公司用特斯拉交流系統點亮了18萬只電燈。此後,利用變壓器變換電壓的交流電系統以其長距離、低損耗優勢逐漸被廣泛採用。
交流電地位確立後,頻率問題便擺在了歐美各國面前。在電力工業發展早期,一度出現了多種供用電頻率並行的局面。西屋公司曾經實驗了不同頻率正弦交流電,結果表明,頻率低時輸電線電能損耗也低,但照明設備在低頻率環境下很容易產生閃爍,頻率至少達到50Hz才能避免。而過高的頻率會導致電力傳輸效率下降,反復實驗後,西屋公司將電源頻率固定為60Hz。美國聯邦政府也開始在國內推廣60Hz頻率標准。
但在1900年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上,歐洲各國訂購了20套發電設備,其中16套頻率為50Hz,3套42Hz,1套25Hz。以此為基礎,歐洲供電頻率逐漸向50Hz靠攏。
隨著歐洲、美國各自供電頻率的統一,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都分別以這兩個頻率作為各自標准頻率。以日本為例,1896年東京電燈公司從德國AEG公司訂購了6台265kW、50Hz發電機,1897年大阪電燈公司從美國GE公司訂購了5台150kW、60Hz發電機。因此,至今日本仍採用兩種供電頻率,以靜岡縣富士山和新瀉縣的絲魚川市為界,東部50Hz,西部60Hz。
在電力使用早期,愛迪生的通用電力公司首先在美國使用110V電壓為客戶提供直流電。
而後,特斯拉發明了3相的240V交流電,但出於安全考慮,電壓被降低到110V。在西屋電氣公司的資助下,特斯拉交流電體系最終擊敗愛迪生的直流電體系成為美國供電新標准。
標准電壓和標准頻率
不過110V電壓較低,同功率下,比220V時電流大,用銅多,電網傳輸損耗較大。當時處於歐洲壟斷地位的德國AEG公司發現了這一問題,將電壓規格改為220V,於是歐洲國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電網標准。
後來,美國也一度考慮改用220V來提供城市用電,但由於美國家庭中適配110V電壓的家電過多,此時更改電壓規格會造成大量浪費,於是不得不繼續採用110v標准至今。110v電壓後來也影響到日本,並通過日本影響了台灣。美國周邊加拿大、墨西哥也採用了110V-120V左右的標准。
英國早期電壓是240V,後來為了和歐盟標准統一,改為230V。大多數英聯邦國家和英國海外領地都繼承這一標准,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等。
法國電壓標准為230V,受其影響,幾乎整個歐洲大陸的電壓都在220V-230V上下。它們在亞、非、拉的前殖民地多數也採用這一標准。
中國使用的電壓和頻率標准,是由電力工業基礎較好的地區直接繼承而來的。
二十世紀早期中國大陸的汽輪發電機組全部來自國外,電壓頻率繁雜,給電力設備制
造、使用和管理帶來極大不便。當時使用電力最普遍的上海共有8家電廠,其中7家採用50Hz頻率,只有1家是60Hz。
1928年7月16日,上海的燈泡製造商亞浦耳公司向上海社會局公用局呈文,建議規定220V和50Hz作為中國標准電壓和標准頻率。
東北的日滿政府更是主動規定:「全滿電氣設備的標准頻率統一為50Hz,今後電氣設備除特殊情況外一律採用標准頻率。」
基於這些,1949之後制定的全國供用電標准,也都採用了220v/50Hz制式。
2. 為什麼各國的家用電壓是不相同的
目前世界各國室內用電所使用的電壓大體有兩種,分別為100V~130V,與220~240V二個類型。
100V、110~130V被歸類低壓如美國、日本、等以及船上的電壓,為此它的設備都是按照這樣的低電壓設計的,注重的是安全;
220~240V則視為高壓,其中包括了中國的220伏及英國的230伏和很多歐洲國家.注重的是效率。
日本的電壓就是110v 60hz的,而中國的民用電為220v50hz的,根據一個實際國情而定,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電流熱效應的損耗,是指在輸送途中輸電線上的損耗,這個損耗功率等於電流的平方乘以電阻通過這個我們可以看出輸電線的電阻是固定的。那麼就要減小輸送電流了,因此只有提高電壓,進而減小輸送電流,從而達到輸送時的損耗!而日本為島國,國土面積僅僅是中國的25分之一,因此採用高電壓,低損耗是符合我國地大物博的實際國情!
以下是概況:
100V 僅2國
日本、朝鮮
110~130V 約30國
中國台灣、美國、加拿大、巴拿馬、古巴、黎巴嫩、墨西哥等。
220~230V 約120國
英國、德國、法國、中國、新加坡、香港(200V)、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奧地利、荷蘭、菲律、泰國、挪威、新加坡、印度、紐西蘭、澳洲
3. 各個國家的電路電壓都不同,這其中有什麼奧秘嗎
每個國家的電路電壓都有所差異,其實可以廣泛地把這種電路電壓歸為兩類,一個就是以德國為主的tul電壓,他們基本上電壓的浮動在220伏左右,另外一個就是以美國為主的110伏ul電路。
我們國家的電路電壓採用的是220伏,工業電壓採用的是380伏和德國一些歐洲國家是比較耗電的,因為我們國家當初派出留學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在歐洲學習的,所以說學習到的這種技術也是,受到了這種使用習慣的影響,定為220伏左右,什麼才能夠滿足我們日常的使用需求的,不過電路安全還是要時刻注意。
4. 為何世界上的各國的電壓不同有沒有機會統一
這些都是國家自己定的 除非哪天世界被統一~~~或者達到某中團結程度~~~~
其實沒有什麼好處了壞處~~~
低點電不死人到是真的~~~~
5. 為什麼每個國家電壓都不同
因為低電壓很容易做到高功率因數 這樣對電能的利用率也能提高 這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的電壓相對要低
6. 為什麼各國的電壓是不同的,而且差異這么大
目前世界各國室內用電所使用的電壓大體有兩種,分別為100V~回130V,與220~240V二個類型。
100V、110~130V被歸類低壓答如美國、日本、等以及船上的電壓,為此它的設備都是按照這樣的低電壓設計的,注重的是安全;
220~240V則視為高壓,其中包括了中國的220伏及英國的230伏和很多歐洲國家.注重的是效率。
以下是概況:
100V 僅2國
日本、朝鮮
110~130V 約30國
中國台灣、美國、加拿大、巴拿馬、古巴、黎巴嫩、墨西哥等。
220~230V 約120國
英國、德國、法國、中國、新加坡、香港(200V)、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奧地利、荷蘭、菲律、泰國、挪威、新加坡、印度、紐西蘭、澳洲
注1:採用220~230V電壓的國家裡,亦有視地區需要並用110~130V電壓等情形,如瑞典、俄羅斯。
7. 為什麼各個國家的家庭電壓不同
不僅是電壓不一樣,還有許多電器標准不一樣,例子很多,例如,彩電制式有PAL制,NTSC制等等。
為什麼出現這樣版情況,原因很多,政治的,經濟的,技術的都有。
政治的:冷戰時期,分社會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資本主義陣營,以美國為首。社會主義的東西自然不能與資本主義一樣,社會主義陣營的標准(特別是東歐包括當時的中國)都是跟著蘇聯。台灣的標准(還有很多國家如加拿大等等)都是跟著美國。香港,是英屬殖民地,香港的標准都是同英國。
經濟的:為保護本國工業民族工業,人為製造壁壘,使得別的國家的產品不能在本國使用,而制定不同的標准,技術壁壘,標准壁壘,把別的國家產品檔在門外。
技術的:發達國家的技術保密,先進技術掌握控制在自己手中。其他國家只有自己研發,制權定自己的標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標準的統一是趨勢,但是,歷史的現實的原因,不能都做到統一。包括我國現在很多標准制定都是向國際標准靠攏。國際上也有專門機構國際標准一體化組織,負責制定國際標准。
8. 為什麼全球各國的電壓沒有使用同一標准
選擇市電電壓等級是極其復雜的一件事情,實際上,選擇高一些的電壓,確實可以節省很多導線。並且相同的導線可以輸送更多的電力。目前世界各國室內用電所使用的電壓共有三種:分別為100V、110~130V與220~230V三個類型。
100V、110~130V被歸類低壓比如船上的電壓,因此它的設備都是按照這樣的低電壓設計的;
220~230V則稱為高壓,其中包括了中國的220伏及英國的230伏.同屬一種電壓體系的中國電器帶到英國去用,電壓則根本不應該是個問題,因為大部分的電器都有20%的電壓浮動范圍,比如海爾彩電的浮動范圍都標有:AC90-260V50Hz,作為精密電器產品的彩電在90到260伏的電壓下都可照常用,更別提其他如電爐電飯鍋等設備了,230伏的電壓只是讓他們加熱得更快,沒有任何問題。
很多電器有適配電壓,即可以適合110伏-240伏的電壓,如充電器,筆記本電腦,電腦(需調節),剃須刀等.你可以看看你的電器標志.
電壓是230-240伏的國家也可以用中國的所有電器,因為國內的電壓最高可達250伏。
世界各各國電壓概況
100V:日本、北韓
110~130V:台灣、美國、加拿大、巴拿馬、古巴、黎巴嫩、墨西哥
220~230V:英國、德國、法國、中國、新加坡、香港(200V)、義大利、西班牙、希臘、奧地利、荷蘭、菲律、泰國、挪威、新加坡、印度、紐西蘭、澳洲
注1:採用220~230V電壓的國家裡,亦有視地區需要並用110~130V電壓等情形,如瑞典、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