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古代傢具代表什麼

古代傢具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6 19:21:39

1. 古典風格傢具特點是什麼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古典風格都會有一種「偏見」,認為古典風格是老舊、傳統、死板,其實了解過這種風格的人就會發現它非常的優雅、閑適、有內涵、精緻等等,跟人們所想的差異很大。隨著人們慢慢對古典風格的接受,在室內裝飾的時候額會採用這種風格,那麼室內的軟裝就需要用它來進行點綴,買一些古典風格傢具。那麼,古典風格傢具特點是什麼?



古典風格傢具特點

1、中式古典作風常給人以延續和地區文脈的感觸感染,它使室內情況突出了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性。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談及中式古典作風實際上還包含民族作風,各民族由於地區、氣候、情況、生涯習慣、風俗、宗教信仰以及當地修建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具備奇特形式和作風,重要反映在結構、形體、外觀、顏色、質感和處理手法等方面。



2、中式古典作風重要特性,是以木料為重要建材,充分發揮木料的物理性能,創造出奇特的木結構或穿斗式結構,講求構架制的准則,修建構件規格化,重視橫向結構,利用庭院組織空間,用裝修構件分合空間,注重情況與修建的和諧,善於用情況創造氣氛。運用顏色裝潢手腕,如彩畫、雕刻、書法和工藝美術、傢具陳設等藝術手腕來營造意境。

3、對稱准則:西方美學講求對稱,把融入了中式元素具備對稱的圖案來裝潢,再把相同的傢具、飾品以對稱的方式擺放,就能營造出純正的西方情調,更能為空間帶來汗青價值感和墨香的文化氣質。對稱設計是中國修建、傢具等普遍採用的構造准則。對稱可以或許減少視覺上的沖擊力,給人們一種和諧、舒適的視覺感觸感染,在飾品配置過程中應當採用對稱准則來擺放飾品;



4、典型元素的利用:中式傢具作風的包裝元素應當從中國悠久的汗青中探索,可以或許代表中式古典居家作風的元素很多,比如中國字畫,其清新淡雅、行雲流水,不論用於客廳還是書房都能表現出主人優雅的生涯品位,而瓷器、中國結、京劇臉譜、宮燈等都是中式古典元素的代表,別的,扎染、蠟染的布藝,女紅盤扣等都可以利用在布藝,床上用品面料可以用有代表性的絲綢面料,以突出室內的華麗。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的紙墨筆硯等等都是中式作風元素的表現;



古典風格傢具特點是什麼?經過文章的介紹大家對於古典風格傢具也有一定的了解,古典風格傢具是帶有濃烈的風格氣息,它是能夠對於室內裝飾有一定的改進作用,幫助室內的風格更為舒適、自然和經典。使用古典風格傢具的時候也要能夠注意保養,它跟一般的傢具一樣,使用時間久了也有可能會出現掉漆等等的問題,及時的維護才能讓它變得更好。

2. 古代傢具的介紹

我國古代傢具主要有席、床、屏風、鏡台、桌、椅、櫃等。席子,是最古內老、最原始容的傢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床,是席子以後最早出現的傢具。

3. 中國傢具是以什麼時代為代表

中國傢具是以明清時期的明式傢具為代表。
明清兩代是中國傳統傢俱的黃金時版期,不僅千紋萬權華的漆飾傢俱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而且產生了中國古代傢俱史上成熟顯赫的明式傢具。
定義: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形成的一項藝術成就,被世人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盛名。主要指那種以硬木製作與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製作精良,風格簡約的優質傢具。明式傢具在工藝製作和造型藝術的成就已達到當時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中國智慧的傑出代表。
特色:明式傢具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是特別講究線條美。它不以繁縟的花飾取勝,而著重於傢具外部輪廓的線條變化,因物而異,各呈其姿,給人以強烈的曲線美。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體的生理特點,又別具一格。線腳的變化和運用是明式傢具線條造型的另一特色。線腳是指傢具邊框邊緣的造型線條。通過各種線與面之間不同比例的搭配組合,形成千變萬化的幾何形斷面,從而產生出鮮明的裝飾效果,極富藝術情趣。

4. 古典傢具的特點

中式古典傢具指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傢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製作的傢具,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傢具製作的頂峰時代。還有仿明清式傢具,是現代的技術工人繼承了明清以來傢具製作工藝生產中式古典傢具。

中式古典傢具保留了古典文化底蘊同時融入現代時尚風格,中式古典傢具越來越符合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追憶。中式古典傢具使我們不至於在現代社會迷失自我,丟失文化和以遺忘歷史。

中式古典傢具主要採用簡潔、明朗的直線條,有時還還採用具有西方工業設計色彩的板式傢具,搭配中式風格來使用。

中式古典傢具特點一:工藝精良

中式古典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設計的極好結合。中式古典傢具最典型的連接方式是榫卯結構極具科學性。很多傢具幾乎不用一枚鐵釘,其結構受空氣濕度的影響較小。在跨度較大部件之間的連接處,常常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

中式古典傢具特點二:紋理雅緻

中式古典傢具在選材上極有講究,且常常充分利用原有的紋理特點,挖掘木材本身的自然美。工匠們在用這些材料製作傢具時,常常不再進行覆蓋式的表面塗飾,而是用打蠟、上清油等方法,讓木材本身的紋理、色調充分顯現。

中式古典傢具特點三:裝飾合理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中國傢具藝人積累了大量的裝飾經驗,裝飾技法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就裝飾技法而言,鑲、嵌、雕、鏤、描,無所不能。然而,在具體的某件傢具上,決不因為材料技法多樣而隨意堆砌或進行炫耀式的裝飾,而是局部裝飾服從整體,以襯托整體的簡潔之美, 做到錦上添花。

中式古典傢具特點四:結構嚴謹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中式古典傢具造型的基礎。典型的中式傢具局部與整體的比例、圖案與結構的形態關系都極為勻稱而協調。

5. 喜歡中式那你了解中國古代傢具嗎

古代傢具是一本網路書,映射著古人的審美情趣,科學技術,生活習性,是文物,是文化,也是具有無限升值潛力的資源。

漢魏以前不存在椅子一說,不管貴族還是百姓都席地而坐。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隨著兩漢各民族互通有無,一種形如馬扎的坐具開始傳到北方,並迅速在中原地帶流行成為不可或缺的坐具。因為從西域傳過來,所以當時人稱“胡床” 。

羅漢床是古老的漢族傢具,屬於卧具之一。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曲線弧度較大的,俗稱“羅漢肚皮”,故又稱“羅漢床”。羅漢床因其實用一直是備受歡迎。

漢族卧具。床身上架置四柱、四桿的床。有的在兩端和背面設有三面欄桿,有的迎面安置門罩,更有在前面設踏步並加設—罩(拔步床)等。式樣頗多,結構精巧,裝飾華美。裝飾多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花馬山水等為題材,含和諧、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

6. 古代的傢具是怎麼稱呼的

1、案的種類 食案、書案、奏案、氈案、欹案。
2、幾的種類 宴幾、憑幾、炕幾、香幾、蝶幾、花幾、茶幾、案頭幾。
3、椅凳 我國古代椅子出現在漢代,它的前身是漢代北方傳入的胡床,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已為常見之物。唐以後,椅子才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直呼為椅子。凳,最早並不是我們今天坐的凳子,它是專指蹬具,相當於腳踏。它成為坐具,也是漢代以後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圓兩種,凳面的板心,也有許多花樣,有影木心者,有各種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還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後,用材及工藝都很講究。
4、墩
5、榻是床的一種,除了比一般的卧具矮小外,別無大的差別,所以習慣上總是床榻並稱。
6、 屏聯 屏風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開始,稱之為「邸」。最初是為了擋風和遮蔽之用,後來不斷發展,品種趨於多樣化,不僅有高大的屏風,也有較小的屏風,也有較小的床屏、枕屏,有專用的,也有純裝飾性的陳設品。
7、櫃架 a、悶戶櫥。形體與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屜,兩屜稱連二櫥,三屜稱連三櫥,大體還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上較桌案發展了一步;
b、櫃櫥。是一種櫃和櫥兩種功能兼而有之的傢具,形體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櫃面可做桌子用;
c、頂豎櫃。是一種組合式傢具,在一個立櫃的頂上另放一節小櫃,小櫃長寬與下面立櫃相同;
d、亮格櫃。是書房內常用的傢具,通常下部做成櫃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書籍,上部存放古玩。
8/桌

9/寶座
本指神佛或帝王的座位。後泛指尊貴的席位,即顯赫的或重要的人物專用的椅子;亦指這種椅子所象徵的地位
10.樹圍
樹圍,又名護樹圍子,為庭院中護花木之用。此樹圍雕刻精美,為傳世孤品。
11.鏡台
傢具。鏡奩之大者,兼儲妝飾品,上可架鏡,故名鏡台。《初學記·魏武雜物疏》:「鏡台出魏宮中,有純銀參帶鏡台一,純銀七子貴人公主鏡台四。」《法書要錄·古今書評》:「衛恆書如插花美女,舞笑鏡台。」
12箱
13衣架
14肩輿
即轎子。起初只是作為山行的工具,後來走平路也以它為代步工具。初期的肩輿為二長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無覆蓋,很像四川現代的「滑竿」。後來,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蓋遮蔽物,其狀有如車廂(輿),並加種種裝飾,乘坐舒適。這種轎子就是「轎輿」,唐宋以後盛行的就是這一種。抬轎子的人數因轎子的種類而異,少則二人,多則數人。清代有所謂「八抬大轎」,用八個人抬,這是高級官員乘坐的。

7. 什麼是「明代傢具」與「明式傢具」

明代傢具:古董
明式傢具:現代仿品。

8. 從古至今傢具的定義有哪些呢

傢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具設施大類。傢具也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創新,到如今門類繁多,用料各異,品種齊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間的重要基礎。

家用器具。《晉書·王述傳》:「初,述家貧,求試宛陵令,頗受贈遺,而修傢具,為州司所檢,有一千三百條。」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槐柳楸梓梧柞》:「凡為傢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種。」 宋 梅堯臣 《江鄰幾遷居》詩:「聞君遷新居,應比舊居好。復此假布囊,傢具何草草。」《恨海》第六回:「﹝ 棣華 ﹞覓了一處房子,置備了一切動用傢具。」 巴金 《滅亡》第二章:「這小小的房間底牆壁,以及房中的傢具都不見了。」專指生產工具。 康濯 《買牛記》:「偏偏他們組里姓李的老漢,有個倔巴脾氣,一見他們要鬧,就傢具一撂,不幹了!」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太陽接近了西邊的地平線,男人們和女人們收拾完傢具,向中間的大場聚攏起來。」借指所憑借的手段。《朱子全書》卷十五:「 居父 問:『立於禮,猶可用力;詩樂既廢,不知今何由興成之?』曰:『既無此傢具,也只得以義理養其心。』謂詩文技藝等的風格、流派、藝術表現手法等。 宋 葉適 《答劉子至書》:「自風雅騷人之後,佔得大家數者不過六七, 蘇 李 至 庾信 通作一大家,而 韋蘇州 皆兼有之, 陶元亮 則又盡棄眾人傢具而獨作一大家者也。」

9. 傢具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古代文化-古代工藝-中國傢具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當中的一顆明星,更是令人矚目,嘆為觀止。那顆明星便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傢具。

中國古代傢具史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其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風格。無論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傢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傢具(春秋戰國秦漢時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漸高傢具(魏晉南北朝時期)、華麗潤妍的高低傢具(隋唐五代時期)、簡潔雋秀的高型傢具(宋元時期),還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恆魅力吸引著中外萬千人士的鍾愛和追求。

由於受民族特點,風俗習慣、地理氣候、製作技巧等不同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傳統傢具走著與西方傢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種工藝精湛、不輕易裝飾、耐人尋味的東方傢具體系,在世界傢具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具有東方藝術風格特點。中國古代傢具深深地影響著世界傢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史前--傢具濫觴 源遠流長

中國古代傢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史前時期,原始的先民們就用勞動的雙手創造了傢具,創造了傢具藝術。當中,就有最古老的傢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種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幾等,為低矮型傢具的源頭。

當然用我們今天的目光看中華民族幼年時代的傢具藝術創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卻是我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的童年。因為有了它,才會有以後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傢具,華麗潤妍的漸高傢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傢具,雍容華貴的清式傢具。它是我國古典傢具的源頭,將永遠顯示著不朽的魅力。

彩檜木案於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2001號墓出土,用木板斫銷成器。案面和案足外側塗繪,所用的顏料大多為天然礦物,如紅色用硃砂,赭色用赤鐵礦。出土時,案板已稍塌陷,變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溫酒 器),此器為商周銅禁之祖型。它是我國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質傢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質朴渾厚

夏商時期傢具乃是我國古代傢具的初始時期,其造型紋飾原始古拙,質朴渾厚。這一時期傢具有青銅傢具(如青銅俎)石質傢具(如石俎)和漆木鑲嵌傢具(如漆木抬盤)。漆木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由於當時人們思想意識中存在著濃厚的鬼神觀念,商代傢具裝飾紋樣往往有一種莊重、威嚴、兇猛之感。

饕餮紋俎於1979年在遼寧義縣花兒樓窖藏出土。銅質,面板為長方形,下為相對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當兩端有二半環形鼻連鉸狀環。板足飾精緻的細雷紋。饕餮紋,鈴上亦飾有花紋,銅鈴製作精巧,其形式為我國青銅著錄之罕見。此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傢具源流

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漆木技術,發展到夏商時期,在漆木上已經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青銅器中裝飾壺門(四足板狀造型,前後二足之間出現了兩個對稱的特點)在中國傢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傢具,以楚式漆木傢具為典型代表,形成我國漆木傢具體系的主要源頭。楚式傢具品類繁多:各式的楚國俎、精美絕倫的楚式漆案漆幾、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傢具有絢麗無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圖案,以龍鳳雲鳥紋主題,充滿著濃厚的巫術觀念。楚式傢具作為一種工藝美術的早期形式,其簡練的造型對後世傢具影響深遠。

首開先河

彩繪木床:

我國最早的卧具,為後世各類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

標志著中國傢具開始具有純粹的裝飾欣賞價值。
雕刻手法:

被廣泛應用到傢具裝飾中,有浮雕和透雕等。開後世傢具雕刻之先河。

傢具源流

戰國"H"形憑幾:
其造型厚重古拙,標志著工藝美術從厚重的青 銅藝術向輕巧的漆器藝術發展。

工藝源流
青銅鑄造工藝大大發展,出現了"失蠟法"鑄造方法。

秦漢--品類繁多 精美絕倫

漢朝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第一個鼎盛時期,整個漢朝傢具工藝有了長足的發展。漢代漆木傢具傑出的裝飾,使得漢代漆木傢具光亮照人,精美絕倫。此外,還有各種玉制傢具、竹製傢具和陶質傢具等,並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組合形式的傢具系列。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傢具的代表時期。

傢具源流

獨坐板枰:漢代出現新型小坐具,為歷代坐具的鼻祖。
幾(品種增多):活動幾、多層幾、卷耳幾,甚至出現桌子的雛形。

榻屏:為屏與榻相結合的新品種,標志漢代新興傢具的誕生。

廚和櫃:漢代出現的新傢具,有別於傳統的箱笥,多為,貯藏較貴重的物品。

鏡台:漢代壁畫出現了最早的鏡台形象。為圓形底座上貫長方板,頂上安裝圓盤。

三國兩晉--嶄露新風 婉雅秀逸

中國古代傢具形制變化,主要圍繞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出現了低型和高型兩大傢具系列。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上承兩漢,下啟隋唐。這個時期胡床等高型傢具從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並與中原傢具融合,使得部分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椅、凳等傢具開始漸露頭角,卧類傢具亦漸漸變高,但從總體上來說,低矮傢具仍佔主導地位。

傢具源流(傢具由低型向高型發展,上承兩漢,下啟隋唐。)

胡床(座具):促使了高型和中原原有的低矮傢具進行融合。如睡眠的床在逐漸增高,上有床頂和蚊帳,可垂足坐於床沿。

憑幾:出現造型奇特的三足曲木抱腰憑幾。

椅、凳:在壁畫上出現最早的椅凳形象。

隋唐--繽紛世界 華麗潤妍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傢具製作在繼承和吸引過去的和外來文化藝術營養基礎上,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唐代傢具在工藝製作上和裝飾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格調。從而使得唐代傢具製作的藝術風格,擺脫了商周、漢、六朝以來的古拙特色,取而代之是華麗潤妍、豐滿端莊的風格。

傢具源流(高低型傢具同時並存)

桌:桌子逐漸增多並廣泛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逍遙椅:從三國的胡床上設靠背,演變而來,逐漸出現在世俗的社會里,不再是僧侶所獨有。

腰鼓形座墩:在魏晉南北朝出現的菩薩坐具,到了唐代更為精美和流行,而且形式明顯增多。

五代--逐漸成熟 趨於簡朴

五代時期傢具工藝風格在繼承唐代傢具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這時期傢具是高低傢具共存,向高型傢具普及的一個特定過渡時期。傢具功能區別日趨明顯;一改大唐傢具圓潤富麗的風格而趨於簡朴。

傢具源流

椅、凳、桌:等高型傢具逐漸成熟;

屏風:由小座屏變得形體高大;

傢具裝飾陳設:由不定式格局變為相當穩定的陳設格局。

宋(遼金)---成熟普及 簡潔雋秀

宋代,高型傢具已經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幾、巾架等高型傢具;同時,產生許多新品種:太師椅、抽屜廚等。宋代傢具簡潔工整、雋秀文雅,不論各種傢具都以朴質的造型取勝,很少有繁縟的裝飾,最多在局部畫龍點睛:如裝飾線腳,對傢具腳部稍加點綴。(見頂圖)但也缺乏雄偉的氣概。

傢具源流

桌椅:純仿建築木構架做法,採用洗練單純的框架結構,為明清框架傢具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並出現了以官階命名的"大師椅"。

屏風:由於幾乎家家戶戶堂必設屏風,因此著重屏風的位置的擺放。審美意義往往大於實用價值。

元代--形體粗大 雕式華美

元代是我國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權。由於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華的享受,反映在傢具造型上,是形體厚重粗大,雕飾繁縟華麗,具有雄偉、豪放、華美的藝術風格。而且風格迥異:床榻尺寸較大、坐具為馬蹄足等。

釉里赭花卉寶座(圖1)高24.1cm、長29.3cm、寬15.3cm,屬景德鎮窯,座面呈長方形;後背為三扇屏風,左右各一扇,共計五扇屏風;四足為雲頭轉珠紋。寶座整體滿飾花卉蔓草紋。釉里赭花卉紋寶座給人感覺是造型飽滿,形體重厚,色彩深艷。代表著元代傢具的典型風格。

傢具源流

床榻:由於蒙古族人體形碩大,床榻變得比較大。

桌子:基本繼承兩宋的形制,但高型桌增多,並出現了抽屜桌(見圖2)。

羅鍋棖:改桌子的直棖為羅鍋棖是元朝人對中國傢具舒適性和適用性的一種創造性貢獻。
明代--民族精粹 古雅精麗

明式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

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至到明朝為大盛,其中硬木傢具最為世人所推崇和欣賞。明式傢具用材講究、古樸雅緻。選用堅致細膩、強度高、色澤紋理美的硬質木材,以蠟飾表現天然紋理和色澤,浸潤了明代文人追求古樸雅緻的審美趣味。

明式傢具作為民族的精粹在我國古代傢具史佔有崇高的地位。從此,我國傳統民族傢具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以"硬木傢具"為代表的新紀元。

傢具源流

明式床榻:其種類更多,有榻、有酷似一座小房屋的架子床、有庄嚴肅穆的羅漢床、有房中套房的拔步床等等。

明式座椅:開始採用硬木製造 ,品質精美,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像古代官帽式樣的官帽椅;有圈背連著扶手的開光座墩等等。

明式屏風:較之宋代屏風無論在製作上,還是在品種樣式上都有了大的發展,製作更為精巧。樣式有六屏、八屏、十二屏不等。特別出現了有名的"披水牙子"。

清代--盛世風度 雍容華貴

清代傢具工藝製作精湛,達到了封建時期的高峰。清式傢具在繼承傳統傢具製作技術的過程中,還吸收了外來文化,形成了鮮明的時代風格。又由於經濟的繁榮,還形成了不同地區的傢具風格,如廣式、蘇式、京式等,各具特色。清式傢具自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造型上以渾厚穩重、裝飾上以富麗繁縟、工藝上以技術精湛而著稱。

而且,清式傢具距離我們現在時間較近,流傳下來許多傢具實物,對我們現代社會影響較大。

傢具源流

凳墩:總體造型大致延續明式風格形式,但有地區的區別:廣式部外裝飾和變化比較大;京式則繁縟雕琢並出現銅飾件等方法。

交椅:入清以後漸少使用,制者日稀,成為被時代淘汰的一種傢具。

清朝椅凳精品

名副其實的一統碑椅

清式靠背椅在明式靠背椅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製作精細,最有特色的是一統碑式靠背椅。

常用回紋的扶手椅

回紋是清式傢具中最有代表性的裝飾紋樣,是一種方折角的迴旋線條,以至人們把帶有回紋的傢具作為清式傢具的代名詞。

氣派非凡的寶座

清式扶手椅比明式扶手椅有更大的發展,其中一種外形碩大的扶手椅,俗稱"寶座"。整個寶座金碧輝煌、氣派非凡,成為至高無上的皇權象徵。

民族意識濃厚的春凳

江南地區常有婚嫁時把春凳上置被褥,貼上喜花,作為抬進夫家的嫁妝傢具。

中國古代傢具造型

古人起居方式可分為席地而坐和垂足坐兩種方式,傢具形體變化主要圍繞著低矮傢具和高型傢具兩大系列。

其中,秦漢時期傢具是典型的低矮型傢具。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那時,人們席地而坐,所用的傢具一般為低矮型,如:席子、漆案、漆幾等。隨用隨置,並沒有固定的位置。

到了三國時期,從少數民族傳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經過演變,中原地區出現了漸高傢具圓凳,方凳等等。卧具床、榻等也漸漸變高。但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低矮傢具。

再到隋唐,多數人垂足而坐,高型傢具迅速發展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傢具的完整組合。典型的高型傢具椅子、凳、桌子等,已經出現並且在上層社會中流行。直到宋代,才完全普及。

中國古代傢具發展到明清時代,基本定型為高型傢具,而且能夠依據人體的不同身形而制定傢具的造型。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完全成熟。

10. 中國古典傢具的設計理念

中國傳統傢具歷史悠久,到了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在等級森嚴,尊卑明顯的古代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言談舉止以及各種習俗文化都深深的烙上封建等級的痕跡,不論是繪畫、陶器、詩歌以及傢具都深受封建文化的影響,傢具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反映了每個時代人們的起居方式和文化。
中國傳統紅木傢具的設計理念以「尊嚴」為本
中國是一個極其講究尊嚴的國家,在古代尤其如此,在傢具的設計上,通常以顯示人的尊嚴為主,而不是以人為本,由明清時期的傢具就可以看的出來,比如清朝的寶座,椅面設計寬大,類似一張嬰兒床,寶座的靠背和扶手分別垂直於椅面,上面雕刻繁復精美,這和清朝追求奢華之風是分不開的,喜歡用一些鑲嵌、彩繪、鏤空等技法來顯示皇室的帝王之氣,皇帝坐在上面威懾朝野,官員無不俯首朝拜,顯示了皇帝一統天下,至高無上的權威,然而,試想,皇帝坐在如此寬大的寶座上,相當於無所依靠,後面的靠背和兩邊的扶手形同虛設,在古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皇帝必須正襟危坐在上面,實際上一點也不舒服。傢具在古代首先是一種身份、尊嚴和權勢的代表。
中國古代的審美層次對傢具設計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審美觀念影響著傢具的設計,在幾千年的封建等級社會中,審美層次分為艷俗、含蓄、矯情和病態。其中以艷俗為最低層次,以病態為最高的審美境界。中國人是一個比較含蓄的民族,不論說話或者做事都喜歡轉彎抹角,不喜歡平鋪直敘,在傢具設計中也是如此,比如黃花梨木的結疤之處形成的類似臉譜的紋理,被當時的文人稱之為「可愛的鬼臉兒」,並且以這種有鬼臉的木材為上乘,在傢具的製作工藝上,中國傳統傢具盡量保持木質的原色,一般是榫卯結構,沒有一枚鐵釘,而且盡量不使用膠。這樣製造出來的傢具木質天然,清新秀麗,結構精巧,歷經百年而不變形。
新設計理念
在保留中國傳統優良的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巧妙融入現代流行時尚元素,使之在保留古典韻味的同時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審美。
高檔優良的新中式紅木傢具在製作工藝上保留中年過傳統的榫卯結構和打蠟、生漆和雕刻技法等,盡量保持原汁原味,然而在此基礎上,對古典紅木傢具的款式、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進行的改良創新,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和生活需要。由傳統的以尊嚴為本轉變為以人為本,更加強調舒適感和美觀。
主要包括加大縮小和變高變低,將傳統傢具中的大小進行調整,例如,現代的紅木沙發就是由古代的椅子改良而來,傳統的椅子只能坐一個人而且比較高,經過加長和變低就成了現代的沙發樣式,有兩人位,三人位;還有的紅木茶幾是有古代的桌子變低而來,比較適合現代人的起居生活。
傳統的傢具功能和現代人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櫃子,在古代櫃子多用來儲物,但是現代的櫃子分類更加明確和細致,有書櫃、酒櫃、吧台、鞋櫃等,例如紅木鞋櫃,在古代是沒有專門的鞋櫃的,只是根據現代人的需求才專門設計出來的。吧台也是如此。
傳統傢具中許多款式雕刻繁復,結構復雜,而現代人們追求簡約時尚,因此,新中式紅木傢具的設計去除古代紅木傢具繁復的部分,使之結構更加簡潔,例如床系列,古代的架子床、拔步床,結構復雜,而現代的新中式紅木床則相對簡單,而且三面都可以上下,摒除了古代男尊女卑的設計理念。
除此之外還有正反和顛倒、替換、改造等方式,通過各種方式對傳統紅木傢具進行改良,使之更加符合現代人的起居要求和生活需求。

閱讀全文

與古代傢具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先鋒電風扇上海松江維修點 瀏覽:123
傢具對外貿易 瀏覽:748
舊牆體翻新有吊頂怎麼辦 瀏覽:648
國家電網考試報名條件專業有哪些 瀏覽:989
舊家電處理廠家在哪裡 瀏覽:937
電路圖正負極 瀏覽:291
舊物翻新地磚怎麼做 瀏覽:118
朗逸天窗漏水維修多少錢 瀏覽:455
十二伏發電機不發電如何維修 瀏覽:649
顧客買傢具不加錢怎麼辦 瀏覽:117
樓房門口小傢具不好弄怎麼辦 瀏覽:448
酒樓怎麼翻新改造 瀏覽:843
家居瑞士 瀏覽:430
門電路延時 瀏覽:56
萬和電器維修工 瀏覽:270
江蘇隧道防水堵漏多少錢 瀏覽:300
伸縮縫鋁材怎麼打結構膠更防水 瀏覽:185
防水羽絨服用什麼布料 瀏覽:953
小米保修郵寄過去沒保修 瀏覽:940
網購維修東西怎麼處理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