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框式傢具
框式傢具是指主要採用框架作為承力和支撐結構的傢具,主要的特徵是框架一般為實木,以榫接合為主要的連接方式。例如實木的椅子。
❷ 明清傢具特點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明清傢具
古典傢具是中國悠久燦爛的藝術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典傢具的價值不僅僅是服務於人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著在特定環境下形成的各個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綜合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生產發展、生活習俗、觀念意識、審美情趣以及科學技術和物質的發展水平。人類使用傢具的歷史非常久遠,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完整的傢具遺存屬戰國時代。今天人們能見到的古代傢具,主要是明清兩代的製品。
明代是我國傢具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傢具的造型、裝飾、工藝、材料等,都已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簡潔的時代特色,後世譽之為「明式傢具」。清式傢具以設計巧妙、裝飾華麗、做工精細、富於變化為特點。尤其是乾隆時期的宮廷傢具,材質之優,工藝之精,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正是這一時期正是確立了清式傢具的風格。明清傢具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傢具所具有的極其精湛的工藝價值、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
傢具一般可分為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櫃類和其它雜項類。
一、 明清傢具的藝術風格和裝飾特點
1.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指製作於明至清代前期材美工精、典雅簡朴具有特定造型風格的傢具。明式傢具以結構上的合理化與造型上的藝術化,充分地展示出簡潔、明快、質朴的藝術風貌。並善於將雅俗熔於一爐,雅而致用,俗不傷雅,達到美學、力學、功用三者的完美統一。
明式傢具的整體結構以框架式樣為主要的形式,呈現有束腰和無束腰兩大結構特徵。無束腰傢具以圓腿側足為主,造型簡練穩重。有束腰傢具方腿直足,或三彎腿或鼓腿 ,形體敦厚而顯得莊重秀麗。這兩種造法,給人以虛實相間、方正穩重的感受,成功地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融於一體的造型美。
明式傢具造型上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線條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體現。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平面、凹面、凸面、陰線、陽線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達到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明式傢具裝飾手法善於提煉,精於取捨,主要通過木紋、雕刻、鑲嵌和附屬構件等來體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選料上,十分注意木材的紋理,凡紋理清晰好看的「美材」,總是放在傢具的顯著部分,格外鈞用雋永耐看。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浮雕與透雕結合及圓雕等多種,其中以浮雕最為常用。雕刻題材十分廣泛,大致有卷草、蓮紋、雲紋、靈芝、龍紋、螭紋、花鳥、走獸、山水、人物、鳳紋、宗教圖案等。刀法線條流暢,生動形象極富生氣。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傢具的背板、牙板、牙子、圍子等處,常做小面積雕刻,以少勝多,工精意巧的裝飾效果格外引人注目。
2. 清式傢具
清初傢具沿襲明式傢具的風格,但隨著歷史發展,滿漢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到乾隆時達到顛峰。乾隆時期的傢具,尤其是宮廷傢具,材質優良,做工細膩,尤以裝飾見長,多種材料、多種工藝結合運用 ,是清式傢具的典型代表。
在用材上,清代中期以前的傢具,特別是宮中傢具,常用色澤深、質地密、紋理細的珍貴硬木,其中以紫檀木為首選,其次是花梨木和雞翅木 。用料講究清一色,各種木料不混用。為了保證外觀色澤紋理的一致和堅固牢靠,有的傢具採用一木連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中期以後,上述三種木料逐漸缺少,遂以紅木代替。
裝飾方面,為了追求富貴豪華的裝飾效果,充分利用了各種裝飾材料和使用了各種工藝美術手段,可謂集裝飾技法之大成。但有些清式傢具為裝飾而裝飾,雕飾過繁過濫,也成了清式傢具的一大缺點。
清式傢具採用最多的裝飾手法是雕刻、鑲嵌和描繪。雕刻刀工細膩入微,以透雕最為常用,突出空靈剔透的效果,有時與浮雕相結合,取得更好的立體效果。鑲嵌在清式傢具中更為普遍地運用,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石嵌、螺鈿嵌、百寶嵌、琺琅嵌乃至瑪瑙嵌、琥珀嵌等,品種豐富,流光異彩,華美奪目。其中琺琅技法由國外傳入,用於傢具裝飾僅見於清代。描金和彩繪也是清代傢具的常用裝飾手段,吉祥圖案是清式傢具最喜歡的裝飾題材。
綜觀清式傢具,以清中期為代表,總的特點是品種豐富,式樣多變,追求奇巧;裝飾上富麗豪華,並能吸收外來文化,融會中西藝術。造型上突出穩定、厚重的雄偉氣度,製作上匯集雕、嵌、描、繪、堆漆、剔犀等高超技藝,品種上不僅具有明代傢具的類型,而且還延伸出諸多形式的新型傢具,使清式傢具形成了有別於明代風格的鮮明特色。
❸ 紅木傢具的桌面大邊是什麼意思
這是指紅木傢具在製作過程中選材的說法,通板是指這一塊板直接通上,如大櫃子的隔板;段板是指分成兩段或三段安裝上的,當然通板的穩定性要比段板的要好,價格也高。現在紅木的大料很少了,段板的應用越來越多了,但是不是太影響紅木傢具的質量。謝謝
如果我們細心的觀察紅木傢具的時候,會發現在傢具面板的側端常常有一條不寬不窄的縫隙。
伸縮縫的大小非常重要,寬窄根據木材的比重大小及最終使用傢具的地區氣候特徵來決定。伸縮縫的寬度一般在0.3-0.5厘米以內,超過0.5厘米就比較難看,如果面板不是太寬,超過0.5完全沒有必要。伸縮縫過寬,一般是製作傢具時木材沒乾燥好。
伸縮縫的必要性
木材在製作成傢具前,有一道嚴格的烘幹流程,有些可能要烘一個多月,來減少變形。規范的廠家為了控制質量,銷往不同地區的產品含水量也是不一樣的。即便如此,為了防止傢具變形,伸縮縫還是必須預留的。
木頭縱向收縮性不大,一般兩頭不需要留伸縮縫。有的廠家四面留縫,這樣看起來相對好看。
也有一些廠家做傢具並不留伸縮縫,但不留並不代表一定沒有,因為廠家對木材乾燥沒有絕對把握,一般木材含水量高於空氣含水量,這樣即便製作時不留伸縮縫,傢具製作完畢後也會有縫,並且相當一部分傢具不管幹濕季節都有縫,只是大小不同。
那些一年四季環境干濕度差別大的地區,伸縮縫是一定要有的。雨季空氣濕度大,雖然木材經過人工乾燥,但傢具製作過程中木材仍會吸收水分,體積增大,一般不需要留伸縮縫,冬季氣候乾燥的時候也會出現伸縮縫;春、冬天氣乾燥,經過人工烘乾的木材製作傢具時,一般要留伸縮縫,否則,潮濕夏季到來後,會把大邊漲壞。
其它注意事項
如果是紅木傢具,那麼桌面、板面部分,表面一般不會有伸縮縫。如果有,可能是以下兩種原因:一是桌面板是框架結構的,二是桌面上有其他特殊的工藝或是材質所導致的。其中框架結構是板木結合傢具所最常採用的,要注意區分下。
最後,提醒大家,伸縮縫是紅木傢具的「自我保護系統」,大小出現不勻時無需擔心,季節變化後大多會恢復原貌。
❹ 傢具封邊是什麼意思
1、就是指傢具抄封邊工藝襲,每一個稜角都要手工完成封邊;
2、封邊條又分兩種:
木質封邊條,主要適用於實木傢具板材邊廓的粘貼和裝飾,在操作上只能由手工粘貼的方法完成。粘貼木質封邊條的膠合劑為水溶性膠合劑或強力膠合劑,粘貼時只要板材邊廓平整就行,在環境溫度上沒有具體要求。
PVC 封邊條,按其形狀可分為平板PVC封邊條與異形封邊條。平板封邊條主要應用於傢具廚具、教學設備、實驗室、門業、裝飾等行業。主要用於刨花板、密度板的斷面的固封,起到收口、裝飾、防止板材本身含有害氣體的揮發、防止板受水分等不利因素的損壞等。
3、人造板製成的傢具未做全部封邊處理的不要買。凡是使用人造板製成的傢具部件對封邊處理的限制十分嚴格,特別是用刨花板製成的傢具都應該要求全部封邊,這樣可以限制人造板中的有害物質釋放,但目前許多廠家為了節約材料,都只做了局部封邊,這樣的傢具最好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