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電網直屬子公司有哪些
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交流建設分公司
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② 在中國,除了國家電網外,還有哪些獨立於國家電網
你所說的是聯網,而抄不是國家電網公司?
現在沒有孤立電網運行的省份了,海南是最後一個。
偏遠地區應該還有孤立電網運行的局部地區,但是也不太多。
現在還有部分企業自己搞得企業自己得孤立電網,代表性的是魏橋創業集團。
至於獨立於國家電網公司的那就多了,南方六省的電網歸南網公司,這個是最大的。
③ 國家電網的下屬單位有哪些
1、縣級供電公司(供電局)機構設置
辦公室、財務科、生產技術科、安全監察科內、客戶服務中心、農電科、人力資容源科、稽查科、調控中心、監控中心、營銷班組、生產班組、農電班組(供電所)
2、生產部門機構設置
變電管理所、修試所、線路工區、檢修班、帶電作業班、繼保所
3、營銷部門機構設置
客戶服務中心、電能計量中心、電費管理中心
(3)國家電網有哪些傳統製造擴展閱讀
供電局各部門工作職責
1、送電工區: 就是對35kV~220kV輸電線路進行維護的,野外工作,很艱苦,注重經驗,沒很多技術。
2、變電所值班員:主管35kV以上變電站的運行.錢不少,但工作比較無聊,而且風險比較大,因為出事故的時候,基本上都可以從值班人員的身上找出一些責任來,所以被扣獎金的幾率是最高的.另外,據說這個所的人不大容易出頭.
3、計量所: 設有內校班(校電能表,不出差),現校班(出差到現場校表,大用戶的裝表工作),儀表 班(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壓力表等各種儀表的維護校驗工作).這個所的工作比較輕松,而且相對最安全,風險也極小,當然,相應地,收入稍少
④ 國家電網企業文化有哪些
國家電網的企業文化從大的方面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統一價值理念、統一發展戰略 、統一制度標准、統一行為規范、統一公司品牌。
再往細了說那就多了,我在這里寫一下主要的部分:
公司使命
奉獻清潔能源 建設和諧社會
「奉獻清潔能源,建設和諧社會」的企業使命是公司生存發展的根本意義,是公司事業的戰略定位,是公司工作的深刻內涵和價值體現。
作為國家能源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能源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國家電網公司在中國能源的優化配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堅強的智能電網不僅是連接電源和用戶的電力輸送載體,更是具有網路市場功能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載體。充分發揮電網功能,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促使發展更加健康、社會更加和諧、生活更加美好是國家電網公司的神聖使命。
公司宗旨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四個服務」的企業宗旨體現了公司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統一,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承擔著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責任。公司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把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作為檢驗工作成效和企業業績的根本標准。
服務電力客戶:公司作為經營范圍遍及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人口超過10億的供電企業,承擔著為電力客戶提供安全、可靠、清潔的電力供應和優質服務的基本職責。公司堅持服務至上,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深化優質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服務發電企業:公司作為電力行業中落實國家能源政策、聯系發電企業和客戶、發揮橋梁作用的經營性企業,承擔著開放透明、依法經營的責任。公司遵循電力工業發展規律,科學規劃建設電網,嚴格執行「公開、公平、公正」調度,與合作夥伴共同創造廣闊發展空間。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公司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實施主體之一,承擔著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滿足經濟社會快速增長對電力需求的責任。公司堅持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相統一,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服務清潔能源開發,推進節能降耗,保護生態環境,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公司願景
建設世界一流電網 建設國際一流企業
「兩個一流」的企業願景是公司的奮斗方向,是國家電網人的遠大理想,是公司一切工作的目標追求。
建設世界一流電網:從我國國情、能源資源狀況和電網發展規律的實際出發,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建設的原則,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徵的堅強智能電網。
建設國際一流企業:堅持以國際先進水平為導向,以同業對標為手段,推進集團化運作、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管理、標准化建設,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科學發展理念、持續創新活力、優秀企業文化、強烈社會責任感和國際一流競爭力的現代企業。
企業精神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
「兩越」精神是公司和員工勇於超越過去、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永不停步,追求企業價值實現的精神境界。
「兩越」精神的本質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和科學發展。弘揚企業精神根本在於激勵引導全體幹部員工以黨和國家利益為重,立足於發展壯大國家電網事業,堅持、堅守、堅韌、堅強,鍥而不舍,在實踐中不斷自我革新,永不停頓地向新的更高的目標攀登,實現創新、跨越和突破。
核心價值觀
誠信 責任 創新 奉獻
「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是公司的價值追求,是公司和員工實現願景和使命的信念支撐和根本方法。
「誠信」,是企業立業、員工立身的道德基石。
每一位員工、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每時每刻都要重誠信、講誠信,遵紀守法、言行一致,忠誠國家、忠誠企業。這是公司履行職責,實現企業與員工、公司與社會共同發展的基本前提。
「責任」,是勇挑重擔、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
公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負著重要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每一位員工都要堅持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主動把這種責任轉化為貫徹公司黨組決策部署的自覺行動,轉化為推進「兩個轉變」的統一意志,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勁動力,做到對國家負責、對企業負責、對自己負責。
「創新」,是企業發展、事業進步的根本動力。
公司發展的歷程就是創新的過程,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電網、國際一流企業。需要大力倡導勇於變革、敢為人先、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精神,全面推進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實踐創新。
「奉獻」,是愛國愛企、愛崗敬業的自覺行動。
企業對國家、員工對企業都要講奉獻。在抗冰搶險、抗震救災、奧運保電、世博保電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公司員工不計代價、不講條件、不怕犧牲,全力拚搏保供電,這就是奉獻;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矛盾、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等重大考驗面前,公司上下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這也是奉獻;廣大員工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埋頭苦幹,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奉獻。堅持在奉獻中體現價值,在奉獻中贏得尊重,在奉獻中提升形象。
企業理念
以人為本 忠誠企業 奉獻社會
「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企業理念是公司處理與員工、電力客戶、合作夥伴及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信條和行為准則。
「以人為本」,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尊重人、關心人、依靠人和為了人。
公司視人才為企業的第一資源,堅持以人為本、共同成長的社會責任准則。公司善待員工、切實維護員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尊重員工的價值和願望,保證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公司善待客戶,以客戶為中心,始於客戶需求、終於客戶滿意;公司善待合作夥伴,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努力營造健康、和諧、有序的電力運營和發展環境。
「忠誠企業」,是熱愛企業、關心企業,為企業盡心盡力,忠實維護企業利益和形象。
公司通過建立完善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為員工發展提供機遇和舞台,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
「奉獻社會」,是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履行社會責任。
公司堅持發展公司、服務社會的社會責任目標,以公司的發展實現員工成長、客戶滿意、政府放心,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公司及員工熱心社會公益,遵守社會公德,引領社會良好風尚,樹立公司開放、進取、誠信、負責的企業形象。
望採納,謝謝!
⑤ 國家電網上市公司有哪些
1、國電南自是由國家電力公司南京電力自動化設備總廠獨家發起,擬以公開募集方式設立。2020年4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企業」名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電南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電南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平高電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魯能集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許繼電氣
⑥ 國家電網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是什麼
產業分類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劃分,適合所有行業與中外。第一產業是傳統農業(內國家電網應該沒有),第二產業是容工業(在國家電網內就是指其主業),第三產業是服務業,但在我國(當然含國家電網)是指在上世紀八十年起後陸續建立起的集體企業(有些是三產,如賓館、飯店、商業等,但相當部分是二產)。
⑦ 為什麼好多985高校研究生畢業去國家電網,國家電網真的一年收入有幾十萬,上百萬嗎
塔尖上的人有幾百萬是有可能的。普通職工累死也沒那麼多。一個月一兩萬的工資是可以的。
⑧ 簡述國家電網的所有製成份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和《公司法》規定,國家電網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專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屬公司,名稱由「國家電網公司」變更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至此,包括國家電網公司總部和需改制的21家二級單位、123家三級及以下單位公司制改制任務全部提前完成。改制工作的圓滿完成標志著國家電網公司深化改革正式進入新的階段。
⑨ 中國有多少電力製造企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擁有57.8萬家的電力企業,自2013年起開始,我國電力企業數量逐年穩定增長,2017年增速到達頂峰,為23.84%,當年共新增近7.3萬家電力企業,是2011年新增量的4.4倍,2019年全國新增電力企業超10萬家,為歷年最多。
具體來看,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超過61%的電力企業成立於5年之內,但是截至目前,已經有13萬家企業相繼注銷或者吊銷(佔比約23%)。
值得注意的是,電力企業的注冊資本較多分布於0-100萬和1000萬以上,累計佔比超過56%。從企業類型來看,83%的電力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有1.2萬家為國有企業。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電力企業較多分布在沿海地區,擁有企業數量最多的前三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
國電力系統內的企業包括:兩大國網、兩大EPC單位、發電集團(五大+四小+地方)、設備製造集團。其中:
1)兩大國網:國家電網、南方電網;
2)兩大EPC單位:中電建、中能建;
3)發電集團:新五大(國能投、國電投、華能、大唐、華電)、四小(國投電力、三峽、中廣核、華潤)、地方公司(浙能、京能、申能、魯能等等)
4)設備製造集團: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
一、中國電力系統變遷史!
第一階段:2002年電改之前
2002年電力改革廠網分家之前,電力行業(包括發、輸、配、售、設計、建設等)都只被一個單位——國家電力公司所壟斷。
第二階段:2002年電改之後
2002年廠網分離改革後,成立了:
►電監會(政府部門,現已整合至國家能源局)
►兩大電網: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還有一些地方電網公司)
►五大發電集團: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2017年8月28日,國電與神華合並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四家輔業集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下屬六大區域設計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此外,將電力三產剝離了出來。此次改革主要完成了廠網分離,發電企業的部分市場化,競價上網,部分主輔分離。
第三階段:2010年改革之後
由於改革不徹底和各方利益的博弈,在2010年、2011年繼續深化改革。重組了電網的省設計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電顧問工程集團公司和電力建設工程公司,形成了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中電建)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能建)兩大央企。
同時在發電企業的市場化競爭的過程中,在五大發電集團的基礎上,形成了:國投電力、華潤電力、國華電力、中廣核這四小豪門。以及一些地方能源巨頭,比如:山東魯能、浙江浙能、上海申能、廣東粵能、北京京能等「地方割據」。
這樣一來,中國電力系統就形成了:兩大國網、兩大EPC單位、發電集團(五大+四小+地方)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在兩次改革中一直沒有從電網分離開,一開始屬於電力局、國家電力公司,改革後也一直屬於電網,電科院就是電網的「親兒子」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