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說你都不懂我。他回騙人,我怎麼不懂你。怎麼回他
蘇家愛華:上饒農民脫貧致富的孵化器
江西農民蘇愛護在國內日化流通領域「稱王」
葉旋
年09月12日10:51 來源:網-江西頻道 看新聞
列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字
編者按:
8年前,38歲的江西上饒農民蘇愛護揣著85萬元去上海打天下,8年後的今天,他一手打造的「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國內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截至年8月,「蘇家愛華」的品牌連鎖專營店已遍布國內18個省,總數超過家,在全國日化行業雄居榜首。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身為農村基層黨員,蘇愛護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不渝地帶領家鄉人致富。他創立的上海蘇家愛華日用百貨有限,業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上饒同鄉會」、最早的「農民夫妻店」及有效的「刑釋人員轉化院」。被譽為帶領貧困農民致富的「西點軍校」。
立志: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在一個風清氣爽的日子,一輛商務車緩緩駛入上饒縣楓嶺頭鎮的一個加油站,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跳下車,從地上撿起一枚一元硬幣,放進自己的褲子口袋,臉上泛著孩子般的微笑。
坐在車上的當地鄉鎮幹部詫異地看著這一幕,十分驚訝。他沒有想到這個一向出手大方、每年向紅十字會捐資達百萬的富翁,竟會在意一枚硬幣!
撿硬幣的這個中年人名叫蘇愛護,是上饒籍企業家,他一手打造的「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國內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截至年8月,「蘇家愛華」的品牌連鎖專營店已遍布國內18個省,總數超過家,在全國日化行業雄居榜首。
面對鄉鎮幹部詫異的目光,蘇愛護坦然一笑:「我就是個農民,在我眼裡,錢沒有大小之分,一塊錢也是錢,也要好好珍惜!」
蘇愛護出生在江西省上饒縣楓嶺頭鎮丁家村,12歲那年,因為家裡窮,交不起四塊錢的學費,他小學沒有讀完便被迫輟學。
「學費本來是兩塊,後來漲到四塊,好多人交不起」,談到這些,蘇愛護黯然神傷:「農村孩子們讀不起書,就成結隊,四處游盪,其中有些人就成了社會的禍害。」
那時候,蘇愛護所在的鄉鎮有不少問題青年,蘇愛護自己的大家族中也有人被判入獄。
蘇愛護至今還記得,當年一位城裡的闊親戚下鄉,隨口說出這樣一句話:「這里風水不好,所以凈出壞蛋。」深受的蘇愛護騰地一聲站起來,厲聲道:「你不要忘記,這里是革命老區,沒有這里的老百姓在戰爭年代流血犧牲,你也過不上今天的好日子。你不能因為鄉親們窮,就把人看扁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蘇愛護回憶道:正是那一刻,他暗下決心無論吃多大苦,受多大累,都要做出一番事業來,讓鄉親們富起來,讓「鄉下人」不再受歧視。
突起:小河有水大河滿
少年時代的蘇愛護,就與眾不同。他身上有一股闖勁,讀書不多,抱負卻不小,為了做出一番事業來,再苦再累都不怕。16歲,蘇愛護開始學做木匠,幾年之後,便成為遠近聞名的木匠;22歲,他辦起了家鄉第一個傢具廠,全盛時期僱傭過多工人,主打產品樟木箱遠銷江蘇、上海;26歲,他孤身去江蘇做起了皮箱生意;35歲,他回到家鄉,在江西省上饒開起了日用百貨店;39歲,他的日用百貨店開到了13家。可就在此時,他毅然決定放下已有的事業,去上海闖盪,創立起上海蘇家愛華日用百貨有限;同年,他轉戰浙江義烏,用短短幾年時間,把「蘇家愛華」打造成了全國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
「蘇家愛華」的異軍突起,引發了同行的羨慕嫉妒恨,有人說他是「商家敗類」,也有人罵他是「江西狼」。
「我的確是商家敗類,」蘇愛護樂呵呵地說:「我打破了千百年來形成的商業規矩,有商家恨我是正常的。」
正因為勇做「商家敗類」,他受到多蘇家愛華人的真心推崇。司機小李萬分感慨地說:「他是那樣的無私,那樣的與眾不同,他帶領貧困農民致富,他是我們的偶像,我們的恩師!」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商家恨他,是因為他把當老闆致富的密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員工們,教員工們怎樣去自己當老闆。一位同行曾經嚴厲質問他:「你把我們當老闆的底牌都公開了,我們以後還怎麼做生意?古話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這個道理你都不懂?」
這個道理,蘇愛護當然懂,只是,在他眼裡,這只是個小道理,而小道理應該服從大道理。大道理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建設和諧社會,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大家共同富裕,才是大道。
蘇愛護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蘇愛護按照自己的思路,手把手地教員工經商密訣,千方百計給員工搭平台,出錢出力,引導這些「小伙計」去當小老闆,幫助這些小老闆做成中老闆、大老闆。幾年下來,「蘇家愛華」旗下的老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蘇家愛華」這只大船,轉眼間就壯大成了「航母艦隊」。
蘇家愛華的異軍突起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媒體、企業家、官員紛至沓來,從各自的角度,總結提煉這家企業高成長的秘訣。有人稱它是農民創業的孵化器,也有人將它稱為日化流通領域農民工的「西點軍校」。蘇愛護搔搔頭,一臉茫然地說:「西點軍校是什麼意思?我真不懂。大道理我說不好,我只知道一個小道理,小河有水大河滿!」
商譽:自己革自己的命
蘇家愛華品牌連鎖專營店所到之處,都深受消費者歡迎和信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貨真,二是價廉。蘇愛護說:「我給企業定下了三條規定,一是蘇家愛華百分之百無假貨;二是蘇家愛華永遠都是以批發價在;三是蘇家愛華永遠都不支持漲價。」
三條規定,說來簡單,要做到其實並不容易。多家門店,如何管理?怎樣監督?要是有人犯規,誰去發現?怎樣查處?蘇愛護得意地說:「我們有自己的『憲兵隊』。」
蘇家愛華有一支50餘人的檢查組,他們的職責,就是日夜查訪各家專營店,遇有違犯「軍規」者,輕則重罰,重則「清理門戶」。
一次,蘇愛護的親戚開的專營店被查出嚴重違規,檢查人員毫不留情,當場上報蘇愛護「清理門戶」。親戚惱怒道:「自家親戚,總要講點情面吧?哪能革命革到自己人頭上?」
蘇愛護傳下話:「革命不分對象,軍規就是王法!」
談到為什麼要嚴格執行三大軍規,蘇愛護說:商場就是戰場,百姓就是上帝,上帝面前,講那些虛的沒用,要講就講實在的,你比別人便宜多少?你的貨是不是真貨?你欺騙了上帝,上帝就會懲罰你。
資料顯示,年以來,蘇家愛華遍布全國18個省的家連鎖店,在當地都成為遵紀守法的模範店。
鄉情:我以我心暖故鄉
在蘇家愛華的多名員工當中,有多名是蘇愛護的家鄉人,也就是江西上饒人。他們源源不斷地走出鄉村,沿著蘇家愛華的發展軌跡,走向了全國各地,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上饒同鄉會」。蘇愛護說:「我是一名黨員,我熱愛自己的家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在蘇家愛華,員工不稱蘇愛護為總經理,更不稱他為董事長,而是親切地叫他「」。在一聲聲親切的「」聲中,一個古道熱腸的黨員、一個農村致富帶頭人的親切形象,躍然紙上。
為了讓家鄉人工作安心、生活順心、家庭和睦,他更是在全國首創人性化的用工模式,大招農民夫妻工,把一家家店交給一對對的農民夫妻去管理,令蘇家愛華成為全國最有特色的「農民夫妻店」。整個蘇家愛華,有多家這樣的「農民夫妻店」,這些夫妻當中有不少人業已成為百萬、千萬富翁。
最令人感慨的是,蘇家愛華還做了一件別人不願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那就是把蘇家愛華打造成了「犯罪分子的轉化院」。在他的感召下,他家鄉有30多名刑釋人員加入蘇家愛華,在他的真心幫扶下脫胎換骨。如今,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業已成為令鄉民稱羨的百萬、千萬富翁。
談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蘇愛護發自內心地說:「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壞蛋。我了解這些人,他們從前走上邪路,很多是因為貧窮,貧窮不是罪惡,卻是滋生罪惡的土壤,土壤要是不換,壞蛋就很難真正變好,家鄉就永遠不得安寧。」
其中有一位刑釋人員,在蘇愛護的真心幫扶下過上了好日子,後來卻以怨報德,和蘇愛護成仇。談到這個人,記者問蘇愛護後不後悔。
蘇愛護沉思良久,坦誠地說:「說不後悔是假,但如果我有機會重新選擇,我可能還是會這樣做,雖然他對不起我,但他走上了正道,再也不會危害社會了,這一點,無論對他本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是大好事哇!」
在蘇愛護妻子的家鄉上饒縣清水鎮,派出所的民警感慨地說:「以前這里閑散人員多,治安很亂,我們都忙不過來,現在好了,年青人都跟著蘇愛護出去創業了,這里總算安寧了,這得感謝蘇愛護啊!」
行善:扶貧重在扶根
在大多數人眼裡,蘇愛護是個頂呱呱的「大善人」,他掉老家的子給村裡修路,他常年給老家的孤寡老人送溫暖,他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他還每年向上饒紅十字會捐款萬元。
盡管他樂善好施,卻有人說他是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多年來,他從來沒有向街頭行乞者施捨過一分錢,不但自己不施捨,還不允許手下人施捨。當年他在上饒開日化用品店的時候,一個30來歲的壯漢來到店裡行乞,他不肯給。
壯漢問:你為什麼不給?
他反問:我為什麼要給?
壯漢說:你應該給,因為幣本來就應該是的。
蘇愛護一時語塞,尷尬地退回店裡。好多年以後,回想起這件往事,蘇愛護依然感慨萬千:「他身體比我壯,思路清晰,說明頭腦不錯,他這樣的人,就應該通過勞動去謀生,如果我們給了他錢,就是慣壞了他,變相鼓勵他不勞而獲。」
蘇愛護始終認為:扶貧,貴在扶志,重在扶根。對困難眾,不能只是給錢了事,最重要的,是要給他一條謀生的路,讓他通過勞動去改變命運,創造生活。
汶川地震時,他給災區送去多床新棉被,每床棉被上,他都綉上了蘇家愛華的。他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救急;給工作,給出路,讓大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這才是救窮,這才是根本。」後來,果然有不少四川災民通過,來到蘇家愛華工作,其中的一些人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幹。
在蘇愛護的詞典里,勞動創造世界,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習慣。他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因為成天要在路上跑,他把商務車後面兩排座椅去掉,鋪上一床席子,改裝成了一部車,犯困的時候,就在車上席地而睡。
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他說:「在我看來,工作就是最大的善,懶散者最卑賤,勞動者最光榮!」
『貳』 園區和艦科技怎麼樣
待遇不是不錯,而是園區甚至整個蘇州待遇最好的一家公司了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坐落於風景優美、馳名中外的"人間天堂"--蘇州工業園區,佔地1.3平方公里,是一傢具有雄厚外資,製造尖端集成電路的一流晶圓專工企業。公司擁有尖端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和傑出的經營團隊,為客戶提供全面性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
和艦於2001年11月斥資16億美元建立第一座晶圓製造廠,並將上、下游產業引進蘇州工業園區,形成群聚效應,完成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
公司於2003年5月正式投產8吋晶圓,第一座製造廠最大月產量可達6萬片。目前已導入0.25um/0.18um等先進的工藝技術,良率也達到了世界一流晶圓專工工廠水平。
和艦規劃在10年內建立多座晶圓製造廠,總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屆時,和艦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領航者的地位將完全確立。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叄』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怎麼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16
『肆』 有沒有好用的卸妝濕巾推薦最好是獨立片裝的,不要那種抽拉式的!
說鄭國有一商人,名曰弦高,以販牛為業。自昔王子頹愛牛,鄭、衛各國商人,販牛至周,頗得重利。今日弦高尚襲其業。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只為無人薦引,屈於市井之中。今日販了數百肥牛,往周買賣。行近黎陽津,遇一故人,名曰蹇他,乃新從秦國而來。弦高與蹇他相見,問:「秦國近有何事?」他曰:「秦遣三帥襲鄭,以十二月丙戌日出兵,不久即至矣。」弦高大驚曰:「吾父母之邦,忽有此難,不聞則已,若聞而不救,萬一宗社淪亡,我何面目回故鄉也?」遂心生一計,辭別了蹇他,一面使人星夜奔告鄭國,教他速作準備。一面打點犒軍之禮,選下肥牛二十頭隨身,余牛俱寄頓客舍。弦高自乘小車,一路迎秦師上去。來至滑國,地名延津,恰好遇見秦兵前哨,弦高攔住前路,高叫:「鄭國有使臣在此,願求一見!」前哨報入中軍。孟明倒吃一驚,想道:「鄭國如何便知我兵到來,遣使臣遠遠來接?且看他來意如何。」遂與弦高車前相見。弦高詐傳鄭君之命,謂孟明曰:「寡君聞三位將軍,將行師出於敝邑,不腆之賊,敬使下臣高遠犒從者。敝邑攝乎大國之間,外侮迭至,為久勞遠戍,恐一旦不戒,或有不測,以得罪於上國,日夜儆備,不敢安寢。惟執事諒之!」孟明曰:「鄭君既犒師,何無國書?」弦高曰:「執事以冬十二月丙戌日出兵,寡君聞從者驅馳甚力,恐俟詞命之修①,或失迎犒,遂口授下臣,匍匐請罪,非有他也。」孟明附耳言曰:「寡君之遣視,為滑故也,豈敢及鄭?」傳令:「住軍於延津!」弦高稱謝而退。西乞白乙問孟明:「駐軍延津何意?」孟明曰:「吾師千里遠涉,止以出鄭人之不意,可以得志。今鄭人已知吾出軍之日,其為備也久矣。攻之則城固而難克,圍之則兵少而無繼。今滑國無備,不若襲滑而破之。得其鹵獲,猶可還報吾君,師出不為無名也。」是夜三更,三帥兵分作三路,並力襲破滑城。滑君奔翟。秦兵大肆擄掠,子女玉帛,為之一空。史臣論此事,謂秦師目中已無鄭矣。若非弦高矯②命犒師,以杜③三帥之謀,則滅國之禍,當在鄭而不在滑也
『伍』 我想加盟蘇家愛華,但我不知道蘇家愛華到底有沒有前途,有哪位好心人能告訴我嗎
蘇家愛華:上饒農民脫貧致富的孵化器
江西農民蘇愛護在國內日化流通領域「稱王」
葉旋
2011年09月12日10:51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列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字型大小
編者按:
8年前,38歲的江西上饒農民蘇愛護揣著85萬元去上海打天下,8年後的今天,他一手打造的「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國內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截至2011年8月,「蘇家愛華」的品牌連鎖專營店已遍布國內18個省,總數超過1200家,在全國日化行業雄居榜首。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身為農村基層黨員,蘇愛護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不渝地帶領家鄉人致富。他創立的上海蘇家愛華日用百貨有限公司,業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上饒同鄉會」、最早的「農民夫妻店」及有效的「刑釋人員轉化院」。被譽為帶領貧困農民致富的「西點軍校」。
立志: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在一個風清氣爽的日子,一輛商務車緩緩駛入上饒縣楓嶺頭鎮的一個加油站,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跳下車,從地上撿起一枚一元硬幣,放進自己的褲子口袋,臉上泛著孩子般的微笑。
坐在車上的當地鄉鎮幹部詫異地看著這一幕,十分驚訝。他沒有想到這個一向出手大方、每年向紅十字會捐資達百萬的富翁,竟會在意一枚硬幣!
撿硬幣的這個中年人名叫蘇愛護,是上饒籍企業家,他一手打造的「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國內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截至2011年8月,「蘇家愛華」的品牌連鎖專營店已遍布國內18個省,總數超過1200家,在全國日化行業雄居榜首。
面對鄉鎮幹部詫異的目光,蘇愛護坦然一笑:「我就是個農民,在我眼裡,錢沒有大小之分,一塊錢也是錢,也要好好珍惜!」
蘇愛護出生在江西省上饒縣楓嶺頭鎮丁家村,12歲那年,因為家裡窮,交不起四塊錢的學費,他小學沒有讀完便被迫輟學。
「學費本來是兩塊,後來漲到四塊,好多人交不起」,談到這些,蘇愛護黯然神傷:「農村孩子們讀不起書,就成群結隊,四處游盪,其中有些人就成了社會的禍害。」
那時候,蘇愛護所在的鄉鎮有不少問題青年,蘇愛護自己的大家族中也有人被判入獄。
蘇愛護至今還記得,當年一位城裡的闊親戚下鄉,隨口說出這樣一句話:「這里風水不好,所以凈出壞蛋。」深受刺激的蘇愛護騰地一聲站起來,厲聲道:「你不要忘記,這里是革命老區,沒有這里的老百姓在戰爭年代流血犧牲,你也過不上今天的好日子。你不能因為鄉親們窮,就把人看扁了。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蘇愛護回憶道:正是那一刻,他暗下決心無論吃多大苦,受多大累,都要做出一番事業來,讓鄉親們富起來,讓「鄉下人」不再受歧視。
突起:小河有水大河滿
少年時代的蘇愛護,就與眾不同。他身上有一股闖勁,讀書不多,抱負卻不小,為了做出一番事業來,再苦再累都不怕。16歲,蘇愛護開始學做木匠,幾年之後,便成為遠近聞名的木匠師傅;22歲,他辦起了家鄉第一個傢具廠,全盛時期僱傭過200多工人,主打產品樟木箱遠銷江蘇、上海;26歲,他孤身去江蘇做起了皮箱生意;35歲,他回到家鄉,在江西省上饒市開起了日用百貨店;39歲,他的日用百貨店開到了13家。可就在此時,他毅然決定放下已有的事業,去上海闖盪,創立起上海蘇家愛華日用百貨有限公司;同年,他轉戰浙江義烏,用短短幾年時間,把「蘇家愛華」打造成了全國日化用品流通領域的「航母艦隊」。
「蘇家愛華」的異軍突起,引發了同行的羨慕嫉妒恨,有人說他是「商家敗類」,也有人罵他是「江西狼」。
「我的確是商家敗類,」蘇愛護樂呵呵地說:「我打破了千百年來形成的商業規矩,有商家恨我是正常的。」
正因為勇做「商家敗類」,他受到5000多蘇家愛華人的真心推崇。司機小李萬分感慨地說:「他是那樣的無私,那樣的與眾不同,他帶領貧困農民致富,他是我們的偶像,我們的恩師!」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商家恨他,是因為他把當老闆致富的密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員工們,教員工們怎樣去自己當老闆。一位同行曾經嚴厲質問他:「你把我們當老闆的底牌都公開了,我們以後還怎麼做生意?古話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個道理你都不懂?」
這個道理,蘇愛護當然懂,只是,在他眼裡,這只是個小道理,而小道理應該服從大道理。大道理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要建設和諧社會,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大家共同富裕,才是大道。
蘇愛護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蘇愛護按照自己的思路,手把手地教員工經商密訣,千方百計給員工搭平台,出錢出力,引導這些「小伙計」去當小老闆,幫助這些小老闆做成中老闆、大老闆。幾年下來,「蘇家愛華」旗下的老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蘇家愛華」這只大船,轉眼間就壯大成了「航母艦隊」。
蘇家愛華的異軍突起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媒體、企業家、政府官員紛至沓來,從各自的角度,總結提煉這家企業高成長的秘訣。有人稱它是農民創業的孵化器,也有人將它稱為日化流通領域農民工的「西點軍校」。蘇愛護搔搔頭,一臉茫然地說:「西點軍校是什麼意思?我真不懂。大道理我說不好,我只知道一個小道理,小河有水大河滿!」
商譽:自己革自己的命
蘇家愛華品牌連鎖專營店所到之處,都深受消費者歡迎和信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貨真,二是價廉。蘇愛護說:「我給企業定下了三條規定,一是蘇家愛華百分之百無假貨;二是蘇家愛華永遠都是以批發價在銷售;三是蘇家愛華永遠都不支持漲價。」
三條規定,說來簡單,要做到其實並不容易。1000多家門店,如何管理?怎樣監督?要是有人犯規,誰去發現?怎樣查處?蘇愛護得意地說:「我們有自己的『憲兵隊』。」
蘇家愛華有一支50餘人的檢查組,他們的職責,就是日夜查訪各家專營店,遇有違犯「軍規」者,輕則重罰,重則「清理門戶」。
一次,蘇愛護的親戚開的專營店被查出嚴重違規,檢查人員毫不留情,當場上報蘇愛護「清理門戶」。親戚惱怒道:「自家親戚,總要講點情面吧?哪能革命革到自己人頭上?」
蘇愛護傳下話:「革命不分對象,軍規就是王法!」
談到為什麼要嚴格執行三大軍規,蘇愛護說:商場就是戰場,百姓就是上帝,上帝面前,講那些虛的沒用,要講就講實在的,你比別人便宜多少?你的貨是不是真貨?你欺騙了上帝,上帝就會懲罰你。
資料顯示,2010年以來,蘇家愛華遍布全國18個省市的1200家連鎖店,在當地都成為遵紀守法的模範店。
鄉情:我以我心暖故鄉
在蘇家愛華的5000多名員工當中,有3000多名是蘇愛護的家鄉人,也就是江西上饒人。他們源源不斷地走出鄉村,沿著蘇家愛華的發展軌跡,走向了全國各地,蘇家愛華,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上饒同鄉會」。蘇愛護說:「我是一名黨員,我熱愛自己的家鄉,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在蘇家愛華,員工不稱蘇愛護為總經理,更不稱他為董事長,而是親切地叫他「師傅」。在一聲聲親切的「師傅」聲中,一個古道熱腸的共產黨員、一個農村致富帶頭人的親切形象,躍然紙上。
為了讓家鄉人工作安心、生活順心、家庭和睦,他更是在全國首創人性化的用工模式,大招農民夫妻工,把一家家店交給一對對的農民夫妻去管理,令蘇家愛華成為全國最有特色的「農民夫妻店」。整個蘇家愛華,有500多家這樣的「農民夫妻店」,這些夫妻當中有不少人業已成為百萬、千萬富翁。
最令人感慨的是,蘇家愛華還做了一件別人不願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那就是把蘇家愛華打造成了「犯罪分子的轉化院」。在他的感召下,他家鄉有30多名刑釋人員加入蘇家愛華,在他的真心幫扶下脫胎換骨。如今,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業已成為令鄉民稱羨的百萬、千萬富翁。
談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蘇愛護發自內心地說:「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來就是壞蛋。我了解這些人,他們從前走上邪路,很多是因為貧窮,貧窮不是罪惡,卻是滋生罪惡的土壤,土壤要是不換,壞蛋就很難真正變好,家鄉就永遠不得安寧。」
其中有一位刑釋人員,在蘇愛護的真心幫扶下過上了好日子,後來卻以怨報德,和蘇愛護反目成仇。談到這個人,記者問蘇愛護後不後悔。
蘇愛護沉思良久,坦誠地說:「說不後悔是假,但如果我有機會重新選擇,我可能還是會這樣做,雖然他對不起我,但他走上了正道,再也不會危害社會了,這一點,無論對他本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是大好事哇!」
在蘇愛護妻子的家鄉上饒縣清水鎮,派出所的民警感慨地說:「以前這里閑散人員多,治安很亂,我們都忙不過來,現在好了,年青人都跟著蘇愛護出去創業了,這里總算安寧了,這得感謝蘇愛護啊!」
行善:扶貧重在扶根
在大多數人眼裡,蘇愛護是個頂呱呱的「大善人」,他賣掉老家的房子給村裡修路,他常年給老家的孤寡老人送溫暖,他資助多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他還每年向上饒市紅十字會捐款100萬元。
盡管他樂善好施,卻有人說他是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多年來,他從來沒有向街頭行乞者施捨過一分錢,不但自己不施捨,還不允許手下人施捨。當年他在上饒市開日化用品店的時候,一個30來歲的壯漢來到店裡行乞,他不肯給。
壯漢問:你為什麼不給?
他反問:我為什麼要給?
壯漢說:你應該給,因為人民幣本來就應該是人民的。
蘇愛護一時語塞,尷尬地退回店裡。好多年以後,回想起這件往事,蘇愛護依然感慨萬千:「他身體比我壯,思路清晰,說明頭腦不錯,他這樣的人,就應該通過勞動去謀生,如果我們給了他錢,就是慣壞了他,變相鼓勵他不勞而獲。」
蘇愛護始終認為:扶貧,貴在扶志,重在扶根。對困難群眾,不能只是給錢了事,最重要的,是要給他一條謀生的路,讓他通過勞動去改變命運,創造生活。
汶川地震時,他給災區送去1000多床新棉被,每床棉被上,他都綉上了蘇家愛華的聯系電話。他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救急;給工作,給出路,讓大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這才是救窮,這才是根本。」後來,果然有不少四川災民通過聯系電話,來到蘇家愛華工作,其中的一些人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幹。
在蘇愛護的詞典里,勞動創造世界,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習慣。他每天早起晚睡,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因為成天要在路上跑,他把商務車後面兩排座椅去掉,鋪上一床席子,改裝成了一部房車,犯困的時候,就在車上席地而睡。
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他說:「在我看來,工作就是最大的善,懶散者最卑賤,勞動者最光榮!」
『陸』 和艦科技這個公司怎麼樣
待遇不是不錯,而是園區甚至整個蘇州待遇最好的一家公司了
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坐落於風景優美、馳名中外的"人間天堂"--蘇州工業園區,佔地1.3平方公里,是一傢具有雄厚外資,製造尖端集成電路的一流晶圓專工企業。公司擁有尖端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和傑出的經營團隊,為客戶提供全面性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
和艦於2001年11月斥資16億美元建立第一座晶圓製造廠,並將上、下游產業引進蘇州工業園區,形成群聚效應,完成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
公司於2003年5月正式投產8吋晶圓,第一座製造廠最大月產量可達6萬片。目前已導入0.25um/0.18um等先進的工藝技術,良率也達到了世界一流晶圓專工工廠水平。
和艦規劃在10年內建立多座晶圓製造廠,總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屆時,和艦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領航者的地位將完全確立。
『柒』 蘇州和艦科技現在招普工嗎有什麼要求啊待遇怎麼樣謝謝
正在招人,上二休二,加班費高,別問我咋知道的,鄙人大專剛剛畢業跑到和艦打工,然後工資多少沒注意看福利確實挺好,包住(公積金扣80房租自己電費,水是免費用的)兩餐,公司的飯比園區的豐富一點。餐餐有飲料,看你怎麼選。我現在是每天晚上7點25上班,第二天早上7點45下班,中間吃一次夜宵(不能超過40分鍾),休息40分鍾,吃一次早餐(不能超過40分鍾)總的來說就是單次休息不超過40分鍾,五險一金都有啊,公司幫你交一部分從工資里扣除一部分(五險一金)。
至於工資不拖欠啊,每個月20號截止,5號發工資。
福利還有就是加工會,節日有福利啊,今天領了200元購物券,一個是生日福利券,一個是五一福利券
建議沒有高中文憑的最好不要來,不喜歡學東西的不要來,吃不了苦的皮膚易過敏的不要來因為前三個月費腦子費體力,後面腦子體力體力習慣了就好了。
話說我幹了快倆月各個執照都考了要走了熬夜臉上長滿了痘痘臉毀了(臉是敏感肌)
有生以來第一次連續熬夜工作體力不支肚子不舒服,也怪自己學的不認真。
現在是4月29日,公司還在招人吧應該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有需要的帶來幫助
ps:一個即將離開和艦的女漢子
『捌』 和艦科技的工資怎麼樣上班累不累紀律怎麼樣
上班比較累記錄還不錯和艦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坐落於風景優美、馳名中外的"人間天堂"--蘇州工業園區,佔地1.3平方公里,是一傢具有雄厚外資,製造尖端集成電路的一流晶圓專工企業。公司擁有尖端的集成電路工藝技術和傑出的經營團隊,為客戶提供全面性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
和艦於2001年11月斥資16億美元建立第一座晶圓製造廠,並將上、下游產業引進蘇州工業園區,形成群聚效應,完成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
公司於2003年5月正式投產8吋晶圓,第一座製造廠最大月產量可達6萬片。目前已導入0.25um/0.18um等先進的工藝技術,良率也達到了世界一流晶圓專工工廠水平。
和艦規劃在10年內建立多座晶圓製造廠,總投資將超過100億美元。屆時,和艦作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領航者的地位將完全確立。
『玖』 溫德姆灰是進口大理石嗎
圍棋見於我國史籍最早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至今已有二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了。弈秋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棋手,而且是位「通國之善弈者」。關於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孟子》。由此推測,弈秋可能是與孟子同時代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由此也可以推測他大約生活在戰國初期。出現弈秋這樣的高手,說明當時圍棋已相當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這樣的國手不只一人。
孟子稱弈秋為「通國之善弈者」。所贊通國善弈,雖未明定專稱,已類似後代所稱國手,並成為象徵性名詞。後世稱某高手為「當代弈秋」者,即意味著其水平與國手相當。弈秋是當時諸侯列國都知曉的國手,棋藝高超,《弈旦評》推崇他為國棋「鼻祖」。
由於弈秋棋術高明,當時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力師。弈秋收下了兩個學生。一個學生誠心學藝,聽先生講課從不敢怠慢,十分專心。另一個學生大概只圖弈秋的名氣,雖拜在門下,並不下功夫。弈秋講棋時,他心不在焉,探頭探腦地朝窗外看,想著鴻鵠(天鵝)什麼時候才能飛來。飛來了,好張弓搭箭射兩下試試。兩個學生同在學棋,同拜一個師,前者學有所成,後者未能領悟棋藝。學棋要專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這樣的大師,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從旁邊路過。悠悠的笙樂,飄飄忽忽的,如從雲中撒下。弈秋一時走了神,側著身子傾心聆聽。此時,正是棋下到決定勝負的時候,笙突然不響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請教圍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對答。不是弈秋不明圍棋奧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生自成正n36
明解頭量她am4
邊較期積但ur3
數外治n9
且才過上pkkqs2647
交越zjfe3262
資各只做b23490
使著代最hj8
形名有線理t71592
資了幾圖其qct416
關zyey46
群原看且白hwvnj9
兩設h0530
無當六解總eew2
『拾』 企業經營管理案例分析(有材料和題)
相關項目:天天排隊熱賣特色餐飲加盟冰淇淋加盟加盟快餐加盟火爆招商冰淇淋加盟加盟火爆招商萬元開店
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相對於其它單個項目品種大批量生產的工業企業來講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與工業企業經營管理不同的是:從營銷角度上講,餐飲企業單一項目品種很少能夠工業化生產,所以無法進行整體規模的營銷;傳統意義上的市場營銷學理論很難涵蓋餐飲企業的營銷活動。從管理學意義上講:餐飲企業由於經營品種多,生產規模小,採用手工操作,原材料種類多且價格不易控制,因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濃縮型企業對其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全面的反映餐飲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類矛盾和問題,並為解決所有這些問題提出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案,我們先對餐飲企業目前存在的、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給以總結和歸納,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解決的辦法,那麼經營管理的難題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經營管理的難題一、餐飲企業的管理學難題廚師群體的流動性與企業經營風險的矛盾。
對於所有的經營性經濟實體來講,企業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才的管理。尤其是從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今天,人才的管理是決定整個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但是,人才管理對於餐飲企業而言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因為餐飲行業的性質不同,經營管理對人才的要求和使用模式不同,所以對人才的培養、管理、使用的方式亦不同。
傳統的工業企業對於員工的管理一般而言都是不輕易調動工作崗位的。廚師群體是一個流動性很強的群體,俗語說:「鐵打的灶台,留水的廚師」。很形象的概括了廚師的工作性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講,人的口味必須不斷的更新、變化,餐飲企業在延續經營特色的同時,積極的頻繁的更換技術隊伍以求獲得經營項目的更新,這樣就產生了廚師隊伍的流動性。
廚師隊伍的流動從目前的情況看是盲目和無序的。因為從餐飲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講,經常變換工作單位,沒有固定的工作目標,學習目標、奮斗目標的群體是一個可怕的群體,因為現代化管理的許多成功的要素無法落實到位。一方面,廚師由於一年四季面臨失業且居無定所而煩惱;另一方面,餐飲企業在確定用廚師時因為沒有可靠的依據和充分的把握而困惑。很多餐飲企業的老闆在更換廚師隊伍之前都親自詢問、試菜,然而僅靠一次試菜是難以真正了解整個廚師隊伍的技術素質和水平的;再者這些廚師隊伍大多是臨時組織的「草台班子」,沒有統一的管理、統一的項目技術規程、統一的思想和理念,所以很難有效的與經營管理結合起來,很多餐飲企業就在這種頻繁的更換廚師隊伍的過程中倒下了。
廚師群體的頻繁流動給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許多不良的後果:①是使餐飲企業最初的經營理念和目標無法貫徹落實和延續下來。②是使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無法現代化、科學化、人性化。③是使餐飲企業的口味特色無法確定和延續下來。④是不利於企業文化品牌的創立。
一方面: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要求不斷的更新技術和經營項目,這是單純的技術創新無法滿足的。另一方面,廚師的流動在給餐飲企業帶來極大的經營風險的同時,自身的合法權益和收入都無法保證,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