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函谷關在哪裡
函谷關(the Hangu gate),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
B. 函谷關在哪裡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該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始建於西周,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的。
(2)靈寶函谷傢具城屬於哪個鎮擴展閱讀:
函谷關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晉文化的交匯地;是千百年烽煙際會、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
C. 靈寶市有幾個鄉鎮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9年6月,靈寶市有15個鄉鎮,其中包括10鎮和5個鄉。
10個鎮分別為:大王鎮、陽店鎮、尹庄鎮、城關鎮、函谷關鎮、焦村鎮、朱陽鎮、陽平鎮、故縣鎮、豫靈鎮;
5個鄉分別為:川口鄉、寺河鄉、蘇村鄉、五畝鄉、西閻鄉。
靈寶市位於豫秦晉三省交界處的河南省西部,南依秦嶺,北瀕黃河,總面積3011平方公里,轄10鎮5鄉2個管委會、428個行政村,總人口75萬人(包括於2016年12月劃轉到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轄的大王鎮、陽店鎮,共涉及國土面積285平方公里,62個行政村,10萬人。)
1993年5月撤縣設市,是聞名全國的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旅遊勝地。
(3)靈寶函谷傢具城屬於哪個鎮擴展閱讀:
宋、遼、金仍名虢州,領虢略、朱陽、盧氏、欒川4縣,屬陝西路。此時省玉城入虢略,靈寶、閿鄉、湖城3縣屬陝州。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省湖城入閿鄉(縣治在今閿底鎮)。至元三年(1266年)省靈寶入陝縣。至元八年(1271年)復置靈寶屬陝州。至元十年(1273年)靈寶地域有靈、閿兩縣,屬河南路陝州。
明,靈寶、閿鄉屬河南府,繼改屬陝州。閿鄉縣治移至唐湖城舊址。清,靈寶、閿鄉屬陝州。
中華民國初年屬河南省豫西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靈寶、閿鄉初屬陝州專區。
1952年4月,陝州專區撤銷後屬洛陽專區。
1954年6月,靈寶、閿鄉合縣,仍名靈寶縣,治所在靈寶舊城。
1959年移治虢略鎮。1986年2月撤銷洛陽專區,三門峽市升格為地級市,靈寶縣屬三門峽管轄。
1993年5月,靈寶撤縣設市。
D. 靈寶市有幾個鎮,幾個鄉、分別是什麼
截止2019年8月,河南省三門峽市下轄縣級市靈寶市,共轄10個鎮、5個鄉。
分別為:
一、大王鎮
位於靈寶市東北部,東與陝縣為鄰,西與函谷關鎮接壤,南與陽店鎮相連,北臨黃河與山西省芮城、平陸兩縣相望。
二、陽店鎮
位於靈寶市東北部,連霍高速公路、隴海鐵路、310國道、209國道貫穿鎮中部。
三、尹庄鎮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東南部,鎮政府與火車站毗鄰,隴海鐵路、310國道橫穿東西,209國道、川官公路縱貫南北,靈寶火車站和豫西最大的貿易貨場位居其中。
四、城關鎮
位於靈寶市區北部,東南與尹庄鎮呈環狀接壤,(東以弘農澗河為界,南以310國道(長安路)為界),西靠衡嶺塬與焦村鎮毗鄰,北與函谷關鎮相接。
五、函谷關鎮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郊。西依衡嶺,北瀕黃河,東臨弘農澗河,與大王、城關、西閆等鄉鎮相鄰,有連霍高速公路、鄭西高速鐵路和三靈快速通道穿境而過。
六、焦村鎮
位於靈寶市西郊,距市區2公里,隴海鐵路和310國道縱貫東西。
七、朱陽鎮
位於靈寶市西南部深山區,鎮政府駐地朱陽村,距市區31公里。
八、陽平鎮
位於靈寶市西部,距市區25公里,鄭西高鐵、連霍高速,隴海鐵路、310國道穿境而過。
九、故縣鎮
位於靈寶市西北部,北臨黃河,距市區49千米。
十、豫靈鎮
地處豫、秦、晉三省之交的省際邊緣地帶,南依秦嶺,北瀕黃河,西與陝西省潼關、洛南兩縣相連,北與山西省芮城縣隔河相望。
十一、川口鄉
位於靈寶市東部 ,鄉政府駐地橫渠村,距市區3.5公里。處於靈寶市「一城兩翼」的東翼,東鄰陽店鎮,西接尹庄鎮,南連寺河鄉,北望函谷關鎮。
十二、寺河鄉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東南,東北與陝縣,東南與洛寧縣,南與盧氏縣接壤,西南與蘇村鄉,西與東村鄉毗鄰,北與川口林場相依,距靈寶市區36公里,209國道穿境而過。
十三、蘇村鄉
位於靈寶市南部山區,鄉政府駐地蘇村村,距市區17公里。南臨盧氏縣杜關鎮、官道口鎮,東接靈寶市寺河鄉,西與五畝鄉相連,北和尹庄鎮、川口鄉接壤。
十四、五畝鄉
位於靈寶市南部山區,S246省道和(寶)朱(陽)公路穿境而過,橫跨小秦嶺和崤山兩個山系,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東與蘇村鄉毗連;西倚秦嶺山支脈,與焦村鎮、陽平鎮相鄰,北與尹庄鎮接壤,南與朱陽鎮及盧氏縣交界。
十五、西閻鄉
位於靈寶市西北部,鄉政府駐地西閻村,距市區20公里。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北有黃河4個渡口與山西省相連,南有隴海鐵路文鄉貨運站,連霍高速公路出入口、鄭西客運專線新靈寶站坐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