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佛教的傳入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傢具有哪些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各民族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盧水胡各族先後建立政權,將社會機關情勢以至風俗習慣帶到華夏;南邊的山越、蠻族、俚人、僚人也走出深山老林,開始與漢族融合。
十六國與北朝時期,漢族以華夏文化去影響和改造胡人的文化與政體。跟隨胡人政權而遷入中原的大都民族,與漢人雜居,開始學習漢族的說話,影響到漢族概念和生活方式。胡族充滿生氣的精力,給高雅溫和卻因受到禮教的束縛而顯得僵硬的漢文化帶來了新氣象。
魏晉南北朝時佛教的昌隆,帶給魏晉南北朝傢具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佛教由發祥地印度向南、北、中外傳而形成,佛教建築隨著外傳。這裡面有著很多的宗教、哲學、文化課題。
另外,開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行為增進了佛教美術的成長,石窟造像、壁畫和寺廟的造像、壁畫應運而生了。這時期的造像和壁畫,都是來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飾用具等都是域外風尚。
同時,天竺佛國大批的高型傢具也隨之進入了華夏。這對中原的生活風俗,特別是席地而坐的起居體式格局是一個極大的沖擊,正是由於這個時代思維的極大自由,使得人能夠接收這樣的變更。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傳入和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佛教內容成為當時建築設想的主題。在佛教傢具的開導下,華夏的匠師們從佛座創作出箱型結構和束腰傢具新形式,同時又極具美感與魅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那些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給當時人們生活生產帶來深入的變化。我國的傢具歷史上寫下了深切而濃重的一筆。
同時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地方民族在和漢族的交流融合過程中,給漢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使中華民族更有生氣,更富創造力。
這表現在傢具上的功效就是老式的東南遊牧民族傢具開始傳入華夏。同時,這些民族的先進工藝也同樣影響了這時期傢具的設計。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也正因為多民族的多元性和交融性,才變得如此璀璨。
Ⅱ 很喜歡中國佛家文化,想買一個帶禪意的家居創意擺件
禪是人類的思考,或者說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方式。通過「靜」這種方式,人們能擯棄一些雜念,思考起來也相對可以達到一種較為活躍的狀態,這種思維上的活躍是在靜這種狀態下而產生的專注。所以禪這種方式也就自古以來流傳下來,最早的禪意思維可以追尋到三皇五帝時期,到了先秦時期才定下了以禪為主要表達文字。關於禪也有相關的古典傢具。
大紅酸枝軟屜羅鍋棖禪椅
中國是一個喜歡記載歷史的國家,所以關於禪的傢具不僅是在書上,還有一些傳統精粹,比如敦煌莫高窟壁畫,在壁畫上就描繪了一種坐高不高,有這靠背的椅子,這也是禪椅最早的形象,到了後期器型就逐漸固定為一種寬大座面,且座高甚矮的一種坐具,且一般帶有採用橫木的扶手與靠背,整體顯得通透空靈,蘊含著禪的意境。
緬甸花梨羅鍋棖矮老禪椅
緬甸花梨羅鍋棖矮老禪椅
禪椅這種傢具的出現,想必在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是因為佛教的興盛,的確,在一些著名的禪師畫像或者羅漢畫作中都會出現一些關於禪椅的蹤跡,或者記述。可以說禪椅的發展起來佛教的興起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禪椅畢竟是一種傢具,古人並沒有狹隘的將禪椅定為佛教專用,而是作為一種古典坐具而在民間流傳,擁有禪椅的不一定是佛教中人。
緬甸花梨軟屜禪床
寬大的座面保證了結跏跌坐的舒適性,畢竟只有舒適了,才能靜下心來,禪椅其實還有幾種分類,比如不加扶手的可以稱為禪凳,半床大小的無扶手稱之為禪床,萬變不離其宗,禪椅這種古典傢具更多的還是用來領悟禪意給人帶來的精神上的的思索以及另一種空靈的休閑方式。而且如今的現代中式家居,配置一把好的禪椅,既能當作日用椅具,坐著舒適,偶爾想體驗一把古人參禪古韻搭配禪椅也能有回味的感覺。
Ⅲ 傢具擺放有哪些風水講究
人的生活離不開傢具,傢具就象衣服一樣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我們。按佛教的說法,傢具屬於「依報」,意思是前世積功累德修來的、依附於我們的、為我們服務的東西。而「依報」從大范疇上來講,又屬於「福報」;佛教認為人有「業報」和「福報」之分,「業報」指的是由於前世所造業障而今生受之的苦難,而「福報」則是指前世所修功德而今生享受的幸福,比如衣著錦綉、食之美味、住之舒適、行輒車馬等,現實生活中使用的傢具就在「福報」的范疇,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使用傢具,其實就是在享受「福報」。不過這些傢具雖然是「福報-依報」,但如果使用不好,卻會適得其反,形成「惡報」。尤其在擺放大件傢具時,更有許多風水五行方面的宜忌事項需要注意。首先是床。床是人休息睡眠的最舒適傢具,人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與床相伴的,所以床也是所有傢具中的首領,應該享受最高規格的家庭待遇。一般來講,床要放置得當,不要放在客廳,而要放在卧室,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在卧室中也不是隨意擺放的,一般來講,床頭最好靠牆而不要靠窗,而且最好與進門的方向垂直而不要與門平行,床尾也不要朝門或朝窗而要朝另一面牆壁。床的上方不要有橫梁壓床,也不宜有吊扇或大吊燈等較重的物品懸掛。如果是三口或兩口之家,家中最好只有一張雙人大床,供夫妻或戀人睡眠,其餘的最好是小的單人床,供孩子或單親的老人睡眠,這樣會有利家庭穩定。當然,如果雙親健在而且與已婚的子女同居,那就需要設置兩張大床了,如果父母不在一起同居,那切不可設置兩張大床,否則會戀人反目,夫妻積仇。如果床位擺放正確,房間氣場則比較順暢,人也神清氣爽,否則氣場混亂,情緒不好,經常吵架,而且不利感情與健康。另外床上用品的材質與顏色也很有講究,也要與主人八字喜用配套才好。其次是櫥。衣櫥是與床配套的,是放衣服的器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衣櫥宜放在卧室,最好是靠牆,與床垂直,或放在角落,面對床尾,但帶有鏡片的櫥子則不要面對床,否則會影響感情與健康。櫥要各歸其位,不能亂放,如果是書櫥當然要放在書房;菜櫥那就需要放在廚房了。第三是桌椅。包括寫字台、書桌、梳妝台及其配套的椅子等等。桌子一般宜放在客廳或書房,最好是桌的側面靠窗,而背面靠牆,切忌在家中設置很大的老闆桌,而且背窗面門,當央而立,因為家中沒有皇帝,只有伴侶,切不可在家中擺架子。椅子當然應該面對桌子。梳妝台則宜放在卧室,也是側窗背牆,但帶有鏡子的梳妝台不要面對著床。第四是沙發。沙發是主人起居與會客的器具,當然應該擺放在客廳。因為客廳人來人往,氣場流動比較快,所以沙發不宜擺放在客廳當央,最忌上方壓有橫梁,最好是靠牆而放,這樣才能使氣場和順,有利於交流與溝通。與之配套的茶幾也宜方正圓潤,不宜帶尖角沖擊沙發。第五是爐灶。現在城市都用煤氣灶,當然灶台應該設在廚房,但擺放的位置卻很重要。爐灶一般應該靠窗,利於通風散氣,這不單是一個安全的考慮,同時也是一個風水的要求,因為爐灶不但代表財氣,還代表女主人。從擺放的方向上看,如果有條件,最好是朝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偶位,因為灶為真火強砂,而八卦風水中這四個位置屬土,而火土相生,才能家庭和諧,感情穩定。而且一個家庭最好只設置一個爐灶,因為灶在風水中又代表主婦,所以如果擺反或擺多了,則會影響到家庭和睦與身體健康,有的甚至造成離婚分手。當然,如果只有廚房而沒有爐灶,也不開火做飯,那同樣也面臨孤寡難婚的境地。第六是家電。家電有的屬火,也是強砂,如電視、電腦、電爐等;有的則水火濟濟,比如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飲水機等。屬火家電的擺放,最好是靠牆,而不要靠門窗,擺放的方向,如果有條件,也最好象爐灶一樣,朝向四個偶位,或朝向南邊與東邊,否則也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有水火兩重成分的家電,擺放時既要靠牆又要通風,此外還要考慮到本人八字喜用等一些因素,那就比較復雜了。 在不考慮八字喜用的前提下,這些大件的傢具,最好能按以上要求調整到位,這樣會有利於家庭生活和工作事業,也有利於婚戀感情與身心健康。另外,所有的傢具都要保持清潔衛生,這樣才能起到賞心悅目的作用。而且較大的傢具,最好每年都移動一下,所謂的移動,並不是非得換個地方,而是挪動一下,清理一下衛生,再還歸原位,這樣有利提高傢具的生機與氣場。 本博客文章均系方久銘原創,並受北京市版權局簽約保護。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閱讀欣賞或聯系轉載,但不允許擅自轉作商業用途,更反對盜版抄襲,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Ⅳ 佛教僧侶隨身攜帶的十八物是哪些
比丘十八種物:1.楊枝,又叫齒木,用來清潔口腔。2.澡豆,用來洗浴。3.三衣,即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4.瓶,又叫軍持,盛水洗滌或飲用。5.缽,又稱應量器,盛食物用。6.坐具,又稱尼師坦,坐卧時敷於身下的布。7.錫杖。8.香爐。9.漉水囊。10.手巾。11.刀子,用以截衣,剃發。12.火燧,打火器具。13.鑷子。14.繩床。15.經,經書。16.律,戒本。17.佛像。18.菩薩像。
Ⅳ 阿彌陀佛!弟子頂禮叩拜師父!請問師父:佛教飾品能否隨身攜帶
吉祥如意問2013-06-16 11:22。
阿彌陀佛。弟子頂禮叩拜師父,請師父慈悲開示!
請問師父,裝在福袋香囊內的觀音菩薩聖像心經能否隨身攜帶,出入各種場所?晚上是否可以取下懸掛於枕頭上方?
沒有鐫刻佛菩薩聖像的菩提念珠,可不可以時刻戴在手腕?有時去廁所忘記取掉了,為了穩妥起見,是否最好只在佛堂念佛拜佛時戴在手腕?
楞嚴咒福袋可否白天掛於脖子,晚上懸掛於卧室?
阿彌陀佛。弟子再次頂禮叩拜師父!
妙印法師答
阿彌陀佛:
可以隨身攜帶出入各種場所。如果去廁所感覺不敬,就摘下來;如果沒有條件摘下來,就帶著,心存恭敬慚愧就行了。
說到「不凈場所」——人本身就是一個「不凈場所」,五濁惡世,到哪裡找「清凈場所」?學佛,一定要學離相無相,內心清凈;不垢不凈,正念長存,就是真正的攜帶「佛菩薩聖相」。
晚上取下來掛到枕頭上方,可以,只要你覺著舒服就可以。
佛珠帶在手腕上去廁所,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麼,帶著佛珠吃飯,也是問題。為什麼?因為「飯」是「屎」的前身,究竟誰是凈?誰是垢?自己分析判斷吧。
楞嚴咒福袋,掛在脖子上,掛在卧室,都可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