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種醫保報銷的比例是多少
不同身份報銷比例如下:
學生、兒童: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0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年滿70周歲及以上: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0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其他城鎮居民: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59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1)家電補貼報銷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醫保結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三)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並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
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四)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後,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後市外、先省內後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後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後,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於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
㈡ 全國農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新農保報銷比例,全國各個省份,地區,各時間段調整微有不同,以湖州市2015年新農保醫保報銷比例為例如下:
住院醫療待遇:
(一)市區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3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90%。
(二)市區二級以下(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准為600元,6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75%。
(三)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准為1500元,15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60%。
(四)市內三縣醫療機構(須為當地醫保定點單位)住院,按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標准執行。
(五)市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准為2000元,2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部分報銷45%。
(六)市外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須為當地醫保定點單位)費用自理40%後,按市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標准執行。
(七)同一醫保年度內,住院設一次起付標准;轉上級醫療機構就醫的,起付標准按轉入醫療機構執行,起付標准按差額扣減。
(八)醫保年度住院最高支付限額為上年度市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出院日期為准累計計算)。
普通門診醫療待遇:
(一)市區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報銷55%;市區二級以下(含二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報銷30%,市區三級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報銷20%。
(二)醫保年度門診最高報銷額為1200元。
(三)個人繳費由財政承擔的特殊困難群體參保人員,其門診報銷超過最高報銷額部分,由醫療救助資金按同一比例給予支付。
提示:全國其它地區及鄉鎮,以當地當年公布的政策為准參考執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農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一、報銷比例:住院選擇在鎮里的衛生院,住院花費可以報銷花費金額的60%;如果選擇在二級醫院,就只能報銷40%;你要是非要去三級醫院報銷30%
二、哪些不屬報銷范圍:
1、自行就醫(未指定醫院就醫或不辦理轉診單)、自購葯品、公費醫療規定不能報銷的葯品和不符合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
2、門診治療費、出診費、住院費、伙食費、陪客費、營養費、輸血費(有家庭儲血者除外,按有關規定報銷)、冷暖氣費、救護費、特別護理費等其他費用;
3、車禍、打架、自殺、酗酒、工傷事故和醫療事故的醫療費用;
4、矯形、整容、鑲牙、假肢、臟器移植、點名手術費、會診費等;
5、報銷范圍內,限額以外部分。
我國農村人口占據非常大的人口比例,同時由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導致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醫院抬的情況尤為嚴重,因此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尤為重要。
㈣ 什麼是大病救助,報銷比例是多少
一、大病醫療救助是指依託城鎮居民(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平台,資金投入穩定、服務平台共用、信息資源共享、結算支付同步、管理運行規范、救助效果明顯、能夠為困難群眾提供快捷服務、覆蓋城鄉科學規范的一種新型醫療救助制度。
二、救助標准 :
1、農村供養五保對象和城市居民低保中的常補對象符合醫療用葯目錄和診療項目內的醫療 ( 葯 ) 費用按 50% 的比例給予救助。但一年內累計救助金額不得超過 6000元。
2、城市低保戶中的非常補對象、農村低保對象符合醫療用葯目錄和診療項目內的醫療 ( 葯 ) 費用超過 1000 元以上的按 20% 的比例給予救助 , 但一年內累計救助金 額不能超過 4000 元。
3、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生活確實困難的城市低保對象個人負擔部分在2 萬元以上的 , 其超過 2 萬元以上的部分按 10% 救助 , 但一年內累計救助金額不能超過 2000 元。
4、除城鄉低保對象、五保對象及國家行政事業單位人員以外的其他城鄉居民患有規定的病種 , 且醫療 ( 葯 ) 費在 2 萬元以上的 , 經縣人民政府或縣民政局城鄉社會救助評審委員會批准後 , 其超過部分可按 10% 給予救助 , 但一年內救助金額不能超過 2000 元。
(4)家電補貼報銷比例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個人申請提供以下材料:
(1)醫療救助申請書;
(2)戶口簿、申請救助人身份證;
(3)農村(城鎮)低保證復印件;
(4)申請救助人住院的出院證明、轉院證明;
(5)住院醫療費用發票原件;
(6)醫療診斷書、病歷復印件。
二、 村(居)委會應當:
(1)調查核實;
(2)組織村(居)民代表評議;
(3)符合條件的村(居)公示;
(4)對不符合條件的返回申請人。
三、鎮社會救助辦應當:
(1)調查核實;
(2)符合條件的返回村(居);
(3)不符合條件的返回村(居),並書面告知不符合條件的原因。
四、區民政局
(1)復核審批;
(2)符合條件的返回村(居)公示;
(3)不符合條件的逐級返回。經核實審查通過之後,對符合條件的發放對象發放救助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