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帶有楠字的詩句
1. 關於楠字的詩句
關於楠字的詩句 1. 帶楠字的詩句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難移。
畲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棲。
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
倚江楠樹草堂前,故老相傳二百年。
不知疊嶂夜來雨,清曉石楠花亂流。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楩楠枯崢嶸,鄉黨皆莫記。
楚江長流對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細看石楠玉茗,葉縱似、風韻輸伊。
檐角楠陰轉日,樓前荔子吹花。
留得行人忘卻歸,雨中須是石楠枝。
石楠紅葉透簾春,憶得妝成下錦茵。
楩楠十圍瑰,松柏百尺堅。
始覺石楠詠,價傾賦兩都。
野客思將池上學,石楠紅葉不堪書。
稍揖皇英頮濃淚,試與屈賈招清魂。荒唐大樹悉楠桂,
宗溟雖畎澮,成廈必楩楠。
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
山頭蘭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煙火新。
此時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壚。
澹景微陰正送梅,幽人逃暑癭楠杯。
癭木杯,杉贅楠瘤刳得來。莫怪家人畔邊笑,渠心只愛黃金罍。
丹桂石楠宜並長,秦雲楚雨暗相和。
客處偷閑未是閑,石楠雖好懶頻攀。
松柏樓窗楠木板,暖風吹過一團香。
小雨霏微潤綠苔,石楠紅杏傍池開。
豫章楠梓有何辜,受斤斧、傷殘無數。
具瞻楠架四庫貯,且喜芸編三面羅。
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江上松楠深復深,滿山風雨作龍吟。
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廉宣卧壑松楠老,王子穿林水石幽。
乞得松楠手自栽,結茅聊喜避風埃。
庭際楠陰凝晝寂,牆頭鵲語報秋晴。
無奈生涯今已別,倒壑枯楠忘歲月。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水浮石楠花,崖絡菖蒲根
枯楠千歲遭風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徘徊楠陰下,賞此落日明。
楠癭作尊容斗許,擁腫輪囷元媚嫵
一徑松楠遙見寺,數家雞犬自成村。
楠陰暗處尋高寺,荔子紅時宿下嚴。
空濛煙雨媚松楠,顛倒風霜老葭葦。
犀象本安山海遠,楩楠豈願棟梁材。
犀象本安山海遠,楩楠豈願棟梁材。
楠枯倒壑雖無用,龜老搘床故有靈。
空餘血食地,猿嘯枯楠藤。
還書及斗數,與君酌楠癭。
枯楠未覺草先低,木末應有行人知。
寺古松楠老,岩虛塔廟開。
在木曰楠榴,刳之可曰皿。
捲曲尚誰知散櫟,崢嶸空此詠枯楠。
營地慮工,伐楩楠櫧。
楩楠杞梓離奇生繼此,廬陵城北不止稱三瑞。
2. 帶「楠」字的詩句有哪些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解析】「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出自唐朝詩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千千石楠樹》,其古詩全文如下: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翻譯】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遊子的客心。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勸君千萬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遊子的客心。
另外還有: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難移。
這些夠嗎?還有好多,希望可以幫到你
3. 帶楠字的古詩詞
1、《五更枕上》(宋·丁竹岩)
一著非時一局非,山房愁到曉鍾時。楠榴枕上平生事,聽雨聽風聽子規。
2、《游庄嚴寺園》(宋·賀鑄)
石楠花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扇行。蔽日綠陰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
3、《題石泉蘭若》(唐·段成式)
矗竹為籬松作門,石楠陰底藉芳蓀。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遙無處論。
4、《鄭箋》(宋·李龍高)
老鄭東都一鉅儒,未知楠樹與梅殊。平生博識猶如此,何況兒曹不讀書。
5、《訪昭覺老》(宋·陸游)
久矣耆年罷送迎,喜聞革履下堂聲。游山笑我驀直去,過夏憐君太瘦生。
庭際楠陰凝晝寂,牆頭鵲語報秋晴。功名已付諸賢了,長作閑人樂太平。
6、《橫山堂三章 其三》(宋·葛立方)
陽羨之居兮宅淼茫,辛夷閨兮薜荔牆。建芳馨兮廡門,爛昭昭兮未央。
橫山老人兮獨處廓,十七地兮三一屋。龍馳兮沖天,花鳥水竹兮聊爾平泉。
公有豫章楩楠兮聳萬仞,公有瑊玏玄厲兮磨而不磷。
棟梁兮媞媞,柱之石兮不傾以支。此棟此石兮非斤非斧,盍以帡幪兮寰宇。
7、《次韻和石末公見寄五絕 其一》(元末明初·劉基)
楩楠割截為椽杙,歲暮搜材到柞薪。悵望無因見夏後,再平水土敘彝倫。
4. 帶有楠字的古詩
1、[宋] 王予可《題靈隱寺》 原文選段: 清磬一聲猿鳥寂,石楠花落滿經台。
釋義: 清脆悠揚的磬聲傳來猿猴和鳥兒都不發聲了,石楠花瓣落滿了誦經台。 2、[明] 唐肅《秋江曲》 原文選段: 妾家住銀塘,石楠秋葉香。
釋義: 小女子家住清澈明凈的池塘旁邊,那裡石楠花開秋葉芬芳。 3、[宋] 周南《山居》 原文選段: 燏火燒烏桕,敲冰煮石楠。
釋義: 烏桕木燃起了熊熊火光,把冰敲下來化成水用來煮石楠。 4、[宋] 賀鑄《游庄嚴寺園》 原文選段: 石楠花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扉行。
釋義: 石楠花瓣落在清清的小池塘裡面,我獨自打開小門從平橋下來行走。 5、[明] 史鑒《秋林會友圖》 原文選段: 門前石楠秋葉香,滿地綠雲風不掃。
釋義: 門前的石楠花開秋葉芬芳,滿地的落葉風沒有吹走。
5. 有楠字的古詩詞
1、一著非時一局非,山房愁到曉鍾時。
楠榴枕上平生事,聽雨聽風聽子規。——丁竹岩《五更枕上》2、石楠葉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扇行。
倚日綠雲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楊娃《題馬和之畫四小景 其二》3、石楠花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扇行。
蔽日綠陰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賀鑄《游庄嚴寺園》4、矗竹為籬松作門,石楠陰底藉芳蓀。
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遙無處論。——段成式《題石泉蘭若》5、老鄭東都一鉅儒,未知楠樹與梅殊。
平生博識猶如此,何況兒曹不讀書。——李龍高《鄭箋》6、久矣耆年罷送迎,喜聞革履下堂聲。
游山笑我驀直去,過夏憐君太瘦生。——陸游《訪昭覺老》楠讀音: [nán] 平讀音: [píng] 楠:時珍曰:南方之木,故字從南。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文梓楩楠。——《墨子·公輸》江南出楠梓。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平: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詩·小雅·黍苗》傳平,正也。
——《廣韻》地愛其平。——《淮南子·本經》。
註:「平,正也。」將以教民平好惡。
——《呂氏春秋·適音》。註:「平,正也。」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組詞:香楠、楠木、伽楠、石楠、楩楠、迦楠、楠竹、楠榴、楠瘤、伽楠珠平添、平糶、平目、平曲、平步、平正、平富、平遣、平直、平空造句:1、明式傢具多選用名貴的木材,如紫檀、花梨、紅木等,楠木、胡桃木、榆木等也會採用。2、楠木雕成的,簡直像是石刻一樣。
3、市場經濟必須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4、要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5、政府銳意確保廉政公署在維持香港社會公平競爭方面,繼續擔當主導及重要的角色,並繼續不懼不偏、大公無私地執行職務。6、寬容是一座天平,只有你寬容別人,別人才會寬容你,他們之間的數值是等份的,你付出寬容,才會收獲寬容。
7、我國飛機製造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都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
6. 楠字有什麼意思
楠 nán 〔楠木〕常綠大喬木,木材堅固,是貴重的建築材料,又可做船隻、器物等。
簡稱「楠」,如「楠葉油」。 筆畫數:13;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122543112 詳細解釋: --------------------------------------------------------------------------------楠 枏、柟 nán 【名】 (形聲。
從木,南聲。本義:楠木)同本義〖nanmu(PhoebeZhennan)〗。
樟科,常綠喬木。木材紋理細密,質地堅硬,富有香味,是建築和制器具的貴重木材 時珍曰:南方之木,故字從南。
——《本草綱目》 文梓楩楠。——《墨子·公輸》 江南出楠梓。
——《史記·貨殖列傳》 相關詞語: -香楠 香楠木 石楠 伽楠 伽楠珠 迦楠 楠榴 楠瘤 楠竹 楠木 楠溪江 棋楠香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櫧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難移。 畲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棲。
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 倚江楠樹草堂前,故老相傳二百年。
不知疊嶂夜來雨,清曉石楠花亂流。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楩楠枯崢嶸,鄉黨皆莫記。 楚江長流對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細看石楠玉茗,葉縱似、風韻輸伊。
檐角楠陰轉日,樓前荔子吹花。 留得行人忘卻歸,雨中須是石楠枝。
石楠紅葉透簾春,憶得妝成下錦茵。 楩楠十圍瑰,松柏百尺堅。
始覺石楠詠,價傾賦兩都。 野客思將池上學,石楠紅葉不堪書。
稍揖皇英頮濃淚,試與屈賈招清魂。荒唐大樹悉楠桂, 宗溟雖畎澮,成廈必楩楠。
夜深楠樹遠,春氣陌林香。 山頭蘭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煙火新。
此時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壚。 澹景微陰正送梅,幽人逃暑癭楠杯。
癭木杯,杉贅楠瘤刳得來。莫怪家人畔邊笑,渠心只愛黃金罍。
丹桂石楠宜並長,秦雲楚雨暗相和。 客處偷閑未是閑,石楠雖好懶頻攀。
松柏樓窗楠木板,暖風吹過一團香。 小雨霏微潤綠苔,石楠紅杏傍池開。
豫章楠梓有何辜,受斤斧、傷殘無數。 具瞻楠架四庫貯,且喜芸編三面羅。
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江上松楠深復深,滿山風雨作龍吟。
舊種孤楠老,新霜一橘枯。 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廉宣卧壑松楠老,王子穿林水石幽。
乞得松楠手自栽,結茅聊喜避風埃。 庭際楠陰凝晝寂,牆頭鵲語報秋晴。
無奈生涯今已別,倒壑枯楠忘歲月。 谷聲應鍾鼓,波影倒松楠。
水浮石楠花,崖絡菖蒲根 枯楠千歲遭風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徘徊楠陰下,賞此落日明。
楠癭作尊容斗許,擁腫輪囷元媚嫵 一徑松楠遙見寺,數家雞犬自成村。 楠陰暗處尋高寺,荔子紅時宿下嚴。
空濛煙雨媚松楠,顛倒風霜老葭葦。 犀象本安山海遠,楩楠豈願棟梁材。
犀象本安山海遠,楩楠豈願棟梁材。 楠枯倒壑雖無用,龜老搘床故有靈。
空餘血食地,猿嘯枯楠藤。 還書及斗數,與君酌楠癭。
枯楠未覺草先低,木末應有行人知。 寺古松楠老,岩虛塔廟開。
在木曰楠榴,刳之可曰皿。 捲曲尚誰知散櫟,崢嶸空此詠枯楠。
營地慮工,伐楩楠櫧。 楩楠杞梓離奇生繼此,廬陵城北不止稱三瑞。
7. 有楠字的古詩詞
1、一著非時一局非,山房愁到曉鍾時。楠榴枕上平生事,聽雨聽風聽子規。——丁竹岩《五更枕上》
2、石楠葉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扇行。倚日綠雲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楊娃《題馬和之畫四小景 其二》
3、石楠花落小池清,獨下平橋弄扇行。蔽日綠陰無覓處,不如歸去兩三聲。——賀鑄《游庄嚴寺園》
4、矗竹為籬松作門,石楠陰底藉芳蓀。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遙無處論。——段成式《題石泉蘭若》
5、老鄭東都一鉅儒,未知楠樹與梅殊。平生博識猶如此,何況兒曹不讀書。——李龍高《鄭箋》
6、久矣耆年罷送迎,喜聞革履下堂聲。游山笑我驀直去,過夏憐君太瘦生。——陸游《訪昭覺老》
楠讀音: [nán]
平讀音: [píng]
楠:
時珍曰:南方之木,故字從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文梓楩楠。——《墨子·公輸》
江南出楠梓。——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平: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詩·小雅·黍苗》傳
平,正也。——《廣韻》
地愛其平。——《淮南子·本經》。註:「平,正也。」
將以教民平好惡。——《呂氏春秋·適音》。註:「平,正也。」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組詞:
香楠、楠木、伽楠、石楠、楩楠、迦楠、楠竹、楠榴、楠瘤、伽楠珠
平添、平糶、平目、平曲、平步、平正、平富、平遣、平直、平空
造句:
1、明式傢具多選用名貴的木材,如紫檀、花梨、紅木等,楠木、胡桃木、榆木等也會採用。
2、楠木雕成的,簡直像是石刻一樣。
3、市場經濟必須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4、要創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5、政府銳意確保廉政公署在維持香港社會公平競爭方面,繼續擔當主導及重要的角色,並繼續不懼不偏、大公無私地執行職務。
6、寬容是一座天平,只有你寬容別人,別人才會寬容你,他們之間的數值是等份的,你付出寬容,才會收獲寬容。
7、我國飛機製造業、造船工業、汽車工業都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
8. 詩名里帶楠字的詩詞有哪些
1、《高楠》
唐·杜甫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近根開葯圃,接葉制茅亭。落景陰猶合,微風。
2、《雙楠送何致遠歸陝西二首》
宋·張嵲
亂後生涯似轉蓬,何堪送客值秋風。含凄試看東歸路,只見青山繞漢中。
3、《游彌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數丈花》
宋·陸游
絳英翠蔓亦佳哉!零亂空庭碼瑙杯。遍雨新花天有意,定知閑客欲閑來。
4、《題僧維楠詩卷》
宋·陳著
鳳□□□鳴閑,蚓竅出蟲聲。陰雨不見星,腐草流爝螢。卓□獨何為,不。
5、《長生觀拜謁碧落侍中觀巨楠》
宋·程公許
功行三千未易圓,活人陰協最為先。一瓢酒釀春江醁,百尺楠藏洞府天。
6、《寄題郫縣蘧仙觀四楠》
宋·范成大
沉犀浦上舊仙蹤,老木長春翠掃空。敢請丹光來萬里,為扶雲嶠駕飛鴻。
7、《清陰館種楠》
宋·蔣堂
手植楩楠二千樹,時當慶歷五年春。還期莫道空歸去,留得清陰與後人。
8、《草木雜詠五首·楠》
宋·宋祁
童童挺十尋,一蓋摩空綠。斜月礙枝回,涼煙附葉宿。拙斧無妄加,要經。
9、《題雙楠軒》
宋·蘇軾
南軒前頭兩佳木,先生撫翫常不足。尤愛薰風五月初,白銀花開光照屋。
10、《慈濟院雙楠》
宋·文同
雙楠高聳綠氤氳,密葉長柯蔭四鄰。佛現寶幢經幾劫,天開雲帳待何人。
11、《西園十詠·喬楠亭》
宋·吳中復
古木西園勝,亭延上客過。色無花卉妒,堅為雪霜多。干育千年秀,根含。
『貳』 山東的傢具市場
這個還是看人的喜好了。我在山東,這里有個蘇寧電器傢具批發市場,看上去不錯,也挺便宜的,允許批發。
『叄』 關於有趣的漢字相關資料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
、「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