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博物館觀後感怎麼寫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朴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像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B. 怎麼寫博物館觀後感
參考這個:
追隨歷史的腳步那天,我們班一起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歷時2小時,走馬觀花似地看完,博物館觀後感怎麼寫。其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對著眼前神秘的東方神器,嘆為觀止。作為炎黃子孫,誰不為自己偉大祖先創造的光輝成就而自豪?誰不感到我們的歷史何其輝煌?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都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那些老外喝上一壺。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個人覺得把這個放在第一位比較有自豪感,六朝至隋朝,瓷器一統天下,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對人類文明的獨特貢獻,而瓷器玉石般溫柔的質感,自發明以來就受到人們地喜愛,絢麗輝煌的陶瓷文化,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象徵。也許玲瓏剔透般的雕刻,只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而精美的陶瓷,只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又或只是千萬陪葬品中用來充當數量中的一類。但在我看來,粘稠的泥土和適當的火候的智慧般的結合,無疑造就了中國千年難得一見的瑰寶-------瓷器。可能受性別的影響,喜歡它的質感,花紋和那種獨特的秀氣。時間的洗滌只會讓它們更加亮麗,風采斐然!楚文化楚,既是國名,又是族名。 春秋時楚莊王成就了霸業,留下了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的千秋傳奇。戰國時,楚國又成為七雄中滅國最多、拓疆最廣的諸侯國。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出土於楚墓中,就是歷史的最好見證。我只選取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的截圖,楚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我個人的感受所能領會得完的,看到兩王的兵器排於一列時,心莫名其妙地感到震撼,當真是越王的劍比楚王的矛要長啊,歷史果真在兩王的兵刃上就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不成?卧薪嘗膽的成語解釋會永久性的和吳越兩王有淵源吧?至於哲學、文學和藝術上,楚國在都達到了先秦時期精神文明的頂峰。以老子、莊子哲學思想為代表的哲學,是構築中華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以屈原詩歌、庄了散文為代表的楚文學,是中國文學浪漫主義之源頭。藏品精萃/書畫古代讀書人借文字和繪畫技巧以揚名天下的不在少數吧?字如其人的當真也多:豪放,帥氣,雄渾。。。。。。這些用來形容字體風格的字眼和描述人性格的詞彙雷同度確實高。詩書畫三絕兼擅,文史哲一以貫之。讓學林用來稱蘇淵老果真是貼切。如果從文化本體上來界定和從歷史地位上來評述這些古代的文人,怎能不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畫虎畫皮難畫骨,字書畫強調的是格高韻清而意境雅逸,尤其強調獨彈而自出機杼。揮毫運筆純任自然,點畫線條酣暢通達,即進入了王僧虔所說的那種書之妙道,神采為上的高級境界,既有天馬行空般的氣勢,又有天人合一性的內蘊,觀後感《博物館觀後感怎麼寫》。古人以行草面世,運筆恣肆矯健而骨力洞達,結構奇崛跌宕而生動多變,章法疏密有致而開合自如,那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筆墨變化,那達其性情,形其哀樂的線條展示,不僅是一種審美構造,更是一種墨象語境和情感符號,顯得大氣磅礴而才氣橫溢。而繪畫古人則對梅蘭竹菊情有獨鍾,注重於筆情墨趣的揮灑,講究詩意禪境的表現,可見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如梅花,疏影橫斜,清氣彌漫。古松,大氣磅礴。蘭竹,超凡脫俗。我為之感嘆和感動!音這個"曾侯乙編鍾"截圖只是《曾侯乙墓》中的一部分,省博物館並沒有把它當成一個單獨的個體來作為列展,因為喜歡音樂,所以還是決定把它作為單獨的一部分來寫。雖經千年,其音質、音色如今毫不遜色的恐怕曾侯乙編鍾就算得上其中的一員吧?情操的提升自是少不了音律這一部分的功勞。以前只是在歷史課本中看到它的縮圖,真正見到它的時候腳步停留在那裡,任同學呼喊半天也不見移動,它本身就是魅力所在!曾侯乙墓1978年發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諸侯國君的墓葬,它位於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城郊擂鼓墩。墓內出土的器物許多帶有銘文。特別是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寢戈銘文的短戈,出土時置於主棺旁,當為曾侯乙寢宮侍衛使用之物。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是歷年來我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因發掘前未經擾動,真實地反映了墓主人享用器物的儀式,這在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的大體組合沿襲春秋時期的傳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曾侯乙墓青銅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特點,採用了渾鑄、分鑄、等冶鑄技術和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鑄鑲、銅焊等多種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冶鑄科學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地編鍾、鼓、琴、瑟、笙、箎(chǐ,)、排蕭8種共125件樂器。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保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樂器是新發現,為世界考古史上所僅則見。這批樂器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紀我國音樂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國音樂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用具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墓中出土的金盞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小動物有牛、羊、豬、狗、雞、鴨一類家禽家畜,似乎是祈禱五穀豐 登、六畜興旺;墓中出土的兵器包括戈、矛、戟、弓、箭、盾、等,其中殳和多戈戟是考古發現中僅見或少見的兵器;墓中還出土了許多車馬器,其中兩件矛狀車具是用於增強戰車戰鬥力的新型車具。五千年的發展歷史能夠證明這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
C. 參觀觀後感怎麼寫呀
呵呵 這種問題別人是幫不了你的,我給你一個順序好嗎?首先開頭不細內說了,中間要寫出看到容了什麼,別寫太多,主要在感想,最後那寫一下今天的收獲。這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騰訊公司文學至尊組征服報道 2013年3月12日19:59:48
D. 海爾博物館觀後感怎麼寫
您好因為我沒有參觀過湖北省的博物館,所以我不能很詳細的寫出一整篇的作文應該怎麼寫,但是我可以跟您講的大概首先,開頭你可以寫去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接下來寫博物館里有些什麼,陳列些什麼,然後你可以上網查下關於這些的資料,適當的補充道你的文章中,之後,你可以挑選一個你比較喜歡的一類的陳列出的物品,詳細的介紹下它的背景,以及你喜歡的地方,最後,你可以再總的寫你對湖北省博物館的感覺這里有兩篇我在網路上找的範文,你可以模仿的寫,改一改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一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製作出那麼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幽雅可愛,徐徐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痴如醉,彷彿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一個那該多好啊…….當我還沉浸在瓷器館里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厘米寬50厘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制而成的.畫中一對小鳥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後面飄動的樣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彷彿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只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2.
E. 榆林科技館觀後觀後感怎麼寫
大年初五,爸爸帶我們到焦作科技館來參觀,奧妙無窮的科技館使我大開眼界,感受頗多。
專那天我懷著美好而屬好奇心情,踏進了焦作科技館大門。科技館里陳列著許許多多有趣的實驗作品,有虛擬翻書、自我提升,尖端放電、虛擬賽車、人體電池、磁場效應、懸空的奧妙等等。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稀奇古怪,強烈的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前來參觀的遊客。
我們來到一樓低碳生活展示廳,圖片上講:全球氣溫變暖,形成了搶跑的春天,炎熱的夏天,無收的秋天,消失的冬天,四季混亂,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有許多稀有的動物都是因為天氣炎熱而滅絕,氣溫升高,植物和動物生長期縮短,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看到這些,使我感到心痛。低碳生活,要從自我做起。
走出低碳生活展示廳,來到兒童科技游樂廳。看到許多好玩的,一下子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拋到了九霄雲外。大廳的右邊有一個漂亮的小池塘,裡面有很多好玩的小實驗,其中一個我覺得最有趣。池塘里有一條紅色的鯉魚雕塑,池塘外邊有一個黃色的小喇叭,我對著小喇叭輕聲一喊,小鯉魚的嘴就冒出了水泡。我覺得好奇,又大聲一喊,這時小鯉魚的嘴裡冒出了長長的水柱,哦,原來是喊泉,利用聲音的傳播噴出來泉水。
F. 合肥明人館的觀後感怎麼寫
上周日上午,我們參觀了安徽名人館。
安徽名人館是全國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館,國家2A級旅遊景點。位於合肥市西郊蜀山風景區,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
安徽名人館是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迎接國慶50周年重點建設工程。一期工程選擇展出史前至清朝之間的50位有影響有代表性的安徽歷史名人,如管仲、老子、莊子、范增、華佗、曹操、周瑜、朱熹、包拯、李公麟、朱元璋、吳敬梓、戚繼光、王貞儀、李鴻章、劉銘傳、王茂蔭、詹天佑、鄧石如、程長庚和桐城派諸大家等,全部以蠟像製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半(23位)的人物布置場景,融時代裝飾與古風雅韻於一體,採用了聲、光、電、多媒體、激光全息等高科技製作手段,展現名人風采和主要事跡,展現他們對安徽、中國乃至人類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整個展館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參與性於一體,既可以作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讓外地遊客了解安徽、認識安徽的窗口。
一路參觀下來,真正感受到,地靈人傑的八皖大地,在歷史的長河中群星璀璨。同時感受到安徽省與合肥市政府對地方名人文化的重視,展現了他們對地方文化獨到的視角和長遠的眼光。美中不足的是,近現代文化名人展出的缺失——我臨參觀時還以為是從古到今起碼是到近代的安徽名人呢,在近代史上安徽像陳獨秀這樣重量級的名人很多,很值得紀念、展出、瞻仰;再就是也許因為節省成本,也許因為設備時久失修有故障,也許因為即將遷入新館有臨時應付思想,我們參觀時好些聲、光、電、多媒體、激光全息等高科技手段沒有開啟運用,展示效果自然受影響,很遺憾。
再就是展出名人里有抗倭名將戚繼光,介紹是安徽定遠縣人,而濟南泉城廣場的十二位齊魯名人塑像里也有戚繼光,介紹是山東登州(今蓬萊)人(見《泉城廣場文化長廊里的十二位齊魯文化名人…》),出現了一位名人落滬兩地的情況,還沒來得及查資料,不知哪家正確。
G. 王守東紀念館觀後感怎麼寫
王守東紀念館觀後感可以圍繞以下來寫:
看到了什麼
王守東有哪些事跡
你要怎麼做
H. 科技館觀後感怎麼寫
新落成的中國科技館,外形猶如一個巨型魔方,位於北京的國家奧林匹克內公園中心區內。這次建成容的新館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國家級科技館,共分為「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設有公共空間展示區和宇宙劇場、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還設有若干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和多功能廳等輔助設施,並將開設數字科技館。
五大常設主題展廳設計精巧,生動靈活,散落在新館各層的公共空間展廳同樣精彩。展廳圍繞「創新之美、和諧之美」的展示主題,與常設展廳「和而不同」,既互相呼應,又自成體系。小球陣列、生命螺旋、機械旋律、氣泡成像、時間之輪等大型展品的設立,將科技的親和力展現無余,讓參觀的人們在美的環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I. 參觀展覽會的觀後感怎麼寫
先擬個提綱,再豐富內容。
一:應XX領導指派參加展覽。參展的目的。
二:寫寫現場專你看到的內容。屬比如哪些食品添加劑常用品種,哪些新開發的品種。
三:冰激凌的品種,及新品。
四:談談你對這些常用品種的看法,及應用前景。
五:結合公司現狀,談談如何合理的應用及開發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