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木傢具的七大工序是什麼
1、紅木乾燥工序
原木並不能直接進行乾燥,要先進行鋸材。完成乾燥處理後,還要進一步對板材進行篩選,防止烘乾中開裂、變形的木料進入下一道工序。
紅木傢具木料的水分含量,直接關系傢具對季節變化的適應性,所以首先就對木料反復烘乾處理,最終將木料水分含量減少到8%-12%,這樣做出來的紅木傢具,才不容易變形和撐裂。
紅木乾燥工序
2、選料開料
木料經過乾燥後,木工師傅會根據所需木材數量和尺寸的材料單,從完成乾燥的加工料中選擇板材。
選料主要是根據傢具製作的不同部位,選擇合適尺寸和造型的木料,同時還要考慮兩塊相接面板的花紋是否對稱,紋理走向一致等諸多因素。各個板材選擇好之後,就開始進行截料。先把白皮、兩端不能用的殘料截下來,然後根據料單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開料,開料後的木材再進行刨平,方便在下一步工序精確尺寸。
3、紅木榫卯工序
榫卯結構是中國古典傢具的特色,相比現代許多傢具用釘子連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結構更渾然天成、經久穩固。見到了傳說中的榫卯製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湛工藝。工人師傅開鑿好榫卯後,還需要反復檢查大小是否合適,有沒有歪斜或翹角,這也就是行業里所說的「認榫」。如果發現有歪斜或翹角情況,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延伸閱讀:紅木傢具的百年壽命秘訣
紅木榫卯工序
4、紅木雕刻工序
可以說紅木傢具的全部工藝,雕刻工藝就佔了一半以上。榫卯工序完成後,會進入到雕刻紋飾的工序,紅木傢具中對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嚴格。紅木傢具中木工工藝和雕刻工藝相結合,才能體現珠璧共輝、異曲同工的效果。在雕刻車間,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時都要集中精力,一旦刻錯一刀,整張木板就很難修補了,這對紅木傢具成品的質量影響很大。
紅木雕刻工序
5、紅木傢具組裝
傢具組裝組裝在行業里叫「攢活兒」,就是利用榫卯結構將雕刻好的部件,組裝成成品傢具。因為紅木傢具自重很大,如果組裝時放在不平的地面上,腿上的受力不勻,容易造成傢具的變形,一旦傢具攢裝完成後,就很難再矯正過來。所以木工師傅在「攢活」時,都會在水平、干凈的地面上進行,好能及時判別傢具成品是否裝正。
6、紅木刮磨工序
組裝以後需要對表面進行刮磨處理,這是紅木傢具製作過程中一個重要步驟。
我們看到的傢具很多型面都需要純手工打磨,一般先用刮刀刮磨,再用越來越細的砂紙分多次進行打磨,一直要把較粗砂紙的痕跡磨掉。刮磨後的半成品傢具線條流暢,表面平坦無波浪感,紋理流暢清晰,手感也變得平滑舒適。
延伸閱讀:價格可相差百萬的三大紅木種類
7、紅木上蠟工序
刮磨後的各部件經檢查合格後,就可以拆分下來進行上蠟了。用軟的純棉布將加熱溶化後的蜂蠟,均勻地擦磨在部件表面上。擦磨時工人師傅要用很大的力氣反復進行,才能保證蠟液很好地滲入,顯示出美麗的木紋和色澤。
紅木上蠟工序
第一遍上蠟後待木材完全將蠟吸收,還要再進行重新打磨,為的是將紅木傢具表面的浮蠟去掉,把滲入木紋裡面的蠟保持住,使木質亮而不燥。這樣的工序要反復好多次,直至紅木傢具呈現出潤澤、古樸的氣質,這樣的紅木傢具處理才算大功告成,也才可以出廠了。
❷ 紅木傢具有哪幾種基本的雕刻技法
一般有種雕刻技法:
1、浮雕:
浮雕是一種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現,分淺浮雕和高浮雕兩種形式,如表現對象的壓縮體形凹凸不到圓雕的二分之一稱為淺浮雕。它接近於繪畫,線條較流暢,有清淡、靜雅的藝術效果。以此類推,如表現對象的壓縮體形凹凸超過圓雕二分之一,就稱為高浮雕。
2、淺雕:
淺雕最適合表現在大面積的板料上。拙政園內「三十六鴛鴦館」中,隔堂屏風的花窗裙板上有淺雕蘭花、竹、石、博古等圖案,有清靜素雅之感,令人心曠神怡。
3、透雕:
透雕是將花板底子鏤空的一種工藝手法,它通常只雕刻器物的外表面。透雕深受建築木雕的影響,因為這種雕刻將底子鏤空了,能產生一種穿越木質感覺的視覺,具有浮雕的靈秀之氣。純粹意義上的透雕完全用鏤弓鏤出,在傢具中往往用粗獷的紋飾處理。明式椅具中,靠背椅獨板上常鏤出各類形狀的透光,在光束之中展現變化,又不失簡潔的主觀追求。
4、圓雕:
圓雕是一種完全立體的雕刻,前、後、左、右四面都要雕刻出具體的形象來。它實際上是一種具有三維空間藝術感的雕塑藝術.它的形態隨著觀看視線的移勸而不斷變更,每個角度皆具備完美的形式感。作品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植物,題材以吉祥為主,供人們欣賞為目的。它只用於傢具局部,如端頭、腿足、柱頭等部位。以廣式傢具最為常見,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徵之一。
5、平刀塊面法:
主要是在鑿坯時用平刀大塊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輪廓和結構部分,使其產生粗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運刀必須穩、准、狠,刀刀相符、爽氣不膩。平刀塊面法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也是用簡單抽象的幾何形體概括各種復雜形體的造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每一個形體、每一塊骨路,肌肉減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菱形。平刀塊面法可以結合一些圓刀貫穿於雕刻的全部過程以形成最後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只運用在雕刻的初級階段作大形處理,然後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圓的更豐富細膩的刻畫。
6、鎪空、鏤空雕刻:
鎪空雕刻是用鋼絲鋸條鎪割花紋,鏤空雕刻是用鑿子等工具雕鏤出空洞。鎪空雕刻具有玲瓏剔透、視線不受障礙等藝術特色。
7、透空雙面雕:
透空雙面雕就是用一種圖案,進行正反兩面雕刻,兩面都能欣賞到同一圖案,新奇玲瓏可愛,類似蘇州的雙面綉。
❸ 紅木傢具常見的雕花有那些
紅木傢具採用雕花採用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浮雕、圓雕、鏤空雕、線刻、透雕等等。雕花圖案主要有動植物紋、幾何圖形、文字紋飾、神人圖案(如八仙紋)等。
❹ 紅木傢具上雕刻圖案有哪些類型的
(1)植物花卉類雕飾圖案。其主要紋飾有:卷草紋、牡丹紋、蓮花紋、葡萄紋、寶相花、菊花、芙蓉、石榴、海棠、靈芝以及松、竹、梅、蘭等。各種植物花卉依其自身特徵被賦予了各種品質、氣質和寓意,即都寄予了一定的精神內涵,如牡丹的繁榮富麗,梅花的剛健不曲,蓮花的清秀廉潔,菊花的幽貞高雅,蘭花的朴實無華,翠竹的剛勁挺拔等,這些都增強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2)飛禽走獸類雕飾圖案。主要有各種龍鳳紋和其它一些鳥獸紋,大都選取人們崇拜喜愛之物,其中龍鳳紋尤為突出。常見題材形式主要有螭龍紋、螭虎紋、雙龍戲珠紋、雲龍紋、拐子龍、草龍以及各種鳳紋等。其它鳥獸紋主要有麒麟紋、獅紋、鹿紋、鶴紋、喜鵲紋等。總體來說,明式傢具飛禽走獸類雕飾圖案雄渾而博大,明顯帶有先秦及魏晉南北朝造像的遺風,圖案奔放且風姿勁健。(3)吉祥母題類雕飾圖案。這類圖案題材的寓意大都比較雅逸超脫,頗有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強了明式傢具的高雅氣質,主要有方勝、如意、雲頭、盤長、萬字、龜背、曲尺、連環等圖案。(4)吉祥組合類雕飾圖案。這種雕飾圖案採用了組合構圖的形式,即將不同題材的圖案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主要有雙龍捧壽、鳳穿牡丹、喜鵲登梅、六鶴同春、麒麟少師以及福、祿、壽等富有吉祥意義的形象和文字被組織到圖案里。(5)幾何類雕飾圖案。主要有一些浮雕或透雕的幾何紋以及各種攢接的幾何圖案,如波紋、靈格紋、回紋、繩紋、什錦紋以及各種幾何雲紋等。(6)其它類雕飾圖案。除以上提及的雕飾圖案外,這一時期還有山石、人物、流水、村居、樓閣等風景題材較為多見,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仿古紋飾以及西洋紋飾等。
❺ 紅木傢具有哪幾種基本的雕刻技法
第一類,就是留底雕刻。所謂留底雕刻就是不去底鏤空。還可以細分為浮雕和專陰雕。一般,只屬有硬質傢具才可以浮雕,因為浮雕講究韌性。經過浮雕修塑造出來的形象比較逼真,輪廓清晰分明。陰雕主要是針對漆器傢具進行雕刻,漆色與木色反差越大雕刻出來的才更有中國字畫的效果。
第二類,就是無底雕刻。與留底雕刻是相對應的。它分為透雕、圓雕和偷空雙面雕。透雕一般紋飾比較簡單,因為它們是鏤空了的,明式座椅中透光的效果就是如此雕刻出來的。圓雕是對吉祥物進行三維空間雕刻的。蘇州的雙面綉就是通過透空雙面雕雕刻的,即兩面都需要雕刻的。
❻ 如何辨識紅木傢具上的雕刻工藝
1、底子(浮雕的底平面)清得干凈。
2、造型輪廓清晰、流暢,根腳干凈。
這是指造型與底子接壤處不拖泥帶水,干凈利落。大致來講,主要用紅木工、紫檀工(乾隆工)、黃花梨工來評價一件產品的雕工。
紅木工:清中期以後才大量使用紅木,不少紅木老木器上出現的雕工橫豎線條往往不夠直,粗細略顯不勻,圓線不夠圓順,底子不太平整,輪廓有走神的,該凸的沒凸夠,該凹的沒到位。大家稱這種雕工為「紅木工」。
❼ 木雕有哪些技法
選材:
木頭有的松軟、有的粗硬,一般木頭松軟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難雕。木質堅韌、紋理細密、色澤光亮的稱之為硬木,如紅木、黃楊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
具有雕刻的全部優點,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適合雕刻結構復雜的、造型細密的作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中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受損,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只是雕起來比較費工夫、容易損傷刀具。
比較疏鬆的木質適合初學者用,如椴木、銀杏木、樟木、松木等。這類木材適合雕刻造型結構簡單、形象比較概括的作品,雕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因其木質軟、色澤弱,有的需要著色處理,以加強量感。
有些木紋比較明顯而且變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紋的流暢、木紋的肌理,作一些較抒情的作品。一般說來,造型起伏越大,木紋的變化越豐富,也就越有味;
造型的形狀動態越婉轉、流暢,木紋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極富裝飾性。當然,這種木材的造型設計應是以高度概括為主,過於復雜和過於小的體積,不僅會破壞木紋,還會造成視覺上的反差。所以在創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對木材有所認識,選擇適合於所表現的材料十分重要。
處理:
1、人工乾燥:將木材密封在蒸氣乾燥室內,借蒸氣促進水分蒸發,使木材乾燥。(根據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乾時間一般需要一個星期),乾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僅達3%。但經過高溫蒸發後的木質發脆失去韌性容易受到損壞而不利於雕刻。通常講原木乾燥的程度應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乾燥:將木材分類放置通風處(板材、方才或圓木),擱置成垛,垛底離地60cm左右,中間留有空隙,使空氣流通,帶走水分,木材逐漸乾燥。自然乾燥一般要經過數年或數月,才能達到一定的乾燥要求。
3、簡易人工乾燥:一是用火烤乾木料內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樹脂成分,然後放在空氣中乾燥或烘乾。這兩種方法乾燥時間可能縮短,但侵水後的木材容易變色,有損木質。
(7)紅木傢具的雕刻手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起源
通常的說法是:中國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
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藝術。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志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❽ 對於紅木傢具的雕刻,什麼的雕刻工藝算是上乘的
對於紅木傢具的雕刻,首先是木材的材質,因為有好的載體才能雕刻出好的回木藝,好的木材工藝板面答採用深淺浮雕、鏤空透雕工藝手法,使花形圖案高低起伏,通透美麗;傢具立腳採用三維圓雕,立體感極強。具體的可參考周家公館的紅木傢具。
❾ 紅木傢具工藝流程有哪些
簡單的說一下差常見的工序:
1、乾燥工序:平衡除濕處理
2、選料開料:精細選內材配料
3、榫卯工容序:傢具穩固耐用
4、雕刻工序:巧匠精雕細琢
5、傢具組裝:組裝榫卯結構
6、刮磨工序:手感舒適細膩
7、上蠟工序:色澤清澈光瑩
希望答案能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