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色差,簡單來說就是指顏色的差別。對於實木傢具而言,色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木材本身性質、木材切割方法和環境因素等。
樹梢與樹根的色差
我們都知道,樹木不同部位的顏色是有差異的,小編首先要說的是樹根與樹梢的色差。樹根作為樹木吸收養分的主要部位,色素沉積較多,因而顏色較深,而高高在上的樹梢,色素沉積較少,自然顏色較淺。
邊材與心材的色差
邊材是指靠近樹皮,具有輸送和貯藏營養物質功能部分,其特點是材色較淺,水分較多,容易蛀蟲、腐朽,是原木中材質較差的部位。
心材是樹木中已不含生活細胞的中心部分,其貯藏物質(如澱粉)已不存在或轉化為心材物質。通常色深,無輸導樹液與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主要對整株植物起到支持作用。
原木加工方法不同帶來的色差
原木的加工方法不同,獲得的表面紋理是不一樣的。通常經過切割,可以獲得三種切面,即徑切面、橫切面與弦切面。
橫切面是指與樹干主軸相垂直的切面,即樹乾的端面,可用來觀察各種軸向分子的橫斷面和木射線的寬度,它是識別木材最重要的一個切面。
徑切面是指順著樹干軸向,通過髓心與年輪垂直的縱切面。在橫切面上看,凡是平行木射線的縱切面都稱徑切面,在這個切面上的木射線都呈斷續條狀與年輪相垂直。
弦切面是順著木材紋理,不通過髓,而與年輪相切的切面。這個切面的木射線呈現細線狀或紡錘形,V年輪構成花紋。在生產過程中,把板面與樹干同心圓切線之間夾角在45-90度之間的稱為徑切板,夾角在0-45度之間的稱為弦切板。
可見,開板方法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木紋的兩塊板件拼在一起,視覺上必然會出現色差。
環境因素不同帶來的視覺色差
一般靠近窗戶的紅木傢具顏色要明顯比陰暗位置的櫃門顏色要亮,這個主要受陽光照射影響造成的視覺上紅木傢具色差,屬於合理色差的范圍。
木材是多孔性材料,不同部分材質疏密不同,各部位吸收光線的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有時同一塊櫃門兩邊的顏色會出現深淺和不同紋理,輕微的色差是不屬於質量問題的。
B. 大紅酸枝桌面有色差怎麼辦
大紅酸枝桌面有瞎凳色差可以上色或漂白。根據磨臘旅查詢相關公告顯示:對色差較大的紅木做上色或者漂白處理,使其色差不是那麼強烈。也可以用干布擦凈,或乾脆用濕布擦洗,再打一遍蠟即可。紅木傢具長期使用後,表面被局迅氧化後產生一層包漿,相當於保護膜,之後就很少掉色了。
C. 實木傢具為什麼會有一定色差
色漆的色差指塗膜顏色的差異,主要是指顏色明度和彩度的不同,導致人們視覺上的差異。
1、底漆差異的影響
底漆塗層的顏色及遮蓋力不同會對面漆漆膜顏色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使用同一種底漆,並且控制底漆塗刷的厚度保持一致。
另外,底漆打磨也需要注意,如果打磨不平整,漆膜表面會發生漫反射,降低面漆色彩的飽和度,影響視覺效果。
經驗表明,返工的工件更容易出現色差問題,這是因為返工的工件,面漆直接噴塗在色漆上,而基底顏色的不同導致了最終工件出現色差。
因此,針對返工件,最好直接在色漆表面先噴塗白色底漆,再上一層面漆。
2、面漆本身的差異
同一品種、同一顏色、不同批號的塗料往往會產生色差。
在使用時,要對每個生產批次的塗料嚴格按照色差控制標准進行檢驗,批次產品之間的色差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保證同一種顏色不同批次間的顏色穩定性,定期對色差進行監控,特別是跟蹤塗料批次更換後的色差情況。
面漆有一定的遮蓋力,但如果噴塗的面漆厚度沒有達到最低遮蓋厚度,就會出現塗層顏色在色相、色彩和明度上的差異,造成較明顯的色差。這種現象在遮蓋力較差的色漆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因此要提高面漆的厚度,並減小厚度波動。一方面是為了遮蓋底材,消除底材或底漆顏色差異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面漆的濕潤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色差出現的概率。
3、助劑的不合理使用
對面漆顏色有影響的助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流平劑,一種是分散劑。
在傢具色漆塗裝後,由於塗層上下表面張力的差異,容易出現桔皮、浮色發花等現象。
流平劑的使用可以改善這種狀況,促使塗料在乾燥成膜過程中形成平整、光滑、均勻的塗膜,有效改善面漆外觀。
提高流平劑用量,可以增加色漆的潤濕性,有助於提高面漆的鮮映性,但流平劑用量過多,會導致塗膜失光。
分散劑在塗料中用量很少,但它對色漆的性能有較大影響,起到潤濕、分散和穩定顏料的作用。
但是,如果在調色過程中出現兩種分散體系發生沖突,往往會使塗料中的某一種或幾種顏料發生絮凝,造成顏料展色性的差異。
因此要慎重選擇合適的流平劑和分散劑,控制使用劑量,並保持配方的一致性。
4、光澤的影響
啞光體系中含有消光粉、蠟、填料等粉體材料,在塗膜形成過程中,啞光粉會不均勻地滯留在塗膜表層,使得塗層表面產生粗糙程度的差異。
同一種顏色的塗膜光澤不同時給人的感覺亦會有顏色的差異。當光線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時,在表面產生反射、散射和吸收,光澤低,就會感覺顏色灰暗;而高光的塗層表面平整、反射大、散射少,就會感覺顏色鮮艷。
5、施工環境的影響
施工過程中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塗膜外觀,溫度、濕度不僅影響塗膜的表面光澤與狀態,還會影響塗層的成膜能力,塗層表面的發白等現象就與環境因素緊密相關,造成同一顏色在視覺上的不同。
6、施工工藝的影響
實木傢具噴塗大多採用人工噴塗的方式,這就使得在噴塗過程過多依賴於人員的經驗,產生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在噴塗過程中,噴塗距離、出漆量、走槍速度的不同或操作人員噴塗熟練程度、疲勞程度不同,以及不同的操作人員都會影響噴塗的質量,無法保證膜厚的一致性,造成塗膜厚的地方光澤高、薄的地方光澤低,導致色差出現。
同時,不同部位噴漆先後間隔的時間過長,也會導致色差的產生:先噴塗的塗膜出現褪色,黃變和沾污現象,與後噴塗部位顏色不一致。
因此要制定完善的工藝規范和檢驗標准,減少工藝過程失范而導致的色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