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開強調自己是中國人,卻被TVB棄用,現如今怎麼樣
我想每個人都很喜歡看香港的電影,因為他們拍的戲真的很好看,很吸引人。與此同時,觀眾也由此認識了不少優秀演員,其中包括歐陽震華。盡管他看起來不怎麼樣,但他非常有親和力,而且他的語言幽默幽默,因此觀眾很喜歡他。
現在歐陽震華現如今已59歲,雖然外表看上去有點老態龍鍾,但精神頭還是很足,膝下無子女,在經濟上也不必操心,自己在演藝生涯巔峰的同時,也在經商,這樣的經濟水準也不必擔心以後沒有兒女來養活自己。
Ⅱ 50歲宣萱獨自上街采購,花銷不超過300元,是節約還是太窮
顯然不會是因為窮,因為宣萱作為TVB當家花旦,自然不會連300塊錢都沒有,而且傢具這些東西其實也沒啥必要一定要大牌,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11月5日,TVB當家花旦宣萱獨自上街采購傢具的一幕被媒體拍攝下來。
視頻中我們能看到,宣萱的打扮非常低調,頭上戴著一頂黑色鴨舌帽,然後紮起一個馬尾,身上穿著一件灰色短袖T恤,充滿了青春活力,怎麼也不像五十歲的年紀。她的腹部只是微微凸起,稍稍有些引人注目。
在挑選傢具的過程中,宣萱的行為舉止也非常專業。當挑選儲物箱之時,他從包包里掏出軟尺測量尺寸,測量它的高度與底部,經過一番比對,最終選擇一個價值89.9港元的儲物箱。
除此之外,她還接著挑選了挑選了防水窗套、花盆等物件,加上傢具所用的費用不超過300元,在使用自助收銀台結賬後,宣萱來到停車場獨自一人駕車離開。
而且宣萱明顯也是個比較接地氣的明星,她之前就曾分享過她在家種生菜、番茄的照片,而且看到自己種的菜長了幼苗後,她也是非常開心的,可見她是個比較真實的明星,不喜歡攀比。
Ⅲ 以前TVB放的一個外國女人主持的家居裝修節目,有人知道叫什麼嗎有下載么
我也記得這個節目,經常縫縫補補、翻新舊傢具什麼的。
宜室宜家好像是楊思琦的節目耶~這個真的很難找,5、6年前的節目了~
我搜了很久找到了這個「創意家居美容」。感覺很像,而且節目播放時間是2003年~~
如果找到視頻能hi一下我不~?Thanx:)
Ⅳ 香港 TVB 劇里的大房子是什麼階層的生活是真實的情況嗎
部分財產由tvb持有並來回使用。 (通過評論提醒,工廠建築場景中仍然有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借來和租用的。這些房屋的大多數所有者居住在發達的西方國家。香港的房屋只有在假期回來時才能居住,因此擱架也是一種浪費,它們被租給船員。在我拜訪的其中一位工作人員中,房子的裝修基本上很好,那裡有很多古董,昂貴的傢具,三角鋼琴等。
真正的香港人的房屋很小。傢具基本上比大陸小一號。家裡看起來滿是雜物。這是對存儲容量的測試。放更多盆花還不夠。花盆的面積為一英尺。一英尺的土地價格至少為一萬元。餐桌可以盡可能地折疊。父母和孩子擠入床下也很常見。基本上,他們不能招待客人。但是,無線電視劇是電影和電視劇,不是新聞。這不是紀錄片。這不是完全現實,也不是為了誇大該地區的美化環境。拍攝更多。
Ⅳ 翡翠台很久以前的一個電視節目,講一個外國女人教我們裝修的
這個節目,經常縫縫補補、翻新舊傢具什麼的。
宜室宜家好像是楊思琦的節目耶~這個真的很難找,5、6年前的節目了~
我搜了很久找到了這個「創意家居美容」。感覺很像,而且節目播放時間是2003年~~
Ⅵ tvb的監制是負責什麼的為什麼劇集的好壞和他們有關系
導演:
窄義的導演,指的是在戲劇演出、影視製作[團隊]中,整合全部藝術元素的藝術生產負責人。
什麼是導演?有人這樣下過定義:
如果沒有導演,沒有這種受尊敬的、准確的科學,這種有力的、精妙的藝術,許多劇作就不會流傳給我們,許多喜劇就不會得到理解,許多劇本就不會成功。
為了使委託給你的作品得到正確體現,你要清晰地抓住腳本中作者的思想,耐心地、准確地將它解釋給正在猶豫的演員們聽,要隨時隨地密切注視戲的發展和成形;注意演出的最小細節,它的舞台動作以至它的沉默,有時候沉默與寫下來的台詞一樣雄辯有力;將不知所措或狼狽不堪的龍套演員安置到他們合適的位置上並對他們加以訓練,將次要演員和明星演員團結在一個演出團體中,使所有的聲音和諧,所有的姿勢、動作和諧,並且使所有這些不同的事物和諧。
在完成這些事情並在圖書館的安靜條件下系統地完成所有基礎的預備性研究後,接下來就著手管理演出物質方面的工作。耐心地、嚴格地監督木工、繪景師、服裝師、傢具師和電工師的各項工作。
當工作的第二部分完成後,就可進行合成,使用真的道具和布景進行全體演出。最後,站在一定的距離從整體角度來觀察這出完成的演出。要考慮觀眾的審美趣味和習慣,盡量做到恰到好處,刪掉那些可能要承擔不必要風險的東西,砍去過於冗長的部分,消除細節上的錯誤。
取有關方面意見時要思忖一下,決心何時該聽取,何時該拒絕他們的勸告。最後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放手地發出信號,讓作品呈現在聚集起來的眾多的人們面前! 它是世界上最奇特、最迷人、最不可思議的一種職業!
監制:
監制(Executive Procer)。監制通常受命於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這里將聚焦「監制」(Executive Procer)這個電影工業中不為人知的核心角色,他負責電影的日常運作與策劃。監制經常與電影工業的其他兩個角色混淆,製片人(Procer)和製片(Proction Manager,可直譯為製作經理),前者是影片的投資人,又稱出品人;後者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向導演和監制負責。
對於監制這個角色,有人這樣描述,「他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由他負責攝制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在攝制組里,監制和導演往往又是一對矛盾,他們常常是針鋒相對,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只有到了拍完影片,他們才握手言和。」
在劇組中,導演和監制是兩個權力中心,有時候甚至會發生沖突或越權,鬧得不可開交,以至於某一方的權力被完全架空。「製片方經常對外宣稱『劇組和睦』,其實這種情況絕對是少之又少。如果有媒體報道說某個劇組的重要成員因為身體不適而退出劇組,其實都是劇組內部權力斗爭的結果。」周黎明認為。
好萊塢巨制《亂世佳人》在194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殊榮。但是,該片劇組在拍攝過程中卻被鐵腕監制大衛·奧·塞爾茲尼克弄得動盪不安,導筒三易其主。影片公映後,美國媒體紛紛指出,《亂世佳人》實際上是在塞爾茲尼克的嚴密監控和精心指導下完成的。至於所謂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其實將前後三個導演的工作量加起來,也只有塞爾茲尼克的一半左右。
在國內,曾經兩度高調出任監制的姜文也因其強勢的行事風格而將自己頻頻推入劇組風暴的中心。從姜文監制的電影《尋槍》問世之日起,導演陸川就曾經在各類媒體上不止一次地暗示過該片不過是「姜文導演、陸川署名」的電影,表明作為監制的姜文對導演事務插手過多。兩年後,開拍數年卻遲遲未見成品的《理發師》又將監制姜文和導演陳逸飛之間的矛盾暴露在媒體的鏡頭之下
Ⅶ TVB怎麼樣
我覺得TVB很好啊,拍的電視劇很好看。和亞視相比,當然是TVB更勝一籌。TVB拍的電視劇比亞視有質量,而且演員的知名度,人數也比亞視高。你看,林峰,佘詩曼,陳豪,楊怡...這些不都在TVB么?我當然是更喜歡TVB的,因為有林峰嘛..亞視的演員都不怎麼出名...黎耀祥也是從亞視跳到TVB的,我想,大概TVB的待遇也好一點吧..(以上是我的觀點,樓主覺得還可以就採納一下,謝謝)
Ⅷ TVB各個年代的台柱
首批台柱辟江山
TVB對娛樂事業最大的貢獻之一,是造就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明星。香港後來能夠有華人世界娛樂業霸主的地位,強大的明星儲備是其中的關鍵,在這方面,TVB居功至偉。
剛剛開播的無線電視是黑白的,不僅色彩單調,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不具備捧紅大明星的能力。最早的頭號皇牌小生是陳振華,他主演了無線早期的電視劇《梁天就》、《啼笑因緣》等,現在說起來,其人其事都像是出土文物了。從70年代開始,電視才慢慢真正成為香港人的重要娛樂方式之一。只有擁有了觀眾,被香港人戲稱為「公仔箱」的電視機里,才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讓市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人物。
70年代,TVB的第一批台柱,女星有汪明荃、沈殿霞、鄭裕玲等,男星則不能不提周潤發、何守信、鄭少秋、劉松仁……
三十年人事幾番新,但70年代的TVB台柱,有不少人還在這一行屹立不倒。對於有才華、敬業並且愛惜自己的藝術生命的人來說,這個圈子裡永遠有他們的位置。
開山元老
鎮台之寶汪明荃
從1971年4月加入TVB開始,汪明荃為這個電視台服務了整整30年,在女演員的行列站在第一個也差不多這么長時間,被譽為「鎮台之寶」。1966年,她加入亞視的前身麗的電視的第一期訓練班。畢業後,演出了電視處女作《四千金》,出眾的外型和表演才華立即引起觀眾矚目。4年後,約滿麗的,她遠赴日本東寶藝能學校進修歌舞半年,回港後即加盟無線,參與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在這里,她曾拍過五十多部電視劇,中間有不少是香港電視史上的經典之作。
汪明荃是個「百搭女星」,她跟不少男星的合作,都極具說服力。1975年起,她和鄭少秋合演了《紫釵記》、《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楚留香》等名劇,他倆也成了電視圈首屈一指的黃金搭檔。但她與劉松仁的搭配也堪稱珠聯璧合,1980年的《京華春夢》,一段令人柔腸百轉的苦戀,賺得觀眾不少熱淚。汪明荃的扮相宜古宜今,1977年的《家變》,她扮演的洛琳為她建立了外柔內剛的都市女強人形象。
汪明荃做主持,常常和何守信搭檔。金牌司儀何守信1972年即在TVB成名,以諧趣、睿智,幽默而不失權威感的主持風格著稱,兩人配合默契。1983年,汪明荃與丈夫傳出婚變的消息,不久,何守信便被發現接送恢復單身的汪明荃上下班,緋聞不脛而走。從此,兩人展開了一段撲朔迷離的感情。後來,傳說因為何守信身邊出現其他女性,汪明荃跟他反目。何守信兜兜轉轉,移民又迴流,現在成了亞視的新聞播報員。
開山元老
無敵香帥鄭少秋
跟汪明荃、沈殿霞兩位電視台阿姐都有密切關系的鄭少秋,是電視圈裡的一個奇跡人物。1947年出生的他,在與他同年齡的女星只能演阿媽阿姨的現在,還是只演小生。1971年一加入無線,他就馬上獲得了一個最有前途新人銀像獎。
因為曾經跟名師學習粵劇的關系,鄭少秋的古裝扮相之俊朗瀟灑,氣質之儒雅從容,港台至今沒有一個男演員可以超越。1982年,《楚留香》在台灣播出時竟創下了70%的高收視率,鄭少秋紅得發紫,搞得本土演員大為恐慌,提出抗議,於是「新聞局」專門出台一個規定,港劇進口需要受到類似外國片進口的種種限制,秋官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除了跟汪明荃合作的一連串古裝戲外,他近年主演的《戲說乾隆》,和1992年的《大時代》最為著名。有趣的是,幾次鄭少秋有大製作的時裝戲播出,香港的經濟就恰巧遇上低潮。在《大時代》里他的角色叫「丁蟹」,有人說秋官一出,香港的股民都要變「大閘蟹」(被套牢)。難道一個演員的影響竟然廣泛至此?
中流砥柱
絕色花旦趙雅芝
在當時,能有資格跟鄭少秋演對手戲的都是最紅的花旦,趙雅芝就是其中一個。17歲那年,剛剛中學畢業的趙雅芝參加了「無線」舉辦的第一屆「香港小姐」選美並獲得第四。當了兩年日航空姐後,趙雅芝終於回到了她應該走的路上。從1975年,到1987年為照顧家庭而暫別娛樂圈,趙雅芝共主演了二十多部電視劇,以如水般的恬靜嫻雅成為當年最紅的女星之一。1978年她在《倚天屠龍記》中演周芷若,受歡迎程度直逼第一女主角,演趙敏的汪明荃。從此她升上正印花旦之位,無線由汪明荃、黃淑儀、李司棋三花鼎立,變成四花分天下的局面。《楚留香》如此出風頭,她這個女主角功不可沒。趙雅芝的古裝扮相很美,民初少女裝扮更堪稱一絕。《京華煙雲》女主角姚木蘭,是她為無線留下的經典,當然比這個更經典的是她與周潤發合作的《上海灘》,她在裡面演的馮程程,令人難忘。
開山元老
金牌司儀沈殿霞
另外一個極具份量的金牌司儀「肥肥」沈殿霞,曾是邵氏的童星,早年以拍電影成名。1967年,她加入無線主持《歡樂今宵》,「開心果」的形象深入人心。肥肥以主持為主,也唱歌、演電影,但演電視劇只屬於客串性質。1974年,她跟風流瀟灑的鄭少秋拍拖,這段情不為外人看好,也影響了她的工作與生活。1988年,兩人在女兒出生之後不足一年即因為鄭少秋有了第三者而離婚。感情受創的沈殿霞,事業卻一帆風順,除了有五六年時間被其他電視台以高薪挖走之外,她一直為無線效力,在大量的大型晚會上挑大樑,是台前幕後都非常尊重的前輩級人物。
中流砥柱
冷竣武生劉松仁
由於武俠連續劇長期都是收視的保證,所以幾乎所有出色的男演員都演過俠客,所有出色的女演員也都演過俠客的心上人。麗的藝訓班畢業的劉松仁1976年簽約無線,不久就成為挑大樑的武生。他那個版本的大俠比如《陸小鳳》,被喻為「冰山」,以冷竣的氣質獨樹一幟。而活潑熱情、艷若桃李的米雪,當然成為他最好的「補色」,兩人合演的《武俠帝女花》、《萍蹤俠影錄》影響都從香港蔓延到了海外。
後起之秀
倜儻公子周潤發
周潤發、鄭裕玲,算是70年代的「後起之秀」。1973年,18歲的周潤發考入TVB無線電視台的第三期藝員訓練班,結業後得到電視台的一紙藝員合約,但隨後竟然以他一米八的魁梧身材跑了三年龍套。1976年,他終於等到了主演長劇《狂潮》的機會,他與女主角繆騫人同時一舉成名。這個被電視台擱置了三年的冷番薯,瞬間變成搶手的香餑餑,TVB名劇《家變》、《強人》、《奮斗》、《網中人》都由他擔綱演出。1980年《上海灘》播出後,周潤發飾演的許文強成了香港電視人物畫廊中最有魅力的一個,甚至也成了在電視表演上他本人無法逾越的一個高峰。1986年演完《楊家將》之後,他離開無線,專心投入了電影事業。
後起之秀
婢面優伶鄭裕玲
跟周潤發相比,鄭裕玲的成名要更艱難一些。鄭裕玲1975年考入「佳視」藝員訓練班。她本來相貌不美,這是公開的秘密,這讓她在初出道時備受冷遇,演過沒有一句台詞的宮女,播報過天氣。但鄭裕玲的內秀,又豈是一般的美女可比?1978年,她加盟無線電視以後,當上主持人,跟沈殿霞一肥一瘦,是觀眾喜愛的全女班司儀。跟周潤發合演《網中人》,是她的演技被廣泛認同的開始。鄭裕玲非常珍惜工作機會,無論是演電視劇,還是後來拍電影,都是質量上乘,產量驚人。她領銜主演的《荊途》、《警花出更》、《呂四娘》、《過客》、《流氓大亨》、《鍾無艷》、《倚天屠龍記》、《生命之旅》,都是無線的電視劇上品。
五虎將
在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出現「追星」這個詞。只記得我們背著小板凳
,瘋狂地追他們的劇集,用午餐錢買他們的畫片(那時寫真還沒有普及)……二十年之後,雖然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過氣」,但我們一翻開相簿,會開心地說:「瞧!當年就是為了他,我……」
後來才知道,80年代是香港電視進入真正的黃金時代,電視劇生產長期處於「大幹快上」的狀態,加上原有的一批演員已經成名,轉往電影界發展,給新人創造了大量機會。於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無線的一批小字輩,大有用武之地,知名度扶搖直上,成為新一代的娛樂巨星,更成為我們最初的摯愛。
打頭的當屬「五虎將」———黃日華、梁朝偉、劉德華、苗僑偉、湯鎮業。
五虎將之黃日華
「五虎」中,最先走紅的是黃日華。1980年,19歲的他就被選中連續主演《過客》、《超越愛情線》等劇,因為儀表堂堂,氣質淳樸憨厚,甚為當時的少女所追捧。黃日華演技朴實,性格溫順,深得監制青睞。1983年,他被選中演《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本來金庸的武俠小說被改編成的電視劇在TVB就沒有間斷過播映,但由於《射鵰》的演員陣容鼎盛,製作認真,使它成了80年代裡程碑式的電視巨作。黃日華躍升一線小生不算,演藝事業剛剛起步的演黃蓉的翁美玲、演楊康的苗僑偉,也成了萬千電視迷的頭號偶像。
「五虎」中只有黃日華在電視圈一直呆到現在。1988年,他主演了堪稱TVB有史以來最好的10部電視劇之一的《義不容情》,在劇中扮演有情有義的丁有健。
五虎將之湯鎮業
玉面朱唇的湯鎮業,賈寶玉式的小生,本來外形討人喜歡,演技也不錯,演古裝戲倒是合適得很。《十三妹》中他是主角,《天龍八部》里他演段譽,把那種優柔寡斷的個性演繹得淋漓盡致,想不到這卻是他當年的個性。跟翁美玲的似愛非愛,終於讓患得患失的女孩子開煤氣要了自己的命,他的演藝生涯,也從此急轉直下。後來「五虎將」拍電影,中年發福的他也只能演惟一的反派。再後來,他靠演戲吃飯,好像也變得不大可能。
五虎將之苗僑偉
當年玉樹臨風的苗僑偉,現在已經是一個成功的眼鏡商人。人們只記得他25歲那年演的楊康,他的風採在某種程度上,絕對壓過了主角郭靖。但他自己最鍾愛的角色,卻是他紅了以後主演的楚留香。《射鵰》大熱以後,苗僑偉和翁美玲被TVB塑造成一對新的金童玉女,在後來翁美玲短暫的演藝生涯中,他倆還合作了《楚留香之蝙蝠傳奇》、《決戰玄武門》、《天師執位》。
五虎將之梁朝偉
「五虎」中,梁朝偉的演技最佳,成名最晚。1983年,21歲的他畢業於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11期,主持了兩天兒童節目,才調進戲劇組,1984年旋即以《新紮師兄》、《鹿鼎記》紅透半邊天。他主演的《倚天屠龍記》、《絕代雙驕》、《挑戰》、《大運河》、《俠客行》,收視率都報滿堂紅,1989年離開無線之前,人說他是連「六叔」(邵逸夫)都讓三分的厲害角色。
五虎將之劉德華
1981年參加無線藝員訓練班,畢業時以甲級成績成為藝員。《獵鷹》是他第一部擔任男主角的電視劇,這個英氣勃勃的新人算是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1983年,他跟冷艷的陳玉蓮分別扮演了《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和小龍女,雖然兩人的電視合作僅此一次,但已經成了深入人心的一對熒屏,或者說是因為首先敵不過金庸寫活韋小寶的那支筆。劉德華在無線呆了十年,帶著熒屏正氣小生的形象轉往歌壇和影壇發展,又已經做了天王超過十年。
在「五虎將」的耀眼光芒下,有幾個演技出眾的男藝員艱難地閃亮著,他們包括萬梓良、溫兆倫、劉青雲和黎明。
萬梓良
與其說他有演技,不如說他有激情。像他那樣全身心都投入劇情,動輒大汗淋漓、青筋暴跳的演員,也是少有。萬梓良也不是英俊小生,他的魅力,可能就來自他的投入。他本是麗的電視的首席男星,1985年轉入無線,《陸小鳳之鳳舞九天》、《流氓大亨》、《生命之旅》、《成吉思汗》、《季節》、《他來自江湖》等,都是他廣受好評的作品。
溫兆倫
盡管TVB出來的演員大部分都喜歡既演戲又唱歌,但溫兆倫是不多見的一個演戲和唱歌都可以用「專業」來形容,但目前發展卻不怎麼樣的暗星。他對演戲的悟性和熱衷,使他初出茅廬就可以用心地演好一個害死女友、逼死老婆、氣死小舅子、綁架親兒子大反派————《義不容情》里的丁有康,把他演成20年來香港電視劇里最令人發指的人物。之後,雖然在《我本善良》中終於讓他回復正常,但還是度身定做了不少難演的角色,包括《第三類法庭》中做著傻子一樣的事,卻有著像老莊的人生哲學的馬中寶。
劉青雲
劉青雲也是演過一段時間的匪兵甲乙後,通過《新紮師兄》系列冒出頭來的。他可以演《大時代》這樣的正劇,也可以演喜劇。其貌不揚的劉青雲,甚有冷麵笑匠的風范,《仔心肝》里,他跟後來成為喜劇天王的周星馳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黎明
參加新秀歌唱大賽進入娛樂圈的黎明,1986年開始為TVB拍電視劇。電視藝員時代的黎明比當天王以後的戲要演得好,因為還沒有偶像的身份,也少了很多顧忌。1989年的《天涯歌女》,他演一個薄倖郎,後來還成了瘸子,這類有損靚仔表演對走紅後的他來說,想都不用想。1991年,黎明連續有兩部電視劇《人在邊緣》、《今生無悔》播出,他演的不羈浪子,TVB無出其右者。
耀眼新星各精彩
1967年無線開播,熒屏方寸之間閃現無數明星。到了現在,TVB
新人雖然層出不窮,但「小生花旦」漸少仍是TVB急待解決的問題。無線男星中的吳啟華、羅嘉良,都不是剛剛崛起的新人,而是在電視圈浮沉多年,曾經演過奸角,封過灰塵,後來又憑借一個好的角色「咸魚翻生」的。歐陽震華、林家棟,則從茄厘啡(跑龍套)起步,千辛萬苦熬到主角。女星中,關詠荷從亞視過檔之後,如魚得水,很快成為收視的保證,不過現在已經離巢。
好在江人代有才人出,陳慧珊、蔡少芬、宣萱、郭可盈、佘詩曼、古天樂、馬浚偉……各有各精彩,為TVB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是未來小生花旦的生力軍。
Ⅸ TVB五金花如今都混得怎麼樣了
TVB出了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也捧紅很多香港藝人。最早比較知名的一批TVB演員,五虎將是非常出名的,他們中的梁朝偉、劉德華已經是影帝級別的了,絕對是娛樂圈的大哥大。TVB里的女演員也都是特別很優秀的,她們很多都是港姐出道,顏值和演技並存。
今天我給大家要說的就是TVB的五金花,胡杏兒、胡定欣、姚子羚、李施嬅、胡蓓蔚、
5,胡蓓蔚
胡蓓蔚是歌手出道,後來成為了TVB的演員,她參演的電視劇作品有《怒火街頭2》《on call 36小時》等等。如今的胡蓓蔚已經把重點轉移到了家庭,成為了一個相夫教子的居家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