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DK世界傢具大百科》,3500幅彩圖、56萬字,一場傢具的視覺盛宴
傢具,作為組成起居生活環境最重要的一類用品,跟人類有著最緊密的聯系。傢具擁有雙重屬性,它組成了私人生活空間,有私密性,同時也組成交友會客的公共空間,又有一定的開放性。所以,人們對傢具也有多重要求,不僅要舒適、溫馨、實用,也要講究美觀、大方、有格調,既是實用品又是藝術品。
如同《DK世界傢具大網路》所展現的那樣,從古至今,傢具的變遷,始終緊跟著時代潮流,忠實體現著人類對美、對生活品味的追求。
《DK世界傢具大網路》是DK與英國知名傢具、古董收藏鑒賞專家朱迪思·米勒出品的一本傢具類網路全書。全書共收錄3500幅彩圖,用56萬字的篇幅,以時間段和藝術風格為脈絡,講述從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傢具,到後現代風格傢具的演化過程,時間跨越3000年,為讀者呈上一場傢具的視覺盛宴。並且,《DK世界傢具大網路》對於傢具的講解,全都落實在細節上。
傢具的設計風格,必然離不開所處時代的藝術風格的影響。對藝術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來說,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等風格,都不陌生。這些風格在家居設計上也都風行一時。
但是,《DK世界傢具大網路》對風格的劃分更為詳細,不僅包括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帝國、工藝美術、新藝術、裝飾藝術、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大的、常見的風格分類,還介紹了哥特、中國風、路易十五、安妮女王、古斯塔夫、聯邦、比德·邁、攝政、北美鄉土風等小的、獨特的分類,分類非常細致。
同時,對屬於同類風格的傢具,針對不同國家所形成的設計特點在細節上的差異,也都有針對性的解析。比如,同樣是19世紀早期的帝國風格傢具,在法蘭西督政府時期、英國攝政時期以及德國、美國聯邦等不同國家,又各自發展出細節上不同的、屬於本國的風格特點。
全書按照時間段和藝術風格劃分,共計12個章節。每一章都專門總結了該時段傢具的風格要素,並且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把風格要素的細節梳理得清清楚楚,易於掌握和辨認。
比如,洛可可傢具的風格要素,包括壓花皮革、球爪形腳、花卉細工鑲嵌、椅背靠板、中國風、三角桌基座、貝殼母題、鍍金飾件、神話人物、刺綉、木雕、鎖眼蓋等。書中對每一個具體風格要素都做了簡短說明,並配以典型圖例,讓讀者能夠直觀認識對應風格要素。
另外,針對不同時代傢具製作所採用的獨特工藝,書中也做了專題介紹,比如硬石鑲嵌與仿雲石、布爾鑲嵌法、圖形裁剪、鍍金皮革技術、微型馬賽克等。
椅子、桌子、櫃子,是傢具中最常用的基礎款,也是各個時代風格中最常見的傢具。《DK世界傢具大網路》幾乎在每一章中,都專門以這幾種基礎款傢具為例,羅列該時代風格的多個設計成品。用基礎款實物圖例進行講解,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不僅能夠讓讀者對相應時代的設計風格產生直觀認識,更能夠通過不同時代實物的對比,熟悉不同風格作品的差別。
比如,一把巴洛克時代的扶手椅,可能會有華麗的雕刻、精細的鑲嵌,看起來就富麗堂皇。
一把新古典主義的扶手椅,造型就變得簡潔許多,可能會配有橢圓形的椅背、外形方正,設計上擁有對稱美。
而一把後現代主義的椅子,可能顯示出超現實的、流線型的、輕巧的奇特造型,很有設計感。
前後對比,就會發現,不同時代風格的椅子,在造型上就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家居設計風格的變遷,可見一斑。
每個人都會努力為自己打造舒適的生活空間。那麼,傢具的選擇和布局,自然帶上了強烈的個人色彩。作為組成生活空間的主要物品,傢具最能體現人們的生活品味。或華麗、或清新、或溫暖、或簡潔……風格千變萬化,每一種都可以看出主人的精心設計和個人偏好。
從古典到現代,傢具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傢具設計審美也在不斷進化,從主流風格變化中,可以看到人們對生活品味的不懈追求。
回溯到歷史時代,精美的傢具往往是專供富商、貴族使用的奢侈品,尤其要符合主人家的財富、權勢和地位。所以,在保證舒適、實用的基礎上,富貴華麗的風格自然大受青睞。
極具雕塑性和戲劇性的巴洛克風格,一看就異常富貴莊重,常常飾以華麗的雕刻、精美的鑲嵌細工、塗漆工藝,以及路易十四徽章、鍍金銅底,甚至有銀質傢具。比較而言,其後的洛可可風格更顯得輕盈和女性化,壓花皮革、貝殼母題、神話人物、鍍金飾件等元素,多姿多彩。從洛可可風格脫胎而出的安妮女王風格,就變得更加內斂,並且注重整體的優雅品味。
源自法國拿破崙時期的帝國風格,物如其名,喜歡用垂花飾、桂冠、獎章、獅身人面等元素,來彰顯雄厚實力和帝國氣勢。同時期流行的比德邁風格,則更像是帝國風格的簡約版,簡單、經典、舒適、實用的特點,符合中產階級的審美需求。
誕生於一戰後的現代主義風格,力圖杜絕所有歷史風格的影響,大膽採用鮮明的幾何狀外形,擯棄不實用的裝飾,為傢具設計帶來新風向。其後,就出現了許多實用、簡潔、富於創意性和現代感的造型設計。
而後現代主義又拒絕了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不但不把所有歷史風格拒之門外,還有意吸收、融合不同時代的圖案,簡潔、舒適、優雅、實用,且造型多變,追求創意,設計出不拘一格的傢具。
什麼樣的傢具是美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欣賞標准,沒有統一答案。從古時候奢華莊重的貴族風格,到今天富有設計感的現代風格,人類對傢具設計的審美始終在不斷地進化。
提起手工藝產品,我們會想到精心打造、匠心獨運、品質保證、作品稀有,而提起機械製造產品,我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批量製造、統一標准、生產高效、容易獲得。手工藝產品依賴於積累的歷史經驗,機械製造產品離不開高科技的機械生產方式。比較而言,手工藝產品和機械製造產品,各有優缺點,也擁有各自的支持者。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傢具設計界同時出現了高科技派和手工藝復興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支持高科技派的設計師們,追求現代主義功能化、機械化的設計,設計出簡潔、理性、富有結構工程風格的產品,另一派則提倡手工設計的運用,製造精緻奢華的手工藝產品。兩派各自堅持自己的理念,分庭抗禮,也都創造出了各自風格的成功作品。
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計算機相關技術獲得飛躍發展,為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平台,同時也給原本互相競爭的高科技派和手工藝復興派提供了新的合作契機。於是,雙方「化敵為友」,握手合作,創造出了融合二者優勢的、有創意、符合當代潮流的作品,形成了新的趨勢。
這也正說明,藝術設計有無限的可能。隨著文化的不斷發展,設計理念永遠有著更多的發揮空間,人類對藝術美的追求也永不止步。
每個時代都有流行的傢具藝術風格,同樣,每個時代的傢具行業也都會涌現出成就突出的佼佼者。在同樣的行業背景下,歷史上那些成功的傢具商,往往憑借獨出心裁的設計脫穎而出。
大衛·倫琴是18世紀後半葉著名的制櫃商,他因設計製作寫字桌而聞名。要製作一張寫字桌並不難,大衛·倫琴能夠以此成名就在於,他設計出來的寫字桌擁有獨特的機械構造,不但能夠拆成標准零件靈活拼裝,使用時還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變形。倫琴式傢具還裝飾一些精緻的圖繪式細工鑲嵌,鑲嵌圖案包括樹枝、樂器、建築物場景等復雜圖形。
大衛·倫琴曾給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凱瑟琳大帝等人製作過桌子,並成為瑪麗王後以及路易十六和王後的傢具商,可以說是盛名一時。
貝爾特是美國洛可可復興的代表人物。他設計了突破性的薄板層疊工藝。通過這道工藝,能夠將難以加工的層壓板,用細木條黏結起來,每層的紋理都和底層垂直,這種方式增強了木材的自然強度。用這樣的層壓板材料製作出的傢具,不易開裂,經久耐用。貝爾特還為他發明的傢具製作工具、層壓和切削工藝、中控鎖設備等申請了專利。
標志性的貝爾特傢具常採用八層的層壓板做材料,有時候甚至會用十六層的復合板。他還運用蒸汽的沖壓,讓面板變彎,形成優美的弧形,再搭配緊致的「C」形和「S」渦卷形裝飾。這些都成為貝爾特作品的獨特標志。
索耐特的曲木椅在19世紀空前成功,對家居設計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索奈特擅於運用蒸汽彎曲工藝。這種工藝可以把經過浸泡或軟化的木料,加壓製成任意形狀。所以,索奈特製造的曲木椅,各部分構件都被設計成簡約、優美的曲線形狀,簡潔大方,富於美感。
19世紀50年代末,索奈特為維也納的道姆咖啡廳設計了世界聞名的「14號椅」,到19世紀末,這把椅子已經在全歐洲賣出了1500萬把,成為大眾喜愛的實用傢具。直到今天,在餐廳、會議室等場合,還能經常見到跟14號椅造型相近的椅子。
這些成功的傢具商有個共同特點,他們往往能運用或發明新的製作工藝,並依靠這些新工藝設計出獨樹一幟的作品。他們的設計理念富於創意並且極具個人特色,讓人眼前一亮,並且能夠給行業帶來重大影響,甚至引領新的潮流。這是所有設計者的共同追求,也是人類的審美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
歷史上的傢具有多美?這本《DK世界傢具大網路》用精美的圖畫和詳細的解說來回答。這本大開本、厚重的傢具網路書,就像一個小型的「傢具歷史博物館」,徜徉其中,既享受了一場視覺盛宴,又補充了豐富的傢具設計知識。想要了解傢具史,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2020.05.24霧凇
❷ 在選購傢具時,買哪種椅子或躺椅可以比較舒服地看電視
這個不好說,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俗話說呢,就是每個人的屁股型號都不一樣,所以說選擇哪個更舒適只有他知道。首先入眼的是美國赫曼米勒Eames:是由美國赫曼米勒夫婦60年代手工製作的,號稱全世界最舒服的椅子,被全球各大博物館收藏,眾多世界名人擁有,包括馬雲的辦公室就有4把,電視劇《何以笙簫默》主要也是看你自己家裡裝修什麼風格和搭配什麼樣的傢具,現代簡約的可以推薦下辦公室放的就是這把現代的赫曼米勒Eames。
上淘寶搜索,椅子大致就那幾類,自己看看然後看看購買評論,大致都能選到合適,或者在宜家也有許多可以選購的。在狂熱受追捧的北歐設計中,椅子是其中最精華的一部分。北歐設計師為世界創造了不盡其數的經典作品,現在依然被復刻和流傳,甚至可以說,椅子就是北歐設計的標識。下面這5把高顏值座椅,堪稱實用與美感兩不誤的代表作,如果你正准備添置新家居,一定不能錯過它們。
❸ 中古傢具深似海,這份入門指南幫你指點迷津
小白,和瑞典人 Klas 多年前一起在北京開了一家中古傢具店 Agehome,他們倆如同瑞典拍賣行與中國之間的使者,不僅是將這些中古傢具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也讓更多人了解所謂北歐風並不等於宜家。
這是我們「2018居住嘉年華」嘉賓回顧的最後一集。多年從事中古生意的小白,將分享一些「中古傢具入門指南」,包括怎麼挑怎麼保養,從哪裡買買哪個國家的。
不過說到底,擁有一件中古傢具如同「一期一會」的過程,這些在經年使用中被賦予時間痕跡與情感的傢具,大多獨一無二可遇不可求,這也是許多人深陷「中古」的原因吧。
Part 1 北歐主要國家的傢具設計
首先還是介紹下什麼是「中古傢具」。「中古」這個詞其實是來源於日本,日本是亞洲最早開始在北歐大量采購中古家居的國家,大概在四五年前國內剛剛開始,不知道怎麼樣向大家推廣,就延續了日本的叫法。其實指的是 1930-1970 年代北歐風格的現代傢具,它真正的英文名字是 Mid-Century Modern,這個才是它真正在國際上的定義。
▲ 「二手傢具鄙視鏈」,最頂層的是 Antique 老古董,我們常說的中古傢具位於第二層。
瑞典、挪威、芬蘭、丹麥,除了冰島之外的這四個國家在整個北歐現代設計史上都非常卓越,下將通過這幾個國家來簡要介紹下背景。
1. 瑞典
作為老牌工業發達國家,瑞典在北歐設計上可謂是先驅,瑞典皇室也是世界上誕生最多設計師的皇室。瑞典是最早受現代設計理念影響的國家,早在1845 年就創立了堪稱設計中心先驅的「瑞典工藝工業設計協會」。
Bruno Mathsson 是瑞典設計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尤其是人體工學方面,他的代表作,Eva 椅,「宜坐宜癱」,符合人體工學,用山毛櫸成型膠合板,上面是麻纖維條或皮革帶。這把椅子不僅是 Mathsson 的代表作,也是代表瑞典現代設計的椅子。
▲ BRUNO MATHSSON 的代表作,左為 Eva 椅子,右為升級版 Pernilla 椅子。
▲ 這把 Jetson 扶手椅也是 Mathsson 的作品,比較有實驗性質,是他 1960 年從阿波羅號成功登月汲取靈感而設計的椅子,也是他認為未來人類移居太空後會使用的傢具造型。
2. 芬蘭
芬蘭最有名的設計師應該是 Alvar Aalto,但今天我們要介紹另一位,充滿童趣的怪才 Eero Aarnio。
▲ 和 Alvar Aalto 擅用樺木松木等自然材料的斯堪的納維亞美學不同,他最常用的是玻璃、亞克力、塑料等材料,譬如這把球椅,現在看也依舊很現代,這也可以看出芬蘭設計的一大特點,更重視新技術的研發,敢於大量用新材料,講究技術、設計和營銷的一體化開發。
▲ 芬蘭設計之父 Alva Aalto 的 Stool 60
▲ Eero Aarnio 的泡泡椅。
3. 挪威
挪威是設計近代化發展最晚的一個國家,到了1918年才建立自己的設計協會,設計師不多但是很受矚目。
▲ Ingmar Relling 可以說是挪威設計之父,他的「招牌設計」午睡椅(Siesta Chair)也是挪威設計的經典,沒有傳統皮革椅的沉重感,木質椅架更為輕盈。
4. 丹麥
最後要說的是丹麥,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北歐國家了,北歐現代設計的核心,也是設計做得最徹底的國家。擁有北歐最多的傑出工匠設計師,甚至沒有辦法挑幾件單獨的傢具或是幾位單獨的設計師來代表丹麥。
▲ 這張是丹麥傢具協會出版的海報,海報上是上個世紀100把最有名的丹麥大師椅,這就知道了丹麥的設計師有多厲害了!
Part 2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中古傢具?
1. 把 握 時 機
中古傢具很多已有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的使用歷史,大部分是孤品,你很難在同一個時間有非常大的選擇,所以挑選中古傢具時非常講究把握時機,看到適合的東西你覺得品相可以,價格也可以承受,還是盡快下手比較好。
▲ 因為款式很像北歐機場里的椅子,所以丹麥設計大師 Hans.J.Wegner 的這個設計就被命名為 Airport chair。 嫩黃色的皮很少見,也是孤品。
2. 注 重 品 相,貼 皮 ≠ 省 成 本
和國內的貼皮很大不同,那個年代的貼皮並非節約成本,而是一種新工藝。在傢具上「實木貼實木」,工藝成本和精細程度都很高,能很好地解決木材開裂等問題,也能更穩定並更好地呈現出紋理效果。
買中古傢具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品相和質量,因為同個設計師的同款傢具,品相不一樣,價格就會有很大差別。
▲ 一把高級實木貼皮工藝製作的中古茶幾。
3. 保 值 性
大多數設計師款在國際拍賣行都可以查到估值,即使再交易也能保證傢具購入的價格。只要知道這款中古傢具的款式、年份、設計師的話,一般都可以在國際拍賣行上查到公開的估值與報價。
Part 3 如何保養中古傢具?
好的使用習慣可以讓中古傢具多使用十幾年幾十年,成為「傳家寶」,這樣,你買到的這件傢具就不是一件消耗品了,它甚至變成了可以升值的古董。
1. 搬運時一定不能直接拖動傢具,要從腿部抬起搬運;
2. 原版面料如果沒有問題,建議使用原版面料。那個年代的布料會用比較好的混紡技術,如羊毛與麻質的混紡,甚至是品質很好的絲絨或天鵝絨。所以今天看到的那些原版布料傢具,色澤都非常地道,很難找到一個新的材料去更換它。
▲ Børge Mogensen 1960年代經典款單人座椅,同時代常見的是皮面材質的同款,這款原版花紋面料復古感十足,也極為罕見。
3. 大多數中古傢具是無油漆塗層,其實北京這么乾燥最好還是手工打蠟,這樣可維持得更好。
我的合作夥伴,瑞典人 Klas,他長期已經養成了非常好的使用習慣,不允許任何尖銳的物品放在桌子上,一點小小的劃痕都可能讓這件中古傢具品相上產生損失;杯子下面都會加一個杯墊,不會直接讓水滴到桌面上等等。
4.一定要保管好傢具上的所有銅配件,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銅鑰匙與銅鎖。甚至有些人專門去收這種櫃子壞了還留下來的鑰匙、鎖、把手去賣,一把鑰匙可以賣三五百塊錢,一個把手也可以賣三五百塊錢,所以這個環節請大家一定注意好。
▲ 中古櫃上的金屬拉環看似配件,但卻是十分獨一無二的。
(本文圖片來自 Agehome 小白)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好好住居住嘉年華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❹ 品牌傢具網的品牌介紹
Herman Miller(赫曼米勒)
Herman Miller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公司,以創始者的岳父命名走「現代傢具「的發展之路。全球最大傢具製造商之一美國Herman Miller公司曾被《財富》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受贊賞」企業和美國「最佳僱主100強」。Herman Miller公司認為設計是企業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並與世界著名的設計師合作,擁有自己的設計師隊伍。其中Gilbert Rohde, George Nelson, Charles & Ray Eames, Alexander Girard, Isamu Noguchi, 就是Herman Miller公司的設計先驅,他們使得Herman Miler 改變傳統的傢具設計路徑。
Herman Miller的產品包括有:
人體工學的經典之作——Aeron
人體工學設計巔峰世界上最舒服的椅子——Embody
新款性價比最高的人體工學椅子——Sayl
最輕盈的人體工學椅——Setu
人體工學最美觀的椅子——Mirra
此外,Caper、Celle、Celeste Seating、Advo、Foray、Equa、Limerick等眾多款式的椅子也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歡。
POSH(科譽)
科譽(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注重設計、重視環保的辦公室傢具公司。主要業務為辦公傢具設計、製造及營銷。科譽建基於香港,其品牌產品均在國內通過ISO9001及ISO 14001 認證的自家工廠所開發和製造,曾多次獲得設計獎項,產品質量優越,不但獲得「香港環保卓越計劃」的良好實踐標志,更得到「澳洲良好環境選擇」認證。科譽於2007年獲商界環保協會頒授「盛世環保企業獎」及於2008年獲頒香港工業總會的「綠色獎章」。「優質設計.優化環境」是科譽的品牌理念。「科譽」不單在2007年被《資本雜志》選為「香港最佳辦公室傢具品牌」,更在2010年被香港品牌發展局選為「香港名牌」。科譽是香港設計中心的創會企業贊助人,並連續六年獲頒「商界展關懷」標志,藉以肯定和贊譽科譽在企業公民責任上的貢獻和成就。
Arper
ARPER是一家義大利生產和銷售的傢具公司,產品包括辦公室及家居用的傢具。銷售網路遍布全球,並於米蘭,科隆,紐約和倫敦(即將開業)設立獨立的陳列室展示ARPER產品。
ARPER的成功可追溯至1989年,該公司總裁Luigi Feltrin成立了一間皮革廠,由他的兒子Mauro和Claudio組織和管理。在20世紀90年代末,ARPER作出一大改革,將ARPER帶領到另一個以設計作為主導的傢具公司,在材料和技術的使用和規模帶來了一個顯著的變化。及後跟Lievore Altherr Monlina 設計公司的合作,研發了一系列新產品,更成為ARPER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ARPER集合了一眾領先的國際設計師,創建它的椅子,桌子,沙發,凳子和小扶手椅。Rodolfo Dordoni, Jean-Marie Massaud, Simon Pengelly, 及Ichiro Iwasaki 將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和語言都帶入公司,帶出ARPER鮮明的風格:時尚,精緻。
Fantoni
梵東尼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辦公傢具生產商。在存儲系統,中纖板,屏風系統的生產上,梵東尼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生產各流程均由梵東尼集團下的各子公司通力協作完成。 從半成品的生產到整套辦公系統的設計,均由7個梵東尼的子公司Fantoni Spa, La Con Spa, Novolegno Spa, Patt SRL, Flooring Sa, Lesonit DD以及Xilopack SRL分工合作。梵東尼集團利用水力和植物等發電技術,自己生產包括塗層用樹脂,屏風用紙等的材料。1998年獲得了ADI舉辦的先去設計的Compasso Oro alla Carriera獎項後,梵東尼集團在其領域奠定了其領袖地位。
Artemide
Artemide集團在住宅照明和高端技術方面在全球居領先地位。Artemide成立於上個世紀60年代,集團總部位於Pregnana Milanes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照明品牌之一。Artemide如今已成為設計、創新和義大利製造的代名詞,其「人類的光芒」的設計哲學享譽世界。
Moroso
MOROSO自1952年就開始與Ron Arad、Carlo Colombo、Enrico Franzolini、Marc Newson,、Toshiyuki Kita、Patricia Urquiola等知名設計師合作,設計沙發、扶手椅和配飾,致力於創造出高質量的沙發和扶手椅,並於1994年6月24日,成為義大利第一個獲得ISO9000和ISO9001認證的傢具公司,於1999年4月獲得ISO14001認證。MOROSO清楚產品質量和環境之間關系密切,深知客廳是一個開放的地方,既可以向客人表示你的熱情好客,也可以當作一個安靜的地方來休息。所以MOROSO對終端客戶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使用客廳的方式做較多考慮,決定使用清潔、無污染的生產程序和天然、可回收的材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MOROSO同樣重視反饋、設計、整體質量以及對環境的保護等重要環節,這些都在他們的產品中體現不只是空話。現在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的產品。你只要坐上去休息一下,就會發現MOROSO沙發的美妙。
CBS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是一家融匯了設計師、製造商以及眾多屢獲獎項的人體工學辦公產品全球分銷商等頭銜的公司。憑借富有激情的設計信念,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始終專注於通過對IT設備做出富於想像力的布置變化,創造空間和舒適,填補傢具與人之間的鴻溝。
科學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猛發展,也隨之帶來了充分發揮科技對於人們生活的意義,將之用於創造新潮產品的機遇。在人體工學方面的專長,令CBS得以創造出可以自行調節的辦公區產品,打造有助於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提高生產率的辦公環境。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的內部設計團隊正在持續創新,創造新的市場,引領行業的發展腳步。公司的特殊設計團隊則能夠為任何項目設計打造量身定製產品。
Magis
Magis為聞名世界的現代傢具品牌,Magis 原為拉丁字,有」 More (更多)」的含意。縝密的設計、對材料及技術的熱忱、帶領潮流的勇氣與持續做為探索者的膽識,賦予這個名字的更深層的意義。Magis 以平實價格呈現最新穎、幽默的創意,快速化為當代義大利設計標志,重視技術與材料緊密結合以創造最佳成品,長期專注在高階技術的合作開發,並不斷求精進。讓它們的產品維持相當的高質量和自主權,成為品牌的最大優勢。並諸多著名設計大師攜手合作,留下深刻的代表作品!
翻開Magis產品目錄,簡直就是設計界的群星會:Marc Newson、Jasper Morrison、為Alessi設計不少名作的Stefano Giovannoni、英國才子Michael Young、以色列設計與建築巨匠Ron Arad等。
以專業塑料技術默默待品牌逐漸成熟,以生活風格為過渡的橋梁,再藉由嶄新的設計扭轉塑料製造商的形象,讓Magis 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塑料傢具市場找到新的出路。也許唯有成為市場上的生活夢想家,貫徹初衷,保持與時並進的靈活性,品牌才可以一步一腳印地茁壯成長。
Mattiazzi
在眾多的現代傢具製造商中MATTIAZZI是來自義大利Udine的一家木傢具生產商,但是卻與眾不同。在該地區,眾多的生產商依靠第三方的工廠從事多元化材料的傢具生產製造,而Mattiazzi卻只是依靠自己的機器和手工藝,走出一條健康的木加工之路。在1978年,Nevio 和Fabiano Mattiazzi 兄弟創辦公司Mattiazzi 並逐漸形成當地製造業文化。技藝嫻熟的工匠師傅能夠熟練操控現代化的機床,並且利用現有的技術和經驗把設計師很多復雜的曲面造型的設計轉化為實際的產品,近幾年來Mattiazzi與幾家設計工作室合作,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到兩款新的設計作品,而且每次的新設計都帶有經典的元素,無論是從美感還是功能和結構都能把技術與美學發揮到極致。參與合作的設計工作室有慕尼黑的Studio Nitzan Cohen 、英國倫敦的Instrial Facility設計工作室,德國工業設計師Konstantin Grcic 、法國設計組合Ronan and Erwan Bouroullec,走的都是經典的簡約功能主義路線。
Geiger
Geiger對於將來的世界有一個很清晰的想法。在其企業文化里,浪費和丟棄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各社會,經濟及環保先驅們深深地影響了其企業理念。企業生產環保型產品不僅僅是因其具有經濟效益,而且是因為他們帶來了人類效益。
對Geiger而言,我們在我們所有的活動中建立可保留和加強經濟活力和環保效益的基礎設施。在我們的合作夥伴Herman Miller建立的完美願景的信念帶領下,我們設立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都是朝向一個終極目標「2020的環保0負擔」。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而我們每天的努力讓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在的位置。
Howe
- HOWE,20世紀20年代成立於美國
- 主要生產節省空間的傢具以及可折疊的桌類產品
- 所開發的桌類產品針對於教育用途,例如:IBM的客戶培訓桌等
- 節省空間的折疊桌,在美國市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HOWE在歐洲的發展歷程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的丹麥
- 成立之初主要生產40/4椅
- 追求簡潔,高品質以及功能性
- 為商業空間提供不斷創新的設計傢具方案
HOWE 公司理念
創造價值
優化空間
強化建築
簡潔,高品質,功能
Woodmark
澳洲傢具品牌Woodmark創立於1986年,而公司的故事可以溯源到1968年的丹麥,當時,年僅19歲的丹麥傢具裝潢師Arne NorggardChristiansen懷揣著夢想,不遠萬里來到一無所知的澳大利亞,就是這個隨意的決定,不僅改變了他生命軌跡,而且對整個澳洲傢具產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在丹麥接受過系統裝潢培訓的Christiansen熟諳沙發軟包、地毯鋪設、以及製作窗簾工藝,他的行業經驗為他今後的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初登澳洲大陸的他便被這里自由開放的氛圍吸引,打算工作和生活幾年後再返回故鄉丹麥,然而一次浪漫的邂逅,讓他結識發一位美麗的澳籍女子Leith Christiansen並娶她為妻,聰明賢惠的Leith不僅在生活中對丈夫無微不至,且一直為他的事業推波助瀾,協助其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其早期參與的一次悉尼艾弗賴鐵路項目施工中,Christiansen的才幹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是當時唯一一位能夠獨立完成全部施工項目的裝潢師,因此,當伊麗莎白女王訪問澳大利亞之際,Christiansen毫無疑問的擔綱起為女王裝潢馬車的任務。
1970年, Christiansen帶著新婚妻子到丹麥蜜月旅行,然而,本應短期的蜜月之旅卻持續了五年之久,因為根據當時丹麥憲法,成年男子有服役的義務,Christiansen不得不在丹麥海軍服役五年,1975年,Christiansen夫婦終於回到闊別五年的澳洲,他本人也在悉尼一家專門從事美國傢具生產的製造廠就職
1986年,Christiansen終於達成夢想創立了他自己的傢具公司,主要經營沙發傢具進口生意,豐富的傢具生產經驗和日趨成熟的市場需求使他認識到公司的重心應由貿易轉向製造,Woodmark隨即發生了戰略性的轉變,成為了澳洲傢具史上最早擁有丹麥高端傢具生產許右可的公司之一,合作品牌有Erik Jorgensen、Hansen&Sorensen和FritzHansen等。在此期間,Woodmark確立了「名設計,高品質」的行業口碑並贏得了澳洲設計界的廣泛贊譽,西太平洋銀行、澳大利亞新國會及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中都能見到Woodmark的身影。
Arne Christiansen先生繼承發揚了丹麥設計風格和理念,致力於生產可以代代相傳的經典傢具。
❺ 國際上的傢具品牌有什麼
國際上傢具品牌有BENTLEY HOME、、TURRI等義大利傢具品牌。
1、義大利進口傢具TURRI
TURRI傢具品牌將新古典風格重新定義並完美詮釋,將奢華存在於古典和現代之中,TURRI傢具產品以頂級珍貴木材和面料等作為製作原材,仿古金箔貼法的傳統製作工藝,打造整體構造美觀精緻,細節獨具匠心的傢具產品,純手工製作,營造高貴典雅,舒適自然的家居環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