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傢具家居 > 河南寧陵白蠟桿傢具

河南寧陵白蠟桿傢具

發布時間:2021-02-11 01:37:05

『壹』 河南商丘寧陵誰知道在那嗎

寧陵縣地處豫東平原,隸屬於商丘市,全縣轄10鄉4鎮、364個行政村,60萬人,總面積785.7平方公里,72萬畝耕地。
本縣黃河故堤橫穿東北部,地勢稍高。隴海鐵路以南地勢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兆河兩岸有沙丘分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
寧陵物華天寶,資源豐富,金頂謝花酥梨、花生、白蠟條(桿)譽為「寧陵三寶」。全縣常年糧食作物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被國家評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25萬畝,總產量達到1740萬公斤,被國家評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花生種植面積20萬畝,總產量達到6000萬公斤,位居全國油料百強縣第38位。白蠟條(桿)種植面積20萬畝,年產白蠟桿1000萬根、白蠟條1200萬公斤,被授予「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桿)生產基地」,以白蠟條(桿)為原料的工藝傢具獲國家林業部第一屆林產品博覽會銀獎。寧陵槐山羊板皮質地優良,被國家評為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縣,羊皮服裝革獲全國首屆星火博覽金獎。寧陵溫棚蔬菜享譽全國,為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是河南省最大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縣、溫棚黃瓜之鄉。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它色澤金黃,皮薄、質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稱,是上好的葯理和滋補果品。明孝宗年間曾被列為貢品。2005年底,全縣已發展酥梨24萬畝,年產酥梨2.5億公斤,年產值達到2億元。被國家質檢總局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寧陵有「中國酥梨之鄉」之美譽。
境內公路總里程27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5公里,有國道310線穿過,全長25公里,省道1條,全長21公里,縣鄉道全長233公里。橋梁25座,674延米,鄉公路晴雨暢通,311個行政村通汽車。北部有隴海鐵路23公里縣轄內設有三丈寺、寧陵縣、孔集3個站。

『貳』 寧陵縣的地理環境

寧陵地理坐標:經度:115.31°、緯度:34.44°。

寧陵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東與商丘市交界、西和睢縣毗連、南同柘城縣為鄰、北枕黃河故道與商丘市、民權縣相連。
寧陵縣東距商丘市37公里、徐州市170公里,西至開封市96公里、鄭州市182公里,南距南京市400公里、上海市700公里,是沿海地區西進、西部地區東引的橋梁和紐帶。 2014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89.9億元,同比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9.5億元,同比增長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5.4億元,同比增長1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529元,同比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47元,同比增長10.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1億元,同比增長15.3%;用電量達到9.87億度,同比增長1.2%;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8.9億元,較上年增加11.5億元,增長14.8%;各項貸款余額43.8億元,較上年增加15.1億元,增長52.4%,貸款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創造了存貸款總量、累放量和增幅率三項歷史之最。
2015年寧陵縣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經過努力取得一些大的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 寧陵縣盛產小麥、棉花、花生、玉米、大豆、白臘條桿等農特產品。花生同金頂謝花酥梨、白蠟條譽為「寧陵三寶」。全縣常年糧食作物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被國家評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25萬畝,總產量達到1740萬公斤,被國家評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花生種植面積20萬畝,總產量達到6000萬公斤,位居全國油料百強縣第38位。白蠟條種植面積20萬畝,年產白蠟桿1000萬根、白蠟條1200萬公斤,被授予「全國最大的白蠟條生產基地」,以白蠟條為原料的工藝傢具獲國家林業部第一屆林產品博覽會銀獎。
寧陵先後被定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繁育基地、全國油料百強縣、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桿)生產基地、全國唯一的優質酥梨基地、全國山羊板皮基地縣、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無公害果蔬十強縣、全省林業生態縣,是河南省遠近聞名的酥梨之鄉、溫棚黃瓜之鄉,並獲評「中國最具特色文化生態旅遊縣」。
金頂謝花酥梨、白蠟條(桿)、張弓酒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寧陵杠子饃」為明清朝廷御膳;「寧陵垛子羊肉」為全國風味名吃;「 張弓酒」源於商初,興於兩漢,東漢光武帝敕封「皇封」御酒 。「金頂謝花酥梨」已有700多年栽培歷史,明弘治年間封為貢品,1958年曾被作為禮品敬獻給毛澤東主席。
酥梨面積穩定在20萬畝,每年都會舉辦梨花節和酥梨採摘節,至2015年,已成功舉辦了12屆梨花節和9屆酥梨採摘節,依託萬畝梨園,寧陵縣著力「一人一景一文化」的旅遊格局,生態旅遊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寧陵縣形成以張弓酒業、福潤食品、金鑫麵粉、富堂製革、藍蝴蝶工藝、龍源紙業、馳野紡織、宇森木業、天瑞水泥等為代表的釀酒、食品、麵粉、皮革、工藝品、紙張、紡紗、木材加工等多元化的工業體系,並規劃了面積近17平方公里的工業集聚區。「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38°張弓酒1975年填補中國低度白酒空白,蟬聯全國白酒評比銀獎、國際博覽會金獎;張弓酒業年產曲酒5萬余噸,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國家二級計量單位、河南省一級先進企業,河南中華老字型大小。初步形成了復合肥、家居製造等主導產業。
寧陵縣產業集聚區位於城區以北區域,南連城區、北靠連雲港至新疆高速公路,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高速寧陵縣出口位於區內,南北向的國道220線(縣城至寧陵縣火車站所在地柳河鎮)穿區而過,連接起寧陵縣城區、柳河鎮,距隴海鐵路線上的寧陵縣火車站(現為三等客貨聯運站,全天共有25趟列車)、寧陵縣鐵路貨運場(寧陵縣火車站以西一公里處)、國道310線僅10公里,是全省首批180個產業集聚區之一。
2012年通過規劃修編,產業集聚區新增面積7.21平方公里,總規劃達到16.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 8平方公里。2012年以來,集聚區把農資化工和家居用品製造確定為主導產業招大引強、重點培育,已落地投資10億元以上復合肥企業5家、投資3億元以上的復合肥及鏈條企業7家,落地復合肥企業設計產能達到650萬噸,實現了從弱到強的聚變,到2015年產能將超過1000萬噸,形成全國最大的優質復合肥特色產業基地。
截至2014年6月30日,寧陵縣產業集聚區建成面積8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109家,從業人員4萬人。2013年,寧陵縣產業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億元、創稅收4.96億元,被評為全省「最具產業競爭力集聚區」。 寧陵縣按照「組團發展、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思路,實施「北移東擴、東向發展」戰略,走集約、融合、生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城區建設如火如荼。已建成新天地商住廣場、寧陵商貿城、龍鳳傢俱廣場、物資商城、清水河花園、市民廣場、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第二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重大市政工程項目,新修了永樂路、建設路、人民路、迎賓大道、萬壽路等重要城市街道,政治文化和商業文化「兩大」中心初步形成。
2012年,寧陵縣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市建成區不斷擴大。投資11億元實施了「兩院三館」、「一場四館」、「一校四站」、「一園四區」、「一氣四中心」等25個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了金色華府、法姬娜、清華銘居等27個商住小區,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
安裝改造城區路燈2000盞,消除了夜晚光照盲區,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完善修編,完成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舊城改造規劃、城區排水專項規劃和村鎮體系規劃,加快了產城融合步伐。
該縣正在推進長江路北延、葛天大道西延、建設路西延、黃河路南延、珠江路南延、黃山路中段、昌江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建設及長江中路、信陵中路、永樂南路排水管網鋪設;加快推進巴比倫星城、巴黎春天、凱達王朝、深港第一城等商住小區建設,加快組建以昆侖路、漢江路、珠江路為中心的綜合商貿區,推進以「四湖」為中心的舊城區改造。
寧陵縣不斷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27個市縣級示範點重點扶持,陽驛陽光社區、城郊東方港灣、華堡幸福里等社區已跨入全市先進行列[4]。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農排「井井通電」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和50畝地一眼井的目標。

『叄』 寧陵白蠟桿的地理標志產品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了對寧陵白蠟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准自即日起對寧陵白蠟桿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白蠟種子休眠期長,春季播種必須先行催芽,催芽處理的方法有低溫層積催芽和快速高溫催芽。
(1) 低溫層積催芽
選勢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挖溝,溝的深度原則上在凍土層以下,地下水位以上,溝寬80 cm,溝的長度視種子的數量而定。白蠟種子與濕沙的比例為1∶2~3,先在溝底鋪一層10 cm厚的濕沙,再把種子與濕沙充分混合均勻,放入溝內,種沙厚度為50~70cm,離地面10 cm加蓋濕沙,然後覆土使頂呈屋脊狀。每隔0.7~1 m放一秫秸把,以利通氣,一般處理時間為60~80 d。?
(2) 快速高溫催芽
冬季未進行低溫層積催芽的種子,可用40℃的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後再浸泡2~3 d,每天換水1次,撈出種子混以3倍的濕沙,放在溫炕上催芽。溫度宜保持在20~25℃,每天翻動,保持濕潤,20 d左右,露胚根和裂嘴的種子之和達到種子總數的30%時即可播種。 (1) 播種育苗
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開溝條播,每667 m?2用種量3~4 kg,深度為4 cm,深度要均勻,應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覆土厚度2~3 cm。為使土種密接,覆土後進行鎮壓。?
(2)插育苗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扦插前細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鬆,水分充足。從生長迅速,無病蟲害的健壯幼齡母樹上選取1年生萌芽枝條,一般枝條粗度為1 cm以上,長度15~20 cm,上切口平剪,下切口為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條分散開,行距40 cm,株距20 cm,春插宜深埋,砸實、少露頭,每667 m?2插4 000株。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
(1)灌溉排水
根據苗木生長的不同時期,合理的確定灌溉時間和數量。在種子發芽期,床面要經常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後,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多,次數要少,每2~3 d灌溉1次,每次要澆透澆足。灌溉時間宜在早晚進行。秋季多雨時要及時排水。
(2) 鬆土除草
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拔除雜草,除草最好在雨後或灌溉後進行,苗木進入生長盛期應進行鬆土,初期宜淺,後期稍深,以不傷苗木根系為准。苗木硬化期,為促進苗木木質化,應停止鬆土除草。
(3) 追肥
苗木施肥應以基肥為主,但其營養不一定能滿足苗木生長的需要,為使苗木速生粗壯,在苗木生長旺盛期應施化肥加以補充。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鉀肥或幾種肥料配合使用,生長後期應停施氮肥,多施鉀肥,追肥應以速效性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為主,少量多次。
(4) 間苗
為調整苗木密度,需進行間苗和補苗。白蠟種子育苗的圃地,一般間苗二次,第1次在苗木出齊長出兩對真葉時進行,第2次在苗木葉子互相重疊時進行。間苗應留優去劣,除去發育不良的、有病蟲害的、有機械損傷的和過於密集的苗子。最好在雨後土壤濕潤時進行間苗。
(5)病蟲害防治
在白蠟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從冬耕、土壤消毒、精選良種、種子消毒、合理施肥、適時早播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入手,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白蠟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主要害蟲有卷葉蟲和天牛,前者危害嫩葉,後者蛀食枝幹。發現病蟲害,及早消滅
打造一桿大槍:大槍槍桿北方一般用白蠟桿,一根好的槍桿要從小樹苗起就專人培育,注意陽光/水分,要把滋生的側芽用小木錘輕輕的敲死這樣以後桿身才能直溜平滑,通常成才要2-3年,成才率一般為5%_10%.而且還要考慮使用者的身高力量等.因此要培養一根趁手的大槍桿是很費心的.南方一般使用藤子棍,而2米以上順直光滑的非常難得,這方面我不太了解.而槍纓要講究用西牛尾----不是犀牛,是西藏的氂牛尾,簡稱西牛尾。

『肆』 寧凌是哪

寧陵縣地處豫東平原,全縣轄11鄉4鎮、365個行政村,總人口萬,總面積78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4萬畝。 寧陵歷史悠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時為葛伯國,系葛姓祖籍之源。春秋時稱寧邑,戰國時又名信陵,秦時謂寧陵城,公元前122年西漢武帝始置寧陵縣。該縣黃河故堤橫穿東北部,地勢稍高。隴海鐵路以南地勢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兆河兩岸有沙丘分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國內生產總值133172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371元。現有耕地68.38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大豆為主;主要中葯材有白芍、生地。土特產有金頂謝花酥梨,具有皮薄胞甜多汗少渣的特點。白臘條、張弓酒、山羊板皮。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寧陵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回族鎮、張弓鎮、柳河鎮、邏崗鎮、黃崗鄉、華堡鄉、劉樓鄉、程樓鄉、喬樓鄉、城郊鄉、陽驛鄉、石橋鄉、孔集鄉、趙村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1423100,2006年,轄5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新區居委會、電台新村居委會、東湖居委會、寧陽路居委會、府前街居委會、東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南關村、北關村。
張弓鎮 代碼:411423101,2006年,轄27個村委會:郭子敬村、魯庄村、南村、符樓村、和庄村、東村、邢庄村、焦樓村、桑樓村、曹西安村、王卜村、姜庄村、管庄村、高堂村、尖廟村、喬樓村、小楊庄村、蘇庄村、蘆堂村、徐營村、何堂村、大徐庄村、小於庄村、小呂集村、毛樓村、西村、北村。
柳河鎮 代碼:411423102,2006年,轄27個村委會:張庄村、後趙村、翟廟村、北陳村、堤灣村、宋庄村、楊樓村、邵庄村、苗庄村、焦庄村、五卜村、梁庄村、孟李村、桃園關村、張堂村、袁庄村、李樓村、天齊廟村、程樓村、二卜村、柳河集村、胡庄村、時窪村、趙爾庄村、火食店村、周庄村、呂河村。
邏崗鎮 代碼:411423103,2006年,轄31個村委會:馬爾村、張庄村、郝堂村、王胡洞村、劉趙庄村、李柿元村、前屯村、謝營村、張節村、鄭庄村、二郎廟村、解庄村、北劉庄村、呂庄村、東街村、三丈寺村、黃堯村、雙廟村、黃老家村、常小庄村、催香吳村、郭老家村、吾元村、小郭庄村、西街村、西村、南街村、孟集村、北街村、周庄村、和樓村。
黃崗鄉 代碼:411423200,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青崗寺村、小張庄村、權庄村、唐窪村、南位村、黃崗村、大張庄村、張橋村、邑西里村、張八卦村、劉新莊村、己吾城村、駱庄村、付堂村、路孔村、羅樓村、西位村、位營村、大郭村、申屯村、王大庄村、民張營村、明集村、小郭村、朱貢堂村。
華堡鄉 代碼:411423201,2006年,轄41個村委會:高樓村、白庄村、李樓村、朱樓村、夏寨村、黃庄村、凌庄村、十百戶村、王莊村、溫廟村、路大樓村、劉庄村、曹兌河村、後屯村、馬橋村、前屯村、華堡村、老君屯村、華崗村、唐庄村、辛屯村、趙庄村、彭庄村、牛劉村、趙石庄村、郭雙堂村、楚堂村、黃樓村、盧集村、鄭庄村、張路口村、付集村、胡庄村、陳兌樓村、趙庄集村、郭八村、柿子王村、史集村、君郭村、曹庄村、孟路口村。
劉樓鄉 代碼:411423203,2006年,轄22個村委會:呂南村、呂北村、郭小集村、鄭廟村、路老家村、胡店村、胡舉村、薛屯村、梁樓村、庄樓村、劉樓村、陳庄村、萬庄村、周庄村、王莊村、王樓村、謝東村、謝西村、訾河村、同營村、無咎屯村、符老樓村。
程樓鄉 代碼:411423204,2006年,轄22個村委會:溝廂東村、溝廂西村、喬竹元村、郭樓村、胡庄村、閆庄村、姜王莊村、苗堂村、王兆址村、祁營村、高庄村、徐八樓村、後張村、申庄村、前張村、王小樓村、瓦屋劉村、宋庄村、曹廟村、大吳庄村、劉古堂村、史路口村。
喬樓鄉 代碼:411423205,2006年,轄29個村委會:白庄村、鄭窪村、孟老家村、吳樓村、孟花庄村、吳庄村、王莊村、劉川村、許庄村、雙閣村、李集村、秦祖師廟村、喬樓村、王老家村、八里曹村、程庄村、曹集村、王店村、暢店村、齊王莊村、張大庄村、呂庄村、魏寨村、翟庄村、李佰引村、賈樓村、黃樓村、李新廟村、三張村。
城郊鄉 代碼:411423206,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四門庄村、孟樓村、石井村、胡二庄村、李子薦村、喬元村、胡三庄村、劉油坊村、段庄村、窪爾庄村、李七庄村、陳克常村、李庄村、八里井村、徐大庄村、王橋村、王義賓村、呂茂公村、張老莊村、陳庄村、東馬樓村、喬九庄村、八里屯村、三里河村、後址庄村、郭英村。
陽驛鄉 代碼:411423207,2006年,轄31個村委會:東村、西村、小王莊村、平洛東村、平洛西村、湯林王村、閆屯村、陳營村、雍庄村、米樓村、潘集村、劉庄村、郭屯村、訾堂村、後陳村、張三庄村、張瑞寒村、徐樓村、張白村、苗凸村、玉皇廟村、元樓村、鄭路徐村、魯樓村、袁庄村、皮堂村、胡大庄村、郭店村、鄭樓村、黃庄村、朱平樓村。
石橋鄉 代碼:411423208,2006年,轄23個村委會:王行村、何庄村、焦古村、孫遷村、周樓村、祁庄村、喬老村、郭花庄村、萬集村、劉花橋村、石橋村、郭岔樓村、韓庄村、劉樓村、前趙村、關庄村、萬庄村、趙庄村、黃蘭芝村、任庄村、金廂村、董庄村、於庄村。
孔集鄉 代碼:411423209,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李庄村、岳柴村、劉古堆村、翟庄村、王於庄村、尤庄村、蔣堂村、侯庄村、史老家村、呂雪盤村、桑庄村、申宋吳村、黃樓村、張子影村、商堤口村、王橋村、三里庄村、小孔集村、孔西村、辛庄村、張牌坊村、孔東村、孔庄村、宋東村、宋西村。
趙村鄉 代碼:411423210,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桑庄村、邵窪村、趙東村、孟樓村、張樓村、張操村、魏庄村、王莊村、翟樓村、趙西村、張大庄村、陳堯村、孟庄村、徐黑村、黃庄村、姜庄村、赫庄村、焦庄村、黃窪村、劉堯村、周式碑村、桃古集村、於樓村、孟黃樓村、孔庄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戰國始有寧陵一名。據《寧陵縣志》:「從來更置改屬,民不寧居」,並引班固之語:「邑無定名,民無定里」為證。以寧為名,是出於人民的意願。戰國末年,由於信陵原名寧,易名寧陵。漢武帝置寧陵縣。
1995年,寧陵縣轄3個鎮、12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孔集鄉、石橋鄉、喬樓鄉、劉樓鄉、陽驛鄉、華堡鄉、城郊鄉、趙村鄉、邏崗鄉、黃崗鄉、程樓鄉、楚庄鄉。
2000年,寧陵縣轄4個鎮、1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62794人,其中:城關鎮 38400人、張弓鎮 38993人、柳河鎮 52905人、邏崗鎮 44427人、黃崗鄉 34281人、華堡鄉 29398人、楚庄鄉 22803人、劉樓鄉 36957人、程樓鄉 33373人、喬樓鄉 39282人、城郊鄉 32132人、陽驛鄉 45542人、石橋鄉 45125人、孔集鄉 32818人、趙村鄉 36358人。
2005年,寧陵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楚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華堡鄉管轄,華堡鄉人民政府駐原楚庄鄉人民政府駐地楚庄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寧陵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邏崗鎮;華堡鄉、孔集鄉、劉樓鄉、黃崗鄉、陽驛鄉、城郊鄉、喬樓鄉、程樓鄉、石橋鄉、趙村鄉。
[編輯本段]交通現狀
寧陵交通方便,基礎設施齊全。隴海鐵路、霍連高速公路、310國道、豫04公路橫貫縣境,東靠京九鐵路,柳柘、寧黃公路縱穿南北,全縣鄉鎮公路通達率為 100%,到2002年底全縣村村通公路率將達100%。 境內公路總里程27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5公里,有國道310線穿過,全長25公里,省道1條,全長21公里,縣鄉道全長233公里。橋梁25座,674延米,鄉公路晴雨暢通,311個行政村通汽車。北部有隴海鐵路23公里縣轄內設有三丈寺、寧陵縣、孔集3個站。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古老的寧陵,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有三國曹操部將典韋,宋末思想家程迥、呂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當代著名獸醫學家侯從遠,山東快書藝術一代宗師高元均等。
[編輯本段]土特產品
寧陵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擁有充足的地下水和動植物資源。盛產小麥、花生、棉花、張弓酒、皮毛皮革、香油、工藝紡織等農特產品,尤以張弓酒、香油、花生為最,素有「張香花」之美譽;花生又同金頂謝花酥梨、寧陵白蠟桿通稱為「寧陵三寶」。常年糧食作物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25萬畝,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優質棉花生產基地。花生種植面積20萬畝,位居全國油料百強縣第38位。白蠟條(桿)種植面積 20萬畝,年產白蠟桿1000萬根,白蠟條1200萬公斤,被授予「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桿)生產基地」,以白蠟條(桿)為原料的工藝傢具獲國家林業部第一屆林產品博覽會銀獎。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2001年全縣肉禽蛋產量分別達到5.26萬噸、1.58萬噸。寧陵槐山羊板皮質地優良,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縣,羊皮服裝革獲全國首屆星火博覽會金獎。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已有600多年栽培歷史。它色澤金黃,皮薄、質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稱,是上好的葯理和滋補果品。明孝宗年間曾被列為貢品。2001年底,全縣已發展酥梨24萬畝,年產酥梨2.5億公斤,年產值達到2億元。1998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惟一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縣,譽稱「中國酥梨之鄉」。寧陵溫棚蔬菜享譽全國,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其中溫室大棚2.7萬座3.2萬畝,辣椒、黃瓜、蕃茄、花菇、葡萄、烏塔菜等品種暢銷全國,成為全省最大的反季節蔬菜基地縣、黃瓜之鄉。2001年,實現總產量5.1億公斤,創產值3.06億元。 寧陵工業發達,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已形成了釀造、食用油、皮革、化工、機械、麵粉、果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工業體系,以「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享譽全國的張弓酒暢銷祖國大江南北。

『伍』 什麼叫做白蠟桿,結實嗎和槐木得比

白蠟桿,屬木抄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白蠟桿通體潔白如玉、堅而不硬、柔而不折,桿身可彎曲到180度不劈裂,柔韌性強,自身纖維密度稠,有較強的自然拉力,在乾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濕的地方不變形,其彈性、韌性是其它木質不可比擬的。
《手臂錄》記載「槍材以徽州牛筋木為上,劍脊木次之,紅棱勁而直,且易碎,白蠟軟,棍材也」。《武備志》中也有「槍桿稠木第一,合木次之」,可見當時很少用白蠟木做槍的。白蠟桿應該是後期民間武術家所用的,而不是軍隊制式的兵器。

『陸』 中國白蠟桿都是哪個省產的

朋友
大部分抄
北方省份都可襲以種植白蠟桿,但是
主要的產區是河南省,
其中河南省的寧陵縣
,由於其獨特生長所需的土質、水質和氣候地理特點及特有的彈性、柔韌性等,這種資源國內外極為少有,唯獨在寧陵縣種植白臘桿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柒』 寧陵檯球桌

你好,寧陵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一般省會城市賣檯球桌的比較多,所以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寧陵縣地處豫東平原,轄個鄉鎮、個行政村,總人口萬人(年),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萬畝,是遠近聞名的中國葛天文化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酥梨之鄉。[]
寧陵歷史悠久,具有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時為葛伯國,系葛姓祖籍之源。春秋時稱寧邑,戰國時名信陵,秦時謂寧陵城,公元前年漢武大帝始置寧陵縣。[]
年月,在中國·寧陵第七屆梨花節開幕式上,中國民協授予寧陵縣 「中國葛天文化之鄉」,批准成立「葛天文化研究中心」。寧陵是我國姓氏中葛、葛伯、葛天、沙、信、寧、權個姓氏的發源地和祖籍地。寧陵人文薈萃,是三國名將典韋,宋朝經學家程迥、明朝思想家呂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山東快書一代宗師高元鈞,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斯忠的故鄉。

寧陵縣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上古時期,寧陵叫「葛」,此地名源於一種植物名———葛。《本草綱目》和《河南省志·植物志》載:葛,別名野葛、葛藤和葛條,其拉丁學名為Puerarialobata(willd)Ohwi。豆科落葉纏繞植物,三出復葉,總狀花序,花冠蝶形,花色紫紅,莢果線形。葛對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遠古人有塊根可食用裹腹、塊根花序可入葯、莖皮纖維可以紡織用來遮羞禦寒、種子可以食用等功用。故古人甚感神奇,對葛頂禮膜拜以為圖騰,當地人更是以葛為榮,特以「葛」為地名。此為古葛地名之來歷。

寧陵縣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上古時期,寧陵叫「葛」,此地名源於一種植物名———葛。《本草綱目》和《河南省志·植物志》載:葛,別名野葛、葛藤和葛條,其拉丁學名為Puerarialobata(willd)Ohwi。豆科落葉纏繞植物,三出復葉,總狀花序,花冠蝶形,花色紫紅,莢果線形。葛對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遠古人有塊根可食用裹腹、塊根花序可入葯、莖皮纖維可以紡織用來遮羞禦寒、種子可以食用等功用。故古人甚感神奇,對葛頂禮膜拜以為圖騰,當地人更是以葛為榮,特以「葛」為地名。此為古葛地名之來歷。[]
歷史沿革

寧陵縣是華夏文明、中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遠古為古葛地,葛天氏部族在此繁衍生息。葛天氏初為葛天氏部族首領,後襲「三皇」之一伏羲氏的人名號帝位為中原部落聯盟共主,故史稱「古帝王」。因創制「葛天氏之樂」、「葛天穹廬」和葛布等早期人類文明,葛天氏為中國音樂、舞蹈、詩歌、戲劇、建築、紡織和養生的人文始祖。
葛天氏陵
葛天氏陵
虞舜時,葛天氏的後裔伯益,因輔佐夏禹治水有功,夏禹禪位與伯益,伯益不就位躲避到箕山。禹子啟即位,是為夏朝。夏啟為報伯益讓位之德,封其長子若木為徐伯、次子飛廉於葛地為葛伯。葛國(又葛伯國)歷夏商周三代,立國多年。春秋時葛國被宋國滅掉,寧陵又為沙隨國。戰國,先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信陵君封地;後為其子寧陵君封地,戰國末為寧陵城(小縣稱城)。秦仍為寧陵城,西漢為寧陵縣。
戰國至今「寧陵」之名歷多年。許多歷史典故和重大事件如:葛天樂舞、葛伯仇餉、汋陵之戰、沙隨會盟、信陵合縱、寧陵約降、曹操起兵等都發生在寧陵;寧陵為葛伯、諸葛、葛、權、沙、信、寧七姓的祖籍地,為孔姓寧陵派的發源地。[]
地理環境

位置

寧陵經度:.,緯度:.。
寧陵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東與商丘市交界、西和睢縣毗連、南同柘城縣為鄰、北枕黃河故道與商丘市、民權縣相連。
水文

寧陵縣主要河流有大沙河、兆河、陳兩河等,大沙河源出民權縣城東,在寧陵縣流經邏崗、陽驛等鎮鄉,在城區以西公里處繞行東流,入商丘市,後在安徽省亳州市境內匯入渦河,再隨渦河入淮河,終達江入海,為寧陵縣母親河。黃河故堤橫穿縣境東北部,地勢稍高。隴海鐵路以南地勢平坦,海拔米。大沙河、兆河兩岸有沙丘分布。良好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讓寧陵農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物產豐饒。
氣候

寧陵境內系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年均降水量為.毫米,屬黃河沖積平原,以沙土和兩合土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無霜期天,夏季最熱月份為月上中旬至八月上中旬,冬季最冷月份為月初至月上中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優美,適宜人居。
行政區劃

年,寧陵縣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人。轄個鎮、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孔集鄉、石橋鄉、喬樓鄉、劉樓鄉、陽驛鄉、華堡鄉、城郊鄉、趙村鄉、邏崗鄉、黃崗鄉、程樓鄉、楚庄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寧陵縣總人口人。
年,寧陵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楚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華堡鄉管轄,華堡鄉政府駐原楚庄鄉政府駐地楚庄村。
年末,寧陵縣轄個鎮、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邏崗鎮;華堡鄉、孔集鄉、劉樓鄉、黃崗鄉、陽驛鄉、城郊鄉、喬樓鄉、程樓鄉、石橋鄉、趙村鄉。
年,石橋鄉撤鄉設鎮。
年,黃崗鄉撤鄉設鎮。調整後,全縣轄個鎮、個鄉:城關回族鎮、張弓鎮、柳河鎮、邏崗鎮、石橋鎮、黃崗鎮、華堡鄉、劉樓鄉、程樓鄉、喬樓鄉、城郊鄉、陽驛鄉、孔集鄉、趙村鄉。[]
交通概況

寧陵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東距商丘市公里,西至鄭州市公里,是沿海地區西進、西部地區東引的橋梁和紐帶。隴海鐵路、鄭徐高鐵、連霍高速、國道橫貫東西,東靠國家南北交通大動脈京九鐵路;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僅.小時車程。

寧陵縣城區東距商丘市城區公里、徐州公里,西至開封市公里、鄭州市公里,南距南京市公里、上海市公里,是沿海地區西進、西部地區東引的橋梁和紐帶。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國道、省道、省道橫貫東西,省道、三朱公路縱穿南北;東靠京九大動脈,距徐州觀音機場和鄭州國際機場僅.小時路程。
寧陵位於河南省最東端,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是東部地區西進的橋梁和紐帶,西部地區東引的橋頭堡,起著承東啟西、連貫南北的作用。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省道、河南省道路貫穿縣境,東靠京九鐵路,全縣村村通公路率達%,距即將開通的商丘民航機場僅公里。[]
自然資源

據地質資料記載,地下礦藏豐富,在距地表米至米處,有兩層煤炭可供開采,還有黃鐵、菱鐵礦藏,有豐富的淺層地下水資源,年均可采量為億立方米以上。[]
經濟

寧陵縣產業集聚區已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家居用品製造、農資化工、新材料等為主導的多元化的工業體系。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億元,同比增長.%。年以來,寧陵縣按照「優化布局、配套成網、提升功能、適度超前」的原則,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生活和投資環境,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
工業

寧陵縣形成以張弓酒業、福潤食品、金鑫麵粉、富堂製革、藍蝴蝶工藝、龍源紙業、馳野紡織、宇森木業等為代表的釀酒、食品、麵粉、皮革、工藝品、紙張、紡紗、木材加工等多元化的工業體系,並建成了規劃面積.平方公里的工業集聚區。「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張弓酒年填補中國低度白酒空白,蟬聯全國白酒評比銀獎、國際博覽會金獎;張弓酒業年產曲酒萬余噸,為國家大型一檔企業、國家二級計量單位、河南省一級先進企業,河南中華老字型大小。[]
農業

寧陵縣地勢平坦,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很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盛產小麥、棉花、花生、玉米、大豆、白臘條桿等農特產品。花生同金頂謝花酥梨、白蠟條譽為「寧陵三寶」。全縣常年糧食作物穩定在億公斤以上,被國家評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萬畝,總產量達到萬公斤,被國家評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花生種植面積萬畝,總產量達到萬公斤,位居全國油料百強縣第位。白蠟條種植面積萬畝,年產白蠟桿萬根、白蠟條萬公斤,被授予「全國最大的白蠟條生產基地」,以白蠟條為原料的工藝傢具獲國家林業部第一屆林產品博覽會銀獎。
寧陵先後被定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繁育基地、全國油料百強縣、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桿)生產基地、全國唯一的優質酥梨基地、全國山羊板皮基地縣、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無公害果蔬十強縣、全省林業生態縣,是河南省遠近聞名的酥梨之鄉、溫棚黃瓜之鄉,並獲評「中國最具特色文化生態旅遊縣」。
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
金頂謝花酥梨、白蠟條(桿)、張弓酒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寧陵杠子饃」為明清朝廷御膳;「寧陵垛子羊肉」為全國風味名吃;「 張弓酒」源於商初,興於兩漢,東漢光武帝敕封「皇封」御酒 。「金頂謝花酥梨」已有多年栽培歷史,明弘治年間封為貢品,年曾被作為禮品敬獻給毛澤東主席。
酥梨面積穩定在萬畝,每年都會舉辦梨花節和酥梨採摘節,年以萬畝生態梨園為依託,成功舉辦了六屆梨花節和三屆酥梨採摘節,年月日在成功舉辦首屆葛天文化藝術節暨第屆梨花節,開幕式上,中國民協授予寧陵縣 「中國葛天文化之鄉」、「葛天文化研究中心」的牌匾,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在寧陵建立的酥梨示範基地也正式揭牌,同時共簽約項目個,引資總額達億元。以萬頃生態梨園為依託,至年,已成功舉辦了屆梨花節和屆酥梨採摘節,「一人一景一文化」,生態旅遊產業逐漸發展壯大。[]
文化

寧陵縣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葛天大劇院、圖書館、群藝館、文物館、檔案館等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後續管理工作正在推進。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惠民工程建設步伐。寧陵縣縣積極推進經營性文化產業發展。支持「百年老字型大小」劉騰龍筆庄、歐瑞工藝、藍蝴蝶工藝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
《史記·司馬相如傳》載有「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一個社會景象。葛天氏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之一,「葛天氏」就是「襲伏羲之號」的三皇時的「帝王」,又是中國音樂、歌舞始祖。《呂氏春秋》、《竹書紀年》和《史記》等文獻記載的《葛天氏之樂》,是中國音樂、詩歌、舞蹈、劇目、農牧業和養生學的重要源頭。葛天文化是炎黃文化、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寧陵是中國音樂之鄉、歌舞之鄉,音樂始祖葛天氏故里。[]
教育

寧陵縣高級中學,創辦於年,是河南省示範性高中,前身是寧陵縣初中班。
寧陵縣高級中學
寧陵縣高級中學
建校以來,篳路藍縷、風雨滄桑,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學校已從一個只有幾十人的縣初中班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在校生多人的省級示範性高中,校園佔地余畝,建築面積平方米,綠化面積平方米。
改革開放以來,寧陵高中相繼獲評「河南省優質高中」、「河南省安全管理先進學校」、「河南省依法制校示範校」等稱號;並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高中研究性學習實驗學校」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驗學校」。[]
多年的坎坷興替、輾轉捭闔形成了寧陵高中艱苦拼搏、底蘊深厚的人文精神和辦學特色,眾多的傑出校友,華采星馳,遍及海內外。
年月跨入河南省示範性高中行列。
寧陵縣第二高級中學,又稱寧陵縣城關鎮高級中學,位於寧陵縣東關回族居民區內,在校師生學生多人。

寧陵縣按照「組團發展、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思路,實施「北移東擴、東向發展」戰略,走集約、融合、生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城區建設如火如荼。已建成新天地商住廣場、寧陵商貿城、龍鳳傢俱廣場、物資商城、清水河花園、市民廣場、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第二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重大市政工程項目,新修了永樂路、建設路、人民路、迎賓大道、萬壽路等重要城市街道,政治文化和商業文化「兩大」中心初步形成。
年,寧陵縣進一步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市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投資億元實施了「兩院三館」、「一場四館」、「一校四站」、「一園四區」、「一氣四中心」等個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建設了金色華府、法姬娜、清華銘居等個商住小區,總建築面積萬平方米。
安裝改造城區路燈盞,消除了夜晚光照盲區,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完善修編,完成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舊城改造規劃、城區排水專項規劃和村鎮體系規劃,加快了產城融合步伐。
該縣正在推進長江路北延、葛天大道西延、建設路西延、黃河路南延、珠江路南延、黃山路中段、昌江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建設及長江中路、信陵中路、永樂南路排水管網鋪設;加快推進巴比倫星城、巴黎春天、凱達王朝、深港第一城等商住小區建設,加快組建以昆侖路、漢江路、珠江路為中心的綜合商貿區,推進以「四湖」為中心的舊城區改造。
寧陵縣不斷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個市縣級示範點重點扶持,陽驛陽光社區、城郊東方港灣、華堡幸福里等社區已跨入全市先進行列[]。同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農排「井井通電」工程,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和畝地一眼井的目標。
稱號

寧陵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寧陵縣有萬人的寧陵縣有百歲老人人,成為中國又一個長壽之鄉。 這是記者年日從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健康城市發展論壇上獲悉的。由論壇主辦單位組成的中國長壽之鄉評審委員會認定:河南省寧陵縣為「中國長壽之鄉」。

由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詹國樞一行四人組成的中國長壽之鄉評審委員會考察團深入到寧陵,圍繞長壽之鄉的各項指標對寧陵縣的城建面貌、高壽老人健康狀況、勞動保障、衛生防疫、綠化環保等各項社會經濟指標等進行了認真實地考查。在進行認真評審後,專家組一致認為:寧陵縣人口結構、自然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條件、經濟發展、社會養老保障、文化體育等各項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中國長壽之鄉評審標准。批准河南省寧陵縣為中國長壽之鄉,這是我省繼夏邑縣之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隨著寧陵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口預期壽命不斷延長,百歲老人不斷增加,全縣有歲以上老人人,歲以上老人人,歲以上老人人,百歲以上的老人人,分別佔全縣總人口的.%、.%、.%、.%。全縣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歲,比全國縣級水平高.歲,長壽性、整體性、持續性都比較突出。
據了解,中國的長壽之鄉多位於南方,沿江河分布,寧陵是現有長壽之鄉中為數不多的北方城市。其長壽原因與當地的居住環境、飲食結構、生活習俗、敬老風尚和社會保障有著密切的關系。
特產

金蟬
酥梨和白拉桿種植面積不斷增大
金蟬
金蟬
,金蟬的生長和繁殖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金蟬,又名知了猴、知了龜),素有唐僧肉的美譽,之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營養價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韻味深在其中。由於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葯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吃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顯然這是對金蟬營養價值給予的再高不過的贊譽了。
金蟬若蟲具有豐富獨特的營養價值,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g黃金蟬若蟲富含蛋白質g、脂肪g、灰分.g;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經科學分析,它體內含有豐富的氨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寧陵縣的石橋鄉梨園內已經形成了種、養、收、銷一條龍金蟬產業鏈逐步形成,僅此一項每年可給該縣帶來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
張弓酒
以「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享譽全國的張弓酒暢銷大江南北,帶動整個寧陵經濟的發展。
張弓酒是國家優質酒,產於河南商丘,張弓酒以優質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大麥混合制曲為糖化發酵劑,通過固體發酵,精工釀造出優質基礎酒,然後加漿降度,冷凍過濾,酒體澄清透明,窖香濃郁,諸味協調,綿軟適口,尾凈味長。年研製成功後,經鑒定,各項理化指標均達到國頒標准,為國內首創產品,填補了我國無低度白酒的空白。年經中國糧油進出口公司批准出口。該酒年被評為河南省名酒,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優質產品,年獲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年再次被評為河南省人民政府優質產品,年獲輕工部創造發明獎,年分別獲全國和輕工部酒類質量大賽銀牌(杯)獎,年獲河南省食品行業質量大賽金龍杯獎。
醉梨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已有多年的栽培歷史。它色澤金黃,皮薄、質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稱,是上好的葯理和滋補果品。明孝宗年間曾被列為貢品。[]
溫棚蔬菜
寧陵溫棚蔬菜響譽全國,為全國第二批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種植面積萬畝,其中溫室大棚萬座.萬畝,「虞美人」黃瓜、辣椒、蕃茄、花菇、葡萄、烏塔萊等品種暢銷全國,是河南省最大的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縣、溫棚黃瓜之鄉。年,實現總產值.億公斤,創產值.億元。[]

『捌』 白蠟桿的保養

武術桿,又稱的"白臘桿"(俗稱"白臘樹","臘木桿"等),生長在豫東平原上的寧陵縣 ,由於其獨特生長所需的土質、水質和氣候地理特點及特有的彈性、柔韌性等,這種資源國內外極為少有,唯獨在寧陵縣種植白臘桿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的優點耐乾燥、潮濕、通體潔白如玉、堅而不硬、柔而不折、天然綠色灌木叢生植物,是加工武術?*鱆熔z想天然原材料。多年的選種和加工,底解決了白臘桿蟲蛀、軟化等問題,經過蒸、煮、烘烤、涮洗、去皮、刨平等一系列工序,變成了白白亮亮的武術棍,是各門各類武術器械中首選必備的長兵器之一,其用途相當廣泛,為槍桿、齊眉棍、大刀把、稍子棍等首選。
寧陵縣白臘桿加工廠年加工各類白臘桿武術?*?8萬根以上,其中年加工長1.7至2.1米的武術桿15萬根。長年與全國知名武術家及各類武術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桿子主要型號:
長1.7---2.1米,直徑:2至3厘米,單價每根10元。

10根以上起運,郵資20元。
50根以上每根1元郵資。

近來發貨單請點擊:http://www.21wulin.com/cgi-bin/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3&show=
河南省寧陵縣白臘桿加工廠簡介:

河南省寧陵縣白臘桿加工廠始建於1978年,位於素有「白蠟桿(條)之鄉」美譽的豫東平原寧陵縣陽驛鄉,由於其當地獨特的土質、水質和地理氣候特點,當地人民創造性地發展種植了白臘桿,用於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白臘桿是天然綠色灌木叢生植物,它通體潔白如玉、堅而不硬、柔而不折,桿身可彎曲到180度不劈裂,柔韌性強,自身纖維密度稠,有較強的自然拉力,在乾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濕的地方不變形,其彈性、韌性是其它木質不可比擬的華吹補舌:呢個用途先至系環保,屬綠色、天然、獨特、稀有的特產,是加工武術?*髐峖U種工具的理想天然原材料,深受國內外武術愛好者青睞;河南省寧陵縣白臘桿加工廠以「傳統的工藝和先進的技術」為動力,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優勢,把白蠟桿有彈性而折不斷、有韌度而不變形,溶入技術開發中去,大膽採取高溫熏蒸和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徹底殺死深藏的蛀蟲,精挑細選,精心加工後的桿子光滑鋥亮、筆直成線。

閱讀全文

與河南寧陵白蠟桿傢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身防水塗料掉了怎麼辦 瀏覽:180
青島小米手機如何網上預約維修 瀏覽:616
空調保修期內收費 瀏覽:83
五大基本電路 瀏覽:515
小米手機恩施售後維修點 瀏覽:100
小米手機無保修售後 瀏覽:505
榮耀10進水了維修多少錢 瀏覽:521
上海臻仕家居 瀏覽:47
廣州聖恆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瀏覽:608
現代簡約風格床和傢具選什麼顏色 瀏覽:274
北歐偏工業風格裝修傢具怎麼配 瀏覽:996
小家居裝修圖 瀏覽:395
夏普2600復印機怎麼進維修 瀏覽:49
國家電網的一紙證明是什麼 瀏覽:971
上海綠亮寶山電動車維修點 瀏覽:990
暴龍眼鏡保修 瀏覽:225
美克傢具都是什麼材料 瀏覽:640
膠州鞍山傢具 瀏覽:206
龔氏橋全電路 瀏覽:543
閃屏保修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