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外頂級鋼琴品牌
網上有一個世界鋼琴排行榜,希望能幫到你!S級鋼琴: Steinway&sons 施坦威(德)。無可爭議的鋼琴之王,演奏會和奢侈品收藏的首選。A級鋼琴: Blüthner 博蘭斯勒(德)Steingraeber & Sohne 斯坦格列泊索納(德) Bechstein,C.貝茨坦斯(德) Forster,August 霍斯德奧格斯特(德) Grotrian 格羅川(德) Sauter 薩德(德)材質和音色略遜S級鋼琴,但也屬於一流水準。B級鋼琴 Mason & Hamlin 美森翰林(美) Schimmel 舒密爾(德) Bechstein 貝茨坦斯(德) Haessler 海斯勒(德)Schulze Pollmann 舒爾茨波爾曼(德) Seiler 塞樂爾(德) Steinberg,Wilh.斯坦伯格(德) 雖然工藝沒前組精緻,但也屬於高性能鋼琴。C級鋼琴 Boston 波士頓(美) Kawai 卡瓦依(日) Perzina 博絲納 Pramberger,J.P.普拉姆伯格 Weber,Albert 威伯 Yamaha 雅馬哈(日 ) Young Chang 英昌 Baldwin 鮑德溫(美) Essex 艾塞克斯 大批量生產,一致性較強,但也較注重細節。
B. 10月23日設計史考什麼
現代設計史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
設計
現代設計
設計師
學習設計史對於設計師的意義
「歷史不是讓人哭的,也不是讓人笑的,歷史是讓人認識的。」——女歷史學家陳衡哲
通過認識設計史,設計師才可能按自己的意願在眾多的風格中自由地挑選,才可以把過去的風格和現代的風格混合搭配起來追求未來的風格,或是把現代的元素注入過去的風格中。設計師不能僅限於一種流派或風格,而必須具備超越任何一種流派或風格局限的能力,並適應現代新的表達方式和全球化的傾向。
西方現代設計史包含的主要內容
從廣義上看,手工藝史是設計史的前身,所謂西方現代設計史,是英國工業革命以後的產物。到了工業社會,設計才逐漸成為一個設想的而非實現了的形式過程。
工業革命以後,設計逐漸上升到與藝術同等的地位,設計史所涉及的不僅是物的造型和裝飾,更多的是對設計者在工業文化范疇中的角色進行文化歷史批評,注重闡釋設計的觀念及其社會、文化意義。
唯美主義運動的起源與主要宗旨
唯美主義運動是於19世紀後半葉出現在英國文學和藝術領域中的一場組織鬆散的運動。這場運動發生於維多利亞時代晚期,是反維多利亞風格的一部分,大致從1868年延續至1901年。它產生的背景大致與工藝美術運動一樣,並同樣致力於提升實用藝術作品的地位。
與工藝美術運動不同的是,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聲稱藝術與道德之間沒有關聯,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該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
與工藝美術運動不同的是,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聲稱藝術與道德之間沒有關聯,藝術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義者認為藝術不應該具有任何說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單純的美感。
代表人物
克里斯托弗·德雷塞
愛德華·威廉·戈德溫(E·W·Godwin,1833-1886)
阿博特·麥克尼爾·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 Whistler,1834-1903)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
戈德溫創造了一種英國人的日本風格,這種簡約的形式展示了唯美主義對於純粹的美的欣賞,而不是著眼於生產效率或節省成本。
唯美主義運動受日本設計影響,強調高品質的手工藝技術及運用抽象的、幾何的形狀的風格特徵,可以從德雷塞設計的大量金屬製品,包括茶具、烤麵包架與其他餐具器皿和廚房用具中看出。
第三節 新藝術運動 (Art Nouveau
新藝術運動的起源與主要特徵
1895年12月,被公認為日本藝術的鑒賞家、商人和作家薩穆爾·賓(Samuel Bing,1838-1905)在巴黎開設了一家別具特色的畫廊,標志了新藝術運動在法國的興起。
「新藝術」(Art Nouveau)逐漸成為描繪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運動,以及這一運動所產生的藝術風格的術語,它所涵蓋的時間大約從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個歐洲和美國展開的裝飾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的風格現象被許多批評家和欣賞者看作是藝術和設計方面最後的歐洲風格,它的內容幾乎涉及到所有的藝術領域,包括建築、傢具、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圖以及雕塑和繪畫,而且和文學、音樂、戲劇及舞蹈都有關系。
工藝美術運動是新藝術的影響之源
莫里斯
莫里斯對於中世紀、哥特風格和自然主義的熱衷,對於大工業化的反感以及對於手工藝的提倡,都成為新藝術的基本特徵。
阿瑟·麥克穆多(1851-1942)
麥克穆多的設計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特點
與工藝美術運動熱衷於復興中世紀藝術不同的是,新藝術運動反對向任何一個時代模仿或借鑒,當時與商業的矯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的神奇、柔美、清新和生動的情趣正好可以用來抗擊工業生產的粗陋、低俗,
於是源自自然的造型成為新藝術運動的藝術家們常用的主題,而自然中蜿蜒的纖柔曲線則成為新藝術的一個主要標志。
也正是因為該原因,它常常被稱為第一真正現代的、國際的風格。
歐洲各國新藝術運動及代表人物
「新藝術」是一個法文詞,新藝術運動首先在法國興起,但在歐洲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現,會聯系本地的藝術傾向而在具體表現形式上略有不同,故被冠以其它名稱。
德國稱這場運動為青年風格;
奧地利的維也納稱為分離派;
在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稱之為「工藝美術」運動;
西班牙人高蒂則以他天才的想像力成為新藝術運動最極端、也最為突出的代表。
下面我們對新藝術運動的介紹也是分國家進行的。
法國「新藝術」
法國是新藝術的發源地,巴黎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現代藝術及現代設計最重要的中心,幾乎所有重要的現代藝術運動和現代設計運動都與它有著密切的聯系,作為世界性的大都會,巴黎聚集了當時世界上最新潮的東西,包括最激進的思想和藝術,著名的「印象派」便誕生在這里,新藝術運動在這里產生和發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新藝術運動誕生的時間和地點都和「印象派」差不多,它在設計史上的地位也和印象派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一樣,都是新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開啟了新時代。
赫克托·吉馬德(Hector Guimard ,1867法國里昂– 1942美國紐約)
法國建築師和設計師赫克托·吉馬德被廣泛認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新藝術運動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吉馬德設計的巴黎地鐵入口和字樣已成為經典的新藝術風格。
阿爾弗斯·穆哈(Alfons Mucha,1860-1939)
阿爾弗斯·穆哈是19世紀末巴黎最重要的裝飾藝術家之一,他風格獨特而充滿原創性的海報及封面設計幾乎成為法國新藝術的標志。默哈筆下的新藝術女子形象不僅奠定了這位藝術大師的風格,也成為20世紀的廣告模板。
魯伯特·卡拉賓(Rupert Carabin,1862-1932
在新藝術的傢具設計中,新藝術的設計師用革新的方法使用傳統的材料來表現自然,以此向刻板的傳統觀念挑戰。他們覺得傢具設計中僵硬的傳統造型過於笨拙,無法體現木材潛在的靈性,便將傢具藝術與雕刻藝術結合在一起,賦予木材新的生命力及新的表現形式。
魯伯特·卡拉賓是法國著名的雕刻家,他以具有雕刻特徵的傢具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引領人們以新的眼光重新認識雕刻藝術及傢具設計,徹底打破了傳統思路,為新藝術的創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格蘭「新藝術」
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作為對維多利亞風格的反叛、對工業化生產的排斥,在英國也有所發展,但英國的新藝術運動不如它的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大,而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市的查爾斯·馬金托什與其合夥人組成的格拉斯哥設計集團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這場運動中很有意思的一個插曲。
查爾斯·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
蘇格蘭的建築師、設計師和水彩畫家。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中的一位設計師,也是英聯邦國家新藝術運動的主要實踐者,馬金托什對於歐洲設計有相當大的影響。
馬金托什的設計具有鮮明的特點,他逐步放棄傳統的新藝術運動自然主義裝飾風格,採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特別是縱橫的直線為基本結構,利用簡單的集合圖形,走出自己非常獨特的設計風格道路。新藝術運動主張曲線、有機形態、自然主義裝飾,而馬金托什則剛好相反,主張直線、簡單的幾何造型、講究黑白等中性色彩。他的探索恰恰使機械化、批量化、工業化的現代主義設計成為可能。
奧地利「分離派」
1897年,維也納一批前衛藝術家和建築師公開提出與正宗的學院派分離,自稱「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藝術團體。他們的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分離派藝術家們關心的是如何在學院派傳統的局限以外去探索藝術的可能性,他們希望創造出一種完全不受歷史影響的新風格,在形式方面與德國的青年風格接近,成為一股德文國家的新設計運動力量。
建築師奧托·華格納Otto Wagner (1841-1918)
提倡「功能第一、裝飾第二」的設計原則,開始摒棄之前新藝術風格的與功能無關的自然主義曲線, 只採用少數曲線點綴達到裝飾效果。他的建築具有功能和裝飾高度吻合的特點,與外型奇特,但功能性不是很好的高蒂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
約瑟夫·馬瑞亞·奧布里奇(Josef Maria Olbrich , 1867-1908
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被譽為「德國現代設計之父」;
貝倫斯的功能主義傾向和採用簡單幾何形態的設計主張都使其有意識地擺脫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的束縛,朝著現代主義設計的方向發展。1907年,貝倫斯與其他十位成員,連同12家公司一起,創立了「德國工業聯盟」
1907年,貝倫斯作為德國通用電器公司(AEG)的藝術 顧問,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工業產品設計師;
從1907年至1912年,貝倫斯有了一些學生和助手,其中便有日後成為包豪斯第一位領導者的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西班牙「新藝術」
西班牙的新藝術運動將自然主義風格發揮到了極致,是新藝術運動最為極端的發展。
安東尼·高蒂(Antoni Gaudí,1852-1926
高蒂以其獨一無二的風格和高度個性化的設計聞名於世,他的建築作品具有強烈的有機特徵,其中充滿傳奇般的神秘色彩和圖案,體現了其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凡是看過他的作品的人,無論是從書籍還是實物,便再也不會忘記。
高蒂在設計史上的地位可以比擬同是西班牙人的立體派畫家畢加索和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
小結
以手工對抗機器,以藝術對抗工業,新藝術運動大師們的主張和實踐,在整個世界都在歡呼工業革命的成就的19、20世紀,註定是悲劇性的;但作為一種藝術風格來說,憑著熱情和信念,藝術家們在短時間內創作了大量的新藝術作品,致使新藝術風格在世紀之交的歐美一時成為一種風靡的時尚,它的影響也不斷在整個20世紀的裝飾藝術上回響,它無疑又是成功的。
第四節 「裝飾藝術」運動 (Art Deco
裝飾藝術運動的起源與主要特徵
裝飾藝術運動是一次出現在1925至1939年間的國際性的設計運動,影響到眾多設計門類,諸如建築、室內設計、工業設計,以及包括繪畫、形象藝術、時裝、電影等在內的視覺藝術。
在某種意義上,這次運動並不是代表一種統一的設計風格,而是20世紀初許多不同的風格和運動,包括新古典主義、構成主義、立體主義、現代主義、包豪斯、新藝術運動的一次綜合。它在二十年代繁榮的歐洲達到頂峰,並於整個三十年代在美國繼續蓬勃發展。
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對於現代化和工業化形式的斷然否定態度。而19世紀上半葉的歐洲及美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迴避是不可能的,不如去適應它。機械形式及現代特徵總是給人一種機器般的冷冰冰的感覺,採用一些新的裝飾可以使它們變得更加自然和華貴,讓人容易接受,而成為一種新的探索途徑。裝飾藝術運動應運而生。
在1900年的國際展覽會以後,許多法國藝術家成立了形式上的集合——裝飾藝術家團體。創立者包括吉馬德等人,這些藝術家從整體上深深地影響了裝飾藝術的原則。這個團體的目的在於顯示法國裝飾藝術的領導性地位和國際性的影響。他們組織了1925年的現代工業藝術與裝飾藝術的國際展覽會。這是裝飾藝術運動名稱的由來。
主要特徵
總的來說,裝飾藝術運動的風格非常特殊,它既有歷史的一面,又有發展的一面;在歷史感中滲入現代因素,而在現代感中又有傳統的根基,這種博採眾長的兼容和發展使裝飾藝術運動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面貌。
形式上廣泛借鑒
一方面,裝飾藝術的形式特徵主要表現在裝飾藝術的結構以數學幾何形狀為基礎。它被廣泛認為是來源於埃及藝術華貴的裝飾特徵、非洲原始部落的面具、木雕等原始藝術及古代印第安人的文化。
另一方面,一個同時進行的運動是流線型設計。流線型設計受出現於航空、發射學和其它要求高速度的領域的現代空氣動力學設計的影響。這種有吸引力的形式的產生是裝飾運動科學地應用空氣動力學的原則的結果,它將流線型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其它有作用的物體,象汽車。甚至被用來設計一些普通的靜態物體,象收音機、削筆刀和冰箱等。
舞台藝術的影響
20世紀初期,舞蹈,特別是芭蕾舞開始出現了重大變革,作為芭蕾舞中心之一的俄國已經有了一些變革。俄國芭蕾舞團出國演出,把這種改革的影響帶到西方國家。而另一方面,巴黎的開放風氣又進一步加深芭蕾舞的變革,反映到音樂、舞蹈編導、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等各個方面,導致新的設計風格的出現。
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特徵和富裕、喜慶、現代的風格特徵
與前兩次運動排斥機械色彩不同的是,裝飾藝術特別重視強烈的原始和金屬色彩,其中包括鮮紅、鮮黃、鮮藍、桔紅和金屬色系列,包括古銅、金、銀等色彩。
隨之而來的20、30年代又是歐洲、美國經濟均非常繁榮的時期,裝飾藝術風格帶有一種富裕的、喜慶的特徵,適合「現代」的語境。
各國裝飾藝術運動及代表人物
1、法國裝飾藝術運動
法國是裝飾藝術風格的發源地,巴黎是這場運動的中心。1925年的法國裝飾藝術展覽會成為裝飾藝術運動的開端,並影響到世界各國。
幾乎所有的現代設計運動在法國都集中體現在豪華的、奢侈的產品設計上,這也正反映出法國設計的特色——非民主化的、資產階級的、精英主義的。
2、美國裝飾藝術運動
豪華、壯麗、幽默、輕松是美國當時的文化特徵,代表的是美國通俗文化的力量。
裝飾藝術運動在法國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傢具、陶瓷、玻璃器皿、書籍插圖、首飾及商業海報、繪畫上,在建築上則比較少;而美國在一戰後,國力鼎盛,建築業發達。美國的裝飾藝術運動比較集中在建築設計和相關的室內設計、傢具設計、家居用品設計,以及依附於建築的雕塑、壁畫等方面,可以說是建築引導的設計運動,講究恢宏的氣派,並夾雜了美國大眾藝術、通俗文化的一些因素,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貌。
美國賦予裝飾藝術風格的最重要因素是其民主化的特徵,這與法國比較集中於豪華、奢侈的消費用品的設計重點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具體的形式特徵來看,無論是上演百老匯歌舞還是好萊塢的電影,劇院的設計都有明顯的對古埃及、瑪雅和阿茲台克文化及中國古典文化設計特徵的愛好。
好萊塢風格(Hollywood Style)
好萊塢風格是裝飾藝術運動中美國的一個延伸與發展,是美國人對於國際設計的一個非常特別的貢獻。這種風格原來是針對電影院的設計,之後,受到好萊塢電影布景和時尚的啟示,好萊塢風格隨處可見,從百老匯的豪華表演廳到室內裝飾和摩天大樓,很快就成為一種典型的美國風格,隨著好萊塢電影的不斷風靡,傳遍北美,甚至歐洲,影響到建築、室內設計、傢具設計和平面設計的風格。
3、英國裝飾藝術運動
英國是最早進行設計探索的國家。早在1960年代前後產生於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對世界各國產生了重大沖擊和影響,但遺憾的是,英國之後似乎完全退縮到復古主義之中,仍然沉溺於對17世紀傳統風格的借鑒,對於世界各國進行的新設計的探索無動於衷。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工業化風格和裝飾藝術風格的影響下,英國的設計才開始出現了變革。
三、小結
裝飾藝術運動設法將豪華、奢侈的手工藝製作和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工業化特徵合二為一,這種折衷立場以及以直線、幾何形態為主的風格特徵為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裝飾藝術風格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普及。
裝飾藝術運動在裝飾和設計手法上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的重要資料,從材料的運用、裝飾動機的廣泛來源、產品的表面處理技術,到它對於東方和西方的結合、人情化和機械化的結合的嘗試,它還與20世紀80年代後現代主義風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第五節 現代主義設計的萌起
一、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國家工業技術發展迅速,但工業化發展並沒有必然帶來設計水平的提高。新產品如何設計、新出現的都市如何規劃建造、新出現的公共媒介如何進行有效的視覺傳達等等,都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所進行的設計探索由於它們的中心始終還是想逃避工業化生產和現代文明,或是想回到中世紀的手工業,或是試圖從其它原始或外來文化尋求出路,或是沒有意識到大眾化的發展趨勢,仍然為少數的貴族階層服務。因此,必須有新的設計方法出現,來解決新的問題,為現代社會服務。現代主義設計應運而生。
1、現代主義設計的觀念定義
民主主義
精英主義
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
2 現代主義設計的形式特徵
1)以功能主義為中心
2)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
六面建築
玻璃幕牆
標准化原則
反裝飾主義立場
中性色彩計劃
3)重視整體設計規劃
4)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
現代主義設計的先驅
從這些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成就體會現代主義設計。
1、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1965)
勒·科布西耶是瑞士出生的建築師、設計師、作家和畫家,他以對現代建築的貢獻聞名於世。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於30歲左右成為法國公民。
雖然勒·科布西耶的大量作品和觀點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因此也引起不少的爭論,但他仍然是現代主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對於現代設計帶來很重要的影響。
重要經歷及設計思想
柯布西耶出生於瑞士西北靠近法國邊界的小鎮,這個小鎮曾經在18世紀被大火完全燒毀,以後重新規劃了單純得近乎單調的、幾何式的、棋盤式的布局,對他有相當的影響,1907年先後到布達佩斯和巴黎學習建築;
曾在德國貝倫斯設計事務所工作,在那裡遇到格羅皮烏斯和米斯;
後又到希臘和土耳其周遊,參觀探訪古代建築和民間建築;
1917年,發表《走向新建築》,激烈否定十九世紀以來的因循守舊的建築觀點、復古主義的建築風格,歌頌現代工業的成就,宣稱設計和寫作一樣,應該建立在科學和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規中。由此看出柯布西耶的理性主義立場;
1926年 「新建築五點」
底層架空
屋頂花園
自由平面
橫向的長窗
自由立面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1967-1959)
是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在他超過70年的建築師生涯(從1887年到1959年)中,不僅設計了一系列具有個人風格的高質量作品,還影響了整個美國建築的進程。直到今天,他可能還是美國最著名的建築師。
重要經歷及設計思想
曾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學習土木建築,但不感興趣;
後在芝加哥當建築繪圖員,不久進入沙里文的建築事務所,受沙里文現代主義和功能主義思想影響很大。
將其喜歡的日本建築風格與沙里文的功能主義建築結合;
將沙里文的「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發展為「形式與功能是一回事」(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
1892年離開沙里文事務所,開始自己長達72年的獨立設計生涯。
賴特對他的有機建築觀念提出六個原則
1、 簡練應該是藝術性的檢驗標准;
2、 建築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
3、 建築應該與它的環境協調;
4、 建築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境一致;
5、 建築材料本質的表達;
6、 建築中精神的統一和完整性。
總的來說,賴特的設計採用了大量的基本幾何圖形,比如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在總體上採用網格的方陣方式,加上各種抽象的細部處理,總是具有特殊的裝飾效果。他設計上的一個很強烈的特點是努力在自己的設計和周圍的自然環境中找尋一種和諧的因素,設法使設計達到與自然的融合關系,成為自然環境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取得和諧。
日本風格的借鑒、幾何圖形的使用、建築與環境融合
、阿爾瓦·阿圖Hugo Alvar Henrik Aalto (1898—1976)
阿圖是芬蘭建築師和設計師,因為他的傑出設計才能和對於現代設計的深厚影響,在斯堪地納維亞國家有時被稱為「現代主義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建築、傢具、紡織品設計。
這位芬蘭的設計大師在象一般現代主義設計師強調功能性、民主化的同時,還探索一條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滿足重視人的心理需求的設計方向,提出了有機功能主義的原則,把現代主義的單調面貌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定了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獨特的現代主義形式,對世界設計影響很大。
小結
從許多方面來看,阿圖的設計具有輕松感、流暢感、劇烈、耐性,與通常具有冷漠、非人情化、高度理性特徵的其他現代主義先驅的設計成為鮮明的對照。阿圖不是僅僅簡單地創造一個非人格化的、非人情化的人造環境,而是一生都在尋求建築與設計中適應現代世界的協調特徵,尋求一種人情化的趨向。為了使他的設計具有人情味道,阿圖最熱衷於使用木料,並通常採用復雜的木結構,因為他認為木料本身具有與人相似的地方——自然性的、溫情的。
阿圖最重要的作用也在於他對於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現代設計風格的影響:
一方面他是現代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吸收了現代設計的新材料,如鋼管、水泥、平板玻璃等,及現代的建築手法,如部件的拼合組裝、玻璃幕牆結構等為自己的設計所用;
另一方面他保留了地區性、民族性的特點,廣泛採用自然材料,尤其是木材料,講究材料達的人情味,並採用有機外型,認為設計的個體與整體是互相聯系的,椅子與牆面、牆面與建築結構、建築與環境,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改變了德國現代主義的單調的、非人情化的風格,建立了既是現代的、又是民族的新有機功能主義風格,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所謂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是與阿圖的貢獻直接相關的。
C. 如何選購大理石
選購方法:根據用途選購,根據外觀選購,根據質量選購,判別真假選購,根據大理石光澤選購。
1、根據用途選購
根據品類的不同,大理石的紋理風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簡約清晰,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不規則蜿蜒,有的則是規格線狀。紋理少、細且清晰的大理石比較百搭,可以適用於多種風格,對裝修面積的要求也不高。
而紋理繁復、色彩厚重的大理石,對空間面積和搭配的要求比較高。一些石材還可以是山水型、雲霧型、圖案型、雪花型等抽象效果,這類大理石更適合用在背景牆。
2、根據外觀選購
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將大理石板平放在地面上,站在距離大理石板材1m處觀察看不見的缺陷認為沒有缺陷;站在距板材1m處可見而在1.5m處不明顯的缺陷為無明顯缺陷;站在距板材1.5m處明顯見的缺陷認為有缺陷。具體觀察的缺陷有板材翹曲;板材表面上有無裂紋、砂眼、異色斑點、污點及凹陷現象存在。
若判定沒有以上幾種缺陷則板材為優等品;如果以上各項缺陷不明顯同時也沒有明顯的缺棱掉角,那麼可以認定這塊板材為一級品;如果有那幾項缺陷但又不影響使用,並且板材正面只有1處長不大於8mm,寬不大於3mm缺棱或長、寬都不大於3mm掉角,則可判斷該板材為合格品。
優質大理石:
3、根據質量選購
用簡單的試驗方法來檢驗石材的質量好壞。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滴墨水,如墨水很快四處分散浸出,即表明石材內部顆粒松動或存在縫隙,石材質量不好。反之,若墨水滴在原地不動,則說明石材質地細密。
4、判別真假選購
食醋會與大理石反應生成醋酸鈣,因此將食醋滴在大理石上會導致石材表面產生變化,變得粗糙,由此可以看出是不是真正的大理石。但是由於醋酸本身酸性較弱,因此測試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消費者一時是看不出結果的,用稀鹽酸效果則比較明顯。
5、根據大理石光澤選購
大理石板材表面光澤度的高低會極大影響裝飾效果。一般來說優質大理石板材的拋光面應具有鏡面一樣的光澤,能清晰地映出景物,而劣質的大理石板材的拋光面就顯得粗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理石
D. 張學友的生平
張學友
張學友資料:
姓名: 張學友
英文名: [Jacky Cheung . Hok Yau Jacky]
花名:七仔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0日
星座: 巨蟹座
貫籍: 天津
生肖: 牛
身高: 1.76m
體重: 145磅
血型: B型
婚姻:已婚,妻子:羅美薇
性格: 開朗、樂觀
學歷: 中學預科
嗜好: 游泳、籃球、唱歌
語言: 廣東話 、英語、國語
初戀年齡:20歲
擇偶條件:可愛 、溫柔 、率直
家庭狀況:父母、兄長 、1妹 、 太太、2個女兒
尊敬的人:父母
第一份工作:香港貿易發展局工作
喜愛的運動:游泳
喜愛的電影 : 《 Shinning 》
喜愛的動物: 馬
喜愛的食物: 雪糕、皮蛋、豆腐、雞肉
討厭的食物: 牛肉
喜愛的顏色: 白色
喜愛的地方: 家
嚮往的國家: 中國
最難忘的事情: 獲全港 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 冠軍
當時參賽歌曲: 大地恩情
喜愛的歌星: Deep Purple 、 Barry Manilow、譚詠麟
喜歡演員:周潤發、勞勃狄尼洛
平常喜好:看電視
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科幻影集
印象深刻的電視劇:X—FILE
最愛的電影類型:愛情和科幻的
最想合作的中外歌手:Elton John
最想嘗試的表演方式:自由一點那種
對事業的自我期許:再做好一點吧
常閱讀的書籍類型:佛書
對自己最有幫助的一本書:太多了,不能挑一本
座右銘:對人隨緣,對事隨心
難忘的人生階段:難過的時間
自我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好」人
請寫一句鼓勵的話:努力吧!
保持年輕的秘方:年輕的心,好的體魄
最想感謝的人:媽媽和爸爸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被媽媽打到拖把棍了都斷了。
喜歡到的地方:屋企(家裡)
喜愛的穿著方式:隨便
最喜愛的國家:每一國家均有一些可取
最喜愛的城市:東京
最想去的旅遊地點:東歐
喜愛的口味:甜
尊敬人物:父,母
簡介:
1985 : @港台「最有前途新人獎」, 並首年得到各頒獎典禮的金曲獎
1987 : 憑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1990 : 憑電影「笑傲江湖」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1994 : 獲得美國Billboard頒獎典禮「最受歡迎亞洲藝人大獎」
1995/6 : 連續兩年獲得蒙地卡羅世界音樂頒獎典禮「最高銷量華人歌手」
1997 : 創立創意音樂劇「雪狼湖」
1998 : 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1999 : 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2002 : 憑電影「男人四十」獲得第四屈印度新德里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1991-2005 : 十多年間不斷得到亞洲各地頒獎典禮的重要獎項, 包括:金曲金獎、唱片銷量大獎、歌手、成就大獎、榮譽貢獻獎項……等等。
歷年專輯列表:
1985 << 遙遠的她AMORU>>
1986 <<情無四歸>> <<相愛>>
1987 <<初吻/炸彈>> <<我心深處>>
<<張學友87演唱會>>
1988 <<意亂情迷>> <<昨夜夢魂中>>
1989 <<給我親愛的>> <<絲絲記憶情歌精選>>
<<只願一生愛一人>>
1990 <<似曾相識>> <<夢中的你>>
1991 <<情不禁>> <<一顆不變心>>
<<愛你多一些精選>> <<張愛友91演唱會>>
1992 <<真情流露>> <<愛火花>>
1993 <<吻別>> <<我與你>>
<<等你等到我心痛張學友精選>> <<祝福>>
1994 <<學與友93演唱會>> <<餓狼傳說>> <<偷心>>
<<這個冬天不太冷>>
1995 <<三年兩語>> <<擁有>> <<過敏世界>>
<<真愛新曲+精選>> <<一生跟你走作品集>>
1996 <<情書>>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張學友95演唱會>> <<情緣十載>>
<<愛與交響曲>> <<忘記你我做不到>>
1997 <<不老的傳說>> <<雪狼湖>>
<<想和你去吹吹風>>
1998 <<釋放自己>> <<不後悔>>
2002 <<他在那裡>>
2003 <<張學友音樂之旅Live演唱會>>
2003 <<張學友 4in1 珍藏集>>
2004 <<Life is Like A Dream>>
2004 <<活出生命 Live 演唱會>>
2005 <<創意音樂劇 雪狼湖>>
2007 <<在你身邊>>
(一)一千個傷心的理由———「苦」是音樂的里程
苦,是人生的歷練。最招人疼的往往是受苦的人、苦而奮發的人。
張學友高中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香港貿易發展局和國泰航空公司。由於不滿小職員的單調生活,學友感到失落和惆悵。1984年他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余歌唱大賽」,憑一曲《大地恩情》,由一萬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寶麗金唱片公司對張學友的歌藝欣賞非常,與之簽約為旗下歌手,全力推薦這位樂壇明日之星。從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SMILE/微笑》開始,張學友開始了他的星路歷程。8個月後,他再次推出專輯《AMOUR/遙遠的她》,而且備受好評。
但是,學友的出道卻有那麼一點點生不逢時。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譚詠麟和張國榮「殺」得不可開交的時期。張學友的唱功不是不精湛,聲線也不是不迷人,可是在譚詠麟、張國榮兩顆巨星的掩映下,任他再出色,也耀不到你的眼睛。曾幾何時,張學友也一度低迷,愛上酗酒,留連夜店,惹事生非。1988年更因一些負面新聞形象大損,在出席某活動時竟然一出場就噓聲四起。後來,學友再次奮發圖強,為了轉變對自己極為不利的處境,他努力戒酒,調整心態從頭再來,之後才逐漸火起來。在這個存在著眾多靠臉蛋、靠耍酷、靠賣弄噱頭、靠炒作的青春偶像的圈子裡,他只是靠他的歌聲證實他的實力。我們不能稱他為青春偶像,因為他有著青春偶像們所不具備的演唱實力。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再青春,他曾經被台下的觀眾高呼「退休」。一路走來,就如同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主人翁尤利西斯的長途回鄉之旅,充滿了挑戰與艱辛。張學友憑著他的毅力披荊斬棘,成就了這一段光輝的旅程。但是,其中的滋味,也只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二)一顆不變心———「淡」是樂觀態度
執著與恆久最有資格與愛相依。
面對事業的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張學友似乎看得很通透。他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用淡然的態度處之。在經歷過的日子裡,他一直在積累著過去,思考著未來,尋找著生活的意義。家人的支持和責難,朋友的鼓勵和傷害,歌迷的留下及離去,公司的吹捧和忽視,大眾的喜愛和厭惡,上天的眷顧和唾棄……成就了今天的學友。他把自己比作一隻將要破繭而出的飛蛾,他說:「今天的我不怕面對失敗,因為我知道他日我必定會成功。我若手握成功,不會感到驕傲,因為我知道它將挫敗我。」「今天我不怕面對黑暗和未知的將來,因為我知道我將從它身上學習到更多,從而帶我到更新更遼闊的空間。我知道最終我將像飛蛾般,撲向光明,進入永恆,那又何懼,我並不孤獨。因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某一刻,我曾和你同在,感謝你教給我的!」
經歷了迷失的階段,張學友的收獲不只在名利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磨練。現在的張學友只是堅持唱好他的歌。對於他的事業,他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唱到70歲!
(三)天下第一流———「甜」是收獲的心情
成功是你的,收獲是我們的。
雖然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的。從1984年出道至今,張學友已經推出了數十張專輯,從1985年的《月亮灣》、《情已逝》到2000年的《當我想起你》、《一生一火花》,他以他那富有磁性的歌聲伴隨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他的《吻別》,《情網》,《忘記你我做不到》等都是我們朗朗上口的經典歌曲。所以有人說:「只要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只要有愛情,就有張學友的歌聲陪伴你。」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張學友用他至真至情的聲音和爐火純青的手法演繹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情歌。張學友將他生命中所有的起伏跌宕,都化成了穿透人心的音樂力量,在人們心中熊熊燃燒。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以他濃烈的聲音激情擁抱群眾,他的歌總是從感覺到內心一氣呵成,給聽眾帶來心靈的震撼。盡管學友的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但是他淋漓盡致的表現功力總是能夠把每一首情歌的獨特風格表現出來。張學友以其最擅長而又極富感染力的唱腔,將《吻別》、《等你等到我心痛》、《情網》等歌曲仿若懺悔般深刻的傷痛及無奈,一波又一波地推進聽者的心中,成為多少人深夜裡的拭淚毛巾。對於《夕陽醉了》、《想和你去吹吹風》、《祝福》這些內斂中帶著極致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的歌曲,學友運用其渾厚深刻的嗓音,完全真實地呈現了歌曲中蘊涵的熾熱的感情。而在演繹像《頭發亂了》、《餓狼傳說》這樣的快歌時,張學友用他輕快奔放熱烈的演唱方式,配合歌曲的氣勢澎湃的節奏,也讓人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四)頭發亂了———「辣」的舞台風范
不管是歌藝還是舞台表演,張學友都一直在努力著。在商業社會中藝人需要練就的,他都去努力,比如跳舞。回顧張學友過去的十幾年,我們會發現以前他只會站著「乾唱」,而漸漸地比較會跳舞,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製造舞台氣氛、很好地與觀眾溝通了。為了學好跳舞,他曾經專門請來老師為他編舞。
對於演唱會,他認為最難控制的是現場氣氛,但是學友的努力是成功的。現在他在演唱會上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能引起聽眾的熱烈回應。這次的世界巡迴演唱會,除了近乎完美的舞台燈光、音響、舞台效果,張學友華麗的舞步也是整場舞台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整場演唱會的一個亮點。不論是爵士舞、現代舞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印度舞,張學友瀟灑的舞步都讓在場的觀眾大吃一驚。對椅子、水瓶等新鮮道具的應用也讓人感覺到了動感勁舞中的新穎編排。現場張學友每一次不經意的扭腰、提臀、擺胯,都會令在場的歌迷們尖叫不已。張學友一連串全情投入的勁辣熱舞使整個舞台動感十足,也讓台上的他更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熱烈與妖媚。四十男人,不易呀?
(五)不想這是場戲———「電」是心靈的觸動
雖然演戲不是學友的老本行,但是作為一名藝員,張學友還是有不少「觸電」的經歷。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全情投入地演好每一部戲。1986年張學友接拍了第一部影片《霹靂大喇叭》。劇中張學友的戲分雖然不多,但他揮灑自如的表演,給歌迷、影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在第二部影片《痴心的我》中,張學友就擔任了主角,其中也有出色的表演。由於學友憨厚老實的長相,再加上他的笑容和眼神中總是帶著一絲單純與靦腆,之後喜劇戲約不斷。他又先後接拍了《天賜良緣》、《八星報喜》、《意亂情迷》等一些比較賣座的喜劇片。1988年,張學友在電影《旺角卡門》中改變了戲路,飾演一個不務正業的「爛仔」。張學友投入、出色的演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導演楊帆評價他說:「演戲很投入,人聰明,導演要求的表情都能做好,是個極有魅力的年輕演員。」憑借在《旺角卡門》中的精彩表現,張學友贏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殊榮。
人到中年,張學友接拍了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雖然聲名顯赫的張學友無法完全感受到小人物林耀國在生活中的種種心態,但是跨入不惑之年的張學友和林耀國多少有些共同的感慨和疑惑,他把林耀國內心的復雜和心中的悲涼表達了出來。張學友的表演很細致,他常常含著背半望著地走,他不刻意壓低聲線不刻意扮老成,但是他演出了四十歲男人的情懷,那是神似,而不僅僅是形似。在劇中,張學友不像以往那樣是一個搞笑的角色,他表現得中規中矩,但是他把在歲月和現實面前有著太多疑問太多執著太多不甘心的林耀國的微妙感情詮釋了出來———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六)愛是永恆———「情」是不變的主題
1996年,當張學友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他拉著羅美薇的手步進了結婚的禮堂,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愛情馬拉松。在四大天王紅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張學友是唯一一位讓女友曝光,也是第一位開花結果的人。張學友是一個對事業負責,也對愛情負責的藝人。要知道,在演藝圈中,想要歌迷和女友都很好地照顧到,不是一件容易把握的事情。難得的是,他們的戀情早已經眾所周知,而學友的事業也在穩定中發展。他們兩個,郎有情,妹有意,而且從來不鬧緋聞。他們雙方彼此對對方的認定,使得學友情場得意,演藝事業更是意氣風發。僅從這一點來看,不難看出張學友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男人。他最可愛的一點,就是他用情很深也很真,他和羅美薇的愛情即是佐證。
張學友和羅美薇在合作電影《痴心的我》時墜入情網。交往初期,張學友還沒有走紅。個性溫婉的羅美薇陪著他走過了那一段人生的低谷。當他在歌壇不如意、常常酗酒澆愁的時候,美薇依然在他的身邊,不斷地安慰他,鼓勵他,讓他重拾自信,重新在歌壇上站立起來。回想起那段日子,學友說:「在我最潦倒的時候,我看到了美薇對我的愛。」
張學友和羅美薇的戀愛過程,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了甜蜜、爭吵,直到現在的平淡。他們的愛情冷暖,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結了婚以後,學友和美薇的婚姻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圍繞著柴米油鹽。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平淡中品出它的味道。張學友說自己是一個專一的人,看他和羅美薇走過的這段愛情歷程,我想沒有人會懷疑它的真實性。
(七)每天愛你多一些———「慈」是父親的心
張學友有了個寶貝女兒,人們對他在歌壇的要求似乎也在一夜間放得寬松。歌迷不會再當真去責怪一個可愛女孩的爸爸不求上進。當然,在張學友的眼裡,家庭可能確實比事業還要重要,他喜歡家庭給他帶來的安全感。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飯,天南地北地、無憂無慮地神聊是他的一個很大的夢想。所以現在的學友是有女萬事足,為了妻子和愛女,這兩年他也低調了很多。每次一提起他的寶貝女兒瑤華,他都會笑得合不攏嘴,一副慈父的模樣。為了讓愛女住得舒適,學友還將淺水灣的舊居重新布置,全部傢具換新,一切事務交給掌管財政大權的老婆大人親手包辦。雖然很忙,但是學友總是希望有時間留在家裡陪女兒,替她拍照、量高。
看來,現在的張學友已經完全投入到父親的角色,這倒確實讓人欣賞。我們希望歌神多點時間放在音樂上,同時也喜歡看到他多一份心思放在女兒身上,這還真是一對矛盾。
(八)走過1999———「懸」的感覺讓歌迷好怕
張學友在2000年出過一張專輯《走過1999》,唱著「世紀末情歌」,仍走大眾化路線,但專輯並未給人留下太深印象。隨後女兒降生,歌神似乎從歌壇銷聲匿跡了,彷彿真的躲進了家庭的小天地,知足地過起三人世界生活了。歌迷們失落地開始指其「不求上進」。再加上張學友近年來一直備受鼻敏感症困擾,病情更有惡化跡象,嚴重影響他唱歌時的聲線。在當時的一場「拉闊音樂會」上,曾罕有地失准,在唱《捉迷藏》時,竟唱不到高音部分,且有走音情況出現。唱《她來聽我的演唱會》時,學友唱了一會突然唱不出聲,一度停下來並要求重唱。————張學友魅力指數急劇下跌,其藝途幾乎命懸一線。
要知道張學友十多年來以一把雄渾磁性的嗓子享譽樂壇,大鼻子出了毛病可不是小事!為了不致惡化,學友自受鼻敏感困擾後,已刻意減少工作量,除了唱片減產,上台表演次數也大大減少。
學友曾請觀眾不要嫌棄他失准,他說:「我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的,沒辦法!」雖然學友說來態度輕松,但卻令人感慨。觀眾反應仍極之熱烈,頻頻鼓掌大力支持。好在他終於挺過來了,2002世界巡演,一氣呵成將有十多場個唱,張學友給足了專業精神,歌神大旗終究沒有倒下。
(九)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夢」與尊嚴在延伸
有夢的人是停不住的。張學友並沒有打算安度中年,他還想自組公司,還想為別的歌手製作專輯,還想為女兒寫歌,他要與女兒一起唱歌,他要唱到70歲。一個男人堅強地續寫著他的夢想與尊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友的歌也逐漸變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從當年激情澎湃地高唱《情網》、《吻別》的張學友,我們聽到了年輕人所特有的傷情與堅持。到現在他的《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我們卻發現他明顯多了些成熟與內斂,那已經是一種在濃濃的悲傷上面蒙著一層輕紗似的情歌了。它已經有了明顯的屬於張學友的淡然————即使是無奈的結果,也不會有太多的外露的悲痛,有的只是難舍的輕輕的感慨。但是,不管學友的歌怎麼變化,自由地投入感情去唱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很多歌曲都因為他出神入化的演繹而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十)祝福———「友」是朋友間的愛
張學友生性坦率厚直、樂於助人,圈中好友甚多。像梁朝偉、梅艷芳、肥肥、庾澄慶等等,他們相識多年,彼此之間也有著深厚、真摯的友情。
張學友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上都堪稱娛樂圈中的楷模,一直備受稱贊。他的好友庾澄慶就曾經公開表示要向學友學習「持家之道」。同是實力派歌手,蘇永康對於學友稱贊有嘉:「我不敢跟張學友相提並論,他是歌神。差不多的背景是:我們都是以唱歌為主的歌手,不必要的花邊新聞比較少。我們都承認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家庭,但是有一點我非常嫉妒和羨慕他:他已經有孩子了,而我還在努力當中。我很敬佩他,他的很多言行舉止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比如他覺得對歌手來說最重要的是音樂,我非常認同。」對於學友的歌藝,連譚詠麟有這樣的評價:「雖然沒有青春的年紀和偶像的面孔,但是他是實力派的歌手。他的音色、資質、潛力和性情都不是如青花般的,燦爛過了就凋謝,他會像細水長流,無休無止地在歌迷心中逐漸加重分量。」
5年沒有露面的張學友此次名為「好久不見」的得出巡演手管不小。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揭開序幕,除了內地的20多個城市外,還將走遍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國家,誓要唱演2007年的52個周末,並且發行了全新專輯《在你身邊》
E. 鋼琴品牌哪個性價比高
長江鋼琴性價比高。
很多父母在購買鋼琴的時候盲目崇尚洋貨,覺得進口的一定要比國產的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現在市面上的鋼琴品牌良莠不齊,有些進口牌子的鋼琴根本不如國產的品質好,還有一些洗澡琴,明明是國產的,非要拉到國外轉一圈再到國內來銷售,只是為賣一個更高的價格。而且現在國產鋼琴的技術越來越好,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就拿長江鋼琴來說,就是一個世界級的國產品牌鋼琴,它是柏斯音樂集團自主研發的品牌,柏斯音樂集團經過多年的發現,已位居「全球樂器與音響製品行業225強」第11位,「全球樂器零售商排名」第7位,世界鋼琴製造企業前3強的行業領先地位,並被商務部、中宣部、工信部等23家組織機構聯合授予「中國誠信典範」榮譽和「誠信之璽」獎杯。
為了弘揚民族品牌,打造民族精品,柏斯音樂集團於2009年創立並注冊了「長江」牌商標,該品牌融合了日本規模化生產技術和德國傳統製造技術,在現有鋼琴製造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升級,對鋼琴選材、設計和生產技術、工序等方面進行嚴格要求和管控,最終發展成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
長江鋼琴的品質完全不輸歐洲進口名牌鋼琴,同時柏斯音樂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鋼琴木材供應鏈,擁有阿拉斯加原始300年森林所有權,所用木料,佔有上游優勢,音板與鍵盤的木料都是最精良的。一些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提起長江鋼琴都是贊不絕口,由此可見,長江鋼琴的品質也是被大家普遍認可的。
鋼琴的價格:
通常來說,國外品牌原裝進口大部分為5W左右及以上;國外品牌國內組裝大約2W左右及以上;國內品牌大約1W5左右及以上。
鋼琴的價格是放開的,暴利和賠本都由廠家和商家確定,這就給購琴者帶來了麻煩。於是「砍價」盛行,似乎「砍」下來幾千元就不會吃虧了。其實可以想想「砍」 下來幾千還肯賣給你,有的廠生產的國際名牌大型立式琴才賣1.5萬元,有的琴只是木匠活做得不錯,但竟然賣1.8萬乃至更高,這其中 必定有詐。
F. 鋼琴選購
...2W到4W還不貴啊,你這個價位完全可以買一台專業的鋼琴了,你可以選一下卡瓦伊或者雅馬哈,這兩款在中國來說還是做的比較不錯的,區別就是區別在專業跟品牌的問題,但是質量都完全可以放心,都相當不錯。另一個就是價格,卡瓦伊性價比要比雅馬哈高。
下面我幫你分析一下,卡哇伊跟雅馬哈,
雅馬哈亞洲知名品牌,它的產品質量相當不錯,音色也還好,但是不夠專業,它的鍵盤比較軟比較適合剛開始學琴的學生,但是這種軟鍵存在一個缺點就是當小孩子適應了這種軟鍵之後,當去比賽的時候一般的鋼琴的琴鍵是比較重的,這樣在鋼琴琴鍵的力度上小孩子可能就要吃虧了,不知道您是否了解過雅馬哈,雅馬哈最早研究的是口風琴,所以專業方面他還是有點欠缺的,另一個就是第一次聽到雅馬哈絕大部分人想到的並不是它的鋼琴,估計80%的人會想到的是他的摩托車,其實雅馬哈的產品有很多,還有音響,架子鼓,吉他,電子琴他們的產品服務就是大眾化什麼也造,再一個就是雅馬哈廣告做的好,為什麼雅馬哈的產品比較貴呢?因為他需要高的價格來付廣告費。
但是雅馬哈的產品質量確實不錯
下面跟你解析一下卡瓦伊,卡瓦伊專業製造鋼琴,他們只造鋼琴,到現在有82年的歷史了,只要是專業學過鋼琴的都知道卡瓦伊鋼琴,卡瓦伊是為專業學鋼琴的量身訂做,無論他的材質,還是音色都已經趨於完美,82的研究,82年的探索使他們對鋼琴的了解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國際鋼琴大賽,比如說肖邦國際大賽,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他們的第一第二名都是選擇卡瓦伊,之所以鋼琴比賽都用他們的琴是因為,他們的琴鍵要比一般的鋼琴重0.5克,所以完全適合不同場合的鋼琴比賽,2009年國家大劇院引購了17台卡瓦伊鋼琴,價值都在100W以上,其它的國內各大藝術院校也都在使用卡瓦伊。
鋼琴的配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位相當於人類的心臟,這個叫做擊玄機,大部分鋼琴擊玄機中的頂針都採用塑料去製作(因為這個頂針是支撐榔頭去敲擊琴弦的,屬於磨損物件),但是卡瓦伊卻申請了專利去用ABS樹脂製造,這是任何鋼琴都不能用的材料,所以不管是國產琴還是雅馬哈,頂針只能用塑料去製作。正常的塑料頂針的鋼琴壽命是20.30年,而卡哇伊可以用50.60年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現在國內生產的雅馬哈是在蕭山,他們成本很高,因為他們聘請日本人自己管理,成本很高,而卡哇伊,確實引進日本技術,中國自己人製造,出場由日本人自己去檢驗,成本上就降低了,這也是雅馬哈價格貴,而卡瓦伊價格便宜的原因之一,卡瓦伊從不做廣告,把剩下的廣告費返回給消費者,這是卡瓦伊價格優惠的原因之二,
現在中國現在有兩大卡瓦伊生產基地,一個是在北京跟星海合作,另一個就是跟香港柏斯合作的湖北宜昌,北京卡瓦伊比較適合北方的天氣,因為跟星海合作所以借星海的名氣,北京卡瓦伊價位稍高一些,北京卡瓦伊稱為NK系列
湖北宜昌卡瓦伊,有心人士去查看中國地圖的話應該可以發現,宜昌卡瓦伊是在中國的中心,所以宜昌卡瓦伊適合全國各地的使用,並不是說北京卡瓦伊不好,而是說北京卡瓦伊不太適合南方的天氣,是因為他們的木材決定的,宜昌佔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這也就是宜昌卡瓦伊比北京卡瓦伊價格略微便宜的原因,
中國卡瓦伊跟日本原裝進口的音色已經相差無幾了,材質,音色,售後服務都已經形成了一個規范的系統
以上僅僅是給你一種提示,一個建議至於你自己要怎麼選擇,還是要看你了
呵呵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