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一篇畢業論文《淺談家居軟裝設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裝修品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出「重裝飾、輕裝修」的口號。在空間的營造過程中人們往往更注重空間的藝術性、可變性、參與性與互動性,注重家居氛圍的營造、緊跟時尚潮流的設計等方面。「軟裝飾環境」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室內設計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何謂「軟裝飾」
軟裝飾是相對於建築本身的硬結構空間提出來的概念,是建築視覺空間的延伸和發展。軟裝飾一般是指室內裝潢中可以移動的、易於更換的飾物如窗簾、沙發、書畫、工藝品、床上用品、傢具等,對居室進行二度陳設和布置。軟裝飾作為可移動的裝修,打破了傳統裝修行業的界定。
2、軟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2.1軟裝飾在居室的襯托作用
無論是作為室內傢具的擺放、工藝陳設,還是在室內活動的人,都需要有相應的背景作為襯托。比如說在客廳里用羊毛毯、化纖毯等,都可以烘托傢具。在小的空間,可適當在茶幾下局部鋪設,更能體現出客廳的主題,利用沙發的靠墊或裝飾布來增加溫馨的氣氛,也是改變傢具顏色的最方便的方法。
2.2軟裝飾在居室的裝飾作用
現代室內設計是包括軟裝飾在內的綜合室內環境設計,它包括視覺環境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包括聲、光、熱等物理環境以及氛圍、意境等心理環境和文化內涵等內容。因此設計要遵循藝術規律,才能達到裝飾美的目的。在發揮各種不同軟裝飾的作用而形成美感的同時,也要注意色澤、機理、圖案等給人以視覺和觸覺的對比和協調。如窗簾在室內的裝飾作用更是值得稱道的。隨著人們對時尚生活的追求,窗簾已不再是單純的調節溫度、光線,遮光、防塵的功能,它在現代家居環境的美化及環境營造中它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優質紗簾薄如蟬翼,可增加室內的輕柔、飄逸氣氛。
2.3軟裝飾在居室的調整作用
由於軟裝飾的隨意性大,便於更換,且能體現不同的裝飾風格和品味,因此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對室內許多不理想的方面進行調整。
如果房間不夠明亮,可以用布質組織較為稀鬆、布紋具有幾何圖形的印花布做窗簾,同時,窗簾上的圖案盡量和牆飾統一,這樣能夠讓人的視野更開闊。如果房間顯得太空洞,那麼可以選擇布紋較柔軟、蓬鬆的材料,具有吸光質地的材料來裝飾地板、牆壁,而窗戶則大量選用有對比效果的材料,或在醒目的地方,採用顏色鮮亮的窗簾布幔、床罩。使其與地板和牆壁形成鮮明對比,改變房間空闊、單調的感覺:如果房間顯得太矮,可使用色彩對比強烈的豎式條紋和圖案來裝飾牆壁和窗戶:顯得太窄的則可用橫式條紋和圖案裝飾牆壁和窗簾,在狹窄的兩端使用醒目的圖案,可以利用材料的反差、對比。
2.4軟裝飾在居室的分隔性
現代室內設計的趨勢是爭取流動的具有可變性、參與性的空間,而軟裝飾的利用,則是達到這種目的的重要手段。用簾帳、織物屏風劃分室內空間,是我國傳統室內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可控性,提高了空間的利用率和使用質量。2.5軟裝飾在居室的系列性
系列變化是漸變、漸次、退暈、層次、統一、和諧、整體等形式法則的主要表現。各種軟裝飾都有它自身的系列性,如地毯有地毯系列:靠墊有靠墊系列;床罩有床罩系列;窗簾有窗簾系列。此外,窗簾和壁紙可以構成系列,窗簾和掛畫也可以構成系列;靠墊和沙發可以構成系列,窗簾、床罩、枕墊也可以構成系列,甚至軟裝飾和室內的其他物件如傢具、燈具、器皿、大件陳設物等,都可以構成系列變化形成統一風格。
2.6軟裝飾在居室的整體性
軟裝飾由於要涉及到多種物品、多種材質,各種物品、材質之間的色彩、形狀,多少的搭配與呼應就成為讓許多人頭痛。一些房子剛裝修完以後很好看,但是業主一住進去,傢具一擺,就面目全非了,或者隨著季節、心情的改變,對已有的設計效果常常感到不滿意;而有些房子的裝修很一般,但是擺放完家居陳設品後,效果卻出人意料地好。為什麼會有兩種相反的結果呢?這就與居室的「軟裝飾」有關。現代的裝修觀念已由重裝修過渡到注重裝飾、陳設,卧室軟裝飾逐漸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話題。其實這個相當專業化的難題完全可以簡化處理,只要注意大色塊的諧調和主導風格的統一,那麼即使有一些小的局部不太理想,也無礙大局。
3、軟裝飾的分類及運用
3.1室內紡織品
室內紡織品亦可統稱為「布藝」,其在成功的室內環境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布藝是軟裝飾中用的最多的一種元素,從窗簾、紗、幔、床上用品、布藝沙發到地毯、壁掛和各房間的傢具蒙面,布藝已不是單純的功能上的配合,更多的是調和室內裝修中生硬的、冰冷的和呆板的牆面、傢具和地板,通過布藝柔和、弱化、重組室內空間中的稜角,使之有機的成為一個整體。不同的材質、不同圖案和顏色的布藝帶來不同的視覺享受,起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3.2字畫
字畫是室內軟裝飾的靈魂,它是主人思維深處的精靈,是跳動的音符,同時更是視覺的焦點。既然是視覺中心,那麼只有個性鮮明的字畫,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我們要在室內軟裝飾中盡可能用最少的視覺語言,表達最豐富的信息含量,從而使字畫從正負形面積中跳躍出來,成為視覺捕捉的焦點。同時,字畫的台理選擇也是體現居室主人性情和文化修養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3.3室內綠化
在日益喧囂的都市,現代人越來越崇尚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指綠色植物、水、鮮花、自然光等。自然元素移植到室內,不僅可以凈化室內空氣,還使室內環境變得生機勃勃、趣味盎然。室內植物的選擇一般是雙向的,一是選擇什麼樣的植物適合室內溫度和濕度生長:二是室內空間對綠色植物的制約,選擇不同的植物,在某種意義上,是寄託一種情思,一種期望,通過人與自然的對話,達到情境交融的意境。
3.4光與影
燈是室內裝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燈有了雙重作用,一是用於居室空間的照明;二是用燈的造型裝飾周圍的環境。用光和影為主題,既可營造一面牆的磅礴氣勢也可營造一份溫馨浪漫,還可以通過點光源成為視覺的中心,並利用其處理裝修中的死角暗角,從而得到別有韻味的情趣。光源帶來的光暈效果也詮釋了現代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寬松的生活狀態。
3.5工藝陳設品
每一件工藝品,都表現某種內在的東西,既然表現了就要傳遞某些信息。許多工藝品傳遞著「無目的性的、不可預測的和無法確定的抒情價值「並」能夠引起種種詩意的反應。
因此這些工藝品的陳設突顯個性,展現風格,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富有人性的魅力。在這里,家呈現的是一種風格,在隨意擺放中,在有序無序問,或內斂,或釋放,輕而無聲地滑入主題空間,獲取和追求某種內在的均衡與節奏,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與心靈的契合。
結束語
軟裝飾因其輕便、舒適的獨特質感和相對便宜的價格,帶給生活許多便利和美感,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當今的室內環境設計和裝修過程中,它的地位也在不斷地得到提高。我們要充分發揮軟裝飾的作用,讓其體現出更大的功效,讓家居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⑵ 關於室內設計的論文
傳統文化室內設計傳承借鑒
現代室內空間里各種造型、裝飾、陳設等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願望。這些不同風格的現代室內設計以科學技術為依託、文化藝術為內涵,它的發展往往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這些文化元素植根於人們的意識中,經歷史沉澱,不可迴避地顯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一、室內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 室內設計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橫向維度來看,無論何種風格的設計,都有著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結構,是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中展開和完成的,因而反映著不同的價值和審美觀念,體現出當時的文化風貌。從縱向維度來看,任何時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是與當時的生產力和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設計形式來自文化,人們按照豐富的經驗(歷史與傳統)加工著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從這一意義上說,歷史的設計就是設計的歷史。
2. 傳統文化影響了室內設計。盡管有些現代設計師,尤其是那些具有前衛意識的設計師,時時聲稱要拋棄任何傳統,認為自己的作品是「無傳統」的,但實際情況不可能如此。即使最「反傳統」的設計師,也必須以「傳統」作為反面的參照物來定義與演繹自己的思維。設計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個人行為,從媒介、語言、表現手法等顯性傳統到對設計認識的文化心態、思維方式、審美觀點等隱性傳統,均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每一位室內設計師。
3. 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使當代的設計師擁有前人不曾具備的條件。計算機的應用、信息的發達,使設計的作品具有更強的時代感。但作品手段上的豐富代替不了人們意識上的回歸,室內設計師必須從與人類密切相關的效用方面來考慮作品所具有的優良質地和溫情。我們要創作出具有高雅格調的室內空間環境,必然會遵循「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的創作之道,否則就不可能讓受眾感覺到相應的審美意象。這種「美」與「美」的創作對應法則,正是從我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中提取出來的。因此,自覺地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理念之中,是優秀的設計師應該關注的問題。
二、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爭、相互融合中推動著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而無論歷史上或當代的中國設計作品,無不受其影響。
1. 儒家之中庸合一
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首先,儒家重視「天人之和」的哲學理念所提供的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成為中國設計師所恪守的設計哲學,並構成了中國傳統設計最基本的哲學內涵。一些品牌的房地產室內設計,就十分注重模山范水、象天法地,運用人力巧奪天工,再造自然之美,又盡量不露人工斧鑿痕跡,達到「雖由人作,宛如自然」的天人相親、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其次,儒家這種中庸的思想,在裝飾文化中也得到了應用。比如家居,不做任何裝修,會顯得簡陋、落後而無生氣,雕琢過分又顯得俗膩。恰到好處的裝修則爽心悅目,既能鼓舞精神,利於身心,又能端正心態,剋制慾望,不做過分地奢求,使景情相生,物界上升為精神境界。
2. 道家之玄虛飄逸
老子認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所謂「道法自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老子的「道」呈虛空無名之狀,不是邏輯、理性、語言可傳達的,它超出人的各種感覺和語言世界之外,它所借重的不是語言,而是通過超語言的意象符號系統來實現,所以具有抽象性和超驗性。而道家文化應用在室內設計上,主要是豐富了中國建築室內的空間內涵。在空間中創造出許多虛實的圍合,如彼此交錯、穿插、共享,如建築的門窗,將室外景色引入室內;室內空間之間的隔斷,將一個房間的裝飾引入到另一個房間,彼此借景,強化空間流動感,增加開闊感。道家的傳統文化應用在室內設計的另一風格是高雅,營詩情,造文氣。這種意境空間的營造過程關鍵在於能引入虛靜,引入祥和的心境。通過傳統的用色手法、質朴古雅的材質及傳統的裝飾視覺符號等,引人入情入境入性,品味開闊、簡淡、謙和、寧靜、疏朗。
3. 佛教之禪中沉寂
禪宗是由於佛教文化東漸,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個中國佛教宗派。它提倡通過個體的直覺體驗和沉思冥想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感性中通過悟境而達到精神上的一種超脫與自由。在禪宗看來,規定性越小,想像餘地就越大,因而少能勝多,只有簡到極點,才能留出最大限度的空間去供人們揣摩與思考。
最近幾年,在古典與現代、中式與西式的各色傢具中,具有禪意的傢具攝取了古典傢具的雅緻與現代傢具的簡約,利落的線條、純凈的色彩,配上富有東方意味的圖像,頗能營造寧靜舒適的居家氛圍。禪意傢具其材質以胡桃木、樟木居多,有的桌面再輔以玻璃、石材等材質,並在陶皿中放置些佛手瓜、柑橘。深色木頭配上淺色布質、皮革、石材或玻璃的傢具銷路不錯,略帶沉穩卻又不顯老氣的風格深受消費者喜愛。
三、繼承傳統文化的室內設計方法
時代的發展有其基本的脈絡,需要設計注入新的靈魂與血液。因此,很有必要將傳統與現代美學及設計理念融入到設計中。
1. 傳統符號的運用
中國的傳統符號主要有 :具有傳統象徵內涵和比喻意義的圖案和紋樣 ;古代傳統圖騰紋飾;傳統宗教紋飾符號。這些傳統符號,有的是前人在生產勞動、建造居所時的經驗與智慧的累積,有的則是精神生活的追求與體現。在當代,這些符號仍有著積極的實用意義,直接運用這些傳統符號作為裝飾元素,是營造傳統的文化室內環境的有效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簡約,這種手法是對傳統形式的整體或局部,進行藝術加工提煉與抽象簡化,其原則是可失傳統之形而不失傳統之韻,使傳統的儒、道、禪中的某一種文化,在結合現代的功能與技術的基礎上,得到延續與發展 ;符號拼貼,其特點是將人們所熟悉的傳統構件加以抽象、裂解或變形,使之成為某些典型意義或象徵意義的符號,並在室內元素中拼貼運用,從而使新與舊、今與古帶著某種聯系 ;移植與嫁接,對儒、道、禪歷史文化進行移植嫁接,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象。在設計中,有時還可借用外來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與本土文化元素共生於一體。
2. 色彩與光的處理
色彩通過視覺作用於心理,常常影響人的情感,左右人們的精神和行為。色彩本身沒有絕對的美或不美,但對室內空間的色彩搭配來說非常重要。
處理色彩的手法有:一是類似色,即色相環上相鄰不遠的兩色,如黃和橙,紫紅和紫,藍和紫綠(青)等。類似色彼此接近,統一而稍有變化。二是對比色,即將兩種較遠色相配得和諧,也就是常說的「補色原則「,紅花綠葉愈見嬌艷,這是因為兩者互為補色的緣故。
而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種呈現方式,光影的存在總是以具體顏色載體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內空間中也是直接或輔助傳達傳統信息的有效元素與工具。色彩有著改變環境氣氛的顯著作用,特別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創造出不同的空間情調與意境。
3. 空間與傢具陳設的回歸自然
「天人合一」是提倡人與自然的親和性,即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雖然儒、道以及佛家的文化傳統特點不同,但在回歸自然、效法自然上,卻有一致之處。然而,在緊張的都市生活中,人們渴望與自然親近的慾望無法得以實現。因此,移情於「家」,力求營造一種自然的氣氛作為精神上的補償,達到某種意義上的回歸。
室內設計回歸自然的手法主要有:一是空間的營造,如巧妙地處理室內有限空間與外界交融的自然部分,以面對青山的窗戶,或者藍天與田野成為門廊設計的背景,善於借景 ;此外,還可以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如粗糙的岩石牆面或是石膏板仿石材料,給人一種返祖的天然氣息。二是室內陳設,如室內陳設一些原始情調的飾物,增加自然的意境 ;可通過紅色的干辣椒或金黃的干玉米串,抑或一束干麥穗、白色的蘆花,還有手工蠟染的花布等等,巧妙點綴,匠心獨運,就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自然美效果 ;或者在牆上,掛上或畫上一些圖片,可以是一片湖泊,一塊山林,或是一望無際的原野、竹林,畫前再配上一些與之協調的盆栽植物,虛實結合,會使人感到清新、舒暢、視野開闊,真有走進自然的感覺。
作為一名中國的設計師應立足於現實,深刻審視華夏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責無旁貸地發揚與傳承傳統文化,將其與現代藝術設計緊密聯系起來,形成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室內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