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電網四個服務是什麼
國家電網「四個服務」指:
1.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2.服務電版力客戶、
3.服務發電企業、權
4.服務社會發展。
具體內容:
1.在服務國家工作大局方面,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電網「卡脖子」、「低電壓」等問題得到治理;穩步推進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服務高標准良田建設。
2.在服務電力客戶方面,做好電力設施配套工程建設及管理工作,為項目按時投運創造有利條件。
3.在服務發電企業方面,公司建立完善的分布式電源並網服務體系,明確業務流程和各環節辦理時限,持續提高電源並網服務水平。
4.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公司圍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國際航空港物流中心、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的功能定位,從遠景能源保障、飽和負荷密度目標網架、現代城市配網建設等多方面,高標准、高起點編制了航空港區電力專項規劃,著力建設與航空港區相匹配的國際一流電網,支撐航空港區加速發展。
② 電力公司、供電局、國家電網有什麼區別國家電網主要做什麼
1、概念不同
電力局即電力公司,是中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綜合性電力企業。電力局的主要部門有送電工區、變電工區、檢修試驗廠、調度所、信息中心、經濟、用電管理所、財務、屬下三產公司等等。
供電局是指將電能通過輸配電裝置安全、可靠、連續、合格的銷售給廣大電力客戶,滿足廣大客戶經濟建設和生活用電的需要。由供電局或電業局改制為供電公司,要將行政管理職能移交經貿委。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2、工作職能不同
電力公司負責特定地區變電和供電的單位。
供電局作為地方行政機構,既有行政職能又負責生產銷售,所以省電力工業局是政企合一的機構,省級以下的供電企業無行政管理職能,只負責生產銷售。
國家電網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3、級別不同
國家電網——供電局——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的主要工作:
國家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
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截至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③ 國家電網包括哪一些
除了南方電網所屬的五個省區以外的地域,各個省級電力公司,地市級供電公司,縣級供局。
④ 國家電網具體工作內容有哪些
電力調控中心:負責管轄區域內電力調控、調度計劃、運行方式、水電及新能源、繼電保護、調度自動化和電力通信等專業管理;參與制定二次系統規劃等。
供電公司:負責管轄區域范圍內黨、政、軍、機關、工農業生產、各大商戶及居民生活供電服務和全區的電網運維工作。
培訓中心:負責公司員工培訓的專業機構,主要開展電力技術類、經營管理類、信息技術類、電力資質類培訓以及技能鑒定等工作,並承擔公司遠程培訓系統維護及各類競賽調考的組織工作。
電力醫院:電網公司的醫療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
送變電公司:主營高壓及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以送變電工程施工為主導,集設計、建築、安裝、調試、超高壓運行檢修、加工、大件運輸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經濟實體。
變電檢修中心:主要負責各變電站一、二次設備的維護檢修工作、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校驗工作、高壓及儀表試驗、油務化驗等工作,並承擔低壓、輔助設備的檢修工作。
調度通信中心:主要負責公司的生產、檢修調度、各類通信線路和設備的運行維護、檢修以及信息網路系統的管理工作。
直流運檢中心:主要負責公司換流站的運維管理工作。
國家電網作為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台,是能源電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系國家能源安全。
2010年以來,國家電網規模增長近一倍,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電力的需求。2017年,公司經營區全社會用電量5.0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8.3億千瓦,裝機13.8億千瓦。2017年底,110(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98.7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43.3千億伏安。
⑤ 國家電網四個服務是什麼,國家電網四個服務內涵
四個服務」指「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發電企業、服務社會發展」。
⑥ 國網公司供電服務理念是有哪些
真誠服務,共謀發展
⑦ 國家電網具體是干什麼的啊
公司簡介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⑧ 國家電網包括哪些單位
北京市電力公司、天津市電力公司、河北省電力公司、山西省電力公司、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冀北電力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華中分部 華中電網有限公司: 湖北省電力公司、湖南省電力公司、江西省電力公司、河南省電力公司、 四川省電力公司、重慶市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華東分部 華東電網有限公司: 上海市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浙江省電力公司、安徽省電力公司、 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西北分部 西北電網有限公司: 陝西省電力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寧夏電力公司、青海省電力公司、 新疆電力公司、西藏電力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東北分部 東北電網有限公司: 遼寧電力有限公司、吉林電力有限公司、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 直屬單位 國家電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交流建設分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國網能源研究院、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平高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興電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國網技術學院、 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英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⑨ 國家電網崗位都包括哪些
國家電網公司主要抄有這襲幾個崗位:變電檢修,變電運檢,城區配電,城區營銷,電網調控運行,輸電運輸,鄉鎮及農村配電營業
一、變電檢修
工作比較累,體力和腦力同時兼備,技術含量較高,很多公司的領導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
二、變電運檢
需要值班,技術含量較低,接觸到外面的人和事較少,升職機會小
三、城區配電
工作比較累,技術含量較高,工作時間不規律,多在戶外工作,接觸外界的機會多,發展的空間較大
四、城區營銷
與白領相似,技術含量較低,主要與電腦打交道,人際關系較為復雜,個人上進心與升職息息相關
五、電網
工作量大,需要集中注意力,一般都在辦公室內辦公,升職的機會較大
六、輸電運輸
崗位上的要求技術含量第,相關可學習的技術含量高,出差較多,年輕人的升遷機會大,但是挑出部門比較困難
七、鄉鎮及農村配電營業
工作內容雜,技術含量不深但是涉及面廣,升遷的機會較小
⑩ 對供電服務方面存在哪些建議和意見
電力行業最專業的剖析!
電力行業永遠是個熟練工呆的地方。學校學到的東西跟實際完全是兩個樣,但是電廠專業和非電廠專業的人區別在於電廠專業的人能把大量電廠專用詞彙術語混個耳熟,這點非常重要,耳熟才能讓你畢業後在短短的一兩年內掌握電廠工作技能。
在電力部還沒解散的時候,華北電力大學和武漢水利水電大學是 國僅有的兩所電力部直屬大學。但是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重大這幾所大學也是常年接收電力部的科研項目,因此也倍受電力系統青睞。
其他的東北電院,長沙電專,重慶電專。。。等學校因為電力系統子弟眾多自然也能在電廠混口飯吃。
請大家一定要深思,報考電力類專業是分析清楚 國的電力發展形勢。當年xxx總理在位時,認為 國存在電力發展過熱,電力過剩一說,導致大批電廠專業的畢業生被迫轉行就業,慘不忍睹!
隨著近幾年電荒的蔓延,電力行業一片火熱,只要你能分清電廠里的機爐電,基本上就會有人拉你進電廠了。
但是,今後的電力行業是逐步基於飽和還是繼續先於國民經濟發展,這是中央的事,在下不便妄加猜測!
很多人認為武水並入武大在電力系統內影響力驟減,其實不然,武水並人武大,但是專業仍在,師資仍在,加上多年來在系統內建立的人脈還在,所以武水仍是一塊牌子!
很多又認為,電廠既然是熟練工,電專生就和電力本科同樣具有競爭力。其實不然,當今 國主力電廠大規模向60萬挺進,要求熟練工具備更高素質(當然不服的人可認為是要求更高文憑),60萬機組紛紛定下本科文憑佔60-90%的普遍目標。加上近年大學擴招,大學生泛濫,致使全行業文憑水漲船高。不難看出,即使是在廠員工,亦是文憑高者占優勢,這在其它行業也是一樣的,國情使然。
所以,各個電力系統招聘學生的時候,多是以上面提到學校招聘。其中,沿海地區的廣東、福建、江浙、山東、京津唐地區以及各大核電、抽水蓄能電站,葛洲壩、三峽、龍灘水電站,更是用優厚的待遇嚴格挑選人選!
其他地區又按待遇、地理位置制定自身的選人標准,基本上華北電大、武水、清華、西安交大、上海交大、重大等大學的相關專業人員可以全國跑。
但是,沿海地區群雄紛爭,西南地區重大校友獨大,中南地區武水勢強,華北地區華北電大領跑,東北地區東北電院占優,西北地區以及新疆、內蒙、青藏地區本科學生不願去,這些是多年來由各校校友定下的格局至今無多少變化!
所以,不要吹噓自己學校有多強大,你要有能力隨時可以去沿海地區打拚,華北電大的畢業生到了雲貴川一樣不得勢,武水的學生到東北也難有作為。電專畢業到了內蒙也是高學歷。
所以,不要鄙視大學文憑,想當官還是要文憑的,雖然文憑不代表能力,但是當官的就是發號施令,和能力無關。除非你想一輩子當工人!但是也不要怕,稍微當了個小官後,再函授一個文憑也是可以的,一切都是個形式,但是有不可缺少!現在基本上已經絕種了低文憑領導。盡管領導的文憑也很多水分,這點大家同意吧!?
系統的核心是電廠,電廠火了,電網才能火,電廠活了,電力設計院、電力研究院、電力設備製造設計公司才有飯吃。
糾正一點,電力專業與進電力公司、電力局不是一個概念(電力公司指-----五大電力集團總部及區域總部及各中心城市辦事處、電網公司總部及區域總部及各中心城市辦事處、各大中型城市電力局、各省電力集團總部如:粵電集團總部及各城市辦事處、浙江能源集團....等等)這些地方都是管理性質的單位,是不會招新畢業的電力專業的學生的,一般都是在偏僻的電廠或者變電站干n年,突然中500萬那麼幸運,你調到了總部!或者是地方小電力局一步一步爬上去!
電力設計、研究、開發是研究生的地盤!
近幾年電力行業火暴,導致電力專業畢業生紛紛放棄考研,直接工作。這與學校領導以就業率炫耀自身的政績不無關系,其實工作是好找了,但是電廠的工作生活永遠是讓人郁悶不已的。
偏僻的地理位置是電廠永遠的硬傷,電廠之內女性職工少之又少,加之電廠的工作決定職工交際圈普遍狹小,職工的婚姻感情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當然在這方面,沿海地區的電廠做得還算比較好的。所以,去電廠的同學們請三思!是否電廠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可惜的的是,一直呆在大學里的大學生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來沒有拿過工資的學生們,看到電廠電廠所謂的高薪水後,已經忘了考慮生活僅僅是有錢就可以了么?...
說到工資,各個電廠很大不同,先說個大概:一個正常運轉的大中型電廠,主要崗位上的操作人員一年到手的錢大概是8w左右!當然沿海地區的待遇會更高,像近年財大氣粗的粵電集團,普通職工年薪10w以上不是夢。當然,如果不幸進了老電廠、小電廠、煤源緊張的電廠、領導bt的電廠,薪水就要打個5折或者更低了,在此對低收入的電廠兄弟表示深切的同情及哀悼!
有一點要明確,進入中層幹部以後,收入就與電廠效益脫離關系了。任何電廠的中層幹部都是有錢的主,具體多少不清楚,因為 不是中層!(ps:中層是指職長以上的職務,職長是最高階的工人)。
所以,進入電廠後,很多人會辭職考研、考公務員,不是說考研多有前途,是因為電廠生活更沒前途!
很多人會疑惑到底是進電力局還是設計院還是進電網公司變電站,還是進電廠、還是進研究所?還是去電建公司?還是進電力設備製造行業?還是進大型工業企業的自備電廠?
想,能進電力局是最好了,但是基本上是進不去的!設計院、研究所是研究生以上文憑的領地,變電站和電廠是半斤八兩,當然學熱動的兄弟註定只能選擇後者了。
大型企業的自備電廠是個不錯選擇的,很多人誤認為自備電廠發展前途不好,其實不然。比如寶鋼的自備電廠就是例子!
電建(包括中試所)和設備製造公司,都是電力專業學生最後的選擇。都是靠一時的行情吃飯,如果哪天電力行業飽和,讓你回家待崗幾年, 想大家都不想這樣,就算現在行業火暴,錢是很多,但是無休止的高強度的加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不埋怨?特別是電建公司,建築公司一個,其中的奔波勞碌、居無定所、生活、家庭、身體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真誠的告戒各位看官,電力專業是工人專業,抱著坐辦公室的心態的人謹慎入行!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廠類)、電氣自動化(電廠類)、電廠化學(電廠類)出來的學生絕大多數是工人,而且這一當工人就至少是5-10年以上啊!
供電局分城市的和小地方的供電局,當然能進大城市的供電局是最好不過了,但是在面對小地方供電局和電廠的選擇時,就有待商榷了!
如果電廠特別好,像沿海啊,年薪10萬啊,這樣的電廠值得選擇!但是要清楚,電廠是要上夜班的,不是一天兩天的上,是十年八年的上啊!很多沒上過夜班的人會說:熬夜 不怕, 基本上也是夜夜4、5點才睡的人!
只能對你苦笑...夜班不是簡單的熬夜!夜班是在6-8個小時內,不能睡覺的工作,不是玩電腦。4、5點的時候是一個人最困的時候,這時候離下班還有4、5個小時,各位確信能扛得住?
來告訴你,你是肯定扛不住的。
電廠里的上夜班的都是20~35歲的男人,很少是40歲以上的了。為什麼?因為基本上沒有人能在40歲以後還年復一年的上夜班。
上文提到,電廠裡面最高階的工人是值長,值長也是要夜班的。如果一個值長年齡大了,上夜班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怎麼辦?兩條路,一是往上,超越工人成為中層管理人員。但不是所有的人在混了一二十年後都有中層當的,那另一條路就是安排去一個很閑的崗位去混日子,直至退休。很閑的崗位工資自然會很低,從一個年收入10w以上的值長落到一個年收入3、4萬的閑人,各位,其中的滋味不僅僅是錢的落差啊,但是現實就是如此,高階工人還不是工人,在老總眼裡你沒價值了就相當於廢人一個!
一進廠肯定是從最低的崗位做起,從最低崗位到值長能消耗你8-15年的時間,所以,你最有價值的年華都消耗在無比光榮工人階段上了!
電力系統還能持續多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在來發表一點個人見解:
電力先於國民經濟發展,這是在世界范圍內都基本得到認可的觀點.而 國現在的電力發展狀況遠遠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力還將是制約 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鑒於 國電力行業近兩年來的快速發展,很多人會疑惑電力過剩的那一天還會遙遠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數據就不列舉出來了,只說一點就是 國現在人均可用電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國經濟今後的持續高速增長是可以預見的, 國電力同步增長也將是必然的, 國用電需求每年以1500億kwh以上的速度在增長.一兩年將突破2000億千瓦時,現有的電力發展速度仍然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更談不上優於經濟發展.眼光放到2015年以後,電力將基本滿足國內發展需求.2020年似乎進入過剩時期,過剩不是意味著衰退,也不是意味著有電賣不出去.就像今天的西電東送,10年後的中國電力完全有能力進行--國電外送.
20年彈指而過,20年的時間里,你 關注的電力行業只會蓬勃發展,若是為20年後擔心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以現在為例, 國電力集團已經開始逐步向外發展,在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等地項目頻頻開工。隨著今後東盟、上海經合等區域性經濟合作不斷開拓與深化,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內的電力領域將會有更大作為。
說了大的政策面的預見,其實重要的還是更多的關注個人所在電廠的效益。決定電廠的效益基本可以濃縮到一點,領導的能力。只有領導能多為職工著想,千方百計為職工謀福利,那你才有個人的前途與幸福可言。
有些人想不通了:上面不是說過小電廠、無煤電廠都沒有前途么?
答:這些都與領導的能力有關,中國的煤炭總量足夠開采70年,足以支撐各位看官的職業生涯了。煤電聯動的政策保證了,煤價波動的風險嫁接到用戶身上。中國的中西部地區不缺煤,北有山西,中有安徽,南有貴州,內蒙、東北都不缺煤,關鍵是現在煤電聯動,很多煤源佔有企業,寧願囤積也不願賤賣,這時候領導能不能買到煤就成了關鍵了。中國的東部憑借優良的地理交通條件,以及東部高電價的豐厚利潤更是不愁買不到煤,再貴的進口煤也燒得起,有些廠則直接是燃油機組。小電廠並非就一定是差電廠,廣東等地的小電廠依然吃香喝辣,北方城市內的熱電聯營小機組收入也不低,更以位於城市之內的地理位置讓人羨慕不已。全國范圍內屢禁不止的小水電說明的問題,留待各位看官自己思考去。
總的來說,電力行業一片紅熱的景象還會持續一年左右,之後是平穩的發展,注意:是發展不是過剩,更不是衰退。大環境是好的,個人的美好前程還要靠自己掙,還是那句話:沒有過硬的關系,又不會搞關系,就省省吧。
特高壓網架建設是電力布局的方向,特高壓技術國產化也將成為國內輸變電領域的市場焦點,未來5年,直流輸電項目將駛入快車道,年均有1~2項工程開工。在國家極力倡導提高國產化率的前提下,雲南---廣東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國產化率要達到60%以上,「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規劃總投資超過1.2萬億元,比「十五「期間高出近一倍,預計電網投資年均增速20%。從投資比重來看,未來電網投資重點是骨幹電網、大城市電網改造,從長期來看,2009年以後特高壓項目大規模啟動可保證高端設備未來的長期需求,預計總投資規模超過3000億元。
2005年的特高壓之爭已有定論,現在看來,2009年之前要啟動武高所的特高壓試驗基地及建設特高壓線4條,包括國網公司旗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kv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溪洛渡、向家壩和錦屏水電站±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南方電網旗下的「雲南-廣東±800kv直流輸電工程「和「雲南昭通-廣西桂林-廣東惠東1000kv交流輸電工程「。特高壓示範工程的技術積累成熟後,特高壓輸電工程有望大規模啟動。預計到2020年特高壓及跨區電網的輸送容量將達2.1億千瓦,其中±800千伏直流約5600萬千瓦,另外約1.5億千瓦由交流構成。從投資看,到2020年特高壓交流加直流的投入約為4060億元,其中交流為2560億元,直流為1500億元,2009年之前開工項目金額應該超過500億元。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建成±800kv級直流特高壓輸電線路,沒有運行經驗可循。一些國家或實驗室雖已開展了部分研究工作,但都是基於實驗室模擬條件下進行的研究,與實際運行狀況差別較大。 國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直流輸電工程初步實現了±500kv直流輸變電工程設計和設備國產化,為±800kv直流輸電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核電也是很有前途的,關於核電的好處 就不一一細訴了,國內現有3個核電基地:浙江省的秦山核電基地,5台核電機組;廣東大亞灣核電基地,4台核電機組;江蘇省田灣核電基地。 國計劃開發兩個新的核電基地:浙江省三門核電基地和廣東省陽江核電基地。目前 國正在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裝機容量共有870萬千瓦。2003年 國核電發電量達437億千瓦時。初步設想2020年使核電發電量佔到總發電量的4%,裝機容量達3600萬千瓦。目前在建和運行的11台機組中,除了自主設計外,還分別採用了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的技術。
目前,陽江、三門核電站建設項目已經獲得國家相關部分批准,前期准備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而中國眾多內陸省份也開始蠢蠢欲動,陸續對核電站建設項目進行立項、勘址等工作,國家對於核電站項目的融資渠道也有所松動。
還是說些注意事項吧,進核電要注意的當然是輻射了,說沒有是胡扯的,為什麼核電招聘運行職工時要求嚴格,基本要求是:身強體壯,最好是家中尚有兄弟,幹了十年後馬上調離有輻射的崗位,基本上在反應堆旁邊工作,估計是輻射量是醫院x光的200倍左右!還有就是在核電,成績一定要好,面對大部分設備都是國外進口,面對大多數技術支持都是國外人員,請問有幾個人的外語水平能達到無障礙交流?因此大亞灣就曾經在武大法語系招了一批學生做運行.再來說一下待遇,當年盛傳的一個說法是,一個月1.2萬,一年發16個月的工資.但是具體是什麼情況還不清楚,崗位不同應該還是不同的,但是十年弄個150w應該不成問題.就算是試用期也是誘人的月薪五千以上.
總的來說,核電還是個不錯的選擇,10年輻射給人帶來的後果應該不會很嚴重(否則早就有人站出來說不幹了),其他方面和火電站就沒什麼不同了.
人事代理制度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說點電廠編制,僅供大家參考.
電廠一般設立一個總經理辦公室、人力資源部,政治工作部,財務部,後勤部...發電部(各地稱呼肯定不一樣的,自己明白什麼意思就行了)
電廠運行人員統歸發電部管理,電廠運行分主機運行和分場運行,主機運行分機、爐、電三大塊,主機運行人員都是正式工,及電廠裡面幹活的主體,上面提到的多數數據也就是針對他們的.
分場包括 燃料煤場、化學制水分場,脫硫電除塵(有時也隸屬鍋爐管)。分場內由正式工人負責監控設備,具體幹活多半由技術民工來做。技術民工就是由電廠招聘的非正式工人。工資是正式工人的三分之一以下,甚至更低,不能享受正式工人待遇(即沒有五金)。
所有運行人員組成運行分場,下設一個主任,另根據倒班制度,設立每班一個值長(先假設只有一台機組吧),一個單元長、機爐電主操各一名,機爐電巡操各一人。其他分場參照主機設置。
與運行分場並列的是熱工分場,內有繼電保護、熱工儀表等小分支,設立熱工分場主任一人,分支小班長二三人。
運行分場和熱工分場的主任接受發電部直接管理,發電部設立部門主任一個、副主任一人、辦公室人員二三個。
其他部門和電力專業不大相關就多說了。當然電廠里的部門養閑人情況嚴重, 說的是最合理的編制,領導為了自己的關系戶安排的工作崗位是不算在其中的。
多數情況下討論的 電廠收入是指機爐電三大主操的收入,其他職務依據崗位高低有不同程度增減。
電廠中層是指主任級別的人物,高層是老總級別的人物。
一個正常的大中型電力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第三產業.以電廠為例.每年的發電賣的錢均上繳集團總公司.再上報總公司下一年用煤預算,總公司再核算通過,下撥購煤資金.
如果一個電廠年用煤300萬噸,但是上報用煤310萬噸,每噸上報價格400元每噸,實際收購煤價為380元每噸,中間差價就是5000萬左右.一年就是5000萬啊.用來發展第三產業,多數是發展煤灰處理廠(造水泥、磚的),還有就是發展房地產、建酒店的。這些產業都可以給電廠職工入股,並為連綿不絕的買煤差價黑金進行洗錢。因此電力第三產業獲利能力極強。分紅十分優厚。基本上相當於又一份工資。
上文有很多系統里的兄弟抱怨工資並不像 描述的那麼多, 此前也聲明過,工資高的條件是要在一個正常運轉的大中型電廠工作。並擔任正式的工人。那些非正式職工,或者在經營管理上存在重大問題的電廠職工,你們的工資低那 只能深表遺憾。
至於那些在小地方、基層電網、供電局的非當官系職工也無法得到較高的工資, 也表示同情。電網、供電局同樣也是講效益的。現如今 國實行廠網分家。電網獨立核算。面對競價上網。有些地方跟本就買賣不了多少電,沒有交易量,自然就沒什麼效益了。小地方沒有什麼工業用電的話,該地區的用電量交易就小。而居民用電利潤又低,致使供電企業效益低下,甚至虧損,這樣又怎麼可能高工資。也有些地區由於自己缺煤,電煤運輸又不方便,無法建電廠。只能從其他地區購買電,加之國內電力缺口仍在,上網電價就水漲船高,這樣的電網也賺不到錢的。
普遍來說,作為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型產業,工資普遍較高的狀況是必然的、所以在電力系統而工資卻不高的兄弟們是不是該考慮挪一挪地方了。
並且電力行業內職工的收入也不平衡,收入的差別也較大。大體分三類情況。第一類是承擔發輸電主要任務的大型電廠和大型的輸電企業,即所謂的重點企業。第二類是電力系統的輔助企業和多經企業,第三類企業是中小發電企業和貧困縣躉售供電企業。這些企業由於技術落後,人員多、包袱重,大多經營困難。收入就不行了.
認為電力行業中重點企業的職工收入,與企業的規模,企業的現代化程度、職工人數以及同類企業中其它省市的工資水平等諸多因數有關。
大型發電廠按人均年發電約300萬千瓦時算。按平均售電價計算,人均創造價值約100萬元。人均8萬元的年收入僅占創造價值的8%。國有重點煤礦人均產煤僅300噸,按每噸銷售價200元計算,人均創造價值年約6萬元,每人年收入2萬計算,人均工資占創造價值的33%,是重點電力企業人均收入占創造價值8%的4倍。
國重點發電企業職工人均年發電量是300萬千瓦時,美國同類發電企業職工人均年發電量是2200萬千瓦時,兩者的比是1:7.3。 國國有重點煤礦職工的人均產煤量240噸,而美國煤炭職工人均年產煤是1.2萬噸,兩者的比是1:50。
電力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一個擁有百萬裝機的大型火力發電廠,平均僅有職工2000人左右。而且隨著電力體改的深入,人員還將進一步減少。電力行業近十幾年來不斷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發電機組向大機組、高參數、高自動化發展。在分配上逐漸打破了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工資收入向重點企業傾斜,因此重點企業職工的收入與輔業、多經企業的收入拉大了。
關於電力行業往往更多的會牽扯到收入的問題,這點是 不願看到但是又無法迴避與改變的,前文已經說過「
是否電廠是你真正需要的生活?可惜的的是,一直呆在大學里的大學生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來沒有拿過工資的學生們,看到電廠電廠所謂的高薪水後,已經忘了考慮生活僅僅是有錢就可以了么?...「
既然無法迴避收入問題 就要告訴大家,在審視自己的收入同時一定要審視自己所處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