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草花梨怎麼鑒定真假
草花梨,也俗稱:「花梨木」,和黃花梨有所不同,所以要辨別它們的區別,就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草花梨(「花梨木」)
A、一般行業內講的草花梨是指越南產的花梨木.根據國內歷史上所用草花梨的情況,主要有兩種即產於東南亞的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印度紫檀(俗稱薔薇木、花梨木)。海南島文昌、陵水、瓊海、海口所存草花梨舊傢具或殘件,多數為產於東南亞、南太平洋之印度紫檀,海南島也有大量引種,其價值遠不及正宗黃花梨珍稀。
草花梨木質粗疏,棕眼過大,色土黃干澀而無光澤。
B、草花梨,在紅木傢具市場是一個常常能聽得到的稱謂。然而作為一種籠統的、指向不明確的稱呼,人們很容易對「草花梨」產生困惑:這一稱謂到底指的是何種木材?它與「黃花梨」和「花梨木」有何關系?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草花梨」的涵義又有何種演變?「草花梨」的歷史之疑
C、花梨的「草」「黃」之辨:
—— 無論是名稱還是外觀,花梨木與黃花梨都有幾分相似,乍看之下難以分辨。業內對於一些老傢具材質的鑒別,也常常為此出現爭議,皆因花梨木和黃花梨樣貌相似所致。尤其是一些對木材不甚了解的消費者,若要做出准確的判斷更是非常困難。
—— 花梨木,在明清之際並沒有和黃花梨區分開來,進口的紫檀屬花梨木類的木材與產於海南島的黃檀屬的降香黃檀均被稱為花梨,二者同科不同屬、不同種,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木材。
—— 花梨木,豆科紫檀屬樹種。紫檀屬約有70個樹種,除檀香紫檀歸為紫檀木外,另有7種為花梨木。而按照《紅木》國標氣干密度未達到0.76g/cm3的其餘62種木材,不屬於紅木范疇,統稱為亞花梨。市場上有個別不良商家,通過對亞花梨染色、做舊以及表面塗抹硬化劑等手段以冒充黃花梨或紅木標准中的花梨木在舊貨市場、傢具城進行銷售。這類木材的共同特點是比重普遍較輕,材質疏鬆、棕眼較長,顏色以紅或淺紅為主,一般是80cm-160cm的大徑材。
—— 黃花梨的木性極為穩固,無論寒暑都不易變形、開裂、曲折,有一定的韌性,適合製作各種傢具;花梨木顏色鮮艷,肌理細膩,紋理清楚;亞花梨木質更為粗疏,棕眼過大,色土黃干澀而無光澤。
—— 鑒別一件老傢具是花梨木還是黃花梨,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黃花梨花紋細膩生動,清晰可辨,不雜亂無章。黑線花紋居多,偶爾能見到深褐色和紅線花紋,有「鬼臉」。好的黃花梨油性佳,製成傢具不易變形;花梨木的花紋相較黃花梨來說變化較少,花紋略顯散亂,沒有章法,且紋路不夠細密,棕眼較粗大。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若一件老傢具的造型和紋飾呈現晚清民國時期的特點,則這件傢具為花梨木的可能性較大,要仔細甄別。
論名貴程度,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不及降香黃檀、檀香紫檀等珍稀木材。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 歷史文化因素。這兩種木材,雖然清代時也被大量使用,但追根溯源,使用歷史終究不及降香黃檀、檀香紫檀那樣久遠。而且,降香黃檀和檀香紫檀分別在明朝和清朝時成為帝王之木,經過自上而下的效仿,這兩種木材已經具備了文化屬性。如黃花梨傢具被視為文人傢具,紫檀傢具成為宮廷傢具的代表。
2. 稀缺性。如今,降香黃檀和檀香紫檀的稀缺程度人盡皆知,尤其是降香黃檀,早在清末時就幾乎砍伐殆盡。而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由於引入較晚,且產量頗豐。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這兩種木材不「稀」自然也就不「貴」。
基於以上原因,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目前還難以同降香黃檀、檀香紫檀這樣的珍稀木材平分秋色。但是,也不能就此否定這兩種木材的價值。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在當今的市場格局下,紅木傢具市場需要保持木材的多樣性。有降香黃檀和檀香紫檀這樣的尖端木材,也要有大果紫檀、印度紫檀這樣的中高端木材,甚至也需要一部分低端的非硬木木材,如此才能構建一個健康、穩定的傳統傢具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傢具不能唯材質論。這是一個普遍存在於很多古典傢具消費者中的認識誤區。「形、藝、韻、材」是判斷一件傢具是否具有價值的四大標准。在順序上,也能夠看出,決定傢具價值的第一標準是造型,最後才是材質。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只要造型優美、比例協調、意韻風雅、工藝精湛,即便是花梨木傢具也是有收藏價值的。花梨木的價格近幾年來不斷攀升,傢具價格也在上揚,銷量非常可觀。
② 紅木與黃花梨怎麼分辨!
以下試比較黃花梨木與老紅木的異處:
1、老紅木終究是紅酸枝類,較之黃花梨木而言,更易開裂變形。而黃花梨木性極穩定,體輕溫和,富有韌性。查看時注意觀察傢具榫頭接縫處及面板開裂、變形的程度。
2、紅木紋象在生宣紙上畫寫意畫,邊際洇散似墨染。而黃花梨紋更象在熟宣紙上畫工筆畫,鬼臉毫發畢現。查看年久失蠟的傢具 ,可潑上點水,使之木紋重現。
3、老紅木的紋脈多為橢園性半圈,而黃花梨木紋脈如群山起伏,似流水行雲。
4、黃花梨木紋在光下有動感,似起伏不定,似凸凹不平,手撫之卻光滑平整。而老紅木紋最甚是出現彎曲條狀光澤,變化不大。
5、老紅木傢具常常可以看見類似刮凈魚鱗的魚身的紋理,稱之魚皮紋。而黃花梨木幾乎就沒有魚皮紋。
再試比較草花梨木與新紅木的異處:
1、草花梨木的顏色較淺,多呈土黃色。新紅木色略深,呈淺紅色或褐紅色。
2、新紅木隱約可見黑色條狀木紋,草花梨則基本看不見。
3、草花梨木製作傢具年代更晚,多為民國造型。
因此,要判明一件傢具到底是「油香型」黃花梨還是老紅木,是草花梨還是新紅木,筆者認為首先應觀察器型確定傢具的大概年代,判別它是廣作、蘇作或京作等,再結合材質的異同之處,綜合分析。還要注意一些特殊現象,如是否罩漆,是否破壞表皮包漿等,筆者曾經就發現不少廣作黃花梨木傢具染成深黑重色,以追求時尚的例證。因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真正提高辯識者的水平,達到認識事物本來面目的目的。
③ 草花梨怎麼辨別
1、看木紋,緬甸花梨的木紋細膩,非洲花梨木則比較粗;
2、看顏色,緬甸花梨木用開水一泡有明顯的淺綠色(用紫光照射呈現藍色),而非洲花梨木顏色很淡;
3、聞香味,這也是最簡單有效的鑒別方法,用手指刮下一點木花,如果是緬甸花梨就會聞到明顯的香味。
(3)草花梨傢具為什麼顏色不一樣擴展閱讀:
草花梨的發展:
歷史上「草花梨」這一稱謂主要包括兩種木材:
一種是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
一種是印度紫檀(俗稱薔薇木、花梨木)
《紅木》國家標准將它們都列入了紅木范疇。
由此,可以看出「草花梨」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是一種木材的稱謂,而是對幾種木材的統稱。
在晚清民國時期,「草花梨」主要指大果紫檀和印度紫檀兩種木材。而除了這兩種木材外,通過對晚清民國遺留下來的傢具實物的分析,越柬紫檀和鳥足紫檀也在使用之列(2018年7月1日即將實施的紅木新國標中,越柬紫檀和鳥足紫檀被合並為大果紫檀)。
而今,時過境遷,市場上「草花梨」的含義與晚清民國已大不相同。
當2000年《紅木》國家標准出台之後,草花梨的范圍變得更為寬泛,紫檀屬花梨木中的七種木材,包括大果紫檀、印度紫檀、越柬紫檀、安曼達紫檀、刺蝟紫檀、囊狀紫檀和鳥足紫檀均被冠以草花梨的稱謂。
④ 草花梨和黃花梨的區別在哪裡
花梨木色彩鮮艷,肌理細膩,紋理清晰美觀。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搜索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傢具。黃花梨傢具木質的辨識困難往往出於三個方面。一是與紅木不分。深色黃花梨,要是使用的年頭久了,保存狀態又不好,乍一看與紅木非常像。其實從本質上判定,黃花梨木的木性小,故變形率也小,體輕而溫和。把握這點,其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與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現是由於黃花梨木材斷絕,作為補充而在晚清至民國出現於市場的,在硬木中最為低檔。其木質粗疏,棕眼過大,色土黃而無光澤;三是與新黃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黃花梨木重,木紋含黑線過多而且生硬,因此許多木紋過於漂亮搶眼的反倒是新黃花梨木。
⑤ 黃花梨和草花梨的區別 黃花梨和草花梨的區別有哪些
從特徵上來說;非洲草花梨木質疏鬆,棕眼較大,顏色土黃干澀而無光澤。紋理粗疏,混亂動感較差。氣孔分散雜亂無規律。顯微鏡下紋理氣孔與海南黃花梨極其相似,但是草花梨氣孔散亂稀疏,含有量較少,顏色略為土黃色,黃褐。即使打磨後的草花梨依然顯得粗曠,打磨時有股酸臭味,俗稱臭花梨。海南黃花梨紋理變幻無窮動感較強,顏色鮮美,色澤溫潤細膩文雅,其木質穩定不易變形,氣孔多而密集,顏色多為紫紅,黃褐,橙黃,黃色為主。氣孔多以聚翼狀聚之,顯微鏡下氣孔細長密集,含油量極為豐富。顏色分布均勻。打磨時有股沖鼻的辛香味,味濃持久。從名貴程度上來說,海南黃花梨因為歷史文化因素,較為久遠。在明清皇族傢具中創造出輝煌歷史。海南黃花梨由於生長周期長,生長環境惡劣,作為皇家專用貢木早在清朝已被砍伐殆盡,其稀缺性顯出海南黃花梨的珍貴。海南黃花梨有著天然紋理,意蘊風雅,其傢具工藝上,由於木質穩定工藝精湛創造出了明清傢具的藝術價值。然而非洲草花梨是在清末民國時才大量作為替代品大量使用,其藝術價值,文化歷史也不如海南黃花梨名貴。草花梨品種數量繁多,在價格上海南黃花梨500萬一噸左右,而草花梨則5000元左右一噸。由此可以看出海南黃花梨的名貴稀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