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米智能家居的發展大事記
2013年11月20日 小米路由器正式發布
2014年02月11日 萬科高管團參觀小米總部
2014年04月24日 華潤萬橡府智能家庭體驗中心對外開放
2014年05月15日 小米電視2正式發布
2014年10月10日 4款小米智能硬體發布:小蟻智能攝像機、小米智能插座、Yeelight智能燈泡、小米智能遙控中心
2014年10月10日 順為基金投資U+國際青年公寓
2014年10月23日 小米智能家庭APP正式推出
2014年11月07日 小米智能家居與南京銀城地產達成合作
2014年12月09日 小米空氣凈化器正式發布
2014年12月14日 小米與美的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入股傳統家電企業
2015年01月15日小米年度旗艦發布會上,小米智能芯首次亮相,並確立了小米智能家居不排他、非獨家的合作態度
2015年01月18日 小米智能家庭套裝(智能網關、感應)正式發布
2015年05月17日 小米智能家居與正榮集團達成合作,合作試點落戶蘇州幸福城邦項目
2015年05年29日小米智能家居與成都仁恆地產達成合作,仁恆濱河灣國際社區最為全國首個高端項目,落地部署小米智能家居產品
2015年06月26日 小米智能家居與金地集團達成合作,7成聯動,全國近萬家金地業主將使用小米智能家居系列產品
Ⅱ 有沒有人知道2014年中國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
1.海爾 U-home 理由: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海爾集團,企業注冊資金1.8億,是版全球智能化產品的研發權製造基地。公司擁有含近二十名博士在內的高素質智能家電專業設計團隊,建立了強大的U-home研發團隊和世界一流的實驗室。
2.天禛智能家居 理由:深圳天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採用有線與無線網 絡相結合的方式,把所有設備通過信息感測設備與網路連接,從而實現了「 家庭小網 」、「 社區中 網 」、「 世界大網 」的物物互聯,深圳智能家居行業領頭羊,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建立聯合開發試驗室。
3.索博智能電子 理由:索博因在智能家居和電力線通訊領域的不斷創新和領導地位而聞名世界,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多達200餘種。
4. 快思聰 理由:美國快思聰(CRESTRON)總部設立於美國新澤西Rockleigh擁有五萬平方尺的現代化設備,是快思聰集團的銷售、推廣、財務及技術中心。
5. 霍尼韋爾 理由:具有120多年歷史的霍尼韋爾是世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領導者。在智能社區領域,霍尼韋爾擁有二十多年市場經驗和技術積累。
智能家居這行變化很快,這是粗略排名,希望對你有用!
Ⅲ 智能家居的技術標准有哪些
見有一些行業標准和地標准:
03X602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施工圖集
DB35/T 1294-2012 小區數字化智能家居管理系統
DB44/T 1446-2014 智能家居系統設計導則
DB44/T 726-2010 數字家庭智能家居終端設備自動識別規范
DB50/T 488-2013 智能家居監控系統測試規范
DB50/T 489-2013 智能家居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DL/T 1398.1-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1部分:總則
DL/T 1398.2-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2部分:功能規范
DL/T 1398.31-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3-1部分:家庭能源網關技術規范
DL/T 1398.32-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3-2部分:智能交互終端技術規范
DL/T 1398.33-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3-3部分:智能插座技術規范
DL/T 1398.34-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3-4部分:家電監控模塊技術規范
DL/T 1398.41-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4-1部分:通信協議-服務中心主站與家庭能源網關通信
DL/T 1398.42-2014 智能家居系統 第4-2部分:通信協議-家庭能源網關下行通信
YDB 123-2013 泛在物聯應用 智能家居系統 技術要求
Ⅳ 有比海爾智能家居系統更加智能,性價比更高的智能系統嗎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產品還不多,品質也良莠不齊,海爾作為大品牌應該是非常不錯的
Ⅳ 我想知道,浙江海康威視是屬於國企,還是民企 求回答
是屬於國企。是有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國有控股上市企業。
海康威視是控股股東是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而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投資設立的全資安全電子產業子集團,以「智慧、安全」為產業定位,是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從事以計算機信息存儲技術為核心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生產、銷售、服務的大型高科技集團公司。
海康威視是領先的安防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不斷提升視頻處理技術和視頻分析技術,面向全球提供領先的安防產品、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與優質的服務,為客戶持續創造更大價值。
(5)2014十大智能家居擴展閱讀:
1、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綜合安防、智慧業務與大數據服務。
2、海康威視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單位,以杭州為中心,建立輻射北京、上海、重慶、武漢、新疆以及加拿大蒙特利爾、美國矽谷和英國利物浦的研發中心體系,並計劃在西安、武漢、成都、重慶和石家莊建立新的研發基地。
3、海康威視擁有視音頻編解碼、視頻圖像處理、視音頻數據存儲等核心技術,及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前瞻技術,針對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和智能樓宇等眾多行業提供專業的細分產品、IVM智能可視化管理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在視頻監控行業之外,海康威視基於視頻技術,將業務延伸到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和汽車電子等行業,為持續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4、海康威視是全球視頻監控數字化、網路化、高清智能化的見證者、踐行者和重要推動者。連續六年(2011-2016)蟬聯iHS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佔有率第1位;連年入選「國家重點軟體企業」、「中國軟體收入前百家企業」、A&S《安全自動化》「中國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國公共安全》「中國安防百強」(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動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強」榜單中,蟬聯全球第1位。
Ⅵ 什麼是「智慧家庭」
武漢電信發布的「智慧家庭」標准為:家庭必須擁有5大智能服務要素,即:家庭20M光纖寬頻、高清ITV互動電視、家庭WIFI智能組網、全家3G智能手機、「智慧武漢」智能應用。同時宣布:武漢具備「智慧家庭」光速寬頻小區達3000個,並推出「智慧家庭」套餐,讓百萬家庭真正享受到「智慧家庭」的智能生活。 20M光纖寬頻:電信在武漢3000個小區百餘萬家庭實現光纖到戶技術覆蓋,可為用戶提供20M光速寬頻服務。20M光速寬頻具有網速高、家庭帶寬拓展性強、高速上網穩定、可滿足家庭多點上網和家庭生活設備智能化網路需求等特點。而普通的寬頻網路速度偏低,一般在4-6M左右,不能滿足家庭多點上網、高清視頻及多設備智能化服務需求。因此,20M光速寬頻是「智慧家庭」的網路基礎。 高清ITV互動電視:基於20M光纖寬頻的高清ITV互動電視,是「智慧家庭」套餐的重要內容。高清ITV是互聯網數字電視與DVD的完美結合,可提供點播、回看、時移等多種交互服務的新媒體業務,高清ITV讓家庭享受更專業更個性的收視體驗。 目前,電信「智慧家庭」高清ITV服務可提供免費的百餘頻道數字電視節目,以及6萬部(集)影視大片和熱播影視劇,供家庭用戶點播。家庭無線WIFI:電信對「智慧家庭」提供家庭無線WIFI組網服務。通過組網後的家庭內部無線網路將達到20M速率,可以滿足家庭內部各類智能終端(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3G智能手機、家庭智能網關)的上網和應用服務需求,讓家庭充分享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優質服務和應用。 全家3G智能手機:3G智能手機依託優勢的光纖寬頻網、家庭無線網和3G寬頻網,呈現出移動化、遠程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特點,是實現智能生活的主要終端設備。3G智能手機可與家庭電視、PC機、網路設備對接,形成多屏互動,通過雲級信息化應用達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 「智慧家庭」套餐向用戶提供屏幕大、配置高、移動互聯網功能強的3G智能手機,可滿足高速上網、視頻(圖片)傳遞、網上信息處理、各種軟體應用、智能生活應用及網路服務拓展等需求。「智慧武漢」應用:「智慧武漢」是基於家庭光纖寬頻、家庭高清ITV和天翼3G智能手機實現的智能應用服務,它涵蓋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社區」等多項內容,用戶通過「智慧武漢」可享受:政府公開信息查詢、交納水電費、視頻看交通、智能公交、手機招車、手機購物、手機訂票、金融交易、醫療信息等公共服務。 城市發展必然的選擇。武漢是國家光通信技術研發和光產業發展基地,和國家「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以信息化推動武漢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實現改善民生、建設兩型社會目標,是政府提出的重大舉措。近年來,電信光纖到戶接入網達到百萬戶,3G用戶突破300萬戶,為武漢「智慧家庭」發展奠定了基礎。
Ⅶ 2014年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
在某個帖子上看見的,粘過來給你看看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1:海爾 U-home
智能家居品牌內排容行TOP2:索博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3:快思聰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4:霍尼韋爾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5:安居寶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6:瑞訊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7:施耐德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8:視得安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9:波創
智能家居品牌排行TOP10:KOTI柯帝
Ⅷ 2014之後海爾智能家居前景如何
果從廣義的建築來看,智能家居設備主要應用在智能建築之中。智能建築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美國智能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為70%,日本為60%。2012年,我國智能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2.61%。
我國智能建築起步於1990年,比美國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過對比美國和日本智能建築的發展歷程,前瞻預計未來我國智能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例仍將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列有望達到53%左右。
2007-2011年,我國建築業新開工面積年均增速在11.78%左右,前瞻以此增速來推算2013-2018年我國建築業新開工面積;2012年,我國智能建築系統的平均造價在67.24元/平方米左右,前瞻在此暫不考慮未來智能建築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單價下降以及通貨膨脹因素,以此單價來推算2013-2018年的智能建築行業市場規模。通過推算可以發現,2013-2018年我國智能建築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築市場規模將高達3331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