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木傢具的質量問題都包括哪些呢
(一) 有毒有害物質
甲醛是涉及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質量指標,據資料顯示,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新生兒體質降低,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都有毒害。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業對人造板和膠粘劑等原材料的進貨檢驗、供貨渠道控制不嚴;二是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未配備必要的檢驗設備,不具備自檢能力,也不委託相關檢測機構檢測。
(二)開裂
1、木材自身開裂
不少的木製傢具在使用過程中,木材常常出現紋裂、斷裂等現象,即木材自身開裂。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產廠家的木材乾燥質量不高或者乾燥後陳化時間不夠就用於生產。在遇到環境變化時,由於殘留在木材內部的應力作用,至使木材出現自身開裂。
2、拼板(指接)處開裂
由於木材的寬度有限,太長的木材受到木材紋理的限制而產生變化,於是出現了在木材的縱向和橫向的拼接的方法,以增加板件的長度和寬度。有些傢具在使用過程中,在這些結構處(拼、接處)會出現開裂現象。出現這種情況多半原因:一是木材沒有乾燥好,含水率相差較大;二是生產加工工藝有問題;三是與膠粘劑的質量好壞有關。
3、結構處開裂
有不少傢具在使用過程中,在一個部件的結構地方(比如開門的帽頭和門邊結合處)出現開裂的現象,即結構處開裂,出現這種情況除木材乾燥的原因外,就是結構設計欠合理或者加工精度不夠。
4、薄木(復合處)開裂
目前,許多生產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一種叫“復合結構”的技術。這種結構就是四周採用實木邊條做成框架,中間採用人造板作芯板,上下兩面壓貼同種木材的薄木。一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質或不同狀態下的材料組合在一起,,含水率和應力差別大,就很容易發生裂縫,凹凸不平等現象,從而使上下表面壓貼的薄木產生裂紋,開裂。二是乾燥質量不高,或者加工過程陳化時間不夠就進行機加工。另一種原因是由於薄木拼接技術有問題或拼接的質量不高,再加上壓貼質量不高。外界環境稍一變化,就容易產生薄木開裂,外觀質量大打折扣。
(三)彎曲變形
1、開門彎曲變形
木製傢具在使用中,常常會發生櫃門關不嚴或關不上。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主要原因是開門或櫃體產生了翹曲或竄角。實木開門發生變化的大都是門邊,因其長而窄,在木材乾燥質量不好或陳化時間不夠的情況下,使用時間一長,在外界環境反復變化後,極易發生彎曲。顧客在使用時,沒有將傢具擺放平穩或在傢具上擱置許多重物,時間久了,開門(櫃體)也很容易發生變形或竄角現象,不易開啟和關閉。
2、水平板件彎曲變形
不少傢具的橫向板件,由於長期受到壓力,且壓力不均衡,很容易發生彎曲。比如書櫃的擱板,由於長期受到許多書本的壓力,且各點所受到的壓力不等,時間一長,就容易發生彎曲。
3、直立板件彎曲變形
直立板件彎曲變形主要發生在比較長的部件中,如果油漆封閉效果達不到要求的話,由於環境的變化而使材質後期發生變化,產生彎曲變形。
(四)磕碰劃傷
不少傢具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如你迎著光線仔細查看,就會發現一道道不明顯的痕跡。這主要是因為漆膜及木材的硬度有限,一旦遭遇到尖銳的物件,表面很容易被劃傷。如果使用的時間不長就發現許多劃痕的話,很有可能是漆膜的硬度達不到基本要求;傢具在拆裝或搬運時,受到磕碰,也會產生塌陷或凹陷等現象。由於木材的彈性和塑性有限,不易恢復。因此在拆裝或搬運傢具時需要格外不小心。
(五)蟲蛀、變色
出現這兩種狀況,主要原因是木材的乾燥質量不高。當溫度、濕度、空氣和養料四者達到菌、蟲的寄生所需要的條件時,這些微生物就要吧復活繁殖,出現蟲蛀和變色的現象。不過這兩種現象發生的幾率較小。
(六)木工要求不合格
主要是工藝結構、精度尺寸等方面不符合標
㈡ 應該如何判斷辦公傢具的內在質量問題
①櫃類傢具的櫃體結構鬆散,榫結合部位不牢固,有斷榫、斷料情況發生;人造板傢具的頂板、樘板,底板與側山用釘子連接,工藝極不合理。
②抽屜無榫、無槽,屜底無帶;屜結構處鬆散,榫結構處不施膠,所屜幫和堵頭用釘子聯接。
③木材不經乾燥處理,含水率高;傢具內部結構使用腐朽木材和昆蟲尚繼續侵蝕的木材。
④用料嚴重不合理,使用刨花板條、中密度板條做衣櫃的門邊、立柱、前撐、屜撐等承重部件。
⑤穿衣鏡無後身板、無壓條,用釘子定位;玻璃樘板用釘子做托銷,極易造成玻璃破碎,危及人身安全。
⑥辦公傢具的功能尺寸不符合標准規定的要求。如大衣櫃的掛衣空間高度達不到1350毫米,掛衣空間深度達不到520毫米等,失去使用功能。
⑦真皮沙發的內部木材含水率高,板子薄、帶樹皮,使用劈裂材,腐朽材及蟲蝕材。
⑧沙發框架採用釘子結構,不開榫,不打眼,不施膠。結構松動、不牢固。
⑨沙發和軟床墊的內部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廢舊麻袋和發霉長蟲的棕氈和毛氈。
⑩傢具產品外觀質量粗糙,木傢具有薄木和貼面大面積開膠,油漆色花嚴重;軟墊和沙發包布牙線不直,多處跳線;產品無商標,未註明產地和企業名稱,未貼質量等級標志。
㈢ 實木傢具的常見質量問題有哪些
1、乾燥處理不到位
木材的乾燥處理是一項復雜的工藝,處理的好與壞,對木製品的質量影響較大。一般優質的木製品都會經過較長時間的乾燥,然後再進行人工除濕乾燥,不同材質的乾燥工藝也是各不相同,如果沒有先進的設備、較大場所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即使經過乾燥處理,最終還會出現許多質量問題。
2、封閉不嚴
經過乾燥處理的木製品,如果封閉不嚴,二次受到水分侵蝕後,就會發生變形、膨脹,因此在木製品進入裝修施工現場不應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應及時進行相關處理,否則也會出現上述質量問題。
3、質量不過關
在裝修過程中,選擇好木製品也是至關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選擇木製品時,最好是選擇信譽度高、反映好的廠家產品,因為正規的木製品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會有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選擇時還應看其木製品的紋理是否清晰,是否有蟲眼、裂縫等修補的痕跡。
4、含水率不達標
應看其木製品的做工是否達到一定標准,比如,厚度、寬度是否一致,手摸上去是否平整。其實在選擇木製品時最重要的是看其材質本身的含水率。
一般西北地區木製品的含水率應控制在8%-10%左右,如果大於或小於這個數據,木製品就會出現上述問題。購買木製品時,應該向經銷的商家索要檢測報告或者進行現場檢驗。
5、不注意防水
帶水的濕布是實木傢具的天敵。因為濕布中的水分和灰塵混合後,會形成顆粒狀,一經摩擦傢具表面,就容易對其造成一定損害。若傢具上沾上了污漬,可以用油性清潔劑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