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市場 > 歐洲傢具使用木釘工藝是什麼年代

歐洲傢具使用木釘工藝是什麼年代

發布時間:2022-07-28 02:29:33

① 英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的興起是在什麼時期

英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的興起和繁盛的時期是在英王查理二世(ChadesⅡ,1630年~1685年)和安妮皇後之間的半個世紀中。早期的傢具一方面是受荷蘭影響在民間流行的風格素樸的胡桃木傢具,另一方面是具有奢華精美風格的宮廷傢具,二者都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尤其是宮廷傢具多用珍木製成。並採用透雕細工、貼金花飾或垂花雕刻等精緻的裝飾手法,而且大多以天鵝絨或織物包襯,從而在裝飾繁華的程度上絕不亞於法國的傢具。

② 德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風格是什麼時候確立的有什麼特點

德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風格的確立是在17世紀~18世紀之交的階段,南部傢具不僅在設計上注重優美曲線的運用,而且實木和貼木的模塑技藝都已達到較高水平,著名的法蘭克福式碗櫥就集中體現了這樣的成就。北部的漢堡式雙門或四門大型碗櫥也很有特色,它模仿建築式半附柱、柱頭,飾帶和山形牆作為主要裝飾手段,但都以莨菪葉飾和花果雕飾破除了裝飾的沉重感。此類櫥櫃在北部地區的流行相當廣泛。

另外,德國傢具在17世紀末期也與荷蘭一樣受到中國明式傢具的影響,其最為明顯地表現在傳統的後扭式直腿為中國式的彎腿所代替,同時也出現過一些受中國傢具啟示而創作的漆繪傢具。

③ 英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的興起和繁盛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英國巴洛克式傢具工藝的興起和繁盛的時期是在英王查理二世(Chades Ⅱ,1630年~1685年)和安妮皇後之間的半個世紀中。

④ 燕尾釘是鑽尾螺絲嗎 如果是它主要用在什麼地方如果不是 他們有什麼不同格子用在什麼地方

是的,燕尾釘叫鑽尾螺絲;

螺絲是利用物體的斜面圓形旋轉和摩擦力的物理學和數學原理,循序漸進地緊固器物機件的工具。鑽尾螺絲是螺絲前端有自攻鑽孔頭的木螺絲,鑽尾螺絲是近年來人們的新發明,也叫自攻螺絲。

主鋼之間用於連接的需要普通或者高強螺栓,板材用自攻釘連接。它不能用於金屬與金屬結合固定。

(4)歐洲傢具使用木釘工藝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鑽尾螺絲是近年來人們的新發明。螺絲是緊固件的通用說法,日常口頭語。

鑽尾螺絲的尾部呈鑽尾或尖尾狀,無須輔助加工,可直接在設置材料、基礎材料上鑽孔、攻絲、鎖緊,大幅節約施工時間。比較普通螺絲,其韌拔力和維持力高,組合後時間長也不會松動,使用安全打孔 攻絲一次完成操作簡單。

用途:它是螺絲的一種,主要用在鋼結構的彩鋼瓦固定上也可用於簡易建築的薄板材固定。它不能用於金屬與金屬結合固定。

材質及型號

材質有鐵、不銹鋼兩種其中不銹鋼又分為多種材質。

型號有:Φ4.2/ Φ4.8/ Φ5.5/ Φ6.3mm,具體長度可根據要求商定。

根據鑽尾不同又可分為:

圓頭米子/十字/梅花,沉頭(平頭)/米子/十字/梅花,六角華司,圓頭華司(大扁頭),喇叭頭等。

螺絲是利用物體的斜面圓形旋轉和摩擦力的物理學和數學原理,循序漸進地緊固器物機件的工具。螺絲是緊固件的通用說法,日常口頭語。

螺絲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業必需品:如照相機、眼鏡、鍾表、電子等使用的極小的螺絲;電視、電氣製品、樂器、傢具等的一般螺絲;至於工程、建築、橋梁則使用大型螺絲、螺帽;交通器具、飛機、電車、汽車等則為大小螺絲並用。

螺絲在工業上負有重要任務,只要地球上存在著工業,則螺絲的功能永遠重要。螺絲是千百年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共同發明,按照應用領域來看,它是人類的第一大發明。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里的巨大螺旋狀物,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面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面,對田地進行灌溉。

真正發明者可能並非阿基米德本人。或許他只是描述了某個已經存在的東西。說不定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們設計了它,以用尼羅河兩岸的灌溉。

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16世紀時,制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

公元1550年前後,歐洲最早出現作為扣件的金屬螺帽和螺栓,都是在簡陋的木製車床上用手工製成的。

螺絲起子(旋鑿)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

1797年,莫茲利在倫敦發明全金屬製造的精密螺絲車床。次年,威爾金遜在美國製成一種螺帽和螺栓製造機。這兩種機器都能產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螺絲釘作為固定用件相當普及,因為那時已找到了一種廉價的生產方法。

1836年,亨利·M·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這標志著螺絲釘根據地術有了重大進展。與傳統的一字槽釘頭螺釘不同,十字槽頭螺釘的十字槽釘頭螺釘頭的邊緣。

這種設計使螺絲刀自動居中,不易滑脫,因此深受歡迎。 通用的螺帽和螺栓可把金屬件連接在一起,因此,到了19世紀,製造機器建造房屋的木材,已可用金屬的螺栓和螺帽代替。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里的巨大螺旋狀物,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面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面,對田地進行灌溉。真正發明者可能並非阿基米德本人。

或許他只是描述了某個已經存在的東西。說不定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們設計了它,以用尼羅河兩岸的灌溉。

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16世紀時,制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

螺絲起子(旋鑿)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

1797年,莫茲利在倫敦發明全金屬製造的精密螺絲車床。次年,威爾金遜在美國製成一種螺帽和螺栓製造機。這兩種機器都能產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螺絲釘作為固定用件相當普及,因為那時已找到了一種廉價的生產方法。

⑤ 傢具發展史

中國傢具起源於夏朝,經歷了不同時期、七個階段的發展歷程與變革:

第一階段——夏、商、周:中國早期傢具的雛形階段,開始第一個傢具命名為「榻」;

(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山西襄汾縣陶寺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時,從器物痕跡和彩皮辨認出隨葬品已有木製長方平盤、案俎等,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國木傢具。公元前21世紀,中國發明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出現了堅利的金屬工具,為製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條件,致使西周以後木傢具逐漸增多。在《詩經》、《禮記》、《左傳》的記載中,這一時期的木傢具已有床、幾、扆(屏風)和箱等。同時,也出現青銅傢具。從出土文物中見到的商代銅禁和饕餮蟬紋銅俎,反映出這一時期青銅傢具在鑄造技術以及實用、裝飾方面都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第二階段——春秋、戰國及兩漢:比較低矮的傢具誕生;

(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戰國時期,漆木傢具處於發展時期,青銅傢具也很大的進步。木傢具如幾、案、床類形體較大的傢具,多為框架結構,以榫卯連接。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閉口貫通榫、閉口不貫通榫、開口不貫通榫、明燕尾榫等。如信陽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幾、木俎等,在足與框架、足與案面、屜板木樑與邊框、圍欄矮柱與床框之間的連接,就採用了以上各種榫接方法,結合牢固,外形美觀。幾、案類傢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橫木,稱為"檜";("檜";通"跗",為傢具之足。)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護器足。這些結構經歷代不斷改進、發展,形成中國傳統傢具的重要特徵,並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漢時期,在繼承戰國漆飾的基礎上,漆木傢具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裝飾工藝也有較大的發展。這一時期傢具的主要特點是:
(1)大多數傢具均較低矮。
(2)始見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時的端倪。
西漢時,由印度傳入榻登。《釋名》註:"榻登,施之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既在床前設榻登上床,說明床的高度有所增高。又據《太平御覽》記載:"靈帝好胡床。"胡床是西北游牧民族的一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坐時垂足。由席地坐演進為垂足坐是傢具史的上一大變革。
(3)出現軟墊。
《西京雜記》中記述,漢時天子的玉幾上冬天加有絲綿織物,大臣的木幾上則加用橐(毛氈縫制的口袋)。這是最早出現的軟墊。
(4)製作傢具的材料較為廣泛。
除木材外,還有金屬、竹、玻璃、玉石等。

第三階段——魏、晉、南北朝:高形傢具的出現;

(220年~581年)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產次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之間文化、經濟的交流對傢具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此時新出現的傢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圓凳、方凳、圓案、長杌、櫥,並有笥、簏(箱)等竹藤傢具。床已明顯增高,可以跂床垂足,並加了許可床頂、床帳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圍屏。坐類傢具品種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漸推廣,促進了傢具向高型發展。

第四階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傢具盛典時期,高矮形傢具並存發展;

(589~960年)中國傢具發展至唐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它一改六朝前傢具的面貌,形成流暢柔美,雍容華貴的唐式傢具風格。至五代時,傢具造型崇尚簡潔無華,朴實大方。這種樸素內在美取代了唐代傢具刻意追求繁縟修飾的傾向,為宋式傢具風格的形成樹立了典範。隋唐五代時期,傢具發展有兩個主要特點:
(1)傢具進一步向高型發展,表現在坐類傢具品種增多和桌的出現。
《通雅》記載:"倚卓(椅桌)之名見於唐宋。"六朝已有椅凳,唐代更趨流行,幾、案高度皆以坐面為基準,坐具既高,桌的出現勢為必然。傢具高型化又對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裝飾產生一系列影響。
(2)傢具向成套化發展,種類增多,並可按使用權用功能分類。
大致可分為:坐卧類,如凳、椅、墩、床、榻等;憑椅、承物類,如幾、案、桌等;貯藏類,如櫃、箱、笥等;架具類,如衣架、巾架等;其他還有屏風等。五代畫家顧閎中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描繪了成套傢具在室內陳設、使用的情形。

第五階段——宋、元:高矮形傢具較多、繁雜;

(960年~1279年)宋代是中國傢具承前啟後的重要發展時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腳坐具已普及民間,結束了幾千年來席地坐的習俗;其次是傢具結構確立了以框架結構為基本形式;其三是傢具在室內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傢具正是在繼承和探索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宋代傢具以造型淳樸纖秀、結構合理精細為主要特徵。在結構上,壺門結構已被框架結構所代替;傢具腿型斷面多呈圓形或方形,構件之間大量採用割角榫、閉口不貫通榫等榫結合;櫃、桌等較大的平面構件,常採用"攢邊"的做法,即將薄心板貫以穿帶嵌入四邊邊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攢起來,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縮,而且還起到裝飾作用。此外,宋代傢具還重視外形尺寸和結構與人體的關系,工藝嚴謹,造型優美,使用方便。傢具種類有開光鼓墩、交椅、高幾、琴桌、炕桌、盆架、座地檠(落地燈架)、帶抽屜的桌子、鏡台等,各類傢具還派生出不同款式。宋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組合傢具,稱為燕幾。

第六階段——明:中國傢具的鼎盛時期(因工具、工藝、材質的發展與成熟);

(1368年~1644年)明人或葉(16世紀),隨著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傢具成了流通的商品,許多文人雅士參與了室內設計和傢具造成型研究。這些都促成了明代傢具的大發展。明代傢具在繼承宋代傢具傳統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推陳出新,不僅種類齊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實大方,製作嚴謹准確,結構合理規范,逐漸形成穩定,鮮明的明代傢具風格,把中國古代傢具推向頂峰時期。

第七階段——清:傢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傢具是中國傢具的最具影響力的代表。

(1644年~1911年)清代傢具多結合廳堂、卧室、書齋等不同居室進行設計,分類詳盡,功能明確。其主要特徵是,造型莊重,雕飾繁重,體量寬大,氣度宏偉,脫離了宋、明以來傢具秀麗實用的淳樸氣質,形成了清代傢具的風格。清代傢具作坊多匯集沿海各地,並以揚州、冀州(河北)、現惠州(廣東)為主,形成全國三大製作中心,產品分別稱為蘇作、京作、廣作。蘇作大體師承明式傢具特點。
傢具工藝到了清代總的來看造型已趨向笨重,並一味追求,富麗華貴,由於繁縟的雕飾破壞了造型的整體感,觸感也不好。清代傢具工於用榫,不求表面裝飾;京作重蠟工,以弓鏤空,長於用鰾;廣作重在雕工,講求雕刻裝飾。裝飾方法有木雕和鑲嵌。木雕分為線雕(陽刻、陰刻)、淺浮雕、深浮雕、透雕、圓雕、漆雕(剔犀、剔紅);鑲嵌有螺鈿、木、石、骨、竹、象牙、玉石、琺琅、玻璃及鑲金、銀,裝金屬飾件等。裝飾圖案多用象徵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壽、官運亨通之類的花草、人物、鳥獸等。傢具構件常兼有裝飾作用。如在長邊短抹、直橫檔,肓板腳柱上加以雕飾;或用吉字花、古錢幣造型的構件代替短柱矮老。特別是腳型變化最多,除方直腿、圓柱腿、方圓腿外,又有三彎如意腿、竹節腿等;腿的中端或束腰或無束腰,或加凸出的雕刻花形、獸首;足端有獸爪、馬蹄、如北京時間砂、卷葉、踏珠、內翻、外翻、鑲銅套等。束腰變化有高有低,有的加魚門洞、加線;側腿間有透雕花牙檔板等。北京故宮太和殿陳列的剔紅雲龍立櫃,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螺鈿太師椅、古幣蠅紋方桌、紫檀卷書琴桌、螺鈿梳妝台、五屏螺鈿榻等,均為清代傢具的精粹。傢具種類為坐卧類傢具有太師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連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憑倚承物類傢具有圓桌、半圓桌、方桌、琴桌、炕桌、書桌、梳妝桌、條幾(案)、供桌(案)、花幾、茶幾等;貯藏類傢具有博古櫃架、架格、悶蘆櫥、書櫃、箱等;其他傢具還有座屏、圍屏、燈架等。

在統治階級(如宮廷、官府)的傢具,他們大多追求繁鎖的裝飾,採用陶瓷、玉石、象牙、貝殼等做裝飾,特別是宮廷傢具採用工藝美術的雕漆、雕填、描金等手法製成漆木傢具。廣大的民間傢具製造業追求適用、經濟為主;加工方法大多是手工作業。

19世紀後半葉,它是一種保持前期傳統的形式,僅在局部雜以中西混合雕飾的傢具。後來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相繼出現了有外商投資開辦的傢具廠,有從事經營中國傳統傢具的,有專門仿製歐洲古典形式或美式傢具的。中國傢具的近代傢具就是在這些外來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新的變革。無論是品種、形式、結構和工藝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世紀初以後) 20世紀初,各地相繼辦起傢具手工業工場。至1920年,全國木器工場和作坊以及手工藝者已遍布各地,形成了一支浩大的手工業隊伍,傢具生產出現了中國傳統傢具與"西式中做"的新式傢具並存的局面。傳統傢具生產有久遠的歷史和廣大市場,如江西贛縣的彩繪皮箱、江西鉛山河口鎮的柳木器、上海的硬木傢具、北京的雕漆傢具、揚州的螺鈿傢具等,都在國內外市場享有一定聲譽,北京雕漆屏風曾於1914年獲巴拿馬博覽會一等獎。

20世紀30~40年代,隨著西方各種設計思潮的交流與傳播,中國近代傢具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呈現出復雜的變化。到40年代,一些由民族工商業者籌辦的傢具工廠先後在各大城市開業。根據不同的加工手段與工藝,往往分為中式傢具與西式傢具兩種行業。從此,中國的傳統傢具與現代傢具就按照不同的經營方式發展著。現代傢具由於採用了比較簡化的榫結構易於推廣應用,尤其是當膠合板(如採用纖維板為主要材料製作的板式傢具)問世後,框式嵌板的結構得到了較好程度的改善,遂成為我國廣大地區樂於採用的工藝做法。但其發展是不平衡而緩慢的,內地的許多城市和廣大農村的傢具形式仍保留著中國傳統傢具的面目。隨著時代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傳統工藝也面臨著工業化的挑戰。

由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專業工廠的興起和擴大以及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促進了中國現代傢具的發展。80年代,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傢具企業大量引進歐洲傢具的生產設備,主要是板式傢具生產線或單機配套設備;在硬體上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武裝」。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並未使這些設備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此時開始重新出現作坊式私營企業,並在90年代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迅速成長。中國傢具接受著西方現代傢具思想的洗禮,傢具行業發展迅猛、朝氣蓬勃。一個現代產業的雛形初步形成,辦公傢具企業開始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⑥ 歐洲文藝復興式的木工藝主要體現在哪裡

歐洲文藝復興式的木工藝主要體現在各類傢具的設計製作上,最早興盛於15世紀後半期的義大利,並在其後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風靡法國、英國、德國和尼德蘭等國。在這些國家裡,同時期的傢具設計和製作工藝也各具特色。

婚禮用木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木工藝的3大中心地是佛羅倫薩、羅馬和威尼斯。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城市,這里的木工藝在當時的義大利也是首屈一指的。佛羅倫薩製作的胡桃木櫃子名聞遐邇,這種櫃子正面呈長方形,帶有高高的底座,四角櫃架常採用半附柱或螺旋形支柱的形式,頂蓋有檐板。正面常繪飾或雕刻著神話傳說、寓言故事、風俗活動和祝福等情景。

文藝復興盛期時佛羅倫薩的扶手靠椅相當流行,它常由四根平直方腿組成,前腿正面和椅背刻有華美的圖案,有的甚至用天鵝絨或皮革加以裝襯。其實,自16世紀中期以後,佛羅倫薩的傢具設計已基本上失去了早期簡潔單純的特徵,而日趨豪華精美。當然,普通市民所用的傢具還仍然不失原有的風格。

鑲有黃金與寶石的櫃子羅馬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另一個木工藝中心。這里是教廷的所在地,同時又是人文主義者活躍的場所,但僅從傢具的裝飾工藝上可看出教皇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教皇當時倡導羅馬的傢具裝飾應模仿古代大理石雕刻和浮雕藝術,結果是羅馬的傢具裝飾大多成了古代雕刻藝術的復製品,這與佛羅倫薩傢具注重材料特性,結構性能和形式的多樣化相比,顯然是未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威尼斯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一個富足的商業和手工業城市,威尼斯人的享樂主義傾向在工藝美術的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木工藝也同樣如此,就總的樣式而言,它是哥特式窗格裝飾與文藝復興式裝飾的結合,而其特色則是各種裝飾手法的廣泛運用。常見的有石膏浮雕、貼金、漆繪、骨片和象牙的鑲嵌、嵌木細工,以及天鵝絨襯墊等等,從而形成了一種豪華精美的風格。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木工藝的中心是巴黎,在這里,傢具設計和製作工藝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僅以巴黎的碗櫥為例,這種碗櫥盡管在造型上還保持著舊式雙門結構的某些特點,但在裝飾手法和形式上卻是新穎的。櫥面常以線條簡潔的半附柱分割,頂端雕有檐板、帶飾和下垂狀的花草紋樣,櫥門上則以淺浮雕的手法表現寓言人物和神話故事。尤其是後期製作的胡桃木的碗櫥還採用了大理石鑲嵌的裝飾手法,石膏浮雕的紋飾也大多貼金,從而顯得華貴精巧。

文藝復興晚期法國的木工藝也像義大利似的流於裝飾的繁縟瑣碎,早期簡潔而典雅的裝飾紋樣已為女像柱或扭曲半附柱的裝飾所替代,似乎已預示著巴洛克式傢具的出現。

英國文藝復興式的木工藝裝飾更多的是表現了一種該民族固有的單純而明快、剛勁而嚴謹的風格特徵,即使是伊麗莎白(Elizabeth)王宮或貴族邸宅里的傢具裝飾也基本如此。這種風格較為明顯地反映在碗櫥、長桌、四柱床和供桌等傢具中。桌子和床多採用方基柱頭和回欄式的支柱,有的還採用巨型瓶狀的支柱,柱體通常刻有漕紋和茛苕葉圖案,腰部造型略嫌臃腫。帶有旋腿、高背的座椅同樣給人以粗拙和厚實的感覺,尤其是一些追求純粹直線造型的櫥櫃,完全體現了英國文藝復興式木工藝的特徵。不過,到了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斯圖亞特(Stuart)王室和查理一世宮廷的傢具裝飾已日趨豪華,帶有天鵝絨坐墊和帷蓋的大椅子、四柱床已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風格特徵。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國文藝復興式木工藝風格的多樣性。

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木工藝的中心是紐倫堡。這里的木工藝早期接受義大利影響比較明顯,如在半附柱和檐板等裝飾手法適用十分廣泛,一般碗櫥的正面常採用一組、兩組或三組的柱頭裝飾,有的還在頂柱部位的山牆形中嵌以小型壁龕,以至成為一個建築物的縮景。這類碗櫥以樅木為主要材料,多以木紋細膩的木岑木(白蠟木)作貼飾,兼或也以菩提木和橡木作雕刻裝飾。紐倫堡傢具裝飾晚期趨於精巧繁復,所謂的耳形裝飾和渦卷花飾都足以證明。

除紐倫堡以外,德國木工藝的繁盛地還有法蘭克福、巴賽爾和奧格斯堡(Augsburg)等城市。這些城市的大型碗櫥、供桌、座椅和雕壁裝飾等相當出色,其中尤以奧格斯堡的裝飾櫥櫃最為著名。這種裝飾櫥櫃是由傳統的珍品櫥和箱形的台座組合而成的。櫥櫃的正面和台座分別飾以精美的圓柱和生動的人物,全身遍布黃楊木雕刻和鑲飾,另外如象牙、大理石和金屬鑲嵌,銅質浮雕,鍍金人像、漆畫和玻璃背面鍍銀等工藝手法都在這件作品上發揮得盡善盡美。

「尼德蘭」(Netherland)意即低凹之地,相當於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的部分地區。早在中世紀時這里就是北歐主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文藝復興式木工藝的發展要比德國北部的某些地區更為先進。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和里格是文藝復興早期木工藝的三大中心,它們以高超的雕刻技藝和葉簇裝飾的形式形成獨特的風格,並曾影響過德國北部的傢具裝飾。

鑲有黃金與寶石的櫃子

⑦ 歐洲古代的傢具也是用榫接的工藝嗎

榫接是早期和手工木製傢具基本形態,連接件組裝是工業化之後出現的。美國前總統卡特退下來後,親手製作了不少傢具,當然也包括板凳,基本都是榫接。俄羅斯自由市場出售的手工板凳,都是榫接

⑧ 義大利傢具的製作工藝

義大利傢具的傢具設計理念領先於全球,其雕刻的細致、工藝的精湛、產品的體內驗一直領先於全球家容具。

工匠的技藝、品味和靈感是通過生命和精神傳承下來的。在義大利藝術的滋養下,每一件傢具都成為了精品的收藏,每一件義大利豪華傢具都是精神和獨特的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閱讀全文

與歐洲傢具使用木釘工藝是什麼年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pec故障如何維修 瀏覽:371
凈水器上門維修收電話 瀏覽:328
蘋果6s維修大概要多久 瀏覽:572
別墅後院如何做防水 瀏覽:475
大平米sbs防水為什麼一直漏水 瀏覽:674
老磁帶盒怎麼翻新 瀏覽:964
線路維修需要哪些小型養護機械 瀏覽:330
座機電話有雜音是怎麼維修 瀏覽:727
先科電熱水壺維修視頻 瀏覽:275
iphone保修換電池嗎 瀏覽:85
沃爾沃s60l國產維修費 瀏覽:882
防水絕緣膠帶怎麼用 瀏覽:429
哪些家電中有銀 瀏覽:740
品愛傢具品牌怎麼樣 瀏覽:988
洛陽上門維修家電 瀏覽:52
北京市天梭售後維修點 瀏覽:554
如何做好汽車維修行業2018 瀏覽:36
海爾熱順義維修電話 瀏覽:681
合肥皇明太陽能維修電話 瀏覽:410
莆田家庭防水補漏電話多少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