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赫爾辛基相關資料
「波羅的海的女兒」--赫爾辛基
赫爾辛基是芬蘭的首都,素有「波羅的海的女兒」之稱。在赫爾辛基的海港市場上,有一尊名叫「波羅的海的女兒」的銅像,是赫爾辛基的象徵。位於芬蘭灣北岸的維洛尼埃米半島上,三面被波羅的海包圍。
歷史:
赫爾辛基是公元1550年創建的,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當時芬蘭屬瑞典王國統治,國王古斯塔夫·瓦薩在1550年頒布命令,創建赫爾辛基城市。建城以後,赫爾辛基曾遭受無數次苦難。1710年,它慘遭一場瘟疫的災難。3年後,初具規模的赫爾辛基城被一場大火燒毀。芬蘭人民經過20多年的建設,到18世紀40年代,發展成芬蘭最大的城市。1808-1809年,瑞俄之間的最後一次戰爭時,赫爾辛基又經歷了一場大火,1/4的城市被毀。1809年瑞典勢力退出芬蘭,芬蘭成為俄羅斯帝國的自治大公國。1812年,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下令把赫爾辛基作為芬蘭的首府。1917年芬蘭獨立後成為首都。
經濟: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不僅是機器製造工業和造船工工業的中心,也是印刷工業和服裝工業的中心。此外,電子、造紙、食品、紡織、化學、橡膠以及制材等行業也都很繁榮。赫爾辛基還是全國的交通總樞紐,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市內有運河同海洋相通,還有鐵路干線在市內與海港碼頭和工業區相接;在市外與全國各大城市相連。航空線連接著各大都市及世界許多國家的首都。
文化:
作為文化之城,赫爾辛基有全國最大的圖書館和幾個大博物館。
芬蘭史跡保存最完整的國家博物館,主要介紹芬蘭歷史、史前史、建築史和人種史。雅典娜美術博物館,珍藏著芬蘭著名畫家的代表作品。市立博物館,主要展出具有赫爾辛基地方特色的工藝美術品。雷巴瓦拉美術館,收有以史詩卡雷瓦拉為主題的福雷斯商繪畫。距市中心不遠的塞烏拉島上的露天人文博物館,陳列著芬蘭歷史上不同年代農民的衣著、傢具和勞動工具,建有專供展覽的18-19世紀的農舍、庄園主住宅、蒸汽浴室、作坊、谷倉、農村小店、風車和小型農村教堂。赫爾辛基還有一些專收件的博物館,如鐵路博物館、風俗博物館、戰爭博物館、郵電博物館、教會博物館、動物學博物館以及齊相親畫廊等。建於1640年的赫爾辛基大學,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最大的高等學府,也是芬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大學。最初創建於故都土爾庫,名為土爾庫大學,1828年從土爾庫遷到赫爾辛基,隨之將原校名土爾庫大學改為赫爾辛基大學。
城市風光:
赫爾辛基市內街道寬闊,美麗清潔,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園里繁花似錦。市內建築物風格獨特,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故有"北歐的日都"之譽。在市區南端,有一座天文台山,從山頂可以俯瞰赫爾辛基市容。坐落在市區南部海灣 6個島嶼上的芬蘭堡,原是一座海上軍事要塞,1748年至1788年瑞典統治時期建成,1808年成為俄國駐軍地。要塞的中心區狼島和庫斯唐米埃島上,構築了復雜的明壘、暗堡、炮台、大炮、石牆、兵營和庭院,成為芬蘭極富有特色的歷史古跡。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南碼頭廣場上有一個圓型噴水池,池中有一尊裸體少女青銅像。她面向大海,左手托腮,靜靜地凝望著芬蘭灣。她端莊秀麗,溫柔嫻雅,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大海女神-一阿曼達。赫爾辛基大教堂是路德派新教的教堂,也是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建築之一。數百級台階上的白色教堂大圓頂巍然聳立,氣宇非凡。廣場前面,那造型精美、栩栩如生的雕像被風沐雪,彷彿向人們展示它當年的風韻。西貝柳斯公園隱沒在叢林深處,它是以著名音樂家的名字命名的,公園中央,有石刻的音樂家雕像和一具大型音樂銅管。每年6月都有"西貝柳斯節",即以這座公園為中心,舉辦7-10天的各種音樂會。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
貨幣:1芬蘭馬克=100盆尼; 1美元=6.1202芬蘭馬克(2000年3月17日)。
芬蘭為歐元國之一;1美元=1.0293歐元(2000年3月17日)
1 U.S.dollar= 1.0293 euro (2000.3.17)
語言:芬蘭語和瑞典語均為官方語言。
2. 建築裝飾都有哪些展會
建築裝飾建築裝飾有:中國國際建築裝飾展覽會、中國國際建築博覽會、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廣州國際傢具博覽會、廣州家博會。
1、中國國際建築裝飾展覽會
2010年的展會取得巨大成功,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美國、芬蘭、瑞典、西班牙、土耳其、韓國、日本、奧地利等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高質量海內外觀眾到場參觀,真正成為全球建材界人士不可或缺的選擇。
展品范圍:
門窗幕牆:建築門窗系統、幕牆材料、型材與結構配件及加工設備;自動門、車庫門、金屬門、卷簾門、建築裝飾五金、鋁塑板、陽光板、遮陽系統等;
屋面系統:斜屋頂窗、空中花園、防水材料、保溫材料、屋面瓦、天花、吊頂、龍骨等;
牆體材料:外牆掛板、隔熱磚、牆藝裝飾、壁紙、塗料隔音材料、貼面板、隔斷等;
2、中國國際建築博覽會
「中國國際建築博覽會」(映德會展YOND EXPO旗下優質品牌會展項目),英文簡稱「CIBE」(「CIBE」是「China-中國、International-國際、Building-建築、Expo-博覽會」四個單詞的合並縮寫),自1999年在中國的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首都北京誕生以來,
相繼在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河南、山東、湖北、陝西、遼寧、香港等地舉辦,經歷了十餘年的發展,「CIBE」及其系列展已經成為迄今中國境內建築建材裝飾會展項目最大市場份額擁有者。
3、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
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創辦於2002年(以下簡稱家博會),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重點培育的三大會展之一,集家居產業展、貿、銷、評、會、演多元形式於一體,是中央、行業和地方聯合打造的國家級、國際性會展品牌。
家博會是通過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專業展會,是中國家居產業國家級國際性年度標志性品牌盛會。
4、廣州國際傢具博覽會
第二十屆中國廣州國際傢具博覽會展覽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其中民用傢具展10.5萬平方米,主要分為現代傢具展區和古典傢具展區,共使用10個展館,題材涵蓋客廳傢具、卧室傢具、餐廳傢具、廚房傢具、戶外傢具、兒童傢具、傳統傢具、軟體傢具等。
5、廣州家博會
首屆廣州家博會於2011年8月26-28日在琶洲展館成功舉辦,數十家頂級家裝企業攜手數百家建材家居一線品牌全場盛裝展出,6萬人次參觀采購掀起家居裝修采購狂潮,為舉辦第二屆家博會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第二屆廣州家博會於2012年4月21-23日在錦漢展館成功舉辦,數十家頂級家裝設計公司和150多家家居建材一線品牌全場盛裝展出,共設展位350個,展出面積7800平方米。在第二屆廣州家博會上,就一出現單家企業在現場簽約達2億多元,創下了我國同類型家裝博覽會現場單價簽約額之最,現場參觀采購的業主更是達到了10萬多人次,現場成交額攀升至3.8億元。
3. 北歐風格的進口傢具品牌有哪些在哪裡能買到
Bo concept,alf dafre,poliform,minotti,B&B ITALIA,FLEXFORM等等,我個人比較喜歡北歐極簡風格的傢具。我們家裝修是在合和舍家居買的,它家整合了傢具品牌,風格款式多樣,推薦給你。
4. 芬蘭松木傢具的優缺點是什麼
松木傢具的優點:
1.松木傢具的選材、設計及製造松木屬針葉林種,由於森林覆蓋率高,所有的樹木基本上沒有經過人工修剪,使得在加工成材後,枝節部位留下的是自然生長的痕跡。在製成傢具時,更能充分展現材料的真實、憨重及自然美感。
2.大多數松木傢具造型朴實大方、線條飽滿流暢,少加雕飾的加工手法環保健康,看上去更加的自然美觀,天然的木材條紋,沒有任何的修飾,所有的木紋都一一的為我們呈現,擺放在家裡看上去非常的美觀、上檔次,是購買傢具的首選。
3.好的松木傢具經過不定期的保養,一般使用壽命較長,說不定還可以當做傳家寶一代代傳下去呢,松木本身木質就非常的牢固,不易損壞,由松木製作的松木傢具質量更是非常的好,並且松木傢具具有保存的價值,比一般的木材壽命更長!
4.優質的松木傢具會散發出一種原木特有的氣味兒,可能剛開始有的人會不太習慣,不過這正特殊氣味兒對人體不但沒害而且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哦,松木傢具屬於天然環保的木材,在外形上非常的美觀,色澤度也非常的好,有一股淡淡的木材香味。
松木傢具的缺點:
1.松木傢具木質較軟,傢具易開裂變形,含水率高也容易導致開裂,所以要注意防潮,與一般傢具光潔的表面相比,節子是松木傢具區別於其他傢具的一個重要特徵,有些消費者覺得節子是松木傢具最為獨特的風格,顯得自然而本色,可有的消費者卻認為,好的板材不應該在表面帶著明顯節子。其實,松木有節子是正常現象,只要不影響傢具部件的結構強度,小的節子還是允許的。
2.新買的松木傢具帶有一種特殊的松木氣味兒,可能有些消費者會不習慣,稍微碰一下便會有明顯印記,不僅如此,松木傢具還很容易開裂,甚至在剛剛買回組裝的時候,就會出現開裂的現象。
3.有的松木傢具生產廠家為了掩蓋松木節疤多次用油漆噴塗,使傢具表面漆膜較厚,失去了松木傢具追求本色自然的核心價值,松木傢具顏色變深屬正常現象,松木中含有大量的松脂等其他物質,松木傢具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時,內含物便會與空氣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傢具的顏色變深,這不是材質的品質問題,也不影響消費者的正常使用。
5. 說說芬蘭的主要城市不少於10個。
赫爾辛基
芬蘭首都和最大港口城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北部半島上,市區面積4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50.15萬(1992年底)。赫爾辛基雖然地處北緯60°,但因海洋影響而氣候溫和。 夏季平均氣溫(7月)17℃,冬季平均氣溫(2月)-6℃。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和外貿口岸,是機器製造業和造船業中心, 也是印刷業和服裝業中心。 赫爾辛基有國內最大的動力機器製造廠「斯特隆堡」股份公司,隸屬於瓦特西良康采恩的「海特拉赫基」大造船廠和芬蘭國營造船廠。 「阿拉比亞」工廠的瓷器和陶器也蜚聲國內外。此外,電子、造紙、食品、化學、 橡膠和制材等工業也很發達。 全國最大的經營電子和紙製品的私營公司諾基亞的總部也設在赫爾辛 基。工業區位於市區的東北部和西南部,均毗鄰海運碼頭。
赫爾辛基是全國最大海港城市。 赫爾辛基港擔負芬蘭對外貿易貨物周轉量的50%左右,是芬蘭的主要進口港。
赫爾辛基港有5個專用碼頭,各碼頭有明確分工。南港經營快運及由塔林、 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和盧卑克開來的輪渡業務。西港主要進口原料(包括煤)。 索雷嫩港經營大部分出口貨物。海港年吞吐量約1000萬噸,佔全國的1/5。 每年1 ̄4月海面結冰,需用破冰船引航。
赫爾辛基交通發達,市區有3條運河同海洋相通。有一條重要的鐵路干線, 在市內與海港碼頭和工業區相接,在市外與全國各大城市相連。 以赫爾辛基為起點的幾條公路通達全國各地。國內國際航線聯接國內各主要城市及世界許多國家的首都, 其中包括我國首都北京。
赫爾辛基不愧為「千湖之國」和「森林王國」的首都,市內湖泊遍布, 四周森林繁茂,環境幽美。夏季每天日照長達20小時,故有「北方的白晝城」、 「太陽不落的都城」之稱。
赫爾辛基是芬蘭最大的文化中心,這里有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 著名的赫爾辛基技術大學、赫爾辛基經濟管理學院等等。還有國家科學院, 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和芬蘭國家歌劇院。芬蘭人民偏愛白色,視白色為和平、純結、公正的象徵, 赫爾辛基白色的議會大廈即是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代表。 這座6層建築以高大的台階作基礎,正面聳立14根高大的石柱,氣勢宏偉壯觀。
圖爾庫
坦佩雷
芬蘭第二大城市和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內陸城市。人口17.4萬(1992年底)。該城建於1779年,位於連接納西湖和畢黑湖的坦麥科斯基河兩岸。 坦佩雷也是芬蘭重要的紡織工業中心,有芬蘭曼徹斯特之稱。坦佩雷還是芬蘭皮鞋工業、 機器製造工業、化學工業和造紙工業中心。該市人口有1/3以上是工人。
埃斯波
奧盧
芬蘭北方的工業重鎮,建在波的尼亞灣東岸的奧盧河河口。 該市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奧盧省的首府。1992年人口有10.3萬人。市內外交通發達,通往芬蘭南部和中部的水陸交通匯合於此。 該市的水電站是奧盧河上7個水電站中靠海岸最近的一個,裝機容量為43萬千瓦。電力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奧盧的鋸木、紙漿、木材加工、 製革、化學和機器等工業的發展。奧盧的外港多比拉是北方重要港口,出口木材、 奶 油、魚類、毛皮等,進口商品主要是煤和五金。
拉提
北歐最大的傢具產地,木材交易發達。該市位於派揚奈湖南端2公里處, 是芬蘭陸路及水路的交通要沖,赫爾辛基─列寧格勒鐵路由此通過。
波里市
位於波的尼亞灣的科克馬基河口。人口7.6萬(1992年底)。中世紀時,這里是芬蘭中部的出海口。由於地基的移動,現在的市區已遠離海岸線。 該市的工業主要是制材業,其他還有造船、機械、紡織、金屬、紙漿、火柴、化工和造紙等等。
庫奧皮歐
芬蘭中部大城市,位於南北公路和鐵路干線橫跨卡拉湖系的峽谷地區, 三面為卡拉湖環繞。人口8.2萬人(1992年底)。公中、鐵路、水路發達,工商業繁榮。這里有木材加工、火柴、冶煉、造船等工業。這里也是較大的糧食貿易集散地。
6. 科普小知識,芬蘭木傢具有什麼優缺點
芬蘭木傢具的特點就是採用防腐木,國內常見的防腐木主要有兩種材質:俄羅斯樟子松和北歐赤松。能夠直接接觸土壤及潮濕環境,經常使用在戶外地板,工程,景觀,防腐木花架芬蘭松木屬於針葉林,通常生長在嚴寒漫長的地區,材質細密緊實,因在嚴寒地區樹木生長緩慢,所以小且少,而且又因為樹木百分百原生態生長,未經過人工的修剪,即使有部分樹結,木材經過加工之後,枝節部分留下的也是樹木自然生長的痕跡。
7. 芬蘭怎麼樣,芬蘭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蘭位於歐洲北部,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有1/3的區域處於北極圈內,與冰島同屬世界上最北的國家。因為它的國境內有大大小小湖泊18.8萬個,占國土面積的10%,素有「千湖之國」之稱。最大的湖是西南部的塞馬湖,其餘較大的湖還有派揚奈湖、伊納里湖和皮埃利斯湖等。我們熟知的桑拿浴始於芬蘭,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目前全國有100餘萬個桑拿浴室,平均3—4人一間,由此可見芬蘭民眾對其喜愛程度。
芬蘭境內雄厚的森林資源,早年曾是芬蘭最大的經濟資源。芬蘭全國可分為四大地理區。中北部高地佔全國40%,但人口稀少。區內氣候酷寒,土壤貧瘠,中部還可見到一些森林,越往北植物越稀少,取代的是大塊的沼澤及苔蘚濕地,到拉普蘭區只剩荒漠苔原了。內地湖泊區有芬蘭最特殊的景觀,成千上萬的湖泊、島嶼、運河交織成一幅水國風情畫。海岸低地區是芬蘭氣候最溫和,土壤最肥沃,人口也最稠密的地區,此區的森林較少,大都是已開墾的田野平原,呈現繁榮富足的景象,首都赫爾辛基正位於此區。另一區為海岸群島區。
芬蘭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53%的人口完成高中學業,12%的人擁有大學文憑。有350多年歷史的赫爾辛基大學是芬蘭最著名的高等學府。芬蘭是世界上圖書館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2000人就擁有一個圖書館。首都赫爾辛基,素有「波羅地海明珠」之稱。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赫爾辛基有很多景觀及活動適合於各種年齡的遊人,因此赫爾辛基是家庭度假的極佳選擇。不論是兒童還是老人,市內生活起居非常方便安全。
據歷史傳說,芬蘭是最早迎接聖誕老人安居的故鄉。芬蘭兒童故事大王瑪爾庫斯從中獲得靈感。他在電台講故事時說,聖誕老人和兩萬頭馴鹿一起住在這座「耳朵山」上,正是有「耳」,聖誕老人才能在北極聽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他這種頗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獲得了世人認可。從此,「耳朵山」就成了聖誕老人的故鄉。
一般說來,到芬蘭旅遊的最佳季節是每年的6-9月。在這個季節來芬蘭可以看到世界罕見的「極晝」奇觀,還可以看到人們歡慶「仲夏節」的歡樂場面。此外,北極村這個旅遊景點是在美國總統羅斯福夫人啟示下設置的。北極村裡有許多美麗奇妙的自然風光。夏季到這里,你可以觀賞難以忘懷的午夜不落的太陽;冬季到這里,你可以在晝夜不見太陽的晴空中,看到世界上罕見的北極光。
芬蘭有一座獨具特色的航海博物館,坐落在阿赫韋南馬群島馬里安哈米納市。館內所藏展品豐富多彩,使遊人大開眼界。在博物館外邊的碼頭上還停泊一艘「波默恩」號遠洋帆船。這是世界上最後一艘遠洋帆船。
日不落城——赫爾辛基
首都赫爾辛基市內湖泊星羅棋布,遍布於街間巷尾。赫爾辛基的夏季格外長,一天中陽光普照的時間達20個小時,因此人們把赫爾辛基叫做「日不落都城」。這里有北歐最大的大學——赫爾辛基大學,還有著名的赫爾辛基技術大學、赫爾辛基經濟管理學院等等。
赫爾辛基市內街道寬闊,美麗清潔,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園里繁花似錦。市內建築物風格獨特,多用淺色花崗岩建成,故赫爾辛基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
市中心的議會大廈台基高大,石柱聳立,雄偉壯觀。大教堂的柱廊和大小圓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赫爾辛基火車站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鍾樓和大廳兩旁有巨大的人像浮雕。市、總統府、都在古城中心的廣場附近。城裡有許多小公園,在陽光下的公園里到處是人,因為北歐的陽光極為珍貴,人們捨不得讓陽光白白浪費。街邊的咖啡茶座有不少人在慢慢品飲。有些廣場的利用率極高,晨間開辦有「早市」,許多農婦前來出售水果、蔬菜、魚類等各種食品。人群離去後,便有清潔車前來沖洗,洗刷得乾乾凈凈。下午3時後賣日用品的商販們又佔領了廣場。晚間這廣場又成了青年男女散步的好地方了。
有人說,歐洲城市建築中最漂亮的是教堂。這話一點不假。當遊客乘船從海上來到赫爾辛基,遠遠眺望這座美麗的港口城市,十幾座高聳的尖頂和帶鍾塔的建築點綴在綠陰掩映的城市建築之中,這些就是建於12世紀到19世紀的風格不同的教堂。赫爾辛基最著名的建築群,要屬位於市中心參議院廣場上的赫爾辛基大教堂,及其周圍淡黃色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乳白色的大教堂建於1852年,其結構之精美,氣宇之非凡,甚稱芬蘭建築藝術上的精華。大教堂機端正帶淡綠色圓拱的鍾樓,高出海平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看見,使之成為赫爾辛基的象徵。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赫爾辛基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教堂前的參議院廣場更是來此旅遊者的聚集地。
另外,還有一座教堂是近代修建在岩石中的地下教堂。凡到赫爾辛基觀光的外國遊客,都不能不到這座將整塊岩石炸穴而成的教堂中感受一下其特有的風韻。這座聞名歐洲的「岩石教堂」叫坦佩利奧基奧教堂,位於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廣場。整個廣場被一塊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蓋,岩石比旁邊的街道高出8至13米,順其自然地保留下來,環繞四周的建築是不同年代修建起的住宅樓。
古都——圖爾庫
圖爾庫是芬蘭最古老的都市,也是第三大城。曾經是芬蘭的首都,擁有兩座大學,其中一所還是芬蘭惟一的一所瑞典語大學,也因此成為學術與科技重鎮,今天它依然是芬蘭西南部最重要的城市。Turku(圖爾庫)這個字的斯拉夫語原意就是市場的意思,如今圖爾庫的市中心也稱為Market Place(市場)。
12世紀時,圖爾庫就是波羅的海的貿易據點。13世紀,圖爾庫最重要地標的「圖爾庫城堡」及「圖爾庫大教堂」開始興建。往後300年,這座城市與瑞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成為芬蘭領土的首善之都。17世紀,芬蘭第一所高等學府「圖爾庫大學」也在這里設立。可以說在芬蘭獨立建國遷都赫爾辛基之前,圖爾庫才是芬蘭的都城。
圖爾庫濱臨瑞典,承襲了瑞典風格的建築,成為芬蘭與俄羅斯文化分庭抗禮的城市。除了這項代表性外,近800年的悠久歷史也成為最受歡迎的觀光名勝。芬蘭文化包含兩個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羅斯,而古都圖爾庫就是偏向瑞典的一個典型。建國不到100年的芬蘭在歷史上一直徘徊瑞典與俄國兩強之間,芬蘭東部不難嗅出些許的斯拉夫情調;西、南海岸地區至今仍居住幾百年前的瑞典裔移民,瑞典語通行於此,就連文字都有芬蘭文和瑞典文並陳標識。
2004年圖爾庫將作為惟一的芬蘭城市參加並主持現代漢薩同盟會議,同樣在當年圖爾庫將慶祝她的775歲生日。此外,圖爾庫經常被認為是芬蘭惟一的西歐城市,因為一般中世紀歐洲城市有4個共同點:有一條運輸作用的河? 一個大教堂顯示宗教權利? 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個交易的市場。而圖爾庫4樣都有。
內陸城市——坦佩雷
坦佩雷市是擁有20多萬人口的北歐最大的內陸城市,位於芬蘭西南部,距首都赫爾辛基180公里,也是芬蘭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位於兩大湖泊之間的狹長地帶,風景優美,貫穿市中心的坦梅爾河是坦佩雷工業的發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19世紀發展成芬蘭最工業化的城市,由於新的城市計劃,以前的工業區又再次恢復活力,餐館,商店,運動中心以及博物館都在這里建立起來。坦佩雷也是一個國際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這里有兩所大學和很多研究,是芬蘭南部的中心城市。
坦佩雷城區及周圍的自然風景使之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城市。市中心附近聳立著芬蘭最高的了瞭望塔,塔高168米,塔頂有旋轉餐廳,可俯瞰市區全景。塔的底層設有天文館和水族館。附近有一兒童動物園。皮斯帕拉是城區最美麗的風景區之一,這里陡峭的蛇形山坡上,各種造型的樓房鱗次櫛比。登上山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湖光山色。1959年建築的露天夏季劇院,帶有旋轉的觀眾台。坦佩雷有包括列寧博物館在內的許多博物館,其中娃娃博物館展出世界各地的布娃娃竟達1200多種。
聖誕老人的故鄉——羅瓦涅米
羅瓦涅米是芬蘭北部拉畢省省會,世界上惟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林木青蔥,秀麗而寧靜。羅瓦涅米扮演著通往「拉普蘭的大門」的角色,是北部政治、經濟、文化與旅遊中心,人口5.5萬人。
自從石器時代,這里就已經有人類生活的痕跡,大約公元前750-530年,這里已經有了周期性的農業勞作習慣。同時,根據現存的石像顯示,當時在東部已經出現了從俄羅斯的卡累利阿?與芬蘭接壤?來的遊客。沒有人能知道羅瓦涅米城市是什麼時候命名的,最早發現城市名字的記錄是在1453年9月7日。城市的名字通常認為起源於拉普蘭方言,意思是一個草木叢生的山坡或者一個老的森林火場。二戰期間,羅瓦涅米遭到嚴重的破壞,曾被夷為平地。戰後,按照芬蘭著名建築師阿爾托的設計進行重建。據說,阿爾托是仿照北部馴鹿的外形設計這座城市的重建藍圖。如今,市內隨處可見這位建築大師的設計作品。
有趣的是,羅瓦涅米被稱為「聖誕老人的故鄉」。小城景點不多,只有拉普蘭人自然博物館、市集、野生動物園,而不少遊客都是沖著聖誕老人村而來的。然而此鎮雖傳說是他的故鄉,但村莊是否就是他從前的居址,都無從考究了。
聖誕老人村位於市郊邊緣,自成一隅。通過高高的牌坊入口,赫然見到一條粗白線橫躺地上,寫著北緯66度33分。原來這線正是北極圈的分界線,過了這線以北的地方便屬於北極范圍。聖誕老人居所是一組木建築群,包括有正門的尖頂、餐廳、花圃、聖誕老人辦公室、居所、郵局、購物商場、鹿園等。
聖誕老人辦公室是所單層平房,是聖誕老人一年四季「長駐候教」的地方,屋內布置像煞家居環境,牆飾擺設充滿聖誕色彩。聖誕老人的「工作」主要是跟客人拍照,10美元一幀電腦相。辦公室一角是出售聖誕卡的地方,款式漂亮,不妨買幾張寄給自己或親友,在聖誕老人故鄉寄出的聖誕卡可是意義重大,何況還會印上稀有的聖誕老人郵戳。走出辦公室,隔鄰是購物商場,裡面貨品色彩繽紛,聖誕鍾、聖誕樹、聖誕花、掛飾等,樣樣具備。最可愛的還有那些聖誕老人及罕見的聖誕婆婆。此外拉普蘭民族住宿的篷帳、毛公仔、鹿角等亦是頗有意思的紀念品。
除了聖誕老人村,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那就是於1998年11月28日開幕的聖誕公園,與羅瓦涅米機場只相距兩公里,與聖誕老人村有穿梭車連接。聖誕公園是一個主題公園,一切都環繞聖誕節而設,環境布置活像卡通世界,機動游戲、運用高科技讓遊客感受四季景緻及溫度的設備、馴鹿雪橇、聖誕酒會、講述聖誕老人故事的多媒體表演、木偶劇場、紀念品商店、餐廳等。
此外,在聖誕公園和聖誕老人村之間還有新的馴鹿公園開幕。公園廣達30公頃,周圍用籬笆圍住。遊客可以搭一種看起來像火車的汽車在聖誕公園和聖誕老人村之間來往。
冬季運動之鄉——拉赫蒂
拉赫蒂位於首都赫爾辛基以北100公里,是芬蘭的著名冬季運動之鄉。薩爾帕烏斯山脊從西到東貫穿拉赫蒂全城,從地形上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滑雪場地,高高聳立在那裡的跳雪跳台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每年冬天這里都舉行芬蘭全國和國際性的滑雪、跳雪比賽。
拉赫蒂的冬季體育比賽始於1901年的梅西萊滑雪賽。在此之後,拉赫蒂先後5次舉行世界滑雪錦標賽,兩次舉行現代冬季兩項賽,並每年在這里舉行芬蘭滑雪賽。拉赫蒂也是2006年冬季奧運會的候選地之一。
拉赫蒂不僅是芬蘭的冬季體育運動中心,也是一個工業、商業和旅遊城市。在它的工業行業中,傢具業最為發達,是北歐的最大的傢具產地。阿斯科和伊斯庫是芬蘭最大的傢具。該市卡里灣畔的拉努公園,也以其特有的雕塑藝術吸引遊客慕名而來,公園中的雕塑作品蘊藏著與其他城市中常見的雕塑風格迥然不同的韻味,成為拉赫蒂最富有特色的風景點。
旅遊提示
氣候:
地處高緯,冬季長而酷寒,夏季短而溫暖。沿岸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較溫和,在北極圈內有極晝、極夜的現象。旅遊以6至9月較為適合。
時差:
慢6小時
電壓:
220伏特的交流電、60HZ
飲食:
芬蘭注重餐前的開胃菜,幾乎只憑這些菜就能填飽肚子。獨特的一道菜是克拉普監燉螫蝦。
貨幣單位:
基本單位是芬蘭馬克Markka(以下用Fmk 表示),1Fmk是100貝尼斯Pennis。紙幣有?5、10、50、100、500Fmk等5種。硬幣有:1、5、10、20、50貝尼斯和1Fmk等6種
語言:
芬蘭語為主,與瑞典語同為官方語言,部分人使用拉普語。英語和德語也可暢通無阻。
代號:
358
小費:
餐廳10——15%,TAXI不必給小費。
出入境檢查:
入境:所有入境旅客無需疾病免疫證書,可帶入不超過600芬蘭馬克的禮品。
出境: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出入境無限制。
芬蘭旅遊拐杖
簽證:芬蘭屬於16個申根公約國之一,有申根國的有效簽證即可。
氣候:降雪從12月開始,首都赫爾辛基12月至來年1月氣溫為零下4至零下10度。
交通:北京到赫爾辛基———中國到歐洲最短的一條航線。
美食:鮭魚、白魚、馴鹿肉、野蘑菇、極地野草莓、黃莓等。星期四是芬蘭全國「豌豆湯日」,豆湯配甜餅,風味獨特。特產:裘皮服飾、芬蘭刀
8. 芬蘭重視傢具機械化批量生產的表現是什麼
芬蘭比較重視傢具的機械化批量生產。設計師塔皮奧瓦拉(IinariTapilvaara)曾師承柯布西埃,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但他將現代主義原則與傳統風格結合,並以機械化方式生產新一代傢具。設計師魯梅斯理米(AnttiNurmesniemi)1960年設計的一種供公共場合使用的盧基I型可堆放椅,在當年的米蘭國際設計展覽中獲得金獎。
9. 芬蘭松木傢具的優缺點
松木傢具的優點:
1.松木傢具的選材、設計及製造松木屬針葉林種,由於森林覆蓋率高,所有的樹木基本上沒有經過人工修剪,使得在加工成材後,枝節部位留下的是自然生長的痕跡。在製成傢具時,更能充分展現材料的真實、憨重及自然美感。
2.大多數松木傢具造型朴實大方、線條飽滿流暢,少加雕飾的加工手法環保健康,看上去更加的自然美觀,天然的木材條紋,沒有任何的修飾,所有的木紋都一一的為我們呈現,擺放在家裡看上去非常的美觀、上檔次,是購買傢具的首選。
3.好的松木傢具經過不定期的保養,一般使用壽命較長,說不定還可以當做傳家寶一代代傳下去呢,松木本身木質就非常的牢固,不易損壞,由松木製作的松木傢具質量更是非常的好,並且松木傢具具有保存的價值,比一般的木材壽命更長!
4.優質的松木傢具會散發出一種原木特有的氣味兒,可能剛開始有的人會不太習慣,不過這正特殊氣味兒對人體不但沒害而且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哦,松木傢具屬於天然環保的木材,在外形上非常的美觀,色澤度也非常的好,有一股淡淡的木材香味。
松木傢具的缺點:
1.松木傢具木質較軟,傢具易開裂變形,含水率高也容易導致開裂,所以要注意防潮,與一般傢具光潔的表面相比,節子是松木傢具區別於其他傢具的一個重要特徵,有些消費者覺得節子是松木傢具最為獨特的風格,顯得自然而本色,可有的消費者卻認為,好的板材不應該在表面帶著明顯節子。其實,松木有節子是正常現象,只要不影響傢具部件的結構強度,小的節子還是允許的。
2.新買的松木傢具帶有一種特殊的松木氣味兒,可能有些消費者會不習慣,稍微碰一下便會有明顯印記,不僅如此,松木傢具還很容易開裂,甚至在剛剛買回組裝的時候,就會出現開裂的現象。
3.有的松木傢具生產廠家為了掩蓋松木節疤多次用油漆噴塗,使傢具表面漆膜較厚,失去了松木傢具追求本色自然的核心價值,松木傢具顏色變深屬正常現象,松木中含有大量的松脂等其他物質,松木傢具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時,內含物便會與空氣產生化學反應,從而導致傢具的顏色變深,這不是材質的品質問題,也不影響消費者的正常使用。
10. 有關北歐的設計師和設計作品
瑞典設計
40年代形成新的陶瓷和玻璃器皿設計風格--瑞典設計風格。
這種新風格的特點是器皿設計造型非常簡單朴實,具有良好的功能,這種設計因此具有便於大批量生產的民主特色。威廉·蓋茨(1889-1960)Wilhelm Kåge for Gustavsberg 斯提格·林博格Stig Lindberg (1916-1982) 瑞典的玻璃器皿擅長運用趣味性的元素,並賦予其某種象徵性,努力在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尋求平衡。在近代設計中保持了華麗的風格,並向著奇異而多彩的趨勢發展。輪廓簡潔但做工精細,傾向於無裝飾性的塑造。人們給頗具詩意的現代設計風格賦予了一個特定的術語———「瑞典式的優雅」(swidishgrace)。
除了莊重、高貴的風格,瑞典玻璃器皿的另一類型則顯得活潑、艷麗,善於運用燦爛的色彩和雅緻的裝飾圖形語言。
瑞典傢具設計 強調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原則,但是也強調圖案裝飾性、傳統與自然形態的重要性。
現代主義的兩個方面不是矛盾的,而應該是統一的。如果能夠做到統一,那就是瑞典的現代主義,而不是德國的、或者國際主義的。
瑞典風格並不十分強調個性,而更注重工藝性與市場性較高的大眾化傢具的研究開發。瑞典傢具偶爾也會受到丹麥風格的影響,採用柚木、紫檀木等名貴質材製作高級傢具,但從傳統上,瑞典人更喜歡用本國盛產的松木、白樺為質材製作白木傢具。設計風格,更追求便於疊放的層疊式結構,線條明朗,簡化流通,以便製作摩登與風行,並以此凝結瑞典傢具的現代風格。
布魯諾·馬斯森Bruno Mathsson
二戰後瑞典傢具稱為世界最接觸的傢具設計的同義詞。
30年代產生的瑞典現代風格,直到90年代依然在世界興盛,其中主要的因素應該說是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包括滿足人的物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方面的共同成果。
丹麥設計
丹麥玻璃製品和陶瓷製品在20世紀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它們的設計是兼有現代簡單明快的特徵和傳統的風格,是現代功能與傳統風格的結合。
丹麥的傢具也統一遵循這種方式
丹麥的傢具設計戰後非常流行,也在歐美暢銷。
在設計上大量採用自然材料,與德國設計強調鋼材完全不同。
設計一方面具有強烈的自然感,另外也具有傳統的美。
具有手工藝美觀和機械化生產的現代化特色。
丹麥傢具不但典雅,同時非常輕巧,造價低廉,具有適應社會廣泛需求的特點。
以摩根森的設計最為典型。
丹麥設計的精髓是以人為本。如設計一把椅子,一個沙發,丹麥設計不僅僅追求它的造型美,而是更注重從人體結構出發,講究它的曲線如何與人體接觸時作完美的吻合,不斷修正線條與角度,使其與人體協調,感到舒適。這一設計思想是人本主義的。它突破了工藝、技術僵硬的理念,融進人的主體意識,從而變得充滿理性。被稱為丹麥傢具設計之父的克林特,就像是一個畫家。為研究座椅的實用功能,他會在設計之前畫出各種各樣的人體素描,在比例與尺寸上精益求精,並運用技巧將材料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從而創作出美侖美奐的工藝品。
丹麥燈具 漢寧森的成名作是他於1924年設計的多片燈罩燈具,這件作品於1925年在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出。獲得很高評價,並摘取金牌,這種燈具獲得"巴黎燈"的美譽。
漢寧森的一生都保持了"巴黎燈"的精妙設計原則。這種燈具後來發展成為極為成功的"PH"系列燈具,至今暢銷不衰。
芬蘭現代設計
芬蘭是這個地區最遲進入現代階段的國家,發展更加遲於瑞典、丹麥,因此它對於手工藝傳統並不那麼重視,對於現代主義、大工業化生產方式、戰後的「波普」風格反而更加沒有保守地歡迎。換言之,它比較沒有受傳統的過分沉重的束縛
因為環境因素的影響,芬蘭的文化也有一定的邊緣性,無論建築還是傢具設計,芬蘭設計都沒有受巴羅克、羅可可設計思潮的影響,始終保持了樸素自然的設計風格。 1951-1954年芬蘭設計三年展
依塔拉(Iittala)公司的玻璃器皿脫穎而出。
塔皮奧·維卡拉(Tapio Wirkkala)
提莫·薩帕涅瓦(Timo Sarpaneva)
塔皮奧·維卡拉(Tapio Wirkkala)是戰後最傑出的國際設計改革家之一 。
他赫赫有名的抽象設計,無論是玻璃器皿、傢具、珠寶,還是餐具,都反映了拉普蘭島動人的美麗風景和傳統攔普蘭文化的精髓。他的著名作品樹葉形木托盤就是有機現代主義的典型代表。他對於設計孜孜不倦,不斷追求完美,優秀的設計作品層出不窮。
北歐傢具設計特點
人情味 :
1、家庭氣氛
2、傳統風格
3、天然材料
4、手工藝
5、簡約造型
獨創性、不隨風
生態性、科學性
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