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胡志明市紅木傢具銷售在什麼地方
提問復者,你有沒搞錯呀?在制國內有多少人知道胡志明市啊?你把越南胡志明市,紅木在哪裡銷售點你拉到中國來問,你不是張冠李戴了嗎?你只有到了越南胡志明市,然後你再問當地人,才知道紅木的銷售點了。在越南,紅木的銷售是最好的。但是家木裡面它分為有昆墊,荔木,象枝……這些都是東南亞特有的木材,做,傢具,是最好的,而且永不變形。
㈡ 越南 胡志明市 有什麼特產
1、越式春卷
越式春卷食用時可將炸好的春卷包入生菜,沾上魚露、蒜末、辣椒醬後食回用答,也可不包生菜直接沾醬食用,醬料多寡可依個人喜好。
2、越南河粉
越南百年經典美食,融入了中國和法國的烹飪文化,憑借其獨到而特別的味道越南河粉在越南大名鼎鼎,屬越南的國食。最早是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
3、奧黛
奧黛是越南的國服,越南奧黛的確切起源年代尚不清楚,但按時間追溯,奧黛雛形圖像曾出現在東山文化(公元前3世紀—公元1世紀)時期不同的越南銅鼓等文物上。
4、炸象魚
胡志明市炸象魚是相當值得推薦的一道名菜,一條約比一個手掌略大的魚,徹頭徹尾的炸它一番,炸到那條魚是全身酥麻、香脆可口。
5、越式螃蟹
越南廚師是用一種濃香的本地辣醬把分解的螃蟹燒出來的,絲毫不會破壞螃蟹的鮮味。一碟調料,用椒鹽、薑末和香葉加檸檬汁拌成,初試時不習慣,堅持一下會上癮。
㈢ 胡志明
胡志明(越南語:Hồ Chí Minh,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本名阮必成,號愛國、秋翁,幼名生恭。在中國時曾用名李瑞,1943年方定名為胡志明,是他用以抗日的化名,因而沿用。曾擔任越南勞動黨主席和第一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和政府總理。
胡志明市(越:Thành ph H Chí Minh/城鋪胡志明)在湄公河三角洲東北、同耐河支流西貢河右岸,距海口80公里。面積700平方公里。人口350萬。越南直轄市,為越南最大的城市,也是越南的五個中央直轄市之一,也是前越南共和國(南越)的首都。是越南南方經濟,文化、科技、旅遊和國際貿易的中心。
原名西貢,胡志明市法國殖民統治時期為南圻首府,1955年後為越南共和國(又稱南越南)「首都」。社會經濟發展受西方影 響,商業發達,曾有「東方巴黎」之稱。十八世紀末發展成東南亞著名港口和米市。1932年西貢與堤岸合並成「西堤聯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與嘉定市聯合組成「西貢-嘉定市」,或稱「大西貢」。1946年11月越南國會通過命名為胡志明市, 1975年4月30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統一全國後,為紀念越南共產黨的主要創立者胡志明,便將西貢改名為「胡志明市」。
㈣ 2019年國際木工展會有哪些!
3月19日就有一場 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
㈤ 誰知道越南西貢國際會展中心的相關展會信息
2009第16屆越南國際抄建築裝飾材料博覽會
(特設中國建築裝飾材料展品專區)
(規模突破2200個展位,為越南第一大展覽會) 舉辦日期:2009-09-09——2009-06-13 舉辦城市:胡志明市 第12屆越南國際汽車交通展覽會
(特設中國展區)
舉辦日期:2009-09-03——2009-09-06 舉辦城市:胡志明市
㈥ 越南比較好的建材展有哪些
建材展有內蒙古建材博覽會及相應的博覽會,但近期的只有內蒙古建材博覽會。回建築節能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答和節能減排戰略的重要方面,加快推進建築節能工作,提高建築物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減少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排放,促進建築業科學技術水平提高,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舉措。在發展建築節能產業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促進經濟的增長,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㈦ 越南胡志明特產有哪些
排糖,香水啊,紅木傢具好像都屬於是的,具體可以到北海那邊看看,挺多這樣的店的,而且貨價實。意合特產店有得買
㈧ 介紹一下胡志明
胡志明簡介
胡志明(1890-1969),越南共產黨和越南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越南人民的偉大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傑出的革命家。
1890年5月,胡志明誕生於越南義安省南檀縣農村(現南蓮鄉)。出身於愛國漢學儒士家庭。少時名阮必成(青年時在國外從事革命活動期間改名阮愛國,40年代初回國前後取名胡志明)。
他為尋求救國道路,抱著學習各國革命經驗和理論的願望,1911年底到遠洋輪船做工,開始隨輪離越到法國和英、美、非洲各地。1917年留居法國後,在工人和越僑中活動,曾加入法.國社會黨。1919年巴黎和會舉行時,曾以越南愛國者團體代表阮愛國的名義,提出給予越南人以自治、自由、平等各項權利的要求。1920年12月底,參加法國共產黨人同社會黨決裂的都爾大會,並加入新成立的法國共產黨,成為越南第一個共產黨人。此後兩年間,曾參加創立法屬各殖民地民族聯合會和創辦法文《窮苦人報》的工作。1923年到莫斯科,出席農民國際首次大會,並當選為執委。次年在共產國際機關工作,曾列席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大會。
他認為越南和中國是唇齒相依的鄰邦,中國革命和越南革命的關系特別密切。早年在巴黎和莫斯科,就同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張太雷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終生是中國革命者和中國人民的親密戰友。在中國民族民主革命時期,幾次到中國,參加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同時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為開展越南國內革命斗爭做准備。
他1924年12月從蘇聯到了當時國共合作的革命中心廣州。1925—1927年,一面為中國革命做對外宣傳工作,一面在中國戰友支持、幫助下,開辦政治訓練班分批培養越南革命幹部,建立以「共產團」為核心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參加建立由中國國民黨左派廖仲凱任會長的東亞被壓迫民族聯合會,並用越文出版《青年》周報和把訓練班教材匯編成的《革命之路》寄回越南國內,進行「團結組織起來,爭取越南民族解放」的宣傳教育。中國國共合作破裂後,胡志明離開中國赴莫斯科。1928年秋又回到東南亞,在泰國越僑中進行宣傳組織訓練活動,並同越南國內和廣州、香港等地的革命同志保持聯系。
他了解到越南北、中、南三部分別組成名稱不同的幾個共產主義組織之後,1930年2月3日在香港九龍召集幾個組織的代表開會,建立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後1930年10月改稱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改稱越南勞動黨),通過簡要政綱和以阮愛國名義發表的號召書,宣布越南統一的共產黨已經成立,黨將領導革命,為被壓迫被剝削的全體人民的權利而斗爭,並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號。工931年6月,胡志明在香港被捕。1933年初經營救出獄後輾轉到上海,設法找到中共地下負責同志聯系、協助,再去蘇聯。此後幾年在蘇聯學習和工作。曾以咨詢名義列席1935年7月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大會,協助出席大會的越南黨代表團工作。1938年底,當中國國共兩黨再次合作開展抗日戰爭時,胡志明從蘇聯經新疆、西安來到中共中央所在的延安。然後南下到國民黨地區,作為八路軍軍人和中共黨員參加工作,曾在衡陽同應邀辦游擊戰訓練班的葉劍英一起過組織生活,任黨支部書記。曾到重慶同周恩來會見。土939年7月曾從中國寫信給共產國際。提出在印支組織廣泛的民族民主戰線的意見。1940年初到昆明,同越黨海外部黃文歡等取得聯系並一起活動。同年6月,法國被德國佔領後,他指導在中國的越南幹部加緊為回越南國內掌握革命運動做准備,並率領一些幹部轉移到桂林和中越邊境。同年底,同越黨中央從國內來的代表會見。次年初辦訓練班,為國內革命培訓幹部,並把教材匯編為《解放之路》。
1941年5月,胡志明主持越黨中央會議,指出越南革命是世界革命運動的一部分,同蘇聯和中國革命命運相關聯,最後將發展為武裝起義。同年5月19日越南獨立同盟成立後,6月6日以阮愛國名義發表《國外來信》,強調「現在民族解放問題高於一切」,號召同胞「快快奮起,學習中國人民的英勇精神」,組織救國會,「同心合力打倒日、法帝國主義」。同年,他回到離開三十年的越南國內進行革命工作。1942年8月,為擴大革命力量,以越盟代表名義再到中國,不幸在廣西邊境被捕;一年後經營救出獄,再次在留華越人中進行活動。1944年)0月,他歸國直接領導革命,在《告同胞信》中指出,侵略陣營將被消滅,各同盟國將取得最後勝利,越南民族解放將得到中國支持,時機不久將到來。為此,指示建立軍隊、解放區和召開國民大會。
1945年8月中旬,在越北解放區的新潮,繼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定舉行總起義後,胡志明主持了有各地區各黨派代表參加的國民大會,並在大會上當選為越南民族解放委員會(即臨時政府)主席。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8月25日進入河內,9月2日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同年9月23日法軍重新人侵越南,胡志明號召越南同胞奮起抗戰。1946年1月在首次國會普選中受到全越公民的信任和擁護;3月2日正式被國會選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為了暫時緩和局勢,他代表越南政府於1946年3月6日和9月14日兩次簽訂法越協定。同年12月19日法軍背約進攻河內,他率領軍政首腦離開首都到解放區,領導越南全國抗法戰爭。47年春,他代表越黨中央同中共中央正式建立新的聯系,相互交流經驗、提供文件和資料。此後,以各種形式對黨員、下部進行整頓、改進作風的教育,強調同人民群眾搞好關系。1950年1月18日中越建交後,他親自到北京商談援助問題。邀請中國派各種顧問到越協助工作,並同周恩來一起赴蘇。同年秋,在陳賡協助策劃開展邊界戰役以扭轉戰局時,親臨前線視察指導。工951年2月他在黨二大上作政治報告,指出推進抗戰取得勝利是當前首要任務。1952年5月,他宣布為了更好領導、團結人民抗戰建國,開始整黨,接著進行整軍和整頓群眾工作。1953年1月,他主持制訂了土改法,號召實行土改以保證抗戰勝利。
1954年3月,胡志明獲悉中共中央轉告的蘇美英法四國外長柏林會議決定將由有關國家開會討論印支問題後,應邀到北京商談,共同商定外交斗爭和有關方針。同年5月起,他經常接到周恩來通過中共中央轉告的電報,充分了解中蘇越三方代表團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密切協商合作,並肩戰斗的情況。同年7月初,經中越邊境會談,根據新形勢提出「和平、統一、獨立、民主」的新口號;他領導的越南抗法戰爭,終於在日內瓦會議聲明尊重越南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原則的基礎上達成協議後勝利結束。
1955年元旦,胡志明和越南黨中央、政府一起返回首都河內。同年夏率越南黨政代表團訪問中蘇,取得重建國家的援助。此後,在越南北方領導人民進行恢復經濟工作,繼續完成民主革命遺留的任務,同時著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1959年和次年,他先後在國會和黨三大上指出,越南革命已轉人新階段,任務是使北方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南方繼續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全越爭取實現統一。越南抗美救國戰爭開始後,胡志明擔負領導重任。1962年夏,他到北京商談援助問題,取得圓滿結果;並最後一次到莫斯科。此後,他一再發出堅決把抗美救國斗爭進行到底的號召,指明「沒有什麼能比獨立、自由更為可貴」。他在晚年除曾幾次短期到被確認為可靠後方的中國會談和治病外,一直在遭受戰爭蹂躪的越南國土上堅持領導工作直到逝世。
胡志明於1969年9月3日,因病逝世於河內。
㈨ 越南最繁華胡志明市,假如放到中國相當於幾線呢
越南,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是中國的鄰國,北部和中國的雲南,關系接壤,這些年來經濟發展比較快,對外貿易增長迅速,旅遊業也發展得非常快,有許多中國遊客也愛去越南旅遊,但是很多去越南旅遊的中國遊客卻表示,越南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繁華,很多城市地區甚至和中國的城鎮差不多。那麼越南最繁華的城市,在中國相當於什麼水平呢?
㈩ 越南華人的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華人總共有50多萬。他們主要住在堤岸,胡志明市經濟發展要素之一。
歷史
胡志明市華人於明末清初陸續遷入越南南部,大多數為反清復明的人士。一開始,他們在鋪洲、同奈江成立了買賣區域。1778年-1782年,阮文惠率領西山軍隊進攻阮福映的軍隊。由於鋪洲華人幫助阮映,所以鋪洲被西山軍搶奪、殘殺。鋪洲華人則遷至離鋪洲30公里的堤岸 (胡志明市),再度成立買賣區。由於貿易蓬逢發展,堤岸成為一個熱鬧買賣城市。法國統治時期,法國政府把離堤岸15公里左右的西貢規劃成西貢市 (即今天的胡志明市的中心) ,當時該城市大約有50萬人口。此時期,華人經濟位置最高。華人商人跟法國人關系友好。
1954年,北越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撤出越南北部,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議,南北越以北緯17度線分治,越南北部由北越的胡志明統治,南部由南越保大皇帝控制。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越南共和國(稱「南越」),首都西貢市。此時,華人與政府維持特別關系。政客常靠華人商人金融協助為奪得政治權力。
1975年4月30日南越戰敗,西貢淪陷,共產軍隊戰勝,越戰結束。1976年,越南(原北越)國會決定改名西貢為胡志明市,實施國有化政策。華人經濟經歷困難階段。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很多華人逃離越南前往東南亞或美國。由於越南施行計劃化經濟政策,禁止私人買賣,華人經濟艱困。1986年,越南共產黨六屆大會,決定改革經濟,廢除閉關鎖港政策,華人商業受到新動力。現在,雖然華人人口僅占胡志明市百分之五,可是他們占該市經濟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同時,華人也使胡志明市出現具特色的傳統文化。2007年,胡志明市文化廳舉辦華人文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