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文人和普通傢具有什麼區別

文人和普通傢具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2-12-16 14:21:03

A. 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的區別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以漢族文人為主導形成的一項傢具藝術成就,以簡潔典雅的造型,嚴謹科學的結構聞名於世,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主要指那種以硬木製作與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製作精良,風格簡約的優質傢具。

英國傢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傢具指南》一書中,把明式列為世界傢具三式之首(明式、哥特式和洛可可式)。

作為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至今,當中外設計師們談起明式時,仍然公認它是世界傢具設計上無可超越的巔峰。

明式傢具的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我們看以上圖中的明代傢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

如椅子、桌子等傢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它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並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餘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

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式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

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傢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明式傢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

但是,絕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

明代的優質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

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明代傢具的又一特點。

明式傢具的風格特點,概括起來,可用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四句話予以總結。

清式傢具

清式傢具是以滿族皇室為主導的,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於西方傳教士的大量來華,傳播了一些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藝術的繁榮。

所以清式傢具在宮廷和民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共同創造中發展起來的,可以說這是中國的「巴洛克時期」。運用各種精湛的技藝,使清式傢具形成了獨有風格。

清代傢具的特點總體分為以下幾點:

1、造型上渾厚、莊重

在造型特徵上, 骨架粗壯結實,方直造型多於明式曲賀造型,題材生動且富於變化,裝飾性強,整體大方而局部裝飾細膩入微。

清式傢具的總體尺寸趨於寬、高、大、厚,與此相應,局部尺寸與部件用料也隨之加大變寬。

2、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在裝飾風格上, 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多結合廳堂、卧室、書房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

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式」傢具的風格;在裝飾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藝精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在裝飾上力求華麗,並注意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使用了金銀、玉石、寶石、珊瑚、象牙及百寶鑲嵌等不同質地裝飾等不同地裝飾材料;
琺琅嵌、瓷嵌也是當時重要的裝飾手法,描金,彩繪在清式傢具中都佔有一定地位,追求富麗堂皇的意味;
在裝飾花紋上,花紋圖案整體較滿,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慶的花鳥紋等裝飾花紋。

3、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烏木和櫸木;

根據以上所說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在風格特徵上不同之處。

明式傢具製作的榫卯結構極為精密,構件斷面小輪廓非常簡練,裝飾線腳做工細致,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傢具朴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

清式特點首先表現在用材厚重上,傢具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加大。其次是裝飾華麗,表現手法主要是鑲嵌,雕刻及彩繪等,給人的感覺是穩重,精緻,豪華,艷麗,和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優美,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

清式傢具以優質硬木傢具為代表,其中紫檀、酸枝木佔大多數,另有少部分黃花梨、雞翅木等,其它則是漆傢具和雜木傢具,總體上說與明式傢具相比並無多大變化,但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卻有所不同,在風格上更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清式傢具和明式傢具相比,自然不如明式傢具那樣有很高的科學性,但仍有許多獨到之處。

它不象明式傢具那樣以樸素,大方,優美,舒適為標准,而是以厚重,繁華,富麗堂煌為標准,因而顯得厚重有餘,俊秀不足,給人沉悶笨重之感也缺乏應有的科學性。

但從另一方面說,由於清式傢具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為達到設計目的,利用各種手段,採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上面我們通過傢具的風格特徵來進行對應的對比,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傢具的品種以及其用途分類來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

明清傢具的品種,也與年代有著很大的關系。明代椅子常見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還有圓椅、玫瑰椅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發現。因此,在鑒定中可以判斷,凡與這類出土椅凳風格類似的傳世扶手椅品種,應考慮為明式製品。有些較早出椅現的傢具品種,往往到了清代後就不再流行。

也有一些傢具品種,出現的時間較晚,早期不可能製作。如圓靠背交椅,入清以後不再流行,從偉世品來看,它們多用黃花梨製作,很少有紅木或新黃花梨的製品。

所以,傳世的圓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傢具。而式樣莊重、體態碩大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再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代傢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傳世的大量實物中,多為紅木,新黃花梨製品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代雍正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清式傢具與明式傢具一起,以其不同時代、不同特點,成為中國傳統傢具的優秀代表。清式依其造型和用途分為六類:

第一類,床、寶座。主要有架子床、羅漢床和寶座,比較明式的多,其風格與明式大不一樣。

第二類,椅、凳、墩。種類與明代大體相似,造型及裝飾風格卻不相同。

第三類,桌、案、幾等承具。是清代製作傾向。

第四類,屏風。清代屏風種類齊全,主要有插屏、掛屏、圍屏、座屏等,從而更能體現清代傢具的風采。

第五類, 櫃、格、箱、架。風格與明式大不相同.明式以光素為主,清式有華麗的花紋,或雕刻、或鑲嵌、或金漆彩繪,很少有光素的。

第六類,天然傢具。又稱樹根傢具,在明代才真正受到賞識,並競相仿效,清代更是風行一時。此傢具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此傢具與一般傢具相比,有回歸自然、品味高雅效果。

總的來說,明清兩式傢具都各具其風韻。

明式傢具追求簡練美、功能合理化,而清式傢具則追求品種豐富、式樣多變、奇巧。

B. 中式古典傢具有哪些種類

中式傢具目前來說風格抄也分好幾種。

1.新中式。比如素元木作、梵幾、失物招領、木墨 、U+、半木等為代表的「新中式」

總結一下以上品牌的特點,風格比較「當代」,有些器物從傳統傢具中脫胎,但是會有日式或北歐的影響,會使用當代的材料(布、皮、鋼等)。

優點是年輕化;缺點是不適合很正式的場合,壓不住場。

C. 明代文人對明式傢具有哪些影響

明代的文人士大夫是追求和締造最為脫俗雅緻生活的審美家和鑒賞家。閑情與逸致、風流與倜儻、風骨與氣韻,溫柔和雋永,成為文人生活中靈動的「閑賞生活」。

不片面追求高大奢麗,而重在適宜——尚用之宜,除客觀因素外,設計也應納入主觀因素及人的因素。這便是「宜」在明式傢具的結構中運用的美學觀。

明式傢具的做工精益求精,嚴謹准確,非常注重結構美。

其運用榫卯結合部件,可適應多方面結構,做到上下左右,粗細斜直合理連接,既符合功能要求和力學結構,又使之堅實牢固,美觀耐用,並能適應冷熱干濕變化。

在連接上完全棄用金屬釘子,鰾膠粘合也僅是一種輔佐手段,不用膠可以防潮,不用釘可以防銹。

在傢具用材方面明代文人士大夫推崇自然天成的古樸美,天然的優質木材質感精緻細膩,色澤深沉雅緻,給傢具注入了文化內涵。

從大量的明代文人士大夫對傢具的著錄可以看出,明代文人以古樸為雅,反對繁紋褥飾,追求自然天成為審美原則,寫下了大量以古雅為傢具審美標準的文章且論述詳盡。

文人的審美意趣,對明式傢具風格的形成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藝術化了的日常生活器具,以鮮明的個性特徵和濃郁的文人氣息,書寫了傢具藝術的新篇章。

(3)文人和普通傢具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是獨具特色的傳統傢具。

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製作的硬木傢具。雖然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生產,但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能工巧匠製作的傢具最得大家認可。

因此,人們公認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州明式傢具",簡稱"蘇式"。造型優美,選材考究,製作精細是明式傢具的三大特點。

中國傢具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到明代開始形成獨特格式,因而被後人稱為明式傢具。明式傢具是傢具文化風格的代表,裝飾精微,雕飾精美,散發出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D. 普通辦公傢具和高端傢具有什麼區別

高端辦公傢具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概念,它代表的是製造傢具用的材料要高級,造型設計上也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給人一個舒適的辦公空間體驗。

一、辦公傢具在用材方面大致分為三個等級

1、以實木為主要原材的辦公傢具為最高端;

2、以纖維、刨花板等為主要原材的辦公傢具為高端;

3、以人造板等合成木材為主要原材而製造的辦公傢具為中端;

還有一些非木材材料製造的辦公傢具為普通,而想要打造一個高端的辦公空間,至少需要選擇用高端原材生產辦公傢具的廠家,這樣是生產的產品才符合要求。

二、辦公傢具設計

現在的工作者,大都擁有獨特的審美觀,所以在辦公傢具的設計上,大多數會追求簡約時尚又不失個性化。因此定製辦公傢具除了原料的選材上要高端外,傢具的設計也要給人時尚感、高端感。巧妙的設計,高端的選材才能打造出高端的辦公傢具。

三、辦公傢具功能

除了辦公傢具原材、設計都是高端外,辦公傢具的功能是否也體現出了高端,如果設計出來的傢具是中看不中用,那根本就是一個「花架子」,也就體現不出是否為高端辦公傢具了。

E. 明式傢具為何雕飾比較少明式傢具有什麼特點

有很多愛好收藏的人,喜歡收藏一些古代的傢具,古人的傢具自然和現代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能夠流傳到現在,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不過傢具自然還是清朝時期留存下來的最多,但是有一些清朝時期的傢具卻叫做明式傢具,這是為什麼?而明式傢具上面的雕飾為什麼比較少,它有什麼樣的特點嗎?

很多人誤以為明式傢具是素雅只有線條裝飾的,其實明代傢具裡面有很多是帶有雕刻的,而且精品居多。縱觀明式傢具拍賣歷,成交價最高者,莫不以精彩的圖案布局,精湛的雕工取勝。在2017年12月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一對康熙御制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櫃拍出了9890萬元的天價,無獨有偶,在14年北京印千山春季拍賣會上,明代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以5290萬落錘成交。為何在收藏界浸霪多年的各位泰斗對這些華美絢麗的滿雕作品如此青睞呢?

這是因為這些作品是明式傢具的代表作品,凝結了明代傢具製作的最高技藝。事實上,明式傢具收藏中,以雕飾為點綴的作品勝過光素的作品,一是存世量少,二是又多為精品,極受收藏家們的追崇!

今人多見到明式傢具多以素雅為主,以為古人是因愛惜原木表面紋絡,不忍以刻刀毀去。而事實確是:在傢具表面施以雕飾,不是不願,而是不能。各中原由,本文將以兩個方面加以解釋。

一.法度不容

明朝是一個等級森嚴,法律嚴苛的專制社會,自建國始,朱元璋對百姓民生服飾、建築、器用制定嚴格的條令,稍有不當就可能犯下「僭越」大罪,殺頭亦是常事。《明律》對世人穿衣的面料、樣式、尺寸、顏色,日常的飲食所用的餐具,住宅房屋數量及所塗顏料都有嚴格規定。

所以,在明朝要想「高消費」,前提要有相應的身份,否則就可能違法犯罪。有次海瑞巡撫蘇州,世人皆知其嚴,為防出錯,富戶將紅色大門塗成黑色,弄得整個蘇州城都像辦喪事。因此世人置辦傢具,皆是小心翼翼,不敢在傢具上枉加裝飾。而在當時,文人為強調自身品味、格調,突出自身社會地位,就在傢具的線條、型制上小做文章,也就促成了現代所說的文人傢具,說是文人參與了設計,到不如說是文人的無奈之舉罷了。

在當時,大部分的精美傢具這由皇族和世家大族所有,據《工部廠庫須知》記載:「廣東布政司每年應解……胭脂木十段、花梨木十段、南棗木十段、紫榆木(紫檀的別名)十段……送御用監交收。」而這些貢木,據晚明太監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記載,由御用監內擅長雕刻的佛作負責硬木器物的製作成器。如萬曆一朝,皇帝朱翊鈞在打造器物方面尤其出手闊綽。據《工部廠庫須知》記載:萬曆十二年(1584年),「御前傳出紅殼面揭帖一本,傳造龍鳳拔步床、一字床、四柱帳架床、梳背坐床各十張,地平、御踏等俱全……六項計銀三萬一千九百二十六兩,工匠銀六百七十五兩五錢。」如此龐大的開支,皇室對精美傢具的需求可想而知。

二.社會生產力的限制

光素的傢具製作只需要用基礎的錛、鋸、刨、鑿、斧、銼、墨斗做出每個構件,然後添加簡單的線條,鑿出榫頭,鑽出卯眼,就可組裝成器,一個工匠足可勝任這項工作。而在傢具上進行雕刻,則是另一種製作工藝,這就需要專門的雕刻工具、訓練有素的雕刻技藝、雕飾圖案的構想,位置、尺寸的確定和不同工種間的合作協調,是需要由多個工匠共同完成。這就需要一個社會集體的大規模協作。在當時,只有皇家才能擁有這樣的製作團隊。而在民間,工匠之間缺少協作,且大量的雕刻題材為皇室所專用,雕刻技藝為皇室壟斷,民間傢具雕刻藝術發展緩慢。另外,明時生產力不足,土木堡之變後的連年征戰,山東、河南等地的連年災害,除蘇浙二地外,人們生活水平偏低,傢具用品體量較小,注重一器多用,堅固實用。同時,簡潔的造型也能防止傢具的損壞,這雖與審美喜好有所背離,但實為無奈之舉。可以說,今人所贊頌的文人傢具,在當時只不過是民俗傢具,為日常生活所做,上不得檯面。

直到明帝國崩潰後,皇室傢具和匠人流入民間,社會生產力得到解放,才使得傢具上的雕飾漸多。到乾隆年間,明式傢具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硬木傢具上雕飾應用日益漸多,促成了一大批精美器物的創作。傢具上的小拱度下移式羅鍋棖和羅鍋棖加矮老、卡子花等造型富於裝飾性的構件才開始流行,以點綴性的局部雕刻和滿雕才開始在民間大量出現。

明式雕飾和清式雕飾的比較

明式雕飾簡潔大氣,布局合理,講究一個「雅」字。多以歲寒三友、蓮花靈芝、山石流雲為題,頗有「明月清泉」、「陽春白雪」之類的文儒高士之意趣。而清式傢具雕刻繁瑣,選材多以戲曲故事,日常物件為主,較為世俗化,突出的是民間百姓對生活富足的嚮往或統治者炫耀權力財富的功利要求。二者相較,明式雕飾在表意明志上更勝一籌,更為符合今人的審美意向。

(很多人會驚訝,這明明是清代傢具,為何又稱為明式傢具?記住這香幾確實可以歸納為明式,因為他的雕刻風格及紋飾保留了明式紋飾的特徵,所以可以稱之為「明式傢具」,更多資訊紅木達人王義)

玉不琢,不成器,紅木雖好,但光素的外表終究是難以滿足人們對精美傢具的色目之欲。時下,很多年輕人對明式傢具的理解始終停留在無雕飾全素工才是明式傢具、文人傢具!甚至衍生出來了「新中式」,死命追求極簡風格。其實明代文人在雕飾上絕不會泛用,雕飾是古人當時對美的追求和嚮往的文化符號,包含美好寓意,並非繁縟。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基礎,怎麼能理解那些紋飾和雕刻?又豈是一般工匠所能領悟的?特別是這樣明式傢具中的精品,更具備極高的收藏價值,所以那些帶雕刻的明式傢具拍賣價格為何屢獲新高?那些收藏大家絕對可不傻!所以奉勸一些年輕人,放棄意霪,好好正視一下怎麼才是真正有傳統文化的明式傢具,可不能在傳統的路上走歪啊!

F. 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的特點及區別

明式傢具

明式傢具,是我國明代以漢族文人為主導形成的一項傢具藝術成就,以簡潔典雅的造型,嚴謹科學的結構聞名於世,在世界傢具體系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主要指那種以硬木製作與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製作精良,風格簡約的優質傢具。

英國傢具大師Thomas Chippendale(1718-1779)在其《傢具指南》一書中,把明式列為世界傢具三式之首(明式、哥特式和洛可可式)。

作為現代極簡主義的鼻祖,至今,當中外設計師們談起明式時,仍然公認它是世界傢具設計上無可超越的巔峰。

明式傢具的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造型簡練、以線為主

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傢具造型的基礎。我們看以上圖中的明代傢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

如椅子、桌子等傢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它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並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餘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

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朴、典雅、大方之美。

2、結構嚴謹、作工精細

明式傢具的卯榫結構,極富有科學性。不用釘子少用膠,不受自然條件的潮濕或乾燥的影響,製作上採用攢邊等作法。

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明代傢具的結構設計,是科學和藝術的極好結合。

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傢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傢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3、裝飾適度、繁簡相宜

明式傢具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雕、鏤、嵌、描,都為所用。裝飾用材也很廣泛,琺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樣樣不拒。

但是,絕不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據整體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裝飾。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雖然已經施以裝飾,但是整體看,仍不失樸素與清秀的本色;可謂適宜得體、錦上添花。

4、木材堅硬、紋理優美

明式傢具的木材紋理,自然優美,呈現出羽毛獸面等膝隴形象,令人有不盡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紋理優勢,發揮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這是明代硬木傢具的又一突出特點。

明代的優質硬木傢具用材,多數為黃花梨、紫檀等。這些高級硬木,都具有色調和紋理的自然美。

工匠們在製作時,除了精工細作而外,同時不加漆飾,不作大面積裝飾,充分發揮、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調、紋理的特長,形成為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形成為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明代傢具的又一特點。

明式傢具的風格特點,概括起來,可用造型簡練、結構嚴謹、裝飾適度、紋理優美四句話予以總結。

清式傢具

清式傢具是以滿族皇室為主導的,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於西方傳教士的大量來華,傳播了一些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藝術的繁榮。

所以清式傢具在宮廷和民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共同創造中發展起來的,可以說這是中國的「巴洛克時期」。運用各種精湛的技藝,使清式傢具形成了獨有風格。

清代傢具的特點總體分為以下幾點:

1、造型上渾厚、莊重

在造型特徵上, 骨架粗壯結實,方直造型多於明式曲賀造型,題材生動且富於變化,裝飾性強,整體大方而局部裝飾細膩入微。

清式傢具的總體尺寸趨於寬、高、大、厚,與此相應,局部尺寸與部件用料也隨之加大變寬。

2、裝飾上求多、求滿、富貴、華麗

在裝飾風格上, 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多結合廳堂、卧室、書房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

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式」傢具的風格;在裝飾手法上注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藝精良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在裝飾上力求華麗,並注意與各種工藝品相結合,使用了金銀、玉石、寶石、珊瑚、象牙及百寶鑲嵌等不同質地裝飾等不同地裝飾材料;
琺琅嵌、瓷嵌也是當時重要的裝飾手法,描金,彩繪在清式傢具中都佔有一定地位,追求富麗堂皇的意味;
在裝飾花紋上,花紋圖案整體較滿,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慶的花鳥紋等裝飾花紋。

3、主要使用的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烏木和櫸木;

根據以上所說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式傢具與清式傢具在風格特徵上不同之處。

明式傢具製作的榫卯結構極為精密,構件斷面小輪廓非常簡練,裝飾線腳做工細致,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形成了明代傢具朴實高雅、秀麗端莊、韻味濃郁、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

清式特點首先表現在用材厚重上,傢具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加大。其次是裝飾華麗,表現手法主要是鑲嵌,雕刻及彩繪等,給人的感覺是穩重,精緻,豪華,艷麗,和明式傢具的樸素大方,優美,舒適形成鮮明的對比。

清式傢具以優質硬木傢具為代表,其中紫檀、酸枝木佔大多數,另有少部分黃花梨、雞翅木等,其它則是漆傢具和雜木傢具,總體上說與明式傢具相比並無多大變化,但對材料的選擇和使用卻有所不同,在風格上更有比較明顯的差異。

清式傢具和明式傢具相比,自然不如明式傢具那樣有很高的科學性,但仍有許多獨到之處。

它不象明式傢具那樣以樸素,大方,優美,舒適為標准,而是以厚重,繁華,富麗堂煌為標准,因而顯得厚重有餘,俊秀不足,給人沉悶笨重之感也缺乏應有的科學性。

但從另一方面說,由於清式傢具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准則,為達到設計目的,利用各種手段,採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傢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上面我們通過傢具的風格特徵來進行對應的對比,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傢具的品種以及其用途分類來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

明清傢具的品種,也與年代有著很大的關系。明代椅子常見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還有圓椅、玫瑰椅等。四齣頭式和官帽式椅子在明代墓葬中曾有發現。因此,在鑒定中可以判斷,凡與這類出土椅凳風格類似的傳世扶手椅品種,應考慮為明式製品。有些較早出椅現的傢具品種,往往到了清代後就不再流行。

也有一些傢具品種,出現的時間較晚,早期不可能製作。如圓靠背交椅,入清以後不再流行,從偉世品來看,它們多用黃花梨製作,很少有紅木或新黃花梨的製品。

所以,傳世的圓靠背交椅,基本都是明式傢具。而式樣莊重、體態碩大的太師椅,則是清式傢具的代表,再如茶幾,本身就是為適應清代傢具布置方法而產生的品種,傳世的大量實物中,多為紅木,新黃花梨製品此外,如折疊椅,折疊香幾等,都是清代雍正以後出現的新品種。

清式傢具與明式傢具一起,以其不同時代、不同特點,成為中國傳統傢具的優秀代表。清式依其造型和用途分為六類:

第一類,床、寶座。主要有架子床、羅漢床和寶座,比較明式的多,其風格與明式大不一樣。

第二類,椅、凳、墩。種類與明代大體相似,造型及裝飾風格卻不相同。

第三類,桌、案、幾等承具。是清代製作傾向。

第四類,屏風。清代屏風種類齊全,主要有插屏、掛屏、圍屏、座屏等,從而更能體現清代傢具的風采。

第五類, 櫃、格、箱、架。風格與明式大不相同.明式以光素為主,清式有華麗的花紋,或雕刻、或鑲嵌、或金漆彩繪,很少有光素的。

第六類,天然傢具。又稱樹根傢具,在明代才真正受到賞識,並競相仿效,清代更是風行一時。此傢具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此傢具與一般傢具相比,有回歸自然、品味高雅效果。

總的來說,明清兩式傢具都各具其風韻。

明式傢具追求簡練美、功能合理化,而清式傢具則追求品種豐富、式樣多變、奇巧。

G. 古典傢具有哪些特點 怎樣選購古典傢具

一.古典傢具有哪些特點

1.我們先來了解從中國古典傢具的設計結構上來說,它其實主要就是結合了現代科學以及極佳的設計,而且中國古典傢具最典型的連接方式,那麼就是榫卯結構極具科學性。但是有很多傢具幾乎不用一枚鐵釘,所以其結構受空氣濕度的影響較小。但是在跨度較大部件之間的連接處,常常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卡子花等,既美觀又加強了牢固性。

2.接下來說說,我們中國的古典傢具在選材方面上,不但也有相對嚴格的講究方式,但是一般來說以傢具的原有紋理特點來進行選擇,所以挖掘木材本身的自然美。但是工匠們在用這些材料製作傢具時,我們常常不再進行覆蓋式的表面塗飾,而是用打蠟、讓木材本身的紋理、色調充分顯現。按嚴格的比例關系是中式古典傢具造型的基礎,但是典型的中式傢具局部與整體的比例、圖案與結構的形態關系都極為勻稱而協調。

3.其實我們知道,中國古典傢具經過了千百年來的不斷發展,對於中國的一些傢具技術人員來說,好多的都是累積了非常豐富的裝飾經驗,但是裝飾技法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就裝飾技法而言,鑲、嵌、描無所不能。可是然而在具體的某件傢具上,決不因為材料技法多樣而隨意堆砌或進行炫耀式的裝飾。

二.怎樣選購古典傢具

1.我們在選購古典傢具的時候,其實木材越好,價格也越貴,在名貴的木材稀缺已經是不容爭議的事實,但是名貴木材的生長周期一般要幾百年,所以我們選購實木古典傢具時也可以根據材料來選擇。

2.所以在選購古典傢具的時候,先可以看實木古典傢具的造型和工藝,但是最好是選擇手工雕刻的產品,不僅更具靈氣,而且紋路清新,但是價格會比較昂貴。

H. 中國傢具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中國文人有怎樣的關系

在唐代及以後,有很多的名門望族為了追求更加豪華奢侈的生活,於是對傢具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為城鎮生活越發繁榮,而房間的打造也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點,這就給了傢具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的社會環境。

在明代的時候,主要范圍還是在江南地區,但是到了清代,則是在全國范圍都普及了。而人們都把江南的蘇式傢具當做是明代時最正宗的傢具。到了清代,傢具已經不像以前的朝代一樣創新繁多了,還依然保留著明代傢具的特色。直到清代中期,傢具才又重新出現創新,有一種穩定渾厚的氣勢,也增加了新的樣式。但是在後期,傢具的做法逐漸粗糙,裝飾也逐漸繁重。

I. 中式古典傢具分類有哪些

花板
形狀多樣,有正方形;長方形;八角形;圓形等形狀。雕刻圖案內容多姿多彩,豐富多彩的含意,中國的傳統吉祥圖案都能在花板找到,什麼福祿壽禧;事事如意,等等圖案。合理的幾何學拼圖形狀,線條優美,令人產生多種的審美觀。特別四塊長方形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圖案,掛在客廳的沙發;電視地櫃上面,更加點綴出一種典雅。
條案
在古代多數作供台之用,大型的有3-4米長,台上面放著先人的神位,逢年過節燒香拜祭。這也難怪 的,中國人一向是有那種忠孝的美德。條案的腳造形多樣,有馬蹄;卷紋等型狀,檯面有翹頭和平頭兩種。在現代家居中,有些房子空間小,多數將規格改小,有作風水玄關之用,放在走廊;客廳;書房等地,台上面擺設自己心愛的裝飾品,襯托一種和諧;庄嚴的氣氛來。
屏風
屏風的製作多樣,有擋屏;實木雕花;拼圖花板組合而成,還有黑色描金屏風,手工描繪花草;人物;吉祥圖案等描繪,色彩強烈,配搭分明。現代酒店的餐廳間隔;客廳等擺設間隔。更加有田園風光的寧靜,雅緻。
燈光 字畫
現代的電燈在古代是沒有的,現代家居有了它更加理想。合理的燈光照射,使那些古典元素充滿生命,讓人精神,照出一種溫馨;浪漫的心情來。字畫的掛設,同樣有書香世家的氣氛,可以說毛筆字越來越少啦,相反只是電腦打出來的字越來越多罷了。
圈椅 官帽椅
整個中式風格裝飾起著重要作用,是明式傢具的代表作。造型合理,線條簡潔。直今為現代人所喜愛。拋開復雜繁瑣的因素,是中式風格裝飾的所在,往往這些椅起了重要的作用。官帽椅分為:四齣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兩椅一幾的擺設在客廳;書房等地方,淳樸;沉穩由然而生。
適合人群
性格沉穩、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
中式風格需要注意的地方:只要發揮各種建材的適當性,即使是使用玻璃、金屬等現代建材,一樣可以表現中式風格。

閱讀全文

與文人和普通傢具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鋼瓦翻新後掉皮怎麼辦 瀏覽:535
海安電力維修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瀏覽:285
合肥電腦維修哪裡比較好 瀏覽:307
crt電視外殼怎麼翻新 瀏覽:955
美團訂酒店怎麼聯系商家電話 瀏覽:658
公司購家用電器進項可以抵扣嗎 瀏覽:535
吉林車庫防水堵漏多少錢 瀏覽:359
迷你世界怎麼買可愛風格的傢具 瀏覽:995
傢具裂痕怎麼回事 瀏覽:733
有弧度的舊傢具怎麼用木紋紙翻新 瀏覽:884
無錫家藝家居廣場 瀏覽:312
小霸王上海特約維修點 瀏覽:414
吉州區誠信家電維修 瀏覽:757
六安寬頻上門維修電話 瀏覽:224
裝修的時候哪些家電是必買的 瀏覽:424
消防水泵的設計揚程怎麼理解 瀏覽:12
hp在電路圖 瀏覽:558
凱勒藍房傢具 瀏覽:890
板式傢具套房 瀏覽:484
智能家居用戶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