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沈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是國營企業嗎
「八王寺」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飲料品牌,百年的發展史「八王寺」歷練出獨特的企業文化。始創於1920年的「八王寺」,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由民族資本家集資創辦的碳酸飲料廠
B. 沈陽的老龍口酒廠和八王寺汽水廠誰有名
都挺有名,老龍口比八王寺更早一點,酒的歷史要比汽水的歷史長
老龍口比較有名氣的!!
現在八王寺都已經末落了!!!
C. 八王寺汽水在'鞍山鐵西有經銷處嗎求具體位置。
你好,這是公主嶺
D.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法人代表是誰
法定代表人:李安妮那就不知道了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住所地:沈陽市大東區八王寺街90號。
法定代表人:李安妮,該廠廠長。
不好意思,找不到了
E. 八王寺汽水的品牌歷史
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前身為1920年民國初期由東北官銀號總稽張惠霖、奉天工商會長金恩祺等民族資本家創辦的「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醬油股份有限公司」,並且注冊有「金鐸」、「八王寺」商標。民國政府實行免稅三年的扶植政策,「八王寺」產品遠銷到天津、上海等地。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由民國政府頒發的營業執照民國時期「八王寺」股票金鐸商標民國時期「八王寺」廣告
1931年,「9.18」事變。日寇侵佔沈陽,「八王寺」被日軍搶奪,並更名為「奉天八王寺釀造工業株式會社」。1939年,日寇又在長春建立「八王寺長春分工長」,「八王寺」產品大部分運回日本銷售。
1945年,「8.15」光復。「八王寺」被民國沈陽市政府接管。1947年由原股東金哲忱等人付款贖回,並更名為「奉天八王寺民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48年11月2日,沈陽解放。軍代表呂時音、孫靜(女)接管「八王寺」。
1949年2月,「公私合營」。中共沈陽特別市政府接收,並改名為「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1956-1957年,「製冰廠」及「啤酒廠」部分車間並入「八王寺」。
1958-1960年,「大躍進」時期。「釀酒廠」於「燒酒廠」並入「八王寺」,成立了「沈陽市釀酒工業公司」。
1965-1968年,「文革」開始。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打破了「八王寺」解放以後沒有虧損的記錄。
1976-1993年,「文革」結束後。廠名改為「沈陽市蜜糖廠」。次年,有恢復原廠名「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國民經濟全面復甦、企業經營極大發展,「八王寺」汽水成為東北人最愛喝的飲料。
「八王寺」汽水的「傳統商標」
1993-2003年,「改革開放」時期。美國某著名可樂公司,以「於中國國營飲料廠合資經營、幫助中國民族飲料發展」的名義,將「八王寺」包括商標所有權、市場份額在內的全部資產並入其成立的「合資企業」,使其成為無力自保的「小股東」。至此,「八王寺」商標所有權被「可樂公司」擁有並封存達十年之久,人民喜愛的「八王寺」飲料被迫消亡。在「消滅」、吞並了「八王寺」原有市場和優勢後,「可樂公司」又將為其承擔全部債務的空殼-「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退還給地方政府,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品牌「八王寺」頻臨「滅亡」。
2003年,「深化改革」時期。困境中的「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被「吉福(沈陽)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全資收購。新的經營管理團隊經過艱苦努力,使其恢復了生機和活力,並重新贏得了「金鐸」與「八王寺」商標所有權。
2010年,「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為弘揚名族品牌、擴大生產規模,「八王寺」在沈陽歐盟經濟開發區選址夠地,建設了及罐裝生產、原漿生產、倉儲配送、產品研發、注塑及吹瓶生產與一體的現代化碳酸飲料生產基地。同時在原廠址興建「八王寺水文化博物館」,以文獻和實物等形式向社會展示「八王寺」等民族飲料企業的興衰歷史,以此喚醒民眾愛國家、愛民族、自強奮進的傳統精神。
2012年,在沈陽市首次開展的「食品安全標兵企業評選活動」中,「八王寺」被評為「2011.食品安全標兵企業」。
2012年1月10日,公司董事長李秀實與我國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委會正式簽約,「八王寺」榮膺2013中國全運會唯一指定專用汽水。
2013年1月,經專家審核,遼寧省服務業委員會認定: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品牌「八王寺」為「遼寧老字型大小」,5月23日遼寧省服務委領導親自為「八王寺」頒發了「遼寧老字型大小」的牌匾和證書。
2013年2月,經沈陽市經信委、總工會、人社局、工商局、及企業家協會和企業聯合會綜合評審,「八王寺」公司董事長李秀實榮獲「2012年度沈陽市誠信與和諧企業帶頭人」的光榮稱號。
2013年6月24—25日,沈陽日報連續兩天用兩個整幅版面,以「百年民族品牌『八王寺』展開了騰飛的翅膀——沈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發展紀實」為題,對「八王寺」的百年發展傳奇作了紀實性的專題報道。
沈陽大北關有座修得十分有氣派的寺院,名叫八王寺,又稱大法寺,寺門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美,這就是馳名東三省的「東北第一甘泉」。據說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他常命人千里迢迢把井水送到紫禁城,以供他飲用。提起八王寺的井水,還流傳著一段神話故事呢。
相傳很久以前,八王寺周圍都是低窪地和大葦塘,人們吃水非常困難。有錢人通常買從城裡運來的水飲用,窮苦人家則只能喝又苦又澀的泡子水。到了清初,有個叫蓮花的姑娘住在八王寺附近。蓮花的父母早逝,她靠父親當八旗兵時掙下的家業過活。蓮花姑娘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待人和氣,人人都說她長了副菩薩心腸。
有一天,八王寺一帶來了個要飯的老太太,她穿著破衣爛衫,拄著根拐棍,挎著個柳條小筐,天天挨家挨戶乞討。這老太太每次到蓮花家門口,蓮花都把她請到屋內,給老人洗臉擦手,端茶上飯。到了冬天,蓮花又把自己的衣服給老太太穿,免得老人家受凍生病。雖然如此,老太太卻從來沒向蓮花道過謝,蓮花覺得這是自己應做的事,也從不埋怨。
終於有一天,老太太告訴蓮花她准備永遠離開八王寺這塊地方,問蓮花有什麼願望和要求。蓮花想了半天說,八王寺附近的老百姓吃不到好水,只要老人家打口甜水井,她就心滿意足了。老人家高高興興地答應了蓮花的要求。從那天起,一連七七四十九天,老太太站在八王寺的殿堂一動不動,她的兩只胳膊上點著10根長明不滅的大蠟燭。之後老太太請八王寺老和尚發動人力在山門前挖井,到第100天時,井裡冒出了清亮的泉水。周圍的老百姓知道後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那老太太和蓮花姑娘卻悄然消逝,人們再也沒見到過他們,只有八王寺的甜水井世世代代留在了人間。 八王寺門前東南50米處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據《沈陽縣志》記載:「井泉清冽甘芳,為沈陽諸泉之冠」。泉水如此馳名,也有一段歷史故事。從康熙東巡飲用此水後,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東巡盛京,拜謁福陵、昭陵,瞻仰沈陽故宮,靠駱駝從北京運玉泉水來飲用。因路途遙遠,玉泉水到沈陽時已沉澱渾濁,難以飲用,使用八王寺水洗之。不料,用竹桿攪動,少時,八王寺水俘於上部,用銀勺舀出品嘗,更比玉泉水甘冽。乾隆皇帝大喜,從此皆飲用八王寺清泉水,故稱之為御用之水,盛稱「東北第一甘泉」。
從「鐵帽子王」到「捍衛民族工業」
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沈陽的眾多古跡和有關典故,留給我們今天的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淀。有關「八王寺」以及「清泉井」、八王寺汽水廠的傳說,至今仍然是沈城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10月17日,記者探訪了其中的原委。
「八王寺」原為「大法寺」
資料記載,沈陽城北的「八王寺」,原名叫「大法寺」。「大法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年);清代崇德三年(1638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3次重修。
史料記載,清代崇德初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從鳳凰城回盛京路過「大法寺」時,見廟宇破敗不堪,便施捨銀兩重修「大法寺」。
清代崇德三年,「大法寺」修葺一新。
當時,阿濟格和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都居住在盛京方城內各自王府中。寺廟主持僧為感謝阿濟格施捨善款恩德,便在「大法寺」左側修建了一座「八王祠」。此後,「大法寺」便逐漸成為阿濟格的家廟。久而久之,當地人們將「八王祠」稱為「八王寺」,而忽略了「大法寺」。
日俄戰爭期間,1905年3月10日,沙俄軍隊霸佔了「八王寺」,作為軍營、馬廄、收容所。沙俄軍隊趕走僧侶,掠奪他們財物,將大佛金身剝掉,把門窗拆下燒火,將院內古松砍伐。日本侵略者攻佔沈陽後,沙俄軍隊放火焚燒了「八王寺」後,向三檯子方向逃竄。當時,將近500年的佛家聖地、庄嚴古剎,頃刻間毀於一旦。192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撥專款,第四次重修「八王寺」,致使古剎恢復原貌。後來,「八王寺」再次遭到洗劫,後來被沈陽市第五紙箱廠等單位佔用。
康熙東巡盛贊清泉
10月17日,一位喜愛民俗的當地老戶王大爺,向記者講述了「清泉井」的來歷。
他說,「八王寺」東北方向50餘米處,曾有一眼古井。井筒以青磚砌築,井口用青石壘砌。當時,「八王寺」的僧侶和附近居民,全都飲用這眼古井井水。因為井水清澈透明、甘甜清爽,人們便稱之為「清泉井」。
據傳說,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皇帝東巡盛京陪都祭祖,拜謁福陵、昭陵後,頓覺口渴要喝水。然而,隨行用駱駝馱運來的北京玉泉水,由於時間過久已經渾濁、變味,不能給皇帝飲用。於是,當地官員便給康熙皇帝獻上「清泉井」井水。康熙皇帝和文武百官飲用了清泉井水後,全都大加贊賞。
清泉井水聲名大震
王大爺說,從此以後,「八王寺」附近的這眼「清泉井」便聲名大震,盛京城百姓紛紛來此汲水。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豆腐白嫩香醇;有人用井水做大醬,大醬色澤純正鮮美;有人用井水煎熬中葯,葯力倍增;有人用井水烹茶,茶水甘香爽口。於是,盛京方城內所有茶館,統統在各自店鋪前,懸掛上「八王寺好甜水」招牌。
當時,位於北市場「雜巴地」的德泰軒茶館,每天都要用一輛馬車,裝上8個大木桶運送八王寺清泉井水,以致茶客盈門、生意興隆。當時,各家茶館亮出「八王寺清泉井水」招牌,一時間成為盛京城內時尚。
民族工業提倡國貨
有關資料記載,1920年,北京雙合盛啤酒廠老闆朱壽臣,專程從北京來到沈陽,租用了「八王寺」清泉井以西的3畝多「香火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廠」。
1922年,張惠霖、金恩祺、高榮久等人,租用了「八王寺」前面的52畝「香火地」,建立起「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投資32萬元大洋,年生產能力為汽水10萬余箱、每箱48瓶,啤酒10萬箱、每箱18瓶,醬油500萬公斤。
當時,「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是新興的民族工業,以優良的產品質量,受到人們的青睞,極大抵制了日本飲料瘋狂湧入中國的經濟掠奪。為喚醒民眾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發展中國民族工業,該公司還廣泛徵集商標圖案,最終採用了「金鐸」品牌,為汽水、啤酒商標,作為沈陽民族工業中飲料品牌的代表,與日本經濟侵略抗爭。
日寇霸佔八王寺廠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醬油股份有限公司」,被日本昭和商會吉野曉一郎霸佔,改為「奉天八王寺釀造工業株式會社,社長吉野曉一郎,常務董事長灘波壽一。日本侵略者霸佔該公司後,繼續生產汽水、醬油,但將啤酒改為生產清酒。
1945年,原股東金恩祺等人,組成統一接收委員會,以時價將八王寺汽水廠收回。沈陽解放後,國家依據對民族工商業實行的贖買政策,將八王寺汽水廠贖買。從此,八王寺汽水廠終於回到政府和人民手中。隨著沈陽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八王寺地區早已滄桑巨變、舊貌新顏,「八王寺」古剎已異地重建;那眼神奇的「清泉井」,也消失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中……
F. 沈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沈陽八王寺飲料有限公司銷售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5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乳製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批發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丁科威
成立時間:2014-05-23
工商注冊號:2101041000305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建設路129號
G.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怎麼樣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是1989-05-29注冊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沈陽市大東區八王寺街90號。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104117882668Y,企業法人李安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的經營范圍是:汽水,糖果,飲料,冷飲,滴塑瓶蓋,果汁露,汽水底料,小食品,汽水飲料製造;技術咨詢轉讓及服務;出口自產飲料,瓶蓋;進口本企業生產所需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對外投資5家公司,具有7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沈陽市八王寺汽水廠更多信息和資訊。
H. 八王寺汽水的電話是多少
面談很重要,電話聯系不慎重。
沈陽北站168路,
沈陽站221路,到清真寺轉156路,
到八王寺。
I. 八王寺汽水在什麼地方有
什麼意思?是問哪裡有賣的?還是問公司在哪?
反正沈陽基本哪家超市都會賣,大超市肯定會有。
公司位於沈陽市大東區八王寺街90號,毗鄰沈陽東西快速幹道和著名商業街---中街,屬商、居旺地,交通十分便利。廠區佔地面積30500平方米,現有生產廠房4座,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辦公樓2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 (詳細自己看網路就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